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大夏書系‧課堂教學“心”主張(簡體書)
滿額折

大夏書系‧課堂教學“心”主張(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  價:NT$ 192 元
優惠價:87167
領券後再享88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活動時空,教師的教學工作、學生的學習活動大部分是在課堂生活中度過的。本書以作者切身感受為例,詳細解析了優質課堂生成的路徑,相信讀者閱畢會對教學效果,乃至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教師的生活質量進行更進一步的反思.以往的教學,過于重視知識的傳授,而不關注情感的流露、內心世界的表達。本書作者董彥旭(德育專家張萬祥之高徒)認為,優質的課堂應該以這樣的面貌呈現出來:教師和學生仿佛化作了生命的共同體,同研究,共成長。在本書中,他為大家呈現了課堂教學的 “心”追求、“心思路、“心”選擇、“心”策略,完美演繹了優質課堂的教學藝術,為廣大一線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范式,是大家錘煉自己課堂教學能力的好助手。

作者簡介

董彥旭是天津市實驗中學政治高級教師,天津市中小學“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學員,兼任天津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導師。榮獲天津市優秀德育教師、天津市十佳青年教師、第三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教師獎等多項光榮稱號。撰寫了60多篇學術論文,先后發表于《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等報刊;近年間,出版了《心靈互動的德育》《追求心靈互動的教學》等個人專著。
2012年12月,天津市教委、中國教育報社在天津舉辦了董彥旭教學思想與實踐成果展示、研討、交流會。

名人/編輯推薦

以往的教學,過于重視知識的傳授,而不關注情感的流露、內心世界的表達。
《課堂教學“心”主張》作者董彥旭(德育專家張萬祥之高徒)認為,優質的課堂應該以這樣的面貌呈現出來:教師和學生仿佛化作了生命的共同體,同研究,共成長。
在《課堂教學“心”主張》中,他為大家呈現了課堂教學的“心”追求、“心”思路、“心”選擇、“心”策略,完美演繹了優質課堂的教學藝術,為廣大一線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范式,是大家錘煉自己課堂教學能力的好助手。
編輯推薦篇章:
P9 情在心中,打造濃情課堂的藝術
P98 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一體化協調
P109課堂學習與終身學習的可持續性協調

目次

前言 優質課堂的教學藝術
第一編 教學境界“心”追求
一、課在詩中,演繹詩意課堂的藝術/
二、智在書中,創建智慧課堂的藝術/
三、情在心中,打造濃情課堂的藝術/
四、人在樂中,構筑和諧課堂的藝術/
五、育在美中,追尋審美化課堂的藝術/
第二編 師生互動“心”思路
一、思想共享/
二、情感共鳴/
三、目標共求/
四、思維共振/
五、體驗共悟/
六、創意共生/
七、評價共通/
前言 優質課堂的教學藝術
第一編 教學境界“心”追求
一、課在詩中,演繹詩意課堂的藝術/
二、智在書中,創建智慧課堂的藝術/
三、情在心中,打造濃情課堂的藝術/
四、人在樂中,構筑和諧課堂的藝術/
五、育在美中,追尋審美化課堂的藝術/
第二編 師生互動“心”思路
一、思想共享/
二、情感共鳴/
三、目標共求/
四、思維共振/
五、體驗共悟/
六、創意共生/
七、評價共通/
八、考試共贏/
第三編 協調育人“心”選擇
一、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全面性協調/
二、學習預設與課堂生成的聯動性協調/
三、接受式學習與探究式學習的互補性協調/
四、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辯證性協調/
五、三維目標與多元教學要素的驅動性協調/
六、心理教育與學科教學的互助性協調/
七、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一體化協調/
八、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和諧性協調/
九、課堂學習與終身學習的可持續性協調/
十、傳統手段與現代媒體的融合性協調/
第四編 智慧施教“心”策略
一、情感滲透法/
二、愉悅樂學法/
三、化知成智法/
四、德才共軛法/
五、以美促知法/
六、憤悱啟發法/
七、創新求索法/
八、爭鳴討論法/
九、因材施教法/
十、潛移默化法/
十一、情境感染法/
十二、心靈感悟法/
十三、行而知之法/
十四、合作共學法/
十五、節奏變換法/
十六、潛能挖掘法/
十七、包容接納法/
十八、嚴謹治學法/
十九、化繁為簡法/
二十、輕負高效法/
二十一、塑造成功法/
二十二、網絡互動法/
二十三、糾錯自省法/
二十四、智慧管理法/
后記 /

