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現代人看中醫:趣談中醫藥及全息(簡體書)
滿額折

現代人看中醫:趣談中醫藥及全息(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  價:NT$ 408 元
優惠價:87355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一本科學嚴謹,觀點獨特的中醫理論書。在傳統中醫幾千年的理論基礎之上,以現代人視角,打破地域及學科界限,發掘傳統醫學寶庫,探索中醫發展之路,兼具理論與實用價值。書稿經四位國醫大師審讀,世界頂級高能物理學家、頂夸克的發現者、美國費米實驗室的學科帶頭人葉恭平博士參與校稿。極具權威性。

名人/編輯推薦

為中醫仗義直言,讓更多人看清科學真相
古老的中醫學,第一次如此平等的與尖端科學對話
頂夸克發現者、美國費米實驗室學科帶頭人葉恭平博士參與校稿
近百種簡單實用的中成藥、按摩手法幫你充實家庭中醫藥箱

目次

上篇 學術篇
第一章 正本清源談中醫
第一節: 中醫科學嗎
導讀:中醫基礎理論不是科學,它更像哲學,是生命哲學。哲學由本體論和方法論構成。中醫的本體論就是整體觀。中醫的方法論就是辨證論治。以致哲學“辯證法”一詞的中文翻譯,都是從中醫的“辨證”中得到啟發。
1.中醫基礎是哲學而不是科學
2.哲學與科學的區別
3.科學原教旨主義的危害
第二節: 中醫與西醫是兩種不同的理論體系
導讀:人有兩套生命系統。一套歸西醫管,另一套歸中醫管。宇宙萬物與人的生命都非常復雜,我們所看到的和所知道的都非常有限,還有許多是我們看不到的和還沒有認識的。打個比方說,宇宙有兩種物質,明物質,如星球;暗物質,如灰洞。人類也有明、暗兩套生命系統。
1.中西醫的比較
2.人有兩套生命系統
3.中、西醫治未病的分別
4.中醫的經絡系統

上篇 學術篇
第一章 正本清源談中醫
第一節: 中醫科學嗎
導讀:中醫基礎理論不是科學,它更像哲學,是生命哲學。哲學由本體論和方法論構成。中醫的本體論就是整體觀。中醫的方法論就是辨證論治。以致哲學“辯證法”一詞的中文翻譯,都是從中醫的“辨證”中得到啟發。
1.中醫基礎是哲學而不是科學
2.哲學與科學的區別
3.科學原教旨主義的危害
第二節: 中醫與西醫是兩種不同的理論體系
導讀:人有兩套生命系統。一套歸西醫管,另一套歸中醫管。宇宙萬物與人的生命都非常復雜,我們所看到的和所知道的都非常有限,還有許多是我們看不到的和還沒有認識的。打個比方說,宇宙有兩種物質,明物質,如星球;暗物質,如灰洞。人類也有明、暗兩套生命系統。
1.中西醫的比較
2.人有兩套生命系統
3.中、西醫治未病的分別
4.中醫的經絡系統
第三節: 中醫與西醫各有所長,兩者都能治病
導讀:西醫不服氣,有人嘲弄,“中醫是糊里糊涂治好病 ”。中醫不服,有人反駁“西醫是明明白白治死人 ”。不信你去看太平間的掛牌,個個的死因都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惜就是沒法治。
1.什么病該看西醫,什么病該看中醫
2.如何對待體檢指標
3.中醫治病的正規軍和游擊隊
4.中醫見森林,西醫見樹木
5.中醫的“病證”與西醫“病癥”的區別
6.中醫的虛證與實證
7.中、西醫是如何看待病癥的
8.疾病與免疫系統
9.人體經絡與疾病
第二章 人體全息反射學說
第一節: 全息學概論
