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禮記:儒家的理想國
滿額折

禮記:儒家的理想國

定  價:NT$ 250 元
優惠價:9022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5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禮記》是讀書人必須要讀的一部經書,就是因為這部書中,除了許多禮意的說明、禮事的記載外,還有更多有關正常生活必須知道的規矩,一般做人做事的原則,以及立身行事的人格修養等寶貴的資料在內。利用平淺通俗的文字,趣味故事的轉述,加上必要的分析說明,讓人人都能從《禮記》中重新體認這些寶貴的文化精華。

作者簡介

周何

國家文學博士。
曾任台灣師大國文系主任、國文研究所所長、文學院院長、考試院考試委員。
著作:《古禮今談》、《春秋吉禮考辨》、《中國訓詁學》、《春秋穀梁傳傳授源流考》、《新釋春秋穀梁傳》、《十三經著述考》。

名人/編輯推薦

時報文化出版的《中國歷代經典寶庫》已經陪大家走過三十多個年頭。無論是早期的紅底燙金精裝「典藏版」,還是50開大的「袖珍版」口袋書,或是25開的平裝「普及版」,都深得各層級讀者的喜愛,多年來不斷再版、複印、流傳。寶庫裡的典籍,也在時代的巨變洪流之中,擎著明燈,屹立不搖,引領莘莘學子走進經典殿堂。

這套經典寶庫能夠誕生,必須感謝許多幕後英雄。尤其是推手之一的高信疆先生,他秉持為中華文化傳承,為古代經典賦予新時代精神的使命,邀請五、六十位專家學者共同完成這套鉅作。二○○九年,高先生不幸辭世,今日重讀他的論述,仍讓人深深感受到他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以及他殷殷切切,不殫編務繁瑣而規劃的宏偉藍圖。他特別強調:

中國文化的基調,是傾向於人間的;是關心人生,參與人生,反映人生的。我們的聖賢才智,歷代著述,大多圍繞著一個主題:治亂興廢與世道人心。無論是春秋戰國的諸子哲學,漢魏各家的傳經事業,韓柳歐蘇的道德文章,程朱陸王的心性義理;無論是貴族屈原的憂患獨歎,樵夫惠能的頓悟眾生;無論是先民傳唱的詩歌、戲曲,村里講談的平話、小說……等等種種,隨時都洋溢著那樣強烈的平民性格、?土芬芳,以及它那無所不備的人倫大愛;一種對平凡事物的尊敬,對社會家國的情懷,對蒼生萬有的期待,激盪交融,相互輝耀,繽紛燦爛的造成了中國。平易近人、博大久遠的中國。

可是,生為這一個文化傳承者的現代中國人,對於這樣一個親民愛人、胸懷天下的文明,這樣一個塑造了我們、呵護了我們幾千年的文化母體,可有多少認識?多少理解?又有多少接觸的機會,把握的可能呢?

 參與這套書的編撰者多達五、六十位專家學者,大家當年都是滿懷理想與抱負的有志之士,他們努力將經典活潑化、趣味化、生活化、平民化,為的就是讓更多的青年能夠了解繽紛燦爛的中國文化。過去三十多年的歲月裡,大多數的參與者都還在文化界或學術領域發光發熱,許多學者更是當今獨當一面的俊彥。

三十年後,《中國歷代經典寶庫》也進入數位化的時代。我們重新掃描原著,針對時代需求與讀者喜好進行大幅度修訂與編排。在張水金先生的協助之下,我們就原來的六十多冊書種,精挑出最具代表性的四十種,並增編《大學中庸》和《易經》,使寶庫的體系更加完整。

這四十二種經典涵蓋經史子集,並以文學與經史兩大類別和朝代為經緯編綴而成,進一步貫穿我國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在出版順序上,首先推出文學類的典籍,依序有詩詞、奇幻、小說、傳奇、戲曲等。這類文學作品相對簡單,有趣易讀,適合做為一般讀者(特別是青少年)的入門書;接著推出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史書、佛學等等,引導讀者進入經典殿堂。

