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風起雲湧太平洋(簡體書)
滿額折

風起雲湧太平洋(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  價:NT$ 179 元
優惠價:87156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美國在泛亞太地區主動佈局,軟硬實力雙重出擊,期望穩住自身陣腳,享有增長份額,保持領先優勢,並且以此配合其在全球的未來佈局;面對美國的來勢洶洶,中國不能只滿足做製造和出口大國,必須全方位提升自己,爭取比西方做得更好更出色,即使目前在一些方面尚需借鑒西方,但根本目的必須志在超越。《風起雲湧太平洋:中美爭鋒新浪潮》以時事為背景依託,著眼於整體和策略層面對中美兩國之間的問題進行論述,採取新穎的切入角度和路徑,目的在激發中國人的創想和前瞻思維。

作者簡介

偉達,長期致力于國際關係、跨文化發展戰略與競爭的分析、研究與寫作。自1998年起,主持新加坡《聯合早報》週末版“視野新拓”專欄,也曾為中國一些主要媒體撰稿,先後出版了《第三類把握——現代智慧啟示錄》《內聖外王: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文化透視》《風雲大棋局》等著作。

名人/編輯推薦

偉達編著的《風起云涌太平洋(中美爭霸新浪潮)》的目的,是就中美兩國的互動與競爭趨勢提出現實獨特的分析闡述、預測及展望,希望能擺脫以往不少迂腐成見的干擾和羈絆,從中發掘出發展的新鮮創意與希望。本書不僅關注復雜多變的現實,更把視野投向了廣闊遼遠的文明空間和路徑,因為時代亟需寬廣的思維跨度與戰略前瞻。

