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美好永遠的背後
滿額折

美好永遠的背後

定  價:NT$ 330 元
優惠價:90297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3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 亞馬遜網路書店、《經濟學人》、《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歐普拉雜誌》、《出版家週刊》、美國國家圖書獎,2012年年度最佳好書!
◎ 攻佔亞馬遜網路書店、《出版家週刊》、《紐約時報》等非文學暢銷排行榜
◎ 尚未出版已售出11國版權
◎ 普立茲獎得主凱瑟琳‧布(Katherine Boo)一鳴驚人首作!

寫著「美好永遠」的機場邊牆背後
正上演著眾多不美好的故事

在孟買的任何一個貧民窟
要活下去,就注定犯罪

在這座汙穢貧瘠的垃圾國境
人像垃圾一樣被嚴格分類,
正義像垃圾一樣彼此交易,
生命更像垃圾一樣不值一哂……

沒有清水的湖泊,沒有藥物的醫院,沒有真理的司法制度
這座貧民窟,遙望著華麗的孟買機場與飯店建築
宛如玫瑰叢中荒謬存在的糞坑

阿布杜不明白,為什麼他與世無爭地拾荒維生,
卻因為比鄰居稍微不貧窮一點,就必須被誣陷入獄?
阿莎不明白,為什麼國家的貪腐竊取許多人民的機會,
她卻不能利用貪腐,竊取其他窮人的機會?
蘇尼爾不明白,號稱破案率百分百的警方,
卻只幫他遭到謀殺的朋友,隨便安上一個因病過世的死因?……

普立茲得主凱瑟琳‧布深刻描述貧民窟中因嫉妒、競爭、絕望等情結,外加宗教、政治和印度社會階級等複雜因素,如何在寫著「美好永遠」的機場邊牆背後,釀造出一樁樁不美好的心碎故事。

作者簡介

凱瑟琳‧布Katherine Boo

作者近十年來有一半的時間居住在美國,另一半時間則旅居印度,這裡也是她先生的家鄉。她曾任《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的記者和編輯,目前擔任《紐約客雜誌》(The New Yorker)的專職作家,過去二十年皆在報導貧困社區,思索社會如何分配機會,個人如何擺脫貧困等議題。

歷年來,她對於底層社會真實生活的報導,為她贏得了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Genius” grant)、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美國國家雜誌獎之專題寫作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 for Feature Writing)等殊榮。本書是她初試啼聲的第一本作品。

相關著作
《美好永遠的背後(博客來獨家限量書衣版)》

譯者簡介 
何佩樺

台大外文系學士,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碩士,曾任大學講師,現旅居北美,專事翻譯。譯有《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另類的出口》、《西班牙星光之路》(2004年開卷年度十大好書翻譯類)、《游牧女之歌》、《慢船到中國》、《夜航西飛》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心痛推薦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
沈芯菱(少女慈善家)
南方朔(知名文化評論家)
張鐵志(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褚士瑩(公益旅行家)
藍佩嘉(台大社會系教授,《跨國灰姑娘》作者)
顧玉玲(社運工作者,《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作者)

「面對貧窮,你選擇關懷?遠離?還是視而不見?作者選擇了走向他、正視他、紀錄他。距離台灣千萬里遠的孟買,讀起來卻如此熟悉,驚覺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不也上演著令人心疼的悲劇?作者不僅描繪他們的美德,也揭露他們的缺陷,使得本書更加真實動人。闔起書本,你將會看見不同的世界。」
──沈芯菱(少女慈善家)

「本書不僅讓我們認識光鮮印度的背後,帶領我們思考發展與生存的意義,也展示了台灣最需要的寫作典範:對城市或社會被遺忘的底層,進行報導文學的深刻書寫。」
──張鐵志(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從今日的孟買到里約,歷史上英國倫敦的Rookery到一九三○年代大蕭條時期的美國Hoovervilles,大型城市的貧民窟有如過渡的人工浮島,破敗與貧窮在衰老期的平地上形成汙泥淤積的淺水湖,在浮動不安的浮島上,我看到最美麗的生命滋長。」
──褚士瑩(公益旅行家)

「這是全球化玫瑰的慘烈暗面。作者以浸滲其中而不漫溢的細節描述,引領我們踉蹌走入貧民窟的裂牆碎磚之間,見證彷如曝光過度而幾近魔幻剪影的生存搏鬥、擠壓、夢想、恐懼、冤屈,微不足道的死亡,與奮不顧身的希望。」
──顧玉玲(社運工作者,《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作者)

