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三峽人居環境文化地理變遷(簡體書)
滿額折

三峽人居環境文化地理變遷(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6 元
定  價:NT$ 276 元
優惠價:8724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通過梳理三峽人居環境的文化歷史脈絡,揭示其地域擴展過程及規律,探討其文化地理變遷機制,提出三峽人居環境的和諧文化發展對策,開展三峽地區不同空間層次的人居環境規劃與建設實踐,豐富三峽人居環境的研究領域,為三峽人居環境的規劃與實施提供依據。

目次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定位
1.1.4 研究意義
1.2 主要研究對象與內容
1.2.1 研究對象與范圍
1.2.2 研究內容
1.2.3 研究重點與難點
1.3 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1.3.1 關于文化及文化變遷的研究
1.3.2 人類聚居與人居環境相關研究
1.3.3 關于三峽文化地理以及人居環境的相關研究綜述
1.3.4 大河流域水利建設與文化變遷的經驗與教訓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定位
1.1.4 研究意義
1.2 主要研究對象與內容
1.2.1 研究對象與范圍
1.2.2 研究內容
1.2.3 研究重點與難點
1.3 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1.3.1 關于文化及文化變遷的研究
1.3.2 人類聚居與人居環境相關研究
1.3.3 關于三峽文化地理以及人居環境的相關研究綜述
1.3.4 大河流域水利建設與文化變遷的經驗與教訓
1.4 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結
2 人居環境建設體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論體系構建
2.1 人居環境語義下的文化與文化地理
2.1.1 文化的釋義
2.1.2 文化地理的釋義
2.1.3 文化地理學的研究內容與方法
2.2 人居環境建設體系下的文化地理變遷研究體系構建
2.2.1 文化地理在人居環境學科中的地位與作用
2.2.2 人居環境理論與人居環境建設體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對象
2.2.3 人居環境建設體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方法
2.2.4 人居環境建設體系下的文化地理變遷研究框架
2.3 三峽人居環境體系下文化的組成——類型學解析
2.3.1 不同分類方式的文化組成
2.3.2 物質文化:被人文化的自然景觀與底蘊深厚的人工產物
2.3.3 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
2.4 本章小結
3 三峽地區文化的興起與發展研究
3.1 三峽文化的緣起
3.1.1 長江三峽的形成:地理變遷,滄海桑田
3.1.2 三峽文化緣起的地理區位與自然環境
3.1.3 三峽文化緣起的早期人類活動
3.2 三峽地區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地理形成與發展過程
3.2.1 史前文化:考古學的發現——人類始祖
3.2.2 先秦文化:治水神話、“夔子國”、“諸巫”部落出現
3.2.3 秦漢文化:滅巴楚、置郡縣、開道路、移民眾
3.2.4 魏晉南北朝文化:戰火不斷、移民眾多、物產豐富
3.2.5 隋唐宋文化:分區分級行政管理、移民帶來人口增長、文化經濟迅速發展
3.2.6 元明清文化:戰亂不斷、“湖廣填四川”
3.2.7 近現代文化:“陪都”使得文化主力通過三峽西遷
3.2.8 當代文化:三峽工程、百萬大移民、新城鎮建設
3.3 人居環境空間語境下三峽文化歷史發展的特點
3.3.1 三峽文化歷史的悠久性
3.3.2 三峽文化積淀的多樣性
3.3.3 文化空間擴展的復雜性
3.4 本章小結
4 三峽文化的地域擴展過程研究
4.1 地理環境對三峽文化形態的影響顯著
4.1.1 三峽地區人地關系的特點
4.1.2 三峽地區文化受到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影響顯著
4.1.3 文化與環境的適應狀況
4.2 三峽文化地域擴展因子分析
4.2.1 交通方式的進步
4.2.2 通訊方式的改變
4.3 三峽地區主要文化形態的地域擴展過程分析
4.3.1 農耕文化:河谷一半山一山頂
4.3.2 巴楚文化:西→交融←東
4.3.3 巫鬼文化:山里→村落→城鎮
4.3.4 移民文化:四川→三峽←湖廣←江浙閩
4.3.5 交通文化:水(水路)→陸(山路)→空(立體現代交通)
4.3.6 飲食文化:地里挖、山里采、水里捕一自種養、屋里釀
4.4 本章小結
5 三峽人居環境文化地理變遷機制研究
5.1 人居環境建設的文化地理變遷的基本理論
5.1.1 文化變遷的概念理解
5.1.2 文化變遷的類型
5.1.3 三峽地區人居環境建設文化地理變遷的特殊性
5.2 影響文化變遷的因素分析
5.2.1 外部因素:自然、社會、經濟、科技
5.2.2 內部因素:人類認知、文化自身
5.3 三峽文化變遷的力學分析
5.3.1 動力:牽引力
5.3.2 阻力:約束力
5.4 文化的傳承方式及載體的變遷
5.4.1 靜態傳承及其載體變遷
5.4.2 動態傳承及其載體變遷
5.4.3 文化傳承方式的發展趨勢
5.5 各種因素與力相互作用下的變遷機制
5.5.1 時間、空間多維審視:三峽地區文化地理的時空間衰減機制
5.5.2 三峽地區文化變遷的機制:普遍機制與地域機制
5.6 三峽人居環境的文化地理變遷模式探討
5.6.1 三峽古代人居環境建設的文化地理變遷模式
5.6.2 三峽當代人居環境建設的文化地理變遷模式
5.7 本章小結
6 三峽人居環境文化建設的規劃對策研究
6.1 三峽人居環境的文化愿景與實現思路
6.1.1 和諧文化——文化區劃
6.1.2 可持續文化——文化生命周期
6.1.3 積極文化——文化價值
6.2 空間和諧:三峽地區的文化地理區劃與協調
6.2.1 文化區的劃分
6.2.2 三峽地區在中國文化區中的位置
6.2.3 三峽文化區內亞文化區的劃分
6.2.4 文化區劃與人居環境規劃的協同
6.3 時間可持續:文化生命周期的認知與調控
6.3.1 生命周期理論及其在人居環境領域應用的可能性
6.3.2 文化生命說
6.3.3 文化生命階段的判別與調控
6.3.4 文化生命周期與人居環境規劃生命周期的協同
6.4 保持先進性:文化價值的評估與提升
6.4.1 文化價值評估的作用
6.4.2 文化價值評估體系的構建
6.4.3 文化價值評估與人居環境規劃的協同
6.5 本章小結
7 從物質空間規劃到文化空間規劃——三峽地區人居環境規劃案例與實踐
7.1 文化對地區發展的重要性與傳統空間規劃文化性的缺失
7.1.1 文化對地區發展的重要性
7.1.2 傳統空間規劃文化性的缺失
7.2 從物質空間規劃到文化空問規劃的方法探討
7.2.1 建立文化地理數據庫,形成三峽地區文化地理圖譜
7.2.2 開展文化空間規劃,提升物質環境的文化功能
7.2.3 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人們的文化需求
7.3 三峽地區人居環境規劃的實踐與案例
7.3.1 注重空間和諧與城鄉統籌的城市(鎮/鄉)總體規劃案例與實踐
7.3.2 重在保護與發展的三峽歷史文化古鎮人居環境規劃實踐
7.3.3 基于文化體驗的三峽地區現代居住形態規劃設計實踐
7.3.4 突出文化符號的建筑形態設計實踐
7.4 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7.4.1 三峽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繼承與創新之間的關系
7.4.2 文化遺產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7.4.3 地域文化與全球化的關系
7.5 本章小結
8 走向文化繁榮的美好人居
參考文獻
致謝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4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