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給自己一點空間:給生命留一點空白,你才不會越活越累
79折

給自己一點空間:給生命留一點空白,你才不會越活越累

定  價:NT$ 260 元
優惠價:79205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95折,單本省下1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簡介】
 其實,把我們逼到牆角的人不是別人! 而是自己!
寧願讓生命留一點空白,也不要硬幹而塗滿立可白。

在這個「不進則退」的十倍速時代,我們往往深怕只要浪費了一分鐘,自己的明天就無法變的比別人更好,因此,才會無時無刻低著頭猛滑手機,狼吞虎嚥著手機傳來的即時「垃圾訊息」,迫不急待地將自己的生命塞滿,甚至塞爆……

《給自己一點空間》這本書就是要提醒大家,生命只有一次,一旦過去了,便再也回不來,所以當我們那麼命填充生命空白的同時,是否曾經想過應該給自己生命留點空白,讓自己有一點喘息的『白活』空間,不要再讓自己每天活得那麼累呢?


【本書特色】
一、「寧願讓生命留一點空白,也不要硬幹,而讓自己的人生塗滿立可白。」本 書主要是想藉著傳達上述「生命留白」的精神,進而提醒讀者,適時地給 自己人生一個「逗點」,才不會讓生命突然出現「句點」……是一本生活「煩 繁族」,讓自己心靈喘口氣的「勵智療癒書」。 
二、本書是一本用讀者耳熟能詳的簡單故事,告訴讀者在人生過程中,不論是 做人還是做事,都必須為自己留點空間,為別人留一些餘地,否則,就會 把自己逼到牆角,就會讓自己沒有迴旋的空間。
三、本書每篇文章開始之前的「十秒鐘速讀」單元簡單扼要,讓一些每天生活 繁忙的讀者,可以在10秒鐘之內,迅速了解該篇文章的精髓與要義

作者簡介

馮子雲
曾任諮商心理師的他認為含蓄的表揚,是給人留下繼續進步的餘地,保守批評,是給人留下改過自新的機會;而做人如何留餘地,不要把事情做絕,不僅是一種應對智慧,更是一種處世的EQ。著有《給自己一點空間》…… 等書。

【作者序】
其實,把我們逼到絕境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適時地給人生一個逗點,你的生命才不會突然出現句點。」的確,在這個「不進則退」的十倍速時代,我們往往深怕只要浪費了一分鐘,自己的明天就無法變的比別人更好,因此,才會無時無刻低著頭猛滑手機,狼吞虎嚥著手機傳來的即時「垃圾訊息」……
 常常,我們覺得自己活得沒有空間,其實是因為我們對待別人不留餘地,當我們全心全意只想前進、掠奪、佔領,不只榨盡自己的經歷、時間,也讓自己失去了休息的空間,這都是因為我們忘了為自己,也為他人留一點餘地。
每天,我們都覺得壓力大得喘不過氣來,覺得自己身處險境,寸步難行,但是我們都沒有想過,其實,把我們逼到絕境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如果我們懂得「把自己逼到絕境的是自己」的道理,我們才會放棄「贏家全拿」的想法,進而幫別人留幾分餘地、讓別人有喘息的空間,讓自己更輕鬆,更能真正的擁有自己、把握自己。
當然,做人懂得留幾分餘地,做事懂得掌握分寸,不把事情做絕,或者說超出限度,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任何一件事情在做之前,沒有「標準答案」,都是憑著自己面對事情的臨場反應,以及承受能力來把握的。
一個人謹慎過了頭,就顯得膽小,處事果斷過了頭,就變得輕率,認真過了頭,就顯得呆板,聰明過了頭,就顯得油滑。對人做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要在實踐中多多磨練,而這一切都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來摸索、學習和體驗。
在科學史上有一個關於把握分寸的「黃金分割」定律,德國科學家克卜勒把它稱之為「神聖的分割」,因為這是最具美學價值的比例。
世間完美的事物都擁有其自身的分割率,我們的生活也是同樣的道理。對於生活之中的「黃金分割」,具體表現出來的就是在做事的時候要做到恰如其分,然而,要想做到這一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我們自己所擁有的智慧。
相信大家對美國NBA球星麥可.喬丹應該不會陌生,喬丹在小時候就長得人高馬大,身強體壯,他的母親擔心他在學校霸凌別人,便要求他與人為善,學會忍耐,而這卻使他成為其他同學欺負的對象,因此,他為此事感到十分苦惱。
最後,喬丹的父親教他一個方法,讓他不必再逞強忍耐,而是叫欺負他的同學立刻停止,當對方仍然不聽他的勸阻時,他就可以用他有力的雙手將對方壓在地上,但並不毆打對方。如此一來,他不僅維護了自己的自尊,還給對方警告,同時又不觸犯紀律,可說是一舉三得的好辦法。
其實,這是把握好分寸而達到完美效果的一種方式,因為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人懷疑喬丹的力量,更不會在他的忍讓下,壓榨他的溫和,從而肆意地欺負他,父親教導的方式,讓喬丹有效地處理了之前被同學欺負的問題。
對於人與人來說,重要的不是忍讓,不是爭鬥,而是在維護雙方利益的前提之下,如何找到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人際空間」來和平相處,就像前述故事的喬丹把欺負自己的人「壓倒在地」,也正是喬丹父親幫助他尋找到的那個「人際空間」的「黃金分割點」。
換言之,一些人的成功往往是因為「黃金分割點」掌握得當,而失敗也因為「黃金分割點」的偏移。在尋找「黃金分割點」的過程當中,我們有時候需要像喬丹一樣,借助於父母的幫助,有時候需要求助於朋友,有時候也需要從書本當中去學習通達的智慧──就如同這本書。
作者在書中分享了許多動人的小故事和淺顯易懂的短句來告訴讀者,當我們努力愈走愈遠的時候,通常忘了注意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把路愈走愈窄。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適時地給人生一個逗點,你的生命才不會突然出現句點。」的確,在這個「不進則退」的十倍速時代,我們往往深怕只要浪費了一分鐘,自己的明天就無法變的比別人更好,因此,才會無時無刻低著頭猛滑手機,狼吞虎嚥著手機傳來的即時「垃圾訊息」……
然而,我們每天讓自己的心靈在刻意忙碌中疲於奔命,卻都不知道這麼疲於奔命地忙碌追逐,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們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一旦過去了,便再也回不來,所以當我們那麼拼命填充生命空白的同時,是否曾經想過應該給自己生命留點空白,讓自己有一點喘息的空間,不要再讓自己每天活得那麼累呢?

