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非人採訪術
滿額折

非人採訪術

定  價:NT$ 360 元
優惠價:9032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6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採訪是取得新聞的方法,是取得資訊、傳播資訊的手段。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採訪更是滿足人吸收新知的渴望。隨著採訪技術愈來愈純熟,採訪歷程也愈來愈多樣,但在採訪的特殊技巧發展與經驗廣化上,步調顯得緩慢停滯。因此,本書針對既有的採訪術進行理論架構的展延,從非人採訪的理論基礎,包含萬物有靈觀念、從人擴及非人經驗的廣化及應用在教學活動的高效能期待;對象設定與特性包含動物的弱互動、植物的想像反應、礦物的超感應及其他神秘傾向;時間與向度包含單一時段的截取式、連續時段的專題報導式及間歇時段的類拼貼式採訪;特殊技巧包含營造唯美的經驗、緩提問及觀察或聆聽動靜、投射思緒與驚奇遇合以及實務檢證包含實施對象、流程、工具運用與資料的蒐集、分析,作理論的演繹、歸納與建構,以新的理論開展另一個採訪的面向。

作者簡介

黃獻加

臺東大學語文教育學系、語文教育研究所畢業,在嘉義工作的臺南人。有著「資訊系」的皮、「數學系」的肉、「語教系」的骨。一直秉持「對孩子有幫助的,就用心去做」的信念,希望能為小學教育盡一份心力。

採訪是取得新聞的方法,是取得資訊、傳播資訊的手段。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採訪更是滿足人吸收新知的渴望。隨著採訪技術愈來愈純熟,採訪歷程也愈來愈多樣,但在採訪的特殊技巧發展與經驗廣化上,步調顯得緩慢停滯。因此,本研究針對既有的採訪術進行理論架構的展延,從非人採訪的理論基礎,包含萬物有靈觀念、從人擴及非人經驗的廣化及應用在教學活動的高效能期待;對象設定與特性包含動物的弱互動、植物的想像反應、礦物的超感應及其他神秘傾向;時間與向度包含單一時段的截取式、連續時段的專題報導式及間歇時段的類拼貼式採訪;特殊技巧包含營造唯美的經驗、緩提問及觀察或聆聽動靜、投射思緒與驚奇遇合以及實務檢證包含實施對象、流程、工具運用與資料的蒐集、分析,作理論的演譯、歸納與建構,以新的理論開展另一個採訪的面向。希冀透過這項研究,提升自我回饋,提升語文教學成效,並提供語文教學者更有效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引起學生高度興趣,樂於探索、追求新經驗,開創採訪和語文教學領域一番新的格局與視野,作為語文教育政策擬訂的參考。

感謝這段時間一直指點我、催促我、叮嚀我的指導教授─周慶華博士,以及一路相挺的好夥伴,讓我順利完成這本論文。希冀這本論文的出版,能引起更多迴響與共鳴,在語文教育的發展上注入更多的活水,也期盼各界不吝給予指教、修正,感激不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其限制
一、研究範圍
二、研究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採訪
一、關於「採訪」和「記者」的意義
二、關於採訪對象及其特性
三、採訪技巧
第二節 非人採訪
一、非人採訪與語文教學
二、非人採訪的時間安排
三、非人採訪的技巧

第三章 非人採訪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萬物有靈觀念的體現
一、體現
二、萬物有靈的觀念與實例
第二節 從人擴及非人的經驗廣化的需求
一、對象為人的採訪經驗
二、對象為非人的採訪經驗
第三節 應用在教學活動的高效能期待
一、非人採訪與經驗拓展
二、非人採訪在語文教學的運用
三、應用在教學活動的高效能期待

第四章 非人採訪的對象特性
第一節 動物的弱互動
一、動物行為的研究
二、動物與人的互動
三、以人為採訪對象與互動
四、以「動物」為採訪對象與互動
五、以「動物」為採訪對象所能設定的訪問目的與方向
第二節 植物的想像反應
一、植物的行為研究
二、植物與人的互動
三、以「植物」為採訪對象及其可能的回饋與應對
四、以「植物」為採訪對象所能設定的訪問目的與方向
第三節 礦物的超感應
一、礦物的相關研究
二、礦物與人的互動
三、以「礦物」為採訪對象及其可能的回饋與應對
四、以「礦物」為採訪對象所能設定的訪問目的與方向
第四節 其他可能的神祕傾向
一、其他可能的採訪對象
二、靈異的經驗
三、靈異的採訪目的與回饋應對