國際讚譽

「驚人之作!這本揭露安納瓦迪的作品並不流於殘酷的記述,而是用精微的筆法,敘寫經過作者深度訪查的人物生活。這種強大的文學力量,承襲了她過去優美冷靜的散文風格。」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經過深入研究與出色書寫的好書。凱瑟琳審慎的探訪與卓越的文采,讓我們對新印度背後這些人物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出版家週刊》(Publishers Weekly)重點書評

「一本堅毅、勵志、無法抗拒的好書!作者不只呈現了極度艱困的環境中展現的人道情懷,同樣重要的是,她激起了讀者對此的關懷。」
──《人物雜誌》(People)

「本書深刻描述了在混戰、貪汙與經濟動盪的困境之中,貧民窟居民如何努力求生,用小說式的敘述呈現在安納瓦迪多年來的生活,栩栩如生地紀錄這個自給自足但不堪一擊的世界。」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形塑角色、聆聽對話、感受空間……都是寫出好小說的關鍵元素,然而凱瑟琳竟然擁有了這一切,還寫出了一本技壓各類小說的非文學著作,叫我這個小說家情何以堪?我多羨慕這本作品足以開啟一場駭人的旅程,帶我們進入都市貧民窟這個陌生的世界!這個貧民窟就在我的出生地孟買,直到現在我才知道我對它所知甚少。」
──文學評論家優瑞加(Thrity Umrigar),《波士頓環球報》

「太吸引人了!驚人的非文學敘事佳作,不只報導世上某些最貧窮人民如何運用智慧、又如何陷入罪刑,也描述了他們人性的最深處。」
────《歐普拉雜誌》(O, The Oprah Magazine)

「有極受歡迎的導演、有極受歡迎的小說家,但凱瑟琳大概是這世上唯一極受歡迎的記者了。本書融合了作者四年來在孟買貧民窟──安納瓦迪精深入裡的觀察,既縝密又貼近真實。」
──Salon.com

「這本作品透過一個全知的敘事者,交織著悲痛與歡欣的每一個細節,讀起來就像蘊含了人道關懷精神的小說。」
──戈特(Jessica Gelt),《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這個故事很小,書裡的角色很小,整本書的格局設定也很小……但聚焦在這座迷你孟買貧民窟裡的每一個生命上,凱瑟琳精巧地描繪在這座現代印度大城中,小人物們的生與死。」
──穆希(Neil Munshi),《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部落格

「這本敘述印度貧民窟故事的書,每個細節都撰寫得相當精妙。透過這位頂尖記者之筆,我們的性靈獲得啟發,並融入當地生活之中。」
──吉格利契(Steve Giegerich),《The Daily Gazette》日報

「凱瑟琳用她自然且豐沛的同理心,寫出了這本毫不偏頗的作品,也是它最具吸引力的一點。」
──薩勃拉曼尼亞(Arvind Subramanian),印度《商業標準報》(Business Standard)

「凱瑟琳是個才華洋溢的說故事高手,一個擇善固執的記者,寫了這樣一個細膩的故事,讓人難以相信它是篇真實的報導文學。這個故事時而蠻橫、時而催淚,時而令人苦笑、時而帶點詼諧,但總是寫得深攫人心。」
──特里維迪(Ira Trivedi),《印度德幹紀事報》(Deccan Chronicle)

「所有對印度有興趣的立委、部長、政治人物與官員,都應該來讀這本書!它摧毀了我們過去許多的迷思,開啟一個全新的世界。」
──印度德幹先鋒報(Deccan Herald)

「凱瑟琳最厲害之處就在於充滿同理心的想像力。本書擁有高水準小說與電影那種細密的觀察與巧妙的架構。」
──喬蒂納(Isaac Chotiner),《新共和雜誌》(The New Republic)

「本書直斥官方報導與全球貧困現況的調查數據,她不只見證了官方對於安納瓦迪居民的不當對待,還盡力救助他們脫離日常的困境。凱瑟琳是少數呈現這種真相的紀實者,她象徵了道德的力量,更是能引發迴響的藝術家。」
──《The American Prospect》