在體例上也力求統整,尤其針對詩詞類做全新的整編。古詩詞裡有許多古代用語,需用現代語言翻譯,我們特別將原詩詞和語譯排列成上下欄,便於迅速掌握全詩的意旨;並在生難字詞旁邊加上國語注音,讓讀者在朗讀中體會古詩詞之美。目前全世界風行華語學習,為了讓經典寶庫躍上國際舞台,我們更在國語注音下面加入漢語拼音,希望有華語處,就有經典寶庫的蹤影。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從一個構想開始,已然開花、結果。在傳承的同時,我們也順應時代潮流做了修訂與創新,讓現代與傳統永遠相互輝映。

時報出版編輯部

目次

禮記◆儒家的理想國 目次 出版的話
【導讀】 打造一個有「禮」的理想國 周何
前言-認識《禮記》 一、禮與禮經及《禮記》 二、《禮記》的性質與內容 三、《禮記》的研讀價值 《禮記》萃編 一、禮事的記敘 孔子合葬父母/孔子修墓/孔子聞子路之死/ 孔子哭伯高之喪/冉有代孔子致送喪賻 孔子哭賓館主人之喪/孔子看人送葬 苛政猛於虎/童子汪踦為國犧牲 司城子罕哭衛士之死/立庶子不立嫡孫 孔子主持射禮/孔子之死/弟子為孔子服喪/孔子的墳 弟子對孔子言論的討論/子夏哭兒子之喪 同母異父兄弟的喪服/曾子稱讚晏嬰知禮 曾子責備蕢尚的失禮/曾子過猶不及 曾子病危時換蓆/不食嗟來食/石祁子知禮 魯莊公為士追贈誄諡/晉獻公殺太子申生 秦穆公弔公子重耳/季武子准許杜氏哭葬於庭院 魯襄公贈禮楚康王之喪/邾婁定公論逆倫的凶案 容居的狂妄無知/善頌善禱/趙文子論人 柳莊勸衛獻公不可偏心/衛獻公弔柳莊之喪 成子高的遺言/國子高論葬事/杜蕢罰酒 太宰嚭據禮矯正夫差/子服惠伯不以私廢公 周豐諷諭魯哀公/魯悼公為妾服喪/孟敬子不守禮 魯穆公哭齊國大夫之喪/罷市求雨/子思論臣為舊君之喪 子思哭改嫁母親之喪/子思不為改嫁母親治喪 陳子亢取消用人殉葬/季子皋葬妻 二、禮意的說明 冠禮的意義(一)/冠禮的意義(二)/冠禮的意義(三) 昏禮的意義(一)/昏禮的意義(二)/昏禮的意義(三) 昏禮的意義(四)/喪禮的意義(一)/喪禮的意義(二) 喪期的意義(一)/喪期的意義(二)/喪期的意義(三) 祭禮的意義(一)/祭禮的意義(二)/祭禮的意義(三) 孔子論主祭和助祭者的不同/孔子論禮教的功用 孔子論禮的表現態度/孔子論守制的用意 孔子論治喪的標準/孔子論蜡祭/曾子論哭的聲調 曾子論禮器的用途/禮有權宜的變化/孔子論孝 曾子論孝/樂正子春論孝/孔子論大同和小康/制禮的因素 三、品德的修養 儒者的典型(一)/儒者的典型(二)/儒者的典型(三) 儒者的典型(四)/儒者的典型(五)/儒者的典型(六) 儒者的典型(七)/儒者的典型(八)/儒者的典型(九) 儒者的典型(十)/儒者的典型(十一)/儒者的典型(十二) 儒者的典型(十三)/儒者的典型(十四)/儒者的典型(十五) 儒者的典型(十六)/儒者的典型(十七)/進德修業的大學三綱八目 甚麼是「誠其意」/「中」與「和」/「誠」的修養/好學、力行、知恥 音樂的內涵與功用(一)/音樂的內涵與功用(二)/
禮樂的精神價值/子夏論樂
四、生活的規範
對父母的禮(一)/對父母的禮(二)/對父母的禮(三)
對長者的禮/對老師的禮/男女界限的禮
幼童教育(一)/幼童教育(二)
一般生活規矩

