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藝術,背後的故事
滿額折

藝術,背後的故事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2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為文藝復興以來橫跨五百年的西方藝術,尋找一個 「美」的議題,從眾多的傑作中,挑出二十五位具特殊性格、令人悸動的女子。在現實生活中,她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卻都深刻的觸動了藝術家的靈魂,透過藝術家的畫筆、雕刀與相機,將她們轉化為人間的傳奇。

此書一改過去人們欣賞作品的慣性,取而代之的,將影像的人物引出,與我們相遇,透過美學的敏感與文學的抒情,為這些畫中的影像注入了生命與溫度,彷彿跨越所有的藩籬,她們一個個活了起來,並且真實的走到我們面前,是我們可以觸碰,可以與之對話的對象。

讀者不僅可以藉此了解傑出藝術家們的生命歷程,更重要的是,深入他們作品中的女主角,藉由她們展現的風情,去挖掘長久以來藝術中一直在探索的——「什麼是美?」。在閱讀每件作品中的影像時,一頁頁由美交織而成的知識史、藝術史、身體史、心理史、文化交流史……在我們面前展現出來。

作者簡介

方秀雲(Natalia S. Y. Fang)

橫跨兩岸與歐美的藝術史學家、文學與藝術評論家、傳記作者、詩人、散文作家。
出生於台北,英國愛塞斯大學現代藝術與電影評論研究所、愛丁堡大學藝術史碩士、格萊斯哥大學藝術史博士。

專長廣及文學、藝術與美學各領域。經常在報紙、雜誌、期刊、與畫冊發表文章,累逾千篇。著有藝術書:《慾望畢卡索》、《高更的原始之夢》、《解讀高更藝術的奧祕》、《擁抱文生‧梵谷》、《藝術家和他們的女人》與《藝術家的自畫像》;並在德國出版兩本英文著作:Dali's 'Le Christ': Religious or Sacrilegious?、Empress Dowager CiXi: Images, Ideas and Reality。十三歲開始寫詩,詩集有《夢與詩》、《愛,就這樣發生了》與《以光年之速,你來》。

名人/編輯推薦

故事,不只是故事
蕭瓊瑞

華文世界對西方藝術名作的介紹,應是首推民國初年傅雷(1908-1966)所撰《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1934)。作為翻譯名家的傅雷,以他豐富的藝術史背景,在二十個講次中,介紹了西方知名藝術作品二十餘件,成為當時青少年,乃至一般知識份子,深入瞭解西方藝術經典的最佳指引。

然而這本書距今已逾七十年,不論在名詞的翻譯上,抑或詮釋的角度上,似乎都與今天的社會有了距離;儘管對專業的藝術學習者而言,它到底還是一本值得一再研讀的好書。

方秀雲小姐在藝術的領域中,浸淫多年,擁有完整的學術訓練背景,然而更難得的是:她敏銳的觸角、多元的視野,加上詩情的筆觸,和歷史的宏觀,使得這些西方經典的名作,在她娓娓道來的敘述中,迸發理性與美感交融的靈光,雲興霞蔚、引人入勝,又滌情澄智、燦然可觀,可說是繼傅雷《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之後,最富典範性的西方藝術經典導讀。

方秀雲是藝壇的一支健筆,十三歲便開始寫詩,寫作的範圍擴及文學、藝術、美學等各領域,文章屢見報紙、雜誌、期刊與畫冊專文;出版的藝術專書,有:《慾望畢卡索》、《高更的原始之夢》、《解讀高更藝術的奧祕》、《擁抱文生‧梵谷》、《藝術家和他的女人》,及《藝術家的自畫像》等等。

而這本《藝術,背後的故事》,取材範圍更廣,從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以降,到當代的表現,前後五百年;同時,這本書和其他藝術評介專書不同的是,討論的畫作,全數集中在女性的題材上,而這些女性,在作者的描述、詮釋下,全成了「美」的化身與象徵。

女性,在西方的藝術史上,尤其是文藝復興以降的藝術史,始終是永不褪色的新鮮課題。女性可能是天使的化身,也可能是撒旦的幫凶;可能是情慾的象徵,也可能是撫慰的泉源;可能是人生旅途中最令人愜意的親密夥伴,也可能成為生活競賽中最無情的嫉妒者……,但女人永遠是「美」的議題的關鍵點。

