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大地倫理(簡體書)
滿額折

大地倫理(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6.8 元
定  價:NT$ 341 元
優惠價:87297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收錄作者從事生態文學創作以來的代表性作品50篇,共分四章:
第一章"風物長宜"。從生態美學視角切入,于腳下的山川河流、風物民俗予以飽含深情的觀照。
第二章"興隆之本"。深入到人類的思維方式、知識體系和社會的習俗沿革、文明范式等領域,把生態問題當成一個大的文化倫理命題,做深度的追溯和思索。
第三章"生靈安好"。在介紹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生活習性的同時,又將它們自然地融入詩意棲居的所在,讀來搖曳多姿、趣味橫生。
第四章"一種精神"。上至林業部長,下至六歲孩娃,他們對生命的敬畏,對美好生態家園的守護,均躍然紙上,令人頓生純凈親愛之感。

作者簡介

李青松,著名報告文學作家,遼寧彰武人。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三百余萬字,出版專著多部。主要代表作品有:《遙遠的虎嘯》《告別伐木時代》《一種精神》《茶油時代》《大興安嶺時間》等。曾獲新中國六十年全國優秀中短篇報告文學獎、徐遲報告文學獎、全國短篇報告文學獎、冰心散文獎、孫犁文學獎等多項文學獎。擔任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評委。

名人/編輯推薦

李青松的生態報告文學創作從一開始就剔除了"偽生態"甚或"反生態"的"雜質",而呈現出一種清澈、純正、原汁原味的生態思想文化特征……仿佛把讀者帶入一座座詩意棲居的生態大觀園……暗含著作者對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生態智慧的緬懷,對原始文明和農業文明時期"天地并生"的生態整體觀、"萬物齊一"的生態價值觀和"物無貴賤"的生態生命觀的追念。
--評論家 高旭國

他的胸懷在中國廣闊大地的森林里,一年四季總是跑來跑去,只為一件事情:看樹。他本為樹,又看樹,這似乎是一種天命吧。他的文字自然是堅實而親切、真誠而溫暖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人,卻總是要言說的。無為之心可存,無為之行難鑒。這本《大地倫理》,恰是一個好的證明。
--詩人、文學評論家 續小強

目次

001/風物長宜
002 大地震:臥龍人和熊貓
043 大寨春秋
049 磧口棗事
055 哈爾套
057 牙香街
073 常熟 常熟
082 紅蘇區 綠贛南

093/興隆之本
094 共和國:退耕還林
139 從吳起開始
158 興隆之本
192 北京水問
199 大興安嶺時間
001/風物長宜
002 大地震:臥龍人和熊貓
043 大寨春秋
049 磧口棗事
055 哈爾套
057 牙香街
073 常熟 常熟
082 紅蘇區 綠贛南

093/興隆之本
094 共和國:退耕還林
139 從吳起開始
158 興隆之本
192 北京水問
199 大興安嶺時間
244 烏梁素海

257/生靈安好?
258 森林醫生啄木鳥
261 動物之趣 不必遠求
263 烏鴉
271 猛禽
279 遙遠的虎嘯
298 貢貂
309 老號駱駝
329 驢行
334 生存的意義
337 說竹
345 安吉竹記
349 紅松之美

353/一種精神
354 一種精神
364 開國林業部長
377 我背過的黃宗英
381 為浩然流淚
383 戴草帽的韓少功
386 崔永元種樹
389 本會秘書長
392 我說徐剛
397 理由時代
400 張安蒙女士
403 陳建偉:一滴水的氣象
406 羅小韻:特別能戰斗的攝影家
408 王興國:擁抱自然
410 潘明與他那山林里的群體
413 風筆雨墨詩行間--施海其人其詩
415 梭羅的意義
419 屠格涅夫
422 影響了總統的人
424 雅克貝漢
428 戈爾
430 普洱茶人
433 阿布都拉
435 張三炮
438 寧都人物筆記
442 譚雨墨:寫詩的快樂


