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聽南懷瑾講修身養性
滿額折

聽南懷瑾講修身養性

定  價:NT$ 220 元
優惠價:9019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南懷瑾說:寵,是得意的總表像。辱,是失意的總代號。當一個人在成名、成功的時候,如非平素具有淡泊名利的真修養,一旦得意,便會欣喜若狂、喜極而泣,自然會有震驚心態,甚至有所謂得意忘形者。……人要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難。

人生中的痛苦,就好比蠶身上的蛹殼,通過它的磨礪,我們才得以更快地成長。
在生活的不幸面前,有沒有堅強剛毅的性格,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區別偉人和庸人的一個標誌。
能夠被稱為偉人的人,在厄運和不幸面前,不屈服、不動搖、不退縮,勇往直前,堅持不懈地和困難和不幸的命運做頑強的鬥爭,直到取得最後的勝利,終於成為了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

在紅塵中滾打的現代人,無時無刻不生活在疲累之中。處世的艱難、人際的複雜、快樂的難得、挫折的頻繁、自我的迷失、信仰的缺乏,使得「活著真累」這句話,成了大多數人的口頭禪。於是,想要生活得好一點、更好一點,便成為他們心中的夢想。
然而,想要生活得好一點,就必須要懂得多一點。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一位「老者」,為我們指點人生路上的陷阱與彎道;還需要一位「行者」,立足現實狀況,為我們點撥為人處世的技巧與方法;更需要一位「智者」,穿透時空迷霧,為我們指引未來人生的方向。南懷瑾先生就是符合這一條件的一位「老者」、「行者」與「智者」。透過他的指點,你一定能夠以全新的眼光審視身處的社會,同時還能夠練就高明的手段和眼光。這樣,你就會多幾分機智與通達,少幾許愚鈍和迷惘。
他是一位「老者」。
南懷瑾先生出生於二十世紀早期。他經歷過抗日戰爭與國共戰爭;目睹了臺灣由貧困到繁榮的巨變;幾年旅美生活,更讓他得以沐浴歐風美雨;定居香港,還讓他親睹了「東方之珠」回歸的過程。這樣一位飽經滄桑、歷經世事百年變遷的老人,無論如何,是完全有資格給「迷路」的世人指點迷津的。
他是一位「行者」。
南懷瑾先生是一位「行路者」。人們常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來形容一個人的學識。然而,南懷瑾先生行的路何止萬里?他從十七歲起就遠離家鄉,去過杭州、四川、西藏。國共戰後前往臺灣,後又旅居美國,回國後定居香港。在「行路」的過程中,他頻繁地更換人生角色:做過習武者,當過軍官,做過半個和尚,還做過商人、教授、學者、「和平密使」、董事長︱其閱歷之豐富、閱人之無數,足以為世人指點為人處世之道。
南懷瑾先生又是一位「踐行者」。他將「以超凡脫世之心,做積極入世之事」作為他的人生理念。他不只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為了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他親自上臺講學;為了造福一方人民,他籌資與政府合建金溫鐵路;為了使傳統文化後繼有人,他從娃娃抓起,積極宣導兒童讀經運動──這樣一個言行一致的人,他的人生智慧就不會是泛泛而談,而是有的放矢。
李白詩云:「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如今,世人「行路」之困惑比李白更甚。那麼,你不妨坐下來,傾聽南懷瑾先生這個「行者」的指點。
他是一位「智者」。
關於人生的哲學,中國的古聖先哲們,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說過許多了。可惜的是,這些原創性的智慧,由於時代背景及語言方面的隔閡,絕大多數中國人已沒有耐心、沒有能力從中吸取。所幸的是,南懷瑾先生用他的解釋性智慧,為我們打開了這些文化瑰寶的大門。他就像一個佈道者,把老子、莊子、孔子、孟子、釋迦牟尼的智慧,以通俗的方式一一講來,並且妙趣橫生。我們完全可以在這樣的輕鬆閱讀中,領略生活藝術、知曉生存之道。
本書分為兩大板塊,在「大師知行錄」板塊中,首先從南懷瑾先生數百萬字的著述中,提煉出關於人生的醒世金言,然後圍繞這句話的主旨,結合其親身經歷舉證一案例,或者由他講述的故事,以此印證他在醒世金言中體現出來的人生智慧。在「大師智慧活學活用」板塊中,則結合現實情況,將其人生智慧的要義加以闡述,並力圖探討一些可以用之於實踐的方法。當然,在此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融進編者個人的理解和感悟。
理不在煩,簡明為真;法不在多,一句就行。如果讀者朋友能夠透過本書,有一言一句之得,或打開一個心結,或解決一個難題,或發現一個目標,或找到一條道路,對編者而言,就是無限的欣慰了。
南懷瑾先生的睿智思想可能不是一本書能概括全面的,我們只能是盡全力把他最經典的國學思想和人生感悟傳達給每位讀者,本書的出版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對他們的辛勤工作深表謝意!希望每個讀者都能領悟到大師的思想和智慧,更希望本書能成為每位讀者朋友真正的良師益友!

