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中華的另一種可能:魏晉風流(簡體書)
滿額折

中華的另一種可能:魏晉風流(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  價:NT$ 210 元
優惠價:87183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魏晉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動盪不安的時代,也是文化史上最奇特最富於創造的時代;既發生了令無數生靈塗炭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也出現了風流鼎盛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這一時期士族興起,名士群星璀璨,他們反抗禮教,放達不羈,崇尚獨立人格和自由思想。他們引發了一次新的百家爭鳴,由此帶來了哲學、文學、藝術乃至科學的大發展,在中華文明史上開啟了人的個體意識覺醒的新時代。
曹植才高八斗,嵇康廣陵散絕,王弼少年天才,郭象口若懸河,王羲之書聖,顧愷之三絕,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唐翼明教授通過一個個精彩的名士故事,深入淺出,層層剖析,從士族階級、思想潮流、文化風尚、清談文會、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向我們全景呈現了一個無比瑰麗的魏晉。

作者簡介

著名學者,作家,書法家。湖南衡陽人。
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班,師從國學大家胡國瑞先生,1981年3月提前半年畢業,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個獲得碩士學位的人。隨即赴美留學,1982年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師從國際著名學者夏志清先生,先後獲得碩士學位(1985年)、博士學位(1991年)。
1990年9月赴台侍親,先後任教于文化大學、政治大學,是赴臺灣開講大陸當代文學的第一人。2008年從政治大學退休,定居武漢。現任華中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國學院院長,長江書法研究院院長,武漢大學國學院兼職教授,江漢大學人文學院講座教授,武漢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著作有:The Voices of Wei-Jin Scholars: A Study of Qingtan(英文)和《古典今論》《魏晉清談》《魏晉文學與玄學》《唐翼明解讀<顏氏家訓>》《大陸新時期文學:理論與批評》《大陸“新寫實小說”》《大陸當代小說散論》《大陸現代小說小史》,回憶性散文集《寧作我》《時代與命運》。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中華的另一種可能:魏晉風流》
▲ 一本書讀懂中華史上最瑰麗奇特的魏晉,精彩講述最風流的人物,全景呈現一個最濃於生命彩色的時代。
▲ 享譽海內外的魏晉文化史專家唐翼明教授,四十年專研魏晉文化,厚積薄發菁華呈現。
▲ 特別附錄:魏晉南北朝藝術精品圖卷、臺灣畫家陳德馨特繪十八幅名士圖。
四色彩印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顧愷之的畫,敦煌壁畫,雲岡石窟等,精美裝幀,典藏之選。
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宗白華
魏晉時代是中國古代的一次文藝復興——復興先秦諸子,而且也閃耀著人本主義和理性精神的光輝。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次新的百家爭鳴,由此帶來了哲學、文學、藝術乃至科學的大發展。從精神發展史上看,魏晉是一個了不起的有特別意義的時代。——唐翼明

精彩書評
嗟乎!赫赫皇漢,博士黯之。魏、晉啟明,而唐斬緒。宋始中興,未壯以夭。——章太炎

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宗白華

十四至十六世紀的時候,歐洲興起了一場文藝復興運動,當時的目標是復興古希臘羅馬的文化,旗幟是人本主義和理性精神。我認為魏晉時代是中國古代的一次文藝復興——復興先秦諸子,而且也閃耀著人本主義和理性精神的光輝。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次新的百家爭鳴,由此帶來了哲學、文學、藝術乃至科學的大發展。從精神發展史上看,魏晉是一個了不起的有特別意義的時代。——唐翼明

目次

第一章
混亂與自由,兩面看魏晉
—魏晉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第二章
王與馬,共天下
—魏晉士族的興起及個體意識的覺醒