書摘/試閱

磧口棗事

柳條簸箕里曬的是紅棗。
柳條笸籮里曬的是紅棗。
紅棗,紅棗,紅棗。陽光下的紅棗,彌漫著淳樸、綿潤、甘醇和黃河岸邊特有的氣息--這是磧口家家戶戶窯洞門口的一景。磧口的農家一年四季日日曬棗哩。某日,我蹲在窯洞門口,雙手從笸籮里捧起一把紅棗,然后慢慢丟下去,三個棗,五個棗,兩個棗,一個棗。復捧起,復丟下去,四個棗,兩個棗,三個棗,一個棗。反復幾次,每次都不一樣,我禁不住笑了。紅棗,已經曬得紅紅,但是磧口人,還是每天要曬棗,就像飽滿而幸福的日子越曬越紅呢。
一個面如干棗的人來到磧口,瞪大驚詫的眼睛。這個面如干棗的人叫吳冠中。吳冠中說,他一生有三大發現,其一是……先生沒說;其二是,先生擺擺手,話到嘴邊了卻還是沒有說出口;其三呢?先生說在山西發現了磧口。他說:"這樣的村莊,這樣的房子,就是走遍世界都難找到了。"瞧瞧,磧口,對于這位享譽世界的畫家來說,是多么的重要。也許,正是磧口的窯洞和紅棗使先生獲得了某種重要的靈感和啟示,悟出了生命的別一種意義。
吳冠中來磧口的時間是1989年10月。這個季節,該收獲的都收獲了,樹葉也都落盡了,只是棗樹上還有零星打剩下的棗子。多年后,吳冠中創作了一幅國畫《棗樹》。先生畫的不是那種棗子掛滿枝頭、農人喜氣洋洋收獲的情景,而是兩棵虬枝橫生的棗樹,并排站立在蒼茫的穹宇之下,風骨凜然。--這幅畫顯然具有特別的意味哩。
他在那幅畫的空白處還寫了一行小字:"故人風格老棗樹。"
吳冠中先生畫的棗樹是不是磧口的棗樹呢?我不得而知。不過,我在磧口倒是見過一張吳冠中在棗樹下畫寫生畫的照片。照片中那位瘦削的面如干棗的老頭兒就是吳冠中。他穿著米黃色的風衣,背靠麻石壘起的矮墻,不遠處是兩棵落盡葉子的棗樹,矮墻那邊是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先生的神情相當專注。他看著遠方的棗樹,還有棗樹襯托著的窯洞,畫筆在寫生板上一下一下地勾勒著,起起落落,時跳時躍,或輕或重,或粗或細。
據說,吳冠中特別喜歡吃棗,也喜歡畫棗樹。為了畫千姿百態的棗樹,他曾在一個農戶家里住了三個月,天天寫生,天天畫棗。
磧口,因之吳冠中的"發現"而聞名遐邇了。
隨后,來磧口寫生和創作的畫家、攝影家趨之若鶩。磧口,有與城市里不一樣的東西。在這個浮躁而喧囂的時代,似乎什么東西都可以速成或者速配了。而磧口卻是不可復制的,一切都是那么安寧而閑適。難怪棕皮膚黑皮膚白皮膚和藍眼睛黃眼睛黑眼睛的游客來到這里大呼小叫呢。
不過,頭一次來磧口的人十之有九不知"磧"字何意。磧,乃水中亂石積成的險灘。磧的特點就是彎急,浪大,石多,水淺。雖然磧字與紅棗沒有任何聯系,但磧口的紅棗確實個頂個的好。
磧口位于晉陜大峽谷中段,呂梁山西麓,黃河與湫水交匯處,因湫水河每年夏季暴雨帶來的砂石,沖積形成一段布滿暗礁的河灘,那些暗礁擋住了浩浩的黃河之水,河面也由400多米闊急劇收窄為80多米寬,平靜的河水頓時變成滔滔巨浪--謂之磧口也。所以,磧口不是黃河自己造就的,而是湫水在黃河上造就的。
早年間,磧口渡口相當喧囂繁盛,每天有三五百艘船只靠岸,并行排列,延綿數里,卸運貨物的場面蔚為壯觀。
去西柏坡的路上,毛澤東東渡黃河后經過這里,看到那繁華的景象,騎在馬上禁不住連連稱道:"這是個好地方,這是個好地方。"
磧口的民居多建于明清兩代,依山就勢而建,高下疊置,從溝底到塬頂,層層疊疊。建筑形式多以磚拱頂明柱廈檐四合院為主,窯洞連著窯洞,磚、木、石雕及精美匾額比比皆是。街道高高低低,用條石砌棱,用塊石鋪面。不經意間,就會看到片麻石壘起的墻上用白灰漿刷的四個大字:"出售紅棗"。字跡拙樸,透著幽默和機智。
我在磧口古鎮的巷子里尋尋覓覓,為了探尋紅棗文化,也為了探尋紅棗與這片土地的特殊關系。遇到院子里的人,常常會唐突地問,作甚呢?我說,沒事,看看。問的簡單,答的也簡單。甚至,問話的人動也不動,一只手撐著頭,一只手捏著紅棗,照舊躺在青石板上安安靜靜地曬著太陽。旁邊的簸箕里、笸籮里是紅紅的棗子,也安安靜靜地曬著太陽。
黑龍廟算是磧口古鎮的高處了。