這本書從藝術史中擷取了二十五位具代表性的女人,她們分別是藝術家的模特兒、情婦、妻子、母親、姊妹,或朋友;同時,她們也分別是演員、貴婦、妓女、舞女,或詩人、藝術家。總之,她們不只外表動人,更重要的是,具有獨特的性格、氣質和靈魂;作者正是透過這些女性的獨特生命,以及她們和藝術家之間愛、恨、情、仇的糾葛,透析了時代的價值、歷史的脈動、美學的超越,和藝術的精微。

更具體地說,這本書打破了傳統藝術經典導讀經常陷於一端,如:藝術家的傳記、美術品的形式分析等狹隘類型,從歷史、美學、文化、心理、身體,乃至知識的角度,予以立體化的呈現與分析,讓畫中的人物、創作的藝術家,以及整個久遠的時代,具體而微地活化在我們面前,這是作者最大的成就與貢獻。

作為一個「美」的沉思者與追求者,作者本身同為女性的身份,顯然讓她在這個歷史探究、追尋與重建的過程中,始終盪漾在一種詩質的情境中;儘管作者的文筆是如此地優美、陳述的口吻是如此地親和,但本書提供給我們的,絕對不只是故事,而是一種對美的悸動與歌讚。

《藝術,背後的故事》,書名或許也可以是《女性,背後的真理》。

(蕭瓊瑞,知名藝術史學者,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曾任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為國內各大美術館的典藏、諮詢委員,著作等身。)

導讀

母性/獸性/感性/靈性
——美術史作品中的女性

曾長生(Pedro Tseng Ph. D.)

近年來台灣的藝術發展工程,多著眼於台灣觀點的地方藝術史整理,以致於跨領域、跨文化而具國際觀的關鍵性人文基礎建設,略顯不足。藝術環境如要升級,藝術社會的首務必須加強:不同層次的美學思維論述,藝術相關專業的整合與分工,以及重視專業藝評的投入。

至於一般大眾的藝術素養有否提升?博物館與美術館雖然也引進了一些東西方名家的展覽,宣傳報導「狂喜如風」,相關論述也「回音遊走」於藝術圈,然而,觀眾「美的感受」並未「吻了下去」,社會人文素養更未曾留下多少「美的印記」。《藝術,背後的故事》作者方秀雲,顯然是誠心投入此領域的少數「傻瓜」之一。
《藝術,背後的故事》書寫美術史作品中的女性,我們或許可以將她們的氣質,概分為四種類型:母性、獸性、感性、與靈性。

母性:現代聖母瑪利亞
「聖母瑪利亞」在傳統的宗教藝術品扮演一個很關鍵的角色,她始終保持聖潔、端莊的形象。對許多藝術家而言,心理上,投射了母性的角色,象徵著溫煦、無條件的愛。有關這類型,在此書第4章林布蘭的韓德瑞各、第9章惠斯特的安娜、第12章高更的賈斯汀、第16章孟克的達妮、與第19章哈莫休伊的艾妲,可以觀察得到。

就舉挪威畫家孟克,在創作的生涯中,不斷刻劃「聖母瑪利亞」,然而,他不遵照以往的保守與規律,讓畫面出現重重的火燄,有熱情、燃燒的意象,同時,又有一份美,兼具寧靜與心甘情願,散發的竟是謙遜的溫暖,像來自上天的光芒,承受聖靈一般的洗滌,所以,是神聖的。我們知道他自幼缺乏母愛,不難想像他內在的需求,此繆思達妮的模樣,將他心理的圖像生動的描繪出來。

獸性:沉淪之美
人寧可丟棄無憂、純真,去選擇沉淪,親近獸性,此來自於兩千多年來,在西方文學與藝術裡,不斷討論的「墮落」(Fall)觀念,這是《聖經‧創世記》的亞當與夏娃故事,記載著伊甸園跑來一條蛇,詭祕、狡猾地慫恿夏娃吃知識樹果,而之前上帝已吩咐不准吃,但她還是聽蛇的話,再引誘亞當,於是兩人吃了下去,之後,他們被趕出伊甸園,苦難從那一刻起便緊緊相隨。

