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考驗:證嚴法師面對挑戰的智慧(簡體書)
滿額折

考驗:證嚴法師面對挑戰的智慧(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5 元
定  價:NT$ 150 元
優惠價:87131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二十一世紀的 ,很多人都感到挫折,個人、社會都面臨著 的考驗。看證嚴上人如何面對複雜的環境與人性挑戰,從內心智慧的本源,煥發出清明的判斷與果決的力量,衝破層層難關!曾經,證嚴上人一無所有,只是位在花蓮鄉下自食其力、刻苦修行的比丘尼。為了實踐“為佛教、為眾生”理念,四十餘年來,慈濟雖然不斷遭逢來自各方的考驗與磨練,他的睿智決策與清明處置,不僅為慈濟開鑿活水,延續慧命, 為經營管理者立下永續經營的典範。 《考驗(證嚴法師面對挑戰的智慧)》將嘗試著剖析每則故事背後的挑戰與回應,以及慈濟人在其間所受到的廣泛啟發和深遠的影響。

作者簡介

賀國慶,慈濟基金會加拿大分會執行長,資深慈濟人。曾參與策劃《靜思語》的出版。主要著作有《大愛無國界》等。

名人/編輯推薦

《證嚴上人著作·靜思法脈叢書·考驗:證嚴法師面對挑戰的智慧》講述證嚴法師如何面對復雜的環境與人性挑戰,沖破層層難關。證嚴法師的睿智決策與清明處置,不僅為慈濟開鑿活水,延續慧命,更為經營管理者立下永續經營的典范。

目次

作者序我的慈濟之旅
楔子證嚴法師面對挑戰的智慧
第一篇
艱難的起步
1 三餐不繼,還能堅持“三不”嗎?
2 一時的感動,能否付出終身的代價?
3 救人反而釀成悲劇,問題出在哪里?
4 人力、物力、經驗都沒有,怎么救災?
5 做好事,就可以要求別人都來配合嗎?
6 半夜,心絞痛發作,昏倒在寮房里……

第二篇
巨大的挑戰
7 建醫院?里里外外都是反對聲
8 募款太難,憑什么拒絕兩億美元?
9 終于開工了,土地又被軍方收回。爭?不爭?
10 醫院蓋不成,募來的善款該不該退還?
11 一塊錢的租金,實在太好了!誰會說“不’’?
12 終于又開工啰,工程款還差百分之九十五?
13 出家人,如何經營專業的醫院?
14 工程提前建好,人事還未完備,要不要等?
15 兩百床?還是五百床?醫院規模的爭議
16 不是來醫“病”,而是醫“病人”的;這樣的醫院做得到嗎?
17 下半身被壓爛的原住民少年

第三篇
教育的拓墾
18 興辦護專,如何培養“菩薩精神”?
19 這么美的大學用地,誰舍得放棄?
20 面對興奮的弟子,“祥瑞”二字要怎么說?
21 當政治的利益或壓力來臨時
22 在宗教界的質疑聲中
23 吃飯穿衣也要管?

第四篇
不斷地提升
24 滋潤蒼生的大智慧,從哪里來?
25 面對國內外的各種榮譽,該怎么拿捏?
26 專款專用,還是投資生財?
27 為了落實社區服務,可以拆散原有的組織嗎?
28 志業龐大,又需人才,還要嚴格挑選、磨練出家弟子?
29 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如何處理“四大志業”和種種難題?

第五篇
世界的經緯
30 說得容易,做得難。如何培育大愛實踐者?
31 “慈濟”是個人的事業嗎?
32 究竟能不能、該不該去大陸賑災呢?
33 災區那么大,災民那么多,從何處著手?
34 怎么與大陸政府打交道?
35 “千島湖事件”后,大陸賑災的挑戰
36 史無前例的國際救援,這個重擔如何挑?
37 從零到世界第五大的骨髓庫
38 海外分會如何“自力更生”?
39 信眾的質疑:我們也要建一座“寺廟”嗎?
40 不愛上鏡頭,怎樣去弘法?

