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4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藝術治療經典
最受推崇的「藝術自療」書籍
美國藝術治療史上最賣座的暢銷書之一
「藝術治療這條心靈之路,每個人都能夠親臨,不需任何天賦。」
美國藝術治療界先驅派特.亞倫博士以自身情境為導引,分享身為學生、教師、藝術治療師、妻子、母親及藝術家的心情故事,影像創作讓她內在深沉的恐懼與悲傷一一流瀉,突破了自我的陰暗面,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與生命的意義。她鼓勵每個人走上獨一無二的探索旅程,輔以實用的素材、方法和活動指引:
.發現個人的故事或迷思
.辦識出個人生命的主題和模式
.確認並釋放痛苦的回憶
.結合日記和影像創作
.練習積極想像的技巧
.經由分享個人的創作而與他人連結
各界推薦
作者是一位藉由不斷創作來自我觀照以提升心靈層次與境界的藝術治療師,全書讀來一氣呵成,令人不忍釋手。
──呂素貞(台東大學心輔中心藝術治療師)
亞倫博士透過自身的創作經驗,走過生命的幽谷,進而將藝術療癒的信念、精神和做法,深入淺出且真實詳盡地記錄在這本可以算是最早、也最被推崇的「藝術自療」書籍中。
──吳明富(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副教授)
藝術創作帶來的不只是生活中美學的展現、身心的調劑,它也讓人反思、反省、咀嚼、消化生命經驗和社會現象。這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
──易君珊(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身心障礙研究學博士班學生)
無論你是藝術家、藝術治療師甚或是任何人,這都是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而且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能讓人產生新的體認、觸動與連結。
──蔡汶芳(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理事長)
這是一本必須一讀再讀才能獲得養分的書,因為其內容的範圍與深度無與倫比。
──理察斯(M. C. Richards)
作者序:
一條通往心靈之河的路
影像讓我分裂,又讓我回歸整體,成為更新、更大、能呼吸的自我。二十年來,我以影像、彩繪、素描及文字記錄了自己的內在生活──這樣的過程有時是一時興起、有時勤勉努力,不過終究持續了我扮演美術系學生、藝術治療師、教師、妻子、母親與藝術家角色的這段日子。我想,我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為我始終懷疑自己的存在。我的存在是那麼不重要,那麼不引人矚目,因為我的感覺(這是創造意義的要素)流失了。藝術創作正是把靈性帶回我生命的方式。心靈,乃是承受生命混亂、情感驅動以及生命篇章依存的地方。心靈,也是我補充能量、生生不息的美好之所。藝術,則是我認識自己是誰的媒介。
即使心靈遭到放逐,你還是可以描繪出自己的生命,只是其中蘊含的意義不見了。當我初次從事影像創作,我經常感覺自己瘋了。人類情感的混沌對我而言,是那般陌生。即使我站在陽光下,與朋友說說笑笑,我依然感覺自己從陽光及笑語中跳脫,根本沒有人與我感同身受。影像讓我得以收復成長過程中所迷失的東西,並瞬時充注情感的能力。我並不相信藝術能夠治療或矯正什麼,但是它卻可以架起心靈的橋樑,那是一座一直等待著被搭造的橋樑。
在本書中,我使用「影像」(image)、「影像創作」(image making)及「藝術作品」(artwork)等字眼的次數,多於簡單的「藝術」(art)一詞。因為在藝術一詞中潛存著價值的批判,而這極可能成為許多人揮之不去的障礙。藝術有好有壞,有精緻、有高級。不管是什麼樣的藝術,都令人聯想到最後的成品,像是一幅素描、一幅彩色的畫或是一件物品;但影像卻大不相同,它是我們每個人在聽了音樂、讀了詩篇或者聞到與某種記憶相繫的香氣時,在夢境或心靈之眼中尋常經歷的共通現象。我們對於自我、自己所愛、所憎的都有一些內存的影像。我們甚至具有一些未曾謀面的人、未曾造訪的地方的影像。藝術創作就是讓這些影像現形的過程。我們在這樣的過程中所畫下的符碼,毋須以外在的標準做評價,而只要依憑內在對於真實的認知。
影像創作乃是一種打破界限、拋卻老舊概念而讓新想法湧生的方法。它是一種演練的形式,如同任何一種心靈的修練。藉由練習,對自我的認知終將蛻變為智慧。影像並不總是美好的,有時候它們是生澀而神秘的。它們也不盡然是令人感覺舒服的,但也可能令人喜悅、具有挑戰性、刺激性,甚至有時是令人心生恐懼的。
本書強調與影像同行的過程,勝於對成果的著墨。許多人從未嘗試影像創作,是因為他們不知如何處理成品。要裱框?賣掉?展示?與人分享?評論它?繼續發展?廣加行銷?再多畫十二幅,送到藝術市集?如果我真的愛上創作,就必須辭掉工作,持續作畫?我必須稱呼自己為藝術家?我可以如此嗎?以藝術做為認知的一種方式,並不要求你改變自己的生活,就像嘗試冥思並不要求你剃光頭出家是同樣的道理。要如何迎接影像、如何帶進你生活中成為你的故事,完全由你決定。我把自己的故事融入本書,為的是呈現其中過程的多面向。它有時單刀直入,有時則否。然而只有透過「做」,才能夠真正的學習。每個人的藝術創作模式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會經由影像創作的無限可能,而獲得更新。
任何渴望觸及感情、直覺及內在心靈的人,或同時希望打造一條通往心靈之河的路,在過程中更為活躍的人,都是本書的目標讀者。這一路行來,你也許需要老師或引導者的協助,但這卻未必是入門所必需的。你所需要的,只是運用想像力以及揮灑符號的勇氣與好奇心。生命中,各式各樣的故事早已存在於你的內心,就等著你娓娓訴說。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