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高雄雙城記:左營聯鳳山
滿額折
高雄雙城記:左營聯鳳山
高雄雙城記:左營聯鳳山
高雄雙城記:左營聯鳳山
高雄雙城記:左營聯鳳山
高雄雙城記:左營聯鳳山
高雄雙城記:左營聯鳳山
高雄雙城記:左營聯鳳山
高雄雙城記:左營聯鳳山
高雄雙城記:左營聯鳳山

高雄雙城記:左營聯鳳山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二百年的分合,
歷經繁華、拆毀、遺忘與再尋的滄桑,
高雄雙城記已成為生活中的歷史,
也豐富了城市的生命史。

大高雄市內有兩座清代古城,一座在左營,一座在鳳山,它們都叫鳳山縣城,只是有新舊之分。

古城的經歷,其實就是左營與鳳山的過往,也是台灣歷史的縮影。雙城歷經繁華、拆毀、遺忘與再尋的滄桑,豐富了城市的生命史。而雙城裡來來往往的人們,不同族群各自帶來自己的文化,在時間的攪拌下,也形成今日融合的雙城文化。

如今,雙城都已整修融入人們的生活,而當你漫步於城牆下,騎車呼嘯過城門,或者登上馬道遠眺時,是否想過矗立在這裡近二百年的雙城,曾經有過什麼樣的故事?為何會有相同的名字?又為何會有新舊之分?就讓我們踩著古城的軌跡,循著時間的軸線,述說雙城的分合,以及伴隨在其周遭的人、事、物。

本書特色

1. 以兩座古城的二百年分合,串接城市的生命史,讓存在於我們周遭的古蹟,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活的見證。

2. 故事性的圖文,讓歷史的生命躍然紙上,既感性又有趣味,簡單易懂。

3. 附有散步地圖與歷史補帖,讀者可以輕鬆地按圖來一趟古城巡禮,也可以從補帖中知道許多相關的歷史典故。

作者簡介

王御風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公民素養陶塑計畫專案教師,著有《圖解台灣史》、《鋼板在吟唱》、《鏡頭下的城市記憶》、《走出六堆的暗夜》等書。曾任記者、出版社主編、社區大學主任,並於南部各大專院校教書,教學範圍種類繁多,現階段希望能透過歷史文字的書寫,讓有趣的歷史,不再是課本的「背多分」,而是回到人與土地的情感及故事。

繪圖者簡介
許育榮

一九七五年生於台北三重,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畢業。目前為專職的插畫工作者。喜歡閱讀、旅行、音樂及創作。也深深著迷於歲月在古老的建築上所刻畫的痕跡。曾獲選二○○五年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桃園美展創作獎、人間福報文學獎、BenQ真善美數位創作獎。並期待能持續創作出美好的作品。

名人/編輯推薦

走過悠悠的二百多年,雙城以不同面貌與每個時代的居民相處,身處於現在的我們,不妨也來趟雙城漫步,感受蘊涵在生活中的歷史。
——作者 王御風

清代鳳山縣左營舊城與鳳山新城「一縣雙城」的特殊情況,及因為歷史流轉的分合故事,正足以展現城市文化厚度的新思維。
——高雄市長 陳菊

左營與鳳山兩座古城用各自豐雅的姿態詮釋新舊時期的歷史韻味。 如今縣市合併,雙城互相看顧的緣分再度接續,共同激盪出雙城古道及文化樣貌熠熠生輝的魅力。
——高雄市文化局局長 史哲

目次

02 市長序 重現雙城文化厚度的新思維
03 局長序 雙城─最深刻的足跡,最具韻味的魅力

06 分分合合的雙城故事

第一篇 築城與遷城:清代雙城的競合

10 左營為何成縣城 歷史補帖:哪些地方有建城?
13 民變事件與鳳山城 歷史補帖:建城的材料有哪些?
16 卓舉人與左營舊城 散步地圖:左營舊城北門外
20 從下埤頭到鳳山縣城 散步地圖:鳳山三民路上
24 戰火波及鳳山新城 散步地圖:尋找官署建築蹤跡
28 曹謹與鳳山新城 散步地圖:何處尋曹公蹤影
32 「圍龜放蛇」的舊城傳說 歷史補帖:左營石城
34 往返雙城古道上 歷史補帖:打鐵街、東便門與東福橋