第六篇
希望的明天
41 花費那么大,還需要自己的電視臺嗎?
42 九二一浩劫發生了!
43 給無助的災民一個“家”吧1
44 災區教育不能等,如何分擔這分重任?
45 怎樣來圓一個孩子的夢?
46 開創生趣盎然的學習空間
47 再造人間新希望

書摘/試閱

背景
現在,許多人對慈濟的印象多半是“資源豐富、人脈廣闊”;法師的信眾遍布世界各地。但人們可能不知道,這位四十多年前在花蓮普明寺后一座小木屋內修行的比丘尼,當時幾乎是一無所有,矢志“不收弟子、不化緣、不做法會”。
日后另有一段因緣,法師才開始收弟子(有關這一因緣,下節將會談到)。不過不做法會、不化緣的原則,至今未曾打破。
其實,出家人化緣、接受供養,仿佛自古以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法師深受百丈禪師的化育及影響,堅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準則,絕對力行自力更生,不受供養。
只不過這樣的堅持,卻讓這位當時身無分文又沒有特殊技能的修行者,嘗盡了苦頭。
考驗
當原則與現實的生存問題相抵觸——面臨三餐不繼、一窮二白時,仍能堅持下去嗎?答案往往是否定的。可是在如此艱困的處境,法師非但沒有絲毫退縮的念頭,反而不斷地探求生存本領,作為因應變通。
最早,法師用的是從慈云寺學來的本事——種田。一九六五年,他和當時追隨的幾位弟子,一塊兒開墾了花蓮普明寺后荒蕪的旱田,種植花生等作物維持生計,日常除了誦經修道,便是辛勤種田。法師的大弟子德慈師父尤其堅毅,遇到農忙時借不到牛,甚至自個兒拖著奇重無比的犁,下田耕作。如此勤奮工作,卻仍不足以糊口。農作的收成,經常不夠支付買肥料的錢。
憶起當年的困境,德慈師父告訴我們:“有時候,上人和我們三位弟子一天的菜色,只有一塊豆腐,沒辦法,只得把豆腐切成四小塊大家分,再沾些鹽巴配飯吃。晚上,四個人擠在兩個榻榻米大的床上,以臥如弓般的睡姿入眠。”
光靠種田顯然難以維生,法師亟思開源,于是師徒幾個人開始織毛衣、將水泥袋改成小飼料袋、縫制嬰兒鞋、織棉紗手套、為成衣做加工、做嬰兒尿布、手拉胚、種菊花、捏塑膠花……舉凡想得到的生財方法,幾乎都曾嘗試去做。現在各位如有機會到花蓮的靜思精舍參訪,將發現歷經四十多年,師父們依然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清規,未曾改變。他們仍舊保有自己耕作的田畝,只不過當年的飼料袋、嬰兒鞋,已經由蠟燭、豆粉,以及出版社的版稅取代了。影響與省思
四十余年來,上人堅持自食其力,最深遠的影響是:慈濟的會員們深信,在當年那樣艱辛的環境下,法師和他的弟子們都能咬著牙渡過難關,自謀生路、不受供養,今天各界捐給慈濟基金會的錢,也絕對不會挪用到精舍師父們身上。
更令人敬佩的是,精舍師父們不僅不會動用基金會的錢,還義務為基金會工作。就是這種無私無我的精神,讓每位投入慈濟慈善工作的會員真心誠意地付出金錢、智慧與時間。而以回饋與服務為目標的“志工”系統,也在這種信心與共識下建立起來。
人生的途程很長,多少人一旦遭遇挫折,便倒下了、放棄了或妥協了。法師一路堅定地走來,讓我們深深地體認到,只要堅信自己的選擇與原則是對的,再苦再難也得堅持到底,不能輕言放棄。
歷史上有多少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宗教家或社會改革者,無論在怎樣的顛沛流離或困頓失敗之中,都能不改其志,無憂無懼,甚至還樂在其中。
終于,他們突破了重重障礙,而能走過暗夜、燭照千秋。
文明的進展,人性的光輝,幾乎都是這樣書寫下來的。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