導讀:“面由心生 ”。人的眼睛會說話,人的面孔也會傳神。常人在四十歲左右會變一次面相,記錄前半生的善、惡、悲、喜和所作所為,使得小時候的玩伴見面突感陌生。之后的臉譜會固定下來。通常,菩薩都是慈眉善目,小偷必然賊眉鼠眼,罪犯肯定兇神惡煞,病人總會無精打采。不夸張地講,中醫的整體論其實就是天然的全息觀、最早的全息觀。不論臟象、面相、脈象還是天象,其中的“象”或“相”字,寫法多么迥異,音同字不同,里面都含有全息的意味。
1.生物全息學
2.人體全息學
3.人體全息學的演變過程
4.人體全息學的定義
5.細胞學是人體存在全息的證明
6.統計學使人體全息學變成科學
第二節: 人體全息反射學
導讀:疼痛反射很少帶有欺騙性。疼痛是上帝賦予人類去求醫的報警信號。疼痛也是全息的,有不同的疼法以示分類,并且已經形成獨立的疼痛學說。這是西醫探討疼痛的內容。然而西醫探討的疼痛是局部的,沒有臟腑疾病的指征。
1.全息反射=全息+反射
2.反射是全息的信號傳遞
3.人體全息反射與自然療法
第三節: 人有第三套生命系統——全息系統
導讀:手機的移動互聯網,平時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們卻時時刻刻地圍繞在我們身邊,發揮著傳遞信號的作用。互聯網是按指定號碼接通的。人的五臟六腑也有固定號碼,或許其尾號連接著許許多多肢體上相關的細胞或細胞群。借用人體全息學的術語,臟腑的全息尾號連接著肢體上許多全息元與全息胚。所以一個臟器有問題,渾身都會感到不適。
1.全息系統存在的理由
2.全息網與全息場
3.來自物理學對全息的解釋
(1)生物電磁波及場效應
(2)基本粒子
(3)氣是基本粒子也具備波的特性
(4)可感知的全息學氣場
第四節: 特異功能存在嗎
導讀:有許多人都在研究“意念場 ”,認為人之所求,或人之所怕都是意念,都具有能量,很可能都會成為現實。它符合普通人求財的得財,求愛的得愛,求權的得權,怕鬼的見鬼的心理。正所謂“千夫所指,不病而死”。
第五節: 總結——有待發展的全息醫學
導讀:西醫不承認人體有氣,自然不依靠調氣治療疾病。西醫更多地是依靠藥物和手術治療疾病。因此,人體全息反射學所表述的內容,對西醫們誘惑不大,與西醫無緣。中醫依靠氣和經絡為人治病,與全息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密切相關。
下篇 實用篇
第三章 趣談中醫學
第一節:中醫基礎理論淺述
導讀:一般人感覺到天氣影響心情。動、植物感覺到地氣影響冬眠和播種。西醫大夫們開始意識到,患有某些疾病的垂危的病人有在特定季節大面積死亡的統計規律。有時產房產子按時辰走,一撥全是女嬰。過了一個時辰,一撥全是男嬰。
1.中醫的本體論——整體觀
2.中醫的方法論:辨證論治
3.中醫的一論:氣的一元論
(1)氣的一元論
(2)中醫氣的功能
(3)中醫氣的物理意義
(4)氣體的夸克是比細胞還小的物質
(5)細胞也會吸收和釋放氣體
(6)細胞內正氣與邪氣的斗爭
4.中醫的二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
5.中醫的三寶:精、氣、神
6.中醫四態:氣、血、津、液
7.中醫五臟:肝、心、脾、肺、腎
(1)中醫的臟腑與西醫的臟器
(2)中醫的脾是西醫的胰
(3)中醫教材中的“脾”應該改名為“脾胰”
(4)中、西醫的五臟有什么不同
(5)中醫的五臟的臟器功能
(6)中醫怎樣看待腎
1)腎是供水和供氣的鍋爐
2)右腎還管生殖
3)藥能證明左、右腎的功能不同
8.中醫的第六腑三焦及對應的臟器心包
9.三焦還是中醫的系統工程代名詞
(1)中醫的臟腑的功能
(2)中醫臟腑的固定搭配