類似的,可在此書的第2章達文西的切奇莉亞、第13章羅丹的愛戴兒、第15章羅特列克的珍‧阿芙麗、第18章克林姆的安黛兒、第20章吉布森的艾芙琳、與第25章雪吉爾的印地拉,看到人類「墮落」與野性的沉淪。在此,就舉法國雕塑家羅丹的一尊《縮身的女子》,模特兒愛戴兒蹲的姿態,極度的彎曲,並粗暴的揭露私密,將情緒帶到了最高潮,那身體的撕裂,如動物嚎叫一般,衝破了文明與道德的尺度,完全是獸性的情色主義啊!

感性:色香味覺之美
五官的知覺及愉悅與否,是藝術裡的重要元素,有些藝術家將人物塑造得不僅可看,甚至達到幾近可食、可聞、可聽、或可觸摸的地步,在此書的幾位女子身上,像第1章波提且利的西蒙內塔、第3章委拉斯蓋茲的情婦、第6章羅姆尼的愛瑪、第11章雷諾瓦的妮妮、第17章雷頓的朵蘿西、第21章莫迪里亞尼的珍妮、與第23章格特勒的娜塔莉,能夠體驗到這些感知。

其中,莫迪里亞尼的《珍妮‧荷布特妮》最明顯,女主角珍妮的模樣,如作者描繪的:「她的皮膚仿桃子的嫩粉,也像芒果般的黃,嘴唇如櫻桃的紅,衣服綜合黑莓的深藍、李子皮的深紅、與奇異果的綠……」珍妮整個人就像一個水果盤,那般的色香味俱全,反映的不就是最佳的感性世界?

靈性:博愛之美
世間有一種美,跟完善、理想背道而馳,但不是醜,指的是更深沉、包容性的內涵。不少藝術家將此部分帶進來,倒不是為了張揚,最主要是想用另一視角或態度來對待,有時注入同情、同理心的成分,有時因內藏的靈氣使然,為此,不凡的美便勾勒了出來,這活生生的展現在第5章維梅爾的瑪莉亞、第7章漢佛的珍‧奧斯汀、第8章羅塞蒂的伊麗莎白、第10章馬內的柏絲、第14章梵谷的克拉希娜、第22章根特的李‧米樂、與第24章比爾曼的海爾嘉身上。

以梵谷繪製的《悲痛》為例,克拉希娜全身的無血氣、無精力,枯乾、凹陷,如骷髏似的,簡直是人間苦難的極致,這呈現的是畫家的生命體驗,他同情礦工、妓女……一些卑微的人物,不僅如此,自己的東西也分撥給他們,此社會關懷與宗教情操,全然的深透了他的美學觀,此女體在許多人的眼裡,是有缺陷的,但那甩不掉的悲情,卻成為大愛的最高原型。這正符合英國藝術史大師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所說的:「基督教對不幸身體的接受,允許了對靈魂的特殊對待。」

但願讀者親身體驗這趟真善美的靈魂之旅,在呼吸美術史名作中所散發出的「母性慰藉」、「獸性呼應」、「感性滋潤」、「靈性昇華」等氣韻之後,也能似作者般留下一絲難忘的「美的抓痕」。

(本文作者曾長生為台灣第一位藝術評論博士,台灣美術院院士,資深藝評人/畫家,現任教台藝大、淡江、世新等大學。)

自序

問世間,「美」為何物?

「美是真理,真理是美」——那是所有
你在世上知道,和所有你必須知道的。

1819年之春,英國詩人濟慈(John Keats, 1795-1821)譜下一首詩〈希臘古甕頌〉(Ode on a Grecian Urn),這最末的兩句話,點出了美的本質,人類在探尋真理時,能通往的路可以有很多很多,而美是一條最自然、不費力、最快速的捷徑了。

永恆的議題
何謂美呢?是一種主觀的知覺,命定的,基因演化時就形成了,所以,為什麼有一句話說:「美在於看的人眼裡。」那是一個滿足的知覺經驗,愉悅的情緒發生了。

自古以來,人們一而再,再而三的探討這個命題,美學概念,在早期希臘哲學已形塑,像西元前哲學家兼數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570-495 BC)與追隨者,他們這一派認為美與數學有相關性,依照對稱與黃金比例,自然達到了均衡與和諧,東西看起來特別賞心悅目;柏拉圖執意美是高於其他想法之上的形式;而亞里斯多德將美與美德拉扯在一塊兒。

