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東方造園論
滿額折

東方造園論

定  價:NT$ 360 元
優惠價:79284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風」是流行於18世紀歐洲洛可可,以至浪漫主義之異國風尙氛圍下的一個藝術風格,但大多是未曾親臨中國的人士,對於真正中國藝術風格的一知半解與浮誇的展現。

威廉‧錢伯斯有別於此,他早年目睹廣東建築與園林所做的圖文紀錄之整理出版,儼然被視為可以糾正「中國風」之視聽的權威。

威廉‧錢伯斯的《東方造園論》也被當時之歐洲讀者這麼期待。此書為錢伯斯整合他早年親訪廣東園林的認識、參考當時歐洲人對於中國的園林及一般文明之見聞、漢學雜誌、西方的古典文獻、英國的園林美學文獻,以及他自己的看法,呈現出一個獨特的造園理論體系。

《東方造園論》廣泛影響歐陸中國風造園,誠為18世紀不朽文獻。

《東方造園論》呈現出一個獨特的造園理論體系,對於造園的水泉、花木、山石、路徑、建物、人物、鳥獸等安排,諸多巧思,逞其浪漫之想像,尤以四時安排,以及「愉悅」、「恐怖」、「驚奇」三景之描述最具特色。書中錢伯斯對於時下英國流行的地景式造園多所批評,視其如同自然草原一般平淡無趣;反之,他強調適度的藝術巧飾在造園的重要性,而中國園林是值得師法的對象。

《東方造園論》初版於1772年出現後,遭致來自地景式造園支持者的批評,因而於1773年再版此作,除了補強初版內容,還借用當時流行的文學偽裝手法,以刻在英國的一位華人陳哲卦的口吻,提出辯解,以為附篇。

本書完整翻譯注釋1773年版的《東方造園論》及陳哲卦辯解文,並且附上一篇導讀,對於錢伯斯生平事業、《東方造園論》出版的歷史與美學背景,以及錢伯斯的造園觀,做了深入剖析與介紹。

作者簡介

威廉‧錢伯斯爵士(Sir William Chambers, 1723-96)

出身蘇格蘭家族,生於瑞典,為18世紀英國之古典主義建築師,一生除了正規建築業務與著述,早年曾任職瑞屬東印度公司,隨其商船兩度造訪廣東,目睹中國建築與園林,做圖文紀錄,在法、義受建築專業訓練與養成之後回英,將此紀錄整理出版(1757),一時為英皇室及貴族所重,接受委任整建倫敦丘園並設計中國塔,後來出版《東方造園論》,廣泛影響歐陸中國風造園。他曾任英國王后建築導師及陛下工程審計總長。

譯者簡介

邱博舜(1958-)

嘉義縣人,在台中東海大學接受建築專業教育(1977-82),並且負笈英國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和愛丁堡大學,研習建築歷史與理論(1985-91),期間對《東方造園論》做過研究。他曾任教於東海大學(1991-97)、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現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1997-2001),目前是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專任副教授(2001-)。致力於建築歷史與理論,特別是傳統社會的建築原則的研究與教學,並及於文化資產保存維護之領域。

一、威廉.錢伯斯《東方造園論》的相關研究

威廉.錢伯斯(William Chambers, 1723-1796)活躍於18世紀英國的建築、家飾、園林設計等領域,他在當時不但是英王喬治三世(George III, r.1760-1820)與其王室最信任的建築師之一,隨著名氣而來的委託案,也使得他成為業務量龐大的設計者。然而,曾到過法、義兩國,與其他同時期的精英建築師一樣接受過正統古典建築訓練的錢伯斯並不滿足於這些羨煞旁人的大量委託案。在設計之外,他對古典建築理論也頗有自己的見地,他的著作亦在當時發揮一定影響力。