第五章 非人採訪的時間與向度
第一節 單一時段的截取式採訪
一、單一時段的時間類別
二、單一時段適用的採訪對象
三、單一時段的時間類別與採訪對象、目的的關聯
四、單一時段截取式採訪的向度
第二節 連續時段的專題報導式採訪
一、連續時段的時間類別與採訪對象
二、連續時段的時間類別與採訪對象、目的的關聯
三、單一時段截取式與連續時段專題報導式採訪的比較
四、連續時段專題報導式採訪的向度
第三節 間歇時段的類拼貼式採訪
一、間歇時段的時間類別與採訪對象
二、間歇時段類拼貼式、單一時段截取式、連續時段專題報導式的異同
三、間歇時段的時間類別與採訪對象、目的的關聯
四、間歇時段類拼貼式採訪的向度

第六章 非人採訪的技巧
第一節 營造唯美的經驗
一、美的意義與界定
二、為何營造美的經驗
三、如何營造美的經驗
第二節 緩提問及其觀察或聆聽動靜
一、緩提問的類別
二、觀察與聆聽動靜
第三節 投射思緒和驚奇遇合
一、投射思緒的類別
二、驚奇遇合的定義與說明

第七章 實務印證及其成效的評估
第一節 實施的對象
一、試驗的對象
二、教材內容
第二節 實施的流程與工具運用
第三節 資料蒐集及其分析檢核
一、質性研究的相關討論
二、資料分析的概念
三、觀察記錄與訪談資料的呈現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 要點回顧
一、採訪與非人相關研究
二、非人採訪的理論基礎
三、非人採訪的對象特性
四、非人採訪的時間及向度
五、非人採訪的技巧
六、實務印證及其成效的評估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展望
一、研究限制解決的途徑
二、未來的展望