書摘/試閱

儒者的典型(十七)

「儒者有的雖然處於貧賤之中,然而卻不會因此而頹廢墮落,雖然處於富貴之中,也不會因此而驕奢自滿,敗壞節操。不會由於君王所給予的困辱而背棄正道,不會由於長官所給予的牽制而懊喪失志,不會由於?吏的刁難而失常。這種人才能稱之為儒者。現在一般人對於儒者的認識都不太正確,把根本不是儒者的人也胡亂地稱之為儒者,所以常有人對那些號稱為儒者的人,加以指責批評。」

這是孔子回到魯國的住所,魯哀公招待他的時候的一段談話。聽了孔子的這一番話,魯哀公從此說話更加要求實在,行為更加要求合理,而且說:

「我這一輩子,再也不敢拿儒者來開玩笑了。」

【附錄原文】
「儒有不隕穫於貧賤,不充詘於富貴,不慁(ㄏㄨㄣˋ)君王,不累長上,不閔有司,故曰儒。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孔子至舍,哀公館之,聞此言也,言加信,行加義。「終?吾世,不敢以儒為戲。」(〈儒行〉)

【說明】
鄭玄的《三禮目錄》,對「儒」字有三種解釋:第一是優容寬大,不論在任何環境都能適應。第二是柔順平和,人人都願意和他親近,從而可以達到以德服人的目的。第三是浸濡滋潤,自身浸濡沐浴於道德的修養,進而散發道德的澤惠,滋潤大眾人心,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儒者。有高尚的理想,有深厚的道德,無論是貧賤或富貴環境的差異,對他的理想和操守都不會有任何影響,這就是優容寬大的表現。

對君王的困辱,長官的牽制,?吏的刁難,都能以優容寬大的態度和他們相處,而漸漸達到以德服人的目的,這就是柔順平和的表現。最後終於能使周圍的人接受薰陶,因感化而歸於正道,這就是浸濡滋潤的表現了。所以祇有這樣的人,才有資格被稱之為儒者。儒者之所以能受人尊重,是在這些內在修養條件的具備,而不是在外表服裝上要求與眾不同。魯哀公問孔子所穿的是不是儒者所特別製作的衣服,孔子當然不大高興,於是才給魯哀公上了這麼一課。

進德修業的大學三綱八目

所謂博大精深之學裡面所講的道理,是著重在個人如何恢復其天賦本有光明的德性,著重在進而擴散其德性的光輝照耀廣大的?眾,使人人承受感應而自我革新,著重在務求達到最高理想的至善境界為止。

能夠知道努力追求的目標是在止於至善,然後內心才有了既定的方向;內心確實有了定向,然後心意才能寧靜而不會妄動;心意果真能寧靜而不妄動,然後才能安然適應於任何處境;能真正安然適應於任何處境,然後才能事事都考慮得周詳細密;能確實做到事事考慮周詳細密,然後在德業的修養方面才能有真正的心得收穫。任何一件東西都有根本和末梢,任何一樁事情也都有開始和終結的;如果我們在層次上,能知道哪些應該在先,哪些應該在後,那就已經接近於進德修業的道理了。