「令人驚豔的好書!它在以下幾個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現:用微觀之眼來敘寫大城市裡的底層故事;覺察那些常被主流排除在外的民眾的生命、希望與恐懼;講出一個從未被外國人說過的印度故事。但最突出的就是這本書本身的誕生!」
──塔魯爾(Shashi Tharoor),《丹佛郵報》(Denver Post)

「凱瑟琳揭開了髒亂之中的人性劇碼,用她營造的多元角色,逐步引人入勝。她不只要因勇敢地視察這些歷盡艱難的生命而獲得讚賞,更重要的是,她抓住了我們對這件事的關注。」
──湯姆‧比爾(Tom Beer),《Newsday》

「凱瑟琳是喬治‧歐威爾最棒的助手……不像大多數傾向報導弱勢團體的人那樣,她不是給予廉價的同情或無謂的義憤,也不是純粹的左派或右派分子,有的只是深深的同理心。」
──坡克拉(Richard Poplak),《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

「最好記住它的書名,因為它接下來一定會出現在各大重要文學獎項的名單裡。」
──《基督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凱瑟琳對細節的敏感度、微細的筆觸與強大的同理心,讓這本書成為一本無庸置疑的傑作。」
──菈樂蜜(Laila Lalami),《國家雜誌》(The Nation)

「凱瑟琳的運筆像詩人,說故事像小說家,報導則像最優秀的新聞記者。如果書能讓人死而復生,那麼一定就是這本。」
──湯普森(Nicholas Thompson),《紐約客》(The New Yorker)部落格

「非常出色的報導文學!本書揭露印度貧困的現況與居民的期望,並敘寫他們為了逃離窮困所做出的犧牲。」
──皮爾(Basharat Peer),《外交雜誌》(Foreign Affairs)

「令人訝異不已的震撼佳作!從這些家庭的幸與不幸之中,凱瑟琳超越了我們對於貧窮印度既有的陳腔濫調,轉而深究他們的內心、希望與承諾,讓你久久難以忘記。」
──《Elle雜誌》

「令人振奮的閱讀之旅。」
──《Redbook雜誌》

「本書有如一本情節豐富的小說,作者把極廣的議題(例如全球化帶來的傷害)賦予人性的一面。」
──《娛樂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

「即使痛苦、凌虐與汙穢,在作者優雅而低調的描寫中仍快要將我擊潰,我還是無法將這本書放下。這本書的背景發生在孟買國際機場邊的貧民窟,是我見過對經濟不平等最強烈的控訴之一。」
──《我在底層的生活》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

「這本書有許多值得喜愛之處:故事奠基於龐大的研究之上,精鍊到我們幾乎無法察覺到我們吸收了多少知識;優雅又生動的散文,卻不會讓人迷失於字句之間;最重要的是,孟買貧民窟的貧民們呈現出來的真實與動人。拾荒者、竊賊、非正義的受害者──作者牽引著我們進入他們的生活,不讓我們離開。這是一本絕棒的書!」
──《愛無國界》作者崔西‧季德(Tracy Kidder)

「一部美妙的報導,透過真實世界的故事來敘說,包含了印度都市裡那些生活動盪、無權無勢的人民,他們的喜悅與悲傷、憂愁與韌性。這本傑作同時散播智識、掀起討論、燃起義憤、喚起同情,並將之整合在一起。」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Amartya Sen)

目次

00 玫瑰之間
卷一 劣等公民
幾星期前,阿布杜眼見一個男孩把塑膠放進粉碎機時,一隻手硬生生被截斷。男孩眼裡含著淚水,卻沒有尖叫,只是站在那裡,任截斷的手流著血。他的謀生能力從此結束,於是向工廠老闆表示歉意。「沙巴,對不起,」他對穿白衣的男人說:「我不會報告這件事,給你添麻煩。請你放心。」

01 安納瓦迪
02 幼稚園老師阿莎
03 拾荒者蘇尼爾
04 第一個女大學生曼竹

卷二 引火自焚
身障女人的遭遇細節,不是警察最關注的事。他們關注的,是從這起悲劇中獲利。「看來,你在安納瓦迪賺了大錢。」一名員警一再對卡拉姆說道。阿布杜如今了解到,印度刑事司法制度就像垃圾市場一樣──清白或有罪,就像一公斤塑膠袋一樣,可供買賣。