錢伯斯著作的另一面向是關於中國的建築文化與園林藝術對西方的知識傳播與他自己的造園論述的建立。其中《東方造園論》(A Dissertation on Oriental Gardening, 1772/1773)是他的著作最受爭論的一種。對於此作,既有的研究約略可分為間接討論到錢伯斯的造園理論者,和與此議題直接相關的論述。因此,以下將既有相關研究區分為:(一)中國建築文化、園林藝術對西方之影響,以及(二)錢伯斯的造園理論相關研究等兩方面進行討論。

(一)中國建築文化、園林藝術對西方之影響
早期的相關研究,多將中國建築、園林藝術對西方之影響視為中國風(Chinoiserie)文化研究下的一個子議題。阿波敦(William W. Appleton)的《中國始末:十七和十八世紀期間在英格蘭的中國時尚》(A Cycle of Cathay: the Chinese Vogue in England during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1951),與竇森(Raymond Dawson)的《中國變色龍》(The Chinese Chameleon, 1967),皆表現出歐洲對中國在文化、藝術上的興趣,當中談到在中國風熱潮之下,各國對中國藝品、建築所產生的模仿現象。

日本研究者西尾朗於1972年曾發表過一篇〈威廉.錢伯斯爵士與他的英—中式園林〉(Sir William Chambersと彼の英華式園林),之後則有泉田英雄等人發表〈丘園的中國塔之由來〉(キュー・ガーデンのパゴダの由来について,2003)持續關注此議題。而國內早在1931年即有學者陳受頤提出〈十八世紀歐洲之中國園林〉一文,是國內學界開始注意中國建築文化、園林藝術對西方影響議題之先河。

在此文中,陳受頤指出早在20世紀初即有國外學者在討論英國地景園林運動的論述內,旁及其與中國園林間的關係。這些文章內容並非全然聚焦於中國園林藝術之上,因此不足以窺見中國園林藝術對英國園林發展影響的全貌。儘管如此,此文卻是學界注意此議題之始,其主要貢獻即在於建立起18世紀中國園林藝術傳播歐洲的概觀,對此傳播的史實脈絡,及對歐洲(英、法、德)的影響,有精要的介紹。

之後,錢鍾書(Ch’ien Chung-Shu, 1910-1998)在〈17與18世紀英國文學裡的中國〉(“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1937)裡全面考察當時英國文學裡關於中國文化的重要討論,從他所羅列各式文獻中,皆可觀察到英國從17世紀開始對中國文化的傾慕至18世紀中葉逐漸轉為不屑一顧的演變。由於英國文人有許多亦親身參與當時的地景園林運動,文學與園林藝術的發展之間的關係可謂密不可分,從此文中可進一步獲得許多相關的知識,對於研究園林藝術的發展與討論,更是一份詳盡的資料總匯。

若錢鍾書的文字是對整個歐洲的大環境詳盡介紹,那麼賀陳詞的〈中國建築及園林藝術遠播歐西的史實探討及其對歐西的影響〉(1970)一文在進入主題之前,則是更進一步追溯西漢起東方文明與歐西的文化接觸,並將17、18世紀以來中國風之下的建築類相關出版,做了仔細爬梳。同時,他對於18世紀英國開始發展的地景園林運動名家,尤其是思想上略同於中國園林藝術者,亦做了概略介紹。以上研究,皆不約而同地提到中國園林藝術傳入對於英國地景園林運動產生的影響,而賀陳詞則更進一步地認為此種追求自然之感的造園方式在當時之所以能席捲英國本土,與根本上對「自然」的態度轉變,連帶影響其對於園林的意義有關。

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則可見嚴建強《十八世紀中國文化在西歐的傳播及其反映》(2002)、許明龍《歐洲十八世紀中國熱》(1999)等書籍。以上兩者是從社會影響的層面來比較歐洲各國對中國文化的迴響,是另一種觀看中國風的角度切入的書寫。劉海翔《歐洲大地的中國風》(2005)、袁宣萍《十七至十八世紀歐洲的中國風設計》(2006)則較偏向討論藝術層面的影響。此外,專論中國建築、園林藝術對歐洲之影響可見陳志華《中國造園藝術在歐洲的影響》(2006)。