(3)中醫的子午流注
第二節:中醫的形成與演變
導讀:說古中醫最早是巫醫,并不夸張。后來才出現了道醫。人們熟知的扁鵲、華佗、張仲景、葛洪、陶弘景、孫思邈等著名中醫都是道醫。相傳他們有透視功能,能看到病灶的位置,并能以正氣驅逐邪氣。氣功是道醫的功夫,一般儒醫和佛醫沒有。道醫的運氣針灸比其他醫的針灸,見效快。道醫使得中華醫學有了長足的發展。
第三節:西醫中的中醫影子——順勢療法
導讀:很多人感到順勢療法有中醫的影子。其實中醫學比順勢療法更少對抗的鋒芒,更接近自然。中醫治病主要依靠調氣治療。中醫認為,病有虛證和實證兩種形態。虛證是體內的氣血不平衡所致。實證是外部的邪氣因為體虛,乘虛而入所致。“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意思是,只要體內正氣足,病灶、瘟疫等歪風邪氣都進不到體內。
第四節:中醫的優勢
導讀:中醫的天然優勢,是不依賴西醫的醫療設備和特制藥品,就能診病治病。特別是在荒郊野外,孤立無援,遇到突發事件,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此時中醫的手法治療最能派上用場。中醫是文化,中醫是哲學,中醫博大精深。
第四章 趣談中藥學
第一節:中藥治病的機理
導讀:吃中藥就是接地氣,藥食同源,它們都是地氣的果實和化身,分別因它們本身包含著寒、涼、平、溫、熱五性,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按性味歸經,進入到肝、心、脾、肺、腎五臟之中,實現補虛或瀉邪。
1.人體所需的營養要素
2.毒害細胞的致病元素
3.食物中的治病要素
4.藥食同源的含義與應用
5.中藥與西藥的靶向治病機理
6.中藥與西藥的特異性
7.關于中藥的科學性
8.怎樣看待中藥的毒副作用
9.關于中藥西制
10.保健食品也是藥
第二節:中藥的個性化與大眾化
導讀:中藥方秘不傳人的 “Knowhow”,即中藥方的訣竅,不僅在于方中的藥名,而且在于每味藥的劑量,以及各味藥之間的比例。劑量可增減,比例不宜變。中藥與中餐相似,同樣的一些佐料,劑量不同,搭配比例不同,“炮制”的火候不同,生成的藥效或菜肴的差別會很大。
1.“大眾化”的辨證論治
2.中藥方的秘訣
第三節:中醫的虛證和實證
導讀:一般來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邪氣之所以能作怪,一定有正氣不足的原因。這時體外的病氣、毒氣,統稱邪氣,都會趁虛跑進了體內。這才有了中文“乘虛而入”的成語。虛證往往在疾病的后期,“久病必虛 ”。內傷的病也多以虛證為多,或是本虛標實,如中風。肝腎陰虛而肝陽上亢等。
1.虛證的類型與適用的補藥
(1).虛證的共性
(2).虛證的深入辨識和具體用藥
(3).氣虛辨證及用藥
(4).血虛辨證及用藥
(5).陽虛辨證及用藥
(6).陰虛辨證及用藥
(7).腎虛之我見——腎的虧虛、補腎與壯陽
2.中醫對實證的認識和用藥
(1).中醫對實證的治療原則
(2).實證的致病因素和用藥
第四節:常見病及適用的中成藥
導讀:如果人們吃藥時能順便知道些治病機理,收獲會更大。人世間的病,用人世間的藥,應當都能治好。上天生來就是這么搭配的。心善之人必有善終。因此對于多數善良的老百姓而言,他們沒有必死的劫數。有時只要選對一味中藥,或者中成藥中有一味藥對路,病情也會減緩。
1.感冒類
(1).風寒感冒
(2).風熱感冒
(3).暑濕感冒
(4).時疫感冒
2.上火類
3.咳嗽、痰飲、痰濕、水腫類
(1).咳嗽