05 幽靈屋
06 她稱為窗戶的洞
07 崩潰
08 師父

卷三 幾許荒涼
生氣蓬勃、攀爬圍牆的男孩,不會突然因肺結核暴斃;不僅病理學家,安納瓦迪居民也同樣知道,肺結核是會折磨人致死的慢性疾病。然而,卡魯的屍體證據,在機場大道的帕希瓦達火葬場迅速化為骨灰,偽造的死亡原因登記在官方紀錄上,被一支擱著的香菸燒穿過去。而後,按警方規定所拍攝的屍體照片,從薩哈派出所的檔案上銷聲匿跡。

09 變身
10 捉鸚鵡賣錢
11 一頓好眠

卷四 興起與墜落
這些強悍、藐視傳統的印度新女性,處在米娜不知如何通往的國度。擁有大學文憑的曼竹,或許可能通往那個國度。米娜不能肯定,因為她不認識任何唸完大學的女人。不過,觀看肥皂劇和「每年達」廣告,她有時覺得自己的生命是一種渺小的存在。種種事情強加在她身上──定期的毆打、新訂的婚約,她哪裡自行決定過什麼?

12 九夜舞
13 閃閃發亮的東西
14 審判
15 冰的裁決
16 黑與白
17 學校,醫院,板球場

後記
致謝

書摘/試閱

01 安納瓦迪

黎明在狂風中到來,這在元月並不罕見,這是風箏絆在樹上和傷風感冒的月分。阿布杜家由於地板空間有限,不夠讓全部的家庭成員躺下來,阿布杜因此睡在砂礫遍布的廣場,這裡多年來一直充當他的床。他的母親小心翼翼地跨過阿布杜的弟弟們,然後彎下身來,在他的耳邊說:「醒醒,你這傻瓜!」她充滿活力地說:「你以為你的工作是做夢嗎?」

出於迷信,婕若妮薩注意到,家裡賺最多錢的日子,有時就發生在她辱罵過大兒子之後。元月的收入,對他們家打算逃離安納瓦迪的最新計畫至關重要,因此她決定把咒罵當成例行公事。

阿布杜幾乎沒有怨言地起床,因為他母親只能忍受她自己的牢騷。更何況,這段緩緩行進的時光,是他最不憎恨安納瓦迪的時刻。黯淡的陽光在汙水湖上投下閃閃銀光。鸚鵡在湖的另一頭築巢,在噴射客機的噪音中,仍可聽見牠們的叫聲。

在有些由寬膠帶和繩子黏綑在一起的棚屋外頭,他的鄰居們正用濕破布仔細擦洗身體。穿制服、繫領帶的小學生們,正從公共水龍頭托運一桶桶水。一條懶洋洋的隊伍,從公廁的橘色水泥磚延伸出來,就連山羊也睡眼惺忪。在這相親相愛的時刻過後,他們隨即展開對微小市場利基的積極追求。

建築工人陸續前往一個擁擠的路口,這是監工人員挑選臨時工的地方。年輕姑娘們開始把金盞花串成花環,好在交通繁忙的機場大道(Airport Road)上兜售。年長的婦女,把布塊縫在粉紅色和藍色相間的棉被上,給一家公司論件計酬。

在一家悶熱的小型塑模工廠,袒露胸膛的的男人扳動機件,把彩色珠子變成掛在後視鏡上的裝飾品──笑盈盈的鴨子和粉紅色的貓,脖子上戴著珠寶,他們想不出有哪個人、哪個地方會購買這些東西。阿布杜蹲伏在廣場上,開始整理兩個禮拜以來購買的垃圾,髒兮兮的襯衫貼在他一節節的脊椎骨上。

對待左鄰右舍,他普遍採用的方式是:「我越是了解你,就越討厭你,你也會越討厭我。因此,就讓我們井水不犯河水吧。」然而,即使像這天早晨一樣自己埋頭幹活,他還是能夠想像,安納瓦迪鄉親們都在他身旁一起努力。

安納瓦迪座落於距薩哈機場大道(Sahar Airport Road)近兩百公尺處,新舊印度在這段路上彼此衝撞,延遲了新印度的發展。休旅車司機朝著從貧民窟某家雞店騎單車出來的一排送貨工猛按喇叭,他們每個人載送三百顆一架的雞蛋。在孟買眾多的貧民窟當中,安納瓦迪本身並無特別之處。每間屋子都歪歪斜斜,因此較不歪斜的屋子看起來就像正的,汙水和疾病看起來就像生活的一部分。