在中古時代,社會強調神與迷信,古典的美學不但被否定,還將此一事視為罪惡,文明被沾污了,遮蔽人的眼睛,能見的僅是烏雲密布。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學者們重新挖掘古典,宣揚人文主義,雲霧才漸漸撥開,理性、次序、比例、和諧,再次成了美的產物,自此,美是創作靈感的泉源,更是汲汲的追求,如此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後半葉。

當然,在歷史上,理性、次序、比例、和諧的訴求,不斷遭受挑戰,許多思想家提出一些不同的觀點,譬如康德(Immanuel Kant)、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等,有所謂的不對稱被當作崇高性來看,也有所謂的權力的意志……等等拒絕美的說法。從十九世紀末,藝術家們走出學院派的那套陳規,到二十世紀歐洲的戰亂,致使藝術面對前所未有的劇變,無情的破壞傳統與文明,用殘暴與撕解來製造「醜惡」、「虛無」、與「毀滅」。

不可否認的,這些都反映了時代的脈動,反美學的情緒可說猛烈攀升,到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時,簡直衝至頂點。近幾十年來,浪潮逆轉,像哲學家蓋‧瑟斯羅(Guy Sircello)提出的「美學新理論」(New Theory of Beauty),又把美的價值拉了上來。

不論讚嘆也好,抨擊也好,在過去,在現在,甚至未來,「美」始終是藝術裡關鍵的議題,也是人類永恆的探索。

一顆珍珠
自文藝復興以來橫跨五百年的西方藝術,強調人本,而人的身體便成了探知與研究的專注,這其中,女子的形像更為畫家、雕刻家、攝影家的焦點。因此,用女體來傳達何謂美,或對待美一事,再自然也不過了,這現象塑造了《藝術,背後的故事》(Beauteous Babes: Their Artistic Essence)書寫原型。

在密集構思此書時,我幾乎天天夢到不同名畫的女人,好幾個月下來,數一數,真不下三百多位了,她們彷彿從畫面中走出來,到我這兒爭相請求為她們譜寫動人的故事!雖然都想將她們一網打盡,但若真如此,內容勢必得濃縮,這又怎能深透每一位女子的生命呢?

所以,我決定從藝術傑作當中,挑出二十五位,選擇的標準不是因為單純的誘人,而是擁有特殊的性格與靈魂,能耐人尋味;另外,也涉及了角色的扮演,諸如模特兒、情婦、妻子、母親、手足、女兒、小說家、詩人、藝術家、妓女、舞女、演員、貴婦、沙龍的女主人……等等,各種形象都納入進來;還有,時代性的美學、刻劃的角度,與不同的創作媒材,也是三項重要的考慮因素。這些串聯起來,便是本書所呈現的樣貌。

這些女子包括:波提且利的西蒙內塔、達文西的切奇莉亞、委拉斯蓋茲的情婦、林布蘭的韓德瑞各、維梅爾的瑪莉亞、羅姆尼的愛瑪、漢佛的珍‧奧斯丁、羅塞蒂的伊麗莎白、惠斯特的安娜、馬內的柏絲、雷諾瓦的妮妮、高更的賈斯汀、羅丹的愛戴兒、梵谷的克拉希娜、羅特列克的珍‧阿芙麗、孟克的達妮、雷頓的朵蘿西、克林姆的安黛兒、哈莫休伊的艾妲、吉布森的艾芙琳、莫迪里亞尼的珍妮、根特的李‧米樂、格特勒的娜塔莉、比爾曼的海爾嘉、與雪吉爾的印地拉。

她們是名家畫筆下、雕刀下、與相機下的女人,有著萬種風情,她們感動了天才,自然也會感動我們。在時空的洪流中,她們到現在還能保持震盪,不就因為美經得起時代的考驗嗎?