目次

前言
一:學習無處不在,吃飯穿衣也修行/99
1.吃飯穿衣是修行/100
2.既學又思,不罔不殆/102
3.學無常師,多方求教/105
4.所有的學問,都是死人的古董/108
5.別被學問困住手腳/110
6.勤勞而精進,不力學沒有用/112
7.終身學習,「不知老之將至」/114

二:養生也養心,做足修身養性的真功夫/117
1.一呼一吸間,看透生死/118
2.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120
3.心不正,心不淨,人身就多病/123
4.凡事都要有限度/125
5.不要急躁,學會耐心等待/127
6.現在就是價值,要活在當下/129
7.笑:恬愉樂觀可百歲/131
8.靜坐修道,長生不老/133
9.要想健康,腹中常空/135
10.生物鐘:遵循「人體的四季」/137

三:簡單衍生快樂,從複雜中掙脫就是從痛苦中解脫/141
1.簡單生活,從複雜中解脫出來/142
2.清「空」的境界,歸「零」的藝術/145
3.從自我的「心獄」中釋放出來/147
4.忘卻也是一種幸福/149
5.放下就是快樂,真放下才能真解脫/151
6.擴展欲望,必定會遭受無限的苦果/154
7.有缺陷才是圓滿,不求全方能常樂/156
8.何必尋愁覓恨怨東風/158
9.清福:一日清閒一日福/161
10.化高明為平凡,歸絢爛於平淡/163
11.人生只是以人生為目的/165

四:尋找自己的「立足點」,雖身心交瘁卻不迷失方向/181
1.在「立」字上用足工夫/182
2.保持個人的風格/185
3.認清自己,才不至於迷失本相/187
4.不跟著時代轉,不跟著別人學/190
5.內在的心境,永遠保持不受外界的影響/193
6.一個人必須有遠見/196
7.取捨之間,有所為而有所不為/198
8.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201

五:信仰使身心安住,真正的虔誠在於心靈的恭敬/203
1.信仰如暗夜燈塔/204
2.真正的信仰在於心靈的恭敬/206
3.人要有所敬畏/208
4.不要盲目崇拜偶像/211
5.真理合一,殊途同歸/213

書摘/試閱

1.得意失意難定論
大師知行錄
南懷瑾說:人生得意的事,有時並不是幸福;有時失意的事,並不是倒楣。……人生得意的事,雖不一定是壞,也不一定就是好,有時失意也不一定是差。