第二篇 廢城與拆城:日治雙城的變遷

38 烈日灼城牆 散步地圖:左營勝利路
42 打狗與雙城 歷史補帖:日治時期建築與戰後白色恐怖
45 軍隊進駐城 歷史補帖:左營、鳳山的軍事區
48 雙城新生活 歷史補帖:九曲堂鳳梨罐頭工廠

第三篇 城跡與遺址:戰後雙城的樣貌

54 我家圍牆是古蹟 歷史補帖:眷村文化館
58 雙城中的竹籬笆 歷史補帖:台灣豫劇團
62 拆城護城攻防戰 歷史補帖:拱辰井與鎮福社
66 古城再現展風顏 歷史補帖:左營南門

70 再度復合的雙城

書摘/試閱

分分合合的雙城故事

蓮池潭旁的龍虎塔,海軍、眷村,是一般人對左營的第一印象。
然而,二○○七年,台灣高鐵正式通車,二○○八年,高雄捷運通車,這兩條交會在左營的交通幹線,改變了人們對左營的印象。南來北往的人潮,為左營帶來新風貌,高樓大廈、百貨公司快速竄起,左營成了高雄市最熱鬧的區域之一。

但是,高雄巨蛋、高鐵的左營,並不是最早的左營。在蓮池潭旁,有一座古城,目前還有一部分城牆與城門清晰可見,而這座古城及其附近,才是左營最初發跡之地,它是清代鳳山縣(行政區域大致涵蓋今高屏地區)的縣城,一般人稱它為左營舊城。

既然叫作「舊城」,相對的就有一座「新城」。原來,清代的鳳山縣有兩座縣城,是台灣唯一出現過兩座縣城的行政區域,舊城在今天的左營,新城在今天的鳳山,而今日的高屏地區,就在這兩座縣城的帶動下,逐漸茁壯。
不論是左營,還是鳳山,都從城內開始發展,慢慢的,城牆隨著歲月而傾潰,左營與鳳山的市區,也不再限於城內,甚至很多人早已忘了城牆在哪裡,也不知道這兩個地方曾經有過古城存在。

古城的經歷,其實就是左營與鳳山的過往,也是台灣歷史的縮影。雙城歷經繁華、拆毀、遺忘與再尋的滄桑,豐富了城市的生命史,而雙城裡來來往往的人們,不同族群各自帶來自己的文化,在時間的攪拌下,形成今日融合的雙城文化。
走過雙城,聽雙城故事,彷彿遙遠卻又靠近,就讓我們踩著古城的軌跡,循著時間的軸線,述說雙城的分合,以及伴隨在其周遭的人、事、物。

第一篇 築城與遷城:清代雙城的競合

左營為何成縣城

一六八四年(康熙二十三年),台灣進入清領時期。原本打算放棄台灣的清朝政府,在靖海將軍施琅的力保下,勉強在台灣設立了一府三縣——台灣府、台灣縣、鳳山縣、諸羅縣。
其中,鳳山縣縣治的所在,在經過一番審度之後,落腳在興隆庄,也就是現在的左營。

興隆庄,是鄭氏時期在台灣實施軍屯的主要地區。當時鄭成功率領大軍渡台,以為來到台灣就衣食無虞,殊不知台灣雖然富饒,如沒人耕作,糧食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於是命令大軍開赴各地,尋找戰略要地,平時除練軍外,還要開墾荒地,自給自足。

這套「軍屯」制度,開發了台灣許多地區,而駐紮在興隆庄的軍隊,是左衝鎮前鋒營與左衝鎮左營,一般也認為是「左營」地名的由來。
當時,由於架橋技術不佳,台灣湍急的溪流常成為陸路交通的阻礙,海路反而比較穩定。左營旁邊有萬丹港(今左營軍港),與台南府城之間的交通相對便利,兩旁又有龜山與蛇山作為依靠,在軍事防守上較其他地區更為穩固,因此獲得政府青睞,成為鳳山縣城。