這座貧民窟,在一九九一年由一群民工所建,他們是從印度南部坦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用卡車運來修復國際機場跑道。工作完成後,他們決定在機場附近誘人的建築前景中待下來。在一個幾無閒置空地的地區,國際航廈對街的一小片積水、群蛇遍布的灌木地,似乎是不錯的居住之地。

其他窮人認為這塊地太過潮濕,不宜居住,坦米爾人卻著手幹活,砍倒窩藏群蛇的灌木,挖出較乾燥地區的土壤,填入泥濘之中。一個月後,他們的竹竿插在地上時,終於不再撲通倒下。他們把空水泥包裝袋掛在竹竿上當作掩護,一個聚居區於焉成形。鄰近貧民區的居民把它取名為安納瓦迪──意為「安納之地」,坦米爾人尊稱老兄為「安納」。事實上,對坦米爾移民的各種貶稱,流傳得更為廣泛。然而,其他窮人目睹了坦米爾人用他們的血汗,將沼澤轉換為結實的土地,如此的勞苦贏得了某種敬重。

十七年後,這一貧民窟裡,幾乎沒有任何人在印度標準下算是貧窮。相反地,安納瓦迪居民屬於一九九一年來擺脫貧窮的約一千萬印度人口之列,當時,約莫就在這個小貧民窟成立之時,中央政府擁抱了經濟改革。安納瓦迪居民因而成為全球市場資本主義史中最激勵人心的成功故事之一,一個仍然繼續發展的故事。

的確,貧民窟的三千居民中,僅六人有固定工作。(其他人,就像百分之八十五的印度勞工,都屬於非正規、無組織的經濟體系。)的確,有些居民誘捕老鼠和青蛙,油炸後當晚餐吃;有些居民甚至吃汙水湖畔的灌草叢。這些可憐人,因此為他們的鄰居們做出難以算計的貢獻──他們讓那些不炸老鼠、不吃雜草的貧民窟居民,感受到他們自己有多麼上進。

機場和酒店在冬季排放垃圾,這是觀光旅遊、商務旅遊和社交聯姻的高峰期,二○○八年的大量排放,則反映出空前高漲的股市。對阿布杜來說更好的是,北京夏季奧運之前的瘋狂建設,使全球廢金屬價值飆漲。這對一個孟買垃圾交易商是件開心的事,雖然這並不是路人對阿布杜的稱呼。有人就直呼他垃圾。

今晨,阿布杜從他的破爛堆中篩撿平頭釘和螺絲釘時,一邊努力注意安納瓦迪的山羊,這些羊喜歡瓶罐殘留物和標籤底下的漿糊味。阿布杜通常不在乎這些羊在旁邊嗅來嗅去,可是近來牠們拉出的都是液態糞便,相當惱人。

這些山羊歸一個家裡經營妓院的穆斯林男人所有,他認為他手下的妓女都在裝病。為了擴充經濟來源,他飼養山羊,以便在齋月結束的宰牲節慶典上出售。然而,這些羊和那些小姐們一樣令人頭痛。他擁有的二十二隻羊,已經死了十二隻,倖存的幾隻則有腸道疾病。這位妓院老闆怪罪經營當地釀酒店的坦米爾人施行巫術,還有人懷疑是山羊的飲用水源有問題,也就是那片汙水湖。

深夜,建設現代化機場的承包商,把東西傾倒在湖中。安納瓦迪居民也把東西倒在那裡:最近一次,是十二隻山羊的腐爛屍體。那一池水,讓睡在淺灘的豬狗從水裡爬出來時,肚子染成了藍色。不過,除了瘧蚊,倒是有些生物在湖中倖存下來。隨著清晨將近,一個漁夫涉水而過,一隻手推開菸盒和藍色塑膠袋,另一隻手用網子在水面劃出漣漪。他將把捕獲物拿到瑪洛(Marol)市場磨成魚油,這種保健產品如今在西方極受重視,因此需求驟增。