透過對一些歷史人物命運的分析,南懷瑾闡述了「得意失意難定論」的觀點。
一般來說,人們普遍認為做皇帝、做宰相是人生中最得意的事,可是南懷瑾不這樣看。他引用古人一首評論歷史的詩:「隋煬不幸為天子,安石可憐作相公。若使二人窮到老,一為名士一文雄。」意思是說,隋煬帝運氣不好,當了皇帝;而王安石很可憐,做了宰相。為什麼這樣說呢?南懷瑾解釋道,這兩個人如果當時不得志,反而是一種幸運。王安石文章出眾,如果不當宰相,就有可能成為大文豪。與當宰相相比,他將獲得時人及後人更多的敬仰;隋煬帝也是一個才子,如果當時不做皇帝,將會成為名士,而不是一個亡國之君。
與此類似的還有南唐後主李煜。他的文章蓋世,可惜也當了皇帝。但是又因為當了皇帝,丟掉江山後,才有他那種高超的文學的境界出來。不過,如果站在人生的立場看來,他還是不幸,還是不得意。
南懷瑾接著反過來論證。他認為,《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經歷了由盛而衰的人生,可以說是從得意步入失意。不過,也正是因為失意,他才寫出了千古名著《紅樓夢》,這不得不說是另一種幸運與得意。

大師智慧活學活用
南懷瑾先生談古論今,是為了說明人生的得意與失意是不一定的,因此得意時不必驕狂,失意時不必自卑。這與「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一個意思,也有句話說:「失之桑榆,收之東隅」,與此類似。
人生在世,難免遇到挫折、陷入逆境。此時,如果不能正確地看待自己的利與不利,沒有正確認清自己的價值,沒有好好地活在這個世界裏,難免自卑自賤、灰心喪氣。相反,如果能夠學會辯證地看待事物的兩面性,就會少一些挫折感,人生才能輕鬆愉快。
人生的得意與失意,多是在權衡得與失之後的內心感受。若是認為得到了,人就會感到得意;反之若是認為失去了,人就會感到失意。其實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權位,有得有失;金錢,有得有失;愛情,有得有失。有時此間得,彼間失;有時此時得,彼時失;有的人得而復失,有的人失而復得;得得失失、失失得得,這就是人生。
有時,你失去了金銀財寶,卻得到了一家人的安全。失去的固然可悲,得到的也頗為可喜。有時,你得了一些酒肉朋友、冤家債主,失去了道義之交、有情有義之友。如此得失,卻是不值。
說到得失,不管是得是失,都有它的道理。如果是你的,不必力爭,自會得到;如果不是你的,即使千方百計取得,也會隨風而逝。有時候得也不好,有時候失也不壞。得失之間,所謂「各有因緣莫羨人」。即使得到了,也要好好運用;失去時,如果你有足夠的條件,它還會再來。
人生,失去了金錢、物質,會有再來的時候;失去人格、道德,則不容易恢復。尤其是,得人容易,得人心難;得人心難,失人心容易。得失之間,真的沒有定論。

2.失意不忘形
大師知行錄
南懷瑾說:我們都常聽說「得意忘形」,但是,據我個人幾十年的人生經驗,還要再加上一句話-「失意忘形」。有人本來蠻好的,當他發財、得意的時候,事情都處得很得當,見人也彬彬有禮;但是一旦失意之後,就連人也不願見,一副討厭相,自卑感,種種的煩惱都來了,人原來的性格完全變了︱失意忘形。
……
所謂「唯大英雄能本色」,無論怎麼樣得意也是那個樣子,失意也是那個樣子,到沒有衣服穿,餓肚子仍是那個樣子,這個個性是最高修養,達到這步修養太難了。

「失意不忘形」難是難,但南懷瑾卻做到了。
南懷瑾早年在臺灣開辦的「義利行」破產後,不得不靠典當衣服來維持生活。不久後,他遷居臺北,住在一個菜市場旁邊,那兒的環境可謂「髒、亂、差」。他帶著妻兒,擠住在一間屋子裏,很是寒酸。自此,他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煮字療饑」的生活︱這是他對寫稿賣錢的戲稱。他還說自己「著書多為稻粱謀」,言下頗有自嘲的味道。
不過,這些絲毫不影響南懷瑾的精神狀態。他每天身居陋室,右手執筆疾書,左手抱著大一點的孩子,雙腳還要不停地蹬著搖籃,照料更小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完成了兩部著作。他的學生曾這樣描述他這一段的生活狀況:「一家六口擠在一個小屋內,﹃家徒四壁﹄都不足以形容他的窮,因為他連﹃四壁﹄都沒有。然而,和他談話,他滿面春風,不但窮而不愁、潦而不倒,好像這個世界就是他,他就是這個世界,富有極了。」