在為這部專著寫前言的時候,我正在前往夏威夷的途中,飛機翱翔在浩瀚無際的太平洋上空。太平洋,這個世界第一大洋,從古到今飽經人類文明發展演化的滄桑。古代西太平洋以中華帝國為龍頭發展輝煌,近現代以來東太平洋則倚靠美利堅主導,以大西洋文明為原動力后來居上。如今太平洋東端鷹鋒仍健,卻也展示出幾許疲態;西面的巨龍正躍躍欲試,盡管困難和障礙依舊很多,但重新崛起的勢頭不可阻擋。太平洋必將見證人類文明的新一輪激蕩成長。
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發生后,有預測說未來世界將開始由中國和美國聯合主導共治,即所謂“G2”。但此說法的聲響雖大,卻并不現實。因為美國還沒有輕易放棄當今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地位的打算,而中國這邊自己還沒有到達“中美共治”所要求的自信和策略,傳統哲學對出面領頭多有忌諱,更不用說中美兩國之間雖然合作廣泛,但矛盾與潛在沖突也有不少。
然而在2011年,“阿拉伯變革浪潮”和“歐元區債務危機”發生,中東地區進入長期過渡變革,而歐洲則跌人了漫長的經濟緊縮和衰退,這等于是讓中美兩國各有得失,并終于將世界的增長和發展焦點聚焦于亞洲太平洋地區,并實質性地形成“啞鈴式”世界格局,即中美作為東西兩端相對突出,而處在中間地帶的歐洲與中東地區陷入相對發展低谷。這樣就比較實際地把“中美主導”格局框架推上臺面,并將引領世界進入全新的“太平洋世紀”。中美兩國各自面臨的發展機遇與風險程度也都更加接近,原先美國單騎領先的絕對格局已經被打破。
如此“中美主導”格局不同于以對抗為主的美蘇爭霸冷戰時期,那時雙方是以軍事實力作為后盾來確立勢力范圍,不曾料想最后競是政治文化與經濟實力決定了勝負。目前,中美雙方的競爭與合作兼有,彼此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范疇更為復雜廣闊,包括圍繞經濟發展、戰略地緣和文化影響等各方面,同時雙方都刻意淡化意識形態爭執與直接軍事競賽。于是,中美之間的互動較量,更多的是關系到文明發展演進的層面。
在當代中國,對美國作用及影響的估計比較兩極化。一種慣性思維是“美國總是設法遏制顛覆中國”,另一種思維則是“中國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就行,與美國關系不大”。
第一種思維基本屬于中國過去150年來長期積弱受制于西方列強的心理陰影,以及后來僵化推行“極左路線與宣傳”的后遺癥。不錯,中國和美國的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迥然不同,雙方自然也會形成相互競爭和牽制。比如20世紀50年代朝鮮半島燃起戰火,中美兩國都加以介入;稍后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宣稱要對中國的下一代人實行“和平演變”,但與此同時,中國也在試圖輸出“世界革命”。
進入21世紀后,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發展提升,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不甘落伍,在多個領域與中國過招甚至展開遏制,對中國的崛起做出文武兩手應對準備,其實這也在常識范圍之內。如果美國一遇到競爭和挑戰就認輸,將老大地位拱手相讓,那反倒真成了“紙老虎”。
美國真希望中國徹底崩潰嗎?在這方面中美雙方都有人做如此妄想,但其實這并不符合美國的實際利益與戰略。道理很簡單,因為一個崩潰混亂的中國對美國以至于世界都沒有任何好處,一如中國也不希望美國崩潰一樣。
但有些人還是熱衷于繼續妄想下去,即試圖把中國的任何問題都與美國掛鉤,都認為是美國的陰謀所致。按這種幼稚可笑的邏輯,就無法解釋美國當年退還中國“庚子賠款”并幫助中國創辦清華大學;無法解釋“二戰”期間美國空軍志愿人員毅然組成“飛虎隊”援助中國對日作戰;無法解釋“冷戰”期間中美曾聯手抗擊蘇聯霸權;以及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后中美展開的全方位互動和交流。
欲有效矯正這種“逃避自身責任”式“盲目夸大美國作用及被美國迫害的妄想”,中國方面還真是要努力樹立“主要取決于把自己的事情辦好”的指導思想與核心概念。畢竟,像中美這樣的大國,出現最大隱患的可能還是自己打敗自己。
第二種思維也很片面,因為從宏觀的角度上看,中國只“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資本及產業全球化、區域安全、普世價值與文化發展等許多重大事務上,中國還不能讓美國輕易“撇清干系”。另外,在全球化的今天,不謀全局者,絕對不足以謀一域。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的崛起,必定是在整個世界舞臺上的崛起,也就必然與當前唯一超級大國美國頻繁交集以至碰撞。
比如中國目前持有的一萬多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就必須悉心管理。從欠債還錢的常識角度講,本來債務應是借錢一方的負擔。但因為中美之間的債務額過大,而且又是用美元結算,如今已變成了中美雙方的共同負擔和隱患。美國長期拖欠債務無力償還怎么辦?美元大幅貶值導致中國外匯儲備持續縮水怎么辦?
在區域安全方面,中國沒有打算向外伸展,與鄰國領土、領海問題也希望一對一解決糾紛,雖然如此,但是也不想在家門口每每遭遇美國力量的介入。在安全方面,中國主要從維護主權和資源完整著眼,而美國則更多從區域均勢平衡和保障自身利益存在人手。基于這些,雙方雖然從基本原則上不至于劍拔弩張,但在遇到具體情況操作時擦槍走火還是很有可能的,這也是雙方都不愿意看到的。中國在自家門口如何應對美國,是用太極還是用散打,這需要相當的睿智和勇氣。
從美國國內體制和系統來講,其對中國的吸引力很大,這是不爭的事實。甚至不能說因為美國2008年發生了金融危機及目前出現了債務信用危機,其整體體制架構和運作過程就不再值得中國方面學習借鑒。美國走的是民主社會形態,比較有效地激發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而“沒有民主就沒有現代化”也已在中國朝野基本達成共識。
即使美國由于某些政策操作不當而導致長期衰退,國力下滑,新大陸人民和社會精英在過去230多年里對人類現代化進程的革新與創造性探索實踐,仍值得正邁向現代化的中國重視、仿效以至超越,因為實現全面現代化才是中國和中華民族未來的真正希望所在。
2l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初始,金融危機后遺癥嚴重持續發酵蔓延,以高個人消費、高社會福利為特征的西方國家正遭遇著重大質疑和挑戰。美國也是巨額國債纏身,金融經濟的貪婪與武力的四面出擊成為致命傷,在全球化的新格局下難以適應并發掘出新的經濟增長點,無法有效解決本國的就業難題。
于是美國有兩大根深蒂同的頑疾估計任何人在中短期內都無能為力,首先是國內以金融和網絡業為代表的虛擬經濟與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的比例失衡,在全球化趨勢影響下,美國必須盡快找到適合自身特點的新實體經濟增長點才能改變劣勢;其次,美國依舊沉溺于所謂現實主義式“文明與宗教沖突”及古典式“西方文明天賦優勢”的思維,導致其在全球既試圖推進民主,又不斷制造隔閡與麻煩,最后往往事倍功半,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國文明的重新自主崛起,反倒可以有力地幫助美國和西方以革新的眼光看世界,以更多元的世界觀接受世界,并為整個世界帶來全新的發展進步。
中國的優勢是飽經風霜,深沉老練,經驗豐富,具有辯證能力。但在現代社會條件下的缺陷也是相當明顯,如“氣場”還顯狹隘,力度和幅度偏弱,依然有自我封閉的傾向;發展不平衡,傳統體制與積習依舊頑同;以情感代替思想,庸見代替常識的特征較為突出且相當沉重;創新的“自動力”有待充分開發;科學教育中尚不能有意識地融人寶貴的求真品質;理想和信仰對精神世界的定位和超脫有待拓展,等等。中國在未來的兩大最關鍵提升和轉變,就是如何讓自己的內部運作更加合理有據,如何對問題和挑戰的管理更加精準有力。從戰略角度來講,中國以積極主動的姿態擁抱太平洋世紀乃是一舉多得的優化抉擇。
中美兩國的互動與較量也由此進入到一個關鍵的新階段,從相當意義上會決定世界發展的未來。美國在太平洋世紀的目標,是泛亞太地區主動布局,軟硬實力雙重出擊,以穩住自身陣腳,享有增長份額,保持領先優勢,也以此配合其在全球以至太空發展的未來戰略;而中國該如何應對太平洋世紀,閉關鎖國已成過去,只滿足做制造出口大國及在西方文明后面跟班恐怕也難有太大出息。中國必須全方位爭取比西方做得更好更出色,即使目前在一些方面尚需學習西方,但根本目的必須志在超越和推陳出新。中國只有具備這樣超越式的心態、視野和追求,才能最有效地激發出中華文明的空前凝聚,力量和創造性。
本書的目的,是就中美兩國的互動與競爭趨勢提出現實獨特的分析闡述、預測及展望,希望能擺脫以往不少迂腐成見的干擾和羈絆,從中發掘出發展的新鮮創意與希望。本書不僅關注復雜多變的現實,更把視野投向了廣闊遼遠的文明空間和路徑,因為時代亟需寬廣的思維跨度與戰略前瞻。
偉達
2013年初春

