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戴高樂‧柴契爾夫人(簡體書)
滿額折

戴高樂‧柴契爾夫人(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  價:NT$ 288 元
優惠價: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夏爾·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1890—1970),法國將軍、政治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領導自由法國運動,戰后成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并擔任第一任總統。戴高樂支持發展核武器、制定泛歐洲外交政策、努力減少美國和英國的影響、促使法國推出北約、反對英國加入歐共體、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系列思想政策旨在維護法國的國家利益和大國地位,被稱為“戴高樂主義”。
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Hilda Thatcher,1925—2013),三次連任英國首相,在政壇堪與丘吉爾匹敵。她做事堅決,政績遠超過戰后英國歷任首相,使長期病病懨懨的英國經濟出現生機,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因而摘取了西歐“政治明星”的桂冠。這部有關撒切爾夫人的傳記,旨在告訴讀者撒切爾在英國政治、歐洲政治乃至世界政治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她的政見如何, 怎樣治理一個害了二、三十年“ 英國病” 的國家。
作者對戰后西歐有較深入研究,因此對兩位政治家的評介既具可讀性又有學術價值,清晰勾勒了他們的生平、政策和訴求,能突破具體事件的時空限制,把它們放到歷史大舞臺上投影并考察。材料運用也很有講究,大量直接運用外刊、外電,由此可見作者的視野以及消化、綜合一手材料的功力。

作者簡介

陳樂民(1930—2008),歐洲問題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前所長。歐洲學會原會長。是在中國首倡“歐洲學”觀念的人。半個多世紀中長期從事“民間外交”、國際政治和中西歷史文化的研究工作,曾游歷亞非拉歐美各地,參加了大量國際會議,進行講學等學術交流活動。著作《歐洲文明十五講》、《戰后西歐國際關系(1945~1984)》等最受關注,成為中國歐洲思想史、政治史研究的典范作品。

名人/編輯推薦

夏爾·戴高樂,是當代法國的偉人,也是20世紀接觸的國際風云人物。……要了解戴高樂其人,必須了解“民族”這個概念在他一生中所具有的分量。可以說,他無時不把民族振興的大業當作第一位的問題,把法蘭西的民族命運同個人的前途緊緊地結合在一起。因此,民族主義的戴高樂哲學的核心,抽調了“民族”這個基本要素,也就無所謂人們習稱的戴高樂主義。
瑪格麗特·撒切爾是一個女人,又有一個“鐵夫人”的綽號。女人而“鐵”,又當了首相,這豈不容易引發人們的“好奇心”么?
本書的重點放在撒切爾夫人從事政治生活以來的年代,特別是她出任首相以后七八年來制定和推行國內外政策的主要政務活動。她是個很有特色當代的政治家,要想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英國歷史,是不能繞過這個“撒切爾時期”的。
《戴高樂撒切爾夫人(精)》由陳樂民編著。

陳樂民(1930—2008),祖籍浙江紹興,生于北京。國際政治與歐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前所長,原歐洲學會會長。先后在燕京大學、中法大學肄業,1950年考入清華大學的外國語言文學系法語專業(1952年院系調整并人北京大學),從北大畢業后進入“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從事“民間外交”,先后在位于維也納的“世界和平理事會”(簡稱“世和”)書記處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簡稱“對外友協”)歐洲處工作。1980年調往外交部所屬的國際問題研究所,轉向治學和研究。1983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西歐研究所,著手寫作《戰后西歐國際關系》,之后注意力轉向歐洲文明和歷史文化問題,1988年出版《“歐洲觀念”的歷史哲學》,將歐洲作為一個政治、文化的綜合概念來看待;繼而在1990年代寫作《歐洲文明擴張史》(后更名為《歐洲文明的進程》),從歷史發展的視角來看歐洲社會是怎樣地從古代、中古走人近代和現代。20世紀末,與資中筠共同主編“冷眼向洋——20世紀風云啟示錄”系列,并撰寫《20世紀的歐洲》,思考全球背景下的歐洲問題。
陳樂民先生幼承家學,有較深的中國文化修養,并擅書法、國畫。他博覽中國的文史典籍,在潛心梳理歐洲的歷史與現實之外,也留下了大量讀書隨筆和思想札記。所涉內容,兼有中西文史和哲學。他一直倡導將人文學科引入國際問題研究之中,讀書無定法,于雜中求專,專中求博。晚年的思考力圖在高層次上、在中西哲學文化中找出通道,從他的著作中可見這一努力的吉光片羽。自1992年確診為慢性腎衰竭,陳先生每周需要做血液透析,但他不為老病所困,直至生命最后時刻,仍以驚人毅力讀書、寫作,并將切身關心的問題越來越集中于歐洲文明的公民社會與啟蒙。
“陳樂民作品”凡九冊,整合收錄了作者主要的文章隨筆、學術專著及譯著。《歐洲與中國》、《敬畏思想家》、《讀書與沉思》、《在中西之間:自述與回憶》為文集,以十余部已出版的作者自編、他編文集為主體,按主題、寫作或出版時間遞次編訂。專著部分五冊,亦根據內容及寫作思路對零散的單行本進行了適當整合:《戴高樂撒切爾夫人》以兩位個性鮮明的歐洲政治家的生涯為切入點,進入戰后各國利益和國際關系的具體情境;《戰后西歐國際關系(1945--1984)》(附《東歐巨變與歐洲重建(1989--1990))))以詳實的歷史文獻資料梳理了戰后歐洲在不同階段的發展變化;《20世紀的歐洲》(附《“歐洲觀念,,的歷史哲學》)圍繞歐洲一體化進程,從歷史觀念到現實推動。勾勒出歐洲怎樣在‘‘歐洲主義”與“民族主義”的交織中,走過獨特的發展道路;《歐洲文明的進程》(附《對話歐洲》)從文明史的長時段看歐洲,意在探討歐洲文明的特殊成因和內涵(陳先生另有一本北大課堂講稿《歐洲文明十五講》,因與此部分內容有所重合,未作收入);《萊布尼茨讀本》(附《有關神的存在和性質的對話》)集中于中西之交的歷史時段,展現了中西文明在16、17世紀的理解與接觸,此后西方經過工業革命與啟蒙運動,走上異軍突起的近現代之路。總體來說,希望通過對文章和專著的重新整理,可以全面呈現出陳樂民先生作為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和主要成就,并對當前全球化背景下的歐洲問題研究有所助益。
作品盡量保持作者發表或出版時的寫作習慣和風格,一些用語、標點和譯名等不根據現有標準強行統一,除有明顯排版錯訛外,一般不作更改。
“陳樂民作品”的出版得到作者家屬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女公子陳豐女士,搜集整理、重新編訂了大量的集外文,提供了作者生前出版各著作之原版樣書。原湖南省教育廳廳長朱尚同先生、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關系和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馮紹雷教授均對作品集的編纂給予了諸多建議。在此,謹向他們及關心和幫助“陳樂民作品”出版的各界人士致以誠摯的謝意,并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目次