大師智慧活學活用
貧窮落魄而不自慚形穢、不自卑,即可稱為「失意不忘形」。能夠像南懷瑾先生這樣,做到失意而不忘形的人是很少很少的,因為大多數人都有一種攀比心理。一個人如果在事業上、工作上、婚姻上、家庭關係上都很失意落魄,而朋友、同學等個個都是「春風得意」,這一比,人就自卑了,不失意忘形才怪!其實,攀比是可以的,但若比不上,就千萬不要「失意忘形」,在那兒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連連,甚至是自暴自棄。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不尊重你自己,別人怎麼能相信你、尊重你呢?
「失意忘形」的反面即是「得意忘形」。從當今的這個功利社會來看,「得意忘形」的大有人在,事情做成功了,賺到大錢了,或者是地位提升了,都飄飄然,春風滿面,從而很快地忘記了從前是怎樣落魄的,是怎樣艱辛努力的。
那麼,一個人怎樣做,才能在失意的時候依然保持自信,從而做到「不忘形」呢?
1.要明白你是最健全的,因為你擁有健康的身體
有的人身體健康無病,四肢健全發達,但是精神上卻充滿了苦惱與自卑。其實只要冷靜反省一下,你就會發現自己是多麼的幸福!父母生養你,你的兩眼可以看繽紛絢麗的世界,雙腿可以到處行走,兩手可以做事自如,還有什麼感到不足呢?跟那些因失去雙手而不得不用口或腳來寫字的人,因失去雙眼而不得不用手來「讀」書的人比較起來,你已經擁有了「健康」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還有什麼理由去自輕自賤、自暴自棄呢?
2.要明白你是最富有的,因為你擁有精彩的宇宙
你往往擁有無限的至寶,卻不自知,反而貪心不足,羡慕別人的良田美眷。你的住處,雖然沒有冷暖氣的設備,但是熱情的太陽曝曬著你,清涼的和風吹拂著你,天上的明月、地下的繁花任你欣賞,峻峭的崖壁、幽靜的溪谷隨你遨遊,這山河大地的一切莫不屬你所有,你擁有了整個宇宙虛空,一片雲彩、一粒砂塵都蘊藏你生命的喜悅,世間上還有什麼比擁抱全宇宙更富有的事呢?既然你是最富有的人,你還會在那些一擲千金的富豪面前自慚形穢嗎?
3.要明白你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這世上只有一個「你」
有人也許會懷疑地問:我既沒有金錢,也沒有名位,樣樣不如人,怎麼稱得上是世界第一的最獨特的人呢?其實只要稍微轉念一想,你將會發現自己擁有太多「世界第一」的頭銜:你是父母眼中最愛的孩子,你是孩子眼中最慈愛的父母,你是丈夫眼中最美麗的妻子,你是妻子眼中最忠誠的丈夫……
如果你明白了你是這個世上最健全、最富有、最獨特的人,那麼,不管是在如何失意的情況下,你都會認為自己是最棒的。這樣,你也就和南懷瑾先生所說所做的一樣,做到了「失意不忘形」。

3.得意時,莫驕狂
大師知行錄
南懷瑾說:寵,是得意的總表像。辱,是失意的總代號。當一個人在成名、成功的時候,如非平素具有淡泊名利的真修養,一旦得意,便會欣喜若狂、喜極而泣,自然會有震驚心態,甚至有所謂得意忘形者。……人要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難。