對我而言,深透她們的風情,猶如掌中握有的「不規則的珍珠」,如此豐盈的觸感,非對比、非均勻、混雜、不合常情、非一成不變的幻化特徵,揭開的竟是由美交織而成的一頁頁知識史、藝術史、身體史、心理史、文化交流史,那般的恣意,那般的富裕,這就是為什麼各個散發無窮的迷惑了。

因覺醒而起
長久以來,我在美的探尋裡,懵懵懂懂的,經常在混沌之中翻滾,不知去向,直到十五年前,觀賞了一部義大利導演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1971年拍的《魂斷威尼斯》(Death in Venice),裡面有兩位音樂家,他們是好友,相爭相鬥,聚在一起時經常辯論什麼是「美」?

篤信精神美的卡斯塔夫(Gustav)踏上威尼斯,嘗試尋找創作靈感,最後,當死神降臨時,他才體悟到「美」——竟然與他一生信仰的美學觀背道而馳:目睹一個驚豔的臉龐,活力的身影,像勾魂似的,一種肉體的耽溺、愛的渴望、以及美的救贖,同時在那一刻發生了,不管內心怎麼用理性、邏輯、意志力來否認,但此欲望來得之快,如此強烈,侵襲與撞擊,沒有比這更真實的了。卡斯塔夫那一剎那的領會,往後,也成了我對美的覺醒。

那一瞬間的覺醒,後續的力量之強,十幾年以來,從未斷過。每天,當我面對電腦的螢幕,腦子裡總會閃過一個念頭——有一天,我要寫「美書」。這樣的夢想,因《藝術,背後的故事》的完成與出版,在經歷五千多個日子,最後也終於實現了。

現在,就讓我將香檳酒澆灌到你手中的玻璃杯上,慢慢的,微微的,帶著知性的醺意,在閱讀美的誕生的同時,好好感受這世間最「美」的滋味吧!你,準備好了嗎?

寫於愛丁堡
2012年之夏,正在自然裡尋找年輕的顏色

目次

推薦序 故事,不只是故事 蕭瓊瑞
導讀 母性/獸性/感性/靈性——美術史作品中的女性 曾長生

自序 問世間,「美」為何物?

1. 肉體與精神,這一刻相遇了
波提且利 《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

2. 抹不去的凝視記憶
達文西 《抱銀貂的女子》(The Lady with Ermine)

3. 因美,激發的騷動
委拉斯蓋茲 《洛克比維納斯》(Rokeby Venus)

4. 原罪,裙下的狂妄
林布蘭 《沐浴溪間的韓德瑞各》(Hendrickje Bathing in a River)

5. 一剎那的覺醒動人
維梅爾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6. 春嬌百媚,魂引心牽
羅姆尼 《愛瑪˙漢密爾頓》(Emma Hamilton)

7. 按捺不住的青春
漢佛 《瑞斯肖像畫》(Rice Portrait)

8. 美與尊嚴,吸吮的天堂之愛
羅塞蒂 《貝塔˙碧翠絲》(Beata Beatrix)

9. 一顆定心的寶石
惠斯特 《灰與黑改編曲一號:藝術家的母親》(Arrangement in Grey and Black No.1: The Artist's Mother)

10. 詩性的憂鬱情狀
馬內 《柏絲o摩莉索與一束紫羅蘭》(Berthe Morisot with a Bunch of Violets)

11. 從人群中發現驚奇
雷諾瓦 《戲院包廂》(La Loge)

12. 一個原始的觸動,只因溫柔
高更 《做針線活的蘇珊》(Suzanne Sewing)

13. 情願為美而沉淪
羅丹 《縮身的女子》(Crouching Woman)

14. 為人間悲苦,帶來最美的救贖
梵谷 《悲痛》(Sorrow)

15. 紅磨坊,在歇斯底里之外
羅特列克 《日本廳》(Divan Japonais)

16. 幾千代的鏈條纏在一起
孟克 《聖母瑪利亞》(The Madonna)

17. 那麼脆弱,致命的一擊
雷頓 《火紅的六月》(Flaming June)

18. 蠕動的性愛因子
克林姆 《茱迪斯之一》(Judith I)

19. 冷清清的,揮走吧!
哈莫休伊 《史捷蓋迪大街30號,室內鋼琴前的女子》(Interior with Woman at Piano, Strandgade 30)