參考書目
附錄

書摘/試閱

第四章 非人採訪的對象特性第一節 動物的弱互動一、動物行為的研究對動物行為的相關研究,成果不少。趙榮台曾研究動物行為的奧秘,他指出最早研究動物行為的是俄國的巴夫洛夫(Ivan Pavlov)。巴氏發現狗經過訓練之後,能對一個原本不會產生反應的刺激產生行為反應。例如狗看到食物,會流口水,但是聽到鈴聲,卻不會流口水。但是如果每次餵狗吃東西前都搖鈴,久而久之,當狗聽到鈴聲時,即使不給牠食物,都會分泌唾液,顯然狗已將鈴聲與食物產生聯繫。巴夫洛夫用狗來作實驗,是因為狗對人類而言,是相當常見的動物,且體型較大,與人類較親近,互動較多,動作較明顯,容易觀察。所以剛開始研究動物行為時,大多是觀察體型稍大,動作容易察覺的動物,直到後期科技較為進步時,才使用較精密的儀器記錄。(趙榮台,2002)趙榮台還舉了三個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研究者為例子。(趙榮台,2002)1973 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羅潤之(Konrad Lorenze),他發現動物有烙印(imprinting)的行為。所謂「烙印」,指的是動物出生後的第一次學習,它會永遠留在腦海中,不會忘記。有些雁鴨從蛋殼孵出來時,會把它看到的第一個能動的東西當成媽媽;小鴨在發育的過程中,發展出對「媽媽」特徵的偏好,透過追隨的行為表現出這種偏好。還有一些雁鴨則烙印第一次聽到的聲音,把它當成媽媽的聲音。所以人有學習、記憶的行為,動物也有,只是有時候沒有辦法透過語言表達出來。但不能因為動物不會用口語描述,就認為牠們不會思考、不會記憶、不會學習,而是要有更包容的態度公平的對待牠們。另一名諾貝爾獎得主是奧地利的馮孚立(Karl von Frisch),他研究的是「蜜蜂舞蹈」。他發現每一隻採完花蜜的蜜蜂,回到蜂窩後都會跳舞,蜂窩內其他的蜜蜂則跟這隻蜜蜂跳舞。蜜蜂能跳兩種舞,其中一種舞蹈的動線呈8 字型,在8 字型的中間處,舞蹈的蜜蜂循直線一面走一面擺動屁股,所以馮孚立便稱這種舞蹈為「擺尾舞」(waggledance)。蜜蜂跳這種舞有什麼作用?在長期的觀察之後,馮孚立發現,蜜蜂擺尾走動時的這條線與地心引力這條垂直線所形成的夾角,竟然正等於蜜源植物到蜂窩這條直線和太陽到蜂窩這條線所形成的夾角。也就是說,剛剛採完花蜜的蜜蜂藉著舞蹈把有關蜜源方向的訊息告訴跟著牠舞蹈的蜜蜂。此外,舞蹈還會傳遞蜜源與蜂窩距離的訊息,蜜源距離愈遠,蜜蜂擺尾的時間愈長,而且在擺尾時發出的嗡嗡聲愈久。還沒有外出採蜜的蜜蜂確定蜜源的方向和距離後,就能省去摸索的時間和精力,很快地找到蜜源,這真是一個有效率的溝通方式。不過,一開始很多人都難以相信蜜蜂具有這麼奇妙的溝通能力,而在生物界爭論了十來年後,才證明馮孚立的發現是正確的。其後的科學家也發現,不同品系的蜜蜂跳舞的方式也不相同,這有點像各地的方言,彼此間無法溝通。這個研究讓很多生物學家相當驚訝:我們雖然無法理解蜜蜂的「語言」,但透過觀察蜜蜂的飛行,發現了蜜蜂溝通的方式與秘密,就如同人與人之間,即使語言不同,卻還能用肢體動作、眼神或聲音來達到交流的目的。所以動物和人之間,看似無法溝通,但只要有耐心,還是能從動物一些細微的舉動觀察出端倪,並推測牠可能想表達的事情或心意。第三位諾貝爾獎得主是荷蘭的丁伯亨(Niko Tinbergen),他做過許多鳥類的研究。他發現海鷗雛鳥一生下來之後就展現啄的行為。雛鳥啄了母鳥喙上的紅點,鳥媽媽就會從胃裡吐些食物出來餵雛鳥吃。經過多次實驗,證明是母鳥喙上的紅點引發「啄」的行為。丁伯亨把引發雛鳥「啄」的紅點稱為信號刺激(sign stimulus)。丁伯亨也發現雛鳥飢餓時會把嘴張得很大,露出口腔內不停顫動的鮮艷舌頭,母鳥一看到這個菱形的血盆大口,便會飛出巢去尋找食物,再把找到的食物丟進菱形的口中,直到雛鳥閉嘴為止。換句話說,雛鳥張大的菱形嘴巴是母鳥餵食行為的信號刺激。人類也有類似海鷗的行為。