書摘/試閱

三、情在心中,打造濃情課堂的藝術
【教學視點】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滲透
作為教師,神圣職責并不只是向學生傳授書本知識,更在于對學生的精神世界施加影響。這種影響的力度首先取決于對學生的愛,即人文性情感的滲透。教育工作的全部意義就在于喚醒每一位學生的心,使他們都沐浴在愛的陽光里,讓他們受著情感的滋潤;給學生以愛心,與他們進行心靈的溝通和愛意的融合,來喚起他們的求知欲望。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采用各種方式滲透情感,盡量使學生處于相應的情感氛圍中,幫助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同時也能受到情感的熏陶。而要實現課堂教學的情感滲透,就應做到以下兩點。
一是教學要突出情感的目的性價值。
當今教育學把生命作為基礎性、核心性概念,選擇從生命的視角觀察、理解和闡發教育活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人的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作為教育的目的來追求,而不是僅僅作為獲得科學知識的手段。當情感的目的性價值成為教師的一種自覺追求時,在課堂上教師就會經常主動與學生形成情感相依相融的關系。有了這種情感相依相融的關系,在豐富的課堂生活中,教師就不再把活生生的學生當成語言、符號的“它”,與教師交往的每一位學生都會得到教師的情感關注。學生就會“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學記》)。
二是教學要注意情感的策略性價值。
社會心理學研究認為,在人們之間建立良好的感情關系時,“好感回報法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們總是喜歡愛自己的人,而討厭恨自己的人。優秀的教師往往能通過教學中與學生目光的接觸、言語的交談,積極主動地進行情感交流,并把對學生的愛、期望和信任也融入其中。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所揭示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從教師語氣中、眼神里流露出來的期望之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個事實。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生前與學生有著親密無間的關系,他對學生的道德修養、學習和生活,表現出深切的關懷,并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始終與學生生活在一起,他曾說過,學生的幸福就是他的幸福,學生的歡樂就是他的歡樂。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教師應有的品質和素養。心理實驗也表明,當學生意識到教師是真正關心、愛護他,并為他操心時,教師在教學中的批評和誘導就是有效的,甚至是其他力量難以比擬的。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用愛心去彌補才能,是勝過用才能去彌補愛心的。”情感是開啟心靈之鎖的鑰匙。教師與學生之間思想感情上融洽,就會產生相互理解、友誼、支持、幫助等諸多“感情效應”。美國全國專業教學標準署制定的優秀教師知識和技能標準中明確提出:“優秀教師熱愛青少年,一心撲在學生身上,承認學生有不同的特征和稟賦,并且善于使每個學生都學到知識。他們的成功在于相信人的尊嚴和價值,相信每個孩子的潛能。”對學生的尊重和熱愛,是現代教育的第一原則。
【案例在線】語文《燈》的情感教學反思
2003年11月25日上午第四節課,我走進教室,以舒緩而深沉的語調說:“今天是11月25日,這是個特殊的日子,是巴金老人的百年華誕,各地的知識界都在舉行慶祝活動,媒體紛紛以大篇幅進行了紀念性報道,作為上海人更應該以百歲的老作家居住在上海而驕傲。(我隨手拿起11月23日的《文匯報》,讓學生看其中的照片,在一片紅紅的楓樹林中,巴老背靠躺椅,臉上露出舒心慈祥的笑容,畫面背景蒼蒼莽莽,前景一大片火紅的楓葉,仿佛先生燃燒的心。)先生一生創作出許多優秀的作品,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正如他在致冰心的信中寫道:‘有你在,燈亮著;我們不在黑暗中,我們放心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不但要給病床上的巴金老人送去真摯的祝福,更要好好學習他為我們呈現的優秀的文學作品,因為這才是巴金先生給我們的最珍貴的財富,如果我們能將巴金先生的人格精神薪火相傳,這將是對巴金先生最大的祝福與安慰。下面讓我們一起為巴金老人的百歲生日祝福,并共同學習先生的散文名作《燈》,以表達我們深深的敬意。”聽了這番富有深情的敘述,同學們心里充滿感動,教室里靜靜的,學生帶著敬仰的心理在認真閱讀文章。
課堂對話開始了,首先我與同學們從首尾兩段找出文中作者的感情變化:由“窒悶”到“微笑”。“窒悶”是苦悶到窒息,因為作者是半夜里從噩夢中醒來的,而且身處抗日戰爭時期的國統區;“微笑”是因為作者堅信“在這人間,燈光是不會滅的”。這句話里“燈光”是什么意思呢?有同學說是信仰,因為巴金將《燈》編入《廢園外》時,在后記中寫道:“這些不象樣的零碎文章都是被一個信念貫穿著,那就是全中國人民所爭取的目標:正義的最后勝利。因此我愿意把它們獻給讀者。”有同學認為是希望和光明,正如巴金在“文革”之后所說:“我不是戰士!我能活到今天,并非由于我的勇敢,只是我相信一個真理:任何夢都會醒的。”噩夢總會醒來,黎明就在面前。有同學說是理想,正如流沙河在詩中寫道:“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有同學說是作者樂觀奮進的生活態度,正如他在《激流》總序中寫道:“生活并不是悲劇。它是一場搏斗。”……學生的精彩回答讓師生的心靈燈光不斷閃爍。
