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國南方季節性乾旱特徵及種植制度適應(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南方季節性乾旱特徵及種植制度適應(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  價:NT$ 468 元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相關商品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作者簡介

楊曉光,博士,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博士生導師,1998年獲中國農業大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農學會農業氣象分會副秘書長、作物氣象與農業小氣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主要從事農業氣候資源利用及信息技術、農田SPAC系統水熱傳輸與節水農業方面研究。執行多項國家科技攻關、863計劃、國際合作等項目研究。指導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10余人,發表論著40余篇。李茂松,1959-,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科技部農業防災減災首席專家,農業部農業防災減災專家指導組成員。長期從事農業自然災害致災機理、孕災環境演變規律、災情監測預警技術、農業防災減災技術、災情田間調查與災損評估、災害應急與風險管理等研究工作。主編、副主編專著7部,發表相關論文120余篇,獲省部級獎8項。

名人/編輯推薦

我國是世界上氣象災害嚴重國家之一,氣象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我國旱災發生頻率逐漸加快,農業生產風險增加,產量波動加大,直接影響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
過去普遍認為干旱主要發生在我國北方地區,20世紀后期以來北方干旱常態化、南方季節性干旱擴大化趨勢明顯.南方地區以占全國42。6%的耕地養育了占全國56.7%的人口,農作物播種面積占全國的48.5%,特別是水稻和油菜的播種面積占全國的80%以上,在我國農業和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03年江南、華南和西南部分地區的伏秋連旱,2004年華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大范圍嚴重秋旱,2005年華南南部的秋冬春連旱,2006年川渝地區的大旱等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直接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適合南方地區的季節性干旱指標體系,明確氣候變化背景下季節性干旱空間分布特征和時間演變趨勢,提出各區域防旱避災種植制度優化布局,這對南方地區防災減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針對我國南方季節性干旱頻繁發生、危害曰趨嚴重新態勢,我們在“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農業重大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調控技術研究”第七課題“南方季節性干旱調控技術研究(2006BAD04807)”和“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重大突發性自然災害預警與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2012BAD20BOO)”支持下,重點圍繞氣候變化背景下南方季節性干旱時空演變特征及種植制度適應這一主題開展研究。本書部分研究成果已以學術論文發表,其中“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南方地區季節性干旱特征與適應”研究結果以系列文章刊發在2012—2013年的《應用生態學報》上,相關內容獲得20工2年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本書共分8章,第1章緒論,第2章南方季節性干旱指標體系的建立和應用,第3章氣候變化背景下南方地區農業氣候資源時空特征,第4章南方地區季節性氣象干旱時空特征,第5章南方地區季節性農業干旱時空特征,第6章南方地區季節性干旱分區及評述,第7章南方地區防旱避災種植制度布局,第8章南方季節性干旱研究展望。
感謝參加課題研究及書稿撰寫的所有人員:中國農業大學馮利平教授、施生錦副教授、王靖副教授、黃彬香老師,研究生曲輝輝、隋月、代姝瑋、趙錦;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王春艷副研究員;湖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黃晚華高級工程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與肥料研究所楊光立研究員、肖小平研究員;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趙俊芳副研究員;四川省農業氣象中心王明田高級工程師等。
楊曉光李茂松
2013年5月

目次

第1章 緒論
1.1 南方地區概況和農業生產現狀
1.2 南方季節性干旱發生現狀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1.3 干旱研究現狀和進展
1.4 小結

第2章 南方季節性干旱指標體系的建立和應用
2.1 干旱指標的收集和選取
2.2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指標的建立和修正
2.3 相對濕潤度指數的建立和修正
2.4 標準化降水指數的建立和應用
2.5 連續無有效降水日數指標的建立和應用
2.6 作物水分虧缺指數指標的建立和應用
2.7 季節性干旱評價指標體系
2.8 小結

第3章 氣候變化背景下南方地區農業氣候資源時空特征
3.1 指標及分析計算方法
3.2 光能資源時空分布特征
3.3 熱量資源時空分布特征
3.4 水分資源時空分布特征
3.5 小結

