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情感、信仰的潛意識迷陣
滿額折

情感、信仰的潛意識迷陣

定  價:NT$ 280 元
優惠價:9025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集結作者長期的日常觀察與心智思索,也是過去十多年來學術研究思考的主題。第一章:主體的困惑,主要關注解釋心靈結構與自我的概念。

第二章:愛∕礙的凝∕獰視,討論觀看者、被觀看者、潛意識凝視這三者之間的視差,產生認知的錯識誤判,並且解釋精神分析理論與哲學家對愛有不同的面向思考。

第三章:巔峰經驗與虐慾情結,主要解析令人困惑的受虐狂,這種極限感官的情感巔峰經驗。

第四章:探索異界分裂點,焦點擺在秘教信仰的巔峰經驗,一種康德式薩德意識的倒錯倫理,混淆良善與邪惡,形成欲求普世認同個人的「至聖至善」易觸成「至惡」的殺人虐待遊戲。

第五章:想像與幻想∕享的愉悅,主要討論德勒茲與精神分析理論在藝術創作情動力的差異認知,想像力也可以是童真意識的展演,無關白日夢的性幻想。

第六章:聲音、樂音、幻音,主要討論聲音不同層次,有噪音、音樂與潛意識幻音,讓我們開啟差異的傾聽藝術。希望本書的出版可以給對這議題有興趣的讀者有一點思考上的共響共鳴。

本書特色

1.精采的小說及文學精神分析論述,為文學開啟更廣闊的視野。
2.切入文學、小說的多元解讀面向,更具可讀性。

作者簡介

蔡淑惠

國立台灣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現任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副教授。

專研當代西方思想、德勒茲研究、紀傑克研究、視覺藝術、詩學、小說研究。

論文曾刊於《中外文學》、《英美文學評論》、《淡江評論》、《文山評論》、《哲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tiner。曾主編學術專書《在生命無限綿延之間:童年、記憶、想像》(2012年書林出版)。曾翻譯學術專書《傾斜觀看》(Looking Awry by Slavoj Žižek)(2008年 國立編譯館與桂冠出版)、《巴斯卡》(Pascal, 2000年麥田出版)。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曾補助詩集創作與出版:《想望的高度》、《光與天空的溫度》。

作者序

愛,一樁心靈幻想事件的發生。慾望核心躍動的方向指出靈魂過往不曾憶起的生命記憶。於是在高亢的想像幻境,我們傾斜地高飛。當慾望的邏輯開始轉動,行為的盲目皆象徵我們的靈魂被深度觸動,耽溺於一種逼真的幻象,感到愉悅歡心舒暢,處處充滿生機。

在盲目的慾望搜索移動中,我們到底被什麼凝∕靈視?無疑地,在愛的凝∕靈視,我們勇往直前且威壯無比,卻也在愛∕礙的獰視中,無怨無悔且脆弱行走,然而也會怨聲載道卻又無法離去。而愛,何以理解又何以理論?一個無可預期且難以捉摸的心靈事件。

「情人」,這個難纏卻歡心的符號,像是一部永遠讀不懂的形上學(metaphysics),而愛戀是一件靈魂形上學的轉譯行動,一首首愉悅音符的練習曲。透過情愛的觸動,我們知悉形變中的自己與一個不曾熟悉的內在自我,這是一個內在性複式序列綿延的開啟。

我或我們,到底是誰?閃現的答案,永遠短暫。答案的靈現,皆是另一個命題的邀請,引導我們再深入一趟無盡∕禁探索:遇見靈魂形轉的無解、無底、與無限。為了「這個字」,古今中外的創作者已締造無數令人撼動的不朽名作,無論是文字、視覺、聽覺的藝術創作,我們感受到「這個字」牽引出的威力無比與無可匹敵的內在力量。愛,這神奇的內在精神威力,到底源自何方又為何而來?

亞里斯多德在《論靈魂》(De Anima, On the Soul)這本書提到普世對靈魂的認知在於那是一種運程(movement )、感知(perception)、非物質(incorporeality)的開啟。然而,感知靈魂,需要身體,畢竟一個失去靈魂的身體是屍體,由此,亞里斯多德並無將靈魂與身體絕對區隔。靈魂於身體的運程讓我們感知某種內在幽微觸動,這觸動暗示著時間在身體書寫的記憶,然而某些記憶是處於遺失狀態,永遠無法憶起,只能想像。當我們遭逢某人某物或某事,偶而會有無法解釋的深度熟悉感,這直覺的親和力來自心靈底層無名的無聲共響,似乎偶遇事件是心靈結構衍生的序列共鳴呼應,雖是一齣過往記憶重現,但也已譜出差異的相
似。