理解了燈的含義后,師生一起討論這篇散文寫了哪些具體的燈:平房射出的燈光、雪夜豆大的燈光、哈里希島的孤燈、希洛點燃的火炬、友人看見的油燈。這五盞燈,前兩盞是“我”親身經歷的燈,是無意受惠,不僅為身體指路,而且為靈魂“指路”;后三盞燈是“我”聽說的燈,是有意施惠,為親人、情人、陌生人傳遞親情、愛情和友情,它不僅為親人導航,而且為人生導航。通過以上分析,學生在題目“燈”的前面加上定語,歸納出燈的象征含義是“精神之燈”“給人溫暖的燈”“人生的導航燈”。
這時的討論盡管沒有激烈爭論,沒有豪言壯語,但“燈”的深刻內涵震撼著我們的靈魂。經典作品之所以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是因為它可以滋養我們的心靈!這時我開始問同學們:“今天是作者巴金百年華誕的特殊日子,閱讀了他的作品,學習了他寫的《燈》這篇散文,你最想用什么方式表達對巴金的祝福?”有同學說很想到華東醫院,獻上一百朵巴金喜歡的玫瑰,祝福巴金老人身體健康,福壽綿長;有同學說想與巴金交流剛剛閱讀小說《寒夜》和學習《燈》之后的感受;有同學說想動身到武康路113號,朝拜巴金居住的那塊圣地……
(陳贛,載“中國語文課程網” )
【教學感悟】情感是開啟心靈之鎖的鑰匙
人的任何認識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情感推動下完成的。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語文《燈》的教學案例表明,學生是有血有肉的,是有思想、有愛憎的人,要使教學工作對象的思想境界到達理想的彼岸,就離不開情感這座橋梁。任何一堂課都會形成一定的“情感場”,這種“情感場”是以教師的情感為核心去影響學生的情感,進而形成師生對教材及師生之間的情感體驗的。
透過上述《燈》的教學案例,可以看到成功的教師應采取多種方式實現在課堂中進行情感滲透的目的。一方面是教師自我情感的調動與參與。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很明顯,教師上課時的情緒會影響課堂氣氛和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激情。對于這一點,每個老師肯定都有所體會。有時候教師由于情緒低落上課沒有激情,會使課堂氣氛沉悶,缺乏生氣和活力,導致學生情緒壓抑,思維的積極性受挫,大大降低課堂教學效果。反之,如果教師精神煥發地走上講臺,以飽含濃情的語言、豐富切實的例證、工整適量的板書講授課堂內容,就會發現上課時靈感越來越多,往往能夠有超水平的發揮。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情感就會受到老師的感染,其參與性也會逐漸提高,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果。因此,教師的良好情緒是課堂情感滲透的基礎。另一方面,營造與知識相應的情境感染學生。教學情境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無意識的心理特征以及客觀現實條件所創設的一種引起學生情感和心理的反應,對學生的意義建構起幫助和促進作用的氛圍與環境。情境教學由于具有較強的生活現實仿真性,能給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體驗機會,容易激起學生與作者的共鳴。一個好的情境不但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還會定下課堂的感情基調,為學生的學習營造極佳的情感氛圍,以此來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塊土壤上。”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瀧澤武久用大量實驗結果證明:一旦學生對學習失去情感,思維、記憶等認識機能就會受到壓抑、阻礙。無論何等抽象的思維,沒有情感都不能進行。課堂教學應該讓教學過程成為一個師生情感流動的過程。課堂里有感情的浪花,師生就會精神振奮,獨特的感悟、別有情味的語言就會如泉水叮咚,汩汩流淌,就會掃除課堂學習中疲沓、厭倦的陰霾,引導學生投入情感、投入精力去學習。簡言之,情感傳遞人性,情感散發熱情,情感表達活力,情感體現生動,情感具有巨大的感染人的力量。
七、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一體化協調
【教學視點】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主導教學
教學活動中要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統一起來,兩者不可或缺。教師主導是針對學生而言的,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目的正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只能體現和落實在學生身上,發揮得好與壞的唯一標準就是看是否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起來,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同時,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也離不開教師的培養和指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使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有機結合、互相統一,才能和諧、順利而有效地進行教學,實現教學目標。