南懷瑾成名之後,家裏常常高朋滿座,來訪之人有很多是名門顯貴、當權政要。他寫有一副對聯:「白屋讓王侯,座上千杯多名士;黃金如糞土,席前數輩數英雄。」很好地描述了這種盛況。那時的南懷瑾真可謂春風「得意」,但他依然謙遜好禮。
一九八五年夏,南懷瑾離台赴美,在華盛頓創辦「南懷瑾學院」,旨在推進東、西文化交流。旅美期間,幾乎每天都有不少客人來拜訪他。這些人中,有美國人,也有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日本人、埃及人以及美籍華人……他們多數為學者、教授,也有將軍、政要及工商鉅子,他們請教的話題,涉及佛學、哲學、經濟學、國際關係等方方面面。其中也有一些傾慕南懷瑾學識修養的小職員、小老闆。不論來者是什麼人,他皆待之以禮。
一九八七年,南懷瑾結束旅美生活,移居香港,致力於各項建設事業及文化教育事業。他住在半山寓所,每日講學不輟,慕名而來求教的學生絡繹不絕。這其中,除了在台、在美時的門生故舊外,大陸政界、商界的重量級人物也不時來訪。他一如既往,以謙和誠敬之心接待各方訪客,毫無「貢高我慢」之態。

大師智慧活學活用
南懷瑾先生名滿天下,正可謂春風得意,卻毫無驕狂傲慢之態,那麼,平凡的我們更不應該一得意就忘乎所以了。
生活中,人人都會有因得意而驕狂的機會:功成名就,我們可以得意;晉級加薪,我們可以得意;被同事稱讚,我們可以得意……「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幾年辛苦,一朝收穫,完全應該;當然,「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歷盡酸甜苦辣,終有回報,這也沒錯。但是,得意之時,不能驕狂。
俗話說:「弓滿則折,月滿則缺。」得意而張狂是招災惹禍的根苗。一旦得意驕狂,你就會喪失警惕,飄飄然忘乎所以,忽視敵人對手的存在,並將你的弱點暴露無遺。與此同時,你的競爭對手卻虎視眈眈伺機攻擊你。這時,你的下場將會是慘敗,甚至還會搭上性命。
得意而驕狂還是摧毀心智的利器。縱使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如果過於張狂,也會遭遇不好的下場,因為得意者終會失意。因此,人不能得意,更不能忘乎所以。
人不可能一直春風得意,如果在得意的時候飛揚跋扈,或者高估自己,往往會導致慘敗的下場。因此,與其在失意時慨歎世態炎涼,不如在得意之時,做一個謙遜有禮的人。
1.無論窮達都不失本色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心、他的思想。心沒變,人就沒變;心變了,人也變了。至於名聲、職位、窮富、年齡等等,都不過是外在的形式而已。好比一顆寶珠,如果放在名貴的檀木匣裏,它本身的價值不會增多一分;如果放在普通的紙盒裏,它的價值也不會降低一分。所以,沒有必要因為外在的形式而忽略自己的內心。
2.富貴而不驕狂
在富貴之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地評價自我。為人儘量保持低調,不過分張揚,謙虛待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此外,不要喪失社會良知,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享有榮耀富貴的同時,適度回報社會。如果富貴之時,能夠保持這種「夾著尾巴做人」的處世態度,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3.貧窮而不潦倒
一個人富有了,還有可能保持平常心;一旦貧窮了,就容易心態失常,自信心沒有了,進取心沒有了,甚至善良之心也跟著沒有了。其實貧窮只是一種暫時的狀態,才能、美德才是我們永久的財富。只要這些東西沒有失去,就不必受那些暫時的不利情況所困擾。
老子曾說過:「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意思是當一個人得意之時,難免變得驕狂,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做事就隨心所欲,只圖一時之快而不計後果,就可能做出傷天害理的事來,災禍也隨之而至了。生活的邏輯大都如此。因此,當你得意之時,千萬不要變得驕狂。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9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