例如尚未學習說話的嬰幼兒,通常會以「哭聲」來與大人溝通,而「哭聲」代表的意義有很多種:肚子餓、需要更換尿布、想要大人抱、打嗝、脹氣、累了、不舒服等。雖然「哭聲」有很多情況,但大人聽到哭聲,就像是一種刺激,會趕緊去關心,不論是什麼問題,都會嘗試著一一解決,讓他「安靜」下來。這也證實了,人類能和語言不同的嬰幼兒溝通,主要是觀察他們的反應,然後去推測可能的結果,再來作印證,並從印證中學習成長。我們與動物互動,也可以從旁觀察動物細微的舉動,並思考可能的情況,達到與動物溝通交流的目的。二、動物與人的互動前面章節提過,就採訪對象的特性來說,人是具有強烈意識與主觀行為的生命體。因此,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是屬於「強烈的互動」。然而,相較於人類的強烈互動,人與動物間的對話、相處,互動的情況就沒有像人與人那樣複雜頻繁,所以我稱為「動物的弱互動」。日常生活中,人與動物間的互動,其實很常見。舉例來說,例如人們常跟寵物對話,也常對牠們下指令。觀察寵物對我們的回饋,不難發現,動物有情緒的反應:狗開心的時候會迅速搖晃尾巴、貓生氣的時候會弓起身子。人們可以從動物的反應得知牠們對事物的好惡,即使牠們沒有過多的反應,例如生病時,我們還是可以從「互動」變弱來發現一些端倪。至於動物是否能聽懂我們的話,我在前面章節已有討論。人類有語言,動物也有,即使語言不相通,但我們還是可以透過肢體表達來傳遞訊息,也可以透過動物的行為來判斷牠們的回饋。在非人採訪的教學進行前,我針對學生能力作了「異質性」的分組,同小組中,有能言善道的;有沉默寡言的;有活潑鬼點子較多的;也有思考較不靈敏的學生。希望能由能力較高的,帶領能力較低的一起學習。接著我進行了「前測問卷」的施測。主要目的是了解他們對「非人」的認識:問題一:「請問你認為的『非人』是指什麼?」這個問題有92%的學生提到動物。問題二:「請問你認為的「非人」有自己的意識、語言、行為或社會關係嗎?請舉例說明。」這個問題有92%的學生提到自己對動物的認識或與動物的互動。問題三:「請問你認為的『非人』可以跟我們溝通嗎?為什麼?請試著舉一些例子稍微說明。」這個問題100%的學生提到動物與人溝通的情況。所以和動物互動,學生們並不陌生,也多能相信人與動物是能互相了解、互相溝通交流的。在前測問卷中,多數學生「非人」的了解,多是指「除了人以外的生物」或「除了人以外的所有東西」。學生們也普遍認為「非人」是存有自己的意識、有群體社會關係、有語言行為等。而對於「非人」是否能與我們溝通,學生們都認為「非人」能與人類溝通,所舉的例子大多是與家中寵物的相處情況,只有少數有提到觀察植物的結果,以及與其他「非人」的互動。在此顯而易見的是,除了人以外,學生「非人」,就屬對動物的認識最多、了解最深,與動物的互動也是最為頻繁的。施測完畢,再進行一些實際案例的探討。例如前面章節所提及能準確預測的「章魚保羅」、善解人意的「黑猩猩」、能算數的「狗」,以及很有靈性的牛。學生們的生活經驗中,最常相處的動物就屬貓狗之類的寵物了;其次是鳥類、雞、鴨、鵝等家禽及觀賞魚。而這對於「非人」採訪是否有正面的幫助?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對動物不陌生,所以採訪時在設定問題時,是很迅速的。但校園中的動物,對學生來說,平時的互動並不多,如:蜘蛛、螞蟻、蜥蜴、鳥類、毛毛蟲、蝴蝶、蜜蜂、青蛙、蟾蜍等,不過學生設定問題,大多以牠們的習性和行為來提問。例如:蜘蛛會結網,所以學生們會問牠「平常做些什麼」;螞蟻會搬運物品,所以問題有「你可以搬運多重的物品」、「會搬那些東西」;蜥蜴會變色,學生們便問「什麼情況下,你會偽裝擬態」;鳥類會群體行動、築巢、整理羽毛,學生們會問「你最常和誰在一起」、「你的巢在哪裡」、「你平常會做什麼修身養性」;毛毛蟲會啃食葉子,所以學生們問「你平常睡在哪」、「有人跟你搶食物嗎」、「享用大餐時,有人陪你嗎」之類的問題;蝴蝶、蜜蜂會採花蜜、到處飛舞,問題就有「你平常會喜歡做什麼」、「你最喜歡的食物是什麼」;青蛙、蟾蜍會跳躍,看到人類會閃躲,問題就有「你會做什麼運動來消耗熱量」、「你最害怕的是什麼」等。