但身為縣城,興隆庄卻沒有出現縣城應有的熱鬧氣氛。此因清領初期,明鄭軍隊均被遣送返回中國大陸,導致台灣各地都相當荒涼。加上清代初期,政府害怕台灣民眾佔領城池作亂,不准台灣建城,原本應該出現的縣城建築,實際上並不存在。興隆庄雖是鳳山縣城,但官員在初期,有一段很長時間仍於府城辦公,未遷至興隆庄,這讓興隆庄發展受到影響,也是後來鳳山縣城會遷移的關鍵因素。

【歷史補帖】

哪些地方有建城?

台灣目前存在的古城,大多是清代所建。當時,在省、府、廳、州、縣這些地方政府所在地,多會築城以保護官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在清代台灣,我們可以看到省城、府城、縣城、廳城,左營與鳳山的古城,就屬於縣城。
民變事件與鳳山城

剛統治台灣的清朝政府,對於台灣始終採取防範態度,雖然劃分了行政區域,卻推行不築城政策。不築城的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台灣民眾佔領城池作亂,但最後卻也在民亂頻仍中,逐步開放築城。
於是,鳳山縣城的起起落落,就在刀光劍影中展開。第一座鳳山縣城,因為康熙朝的朱一貴事件而登場,也因為乾隆朝的林爽文事變而摧毀。

無論是朱一貴事件或林爽文事件,主角都是偷渡來台的「羅漢腳」。清朝政府原本禁止人民渡海來台,但許多單身且生活困難的人,為了討生活,總是不顧禁令偷渡來台。這些「羅漢腳」,一來年輕氣盛、二來無家累牽掛,遇到不平的事就容易拳腳相向,同鄉者更習慣結拜成黨,於是械鬥之風盛行。「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是清朝官員對台灣這塊土地的形容,但「反」的導火線,卻往往是貪污腐化的官員。

一七二一年(康熙六十年),當時的台灣知府王珍作威作福,全台怨聲載道,在羅漢門(今高雄市內門區)養鴨的「鴨母王」朱一貴,平常款待三五好友在鴨寮談論時政,談起王珍,越說越生氣,於是糾眾起兵抗清。這股匯集怨氣的軍隊,勢如破竹,連台南府城都被攻破,當時還沒建城的左營鳳山縣城,自然更容易被攻陷。

朱一貴事件後,左營居民對於居住地的安全頗有疑慮。隔年,一七二二年(康熙六十一年),當時的鳳山署理知縣劉光泗,打破禁令,以居民用來自衛的土堡為基礎,築起了台灣第一座土城。這座土城與今日所見的左營舊城,位置並不相同,土城連接龜山與蛇山,有人形容是用一條繩子把兩座山綁在一起,共開了東、南、西、北四個城門,而左營的發展也因此改變。

未建城前,左營只有一條興隆庄街,主要發展在蓮池潭畔,孔廟(文廟)、城隍廟都在那裡。土城興建完成後,行政辦公的縣署、軍隊駐紮的參將署、民眾祭祀的武廟等,都在城內,而行政人員、軍隊等也相繼移入,讓城內人來人往,逐步發展出六條以上的街市。此外,北門城外的埤仔頭街,有文廟與城隍廟,也相當熱鬧。這是清代左營最風華的時刻。

為了加強防衛,土城陸續加上了莿竹、砲台,但仍於一七八六年(乾隆五十一年)時,不敵林爽文盟軍莊大田的強烈攻勢,遭到破壞,居民做鳥獸散。面對殘破的縣城,政府乾脆把縣治遷到崛起的下埤頭街(今鳳山),左營就此快速沒落。

【歷史補帖】

建城的材料有哪些?

台灣的城,因受到清初築城禁令的影響,原本應該用磚石建造的城牆,出現許多因應之道,最常見的就是木城、竹城與土城。其中最特殊的,當屬用台灣特產莿竹所圍繞的竹城,因莿竹價格便宜,防衛效果也不錯,所以常見木城或土城外圍繞莿竹的情形,鳳山土城後來也圍了莿竹。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