目次

【作者序】
其實,把我們逼到絕境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適時地給人生一個逗點,你的生命才不會突然出現句點。」的確,在這個「不進則退」的十倍速時代,我們往往深怕只要浪費了一分鐘,自己的明天就無法變的比別人更好,因此,才會無時無刻低著頭猛滑手機,狼吞虎嚥著手機傳來的即時「垃圾訊息」……

輯一:給自己的聰明留點「愚蠢」的空間
聰明反被聰明誤,就是一句警句良言,它時刻告誡著人們:不要聰明過頭,不要自以為聰明,不要不懂得為自己的聰明留一點「愚蠢」的空間。
1、不把事情做得太絕,是一門人生必修學分
2、凡事懂得留有餘地,才不會找不到下台階
3、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在今天做明天的打算
4、退一步不只給別人生存空間,也給自己喘息的時間
5、腳下有餘地,才能讓自己「進可攻、退可守」
6、不要把事情做的太過或不夠,要做到恰到好處
7、給自己的聰明留點「愚蠢」的空間

輯二:拿一個台階給人下,自己也能順勢往上爬
在日常生活中,最要緊的一點是千萬不要傷害別人的尊嚴,同時注意替別人保守秘密,要學會給別人一個臺階下,也就是讓別人有下臺階的餘地,我們自然也就有了走上臺的空間。
8、給自己一點隱藏聰明的空間,才是真正的聰明
9、懂得為「聰明」留點餘地,才能將聰明轉化成「智慧」
10、吃點虧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智慧
11、給自己留點吃虧的空間,才不會吃大虧
12、想交到真正的朋友,就要先懂得「吃虧」
13、「留白」式管理,才是最聰明的管理
14、拿一個台階給人下,自己也能順勢往上爬

輯三:留點「糊塗空間」給自己,才能全身而退
歷來「難得糊塗」都被推崇為高明的處世之道。其實,這是一種大智若愚的智慧,也就是只要你懂得裝傻就行,因為,裝傻可以為人遮羞,可以自找臺階,做為一個有才華的人,想保護自己,就必須懂得糊塗,懂得做到不露鋒芒。
15、保住老闆的「面子」,也讓你贏得了「銀子」
16、給下屬留點「面子」,也讓你贏了「裏子」
17、批評員工要點到為止,他才有空間去反省
18、故意裝傻,不要讓你的聰明絕了頂
19、工作「表現」要留餘地,才不會「功高震主」
20、留點「糊塗空間」給自己,才能全身而退
21、先退一步,才能換取自己「往前跳」的空間

輯四:「退一步」,是不會「出車禍」的「人生交通規則」
農夫插秧,一定要一步一步向後退,才能把一塊田中的青秧插滿。在人生過程中,也要懂得退一步的哲學,有時候退一步想,海闊天空。換句話說,能夠退一步,懂得回頭,那才是人生大道的「交通規則」,不一定要等到碰壁,撞得鼻青臉腫了,才來後悔。
22、蹲低一點是為了讓自己可以跳得更高
23、幫助別人等於買了一份將來別人幫助自己的「保險」
24、與其佔據有限的資源,不如贏得無形的人緣
25、給別人留點好處,等於給自己留點迴旋的空間
26、想要別人留一條路給你走,就要給別人留點餘地
27、不為小事斤斤計較,才是做大事的格局
28、「退一步」,是不會「出車禍」的「人生交通規則」