20. 美得純真無邪?
吉布森 《永恆的疑惑》(The Eternal Question)

21. 維納斯走來,獻上水果盤
莫迪里亞尼 《珍妮˙荷布特妮》(Jeanne Hebuterne)

22. 風騷,浪漫冥想的微光
根特 《李‧米樂》(Lee Miller)

23. 能偷心,全因美與愛
格特勒 《晚餐》(Supper)

24. 消失的天真爛漫
比爾曼 《默想》(Contemplation)

25. 在豔粉上的激情舞動
雪吉爾 《睡眠》(Sleep)

後記

書摘/試閱

波提切利《維納斯誕生》

新柏拉圖之美
十五世紀後半,佛羅倫斯的藝術家大多崇尚新柏拉圖主義,汲汲捕捉之前羅馬的光榮,然後發揚光大,對他們而言,希臘羅馬神話代表的不只是一群快樂、美麗的仙子,而更相信古代傳奇,背後一定有它們的智慧與真理,既神秘又深邃,波提切利也是追求此派的狂熱者。

事物「誕生」意指宇宙的起源,這畫家探索美的命題,在此型塑了一尊維納斯,這兒,我們立即感受到愉悅,如此之美,看了看,我們根本忽略了她那粗獷的頸子、過度傾斜的肩膀、扭轉不對勁的手臂,說來,這些做作、不成比例的細節,是美學上的自由,在畫家恣意的描繪,溫柔、優雅的曲線便勾勒了出來,最後,裸身,竟達到一個完美與和諧的地步,此現象似是而非,其實因對身體的沉思,讓智力理解精神之美,心同時也能提昇至神的疆域,就這樣,肉體便成了永恆。
此維納斯漂上岸的一剎那,肉慾與靈魂相遇了!

達文西《抱銀貂的女子》
 
靜與動之美
在文藝復興時代,畫作不再只是讚頌上帝的工具,取而代之,帶進了俗世的元素,經常神性與人性參半。

若將這畫分割成上下兩半,上方是勒蘭妮的頭、頸,與些許的肩,一副自然、柔軟的姿態,貼緊的髮絲,前額兩條細帶與頭顱之間,形成宇宙和諧的韻律,與球體之美。另一半,從銀貂的頭開始到畫的底部,牠的爪子與女主角的大手,代表強勁之力與掠奪之心,襯裡被撕裂的套袖,揭開的紅,暗示女性的陰部,因此,流露了性欲與狂野。

靜謐與騷動一上一下有著強烈的對比,但同時發生,最後,全在這位女主角的身上得到了和解。

委拉斯蓋茲《洛克比維納斯》

WHR值小之美
這位裸女躺在床緣,一來被褥的柔軟,二來床的邊端,地心引力之故,她的臀幾乎沉了下去,不僅如此,她還用手撐住頭,這麼順溜下來,讓腰部急速下陷,隨之,「V」形就顯現了出來,曲線才那麼有變化,身體張力才如此之強,這不就是所謂的婀娜多姿嗎!

美學專家南希‧艾科夫(Nancy Etcoff)於《美之為物──美的科學》一書中提到,在現代進化心理學的研究下,發現女性的最性感部位是腰圍與臀圍之間的比例,也就說,當腰圍/臀圍(WHR)值越小,樣子就越吸引人。
看看這維納斯,臀部之翹,腰部之凹陷,無可置疑的,WHR值很小,難怪,這堪稱世上最美的裸背。

林布蘭《沐浴溪間的韓德瑞各》

肉身腐朽之美
韓德瑞各穿著鬆垮的白衣,掀開的不是鮮嫩、細緻,我們看到粗糙、腐敗,身上充滿了瘀青,特別在手背與膝蓋周緣,或許你會問,這美嗎?
林布蘭畫完《沐浴溪間的韓德瑞各》後,一年內,又畫下另一件驚嘆之作《屠宰的牛》("The Slaughtered OX"),那隻被屠殺後的牛,殘酷的被掛了起來,顯得震撼無比,兩者具有類似性。