阿布杜起身甩動痙攣的小腿時,吃驚地發覺天空像機翼一樣呈現褐色,陽光透過汙染的霧氣,顯示午後的來臨。整理垃圾時,他習慣性地忘了時間。他的小妹妹們正在和「獨腿婆子」的女兒們,坐在一張輪椅上嬉戲,但這只是用一張破塑膠躺椅鑲上生鏽的單車輪子組合而成。已經放學回家的九年級生穆西,攤開四肢靠在家門口,擺在腿上的數學課本連一眼都還沒看。

穆西正不耐煩地等著他的好友拉塢(Rahul),這個住在僅隔幾戶人家遠的印度教男孩,已成為安納瓦迪的風雲人物。這個月,拉塢做了穆西夢寐以求的事:打破貧民窟世界和有錢人世界之間的隔閡。

拉塢的母親阿莎是幼稚園老師,和當地的政客與警察有微妙的關係。她設法幫他弄到洲際酒店(Intercontinental)幾個晚上的臨時工作,就在汙水湖對岸。拉塢這樣一個大餅臉、暴牙的九年級生,因此親眼目睹了上流城市的富裕。

終於,拉塢走過來了,穿著一套由這個好運氣帶來的獎金購買的衣服:休閒低腰短褲,閃閃發亮、回收重量可觀的橢圓扣環皮帶,拉到眼睛的黑色絨線帽。拉塢稱之為「嘻哈風」。前一天是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遇刺六十周年,印度菁英分子過去認為,在這個國定假日搞豪華派對頗為庸俗。然而,當時拉塢卻在洲際酒店的一場瘋狂盛宴幹活,他知道穆西非常想知道當時的每一個細節。

「穆西,我真的沒騙你,」拉塢咧嘴笑說:「在我負責的大廳,有五百個穿得很少的女人,好像她們出門前忘了把下半身穿上!」
「啊,那時候我在哪裡啊?」穆西說:「快跟我說,有沒有名人?」

「每個人都是名人!那是一場寶萊塢派對,有幾個明星在繩子後面的貴賓區,不過,約翰.亞伯拉罕(John Abraham)就在我附近,穿著黑色厚大衣在我面前抽菸。他老婆碧帕莎(Bipasha)據說也在,不過我不確定那真的是她,還是只是某個美女明星,因為萬一經理看見你盯著賓客看,他就會把你開除,沒收你全部的薪水──他們在派對開始前跟我們說了二十次,好像把我們當白痴!你必須把注意力集中在餐桌和地毯上,當你看見一個髒盤子或一條髒餐巾,必須趕緊拿去後面的垃圾箱。

喔,那間大廳真漂亮。我們先鋪上厚厚的白地毯,厚到你踩上去立刻就會陷下去。然後他們點起白色蠟燭,讓房間變暗,像狄斯可舞廳一樣;廚師在一張桌子上,擺了兩隻用加味冰塊雕成的大海豚,其中一隻海豚的眼睛是櫻桃……」

「笨蛋,別管海豚,跟我說說那些女人,」穆西抗議道:「她們穿那樣,就是要讓別人看的吧?」
「說真的,你不能看啦。連有錢人的廁所都不行,你會被保全人員攆出去。不過,工作人員的廁所倒是很好,有印度式或美式供你選擇。」有愛國心的拉塢,選擇在地上有排水孔的印度式廁所小便。

其他男生也到胡賽因家門外,和拉塢會合。安納瓦迪居民們喜歡談論飯店和飯店裡可能發生的奢靡活動。一個被藥物搞得昏頭昏腦的拾荒人曾指著飯店說:「我知道你們千方百計想謀害我,你這狗娘養的凱悅!」不過,拉塢的敘述別有價值,因為他不說謊話,或至少二十句話當中不超過一句謊話;加上他的性格開朗,使他的特權並未引起其他男孩的痛恨。

拉塢大方地坦承,與洲際酒店的正職人員相比,他不過是無名之輩。許多服務生都是大學學歷、身材高大、淺膚色,擁有閃閃發亮的手機,能用來當梳理頭髮時的鏡子。有些服務生嘲笑拉塢塗成藍色的長拇指指甲,然而在安納瓦迪,這可是男子氣概的象徵。他剪了指甲後,他們又取笑他的說話方式。安納瓦迪對有錢人的敬語「沙巴」(sa’ab),在城裡的富人區不是妥當的稱呼。他向朋友們報告:「那裡的服務生說,這讓你聽起來很不入流,像流氓一樣。『閣下』(sir)才是正確的說法。」