輯五:逢人只說三分話,才能保有七分圓話空間
俗話說得好:「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這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好辦法。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許多秘密,或許,我們一時衝動去找人傾訴一番。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很有可能會把自己的秘密洩露出去,而自取其辱,自找倒楣。
29、適度的忍讓,才能讓自己海闊天空
30、學會說「不」之前,先學會給別人留一條路
31、逢人只說三分話,才能保有七分圓話空間
32、不要把話說絕,才不會斷了自己的後路
33、說話要留有餘地,才會有挽回的空間
34、話不要說過頭,才有空間能回頭
35、平時「勤燒香」,才能有「臨時抱佛腳」的餘地

輯六:做人不要「過度」,待人才會有「溫度」
在人際交往中,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個「度」,正所謂「過猶不及」,任何事都不要做得太絕,而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適當地給別人一個機會,讓別人有所回報,不至於因為內心的壓力而疏遠了雙方的關係。而「過度投資」,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就會讓對方的心靈窒息。
36、放長線,是為了讓自己留下可以釣到大魚的餘地
37、留一點餘地給別人,就是留一點空間給自己
38、做人不要「過度」,待人才會有「溫度」
39、不要輕易承諾,才能隨時回頭
40、承諾要留餘地,否則就不要輕易承諾
41、給別人留點面子,就是讓自己少點麻煩
42、給朋友面子,就是營造一個朋友幫你的空間

輯七:吃飯不要吃得太飽,做事不要做得太滿
吃飯,不要吃得太飽,半飽是最理想;做事情,不要做到非常之累了才休息。所以中午睡一睡,三點半喝杯下午茶,輕鬆一下,讓身體的狀況永遠得到調整,正如一輛汽車的汽油,經常保持半滿的狀態。切勿每次亮起紅燈才去加油,否則,就會十分傷車。
43、人生需要留點空白,才不會讓自己活得那麼累
44、凡事不要做盡,要懂得為人生留點空白
45、吃飯不要吃得太飽,做事不要做得太滿
46、任何事不要「全力以赴」,給自己一點「偷懶」空間
47、做人做事要懂得適度,你的欲望才不會過度
48、凡事做到有度,才能夠進退自如
49、做人不要太固執,給自己一點變通的空間

輯八:做人糊塗一點,人際關係就會好一點
糊塗大有學問,這學問盡在一個「該」字之中,什麼時候應該糊塗,什麼情況下,不應該糊塗,而在該糊塗的時候,裝糊塗一點,往往會讓自己的人際關係好一點。
50、懂得變通的人,往往比別人多一條退路
51、只要換個角度思考,就能看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52、換一個角度試試,問題就會變成機會
53、懂得放棄,你才會有更好選擇的機會
54、有所失,才會有「有所得」的空間
55、做人糊塗一點,人際關係就會好一點
56、懂得裝糊塗,才是聰明人應該做的事

書摘/試閱

輯一:給自己的聰明留點「愚蠢」的空間
聰明反被聰明誤,就是一句警句良言,它時刻告誡著人們:不要聰明過頭,不要自以為聰明,不要不懂得為自己的聰明留一點「愚蠢」的空間。
 
1、不把事情做得太絕,是一門人生必修學分
10秒鐘速讀讚
✅ 做人何必把自己逼到牆角。
✅ 給別人留餘地,就是給自己留餘地。
✅ 懂得替人著想,會獲得別人對你的感恩。
 
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一顆完全理智的心,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刀,會割傷使用它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絕對的事情,就像一枚硬幣一樣具有它的兩面性,這就告誡我們做人做事都不要太絕對,要給自己和他人留有餘地。
鋪築路面,每到一定的距離,便要留下「餘地」,以免路面發生膨脹;建築樓群,要留有一些空地給綠樹,給陽光,給花草,給空氣;書面的「留白」,是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含蓄表揚,是給人留下繼續進取的餘地。保護隱私,是給心靈留一份隱秘的餘地;保守批評,是給人留下改過自新的機會;而如何留有餘地,不把事情做絕,使之有空間有時間去領悟、去思索、去創新,則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智慧。

給自己留點空間:
留有餘地只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卻能決定成敗。汪中求在《細節的魅力》中寫道:「一心渴求偉大,偉大卻了無蹤跡,而甘於平淡,認真地做好每個細節,偉大卻不期而至,這就是細節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後的驚喜!」給自己和別人留有一絲餘地吧,不要總把事情做的太絕。