(2).痰飲
(3).痰濕
(4).水腫
4.失眠類
5.腹瀉類
6.便秘類
7.頭痛、頭暈類
第五節:中藥的劑型及服用方法
導讀:中藥常見的有“湯、丸、散、膏、丹,針、酒、沖、膠、片”十種類型。中藥以湯劑見效最快(自己煮的比藥房煮的還好)。其次是沖劑、膏劑、散劑、片劑、膠囊劑,最后是丸劑。酒劑比較特殊,泡酒的一般用于補藥和祛風濕藥。丹劑起源于道家的煉丹,求長壽不老,目前不多見(仁丹除外)。
1.中藥的劑型
2.服藥的時間與劑量
3.中藥與西藥同時服用的注意事項
4.中藥療效的判斷
5.虛不受補怎么辦
第五章 趣談穴位與全息反射區
第一節:穴位與經絡
導讀:經絡的經,表示縱向排列的主氣道,如同高速公路;絡,表示橫向排列的輔助氣道,如同國道、省道、鄉間公路等。由于經絡是氣道,那么穴位就更像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其目的就是保證公路暢通。
1.穴位與經絡的由來
2.十二正經與任督二脈
3.《傷寒論》與六經辨證
4.重要穴位
(1).八總穴
(2).五輸穴
(3).原穴、下合穴、交會穴、八會穴
5.穴位療法
(1).取穴方法
(2).推拿與按摩
第二節:全息反射區
導讀:不論何門何派,不論反射區如何標注,手掌的全面按摩,會促進血液循環,帶動五臟六腑反射區的全面響應,互相拉動,能形成正能量。但是由于人平時用手最多,敏感性差,按摩需用力。相比手部,足部和耳部由于平時很少觸碰,敏感性強于手部,按摩時不需用力,便可起到調理的作用。
1.手部反射區
(1).頭部反射區
(2).胃部反射區
(3).喉嚨反射區
(4).牙齒反射區
(5).腰痛點
(6).萬能反射區
2.足部反射區
(1).頭部反射區
(2).胸部反射區
(3).踝部反射區
(4).萬能反射區
(5).生殖反射區
3.耳部反射區
(1)頭面部反射區
(2)心肺反射區(三窩之一)
(3)腹部反射區 (三窩之一 )
(4)生殖反射區(三窩之一)
(5).脊椎與下肢反射區
(6).上肢反射區
(7).降壓溝
第三節:其他家庭常用調理方法
導讀:鹽包又稱溫灸包,由海鹽(大粒的腌制鹽)和花椒組成。中醫認為咸入腎,有溫補之功。利用鹽的滲透作用,可深入人體皮膚內部,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花椒又名蜀椒,有溫中散寒、行氣的作用,傷寒方劑烏梅丸中就用到了花椒。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花椒中的揮發精油可提高體內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進而可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
1.膠布療法
2.鹽包療法
3.艾灸療法
4.刮痧療法
附錄
i疾病索引
1.頭痛
2.感冒
3.失眠
4.上火
5.咳嗽、痰
6.腹痛、腹瀉
7.痛經
8.便秘
9.水腫
10.昏迷、休克、中暑
ii家庭常備中藥
1.中醫常備急救藥
2.中藥常用補藥
3.中藥常用治病藥
iii常用家庭驗方
1.發汗散寒的生姜
2.利水排石的玉米
3.補氣養血的大棗
4.枸杞子
5.陰陽雙補的靈芝
6.治療腳氣的兩個方子
7.茶飲的驗方
iv中藥湯劑組成
1.五皮飲
2.五苓散
3.小柴胡湯
4.白頭翁湯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中醫的一論:氣的一元論