古人要想使天下人都能恢復其原有光明的德性,必須要先從治理自己的國家做起;要想治理自己的國家,必須要先從整齊自己的家庭做起;要想整齊自己的家庭,必須要先從修養自己本身做起;要想修養自己本身,必須要先從端正平衡自己的心理狀態做起;要想端正平衡自己的心理狀態,必須要先從認真切實把握意念的活動做起;要想切實把握自己的意念活動,必須要先從獲致是非善惡的體會認識做起;獲致是非善惡的體會認識,就在於細密而深入地分析探究天下事物之理。反過來說,天下事物之理既能作深入探究,然後才能要求對是非善惡的體會認識無處不到;是非善惡的體認既能無處不到,然後才能要求意念活動的切實把握得住;意念活動既能切實把握了,然後才能要求心理狀態的端正平衡;心理狀態既能端正平衡了,然後才能要求自己本身的修養;自己本身既能修養好了,然後才能要求家庭的整齊;家庭既能做到整齊了,然後才能要求國家的治理;國家既能治理好了,然後才能要求天下的太平。

上自天子,下至平民,所有的人都應該以修養自身作為根本。如果自己本身都沒有能修養好,就想能使天下太平,這是絕不可能的事。對應該列為首要的修身工作不予重視,而對次要的治國平天下卻看得很重,這是從未有過的事。能重視修身,這就是能知根本。

【附錄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脩,身脩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大學〉)

【說明】
鄭玄說這是博大之學,可以為政(見《三禮目錄》),是看做從事政治的博大學問。不過這裡既然明說「以修身為本」,所以宋儒往往重視其對個人修養的指導價值,也是對的。

「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朱熹謂之大學的三個綱領;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朱熹謂之八個條目。明其明德是修身的最終目標,止於至善是平天下的最終目標,所以明德修身是大學之道對所有人的基本要求。個人身修之後,才能做到家齊、國治、天下平,因此這些都是修身的外衍。而修身的內涵過程,那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了。格物雖然是修身最基本的功夫,但格物本身還須要具備五個層次的先決條件,那就是定、靜、安、慮、得。

因此個人的修養功夫,應該先從確定自己努力追求的至善目標做起,有了既定的方向,心意才能寧靜下來,才能適應任何處境,才能考慮周密,然後在深入探究事物之理的時候,才能有正確的心得收穫。天下事理的觀察分析能有正確的心得,才能獲致是非善惡的體認和辨別,才能在自己意念浮動的時候,切實把握住善念而排除惡念,才能端正平衡自己的心態,無論是喜、怒、哀、樂的情緒反應,都能合乎節度,待人處世,都能保持正常,這才達到了修身的要求。

能對任何事理,明辨其是非善惡,而又能存善去惡,久而久之,自然能體會到這些經由理性辨析所得的善惡,原來都是我心所本有,不過過去被後天環境的污染所蒙蔽,而日漸失去其靈明光輝。經過這樣條理層次的體認和印證之後,使原有光明的德性慢慢地恢復光明,最後達於修身的目標。

這是一層境界,此後就可以發揮其光與熱,去照亮和溫暖別人。首先接觸到的是自己的家人,往外擴張以至於國人。使他們都因承受這種德性的感應,而人人自我革新,於是就到達了第二層的境界。再進而至於天下人都能洗淨污染,還我本來純然至善的本性,沒有是非爭執,沒有邪惡暴亂,那就是天下太平的最高境界了。

天下太平是高而遠的理想,但起步還是在個人,所以其重點還是在於如何修身。甚麼是「誠其意」
所謂「誠其意」,認真切實把握住每一意念的活動,這句話真正的含義,是在不欺騙自己。怎樣才能做到不欺騙自己呢?對於不善的念頭,要能做到像是討厭奇臭無比的東西似的,予以切實地排除;對於好的念頭,要能做到就像喜愛美好艷麗的色彩似的,予以認真地把握。能這樣做,就可以稱之為自我的充實與滿足了;因為在自我之內再也沒有絲毫虛妄的成份。

所以君子在他獨自一個人的時候,一定格外小心謹慎地把握住意念的浮動。你看那些小人,閒居無聊,常做壞事,甚麼壞事都能做到;可是當他看到君子之後,就會躲躲藏藏的,掩飾自己所做的壞事,而盡量顯露自己的好處。其實當別人在看自己的時候,就像能透視到肺肝一樣的清楚,這樣的掩飾,又有甚麼用呢?這就是說,你所認真切實把握於內心的,一定會自然地表露於外表的,根本掩飾不了的。所以君子人在他獨自一個人,好像是一切意念活動最不可能為人所知的時候,卻是格外地小心謹慎。