三國時期,蜀軍大舉南征,諸葛亮問馬謖怎樣才能平定南蠻造反。馬謖說蠻人反覆無常,必須令其心服才行,諸葛亮覺得這話很有道理。
諸葛亮七次生擒孟獲,最後卻又放了他。有人會說,他傻,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才抓到了他,最後卻「放虎歸山」!
但是,如果仔細想想,就會覺得他不傻,諸葛亮不僅給自己留下了餘地,同時也給了孟獲一條退路,深諳用人之道的諸葛亮知道,要想讓一個人才,心甘情願地為國效力,就要讓他心悅誠服地降伏。
果然,在第八次擒住孟獲後,他終於甘心歸降認輸,當最後一次諸葛亮要放孟獲回去時,孟獲便不肯走了,而且說:「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這樣一來,不但南中叛亂被很快平定,而且諸葛亮不留一兵一卒,南中社會仍能保持安定。更有意思的是,孟獲其人在後來也擔任了蜀漢的御史中丞,孟獲手下的一些將領還參加了諸葛亮領導的北伐,諸葛亮也留下了一段傳世的佳話。
佛家有「心善如水」一說,著名作家劉墉曾在他的書中寫道:「人們往往驚異於太陽的熱力,而腳下的大地卻有著更令人驚奇的熱量。天沒暖,大地先暖,所以許多的花才能破冰雪綻放;人情不暖,內心先暖,所以我們能夠在塵世做一劑清流。」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往往能替別人考慮,因此,也時常為他人留下餘地,也許他會因為這樣而失去一些名利或財物,但他卻獲得了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對方的感恩!
就像蘇格拉底所說的,太過理智反而不是一件好事,生存於這個世界,所追求的不僅僅是人生的價值、巨大的財富和美麗的容貌,還有更重要的家人、朋友和愛人。
如果一個人總是過於理智地去處理他身邊的每一件事,縱使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同時他又會失去更為重要的,後者的價值顯然是無法與前者相提並論的。試著用感性一點的辦法去對待身邊的問題吧,這不會讓你損失掉什麼,相反地,你甚至有可能會收穫一份別人無法獲得的幸福!

2、凡事懂得留有餘地,才不會找不到下台階
10秒鐘速讀讚
✅ 當你伸手打了別人耳光的同時,也打了自己的耳光。
✅ 你認為不對的東西,不一定都是不對。
✅ 不要把話說的太滿,為自己預留一個下台階。
 
人生在世,不要試圖使某一事物沿著某一固定方向發展到極端,而應該在發展過程中充分認識,冷靜地去判斷各種可能發生的一些事情,以便能有足夠的條件和迴旋餘地,採取機動的應變措施。
世界是複雜而多變的,不論誰都不應該僅憑一家之言和一己之見,自以為是地為某件事做出決定,即便是某些自以為擁有超高智慧的人,也應該為自己留下一片餘地,以供自己有迴旋的空間,否則,就非常容易讓別人抓住自己的把柄。

給自己留點空間:
《菜根譚》說:「路留一步,味讓三分。」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路徑窄處,留一步於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嚐。要給人留有餘地,多為他人想想,這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每個人都必須要遵循的方向。

十八世紀九十年代的某一天,在法國的一個小城盧里亞克,一塊巨石從天而降,巨大的響聲把居住在這裏的加斯可尼人嚇了一大跳。尤其令人驚異的是,這塊石頭把加斯可尼人教堂旁邊的屋子砸了一個大窟窿。市民們目睹了這一切,紛紛認為這塊破壞了他們寧靜的怪石,絕對來歷不明。
而且,他們以為這塊石頭可能還會飛上天去,為了防止它「逃走」,就給巨石鑿了個洞,用鐵鏈鎖起來,然後把鐵鏈鎖在教堂門口的大圓柱上。最後市民們又透過決議,要寫一封信給法國科學院,請求派科學家來研究這塊怪石。盧里亞克市的市長證實了市民們在信上所寫的事實,並且還在上面簽了自己的名字,同時還派專員把這封信送往巴黎。
當巴黎的法國科學院的人員宣讀盧里亞克這封來信的時候,突然有人在人群當中爆發出了一陣哄哄的笑聲,有的人甚至笑得前仰後倒,還有人連眼淚都笑出來了,有些科學家帶著嘲笑的口氣說:「哈哈,加斯可尼人是最愛吹牛皮的,今天他們向我們報告天上落下巨石,過幾天他們還會來報告天上又掉下五噸牛奶,外加一千塊美味的帶血牛排……」
在笑夠了之後,他們以科學院的名義做出了決定,對加斯可尼人的撒謊和盧里亞克市市長的愚蠢表示遺憾,同時號召所有有智慧的人,千萬不要被這樣荒誕不經的報告所迷惑。後來,經過一些科學家們的認真而又謹慎的實地調查,最終確認那的確是一塊從太空中掉下來的隕石碎塊。
對於這樣的事情,到底是誰有科學頭腦,是誰更愚蠢、可笑呢?歷史已經為我們做出了公正的答案。
對於那些不給自己留有一定餘地的人在嘲笑了別人之後,豈知,也把自己的短見暴露給了別人,在伸手打了別人耳光的同時,也打了自己的耳光。
總之,我們不論是說話還是辦事都要做到留有餘地,千萬不要把事情做絕,這樣自己才會行不至於絕處,言不至於極端,有進有退、收放自如,以便日後更能機動靈活地處理事務,解決複雜多變的問題。
同時也要懂得給別人留有餘地,不論我們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不要把別人往絕路上推,如果能夠做到如此,那麼事情的結果對雙方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3、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在今天做明天的打算
10秒鐘速讀讚
✅ 做事情要有長遠打算,要徹底地做到未雨綢繆,讓自己有事先準備的空間和時間。
✅ 你必須學習「第二專長」甚至是「第三專長」,讓自己擁有立於不敗之地的空間。
 