討論問題開始,先就動物習性作問題假設,並先設想動物可能的反應,思考可能的回答,並且作樹狀圖的模擬,針對各項回答作「再提問」。樹狀圖模擬採訪可能遭遇的情況,讓學生能依據動物可能的反應去作回饋。我預先告知學生要進行不同受訪者可能的回應的樹狀圖,先請他們思考可能的情況,以小組為單位發表,整理如圖。 三、以人為採訪對象與互動學生們對於採訪人並不陌生,從新聞報導、談話性節目、娛樂節目都可發現採訪人的案例,所以當描繪出樹狀圖時,學生發表相當踴躍。當人為受訪者時,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是回應;一種是不回應。回應又分三種:正面回答;迂迴回答;思考後回答。正面回答最常見,以下面這則新聞當例子: 民進黨總統初選民調結果,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以1.35%的些微差距敗給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痛失總統提名資格。蘇貞昌獲知初選結果之後與蔡英文通電話,表達祝賀之意,隨後舉行記者會發表感言。蘇貞昌先感謝支持他的民眾,對於選舉結果,他謙卑接受,同時也向蔡英文表達誠摯的祝賀之意。蘇貞昌說,2012 總統大選是一場艱難選戰,他呼籲支持他的朋友,一起支持蔡英文,替民進黨加油打氣,實現第三次政黨輪替。蘇貞昌說:「(原音)2012 的總統大選是一場艱難的選戰,民進黨有許多要檢討改進之處,但是我誠摯呼籲支持我的朋友、關心臺灣社會的國人同胞,大家一起來支持蔡英文主席,給民進黨加油、打氣,讓臺灣能再有第三次政黨輪替。」外界高度關注蘇貞昌的下一步,幕僚指出,蘇貞昌會先休息一陣子,之後再向外界報告未來規畫。而另一位參選人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表示,蔡英文純潔無暇、學有專精,處理國際事務談判經驗豐富,由她代表民進黨參選2012,是非常適當的人選。他說:「(原音)我覺得由她出線,代表民進黨參選2012 總統,應該是非常適當的人選;而且按照今天民調結果看來,如果今天投票,她是很有可能贏得2012 總統選舉的。」(王韋婷,2011) 以新聞中蘇貞昌及許信良等人的回答,這就屬於對選舉結果的正面回答。一般來說,這部分在政治新聞中相當常見。探究其原因,學生多認為政治人物因為屬於公眾人物,對媒體的質詢應該要有公開透明的回答,讓人民適時地獲得政策資訊,避免猜疑導致政府形象的損傷。迂迴回答的部分也不少,例如以下這則新聞: 朱芯儀接連傳出看婦產科、小腹凸出等懷孕徵兆,她大方表態,男友衛斯理是她的真命天子,「不排斥先有後婚」。面對媒體連五問,是否懷孕?她竟不願斬釘截鐵否認,只說:「有好消息會告訴大家!」不乾脆的態度,令人猜疑。她在《犀利》結局以懷孕收場,她暴紅,又沒多接戲,被懷疑戲外也有了,她說法不改:「我天生就是小腹微凸啦,永遠像懷孕3個月,有沒有懷孕?10 個月以後就知道啦!」(朱方蟬,2011) 迂迴回答其實就是不正面回答的「正面回答」,像上面這則新聞的主角,雖然沒有正面回答,但事實上可以從回答中判斷可能的答案。學生認為這種情況多發生在記者所提問題較為敏感、涉及個人隱私,或事情仍有不確定性,尚未釐清前不給予正面回答。通常受訪者會以「暗示」的談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或事實,所以讀者或觀眾仍能從回答中嗅出端倪,臆測真正的答覆。思考後回答也很常見,例如: 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Prince Charles)首度透露,他的妻子卡蜜拉(Camilla)可能受封為后。他這席話再度引發卡蜜拉地位爭議。