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文學術語手冊
滿額折

文學術語手冊

定  價:NT$ 580 元
優惠價:90522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文學術語手冊》一直以來都是英美文學系所學生必備的實用書,詳列西洋文學及文學理論的基本詞彙,幫助讀者進一步解讀經典作品。內容編排按照英文字母順序,以短文形式呈現,除了主詞目外,也包含與主詞目相關的名詞解釋,顯示此一概念的歷史脈絡,並且補充說明各種應用中的歧義。不僅受到師生們喜愛,對此領域有興趣的一般讀者也能從中學到新知。

因應語言與學術研究的新發展,《文學術語手冊》第九版增列了新詞目,全書目前已涵蓋1150個詞目討論。為方便查閱,頁面側邊標示出詞彙的首字母,方便查詢,書末也附有全書詞目的完整英中索引。新版更新了詞目的內容、參考書目和建議書單,並將文學評論的重要新著作納入考量,務使全書與最新的文學研究同步,更具參考價值。

本書特色

1. 學界公認本書是解說文學術語的首選,由Abrams大師主筆,1957年首次出版至今已超過50年,中文第九版首次在台發行上市。
2. 詳細精確的定義西洋文學與文學分析詞目的基本概念、理論及術語。
3. 詞目按照英文字母排列,相關的同義、反義或附屬術語也並陳參照,完整呈現詞彙概念與脈絡,書末的英中索引列出全書所有的術語,方便讀者查閱。
4. 全書收錄1150個詞條,新版增列了24個詞條,頁面側邊標示A-Z字母順序,方便查找。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M. H. Abrams

著名文學評論家,著作與主編過數十種書,除了本書外,經典著作有The Mirror and the Lamp,Natural Supernaturalism,編有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等,是文學評論、18-19世紀文學、歐洲浪漫主義等領域的泰斗。

Geoffrey Galt Harpham

北卡羅萊納州國家人文研究中心的主席兼主任 (President and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Humanities Center in North Carolina),著有 The Character of Criticism (2006), Shadows of Ethics: Criticism and the Just Society (1999),以及 Language Alone: The Critical Fetish of Modernity (2002)等。

編譯者簡介

蔡佳瑾

台灣大學外文系博士,任教於東吳大學英文系,研究專長為英國文學與美國文學。

書摘/試閱

A

absurd, literature of the 荒謬文學

所謂荒謬文學是指那些共同意識到人類處境在本質上很荒謬,而這種處境唯有透過自身的荒謬性才足以表現的戲劇和小說作品。荒謬文學的基調和劇作理論已先見於1896 年雅里(Alfred Jarry)的法文劇作《于布王》(Ubu roi ,又譯《烏布王》)中。荒謬文學亦起源於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和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運動,以及卡夫卡(Franz Kafka)作於1920 年代的小說〔《審判》(The Trial)和《變形記》(Metamorphosis)〕。

然而,在二戰(1939–1945)的恐怖經歷之後出現在法國的荒謬文學運動,則是對傳統文化和傳統文學的基本信仰與價值標準的反叛。早期傳統觀念假設人是具有理性的動物,他賴以生存的世界至少有部分是可知的;在有秩序的社會結構裡,人是其中的一個組成份子,即便置身逆境也不會喪失自己的英雄氣概與尊嚴。然而,1940 年代後,出現了尤以沙特(Jean-Paul Sartre)和卡繆(Albert Camus)等文學家為代表的存在主義哲學(existential philosophy)潮流。

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是淪落異鄉的孤獨靈魂;這個陌生的世界裡不存在固有的人類真理、價值標準與任何意義。人生只不過是對生存目標和存在意義徒勞的探索過程,人生本自虛無,並終將化為虛無;人生的存在是件既痛苦又荒謬的事。就像卡繆在《西西弗斯的神話》(The Myth of Sisyphus, 1942)中寫道的:

In a universe that is suddenly deprived of illusions and of light, man feels astranger. His is an irremediable exile. . . . This divorce between man and hislife, the actor and his setting, truly constitutes the feeling of Absurdity.
在一個突然失去了幻想與光亮的世界中,一個人就會感到自己是異鄉人,是陌生客。他的流放無可補救……人與人生之間、演員與背景之間的這種脫節,正是讓人感到荒誕之處。(杜小真譯)

或如同創作了《禿頭女高音》(The Bald Soprano, 1949)、《課程》(The Lesson, 1951)和其他一些荒謬戲劇(theater of the absurd)作品的法國作家尤涅斯柯(Eugène Ionesco)所說的:「一旦切斷宗教的、形上學的以及先驗的根基,人就感到茫然若失;他的一切行為也都變得毫無意義、荒謬而又徒勞無益。」尤涅斯柯在評論荒謬文學的混合氣氛時認為,「當人們沉溺於毫無意義的事物
時,只會顯得荒唐怪誕,他們的遭遇只能以帶有嘲弄色彩的悲劇形式體現。」

僑居法國巴黎的愛爾蘭作家貝克特(Samuel Beckett, 1906–1989)是荒謬文學運動中在戲劇和散文體小說兩方面最傑出、最有影響的人物。他經常用法文寫作,然後又譯成英文。他的劇作,如《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 1954)和《終局》(Endgame, 1958 ,又譯《結局》),採用摒棄現實場景、邏輯推理和條理清晰的連貫情節的戲劇形式,來反映喪失理性、無助的、荒謬的生活。《等待果陀》描寫兩個流浪漢在荒野中徒然無望地等待一個身分不明的人——果陀。

果陀此人若有若無,兩個流浪漢時而記得與果陀或許有過約會,如其中一人說:「什麼事也沒有發生。誰也沒來,誰也沒去。這太可怕了。」就像大多數同類戲劇一樣,該劇的荒謬性也具有雙重意義:它是滑稽怪誕、非理性和毫無意義的;它還透過戲謔模仿,刻意諷刺西方文化的傳統觀念與傳統戲劇的傳統手法和形式,甚至對它自身不得不沿襲的戲劇形式也予以嘲弄。劇中那些清楚直白但卻又迂迴蜿蜒並且毫無意義的對話往往是荒唐可笑的。

像「跌跤」之類插科打諢的肢體動作也借用來表現人類存在的疏離及悲痛,以賦予人類存在於世所經歷的疏離與不安一種喜劇式的色彩。貝克特的小說,如《馬婁納之死》(Malone Dies, 1958)和《無名氏》(The Unnamable, 1960),在試圖透過破壞語言自身這一媒介的連貫性的非作品中,塑造出一位在文明的終結遊戲中表現其荒謬行為的反英雄(antihero)。但貝克特筆下典型的主角即便是在毫無目標的生命歷程中,也一如既往地試圖從無意義中找到意義,在無法交流處進行交流。

另一位法國荒謬劇作家是惹內(Jean Genet ,他結合荒謬主義與惡魔主義);與此相似的還有英國劇作家品特(Harold Pinter)和美國劇作家阿爾比(Edward Albee)早期的一些戲劇作品。在史托帕德(Tom Stoppard)的較早期劇作如《羅森克蘭茨和吉爾登斯特恩都已死去》(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Are Dead, 1966)及《滑稽的模仿》(Travesties, 1974 ,又譯《戲謔》)中,劇作家為達到滑稽而非哲理的目的,也運用了荒謬戲劇的表現手法。