原來,此藝術家對不切實際的東西沒啥興趣,所觀察、想擁抱的是一種可觸碰的肉身,乍看時,韓德瑞各被他描繪成近似動物的肉,雖然不至於血淋淋,但粗暴、殘破、腐朽、與苦澀一一流露,關鍵的是,他為此注入一份特殊的悲憫、憐惜、與疼愛。後方又有一件帝王般的衣袍與一條豪華的織毯,那是畫家準備授予愛人的冠冕。
林布蘭是第一位將腐朽的肉身,帶到情緒頂點的畫家,我們經驗到的不外乎——愛的高潮。

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轉頭回眸之美
維梅爾堪稱是一名畫「光」的能手,光線由左方打過來,女主角的頭巾、額頭、臉、頸、襯衣、衣袍,都有了亮光,左邊未照到的地方,產生深淺不一的陰影,有趣的是,那右邊,垂直走向的黃色布巾,照理說,上面應該有大片的黑影,但未如此映托,為什麼呢?整個背景的黑漆漆,是畫家故意在她的身體與環境之間作隔離的效果,彰顯一份永恆的雕塑感。

因為他懂光的操弄,那顆珍珠的左側一帶,全黑,呈近似三角形,將它的亮,表現到如火?青的地步,因為那緣故,在視覺上,我們的焦點則會立即放在她的臉蛋上,特別那發亮的眼睛與濕潤的嘴唇。

臉與身體之間,雖然源自矯飾主義(mannerism)(原從義大利文 maniera 衍生過來,有「風格」之意)對轉動姿態的詮釋,然而,畫家將此派別運用的更自然,50%向著我們,而另50%是隱藏的,享有50%的亮光,但也有50%的黑暗,理性與感性拿?的恰到好處。

看著她,下一步,她將要做什麼呢?這疑惑也就是畫家精思的地方,巧妙的激發人的想像與窺探,因此,這回眸給人突然的來襲,是一瞬間美的覺醒。這一剎那,不由得在我們胸中,發生了一場難以釋放的心悸。 

歐玆奧‧漢佛《瑞斯肖像畫》
 
飄飄然的靈氣之美
在這兒,有山丘,有樹,有河流,一片寧靜的田園裡,女主角站在前方,畫家漢佛的同儕,像根茲巴羅、雷諾茲……等人,也喜歡在肖像畫上做類似的描繪,但有一點,它們絕不會在背景上製造反黑的效果。那麼,此畫的上方,怎會暈染了一片黑?

珍‧奧斯丁是一位愛讀書、寫作的女孩,不以外表取勝,而以才氣縱橫,因此,漢佛特意取用法蘭德斯畫的巴洛克手法,塗上漆黑,一來,將女主角的臉、頸、肩處凸顯出來,那聰慧與靈氣也隨之散發了開來; 二來,象徵烏雲,預示狂風暴雨的即將來臨,宣告知性之美的來勢洶洶!

惠斯特《灰與黑改編曲一號:藝術家的母親》

和諧與次序之美
此畫的物件——牆上兩幅畫、布簾、踏墊、地板磚塊、牆下的寬條、椅子、畫家母親的身體,呈現水平與垂直的交合,我們可看到多個大小不一的長方形,畫面佔滿數學幾何圖形,說明了次序的排列。

這是藝術家母親的肖像,看起來具像,不過因幾何圖形的巧妙組合,可說是荷蘭風格派(De Stijl)的前身,其實,它代表的是從具像演變到抽象之間的過渡。
惠斯特知道母親為他的混亂生活,帶來了規律,所以,在這張畫裡,他特意製造一種境地,達到精神的和諧與次序的烏托邦。

雷諾瓦《戲院包廂》
 
眼睛對流之美
「看」與「被看」的視覺交流是美學上重要的因素,而戲院包廂更是將此發展到最緊湊的地步,雷諾瓦被堪稱是描繪這方面的一流畫家,而這張更是此情景的最佳作品,它是「戲院包廂」之最。

右邊的男子,拿著望遠鏡,朝上方望,像偷窺似的,而妮妮身上充滿珍珠、蕾絲、花朵、金飾,又有紅髮、濃妝艷抹、顯眼衣裳……等等,足以落為目光的焦點,但畫家認為還不夠,最後在她的頭上插上一朵玫瑰,為此,強化了視覺,她將望遠鏡放下,專心當一個被人觀賞的性感尤物。所以,「看」與「被看」在此產生劇烈的對比。又,她靜靜的坐著,眼珠直視我們,而同時,我們也在看她,她扮演了兩種角色——被動與主動,「凝視」變成了畫面上最騷養之處。
女主角那對眼睛的靈動與流轉,美就這樣發生了。