「閣──下。」有人說道,把sir的r發成長長的捲舌音,隨後,大家都開始唸這個字,一同哈哈大笑。
拉塢對於有錢人的新年儀式感到膩了。「低能,」他下結論說:「還不就是大家喝酒跳舞,站在那裡做愚蠢的事,就像這裡的人每天晚上做的一樣。」

「酒店那些人喝酒的時候變得很奇怪,」他告訴他的朋友們:「昨天晚上派對結束時,有個男主角長得很英俊,穿很貴的布料製成的條紋西裝。他喝得醉醺醺,開始把麵包塞進褲子的口袋、西裝上衣的口袋,然後他又直接往褲子裡繼續塞麵包捲!麵包掉在地上,他就鑽到桌子底下拿。有個服務生說,這傢伙從前肯定餓過肚子,是威士忌酒讓他想起過去。哪天我變得很有錢,能住大酒店的話,我才不會當這種窩囊廢!」

穆西笑了,問起許多人在二○○八年的孟買問過自己的問題:「那麼你打算做什麼,閣──下,才能在這樣的酒店讓人款待?」

拉塢沒有回答,徑直離去,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在安納瓦迪入口處一棵菩提樹上勾破的塑膠綠風箏。風箏看起來是破了,但只要把風箏的骨架壓直,他估計能以兩盧比的價格轉賣出去。他只需趁著其他嗜錢如命的男孩尚未產生這種念頭之前拿到它。

拉塢從他母親阿莎身上學到這套連續創業法則。阿莎這女人讓阿布杜的父母有點恐懼,她是濕婆神軍(Shiv Sena)政黨的忠實擁護者,該黨的主要成員是出生於孟買所在地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的印度教徒。

隨著大孟買地區的人口朝兩千萬邁進,就業和住屋競爭日趨激烈,濕婆神軍黨指責外邦移民奪去理當屬於本地人的種種機會。(該黨年近九旬的創始人薩克雷[Bal Thackeray],依然對希勒的種族淨化方案情有獨鍾。)濕婆神軍黨目前的鼓動目標,是清除孟買境內來自北印度貧窮各邦的移民;其對孟買少數穆斯林的仇恨,更是由來已久,且持更暴力的立場。這使得阿布杜這一家立根於北部烏塔普拉德許邦(Uttar Pradesh)的穆斯林人,蒙受雙重的質疑。

下午三點,阿布杜正在分類瓶蓋,這是個麻煩的差事。有些瓶蓋有塑膠內裡,必須剝除後才能歸類於鋁製品。有錢人的垃圾一年比一年複雜,充斥著混合材料、雜質和冒牌貨。看起來像木頭的板子,裡頭灌的是塑膠。他該如何分類菜瓜布?回收廠的老闆要求垃圾全屬於同一類,不參雜其他東西。

他的母親蹲在他旁邊,拿石塊擦洗髒衣服。她瞪著在門口打盹的穆西。「怎麼?學校放假啊?」她說道。
婕若妮薩指望穆西能在三流的烏爾都私立語言學校考過九年級,為此,他們一年繳交三百盧比的學費。他們不得不繳錢,因為印度政府還沒有能力提供普及的教育機會。機場附近的免費市立學校止於八年級,學校的老師還經常沒去授課。

「不唸書,就幫你哥的忙。」婕若妮薩對穆西說道。穆西看了一眼阿布杜的回收物後,便打開他的數學課本。

近來,就連看著垃圾,也讓穆西感到沮喪,對於弟弟這樣的轉變,阿布杜盡量不讓自己產生不滿。非但如此,他還試著和他父母懷有相同的希望:待他弟弟唸完中學,他那不得了的才智和魅力,將戰勝身為穆斯林在就業市場的不利條件。雖然孟買被認為比任何其他印度城市更國際化、更重視人才,穆斯林依然被摒除在許多好工作之外,包括穆西渴望的某些豪華飯店工作。

阿布杜明白,在一個多種語言的城市,人們也將他們自己分類,就像分類垃圾那樣,同類歸同類。孟買的人太多,不可能人人都有工作,因此,來自馬哈拉施特拉邦昆比(Kunbi)階級的印度教徒,怎麼會不雇用來自同邦的其他昆比階級,而去雇用一名垃圾相關產業出身的穆斯林?但穆西說,如今大家都混為一體,舊有的偏見逐漸消失,只是阿布杜不明白而已,因為他成天把頭埋在他的垃圾堆中。