1.導是關鍵
教學中,教師是教育者。教師的任務是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按照教學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并且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把社會的要求變成學生的需要,把社會意識和他人經驗轉化為學生的知識、智慧和理想,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才能。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于通過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愿望和獨立探索真理的精神,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和認真完成學習任務。
(1)做教材的“編導者”
一部好的電影,在于導演對原著的認真編導和藝術加工。教師對教材的編導,首先,是對教材本身的深鉆細研和熟練地掌握教學內容。其次,是了解學生的實際,對他們原有的知識、技能、興趣、思想狀況、學習方法、習慣等作基本的調查、了解,并在此基礎上作出比較科學的設計,考慮到他們接受新知識的困難和解決問題的態度。再次,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凡是能用之前學過的知識很容易得出結論的內容,采用“提出問題,啟發引導”的方法,進行知識的遷移;若教材的編寫順序不完全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做好調整教材內容的工作;若教材內容所反映的思維方法遠超過學生的思維接受度,應做好牽線搭橋的工作。最后,按課時或學段組織結構,編寫好教案學案,安排好學習過程,制訂教學計劃。
(2)做激發動機的“勸導者”
勸導,就是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生動、主動地學習。針對“枯燥無味”的知識,當學生毫無興趣時,就要因勢利導;認識知識對于現代科學的重要性,也需要因勢利導;強化知識的內在價值,同樣需要因勢利導。以概念、公式、定理為主要內容的學科知識有它自己的豐富內涵和外延,都需要教師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因勢利導。
(3)做優化學習方法的“指導者”
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單純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怎樣學以及如何才能學好。在教學中,當學生遇到難以理解的新知識而束手無策不得要領時,需要教師給予恰如其分的指導性說明。掌握好定理和概念,并不僅僅意味著對知識本身的理解,還意味著搞清它們的內在聯系和外在條件,這需要教師指導。教學中往往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看起來學生將某個定理背得滾瓜爛熟,但卻不會應用,造成理論和實踐脫節,這就說明,由于缺乏教師有力的指導,學生對定理只是限于表面的接受,而非更深的理解和靈活的應用。所以,教師在學習方法和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上的指導,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4)做調動學習積極性的“督導者”
學生畢竟是受教育者,在學習上,他們既有積極主動的一面,也存在被動消極的一面。這就需要教師經常對學生進行督促檢查。一般地說,教師總想盡善盡美地完成教學任務,但在教學過程中又總是遇到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就需要教師繼續做好善后工作,用經常性的檢查來了解學生的情況,用耐心有力的督促指導來彌補不足之處。
2.學生是主體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無論是把人類積累的認識成果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財富,還是把知識轉化為學生的智力才能和思想觀點,都要通過學生自己的積極思考和實際活動,都需要學生有學習主動性。因此,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教學過程中開展雙邊活動的另一個重要環節。
依照建構主義的理論,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在教學實踐中,要強調“八鼓勵”“十自主”的教學原則——給學生空間,鼓勵他們自己去徜徉;給學生條件,鼓勵他們自己去鍛煉;給學生時間,鼓勵他們自己去安排;給學生問題,鼓勵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給學生機遇,鼓勵他們自己去抓住;給學生沖突,鼓勵他們自己去討論;給學生權利,鼓勵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學生題目,鼓勵他們自己去創造——從而真正實現學生學習自主、解惑自動、心靈自在、智慧自得、思想自由、精神自樂、挫折自省、品德自察、情感自覺、理想自愿的個人建構的新境界。