目次

第一章中美共治還是較量金融危機帶給中國的機遇中美爭鋒,誰能率先突破格局美國重返亞太,中國該怎麼辦第二章不同發展階段的中美博弈用節點打通現代中國的任督二脈穿越歷史看未來國家較量,持久者更易勝出第三章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勝出能力現代化是中國崛起的必需武器有共識才能解決問題和迎接挑戰用競爭和制衡解決中國問題中國人,從什麼時候懂得敬畏制度有容乃大——中國的氣象第四章美國一家獨大已經成為過去美國不是完美的理想國一家獨大遭遇挫折和挑戰美國的停步就是中國的機會第五章國家管理也是一場競賽優良的管理開拓國家的光明前途法治是國家強大的軟實力遠離忽悠和瞎折騰第六章誰更善於“擇優”,就更經得起挑戰拿捏住發展的關鍵穴位至關重要利益集團是中國改革的主要障礙突破改革的技術瓶頸以權力管好權力,用合力促建強大變革中破解榮衰難題第七章當儒家遭遇老牌資本家第八章國家心態決定前行的路第九章佔據精神的制高點才能勝人一籌第十章拓展中國式“安全觀”第十一章美國戰略的亞洲情節第十二章中國海洋難題求解第十三章新階段中美兩國的走向