此刻,阿布杜盡可能在天黑前完成工作,因為黃昏時分,魁梧的印度教男孩們便開始在廣場打板球,朝他分類成堆的垃圾瞄擊,有時還瞄準他的頭。儘管板球手們嚴酷地考驗阿布杜的不對抗政策,但他只和兩個十歲的孩子發生過一次肢體衝突,因為他們侵占了他弟弟的地盤。而這些板球手,則用他們的球拍把另一個穆斯林孩子的腦袋砸個粉碎,把他送進了醫院。

在阿布杜的頭頂上空,拉塢正在另一棵樹的樹枝間跳上跳下,嘗試解開另一個可供轉售的風箏。樹上的葉子像安納瓦迪的許多東西一樣,由於從附近水泥工廠吹來的砂石而呈現灰色。「吸進去不會死,」老前輩向那些為濃濁空氣發愁、眼睛泛紅的新來者擔保。然而,人們似乎不斷因病喪命,包括未經治療的哮喘、肺阻塞、肺結核。阿布杜的父親無業在家閒蕩,卻提出了真正讓人感到安慰的論點:水泥工廠和其他一切建設,為這個新興機場城市帶來更多工作;毀壞的肺,則是必須為進步付出的代價。

下午六點,阿布杜心滿意足地站起身來。他擊敗了板球手們,在他的面前,擺好了十四大袋整理好的垃圾。四周的酒店冒出團團煙霧,通常傍晚他們以煙燻法驅趕蚊子。阿布杜和他的兩個弟弟,將袋子拖上一輛萊姆綠的三輪破老爺車。這輛小車是胡賽因家最重要的財產之一,能讓阿布杜把垃圾運交給回收商。這時,他來到機場大道,進入喇叭鳴響的城市劇院。

四輪車、腳踏車、公車、摩托車、成千上萬的行人……,由於里拉酒店花園旁的嚴重交通堵塞,阿布杜花了一個多鐘頭才開了快五公里。在飯店街角,一輛輛歐洲轎車在一家名為「汽車溫泉」(Spa de Car)的公司前等候維修。城內的一段鐵路系統在此修建,是為了搭配在機場大道上方逐漸凌空而起的高架快速道路。阿布杜擔心在車陣中用光汽油,不過,在天黑前的最後一道光線中,他那喘著氣的老爺車,總算來到名為薩基納卡(Saki Naka)的大貧民窟。

在薩基納卡成片的棚子中,有熔解金屬和粉碎塑膠的機器,這些機器的所有人,身穿漿洗過的白色長襯衫,宣告業主和他們這一骯髒行業之間的距離。工廠有些工人的臉因碳塵而墨黑,他們的肺肯定也因鐵屑而變黑。

幾星期前,阿布杜眼見一個男孩把塑膠放進粉碎機時,一隻手硬生生被截斷。男孩眼裡含著淚水,卻沒有尖叫,只是站在那裡,任截斷的手流著血。他的謀生能力從此結束,於是向工廠老闆表示歉意。「沙巴,對不起,」他對穿白衣的男人說:「我不會報告這件事,給你添麻煩。請你放心。」

儘管穆西提過當前的進步,印度依然讓一個人清楚自己的地位。阿布杜認為,希望這種情況有所改變,只是一種幼稚的消遣,就好比想把你的名字寫在一碗融化的雪糕裡。他在他生來所屬的這個被誣衊的行業裡,日以繼夜地辛勤工作,而這份工作也終於不再無利可圖。

他決意帶著完好的雙手和滿口袋的錢回到家裡。他對他的商品所做的估價大致正確;旺季的可回收物,結合火熱的國際市場,帶來了一筆安納瓦迪居民難以想像的收入。他每天賺五百盧比,相當於十一美元,這個數字已足以實行逃離安納瓦迪的計畫。

隨著這份收入,加上去年的存款,他的父母不久就能為一個安靜社區裡的三十四坪土地繳付頭期款,此社區位於穆斯林回收者占大多數的市郊瓦塞(Vasai)。只要生活和全球市場都能繼續走下去,他們很快就能成為地主,不再是違章建戶,住在一個阿布杜相信再也沒有人叫他垃圾的地方。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9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