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清代內府刻書研究(上下)(簡體書)
滿額折

清代內府刻書研究(上下)(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96 元
定  價:NT$ 1176 元
優惠價:871023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清代內府刻書,不僅所刻之本大多流傳于今世,且內府有關圖書活動的檔案俱在,事無巨細,一一可考,但前人或囿于史料多庋藏于大內深宮,索閱不易,故論及清內府刻書,雖不乏褒美之詞,論及其源流遞嬗卻多草草,且迄今為止,尚未見一部論述清內府刻書的專著面世,不能不說是中國書史研究的一個缺失。翁連溪所著的《清代內府刻書研究(上下)》依據大量原始資料,對清內府刻書條分縷析,務求詳明有據,以再現清內府刻書的輝煌。

名人/編輯推薦

《清代內府刻書研究(套裝共2冊)》編輯推薦:紫禁城墻高宮深,珍藏百萬,典籍無數,足資代代承傳研發,各各昭示于眾,故編此紫禁書系。
凡涉中國宮廷文化藝術之專題專論,以文論,以圖示,說史證物者,均可入系。《清代內府刻書研究(套裝共2冊)》與李文儒《紫禁城的圖像學》,余輝《秀骨清像—魏晉南北朝人物畫》,萬秀峰《清官貢茶研究》此四件五冊為紫禁書系第七輯。

目次

上冊

緒論
第一章 清內府刻書概述
第一節 清內府刻書的肇始期——清入關前至順治
第二節 清內府刻書的發展期——順治至康熙前期
一 順治時期的內府刻書
二 湯若望進呈本《西洋新法歷書》
三 武英殿修書處成立之前的康熙朝內府刻書
第三節 武英殿修書處的成立和內府修書各館
一 武英殿修書處的成立、建制及其職能
二 內府各修書館的設立
第四節 清內府刻書的鼎盛期——康、雍、乾時期
一 武英殿修書處成立后康熙朝的內府刻書
二 雍正時期的內府刻書
三 乾隆時期的內府刻書
第五節 清內府刻書漸消漸亡的衰敗期——嘉慶至清亡
第六節 清內府刻書的字體、行款、物料、裝幀
一 清內府刻書的字體、行款
二 清內府刻書的物料——紙、墨
三 清內府刻書的裝幀
第七節 清內府刻書的價值和影響
一 內府刻書皆為“欽定”,是彰顯朝廷教化,維護皇權的工具
二 清內府刻書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大總結、大提高
三 清內府刻書是對中國雕版印刷的全面總結對歷代中央政府刻書的發揚光大
四 改革前代積弊,校勘精審,質量上乘
五 清內府刻書是清代的社會思潮和學術發展以及民間刻書的風向標
六 清內府刻書的局限性
第二章 清內府宗教圖書的刊刻
第一節 佛教大藏經的刊刻
一 藏文《甘珠爾》與《丹珠爾》的刊刻
二 蒙文《甘珠爾》與《丹珠爾》的刊刻
三 漢文《龍藏經》的刊刻
四 滿文《大藏經》的刊刻
第二節 清內府單刻佛道經典的刊刻
第三節 清內府佛道版畫的刊刻
一 《大藏經》中的版畫
二 單刻佛教經籍版畫
三 道教版畫
第三章 清內府刊刻的版畫
第一節 清內府木版畫刊刻概況
第二節 清內府木版畫述要
第三節 清內府刊刻的銅版畫
一 馬國賢與《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圖》銅版畫
二 清內府刊刻的銅版戰圖
三 銅版畫中的皇家園囿——《圓明園長春園圖》
第四章 清內府輿圖的刊刻
第一節 清前期刊刻的中國全圖
一 康熙時期刻的《皇輿全覽圖》
二 雍、乾時期刻印的《皇輿十排全圖》和《皇輿全圖》
第二節 清內府銅版輿圖的鐫刻
一 馬國賢與《皇輿全覽圖》
二 銅版《乾隆十三排圖》的鐫刻
第三節 乾隆問內府刊刻的河流圖、區域圖
第四節 清內府對輿圖的編日和管理
下冊
第五章 清內府活字和套版、拼版印刷
第一節 清內府的銅活字印書
一 清代內府銅活字印本概況
二 清內府銅活字制作方法和數量
三 銅活字和《古今圖書集成》
四 《數理精蘊》套印、圖形印制方法辯誤
第二節 清內府的木活字印書
一 清內府木活字印書的倡導者和實踐家——金簡
二 金簡和《武英殿聚珍版書》
三 “聚珍版”的印制
四 《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的價值和意義
第三節 內府刻書中的套版與拼版印刷
一 清內府的套版印刷
二 清內府的拼版印刷
第六章 清內府書版的刊刻
第一節 清初對明代舊版的補刻和利用
第二節 清內府書版的管理、保護和刊刻
一 清內府書版的用料及采集
二 清內府書版的管理
三 清內府對書版的加工和保護
四 清內府書版的刊刻
第三節 清內府書版的散佚
一 磨損漫漶,人為銷毀
二 兵燹喪亂,破滅巨大
三 水火頻仍,大批書版付與“龍王”、“祝融”
四 帝王反復無常,禍及書版
五 管理不善,造成書版損毀
第四節 清官雕版在版本鑒定、文獻開發上的意義和價值
第五節 清宮遺存雕版現狀及利用
一 清內府雕版遺存
二 清內府遺存雕版的利用
第七章 清內府刻書的流通與鑒定
第一節 清內府刻書的流通和使用
一 呈覽用書
二 陳設用書
三 賞賜用書
四 頒發用書
五 對外文化交流
六 請印、翻刻與售賣
第二節 清內府刻書的鑒定
一 清內府刻書的鑒定
二 清內府木活字本的鑒定
三 清內府修書檔案對圖書著錄的正誤
四 清內府刻書中的避諱制度
附錄
附錄一 清代內府刻書編年日錄
附錄二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現存古籍概況
附錄三 參考文獻
后記