(二)錢伯斯的造園理論相關研究
接下來是與錢伯斯及其造園理論最直接相關的研究:柯納(Patrick Conner)在《西方的東方建築》(Oriental Architecture in the West, 1979)中,除論述東方諸國的建築藝術傳入歐洲所產生的影響外,也曾談到中國文化與18世紀英國園林藝術發展的關係。喜仁龍(Osvald Sirén, 1879-1966)的《中國和十八世紀歐洲園林》(China and Gardens of Europ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1990)同樣提及中國風的造園藝術影響,特別是書中還翻譯一封錢伯斯以瑞典文寫成的自傳,並據以對其生平做了仔細的考證。

以上兩本著作都將錢伯斯獨立成章來談,而約翰.哈里斯(John Harris)與司諾丁(Michael Snodin)共同編著的《威廉.錢伯斯爵士:喬治三世之建築師》(Sir William Chambers: Architect to George III, 1996),與約翰.哈里斯所著之《威廉.錢伯斯爵士:北極星勳爵》(Sir William Chambers: Knight of the Polar Star, 1970)、小李夫斯(R.B. Reaves, Jr.)的研究論文《威廉.錢伯斯爵士:喬治亞式品味的研究》(Sir William Chambers: A Study of Georgian Taste, 1971)三者則是研究錢伯斯的專著,只是前兩者皆著重於其建築實務與理論,故仍以其古典主義作品為主,對錢伯斯的造園理論僅以其丘園(Kew Gardens)中實務作品,切入造園美學的主題。

《威廉.錢伯斯爵士:北極星勳爵》裡有一篇深入探討錢伯斯造園理論的文字,即伊蓮.哈里斯(Eileen Harris)的〈中國建築設計與東方造園論〉(“Design of Chinese building and the Dissertation on Oriental Gardening”),此文約略交代了《東方造園論》的成書背景,並且透過錢伯斯此書之前的另一篇重要的中國園林文章〈中國人的園林配置藝術〉(“Of the art of laying out gardens among the Chinese”, 1757)來加以解析。前述小李夫斯之文,則是與上兩者一樣將錢伯斯置於英國特定時期審美觀的涵構中去解析其作品。此三者可以稱得上是對錢伯斯做的最為完備之研究。

在期刊方面,佩夫斯納(Nikolaus Pevsner, 1902-1983)的〈另一個錢伯斯〉(“The other Chambers”, 1947)與之後伊蓮.哈里斯的〈柏克與錢伯斯論崇高與優美〉(“Burke and Chambers on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 1967)更嘗試將錢伯斯的建築理論、造園理論放在流行於17、18世紀的經驗主義美學──尤其是柏克(Edmund Burke, 1729-1797)的崇高、優美研究──之下探討,認為兩者間互為表裡,為錢伯斯的理論研究提供了另一種不同的視野。

上兩文與鮑德(R.C. Bald)的〈威廉.錢伯斯爵士和中國園林〉(“Sir William Chambers and the Chinese garden”, 1950)皆對《東方造園論》內容有深入的剖析。國內專論於錢伯斯者,僅邱博舜之〈張伯斯的《東方造園論》平議〉(2001)和〈錢伯斯與十八世紀東方園林藝術的西漸〉(2003),但礙於篇幅,亦無法兼顧錢伯斯的理論發展背景,以及其造園論述本身的釋意。

(三)小結
雖然錢伯斯在中英兩國的建築與造園藝術交流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對錢伯斯的研究,多半是將他與18世紀英國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的建築發展相連結,而且主要還是以一位建築師的角度去論述其實務及理論上的貢獻。然而,對於其造園理論,反而是將之放置於17、18世紀中英貿易下的文化交流脈絡去討論,而較少逐一去審視在特殊的社會條件、文化交流的影響下,其書寫背後所反映出的各類觀點。