黑龍廟在臥虎山的山腰,正對著湫水河。山門由三道石拱門洞組成(這與磧口其他建筑氣息相同),門上鑲嵌著石刻對聯:"物阜民熙小都會,河聲岳色大文章。"靠水生活的古鎮,必然要祈求管理水的神,沒有這樣一座廟,磧口人會魂不守舍的,就像棗樹沒了根一樣。
站在黑龍廟的高處,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盡收眼底,一處處溝溝峁峁,一道道山山梁梁上盡是稀稀疏疏的紅棗林。粗壯的棗樹蒼勁雄渾,新栽培的小樹,枝繁葉茂。不時,廟門口有棗販推銷紅棗,一元錢一小袋,看得眼花,吃得嘴饞。
那日中午,我和梁衡、周明、王宗仁等作家在磧口客棧吃了一餐飯,是那種很可口的農家飯。主食是:蒸棗糕,燜小米飯,煮紅薯和烀玉米。菜呢--頭一道是蕎面碗托。其實,這算不得菜,應該算是小吃吧。第二道是大燴菜(五花豬肉、豆腐、茄子、粉條放在一起亂燉),第三道是燉黃河鯉魚。沒了。就這些,吃得挺飽。沒喝酒。
飯后,我在磧口客棧的墻上無意間發現了一張老照片--一個個子矮小,頭戴軟塌塌帽子的干瘦干瘦的老頭兒正在講話。一看文字說明才知曉,原來這是民主人士李鼎銘先生在邊區政府做報告呢。說的是"精兵簡政"和"三三制"吧。窯洞門口一個破舊的棗木桌上擺著一個破舊的搪瓷缸子。里面有水沒水,不得而知。我所知道的是,那時的毛澤東把他的話很當回事,虛心聽取意見,采納他的提案建議。并充分肯定說,李鼎銘先生的提案"一是切中時弊,指出了我們的毛病;二是找到了對癥藥,也就是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當時我們的問題和毛病是什么呢?--"魚大水小"--毛澤東說的。
今天,"魚大水小"的問題解決了嗎?還是問問水吧。因為對于這個問題,水比魚更清楚。依山面水的磧口客棧,是那種窯洞式建筑,雖然房屋大多斑駁失修,有些殘破,卻風骨奇峻,幽靜且舒適。磧口客棧原名"天聚隆"商號,是當時磧口最大的油行。一條條青石,一排排粗壯的大甕,一個個大肚子的油簍子,一座座積著厚厚塵土的飲馬槽,烙印著昔日商埠興盛的痕跡。抗戰時期,八路軍一二O師在這里開辦了"新華商行",經營來往貨物的轉運,生意紅紅火火。也躉積了大量的紅棗和糧食,用駱駝和馬匹一批一批運往解放區。據說,師長賀龍經常光顧這里。每次來,都吃上兩個棗子,然后坐在棗木墩子上,手握煙斗,吧唧吧唧吸上幾口,靜靜望著黃河對岸。吧唧吧唧再吸上幾口,眼睛就瞇成一條線了。據說,斯大林的煙斗是棗木做的,賀龍的煙斗是不是棗木做的呢?我沒有考證過。
歷史的根,還活著。如果說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話,那么養育一個政權到底靠什么呢?--在長滿棗樹的黃河灘邊,我陷入久久的沉思。
黃河兩岸是貧瘠的,視野之內除了紅棗,還是紅棗。
紅棗是磧口的鄉土樹種,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這里是全國最大的集中連片棗樹栽培區,八成以上農村人口的經濟收入依靠紅棗生產。這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可以說,棗樹是磧口和磧口人的財富。
磧口人心里清楚,磧口紅棗是隨著磧口古鎮的聞名而聞名的。磧口人說,磧口能有今天,應該感謝吳冠中。當然,喜歡棗樹的不僅僅是畫家吳冠中。作家喜歡棗樹的更是不乏其人。
面如重棗--羅貫中好用這個詞。關羽一出場,羅貫中就這樣寫道:"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手提青龍偃月刀。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不單是關羽,《三國演義》里描寫人物面部形象時,"面如重棗"頻繁閃現。魯迅喜歡棗樹自然是不用懷疑了。他寫道:"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他寫道,"棗樹,它們簡直落盡了葉子。先前,還有一兩個孩子來打別人打剩下的棗子,現在是一個也不剩了,連葉子也落盡了"。
