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赫爾辛基顯微神經外科學的基礎與技巧(簡體書)
滿額折

赫爾辛基顯微神經外科學的基礎與技巧(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68 元
定  價:NT$ 1008 元
優惠價:87877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2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對于神經外科醫生而言,如果他們有幸訪問赫爾辛基大學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學系,并且獲得這本書籍留作紀念,他們將是何等的幸運。該著作可能是神經外科學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書籍之一,引人入勝,令人欣喜。如標題所述,Lehecka,Laakso及Hernesniemi醫生在赫爾辛基期間,就開始從事神經外科學的撰稿工作,然而他們的貢獻遠不止此。他們與赫爾辛基中心醫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與JuhaHernesniemi及其同事齊心協力將赫爾辛基中心醫院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神經外科中心。用國際化形容這個地域偏遠的北部地區絕非夸大其辭,名單列及的訪問者名望顯赫,更像是全球神經外科學領域的名人錄。
著者用生動有趣的插圖展示了芬蘭神經外科學的歷史(雖然部分在當時的環境下影響深遠),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芬蘭氣息。更為重要的是,從對赫爾辛基中心醫院的理念、例行程序和慣例的論述中,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熱情、誠實、正直的品性。這些特質在許多學員的文章中予以強調,他們對在赫爾辛基的經歷提供了輕松有趣的報道。毋庸置疑,這段經歷深深地改變了他們的生活。Juha雖然沉默寡言,但溫和幽默。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他竭盡全力完善外科技能。他指導學員盡職盡責,贏得學員和同事的欽佩和敬仰。當然,讀者還可以得到大量神經外科學基礎操作方面的實際性的指導(詳見于顯微神經外科學原則、方法,病理學具體操作策略及神經麻醉學的相關章節)。
最重要的內容在Juha提供的“策略及竅門”標題下予以總結。經驗豐富的神經外科醫生可以通過分析自己與Juha外科手術的不同方式,從中獲益。
本書涵蓋了赫爾辛基中心醫院與神經外科學相關的任何細節,包括Juha對手術室的運作要求、個人習慣和工具的明細,確保合作人員能夠理解手術進展過程。一個能夠敏銳感知外科醫生需求并且運作和諧的團隊,對于患者而言,其優勢不容小覷。如此精良的團隊是確保神經外科手術高效安全完成的可靠保障,從而使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培養發展精良高效的優質團隊,僅僅是Juha眾多才華的一項而已。
Juha可謂是技術精湛的神經外科醫生。能夠切身感受到他對專業的激情、領會他獨有的見解、目睹他無私的獻身精神,可謂是今生有幸。為保存正常的解剖結構,他提倡簡潔、安全、快速的外科手術。這一點值得我們效仿。Juha在書中與讀者分享了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照亮了一條蘇格拉底式的道路:兼收并蓄,尊重并包容不同方法。這樣既尊重已被證實的專業知識,又鼓勵了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對于訪問過赫爾辛基中心醫院的醫生而言,他們有幸切身體會到這些特點;對于無緣赫爾辛基之旅的人而言,閱讀這本著作也是幸運至極的。

目次

1 緒論
2 赫爾辛基大學中心醫院神經外科
2.1 赫爾辛基及芬蘭的神經外科學發展歷史
2.1.1 芬蘭神經外科學的奠基人——Aarno Snellman
2.1.2 芬蘭的血管造影術
2.1.3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20世紀40年代晚期
2.1.4 顯微神經外科學和血管內治療外科學
2.1.5 曾經發生的變革
2.2 目前科室構成
2.3 工作成員
2.3.1 神經外科醫生
2.3.2 神經外科住院醫生