第4章 南方地區季節性氣象干旱時空特征
4.1 基于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氣象干旱時空特征
4.2 基于相對濕潤度指數的干旱時空特征
4.3 基于標準化降水指數的干旱時空特征
4.4 小結

第5章 南方地區季節性農業干旱時空特征
5.1 農業干旱指標計算方法
5.2 基于連續無有效降水日數的農業干旱時空特征
5.3 基于作物水分虧缺指數的主要農作物季節性干旱時空特征
5.4 小結

第6章 南方地區季節性干旱分區及評述
6.1 南方地區季節性干旱分區指標篩選
6.2 分區評述
6.3 小結

第7章 南方地區防旱避災種植制度布局
7.1 計算方法
7.2 基于綜合效益的防旱避災種植模式優化布局
7.3 小結

第8章 南方季節性干旱研究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
8.2 亟待解決的問題
8.3 未來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1.3.5 作物需水應用研究進展
作物需水包括植物同化進程水、植物體內的水、植物蒸騰和土壤蒸發及植株表面蒸發(張永勤等2001),其中同化進程水、植物體內的水和植株表面蒸發耗水僅占作物需水總量的1%左右,因此,一般所說的作物需水近似為植物蒸騰和土壤蒸發之和。
作物需水量指生長在大面積上的無病蟲害作物,在土壤水分和肥力適宜時,在給定的生長環境中能取得高產潛力的條件下,為滿足植株蒸騰、棵間蒸發、組成植株體的水量之和。作物需水量由多種因子共同決定,作物種類、品種和生長階段是內因,太陽輻射、氣溫、相對濕度、風速等氣候條件是外因,同時農業技術措施對作物需水也有一定影響(張和喜等2006)。多年來眾多學者對作物需水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田間,如經驗公式法、水量平衡法、微氣象學法、空氣動力學法等都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劉丙軍等2007)。
1.3.6 災害風險評估和干旱分區研究進展
(1)災害風險評估研究進展
西方學者在19世紀末提出風險的概念,并應用于經濟學領域。風險是指從事某項活動結果的不確定性,這種結果包括損失、盈利、無損失也無盈利3種情況(Paul等2001)。風險評估最早出現在20世紀3。年代末。1938年,美國開展了聯邦食品、藥物與化妝品行動,可認為是最早的風險評估事件。到20世紀40—50年代概率論在原子能、航空領域中得到發展與應用(失敗模式、事故樹分析),使風險評估在理論上得到了迅速發展。20世紀中期,風險研究被逐漸引入了自然災害的研究領域(任魯川1999)。國內自然災害研究中,通常認為災害風險指的是災害活動及其對人類生命財產破壞的可能性(國家科委國家紀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1998)。風險分析作為一門學科,興起子20世紀6。年代,近二三十年來得到了迅速發展,并已廣泛應用于生物、醫學、技術應用、環境和工程等方面。20世紀90年代末黃崇福等(1999)提出了比較系統的自然災害風險概念,即區域內自然致災因子發生時間、空間、強度的可能性,對人類社會系統各種破壞的可能性,以及各種相應損失的可能性。
自然災害風險分析是多學科交叉的邊緣科學,它以災害模型、抗災性模型、成災體密度模型和災害損失模型為基礎。在國內,風險分析評估最初在經濟領域應用較多,而自然災害風險分析起步較晚。一個主要原因是災害損失的指標及定量計算是一個較復雜的問題,很難有統一的標準。近十幾年來,自然災害風險評估發展很快。20世紀9。年代初以來,趙阿興等(1993)以傷亡人數和財產損失劃分災害等級,在地質災害風險評估方面總結了許多好的方法;黃崇福等(1994)從數學分析方法和保險研究方面建立了較好的風險評估模型;孫榮強(1994)從水文角度探討了干旱指標;李世奎等(1997)在農業生態地區法的基礎上建立了具體的適應性較廣的風險分析模型,并以此模型分析計算了華南4種果樹的主要農業氣象災害的風險度,并在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方面做了許多開創性的研究。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46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