(1)氣的一元論
長期以來,由于中醫沒有注意結合現代科學,尤其是結合量子物理學,對“氣”給以新的解釋。所以談到氣,就欲言又止,諱莫如深,生怕掉入虛無主義的玄學之中,遭人攻擊和詬病,所以常常避而不談。其實整個中醫理論都是建立在氣的基礎之上,就連英文都把QI(氣的
漢語拼音)作為單詞收錄了。
科學可以證明,人體的氣客觀存在,是構成核糖核酸、DNA、蛋白質和細胞這幾類物質的基礎。氣是人體中的最小物質,它構成了人體的健康和疾病。因此,氣的一元論是中醫理論的基礎。氣是中醫的基礎詞匯。
西醫認為人體是由蛋白質和細胞組成的。細胞是人體中可見的最小物質。人的卵子小如一個英文的句號。其實,在人體中,核糖核酸更小,構成DNA或RNA(核糖核酸),加上蛋白質,構成細胞。細胞群形成人體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器官形成人體十大系統。中醫看法不同。古人認為氣是物質的本源,人由天氣和地氣合成。《黃帝內經》曰“天地合氣,命之曰人”。
其實,氣是比細胞、比核糖核酸還小的物質,是看不見的分子。它不僅構成了人,還構成了世間萬物。氣有味道和顏色,如酒香、桔香等氣味都是人類看不見,但能聞到的分子顆粒。呼吸道病毒也是氣體分子。天上的寒氣讓人打噴嚏,地下的寒氣讓人關節疼,這都是邪氣分子進入人體細胞的連鎖反應。還有霧霾、汽車尾氣、炒菜油煙、裝修甲醛等,都是以氣的形式進入細胞,引起癌變的。
(2)中醫氣的功能
中醫認為,人體之氣有五個功能:推動、固攝、氣化、溫煦和保衛。推動是氣流促進血流;固攝是要控制血液流于脈中,而不溢出脈外;氣化是讓血變成氣;溫煦是讓血中的養分,以氣的形式籠罩營養全身的細胞;保衛是身體的正氣抵御體外的邪氣入侵。
氣化是中醫的專有名詞。古人在氣化過程中,用精氣作為過渡,提出“精生髓,髓生血”,“血載氣,血藏氣”,因此氣血同源,精血同源。沈紅藝曾經撰文專論《中醫氣化理論源流考》。該文考證了氣化一詞的來龍去脈,認為對于氣化,“后來醫家都宗其旨來進行闡發,用以說明肌體津液在生成、疏布、排泄過程中,氣體與津液、津液化為尿液的生理機制”。說到底,氣化描述了精氣在三焦中,形成氣、血、津、液等的各種物態變化。只不過古人用氣化一詞,代替了體內實際發生的氣化與流化兩種形態的轉換過程。此“氣化”已有先見之明。
若古人那時提出液化,也就成了笑話。
另外,人體之氣有四種成分:元氣、宗氣、營氣和衛氣。元氣是先天之精氣,寄存于腎中,是爹媽給的,越用越少。宗氣和營氣都是后天之精氣,是水谷和空氣之精華,宗氣聚集在胸腔中,營氣行走于脈中,宗氣和營氣都可以補充元氣的消耗。衛氣行于脈外,游離于皮下,是與歪風邪氣打仗的部隊。病灶細分到底也是氣,即病氣和毒氣。疾病的產生,起源于大自然中各種氣體的交換。衛氣沒有防止住邪氣的入侵,細胞受到傷害。細胞生病,人就生病了。
人體每一個細胞都是活的,它們呼出廢氣二氧化碳,吸進新鮮氧氣,也會吸入病氣,放出生病的氣味。這才有了身體上臊、焦、香、腥、腐的不同氣味,對應反映肝、心、脾、肺、腎五臟的不同疾病。如身體散出臊味,一定是肝臟有病,以此等等可以類推五臟。
(3)中醫氣的物理意義
世界頂級高能物理學家、頂夸克的發現者,美國費米實驗室的學科權威之一葉恭平博士(Dr.GongPingYeh),是專門在高能加速器里認識世界的科學家。他使用的加速器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能夠看到世界上最微小的物質,如夸克。