事件,常常是重覆的差異展演。

然而,這並不是在思索宿命或前世今生的情感欠債糾結。

宿命,只是延續自我無法覺醒想像的迷纏惑慾,一種自我無意識編織構築的情境。當然其間的複雜度,也來自文化社會他者慾望的干預,無法單一地自我責難。但,人總是無法透徹地理解:人是比自己想像的情境還要自由。若真有所謂的情感欠債糾葛,甘心地承受戀人的情感折磨,這也顯示這種情感折騰隱藏某種絕爽:一個無以名狀、難以解釋的深度信念產生的愉悅感。這種絕爽的巔峰情感,是自我編織的信念迷陣:自己降服於自己的信仰,而廝守得極度哀憐。

精神分析理論總這麼認為,「我」(I)是一個想像架構,有部分潛藏於潛意識,使得「自我認知」無法完整,易處於誤判錯識。這讚嘆的想法環繞在一個「原慾物」(The Thing)的迷思:一個潛意識基層慾念動力,無法用語言符號細究,卻是我們日常慾望法則的生存倫理意識。這原慾物的迷陣,類似一個隱藏主人、或是一個無形影的慾望總部,無名無聲地激發、搖控我們愛戀行動。原慾物的消隱是一種語言結構的命定與必然。當我們習得語言之初,原慾物便消隱無蹤,或者更準確一點,原慾物以消隱形態存在,形成潛意識核心母體的慾念,也是創作動力的激發點。因此,我們在現實情境的日常生活,總是尋找一個類似的客體物,一個替代物,賞心悅目迂迴地親近,在躍動的幻想中愉悅無限。

我們狂喜,因為愛戀對象與這原慾物的形態相契合;愛戀對象似乎隱約地多了一層幻影,一個小幻物(object a)的呈顯原慾物的幻影,讓我們驚遇精神奇蹟,卻無法言說細究。這樣契機的發生,我們驚見生命活力無限壯大,英勇無比,信心攀升倍增。於是,人們說:愛戀是盲目,因為我們看到希冀的幻影,而旁觀者只能被斥責「不懂」,直到這層小幻物消失後,這理想意象傾倒後,我們也告訴自己「不懂」這一切的心靈奇遇。

傾倒的瞬間,來自衝突的壓力,衝突的掘起,來自愛戀對象真實行動不再符合慾望結構的幻影法則,也就是愛戀對象已不是我們投射的「理想意象」。此刻,也許小幻物已偷溜跑到其他愛物,慾望移動後,我們再正視原先被愛者已失去當初魅惑力量,這時才恍悟原來當初迷戀的是自己的「自戀想像」。因此,愛戀對象一直是支撐著「我們理想的意象」,透過他∕她,我們看到希冀的自我理想意象。
愛戀,是一樁自戀想像的認同。「我愛你」,這句愛戀通俗語底層慾念是:「我在你身上看到自己,所以很歡欣鼓舞地希望你讓我愛」。

原慾物以「客體物」呈顯,這是一個潛意識隱形母體,衍生序列的類似客體物。從另一角度,我們與情愛戀人相遇契機就是隱約地呼應這原慾物的雛型,愛戀客體只是在日常現實情境的一個「替代物」。因此,拉岡(Jacques Lacan)嚴肅地揭示真相:愛,就是給予戀人你所沒有的「東西」,你無法完整歸還戀人心靈裡最希冀的原慾物。這種演說,只是理論。雖然這樣說法,推翻我們信念中情愛的「唯一真人」,畢竟我們愛戀的只是某種「類型」,任何符合這類型的理想意象皆可能成為所愛。但這並不是說,無一生一世的真愛,而是反∕返思、省思失去所愛之際,自我只是失去與自戀想像認同之間的連繫。然而,需要持續再愛再慾望,讓時間持續前進轉動,否則停留過去,只是深陷心靈情緒黑洞,這是克里絲蒂娃(Julia Kristeva)所說的心靈黑太陽:耀眼愉悅,卻暗黑致命地魅惑,畢竟此刻的悲傷,是一種不自覺的心痛絕爽,令人脆弱卻遲遲無法離去。

如何洞悉愛戀慾望戲則的幻見?或者應如何呵護這層幻想,讓愛持續?