英國媒體摘要報導,在被問及如果他繼承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王位,目前是康瓦爾女公爵(Duchess of Cornwall)的卡蜜拉是否可能封后,他猶豫了一下。他告訴NBC:「再說吧,不過,是有可能。」(陳淑娟,2010) 猶豫或遲疑後才回答,通常遭遇的狀況是什麼?學生發表有幾種可能:可能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回答、可能是問題不了解、可能是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可能是這個問題需要思考才能較正確的回答、可能是沒有確定的答案等。基本上,學生推測都很正確,也都有一定的可能。以人為採訪對象,不回應的情況可能有哪些?學生發表了不說話(保持沉默)、不知道(不清楚、不回應)、岔開話題。下面是「不說話」的例子: 劉先生一共養了六隻貓,一下子卻被毒死了五隻。不甘心,調出監視器來看。沒想到,狠下毒手的,竟然就是他的鄰居。很明顯可以看到監視器畫面,一名男子手拿一袋物品,裡頭就是毒飼料。半夜在巷子裡,沿路撒毒飼料企圖要毒死小貓。果然隔天一早,車子移開後的這個小黑點,就是已經被毒死的小貓。我們循線找到下毒藥的鄰居家,但問什麼都不願回答,關上門沉默以對。但現在劉先生已經報警,打算提出告訴。鄰居毒死小貓行為,不只可能會吃上刑法毀損罪,更觸犯動保法,還可被罰5 萬到25 萬。(連珮貝,2011) 這則新聞中劉先生的鄰居,就是以沉默來回應記者的發問;而採訪過程中,觸及較令受訪者私密、困擾、厭倦、不耐的問題時,往往受訪者會選擇沉默以對。而報導內容,因為記者採訪不到較真確消息,只能就部分資訊作資料整理,所以新聞呈現上較不客觀,多為一方的片面之詞。受訪者以「不知道」來作回應,通常是不清楚現在的狀況、事情的真相、或者是問題太敏感,不願意回答。因為定義的範圍較廣,且有別於「保持沉默」,因此將它獨立出來。例如: 上午9 點多,桃園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帶了10 多名新北市調查幹員,一進入醫院,就同步搜索麻醉、乳房外科和院長室。到底是採購什麼器材出了事?是聯合採購、還是單獨採購?劉慕賢:「設備?我們每年都有採購。」記者:「這次大概針對哪些設備?」劉慕賢:「不曉得,因為現在在調查,所以我們不方便,真的不方便說啦。」檢察官大動作,醫院表明,搜索結束,院長邵國寧和2 位醫師就被帶走,到現在沒有聯絡,他們沒辦法得知更進一步的結果。當初邵曉鈴出車禍時,弟弟邵國寧曾經勞心費力,提供許多醫療辦法,現在捲入弊案,醫院表明,他們只是證人,北上協助調查,其他無可奉告。(呂振成,2011) 此則新聞中,劉慕賢的回答透露出其實他是了解事情狀況,但只是不方便說,所以回答「不曉得」,但這並不表示受訪者真的不清楚這些事。岔開話題通常是受訪者認為問題較尖銳,或避談這個問題的時候,會作的回應,常會有答非所問或迅速帶過的狀況發生,在此就不再贅述。以「人」為採訪對象,學生們並不陌生,他們也發現人與人的互動很頻繁、也很強烈。人的外貌、眼神、臉部表情、手勢、姿態動作、言語都呈現不同的意義。例如採訪時記者眼睛一定會看著受訪者,而攝影機通常是對著受訪者或記者,很容易觀察得到,有時眼神中會透露出一些訊息,像是不耐煩的話,受訪者眼睛可能會閉上或看向他處;有時眼睛閉上,也可能代表受訪者自視甚高,就看觀眾如何解讀。臉部表情則是呈現受訪者情緒的最佳資訊,當受訪者觸及令自己厭煩、反感、憤怒的問題時,常會出現不開心的表情。但通常為了顧及形象,受訪者只會短暫表達情緒,轉換表情回答下個問題;如果問題是很令人愉悅的,那受訪者自然會高興地接受訪問。手勢也常被解讀,例如在受訪者手托著下巴,可能表示不耐煩;手靠近下巴或摸著下巴,可能表示正在思考。食指搖動可能表示受訪者對自己有高度自信,具有強烈的優越感。