他比喻說,現代醫學對人體的認識太顯粗糙。他們就像在一個古城堡里,點燃一根蠟燭,看周圍的事物。他們看到的蛋白質和酶都十分有限。不能說完全地在盲人摸象,但也差不多。加速器就像在古城堡里到處都安裝了幾百瓦的大燈泡,別說蛋白質,就連原子核里的質子,及質子里的夸克,都可以通過測量“看到”。
葉博士認為:“氣是分子的釋放,不僅人類有氣,就連大理石和水泥也有氣。只要有味道,就證明其中有氣存在。我們身上的原子與行星上的原子一模一樣,沒有分別。人身上的原子就是宇宙中行星的塵埃,人死了又變成塵埃,將來可能跑到其他星球上托生成某種生物。拋開靈魂學說,從物理學角度看,天、地、人本來就是一個整體的。由原子構成的人生存在著輪回,只是不同的物質形式罷了。在高能加速器中,基本粒子夸克和電子都是極其微小的氣態。氣是空的。細胞也可以細分到近乎氣體的基本粒子。這是真正的科學,無人能否定”。(以上引號中的描述是葉博士在閱讀本章時,親自修改的。)
(4)氣體的夸克是比細胞還小的物質
世界上什么存在,什么不存在,最終都是高能物理學家說了算。
夸克是世間一切物質的最小的基本粒子。任何物質,不論它們是固態、液態還是氣態,都可以不斷細分,分到分子,分到原子,最后細分到基本粒子的“夸克”層面。在高能加速器中,“基本粒子”其實都是肉眼看不到、微乎其微的“氣”態。氣是空的,所以叫空氣。“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不僅是佛家的禪語,也是物理學家看到的事實。
在物理學家眼里,沒有絕對的真空,但一切物質又都是空的。你把手放在桌子上而沒有掉下去,是因為你碰到了一大堆繞原子核運動的電子。木頭與鐵在手感上存在差別,是由于木頭的分子與鐵的分子不一樣,分子里的原子結構和電子數目不一樣。任何物質在原子核內的夸克層面都一樣。木頭、鐵與人體是沒有分別的。另外,由于所有物質內部的電子、夸克都在不停地運動,因此所有物品即使不用,也會老化和失效。只是有的材料老化的速度相對慢一點而矣。
(5)細胞也會吸收和釋放氣體
西醫可以證明細胞鮮活,里面也有“臟器”,醫學上稱為細胞器。細胞和人一樣也會生氣,也會“發脾氣”和“放屁”。任何細胞,都可以細分到近乎氣態的夸克層面。固態的病灶最終也可以細分成不同氣體的組合。換句話說,病灶細分到底,也還是夸克。中醫沒有病灶的說法,直接就叫病氣。病氣在中醫統稱邪氣。精氣是正氣。學中醫關鍵要弄清楚氣的分別,以及氣道經絡的走向。人體陰陽平衡,經絡通暢,正氣就充足,邪氣就進不來。這就是《黃帝內經》講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氣所湊其氣必虛”。中醫的目的就是要扶正祛邪。
(6)細胞內正氣與邪氣的斗爭
每個人體內的正氣決定了同樣的環境下,他是否生病。中醫珍視人體正氣,認為飲食寒涼,或過多洗浴,以及多言或多動,都容易傷正氣。中醫相信意念可以聚正氣。特別是道醫,可以發功治病。中醫相信精神對物質存在反作用。過度的、不良的情緒會傷氣,由氣傷身。情緒中的怒、喜、思、悲、恐,分別影響到五臟之氣的平衡。“喜傷心,怒傷肝,憂思傷脾,悲傷肺,驚恐傷腎”。這就是為什么,有人看球賽,一高興引起冠心病發作,樂極生悲,反而死了,因為過喜傷心。也有人一害怕,就會尿褲子,因為驚恐傷腎。五臟生病,肝、心、脾、肺、腎除了會分別釋放出臊、焦、香、腥、腐的氣息,還會在在青、赤、黃、白、黑的顏色上發生變化。人的氣冒出體外,因氣的顏色變化,形成了“人體彩虹”。物理學認為,氣是能量,能量產生波。波的震蕩衍生出味道和顏色。這就是氣的一元論。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