作家李廣田寫過一篇叫《棗》的小說,里邊有個穿著土藍布褂子、背著糞筐拾糞的傻子,見人就說:"俺吃棗。"棗是甜的,他知道。他吃過棗,所以,他固執地認為,棗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他愿意吃更多的棗,愿意得到更多的棗,愿意看到樹上垂掛著更多的棗。他遇到綠衣郵差說:"俺吃棗。"他遇到打柴人說:"俺吃棗。"也許,對于他來說,沒有比吃棗更快樂更幸福的事情了。
20世紀30年代,沈從文在北京的居所是個小四合院,院里墻角處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另一株不是棗樹,是槐樹。具體地址應該是西安門達子營胡同吧--沈從文給自己的小院起了個名字,叫"一棗一槐廬"。他說,終日有細碎的陽光透過樹枝撒進小院,偶有麻雀棲在枝頭。顯然,那段時間,沈從文的心情不錯,他將一個紅木小方桌擱在棗樹下,清早就開始寫《邊城》。看來,最先讀到《邊城》的,不是張兆和,而是樹上那些棗子呢。
棗樹凝聚的是人的感情,是活生生的做人的道理。棗樹見證了歷史和變遷,見證了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前些年北京人藝上演了一出話劇《棗樹》。劇情大致是--在一個普通的大雜院,有一棵棗樹,這是老奶奶在當年結婚時和老伴親手種下的,兩個人精心呵護,這是他們愛情的見證。風風雨雨50年過去了,小兩口變成了老兩口,這棵棗樹也變得粗壯繁茂。前幾年,老爺爺去世了,老奶奶獨自照顧著這棵棗樹,每年秋天打下的棗子分給全院的鄰居,每到夜深人靜,她獨自一個人站在樹下喃喃自語,人們知道那是她和老爺爺說話呢。然而,小院要拆遷了,棗樹保不住了,老奶奶知道之后失魂落魄,整日悵然若失,望著這棵棗樹發呆。
磧口的棗林并不規則。東一棵,西一棵,坡上五六七棵,溝澗里七八九棵。成片成片的棗林也是有的,主要在黃河岸邊,呈條狀帶分布。棗樹從不浮躁,耐干旱,耐貧瘠,也能耐得住寂寞,具有可貴的韌性。最有活力的當然是那些壯年的棗樹,干若鐵臂,枝似虬龍,一派挺拔向上的氣勢,結的棗子也是又多又大。不過,一般而言,棗樹的長相很粗糙,疙疙瘩瘩,樹皮灰褐色,條裂,枝條韌而不折,且長滿利刺。
棗木是極有性格的。木質堅硬,蟲不易蛀,古代刻書多用棗木雕版。我父親是木匠,他使用的刨子就是用棗木做的刨床子,顏色暗紅,天然而細密的紋理,愈用愈是光亮。他躬身彎腰,雙手用力向前推刨子的側影,我是那么熟悉。嚓--!嚓--!一卷一卷的刨花就從刨眼里開出來了。
磧口老街上有一家木雕店,專門做棗木梳子。我們光顧那里時,一位光膀子的師傅正在專心制梳。只見店里柜臺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棗木梳。棗木做的梳子,梳頭時不產生靜電,不傷頭皮,能促進腦部血液循環,能烏發能醒神健腦。《本草綱目》中就有"能通經脈、令發易長"的記載。棗木,那硬而沉的木質,特有的紋理和顏色,正好適合制作棗木梳。棗木做的梳子真是個好東西。
我們就要告別磧口古鎮時,在老街的拐角處,遇到一群孩子正在玩對對歌游戲。

出東門,
過大橋,
大橋底下一樹棗,
拿著桿子去打棗。
紅的多,青的少,
一個棗,兩個棗,三個棗。
四五六七八個棗,
一邊大,一邊小,
一個西瓜一個棗。
大的大,小的小,
一棵大樹一根草。

童趣和天真是多么美好啊!--我也禁不住拍起了巴掌。晚霞映照下,棗樹襯托著的磧口別有一種韻味。磧口人擁有屬于自己的那份快樂和幸福。
我隱隱感覺到,磧口古鎮除了粗糙厚實之外,似乎還有某種力量在暗暗傳遞。雖然我無法知曉這種力量來自何處,但可以肯定的是,磧口人那殷實的小日子及其屬于自己的那份快樂和幸福,一定跟紅棗有著某種必然的聯系哩。
紅棗,紅棗,紅棗。柳條簸箕里曬的是紅棗。
紅棗,紅棗,紅棗。柳條笸籮里曬的是紅棗。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9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