手臂交叉表示「防禦」、張開手臂表示「歡迎」、突然伸出手臂表示「攻擊」等。人的姿態動作也不少。點頭可能表示贊同、鼓勵;歪著頭可能表示困惑;搖頭表示不接受、不認同;頭部抬高表示有優越感;低著頭可能是沮喪、失落或屈服。受訪者身體向前傾斜,可能表示認同,願意說更多;身體往後靠,或轉移話題,可能就表示不願意再談下去。受訪者正面面對採訪者,表示誠懇、尊重;如果側面或傾斜面對採訪者,可能表示他們不想受訪、不願正面回答或對於某些事情地陳述並非事實。採訪者也可以從言語上去了解受訪者的想法。例如受訪者回答「我不記得了」、「不清楚」、「我知道的我已經說完了」、「是,是,是……」、「不,不,不……」、「沒有,沒有,沒有……」這些敷衍性質的答覆可能表示受訪者已經厭煩,才會勉強地回答,有時受訪者也會以重複回答、轉移話題、憤怒來表示自己不願受訪的情緒,我們都可透過這些訊息去察覺。以「人」為採訪對象,可以從很多面向去觀察、發現、臆測「人」可能的想法或思維,較容易獲得想要的訊息,因為人是屬於「強」互動的生命,動作大而明顯,表情豐富多樣,語言大多能互通,一言一行都會透露出端倪,是比較容易了解的採訪對象。四、以「動物」為採訪對象與互動以「非人」為採訪對象,學生是沒有經驗過的。由最容易覺察訊息的「動物」進入「非人」採訪的殿堂,是最適合不過的了。學生們依據他們對動物的了解來提問,思考方向很正確。畢竟我們在採訪過程中,必須先了解採訪對象的基本資料、性格、喜好,甚至常出現的地點、常做的事情與行為舉止,這樣在採訪過程中,會順利許多。假使缺乏對受訪者的資料,採訪過程中如果遭遇一些狀況:例如我們不明白受訪者搔頭、摸手、抖腳等小動作代表什麼,再加上語言不同,只能比手畫腳,那就無從去臆測可能的意涵。如果知道動物的習性,便能從動物的一些反應中去推敲可能的回答:小狗會搖尾巴,可能回答「是」、「開心」、「喜歡」、「不是」等。回答「是」,下個問題可以接著問為什麼?回答「不是」,可以問為什麼不是,是因為某種原因嗎?再從中去討論可能的結果與答案。舉例來說:學生對毛毛蟲提問:「你希望變成蝴蝶嗎?」毛毛蟲點頭時,代表「是」。那下個問題,就可以接著問:「你喜歡變成蝴蝶,是因為在天空飛翔比較自由嗎?」如果毛毛蟲不動,學生又可換個問題:「你喜歡變成蝴蝶,是因為蝴蝶比較美麗嗎?」如果學生不清楚毛毛蟲有「點頭」的習性,便很難從中去設定問題。雖然仍舊可以從其他動作去作推測,但在採訪過程中,就容易因為對受訪者的不了解導致猜測錯誤或被誤導,動作不同,所代表的意義也不同。由此可知,從日常生活中,學生除了與動物間的相處,對動物有初步的了解之外,從學校的課程、閱讀的書籍、同儕的分享中,或多或少也能知道動物的知識。而要進行採訪,學生不僅對動物的習性要有一定的了解,並且要相互腦力激盪,預先設想動物可能的反應,再針對動物的動作進行答案模擬,模擬答案後,作「再提問」的動作,讓問題和問題之間具有關聯性,討論層面更加寬廣。但相較於「人」為採訪對象,由「動物」擔任受訪者,比較難去獲得訊息。人有表情、姿態、語言、動作可以表達內心的想法;再加上明顯容易觀察,遇到有經驗的採訪者,採訪這件事可說是輕而易舉。但採訪動物就沒那麼簡單,因為互動較弱且不夠明確,再加上人對大部分動物的行為了解不夠深入,以致於很多動物所表現出來的動作,我們無法一一判斷是何種意義,必須去作猜測,再做實驗印證。動物與人的互動相較於人與人間的互動,是稍弱的,可以由以下幾點說明:(一)語言人與人互動,可以用文字、語言的方式溝通,即使語言不同,也可透過翻譯或者其他方式了解。動物沒有文字,但並不表示牠們沒有語言,牠們只是沒有發出聲音,或太小聲以致於人類無法辨識;抑或是牠們說話了,但使用的語言人類無法理解。學生在採訪過程中,對於語言這部分,他們認為動物可能會說話,也有屬於牠們的語言:貓、狗、鳥類都會發出聲音,就可能是在說話,但人類聽不懂,也沒有了解動物語言的翻譯人員來協助,所以沒有辦法從語言去判斷動物想傳達的,必須透過其他方式來了解、猜想動物的答案。人類不了解動物「說」的話,而動物有沒有辦法了解人類的語言?這部分只能透過觀察動物來判斷。