2.3.3 神經麻醉醫生
2.3.4 神經放射醫生
2.3.5 病區 1 緒論 2 赫爾辛基大學中心醫院神經外科 2.1 赫爾辛基及芬蘭的神經外科學發展歷史 2.1.1 芬蘭神經外科學的奠基人——Aarno Snellman 2.1.2 芬蘭的血管造影術 2.1.3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20世紀40年代晚期 2.1.4 顯微神經外科學和血管內治療外科學 2.1.5 曾經發生的變革 2.2 目前科室構成 2.3 工作成員 2.3.1 神經外科醫生 2.3.2 神經外科住院醫生 2.3.3 神經麻醉醫生 2.3.4 神經放射醫生 2.3.5 病區 2.3.6 重癥監護室(ICU) 2.3.7 手術室 2.3.8 管理人員 2.4 綜合手術室 2.4.1 綜合手術室的結構設計 2.4.2 手術室的環境氛圍 3 麻醉 3.1 基礎生理學理論及其對麻醉的影響 3.1.1 顱內壓(ICP) 3.1.2 腦血流的自主調節 3.1.3 CO2反應性 3.1.4 腦組織代謝偶聯 3.2 麻醉的監測 3.3 術前評估與麻醉誘導 3.4 麻醉的維持 3.5 麻醉的終止 3.6 體液的管理與輸血 3.7 不同體位的麻醉要求 3.7.1 仰臥位 3.7.2 俯臥位,側俯臥位和跪俯臥位 3.7.3 坐位 3.8 術后在ICU中的監護 3.9 特殊情況 3.9.1 動脈瘤手術中的暫時夾閉 3.9.2 腺苷與短暫的心臟停搏 3.9.3 術中神經電生理的監測 3.9.4 抗血栓形成藥物與血栓栓塞 4 赫爾辛基顯微神經外科理念 4.1 基礎理念 4.2 顯微神經外科原則 4.3 手術室布局 4.3.1 設備配備 4.3.2 顯示器 4.4 患者體位與頭部固定 4.4.1 手術臺 4.4.2 患者體位 4.4.3 神經外科醫生的工作姿 勢與活動情況 4.4.4 頭部固定 4.5 必需或有用的手術工具 4.5.1 手術顯微鏡 4.5.2 托手架 4.5.3 雙極電凝與單極電刀 4.5.4 高速磨鉆 4.5.5 超聲吸引器 4.5.6 纖維蛋白膠 4.5.7 吲哚菁綠熒光血管造影 4.5.8 顯微多普勒及血流儀 4.5.9 神經導航 4.5.10 術中DSA 4.6 顯微手術器械 4.7 消毒、鋪單的習慣 4.8 開顱手術的一般原則 4.9 赫爾辛基顯微神經外科的基本手術方法 4.9.1 簡單、安全、快速、保持正常解剖結構 4.9.2 鏡下操作 4.9.3 顯微鏡的移動 4.9.4 左手持吸引器 4.9.5 右手持器械 4.9.6 雙極鑷 4.9.7 顯微剪刀 4.9.8 棉片 4.9.9 銳性分離與鈍性分離 4.9.10 沖洗法與水分離技術 4.9.11 最小牽拉 4.10 關顱 4.11 赫爾辛基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模式的關鍵要素 4.12 Hernesniemi教授的一般習慣與手術器械 4.12.1 一般習慣 4.12.2 手術器械 5 常用入路 5.1 外側眶上入路 5.1.1 適應證 5.1.2 體位 5.1.3 切口和開顱 5.2 翼點入路 5.2.1 適應證 5.2.2 體位 5.2.3 切口和開顱 5.3 經縱裂入路 5.3.1 適應證 5.3.2 體位 5.3.3 切口和開顱 5.4 顳下入路 5.4.1 適應證 5.4.2 體位 5.4.3 切口和開顱 5.5 乙狀竇后入路 5.5.1 適應證 5.5.2 體位 5.5.3 切口與開顱 5.6 暴露枕骨大孔的側方入路 5.6.1 適應證 5.6.2 體位 5.6.3 切口和開顱 5.7 乙狀竇前入路 5.7.1 適應證 5.7.2 體位 5.7.3 切口和開顱 5.8 坐位——幕下小腦上入路 5.8.1 適應證 5.8.2 體位 5.8.3 切口和開顱 5.9 坐位——四腦室和枕大孔區入路 5.9.1 適應證 5.9.2 體位 5.9.3 切口和開顱 6 針對不同病變的特殊技術和策略 6.1 動脈瘤 6.1.1 不同部位動脈瘤的手術入路 6.1.2 破裂動脈瘤的手術策略 6.1.3 未破裂動脈瘤的手術策略 6.1.4 腦脊液釋放和顱內血腫清除 6.1.5 動脈瘤的暴露 6.1.6 側裂開放 6.1.7 臨時夾閉 6.1.8 永久夾閉和動脈瘤夾的選擇 6.1.9 術中動脈瘤破裂 6.1.10 腺苷 6.2 動靜脈畸形 6.2.1 動靜脈畸型手術基本策略 6.2.2 術前栓塞 6.2.3 手術入路 6.2.4 硬膜剪開與初始腦組織分離 6.2.5 進一步分離及臨時阻斷夾的使用 6.2.6 分離與電凝細小供血動脈 6.2.7 動靜脈畸型切除的最終步驟 6.2.8 動靜脈止血 6.2.9 術后管理及影像學隨訪 6.3 海綿狀血管瘤 6.3.1 海綿狀血管瘤患者手術治療的基本策略 