精神分析理論重視結構面向,忽略社會文化情境省思,而批判精神分析理論重視社會文化意識形態抨擊,卻忽略結構面向與個別特殊內在性衍生的問題。愛戀,其實絕對不是純粹個人心靈活動,當然與文化集體思維有關。女性主義經過三波運動之後,要思索的卻可能是「無解」的問題:情歸何處?而社會運動要再如何進行?在高科技過度發展與全球化資本主義連結共同體,人的存在已漸失去「人際關係」,與我們最親近的是高科技產品,這種「物件關係」已形成我們日常最私密親近認同的「他者」。潛移默化中認同物件他者(譬如:電腦),我們看似獨立自主,但缺乏同理心(empathy),整體思維與物件他者漸漸相似:冰冷的連繫,只關注自我愉悅與生存利益。顯然地,愛物,可被取代。

當然呈顯原慾物的愛戀客體也可以是抽象概念,譬如:國族意識與信仰。國族意識的忠貞信誓或宗教的誠敬信仰皆是將原慾物晉升到某種崇高理想的巔峰慾物,神聖不可侵犯。任何傾斜這樣的「堅執信念」皆易引爆恐怖災難,畢竟這是死亡驅力(the death drive)管轄範圍。原慾物,是心靈愉悅的源頭。驅力,因之所以堅執,是為了歸回到與原慾物共融狀態,而其歸回的運行軌道迂迴地環繞原慾物,儘管這樣的堅執力量,在實際的演練過程中,衍生諸多障礙,卻也不改初衷的信念。譬如:以「宗教信仰之愛」為名的恐怖攻擊,就是很好的例子。

然而,相對於崇高精神體的景仰,其實是自戀想像投射的巔峰理想意象,也是一樁幻見事件的發生。我們卻是啞口無言地嗤之以鼻。這種崇高精神體的景仰,無論隱藏生存慾望法則的倫理意識,皆讓「愛」顯得曖昧與異常。譬如:生活在後殖民土地的人們,為何當統治的殖民者離去時,卻對殖民者與其遙遠的國度在內心裡仍存有高度的幻想與尊崇?這種被殖民意識的矛盾心理是難以解釋的?此刻,權勢是一種精神虐愛的表徵:愛∕礙上鄙視、瞧不起自己的那些威權人物。或者,人們習癖是傾向認同強勢文化與威望人物。因此「權勢」是一種愛戀符號,任何人擁有這樣的「符號」就可能會啟動愛的行動。人們迷戀的是他者身上浮現的符號幻影,而不是那個對象本身,愛的啟程是瞬間無法清晰地區別符號幻影(所謂的小幻物)與愛戀客體之間的差異,畢竟這關鍵的時刻,這兩者是綿密的相融一體。

直到受挫、直到傷痕累累,愛逆轉成礙,產生恨的行動,再度為「自我認同」開展令人驚嚇的反擊暴力,這一切情感依舊在「幻見」魅惑力量中,為此而生而死。認同,是生命最大的命題思維核心,以愛∕礙為行動激點的啟程。

但執迷的愛,也就是死亡驅力過度的堅執,卻會引爆邪惡慾火,這是一種康德在《在理性邊界的宗教》(Religion within the Limits of Reason Alone)討論的根源邪惡(radical evil),這是自我堅執的慾望推演成普世倫理意識,成為生存唯一準則而逼迫他者認同。因此,依據這思維邏輯,可以理解為何「邪惡」是因為過度堅執的「良善」擦槍走火地衍生而出。拉岡在第七講座認為這種過度的堅執形成某種永不妥協的倫理意識,譬如:希臘悲劇的安堤崗妮(Antigone)或虐待狂教主薩德(Marquis de Sade),其實這並非良善表徵,卻是誤將「邪惡」當「良善」的倒錯意識導致自身的毀敗。這是結構角度的思維。

紀傑克(Slavoj ?i?ek)說:愛是邪惡的(Love is evil)。顯然地,這來自拉岡結構的思維向度,也因佛洛伊德認為人的本能衝動有種逆轉特質,這意思是愛與恨是雙身連結體:愛中有恨、恨中有愛,因此,愛∕礙。這思維基調建立在愛是私慾的表徵。這關鍵在於原慾物的迷陣:我們情感所關注客體,無法彌補消穩的原慾物所產生的空缺感。人們在幻見中索求無度,苛求無限,在無法滿足境況下,恨意無常激起,衝突一觸即發。但不應如此就否定愛的價值,簡單地說,愛是一個長期自我認知的「修心」靈動過程。然而,巴迪烏(Alain Badiou)在《讚美愛》卻是肯定愛是真實的進程(the truth procedure),我們會深度理解愛與性慾是兩種不同層次的心靈感受。愛是彌補性事情慾高亢後產生的虛空感。情事,是一種自我認知、內在性轉譯的真實進程。

目次

作者序
第一章 主體的困惑
第二章 所謂的愛∕礙:愛的凝∕獰視
第三章 巔峰經驗與虐慾情結
第四章 探索異界的分裂點:迪力羅小說《名稱》的康德式薩德現象
第五章 想像與幻想∕享的愉悅:德勒茲與幾米的視覺詩劇
第六章 樂音、噪音、幻音:傾聽的藝術
參考書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