目次

壹、中譯導讀
一、威廉‧錢伯斯的相關研究回顧
二、威廉‧錢伯斯生平概要
三、《東方造園論》出版的歷史、美學背景
四、威廉‧錢伯斯的造園觀
《東方造園論》
獻給國王
前言
論文
廣州府陳哲卦紳士的解釋性論述
前言
引言
論述
參考書目
〔附錄〕
威廉‧錢伯斯生平年表
錢伯斯的園林設計相關委託列表
兩文系統與內容對照關係表
主要譯名對照表

書摘/試閱

造園在中國人當中遠比在歐洲保有更高的尊敬;那個藝術他們評等為一個完美作工,有著人類知識的偉大產物;並且說道,它在打動熱情的效力,很少輸給其他任何藝術。他們的園師不僅是植物學家,而且是畫家和哲學家;對人類心靈以及激起強烈情感的藝術具備通徹的知識。在中國不像在義大利和法國那樣每一位小建築師是園師;它也不像在另一個著名國家那樣,來自瓜田的農夫,戴上假髮而成為教師;像戈納赫勒(Sganarelle),一個樵夫,放掉手斧,開始當醫生。在中國,造園是一項顯赫的專業,要求廣泛地學習;達到完美之境者甚少。

那裡的園師絕非無知或文盲,而是有高度能力的人,他們將大部分裝飾結合到好多部分的自然,那是累積學習、旅行和長期經驗才能辦到:只有在這些養成之後他們才被允許去行使專業;因為在中國人而言,裝飾性造園的品味是一個法定關注的目標;它一直被認為對一般文化,因而對整體國家之美會有影響。他們觀察到此藝術的錯誤太重大而不能容忍;其乃大量暴露於視覺而且大部分不能取代:因為要矯正一個小時的大錯常需要一個世紀的時間。

中國園師以自然為榜樣而其目標是要去模仿她的所有美麗的不規則性。第一個考慮是他們要興工的土地;丘狀或山狀;狹小或範圍可觀;富有泉流或在缺水的情況下施工;林木茂密或童山濁濁、粗糙或平滑、不毛或豐腴;以及其轉換是突然而且顯著──不論是狂野或巨大;或者漸進而且一般是傾向平靜──不論是憂鬱或愉悅。對所有這些條件他們小心從事;選擇順應土地的配置方式,掩藏其缺點、改善或發揚其優點,並且以適度的花費快速地執行。

他們也照顧到業主的貧富;其年紀、弱點、脾氣、娛樂、人際關係、事業和生活方式;同時照顧到一年當中他最常去此園林的季節:在構成上配合他的經濟狀況;並且提供他的需要和消遣。他們的技巧包括擺脫自然的不完美和缺點;以及其他的障礙:以及,不顧每一個障礙,生產在此類中最為完美的不尋常作品。

雖然中國藝術家一般以自然為榜樣,他們不至於過分依附她而排除所有藝術外貌:相反地,在很多場合認為有必要誇示他們的著力之處。他們說,自然只提供少數材料以工作:植物、土地和水是她的僅有產物:並且雖然這些形式和處理也許有可觀的變化,但很少是顯著的;其餘的則如鈴聲的改變,雖然實際上不同,但產生同樣一致性的聲響;變化太微小以致不易察覺。

因此藝術必須提供自然的不足;而且不僅用來產生變化,也產生新奇和效果:因為自然的簡單處理在每一個公共郊野均可遇見,達到某程度的完美;因此太過熟悉而無法在觀者的內心勾起任何強烈的感覺,或者產生任何不尋常程度的愉悅。

新奇和多樣性誠然均可藉由移植一個國家的特殊事物到另一個國家來達成;藉由將石頭、瀑布、懸空的樹木,以及其他浪漫情境的構件引進平坦的地方;藉由在光禿之地使用多量的水,以及在山區粗糙不規則之處使用開墾了的平原:但是就連這個資源也容易耗盡,而且沒有大花費鮮能執行。