6.3.2 術中定位 6.3.3 手術入路 6.3.4 分離與切除病灶 6.3.5 術后影像檢查 6.4 腦膜瘤 6.4.1 凸面腦膜瘤的手術策略 6.4.2 矢狀竇旁腦膜瘤的手術策略 6.4.3 鐮旁及天幕腦膜瘤的手術策略 6.4.4 顱底腦膜瘤的手術策略 6.4.5 腫瘤的質地 6.4.6 手術入路 6.4.7 切斷血供 6.4.8 腫瘤切除 6.4.9 修補硬膜 6.5 膠質細胞瘤 6.5.1 低級別膠質瘤的手術策略 6.5.2 高級別膠質瘤的手術策略 6.5.3 手術入路 6.5.4 術中腫瘤的定位及腫瘤邊界的確定 6.5.5 腫瘤切除 6.6 三腦室膠樣囊腫 6.6.1 膠樣囊腫的手術策略 6.6.2 體位擺放和開顱術 6.6.3 經大腦半球入路和胼胝 體切開 6.6.4 膠樣囊腫的切除 6.7 松果體區病灶切除 6.7.1 松果體區病灶手術策略 6.7.2 入路和開顱 6.7.3 硬膜下操作 6.7.4 腫瘤切除 6.8 四腦室腫瘤 6.8.1 四腦室腫瘤的基本手術策略 6.8.2 體位和開顱術 6.8.3 硬膜下暴露四腦室 6.8.4 腫瘤切除 6.9 脊柱硬膜下腫瘤 6.9.1 脊柱硬膜下腫瘤的手術策略 6.9.2 體位 6.9.3 手術入路 6.9.4 硬膜下分離 6.9.5 關閉手術切口 7 赫爾辛基神經外科的培訓、教育和科研 7.1 赫爾辛基神經外科住院醫師培養 7.1.1 住院醫師培養計劃 7.1.2 在赫爾辛基如何才能成為一名神經外科醫師——住院醫師培訓那些年 7.2 學術和研究能力的培養 7.2.1 科學博士培養 7.2.2 我在赫爾辛基做博士論文的經歷 7.3 Hernesniemi教授的顯微神經外科進修人員 7.4 醫學生 7.5 國際訪問者 7.6 國際實況手術課程 7.6.1 赫爾辛基手術演示課程 7.6.2 LINNC-ACINR課程(J. Moret和C. Lslak組織) 7.7 出版活動 7.8 赫爾辛基神經外科的研究小組 7.8.1 Biomedicum小組(研究動脈瘤瘤壁) 7.8.2 神經外科轉化醫學研究小組 7.8.3 赫爾辛基腦動脈瘤研究 (HeCARe)小組 8 赫爾辛基神經外科的訪問計劃 8.1 為期兩年的神經外科進修醫生計劃 8.1.1 為什么要做專科進修醫生? 8.1.2 尋找一個專科進修醫生職位 8.1.3 了解進修醫生計劃 8.1.4 抵達赫爾辛基 8.1.5 非常重要的第一天 8.1.6 一天的生活(作為一名專業進修醫師) 8.1.7 協助手術 8.1.8 護士 8.1.9 麻醉醫師 8.1.10 手術室里的音樂 8.1.11 查房 8.1.12 訪問學者 8.1.13 圖釘和他們的故事 8.1.14 實況轉播的介入神經放射學和神經外科學課程(LINNC)及實況手術課程 8.1.15 這里的氣候及四季 8.1.16 公寓 8.1.17 赫爾辛基 8.1.18 芬蘭食物 8.1.19 語言 8.1.20 名言 8.1.21 練習,練習,再練習 8.1.22 視頻編輯 8.1.23 Juha Hernesniemi的手術 8.1.24 專科進修醫師職位的選擇 8.2 適應芬蘭文化與社會 8.2.1 “談應該談的”和“走應該走的”之間的區別 8.2.2 學習起來比較困難但對生活非常有益(芬蘭語) 8.2.3 就要像芬蘭人一樣生活 8.2.4 從來沒有好天氣 8.2.5 芬蘭人吃苦耐勞的態度 8.2.6 “他”和“她”都是同一個詞“HAN” 8.2.7 總結 8.3 赫爾辛基的印象 8.4 赫爾辛基大學神經外科的2年進修經歷 8.5 我對在赫爾辛基“手術”的回憶 8.5.1 對芬蘭人的第一印象 8.5.2 赫爾辛基大學中心醫院 8.5.3 Hernesniemi教授和他的手術技巧 8.5.4 我目前在日本的日子 8.5.5 總結 8.6 一年進修醫生經歷以后 8.7 在赫爾辛基神經外科一年的研修經歷 8.8 六個月的進修經歷 8.8.1 怎樣開始 8.8.2 地域和人民 8.8.3 彩虹團隊及其主席 8.9 兩個月的進修經歷 8.10 赫爾辛基回憶 9 給青年神經外科醫師的一些職業建議 9.1 閱讀和學習解剖 9.2 訓練技能 9.3 樹立心目中的榜樣 9.4 保持健康 9.5 堅持臨床醫生的責任感 9.6 以最熟悉的方式進行手術 9.7 顯微外科手術入門 9.8 進行研究并做好記錄 9.9 對病人進行隨訪 9.10 寫作和發表論文 9.11 了解你的團隊和病人 9.12 科室氛圍 10 神經外科之路——我的歷程 11 神經外科的未來 [附] Hernesniemi教授的一般習慣與手術器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7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