第三章
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
—魏晉士人對獨立人格的追求

第四章
禮豈為我輩設也!
—魏晉士人對自由思想的嚮往

第五章
寧作我
—魏晉士人對自我與個性的堅持

第六章
情之所鐘,正在我輩
—魏晉士人對情的執著

第七章
看殺衛玠
—魏晉士人對美的追求

第八章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漢末魏晉的人物品評

第九章
六籍乃聖人之糠秕!
—魏晉名士的清談沙龍

第十章
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
—魏晉南北朝的文會

第十一章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與魏晉文學

第十二章
宛若游龍,飄若驚鴻
—王羲之與魏晉書法

第十三章
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魏晉南北朝的藝術

第十四章
捫虱而談天下事
—藥、酒與名士風度

第十五章
如此人,曾不得四十!
—魏晉名士的養生文化

第十六章
未若柳絮因風起
—魏晉時代婦女的故事

第十七章
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階庭
—士族的家教與《顏氏家訓》

第十八章
自殺伊家人,何預卿事!
—士族的另一面:殘忍、貪婪與腐敗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混亂與自由,兩面看魏晉——魏晉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每一個時代都有好壞兩面,從來沒有一個時代是十全十美的,也從來沒有一個時代是一無是處的。有時候好壞兩面還會形成強烈的對比,一面壞得厲害,一面好得突出,所以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就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依我看,在中國過去的兩三千年中,有三個時代特別顯出這種強烈的對比:一方面,政治混亂,政權更替頻繁,國家在整體上顯得衰弱;另一方面,思想自由,學術發達,在精神文明史上佔據突出的地位。這三個時代分別是:第一,戰國時代(或稱先秦、晚周);第二,魏晉時代(或稱魏晉南北朝);第三,五四時代(或稱清末民初)。戰國時代是中華文明奠基的時代,魏晉時代是中華文明轉折的時代,五四時代是中華文明由傳統農業文明轉入現代工業文明的時代。
今天我們單來談魏晉時代,或說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指的是從魏初(220年)到陳末(589年)的一段長達三百六十八年的時間,這之前是兩漢,這之後是隋唐,這三百六十八年包括魏(220—265年,同時存在蜀漢和吳,所以又稱三國)、西晉(265—317年)、東晉(317—420年)、南北朝(420—589年)。從東晉起,漢人政權就只局限在江南,江北則先後有五個少數民族政權所建立的十六個國家,史稱“五胡十六國”。東晉以後,江南的漢人政權先後經歷了宋(420—479年)、齊(479—502年)、梁(502—557年)、陳(557—589年)四個朝代,史稱南朝;江北則先後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政權,史稱北朝。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呢?
魏晉之前是漢朝,先是西漢(西元前206—西元25年),後是東漢(25—220年),兩漢加起來一共有四百二十五年,是春秋戰國之後第一個統一的、穩固的中央專制帝國(秦朝也是統一的帝國,但延續時間很短)。兩漢時,皇權很強大,國家很強盛,思想很統一,有統一的國家意識形態,那就是儒術,即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術”。這裡的儒術並不等於戰國時代以孔子為代表的原始儒家學術思想,而是經董仲舒改造過的,加上了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等陰陽家思想的儒術。兩漢盛世,從國家政權這方面看是光鮮的、亮麗的,但從人民思想這方面看,卻是僵化的、沒有自由的。魏晉時代就不一樣了,幾乎和兩漢反過來。這是一個動亂的時代,政治很混亂,政權更替很頻繁,在不到四百年的時間裡經歷了很多個朝代,建立了二十幾個國家,從國家政權上看是衰弱的、不強盛的、不統一的。因為中央政權不強固,地方勢力(包括地方政權、軍閥和強宗大族的勢力)就相對發達,有的地方勢力強大富裕到幾乎可以與皇權相抗衡的地步。