曾子曾經說過:「想像著有十隻眼睛在注視著你,有十隻手在直指著你,這樣的監視可夠嚴了吧!」有財富的人,自然會用金錢來裝飾自己的房屋;有品德的人,也自然會用道德來潤澤自身。內心充實寬廣,身體自然安泰舒適,所以君子一定會認真切實地把握內心的意念活動,務求真實無妄。

【附錄原文】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ㄑㄧㄝˋ)。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大學〉)

【說明】
誠意,是修身的重點之一。意念的活動,如果是大善大惡,一般人都能分辨得出來,而且也能決定取捨。但大善大惡的意念畢竟很少,而絕大多數都是瑣細的事所引發的意念活動。既然是小事情,往往也就不大注意這個念頭究竟是善是惡了。即使有了善惡的判斷,也還是認為小事一件,沒有多大關係,也就不予理會了。

這種自我寬恕的態度,實際上就是自我欺騙蒙蔽。等到意念的滋長形成了觀念,而直接影響到行為,由多次的行為變成習慣時,再想改正就很困難了。所以誠意的修養,就是要我們在內心意念剛開始浮動的時候,經過善惡利害的判斷之後,無論這念頭關係於大事小事,一律用高倍顯微鏡放大來看。如果是惡念,就把它看作是惡臭,予以切實排除;如果是善念,就把它看作是好色,要認真地予以維護把握住。久而久之,心中所起的任何念頭都是純淨善良的,修身的境界自然會更上一層了。

意念本來就是自己內心的活動,不過在別人的面前,善惡是非的判斷與抉擇比較容易,就是無所不為的小人,也知道在君子面前掩飾自己的不善;如果祇有自己一個人獨處,任何人都看不到、聽不見的地方,內心所浮動的意念,真正祇有自己知道,這時候對別人的警戒感完全撤除,很容易自以為無人知道而鬆懈了防範,偶然泛起一些念頭,也許起初無所謂善惡,然而卻可能有不善的傾向。如果由於自我寬解而沒有徹底排除的話,很可能就此生根發展而不自知。所以越是人所不容易注意到的地方,越是應該想像著如在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之下,那樣地提高警覺,這就是所謂的「慎獨存誠」的修養。

「中」與「和」

得自自然的秉賦,足以構成為人的理性因素,我們稱之為人的本「性」;完全符合本性的思想行為方式,我們稱之為「道」;引導人們經過修養的要求,而漸漸趨向於道的教化方法,我們稱之為「教」。「道」既然是根源於人的本性,當然和人是片刻也不能分開的;如果能分得開,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修德的君子不敢離開這個道,所以越是在人所看不到、聽不見的地方,越是警戒謹慎,惶恐畏懼。因為他們瞭解,沒有比自以為隱暗的地方更為明顯,沒有比自以為細微的地方更為彰著,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格外地小心謹慎。

人受外在事物的感應,自然有喜、怒、哀、樂等情緒的表現;在這些情緒還沒有發動以前,我們稱之為冷靜平衡的「中」;這些情緒有感而發,表現於外都能合乎理性的節制,我們就稱之為端正平和的「和」。這種冷靜平衡狀態的「中」,包含著天下事物自然理性最大的本體;而端正平和狀態的「和」,則是代表著天下事物所共有的最高理想的生活型態。因此如果真正能夠做到完全以「中」為本體,逐漸努力而達於最高理想「和」的型態,那可真是了不得,天地的運行,自然的循環,能都獲得正常的安排,萬事萬物都能得到正常的發展與繁育。