春秋時期,馮諼是齊國孟嘗君門下的一個食客,很懂得深謀遠慮。一天,孟嘗君命他到自己的封地薛地去收稅款。
馮諼出發之前問孟嘗君:「收了稅款之後,要買些什麼東西回來?」
孟嘗君回答道:「看看家裏缺少什麼,隨便帶點什麼吧!」
馮諼到了薛地以後,對於能夠交得起稅款的人就按規定收稅,交不起稅款的人就當場免去了他的稅,借據也當場燒掉。老百姓非常高興,齊呼「孟嘗君萬歲!」,發誓以後一定要好好效忠孟嘗君。
馮諼回來以後,把事情的經過向孟嘗君如實稟報,並告訴孟嘗君他收回來的是老百姓的心,比稅款要高貴得多。孟嘗君聽了馮諼的話,儘管十分氣憤,然而木已成舟,也只好作罷。
過了一年之後,孟嘗君被齊王罷免了職務,滿懷失意地回到薛地。令孟嘗君驚訝又感動的是,薛地的老百姓竟然夾道歡迎他回來,這使孟嘗君受傷的心靈得到了撫慰,他最後終於明白了當初馮諼的舉動是多麼充滿智慧。
馮諼對孟嘗君說:「公子,不要高興太早。現在,薛地已經成了你的根據地,然而這遠遠不夠。俗話說:『狡兔三窟』才能保全性命,公子現在只有一個巢穴,應該儘快挖掘出另外兩個,方可稱為上策。」
孟嘗君深深地感覺到馮諼說得的確有理,因此,也就派他去辦這件事。
馮諼去晉見了魏惠王,在魏惠王面前將孟嘗君大肆吹噓了一番說:「如此傑出的人物,如果哪個國家能夠重用他,一定能夠馬上繁榮起來。」
魏惠王相信了馮諼的話,決定任命孟嘗君做大將軍。齊王聽到消息後,心想像孟嘗君這樣的人才,怎能落到別國人的手裏,因此,他便馬上派使者把孟嘗君重新請回來,任命他做宰相。
同時,馮諼還勸孟嘗君:「現在請齊王把他祖先的宗廟建到薛地。」齊王的宗廟建好了之後,馮諼高興地對孟嘗君說:「公子現在擁有齊、魏、薛三個根據地,可以高枕無憂了。」
後來,孟嘗君果然一生都過著十分安定的生活。
馮諼替孟嘗君所擘畫的「狡兔三窟」之策,實際上就是為孟嘗君的自身留了一條後路,也就是為孟嘗君預留了餘地,亦就是即使孟嘗君失勢,仍然可以退居封邑,從而保住自己的財產性命。

給自己留點空間:
知名生理學家弗里奇說:「機遇只偏愛那些有準備的人。」當你選擇了一條路的時候,是否還在為第二條路、第三條路做準備?你準備好了嗎?

馮諼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一定要有長遠打算,要做到未雨綢繆。人們常說:「有時常思無時」、「有備無患」也都指的是這樣的道理。
我們仔細地想一想,是否為自己的將來做過一些準備呢?如果你什麼也不去做,只是一味地擔憂,抱怨的話,那麼可悲的命運就自然會降臨到你的頭頂上。
相反,如果你一直在為自己今後的生活做準備,做長遠的打算,那麼你就不會為以後的生活而感到害怕了,因為,你早已經準備好了應對的方法。
未來的社會並不是沒有機遇,也不是機遇變少了,而是人們對生活的品味升高了。過去,我們提倡要「做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現在社會已經需要我們「做一行,愛兩行,學三行」了,也就是只有多學習各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培養自己的「第二專長」,甚至是「第三專長」,讓自己在職場跟孟嘗君一樣「狡兔三窟」,才能在未來激烈社會的競爭當中,讓自己擁有立於不敗之地的空間。

4、退一步不只給別人生存空間,也給自己喘息的時間
10秒鐘速讀讚
✅ 「不留餘地」就像是一把雙面刃,用好了雖然可以傷敵,若失手則會傷己。
✅ 人若想在社會上站穩腳跟,就必須要使自己腳底下的空間,寬闊一些。
 