所以中國人不是直線的敵人;因為他們一般而言很會製造偉大,沒有直線常常無法達成:他們也並不厭惡規則的幾何形體,認為這些本身是美的,而且滿適合小型構成,在此,自然的華麗不規則性充斥而且排擠他們應當裝飾的構件。他們同樣認為這些最適合於花園,和所有在此文化中大量藝術,顯然不能於形式省略的其他地方之構成。

他們的規則性建築物一般圍繞以台階、斜坡,和許多道階梯;其角落乃飾以成群的雕刻和盆子,交織以各種人工水景,與建築連結散布於整個構成,用來賦予好的效果,增加景致的愉快、壯麗和熱鬧。

環著主要居處,以及靠近所有他們的裝飾結構物,地上乃以很大的規則性配置並且小心維持:不容許任何妨礙建築物觀瞻的植物;也不容許任何行列,除非它合宜地伴隨建築物並且有利於整個構成的一般均衡性和好效果:因為他們認為以不規則的粗糙草木圍繞著一座優雅的構造物是悖理的;說道,這看起來像一顆鑽石鑲在鉛中;並且總是傳達作品未完成的意念。若建築物粗糙,環繞它們的景致是鄉野的;若巨大,它是憂鬱的;若愉快,它是華麗的:簡言之,中國人乃一絲不苟地善於透過此構成的每一部分保存同樣的性格;這是他們的作品富含驚人的多樣性的一大原因。

他們喜歡引用立像、胸像、浮雕和每一種鑿刀的製品於園林的其他部分,以及建築物周遭;認為它們不僅具裝飾性,而且藉由紀念過去的事件和名人,喚醒內心愉快地沉思;催促我們對古代的遙遠年歲的回想:而且他們向來善於散布關於土地的銘文、詩歌和道德名句;置於巨龜和大象的背上、毀壞的石頭,和大理石柱子;或者刻在樹上和岩壁上:這些地點常為它們而選,以對應到銘文的感覺;藉此自身獲取額外的力量,而同樣賦予景致一個更強烈表達。
他們說這些裝飾是必要的,以呈現構成的特色並且區分景致差異;在此景致之間如無這些幫助,將無法避免令人疲累的相似性。

而每當有反對的聲音說這些事物很多是不自然的,何苦如此,他們回答說,大部分改善措施是不自然的;但是它們被採納,不僅被容忍,而且受崇敬。他們說,我們的衣裳既非皮革所製,也不像皮膚,而是由華美的絲和刺繡所形成;我們的屋宇和宮室不像岩壁的洞穴只是自然的棲息地;我們的音樂既不是雷響,也不是北風的呼嘯──自然的和聲。

自然不會生產煮、烤或燉的食物;但是我們不吃生肉:除了牙齒和雙手,她也不會提供任何其他工具以滿足我們的目的;然而我們有鋸子、榔頭、斧頭,和千種其他的器具:簡言之,很少有任何技藝不明顯的東西;那麼為何其顯現獨排除造園?當他們要施與作品能量時,詩人和畫家飛越自然的頂點。

因此同樣的特權應許給園師:無生氣的、簡單的自然對我們的目的而言乃索然無味:我們的期望很多;因此,我們有藝術或自然可提供每一個幫助的理由。一座園林的景致應當盡量與一般的自然有別,如同一篇英雄詩之別於散文;而園師如同詩人應該放開他們的想像;而且甚至在任何有必要提升、裝飾、活化或增益新奇的主題時,超越真實的界限。

在中國配置園林的經常性方法是發明多樣的景致供從特定視點來看;在那些地方放置座位或建築物,以適應不同心靈或感官目的。他們園林的完美在於這些景致的數目和多樣;和在於它們的局部之間的藝術結合;他們致力於如此方式配置,不僅展現個別最大長處,而且聯合以形成一個優雅而顯著的整體。

當土地遼闊而可引進許多景致時,他們通常將每一個景致調整到單一視點:但是當土地局促而無法提供變化的空間時,他們安排物件使能從不同點產生相異的再現;並且常常因而彼此無相似之處。他們同樣努力於擺置他們的構成中的個別景致於如此的方向上以統一並且從一個或多個特別的視點一起看;因此眼睛可享受寬廣、豐富而多變化的視野。