與荒謬文學運動密切相關的許多近期作品採用了黑色喜劇(black comedy)或黑色幽默(black humor)的表現手法:描繪在光怪陸離或惡夢般的現代世界裡,邪惡、天真幼稚或無能的人物在尤涅斯柯稱為「悲劇性鬧劇」中扮演的角色,其情節同時具有滑稽可笑、野蠻、恐怖與荒誕的色彩。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Joseph Heller, Catch-22, 1961)、品瓊的《V》(Thomas Pynchon, V, 1963)、爾文的《蓋普眼中的世界》(John Irving,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rp, 1978 ,又譯《加普的世界觀》),以及德國作家葛拉斯(Günter Grass)和美國作家小馮內果(Kurt Vonnegut, Jr.)以及巴斯(John Barth)的一些小說。

庫柏力克的《奇愛博士》(Stanley Kubrick, Dr. Strangelove, 1964)是一部黑色喜劇的影視代表作品。一些身處極權統治社會的劇作家也運用荒謬手法表達對社會和政治的不滿,例如捷克哈維爾的《悲情聲聲慢》(Czech Vaclav Havel, Largo Desolato, 1987)以及南非作家富加德(Athol Fugard)、卡尼(John Kani)和恩蕭納(WinstonNtshona)等合著的《孤島》(The Island, 1973)。

參見詞目:機智、幽默與滑稽(wit, humor, and the comic)。參閱: Martin Esslin, 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 (rev. 1968); David Grossvogel, The Blasphemers: The Theatre of Brecht, Ionesco, Beckett, Genet (1965); Arnold P. Hinchliffe, The Absurd (1969); Max F. Schultz, Black Humor Fiction of the Sixties (1980); Enoch Brater and Ruby Cohn, eds., Around the Absurd: Essays on Modern and Postmodern Drama (1990)。
其他詞目中與荒謬文學相關的資料,見頁15, 49, 187, 229 。

act and scene 幕和景

幕(act)是戲劇(play)情節發展的主要劃分形式。英國伊莉莎白時代的劇作家仿效古羅馬戲劇將劇情結構分成五幕,從而把「幕」這一形式引進英國。到十九世紀後期,一些作家又仿照契訶夫(Chekhov)和易卜生(Ibsen)的做法把戲劇劃分為四幕。二十世紀傳統的非音樂劇通常劃分為三幕。

幕通常又可再分為景(scene),「景」在現代戲劇裡是情節發展的最基本環節,在戲裡,地點不變,時間的連貫性不受打斷。(一些近代的戲劇沒有幕的劃分,而是由一連串的景或橋段所組成。)在設有拱形舞台(proscenium arch)的傳統劇場裡,布幕落下或燈光變暗表示一景的結束,布幕落下及幕間休息則代表一幕劇的結束。

Aesthetic ideology 美學的意識形態

美學的意識形態乃解構(deconstructive)理論學者德曼(Paul de Man)在其後期論述中所使用的術語,用以描述美學經驗中的「誘惑力」,他聲稱,在此經驗中,形式與意義、感知與理解、認知與欲望以誤導且有時是危險的方式疊合在一起。他認為,納粹將政治設定為對國家進行藝術改造的手段,從這點即可看出此類的疊合。

以德曼的觀點而言,美學概念代表切入藝術甚至還有政治與文化的一切有機主義(organicist)的法門。他並認為,文學經驗減縮美學意識形態的誘惑,以便能藉由理解來混淆感官經驗,因為文學再現世界的方式既非意義也非感官經驗所能直接感受到。參閱: Marc Redfield, Phantom Formations: Aesthetic Ideology and the Bildungsroman, 1996。

在《美學的意識形態》(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 1990)一書中,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伊果頓(Terry Eagleton)提出對「美感」一詞的歷史介紹與批判(critique),指出許多「意識形態」的謬論與對此概念的扭曲。原本美感一詞是從自由與樂趣的層面被闡述,因此對人具有「解放的」潛能;然而,美感一直以來被政治右派人士挪用以再現一反動的意識形態本質,此類意識形態尤以看似沒作用時最能發揮作用。參見:馬克思主義批評(Marxist criticism)詞目中的意識形態(ideology),而關於此主題的文章可參閱: George Levine, ed., Aesthetics and Ideology, 1994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22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