清末時期的重臣曾國藩是一位十分善於包容別人的人,他主張為人處世要「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在待人接物的時候,多為對方留出一點餘地。
對於身處廟堂高位的曾國藩來說,其四周趨炎附勢之徒一定不會少,也不乏有熱衷於宦途,卻又故作清高的所謂「大儒」。然而,曾國藩卻依然將他們接納下來,備加禮遇。
當時,許多人都對曾國藩如此的舉動感到十分不解,其中便有一個叫李鴻裔的年輕人,雖然多次向曾國藩諫言,曾國藩卻依然如故,並不多加解釋。一日,李鴻裔在曾國藩的文案上看到一名大儒寫的一篇文章《不動心說》,文中為了標榜自己的清高,寫了這麼兩句:「將吾置於二八佳人之側,問吾動好色之心否乎?曰:不動;又使吾置於紅藍大頂之旁,問吾動高爵利祿之心否乎?曰:不動。」
李鴻裔為了譏諷這個言不由衷的大儒,信筆在文章的後面題道:「二八佳人側,紅藍大頂旁,知心都不動,只想見中堂。」題罷之後,便揚長而去。
當晚,曾國藩看到了這篇文章和李鴻裔所題的字,立刻命人將李鴻裔召來訓之:「雖然這些人多為欺世盜名之徒,言行不能坦白如一,但他們之所以還能夠獲得豐厚的待遇,憑藉的正是這些虛名。可是你一定要揭露他們,使他們失去了衣食的來源,那麼他們對你的仇恨,絕對不是言語之間就可以化解的,那麼你不是自取禍端嗎?」
李鴻裔聞聽此言之後,不禁汗顏,到了後來終於明白了曾國藩如此做的意圖,從此之後,便開始注重「內斂」。
人的腳所踏踩過的地方,不過幾寸大小,可是在咫尺寬的山路上行走時,很容易跌落於山崖之下,道理很簡單,那就是因為腳的旁邊,已經沒有了餘地。

給自己留點空間:
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中有這樣一句話「身後有餘望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意思是說人們風光時,凡事要留下餘地,否則,一旦身陷困境,想回頭就難了。

對於喜歡「仰天大笑出門去」的年輕人來說,謹言慎行,多為對方留下一些餘地,對於為人處世是很重要的。餘地是相互的,留給別人的同時,也留給了自己。
每天上下班交通高峰時,公車總會出現混亂,雖說車廂中間原本還有很大的空間,但先上車的人站在門口,卻沒有為後面的人留下餘地,不肯向裏面挪動一步,後面的人因為趕時間,緊抓車門,吃力的往裏面擠,結果,車門關不上了,大家誰也走不了。如果前面的人多走一步,為後面的人留點餘地,大家既可以很快的上車,也不會耽誤時間,豈不皆大歡喜?
有時,留有餘地也要講究分寸,餘地留的過多就是保守了。
三國時的諸葛亮伐魏時,為了給自己萬一兵敗留下餘地而取道祁山,結果六次皆敗,最後飲恨五丈源。假如他能聽取魏延的意見,冒一次險取道四川,也許歷史上「三國歸晉」的說法將會被改寫。
秦朝末期項羽的楚軍滅秦時,項羽沒有給自己留下一分餘地,渡河後破釜沉舟,燒廬舍持三日糧。結果這正激發了戰士們的鬥志,大家奮力一搏,一舉將當時不可一世的秦帝國打的一敗塗地,最終宣布了秦朝殘酷統治的結束,楚霸王也就一戰成名。
由此可見,我們凡事應多思考,留一些餘地,這樣不僅是為他人留下餘地,同時也為自己留下轉圜的空間,不過「餘地」這個分寸的拿捏,還是需要我們自己掌握,也就是拿捏的好,就會變成最後滅秦的項羽,拿捏的不好,即會成為最後飲恨五丈源的諸葛亮。

5、腳下有餘地,才能讓自己「進可攻、退可守」
10秒鐘速讀讚
✅ 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為自己留下一定的餘地,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 話不可說滿,事不能做絕,給自己留餘地,才能進退自如,才有足夠迴旋空間。
✅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就是說上天都會為每個人留有一定的轉機,留有選擇的餘地。
 
「不留餘地」,很輕描淡寫的四個字,卻透露出一種殺機。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內容大概是說,在大森林裏,居住著許許多多的動物,狼算是其中最狡猾的。一天,在山腳下有個洞,各種動物都由此通過,狼非常高興,牠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獲到各種的獵物。
於是,牠堵上洞的另一端,等待動物們來送死。第一天的時候,有一隻山羊經過,狼趕忙追上前去,羊拚命逃竄。突然,羊找到了一個可以逃生的小偏洞,便從小偏洞倉皇逃竄,狼很生氣地把小洞堵死了,心想,下次就再也不會功敗垂成了吧!
第二天,有一隻兔子路過,狼連忙起身奮力追捕,結果,兔子找到了洞的側面更小一點的洞,並從小洞口逃生。於是,狼又把類似大小的洞都堵上,還心想,這下子,別說羊,就是與兔子大小個頭接近的狐狸、雞、鴨等小動物也都跑不掉。
第三天,跑來了一隻松鼠,狼馬上飛奔過去,追得松鼠上竄下跳。最終,松鼠還是從洞頂上的一個通道跑掉。狼為此非常氣憤,於是,牠一氣之下堵塞了山洞裏的所有窟窿,把整個山洞堵得水泄不通,堵完後,還對自己這個「萬無一失」的措施,非常滿意。
然而,在第四天的時候,突然來了一隻老虎,狼嚇壞了,拔起腿來就跑。老虎當然也窮追不捨,而狼在山洞裏面跑來跑去,可是苦於沒有出口,以至於無法逃脫,最後,這隻狼被老虎吃掉了。
上述這個故事,主要是在告訴我們,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凡事懂得留有餘地,如果你不給別人留有餘地,自己也將沒有了出路。