書摘/試閱



另外值得一提的圖書是康熙四十七年(1708)刻印的滿文本《金瓶梅》。多有論者提及此本,認為清嚴禁“淫詞小說”,民間刻印此書似無可能,這部書的譯者據說有和素、徐元夢、康熙帝之弟等幾種說法,都是達官顯宦;這部小說一定要得到特別許可才可能刻印等等,故認為它很可能是內府本,也有人把范圍說得更寬泛些,說它應該是官刻本。這個說法,其實是很難讓人認可的。且不說所引用的證據,都是“可能”、“據說”、“似乎”,這已經很不嚴肅了;康乾時文網苛密,康熙帝大力提倡程朱理學,很難想象會同意內府刊刻這部朝廷屢屢明令禁止的圖書。清入關后,滿族數十萬人進入中原,書肆為利驅動,抱著僥幸心理刊刻此類圖書以牟利,禁而不止,并不罕見。乾隆十八年( 1753)上諭內閣:“近有不肖之徒,并不翻譯正傳,反將《水滸》、《西游記》等小說翻譯,使人閱看,誘以為惡……似此穢惡之書,非惟無益,而滿洲等習俗之蝓,皆由于此……不可不嚴行禁止”;非“將原板盡行燒毀”不可“’,正說明坊肆刻印此類圖書不在少數,“特別許可”云云,不見得令出必行。因此,這部小說既不可能由內府所刊,更不可能出自中央其他機構或地方官刻。
(二)揚州詩局、揚州書局的刻書
前已述及,武英殿修書處成立后,內府刻書的任務極其繁重,但即便如此,可能仍不能滿足康熙帝的期望,因此有些大型圖書,敕命地方衙署刻印。
1、揚州詩局和《全唐詩》
在地方官署刻印的圖書中,最重要的就是揚州詩局承刻的《全唐詩》。據康熙帝為之所撰《序》稱,康熙四十二年( 1703),康熙帝就已經有了編撰《全唐詩》的想法,但可能囿于內府修書、刻書任務過于繁重,難堪重負,并未付諸實施。四十四年(1705)三月,康熙帝第五次南巡至揚州。據宋犖《迎鑾三記》載:四十四年三月“十七日,駕幸蘇州,駐蹕行宮”;十九日“上發《全唐詩》一部,命江寧織造曹寅校刊,以翰林彭定求等九人分校”,此即事之緣起。康熙帝發出作為校勘底本的《全唐詩》,據陶湘《清代殿版書目》一書《全唐詩》條下載:系據“錢謙益原稿,季振宜編錄,康熙時重編”,亦即這是清初季振宜據錢謙益舊稿補訂的一個本子。“九人分校”,都是江南賦閑在籍的翰林,除彭定求外,尚有沈三曾、楊中訥、潘從律、汪士鋐、徐樹本、車鼎晉、汪繹、查嗣瑮、俞梅,皆為飽學宿儒。曹寅時在江寧織造,兼巡視兩淮鹽政任上,據《清官揚州御檔選編》載曹寅四十四年(1705)五月初一日折云:“恭蒙諭旨刊刻《全唐詩集》,命詞臣彭定求等九員校刊。臣寅已行文,期于五月初一日天寧寺開局……。”巡鹽御史的行署就設在天寧寺內,這座寺院是兩淮巡鹽御史的房產,房屋廣闊,刊行這樣的大書有足夠的空間,詩局設在此處,也有便于監管之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2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