【附錄原文】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

【說明】
「中」就是冷靜平衡的狀態,不偏激,不衝動,沒有私心,沒有邪念。「庸」是運用的意思,中庸,是說這種冷靜平衡狀態的運用。在處理某一件事情時,要保持冷靜平衡的心理狀態,大概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但是要每件事都如此,時時刻刻都如此,那祇有聖人才能做到。

對平常人而言,就需要講求和修持了。聖人能時時刻刻保持冷靜平衡的心理狀態,所以才能表現完全符合人性的思想行為,也就是符合「道」。普通人比不上聖人,於是就以種種不同的方法來加以引導,使人們趨向於道,這些修養的方法就謂之教化。然而聖人畢竟是極為難得,大多數還是普通人,而且聖人的道符合本性,本來就不須多加說明,所應該強調及詳為講解的當然是對一般人的教化。因此在〈中庸〉全篇中,除了由於必要給予對比,才稍微說明聖人的道以外,大部分都是著重在人為修養的講解上。

「誠」的修養
自動地切實認真把握住人之本性來做人做事的態度謂之「誠」,這種完全順乎自然本性的行為方式,謂之「天之道」;以人性為標榜,被動地學習如何地做人做事,以求能把握住它的態度,謂之「誠之」,這種完全基於人為的學習修養的行為方式,謂之「人之道」。

能自動地把握人性來做人做事者,不需要經過勉強學習的過程,自然而然合規中矩,不需要經過思考探索,其中道理,自然得之於心,從容不迫地符合於理想的道,這就是聖人的表現。能被動地學習如何把握人性來做人做事者,那就必須懂得如何學習判別選擇屬於善良的一面,而且還要能牢牢地把握住由學習所得到的一切,這就是一般人的修養方式了。

因此我們必須要廣泛地學習,有疑難的地方還要詳盡地問清楚,瞭解之後還要細心地思考,思考之餘還要明白地分析辨別,有所選擇之後更要能切實地做到。這就是如何學習的歷程。如果不去學那就算了,既然學習了而沒有學會,不可以放下來。如果不去問那就算了,既然問了而還是不瞭解,不可以放下來。如果不去思考那就算了,既然經過思考而還是沒有心得,不可以放下來。

如果不去辨析那就算了,既然經過辨析而還是不明白,不可以放下來。如果不去做那就算了,既然已經去做了,做得不夠切實,也不可以就這麼放下來。別人一遍就能學會的,我來學一百遍;別人十遍才學會的,我來學一千遍。果真能用這種辦法去學習的話,就算是一個很愚笨的人,最後一定會變得聰明多了,雖然是一個軟弱的人,也一定會變得剛強起來的。

由認真切實把握住自我內在的純真,從而明白甚麼是善是惡,這就叫做本性的體認。經由別人的指點,知道了哪些是善,哪些是惡,從而能好學力行,認真把握住善,切實排除了惡,這就叫做教化的作用。能夠認真切實把握住自我內在的純真的人,一定會明辨善惡,瞭解甚麼是道德的主體;能夠接受指點,懂得善惡之分,瞭解了道德之可貴,一定能好學力行認真切實地,把握住道德的主體。其結果是一樣的。

【附錄原文】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中庸〉)

【說明】
所謂天道、人道,一種是順乎自然本性的表現,一種是人為的修養方式。天道是出乎自動地由內在的純然本性往外發出,所以不需要經過勉強、思考,自然地合規中矩,當然這祇有聖人才能做到。

人道則是被動地由外在的學習所知,漸漸地開啟內在的靈性,點滴地累積積蓄,而終歸於至善。無論是由內在本性的自我體認,而把握住道德的主體;或者是由外在經驗的指導,事理的印證,經過好學力行,從而把握住道德的主體;聖人和普通人修養的方式雖有不同,而結果卻是一樣的。因此對一般人就必須講求學習的方法,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是一貫的正常學習方法;別人學一遍,我學一百遍,這是加強的學習方法,除了講求修養的方法之外,更明示必須要習之有恆,才有效果。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