因此,在語言使用的方面,相較於人與人的互動,動物與人的互動是弱的多了。(二)表情以「人」的觀點來看,人類的表情豐富,天生就具有喜、怒、哀、樂等情緒表現。所以以人為採訪對象,我們可以從表情獲知訊息。但動物除與人類血緣相近的靈長目之外,其他的表情較少,有時甚至觀察不到。舉例來說,大型動物的表情,我們是比較容易看出來的:狗生氣時會咬牙切齒、貓生氣時耳朵會豎起來。然而,較小型的動物如螞蟻、鳥類等,我們很難辨識牠們的表情究竟是屬於何種情緒、何種訊息的展現。依據生理構造來說,許多小型動物的顏面神經、肌肉不如人類發達,所以可呈現的臉部表情較人類少,但並不表示動物就沒有「表情」,只是人類無法迅速的判斷而已。而小型昆蟲的表情,人類更難觀察,只能依據其他線索去判斷。所以在表情部分,動物的回饋相較於人類,是比較欠缺的。(三)肢體動作人類的肢體動作多樣,追趕跑跳等大動作,以及細緻的小動作,由於身體神經密布,小肌肉發達,人類的肢體語言不輸給口語,往往也是透露訊息的依據。例如雲門舞集,舞者透過肢體表達及音樂,展現故事情節與意境,不須言語觀眾就能體會。以動物來說,靈長目肢體動作的細緻度與明確度依舊是名列前茅,其他動物就比較沒那麼明顯,尤其是微小的昆蟲類。但是以動物與人的互動來看,肢體動作算是我們解讀動物回饋的最主要方式,畢竟在語言、表情無法觀察的情況下,唯有肢體動作,才能讓人有所想像,作為判斷答案的依據。(四)解讀訊息的角度以「人」為採訪對象,記者可以針對受訪者的回答,站在受訪者的角度去作報導,也可以根據採訪到的內容,加進自己或報社的看法。所以同一件消息,不同的報社、記者所呈現的內容會因立場而有差異。以「動物」為採訪對象,則必須把觀察到的現象作仔細的記錄,再針對這些記錄作討論,小組成員互相交流看法,推測出幾種可能的答案。而這些結果,只有少數較明確的動物行為能有確定的意義界定,其餘大多是從「人」的角度出發去研判。所以以「人」或「動物」為採訪對象,因互動強弱不同,解讀訊息的角度也是不同的。以動物為受訪者,互動較沒「人」那麼強烈,因此學生作採訪時,必須非常仔細觀察動物的反應。我也以人為對照,畫了樹狀圖,請學生思考可能的情況。動物有回應的,也大致分為三種:正面回答、迂迴回答、思考後再回答。正面回答跟人類一樣,問了就馬上有反應。舉例來說,學生採訪時問了「蜘蛛」喜不喜歡學校的環境,蜘蛛馬上往上爬;問牠喜不喜歡這裡的學生,牠很快地往下爬,這就算是正面回答學生的提問。迂迴回答的部分,學生有問「螞蟻」一天搬運多少的食物,而螞蟻在地上走了一個「8」字,因此學生判斷應該是8克重量的食物,螞蟻用走的方式來回答問題,讓採訪者觀察並思考,這部分屬於迂迴回答。思考後回答的部分,學生有問了「斑鳩」平常作哪些是修身養性,一開始斑鳩沒有什麼動作,過了幾秒後,開始整理羽毛,學生於是推測整理羽毛是可能的答案,這部分就屬於思考後回應。不回應的情況大致分成兩種:聽不懂問題、聽懂但不願回答。聽不懂問題的情況,學生大多沒觀察到反應,這時學生就會嘗試再問一次,如果問了很多次,還是沒反應,學生就依據「沒反應」的狀態去推測可能的答案。聽懂但不願回答,可能就像人一樣,當問題觸及較為敏感的話題時,有時動物即使了解問題,但也不願回應。學生有提到採訪蜘蛛時問的問題:「你是否常被欺負?」蜘蛛動也不動,經過反覆提問後,還是沒有動靜,於是學生就問了下個問題:「你生活過得好嗎?」蜘蛛馬上有了反應。學生便判斷可能問題牠聽懂,但因為涉及隱私,所以蜘蛛不想答覆。上述人類與動物互動的差異,可以明顯的了解,動物的互動是比人還弱的,但不至於毫無動靜。以生物學家的角度來看,動物行為是可以進行研究的。以採訪的角度看來,因為動物有較其他生命明顯的動作,以動物為對象進行採訪,是可行的;只要以尊重、仔細的態度去做,即使互動再弱,還是可以從中獲得相當的資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2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