給自己留點空間:
如果碰到南牆也不回頭,那只能算是愚蠢的執著,只能說是笨拙地執迷不悟,是一種極其危險的行為。

做事為自己留點餘地,也是解脫自己的一種方式。有些時候,為了一件毫無意義的小事,雙方爭論得面紅耳赤,這個時候,只要有一個人懂得說一句「開個玩笑嘛,何必當真?」這就完全可以熄滅雙方的「戰火」,最後,誰也不會因此而受到傷害,大家依舊和以前一樣友好。
「留有餘地」也可稱作是一種修養,是完善自我的一種方式,把話講得有些彈性,讓別人聽起來感到舒服,做起事來有一個靈活的安排,從而輕輕鬆鬆的做人,坦誠地和別人相處。
在韓非子的《說林.下篇》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大不可小也。舉事亦然,為其不可復也,則事寡敗已。」
上述這段話的白話意思就是說,工藝木雕所需要注意的要領,首先在於鼻子要大,眼睛要小,因為,鼻子雕刻大了,還可以改小,如果一開始便刻小了,那麼以後想要改大,就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補救了。同樣的道理,初刻眼睛的時候要小,小了還可以加大。如果剛開始雕刻時,就把眼睛弄的很大,那麼後面也就無法縮小了。
俗話說得好:「家有餘糧,日子好過;日有餘用,生活安逸,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句話告訴我們,享受人生,要懂得留點餘地,制定計畫,同樣也需要留點餘地。
流水有迴旋的餘地,才會減少災難;江河有漲落的餘地,才不至氾濫成災,留有餘地,才能萬事做到均衡、對稱與和諧。總之,人在社會,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學會留有餘地。

6、不要把事情做的太過或不夠,要做到恰到好處
10秒鐘速讀讚
✅ 做人做事恰如其分,不要過度悲觀,但也不能過度樂觀。
✅ 無論做事還是做人,要把握好分寸,不能過頭,也不能不到位。
✅ 做人做事像時鐘一樣,重點不是走得快,而是要走得準。
 
在人的一生當中,最難把握的兩個字是分寸。做事做到恰到好處,是人生的最大學問。因此,我們做人做事都要做到恰如其分,把握好了做人做事的分寸,在一定程度上講,也就是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
顓孫師和卜商君是子僵平時最敬重的人,有時竟分不出哪個更令自己敬佩一些。有一天,子僵向老師孔子求教,他問:「顓孫師和卜商君哪個更好些呢?」孔子說:「顓孫師做事好到過分,卜商君做事常常達不到本來的要求。」
子僵說:「您這麼說,是顓孫師好些了?」
孔子說:「過分和達不到是一樣的,做事恰到好處,才是最好。」
做事情,不是做過了頭,就是做得不到位,而且不明白自己究竟錯在哪裏,這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
其實,這裏的全部奧妙就在一個「度」上。「度」是事物合理存在的內部規律,人的想法只有符合了它的要求,才是正確的。
要達到「度」的要求,並不是件難事,只要在掌握必要知識的基礎上反覆實踐,「度」也就在你的手中了。
古人說過一段話,譯成白話是這樣的:做任何事情都應該為自己留下幾分餘地,不要把事情做絕,這樣造物主就不會忌恨我,鬼神也不會傷害我;如果事業上過度要求完美,功業上要求登峰造極,那麼即使其內不會發生內亂,也必然為此而招來禍患。

給自己留點空間:
在樹與樹之間,留有間隔,才能長的茂盛粗壯,人與人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避免雙方之間的摩擦與糾紛。