小引
家庭童年從軍
匹夫有責
自由法國
戰爭與盟友
走在凱旋的路上
從臨時政府到退隱
東山再起
外交戰略家
大風起兮
科龍貝的鐘聲
戴高樂和戴高樂主義
參考書目舉要
修訂后記

書摘/試閱

第一次世界大戰就這樣爆發了。對于法國來說,這顯然是一個從德國手中奪回阿爾薩斯和洛林失地、取得薩爾煤礦區權益、恢復在歐洲的霸權地位的大好時機。
法國的第一個軍事行動是進攻比利時。第三十三步兵團受命于8月5日從阿拉斯城啟程,開赴比利時。戴高樂躊躇滿志,在這一天的日記上寫道:“每個人都動員起來了。這種強壓著的激情是我夢寐以求的。”
第三十三步兵團原屬后備力量,但由于德國攻勢極猛,法軍退至橫貫迪南的莫斯河上,第三十三步兵團奉命守住莫斯河大橋,阻止德軍過河。8月15日,與德軍交火,戴高樂在他參加的第一次實戰中大腿負傷,先后被送到阿拉斯、里昂和巴黎治療,年底又重返前線。
這時他所屬的步兵團已開往香巴尼,貝當已經調離三十三團并提升為旅長。新團長是克羅戴爾上校。戴高樂離開戰場的三個月期間,戰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海峽到瑞士一線,交戰雙方一直在頂牛。戴高樂執行了許多次很危險的偵察任務,表現出色。1915年1月20日,戴高樂受到表彰。后來在另一位新團長布多爾上校任期內,他被提升為上尉。
1915年底,戰爭僵局有了突破,德國軍隊開始向凡爾登大舉進攻。法國軍隊面臨嚴峻考驗。指揮凡爾登防務的是第三十三步兵團的前團長、后晉升為將軍的貝當。1916年2月,戴高樂所在部隊向凡爾登集結,3月1日與德軍在都奧蒙堡一帶遭遇。
遭遇戰打得十分激烈,德軍猛烈炮擊法軍陣地,第三十三步兵團的大部分陣地破壞嚴重。當時傳說戴高樂已經陣亡,貝當為此還發布了正式的表彰令:“戴高樂上尉,連指揮員,以其德智殊勛聞于世;于其所屬營以遭敵猛烈炮擊而傷亡慘重,且敵人以強兵進逼之際,率部迅猛出擊,拼力與敵肉搏——實為完遂其軍人榮譽感之唯一抉擇。上尉卒殉難沙場,誠我無雙之軍士也。”
其實,戴高樂并沒有死,而是受了重傷,在昏迷中被德軍俘虜了。他曾經設法越獄,沒有成功,被送到巴伐利亞的因戈爾施塔特懲罰營。戴高樂懷著雄心壯志,卻沒有能夠在戰場上充分施展他的才干,過了兩年零八個月的俘虜生活,可算是‘‘壯志未酬”。然而,他并沒有虛度在俘虜營的時間,他作了大量的筆記,把對戰略方面的心得體會記了下來,為他的第一部政治、軍事著作《敵人內部的傾軋》積累了基礎材料。這些筆記,連同他在獄中寫回的家信,成為后人研究戴高樂青年時期的思想、性格和抱負的有價值的資料。他在筆記中寫道:“一個人必須要做一個有志氣的人。行動的成功之道是能夠在任何時候自我控制。更確切地說,這是取得成功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領袖人物是不尚空談的人。”許多戴高樂傳記作者據此推論。青年戴高樂志向很高,即使身處逆境也不失作為一個領袖人物的抱負。在俘虜營里,戴高樂每天閱讀德文報紙,從中了解戰爭的進程;他在和難友們討論有關戰爭問題的時候總是表現出勝利的信心,難友們給他起了個綽號:“王室大元帥”,意思是歷代王朝統率陸軍的總司令。
1918年11月3日,奧匈帝國宣布投降,11日德國軍隊放下了武器,德方代表前往巴黎東北的貢比涅森林,在法國福煦將軍的行軍火車上簽署了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戴高樂也從德國的俘虜營獲釋回國。
戴高樂在四年對德戰爭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俘虜營中度過的,這對于戴高樂這個血氣方剛的愛國青年來說未免是件憾事。不過他在都奧蒙堡一役當中確曾表現得十分出色,布多爾上校竭力為他請功,于是1919年7月他獲得了一枚最高榮譽騎士勛章。
P20-P21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