高更《做針線活的蘇珊》
 
異常比例之美
高更是一位對女子形體很敏感的畫家,他認為「線條」與「動作」是關鍵的因素,對稱的姿態與缺乏曲線是美學上的敗筆,他找到不下百種的女姿,只要覺得好、有趣,他一定會在作品中一而再、再而三不斷的運用,像《做針線活的蘇珊》的側坐,之後他畫大溪地女子時,此姿態被他重複的使用。

在這兒,畫家採取作家愛倫坡的看法:世上沒有一種特殊的美,在比例上不奇怪的。這美的觀念,不需恰好,也不需要毫無瑕疵,奇特與不成比例才是美的關鍵。
就算種種的特徵,像粗肥、贅肉、皺紋、下垂、長老繭,都跟傳統的裸女形象背道而馳,但就因缺憾、異常的比例,一切顯得真實。

羅丹《縮身的女子》
 
沉淪之美
羅丹的女主角的模樣是在經過多重扭轉後的結果,她骨骼、筋脈、肌肉,幾乎要衝出了皮膚的表層,張力達到最緊繃的狀態,因複雜的角度與凹凸,光產生多重的折射,增加了精彩的亮度,多層的陰影也造成了深度的想像,為此,暴躁的情色表露無遺。

另外,她一手緊握腳盤,另一手用指頭捏住乳頭,此兩處,若用線畫過,再延續,線會剛好畫過頭頂,從右下到左上,是此尊雕像延展與情緒堆積的方向,這45。對角鋪呈,將人的情感帶到前所未有的高潮。
不像新柏拉圖之美,此作品沒有神性的注入,表現的是波特萊爾的美學,雖有性的暴露與道德的敗壞,不過,卻是真性流露,讓人沉淪、下地獄,但我們都心甘情願,不是嗎?

梵谷《悲痛》

博愛之美
世上還有一種美,會讓你謙卑,讓你憐憫,讓你落淚,那就是面對眾生苦難時的感動。

梵谷畫這名妓女克拉希娜,她全身乾瘦、凹陷、皺紋、鬆垮不堪,毫無生氣,像一只骷髏似的,已瀕臨絕望,是悲痛與苦難的極致; 在此,她的臉被遮掩,是畫家為了維持那最後僅有的尊嚴。

《悲痛》是梵谷的生命體現,流露出他的美學精神、宗教情操、與社會關懷,此女主角不再只是他的愛人,經由轉化,她已成了人間極悲、極苦的化身。

羅特列克《日本廳》

痙攣之美
在1928年,超現實主義的領導人物布列東(Andre Breton)撰寫一篇文章,宣布「痙攣之美」,裡面伴隨了幾張照片,都是在瘋人院拍下來的,談到女子瘋了,她們的憨笑、懼怕、矯揉造作、直視發呆……種種的臉部表情與身體姿態,因變化豐富,最後成為藝術家眼中最棒的模特兒,文中並下了一句斷語:「歇斯底里是表情的極致。」

然而更早前,羅特列克已為這類型的女子留下無數的影像,雖沒寫下理論,但他可說是第一位捕捉此痙攣現象的第一位藝術家。在這裡,阿芙麗是紅磨坊的知名舞女,之前住過瘋人院,之後離開了,她歇斯底里的病狀,依舊無藥可救,就因這樣,一舉一動震撼了畫家,新的美學也就此誕生了。

過去畫中的女子,通常被放在一個很舒服、安穩的地方,或坐或臥,然而,在此,畫家讓阿芙麗坐在一張纖細的椅子上,與一旁男人拿的拐杖一樣細,那是脆弱的,隨時有倒塌的危險,使致給人一種搖晃感。

這件作品走出了傳統美女的慵懶與過度保護的形象,女體的情色,藉由焦躁、難受及不安之中,凸顯了出來,自然的,逗人遐思。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