古人云:「滿招損,謙受益。」,一個高潮的到來預示著一個低潮的即將開始,在追求事業與功業盡善完美的同時,你有可能就會發現許多不足與遺憾。從另一個角度講,功業不求滿盈,留有餘地,也是一種處世的方法,比如錢財的累積,求多求盡,有可能讓自己成為守財奴。
一百多年以前,西方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個帶有幾分幽默給人啟示的故事:
一艘輪船觸礁之後,在海上漂泊了很長一段時間,供給馬上就要耗盡,仍然不見其他船隻的蹤影。眼看著得救無望,船上的人不免著急。這時一個悲觀的船員陷入絕望之中,他驚恐萬分,總是高聲叫嚷,這一下子我們大家全完了,誰也活不成了,我們早晚都要被魚吃掉。
這個悲觀者一天要嘮叨好幾次,終於引起了公憤,被惹怒的眾船員七手八腳把他丟進了大海!悲觀者死後,這個面臨危難的輪船並未得到預期的平靜,因這時又出現了一位樂觀者,重拾喋喋不休的鼓噪,只不過他叫嚷的全是樂觀的話題,比如他說,我們一定會得救的,因為我們還有幾十塊餅乾,而一塊餅乾可以維持一個人一週的生命……眾船員發現,聽這種樂觀的鼓噪心情顯得更加的糟糕,因此,把這位樂觀者也和前一位悲觀者一樣丟進了大海。
這樣,輪船才恢復了寧靜,沒有了那兩個討厭的傢伙,到了後來輪船終於得救了。
這個故事,事隔了多年卻仍然在人們的心中鐫銘不滅,主要的原因是這個故事透過幽默的誇張,說出一個聽後人人皆能接受、而不聽則很難全察的道理。
這個道理就是生活中存在一個把握分寸的問題,處理的好,能使生活和諧圓融,處理的不好,縱然不至於被「丟進大海」,也一定會導致不良的結果,輕則受到謾罵,重則自毀口碑,或者使之功敗垂成。

7、給自己的聰明留點「愚蠢」的空間
10秒鐘速讀讚
✅ 聰明過頭,不給自己的聰明留點「愚蠢」的空間,反而是一種真正的愚蠢。
✅ 自以為聰明的人,不讓自己有出錯的空間,因此,才會讓自己活得這麼累。
 
一般來說,過於聰明的人並非是快樂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對於同樣的事情,這些人常常會考慮得更多一些,不懂得為自己留點喘息的空間。
通常,那些具有過目不忘本領的人,他們在做決定那一刻往往顯得無所適從,因為在這個瞬間,他們腦子裏至少已經考慮到了幾十種不同的情況,然後又要同時在這幾十種資訊裏權衡利弊,以期望得到一個最佳方案,讓大腦不得不進行超過負擔的運轉,連一點休息的時間都沒有。
聰明人之所以不快樂,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常常能夠更加透徹地發現自身的缺點,由於聰明人對自身的高標準要求,使得他們傾向於更加苛刻地對待這些缺點,絲毫都不讓自己有出錯的空間,因此,才會讓自己活得這麼累。
開創北宋一代詞風的蘇軾,其詞雄渾豪放,他的作品《念奴嬌.赤壁懷古》寫「大江東去」,氣魄宏偉,成千古絕唱,至於琴棋書畫,也無一不通,以才氣而論,譽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亦不為過。
可是這位聰明絕頂的奇才,卻終生坎坷,屢遭貶謫,平生抱負,盡付東流,他的遭遇固然與政見不合,於當道有關,但何嘗不是他聰明自誤所致?
蘇軾在總結自己坎坷一生的教訓時,很懊喪地嘆息說「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史書上記載,蘇軾有一天下朝後,兩手撫摸著自己的便便大腹問家人:「這裏面是什麼呢?」有的說是滿腹文章,有的說是滿腹機關,只有他的愛妾王朝雲一語道破:「一肚子不合時宜」。
蘇軾長嘆一聲:「知我者,朝雲也。」這話的意思就是說,連他自己也明白,「不合時宜」,也就是無法給自己一點跟現實妥協的空間,是他一生坎坷的主要癥結。

給自己留點空間:
聰明反被聰明誤,就是一句警句良言,它時刻告誡著人們:「不要聰明過頭。」

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傑」,蘇軾在政治上一輩子都不識時務,不懂得見風轉舵,因為,蘇軾一貫自恃聰明,誰當權他就反對誰,只要不符合他的意思,就堅決反對,一點妥協轉圜的空間都沒有,也就是王安石推行變法,他反對;司馬光上臺復舊,他也反對;程頤、程顥提出新的理學觀念,他也反對……
當然,他反對人家自有他的理由,有些意見可能是正確的。然而,不分青紅皂白,為表現自己與眾不同,有獨到的見解,鑽牛角尖,便積怨眾多,四處樹敵,一生多有波折和磨難。
蘇軾的人生厄運,真的與他過於自信,不肯接受別人的意見沒有關係嗎?儘管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往往因為方法上過於簡單直白,沒有任何迴旋空間,導致後來遭人嫉妒、陷害,幾度入朝,反覆被貶,都與此脫離不了關係。
歷史上,因為恃才傲物而斷送性命的人,早已有之,更可悲的是這些人至死也不知道自己死在自己手裏。
清朝才子紀曉嵐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裏寫了這樣一個人物:這個人讀了一本兵法書,便以為自己能當將軍,真叫他領兵去剿滅一股土匪時,卻被土匪打得一敗塗地;這個人又讀了一本水利方面的書,便吹噓自己是治水專家,當真叫他負責去治理洪水時,他自己差點被洪水淹死……
後來上司震怒,綁赴法場,其人嘆曰:「古人誤我。」
試看蘇軾的自嘆和這人是否相似?都是自以為聰明,但都因為不懂得為自己的聰明留一點「愚蠢」的空間,最後反而讓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0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