書摘/試閱

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國際的反應都相對平和許多。
經過這些事情,中國也獲得了更多的經驗,國外也增加了理性看待中國的眼光,這也代表著沿著與世界互動的幾大關鍵節點,中國已經堅持不懈地走過來了。
選擇自身發展的節點或階段目標,屬于戰略策劃的關鍵組成部分,要求具備里程碑式的宏偉跨度和充滿想象力的憧憬激勵,各國政府對此都獨有實踐和心得。
以美國為例,肯尼迪時期提出“載人登月”的目標,激發了一代美國人的超級大國追求;里根時代美國實施“星球大戰”計劃,為西方最后拖垮擊敗蘇聯集團奠定了基礎;克林頓時代普及“互聯網和信息高速公路”的新浪潮,前所未有地把美國推到了一國超強的地位;小布什時期美國打的兩場戰爭,提出重返月球及火星探測計劃,保持和強化了美國的地位;目前奧巴馬把主要精力還放在應對經濟危機上,但他也已經誓言美國絕對不當亞軍。
從以上中美兩國對發展節點的各自選擇來看,也不難發現兩個國家確實還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
世貿組織、奧運會、世博會等,都是由西方文明發起并已經長期存在的現行世界體系或活動。中國以此作為自己的發展節點,主要意圖無疑是在于相互“接軌”,說明中國目前并無意改變,也還無力超越西方已經制定的現代規則和框架。
而美國則不同,它已不太需要與現代化接軌,它所應該追求的更多是如何與變化的全球發展形勢及未來接軌,科學技術與發明創新當仁不讓地在此種與未來接軌的過程中不斷扮演主角。
同時,美國應對“另類”歷史節點的做法也值得中國方面認真參考借鑒。
所謂“另類節點”,即那些并非政府和領導人有意計劃或希望的節點,但卻是由社會和自然運作規律主導而成為影響以至改變歷史進程的關鍵,比如美國的主要對外戰爭、民權民主運動、社會問題爭議、周期經濟危機、重大自然災害、政治丑聞、刑事案件、質量監測,等等。
不難發現,這些“另類節點”大多是以“問題”的面目出現,也是現代公民社會所無法完全避免的。于是,一個體制和社會所必須學會面對的,是如何深究原因,總結教訓,彌補漏洞,不斷提高民眾的問題認知意識,輿論的監督批評能力以及社會、政府、法制的綜合應對管理能力。這樣做的目的是設法讓問題變成契機,不斷促進整個國家及其成員的發展進步。
美國處理“另類節點”方面做得并非完美,但是其應對處理類似節點的基本取向和態度卻是比較有利合理的。在一定程度上,節點就意味著社會升級發展的契機。相反,如果只知道簡單對另類歷史節點做事發應急處理,隨后便敷衍了事,強迫遺忘,掩飾是非,不能引以為誡,治標不治本,那就會延誤解決問題的有利契機,不斷加大問題的深層、惡性積累,增加社會的不信任感,為國家和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埋下隱患。
穿越歷史看未來
在特殊的場合和情況下,歷史發展的不同節點甚至可能發生“穿越”現象,其中的道理與教訓卻是發人深醒。在2009年曾發生了一件咄咄怪事:有法國人和公司準備拍賣來自中國北京圓明園的兩大頂級歷史文物——鼠首銅像和兔首銅像,此舉令海內外華人極為憤慨,中國政府也已明確表態反對此項拍賣行為,并要求將兩件文物無償歸還中國。
令人頗為匪夷所思的是,在這期間,有法方人士表示可以考慮物歸原主,但條件是中國承認和尊重人權。
眾所周知,包括這兩件文物在內的一大批中國文化國寶,都是在1860年和1900年被當時西方列強軍隊趁火打劫掠奪而長期流失海外的。從歷史角度看,中國當時是被侵略掠奪的對象,而西方國家則屬于不折不扣的強盜。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在中國的首都燒殺搶掠,視中國和中國人的基本權利與尊嚴如草芥。
而今,當年明火執仗的強盜,反倒要求歷史的受害者中國承認和尊重人權,竟然用從中國掠走的贓物加以要挾。看來歷史和現實都還充滿著諸如此類的“黑色幽默”。
對西方而言,任何偷來搶來的不義之財,都必須接受歷史正義的裁判,并應悉數無條件地物歸原主。有些西方人以罪惡的歷史作背景來侈談今天的人權,說輕了屬于不合時宜,說重了則有寡廉鮮恥之嫌了。
對自己飽經磨難遺失在外的文化國寶,重新崛起的中國要么要求歸還,要么強行追回,而別無其他選擇。
西方只有在充分自我的歷史反省和懺悔的前提下,才有資格來與中國討論人權問題。
而中國本身,當然不必以外人提醒甚至干涉為轉移,在總結“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歷史教訓時,自然應把人權也作為一大反思因素。西方150年前給中國帶來的一系列恥辱和損害,主要是因為中國當時的全面孱弱落后,而如此孱弱落后是來自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重危機。中國的封建王朝統治,幾千年來都是重皇權、官權,輕人權、民權,于是總是難以真正鑄就中國長期強盛的雄厚、可靠基礎。
歷史上的中國總是難以逃脫王朝盛衰的所謂“周期律”,即國家的命運不是掌握在普遍強大的人民手里,而是受制于上層統治集團的蛻變沉浮。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滿清王朝已奄奄一息,也由此導致了國運的嚴重下滑和外強的乘虛而人。悲愴難消的歷史作證,有家難回的國寶作證!
西方有些人講中國的人權可能確實別有用心或所圖,但中國今天也到了自己講人權的時候,并且必須將其上升到國家繁榮富強、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來看待和追求。人權不僅僅可以成為政府政績的一部分,而且它是激發弘揚愛國主義的實際途徑,是國家民族綜合實力與尊嚴的堅強后盾。
人權不應止步于生存權和發展權,而是應該包括政治、文化等上層建筑中的更多更廣泛的內容。中國在應對人權問題方面已走過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否認和回避,認為所謂人權不過是西方掛在嘴上并干涉他人內政的虛偽一套。第二階段中國表示承認和尊重人權,并強調目前發展階段重在中國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可以預期,在近中期,西方還會更廣泛和多層次地就人權不斷向中國施加壓力。而對于中國來說,要真正奪取人權問題上的主動,就不能亦步亦趨,必須有魄力趕超西方,爭取自己能做得更好更出色。
這與科學技術方面的趕超其實是一個道理:只做基礎科學無法真正領先,只有基礎研究和高科技同時發達,才能獨步天下,引領風騷。P13-17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