【案例在線一】數學《認識角》的教學片段
教學《認識角》一課時,我在課的結尾安排了一個“剪一剪”的活動:把一個正方形沿直線剪掉一個角,還剩幾個角?
在(1)班的課堂上,實物投影儀出示了題目后,孩子們便急急地動手剪了。不一會兒,每個人都得出了自己動手操作后的答案,接著邊演示邊交流各自的答案:“還剩3個角。”“還剩4個角。”“還剩5個角。”
第二節課在(3)班,沒想到實物投影儀出了毛病。我只好把題目念了兩遍,順口說了一句話“先猜一猜,還剩幾個角呢”。話音剛落,有孩子便迫不及待地喊出答案。
生1:還剩3個角。
生2:正方形原來4個角,剪掉一個角,當然是3個角了。
生3:(聲音低低地)我想應該是5個吧。
生4:嗯?怎么可能呢,還會多一個嗎?
師:沒關系,大膽猜測也是解決問題很重要的一步。大部分同學認同還剩3個角,也有同學堅持自己不同的見解,這很重要。要不要自己親手驗證一下呢?(孩子們興奮地喊“要”)記住自己剛才猜的答案和別人的答案,拿起剪刀和桌子上的正方形紙,動手試一試,看看你有什么發現?一定要注意安全。
(學生有的拿起剪刀和紙迅速剪起來,有的若有所思,還有的先用鉛筆在紙上畫上幾筆。)
師:有的同學已經有了答案,不忙,等一等沒有完成的同學,同時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一會兒聯系自己剛才猜想的結果和動手剪后得到的結果,說說自己的發現或感受。
生1:老師,我猜的是還剩3個角。您看我這樣剪,真的還剩3個角。我猜對了!
生2:我想的是原來有4個角,剪掉1個角還剩3個角。可是我一剪,發現竟然還剩4個角。您看,我是這樣剪的。
生3:我發現這樣剪,還剩5個角,分別是2個鈍角和3個直角。
(學生一一出示自己的作品。)
生4:答案有3種呢,我都試了試。
生5:剪掉一個角,剩下的角反而又多了,真有意思。
生6:我現在明白了,一道題可能有1個答案,也可能有多個答案。必須把題目看懂了,仔細想一想,才能找出全部答案。
(董文華,載《教育時報》2012年3月28日)
【案例在線二】語文《江雪》的教學片段
(教師在講解《江雪》一課時,利用幻燈片播放了一張垂釣圖。)
師:面對這樣的畫面,你有什么疑問?
生1:這么冷的天,那個老翁為什么還在江上釣魚?
生2:難道他不怕冷嗎?
師:真是一個好問題。請大家大膽地設想一下原因,也可以與同桌討論一下。
生1:因為家里窮,以捕魚為生。(板書:1.捕魚為生。)
生2:可能老翁想,鳥都飛走了,這下沒人和自己搶了。
師:那就是說老翁在獨自享受這一份清靜呢!(板書:2.獨享清靜。)
生3:老翁可能是遇到什么傷心事了。(板書:3.排解憂傷。)
生4:我想是他喜歡釣魚,所以也就顧不上天氣寒冷了。
師:那他就是一個真正的釣魚愛好者!(板書:4.喜愛釣魚。)
生5:可能是作者犯了錯誤,被流放在外了。
師:他也與老翁一樣孤單。(板書:5.心中孤單。)
師:看來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種比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
剛才有同學說了解詩人的生平和時代背景對理解古詩是很有用的。那就讓我們看一看柳宗元的簡介。
(課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簡介。)
師:現在你比較贊同哪一種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生1:現在,我知道了這是柳宗元在被貶永州時寫的。
生2:我感受到,詩人是在借這個“蓑笠翁”表達自己孤傲的心情。
師:作者那種孤傲的心境與此情此景一起,構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
(鄭雪琴,載“杭州市西湖小學網站”)

【教學感悟】把課堂還給學生
通過上述案例我們認識到,只有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統一起來,才能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葉瀾教授說: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把創造還給學生,讓學習充滿智慧的挑戰;把精神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勃勃生機。在教學中,凡是學生能觀察的,盡量讓學生觀察;凡是學生能動口的,盡量讓學生動口;凡是學生能動手實踐的,盡量讓學生動手實踐;凡是學生能總結歸納的,盡量讓學生總結歸納。要充分相信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其實,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看似矛盾,實則統一。學生當然是學習的主人,應該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但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并沒有否定教師的主導性,自主學習若想上升到更高層次、更為有效,絕離不開教師的支持、鼓勵,離不開教師精心的導。當學生思維淺薄時,需要教師進行提升;當學生思維中斷時,需要教師幫助銜接;當學生思維狹隘時,需要教師進行拓寬;當學生思維模糊時,需要教師適當點撥;當學生思維混亂時,需要教師幫助梳理。教師應當是學生快樂時的分享者、膽怯時的鼓勵者、煩惱時的傾聽者、遇到挫折時的幫助者、成長時的陪伴者。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