他們利用外在物件的所有長處;小心隱藏土地的邊界;並且努力製造它們與遠處林木、田野和河流之間的一個明顯的結合:而在見得到城鎮、城堡、塔,或任何其他相當多物件的地方,他們藝術性地創發,使能從最多的視點和方向觀看。關於可行舟的河流、大馬路、步徑、磨坊和其他移動中的物件,他們也同樣處理,以生動化並且增添地景的變化。

除了以「哈!哈!」和下沉的圍籬來隱藏邊界的歐洲用法之外,他們有其他的,甚至更有效。在平坦、無外在物件的視野之地,他們以人工台階圍住植栽,形成步道,讓你從沒感覺的斜坡走上去:於此他們在裡面用高大的樹木和矮樹叢界定;而在外面用低的灌木;對著那邊,旅人看到鄰近的鄉野的整個景致,似為園林的延續,因為其圍籬乃小心藏在覆蓋台階外面斜坡灌木之間。

而如果園林位在高於鄰近的鄉野土地上,他們導引人工河流環繞外圍,在對岸之下,邊界乃藏於喬木和灌木之間。有時候他們也利用強力鐵絲圍籬,漆成綠色,固定於界定植栽的喬木和灌木,而且繞著很多不規則方向,很少被看出來,直到你非常靠近:而在使用「哈!哈!」和下沉圍籬的任何地方,他們常常將溝渠填滿荊棘和其他帶刺的植物來強化,並且隱藏牆面,否則外邊就會有一個醜陋的面貌。

在大園林,他們發明每天不同時刻的各樣景致;在視點配置建築物,從它們的用途指出享受處於完美狀態的景致的合宜時刻:而在小園林,如前述所及,一種處理產生多種表現,他們使用相同的人造物。

他們也有一年之中每個季節的景致:某種是給冬季的,大體上曝曬南邊的太陽,並且由松樹、樅木、香柏、長青橡木、苞片(phillyreas)、冬青、紫杉、檜木,及許多其他的長青樹所組成;增益以各種月桂樹、常綠灌木、楊梅,和其他在寒冷季節成長或茂盛的植栽和蔬菜:而為了賦予這些幽暗的產品多樣性與愉悅性,他們在其間以步道分開的規則形式種植所有熱帶稀少性灌木、花朵和樹木;對之他們在冬天覆蓋以布置成神廟或其他優雅建築物造形的玻璃框架。

這些他們稱為溫室:它們以地底下的火溫熱,而當天氣太冷無法在室外行走時,提供一個舒服且宜人的隱避處。各種聲調優美的鳥放在裡面:而且他們在那裡養金銀魚於人造石頭上的陶水缸中;帶有各種蓮花(lyen-wha),和其他水生植栽及花朵:他們也在裡面栽植草莓、櫻桃、無花果、香蕉、荔枝(li-chis)、葡萄、杏和梨子,罩住它們的玻璃框架的木作,供裝飾和使用。

他們的春景也長滿長青樹,交織著各種紫丁香、金鏈花、萊姆果、落葉松(larixes)、山楂(double blossomed thorn)、扁桃和梨樹;帶有野薔薇(sweet-bryar)、早生玫瑰、和忍冬。

地上和草叢與灌木林的邊緣乃飾以野生風信子、牆花、水仙、紫羅蘭、櫻草花、水仙(polianthes’s)、番紅花、雛菊、雪花,和各種鳶尾花;以及出現在三月和四月的其他花種:而由於這些景象在他們的自然土生土長也是稀有,他們在植栽裡散布動物園供養所有種類的溫馴或凶猛的動物,和肉食鳥;鳥舍和樹叢,附帶養家禽的合適裝置;裝飾的酪農場;以及建築物供摔角、拳擊、鬥雞和其他知名於中國的運動。他們也在樹林中設計大的開闊退凹處給軍事運動;如騎馬、跳躍、擊劍、射箭,以及跑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84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