孫悟空說:“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魏晉時代的一些地方勢力,也就像一個個孫悟空,所以那時就出現了許多可以在政治上、經濟上自由行動的空間,原來統一的國家意識形態即董仲舒所提倡的儒術,也隨著中央政權的衰弱而走向式微,於是在思想上出現了自由解放的新局面。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之學得到了復興的機會,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次新的百家爭鳴,由此帶來了哲學、文學、藝術乃至科學的大發展。從精神發展史上看,魏晉是一個了不起的有特別意義的時代。十四至十六世紀的時候,歐洲興起了一場文藝復興運動,當時的目標是復興古希臘羅馬的文化,旗幟是人本主義和理性精神。我認為魏晉時代是中國古代的一次文藝復興—復興先秦諸子,而且也閃耀著人本主義和理性精神的光輝。
第十三章
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魏晉南北朝的藝術
講魏晉風流,當然不能忘了藝術,事實上,魏晉南北朝藝術是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座高峰。正如已故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先生在《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中指出的:
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
傳統藝術的各個門類,書法、音樂、繪畫、雕塑、建築,在那個時代都有輝煌的成就,書法前面已經講過,這一講裡簡略回顧一下那個時代音樂、繪畫、雕塑、建築方面的成就。
先講音樂。
中國傳統的讀書人向來重視音樂,舊時稱才子一定要琴棋書畫都好,打頭的就是“琴”,即音樂。這大概與儒家注重“禮樂”有關,孔夫子以六藝教學生,六藝之一就是樂。魏晉士族大興,士族中的精英分子幾乎都有良好的音樂修養,能琴能箏的人不勝枚舉,寫過《琴賦》(嵇康、阮籍、馬融、蔡邕、閔鴻、傅玄、成公綏、顧野王)、《箏賦》( 阮瑀、傅玄、陳窈、賈彬、顧愷之、蕭綱) 的人都有好幾個。比較特別一點的是笛子,寫《笛賦》的人也有,比較少,但是魏晉時代關於笛子的傳說卻不少,例如“山陽笛”“桓伊三弄”。下面講幾個和音樂有關的人物的故事。
魏晉時代流傳最廣的和音樂有關的故事是廣陵散,人物就是竹林七賢之一嵇康。這個故事最早見於《世說新語?雅量》:
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
廣陵散的故事一千七百多年來膾炙人口,成語中的“絕唱”“絕響”“廣陵散絕”,都是從這個故事來的。
嵇康不僅是演奏家,更是一位元了不起的音樂理論家,中國音樂史上第一篇獨立完整的音樂理論著作就是嵇康的《聲無哀樂論》。這篇文章從發表到現在已經差不多一千八百年了,它的影響還在,它提出的問題還值得討論。儒家的傳統樂論是認為聲有哀樂的,最典型的說法就是: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禮記?樂記》)
這裡說得很明確,聲音生於人心,而與政局相通,所以是有哀樂的。這種理論在中國傳統中是正統理論,直到今天都是如此。比如唐朝詩人杜牧說:“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後庭花》就是亡國之音。我們今天還常說靡靡之音是亡國之音,而革命的歌曲總是雄赳赳氣昂昂的,典型代表是“文化大革命”的語錄歌,那時候帶有一點點傷感、纏綿情調的歌曲都是不能唱的,都是要批判的黃色歌曲。前不久還有人提倡大唱紅歌,據說紅歌能鼓舞人的革命情感。可見“聲有哀樂”一派一直是主流派,而嵇康卻說聲無哀樂,所以他是個異端。
不過不管你同不同意這一點,都不能不承認《聲無哀樂論》是一篇極有分量的音樂理論著作,它以當時流行的清談方式,設計了“秦客”與“東野主人”之間的辯論,經過八問八答,層層闡述“聲之與心,殊途異軌,不相經緯”“和聲無象,而哀心有主”“聲音自當以善惡為主,則無關於哀樂”的觀點。 用今天的白話說,嵇康認為聲音和感情是分開的,不是纏在一起的,聲音只有好與壞之分、美不美之分,沒有感情的問題,感情是人心裡的東西,和聲音沒有關係。嵇康的理論不一定完美正確,但不能說他沒有道理,他至少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看法,而且引發了更多的思考和持久的討論,在音樂史上是大有貢獻的。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