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生態與文化遺產:中日及港台的經驗與研究
滿額折

生態與文化遺產:中日及港台的經驗與研究

定  價:NT$ 670 元
優惠價:90603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人類歷史遺留下來的生態及文化遺產,具人類普遍價值,也是人類生命和靈感不可缺乏的泉源,務必要傳承給下一代。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日本各地區在近幾十年都不約而同地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工業化、現代化與全球化的衝擊,生態與文化遺產生存的空間大大減小。政府及民間都紛紛開始醒覺,關注瀕危的生態及文化遺產,避免它們成為淹沒的歷史。

本書探討中國大陸、日本、台灣、香港有關生態及文化遺產持續發展的一些議題和解決辦法,從跨學科的視角和不同地區多樣化的例子去思考有關的問題。部分論文是由學者多年的田野研究並結合歷史學、人類學、地理學、考古學的方向,探討有關文化及生態遺產發展的情況。其餘文章是由推行文化政策的政府官員、參與地方歷史教育的學者、推廣文化遺產保育的非牟利組織及旅遊從業員撰寫,並且從他們實地的經驗分享一些反思。

作者簡介

區志堅,現任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研究範圍包括近代及當代中國歷史、香港歷史文化教學及研究工作。著作包括《新視野通識教育(現代中國)》(合編)、《香港海關百年史記1909-2009》(合編)、《改變香港歷史的60篇文獻》(合著)、《馬鞍山風物誌》(編著)等。

祖運輝,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國際學部教授,擔任日本社會與文化以及中日關係的英語講座。研究興趣包括日本華僑、日本的環保與消費文化、中日戰爭電影、中日飲食文化等。

陳蒨,於英國牛津大學取得社會人類學博士學位。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現任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學教授及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涉及香港、台灣、中國大陸及新加坡,領域包括家族、宗教、身份認同及文化遺產。

編者序

香港樹仁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榮獲日本國際交流基金鼎力贊助,與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國際學部於2013年11月25至27日主辦「生態與文化遺產的建構與持續發展利用:中日多邊對話與研究」國際會議,是次會議邀請了中國內地、香港、台灣、日本學者參加,展開廣泛討論,並取得完滿成果。

近年有關保育生態環境與文化遺產,成為全球討論的熱點,不少學者及政府在各地面對現代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影響下,提出要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保存及有效運用生態及文化遺產。是次研討會對有關議題有以下的貢獻:

其一,成功結合學者及從事文化遺產與生態保育的前線工作人員之觀點,使學術成果得與實踐工作相為結合,把學術成果延伸往民間,又從民間的成效反過來檢討研究成果的得失,甚至可以修正學者研究成果,並邀請了政府官員,從官方立場,探討官方保育生態與文化遺產的貢獻,以及其遇到的困難。故本研討會推動了官方、業界及學術界的交流。

其二,近年中國內地、香港、台灣及日本從事生態及文化遺產的學者和從業員,對各地保育生態及文化遺產,均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並甚具特色,尤可為各地方的借鑑,故是次研討會不獨是一個國際學術研討會,更是進行跨文化及跨國度的討論,使各地方的官員、專家、學者、在地方上的非政府組織、從事生態及文化旅遊之工作人員,得以交流及分享經驗。

其三,海內外學界既肯定了日本政府及民間保育生態及保存歷史文化遺產的貢獻,又肯定台灣官民合作「再生產」生態保育及文化遺產的成果,日本及台灣不少美麗的生態環境及富有歷史文化價值的遺產,均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近年中國內地正從旅遊文化的角度,希望在自然生態及文化保育與商貿發展上,三者取其平衡,故是次研討會以香港為國際學者、前線從業員及官員交流的平台,希望中國內地在商貿及旅遊業的急促發展下,得以借鑑海外的經驗,好好利用生態及文化資源,得以持續發展。

是次研討會順利舉行,以及本論文集得以出版,除了感謝研究助理黃奕婷小姐、李承昱先生協助校對部分文稿,也十分感謝本論文集的匿名評審,提出寶貴意見。此外,本書的編者也向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總編輯李占領先生、高級出版經理黎耀強先生及編輯賴菊英小姐,致以衷心感激,沒有他們協助,本書未能面世。還有,編者既感謝聖雅各福群會社區發展服務主管伍斯安先生,在台灣的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任教的陳毅鋒博士,惠賜本書封面照片,並允許予以刊登,也感謝歐陽心月小姐協助設計本書的封面。最後要特別感謝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及香港樹仁大學資助舉辦是次研討會及本書出版事宜!是為之序。

 

編者

陳蒨、祖運輝、區志堅 謹識

2014年12月

目次

編者序 v

作者簡歷 vii

 

導論

文化遺產與生態遺產——建構與持續發展利用 2

.陳蒨

 

香港

文化遺產保護新視野——香港經驗 14

.吳志華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身份認同 28

.陳蒨

文化教育、持續發展與旅遊業的關係——以香港屏山文物徑及河上鄉村為例 44

.區志堅 侯勵英

文化保育、社區與公眾——以社區展覽及工作坊為例 62

.劉國偉 黃競聰

社區為本的文化保育經驗——民間學堂計劃、傳統行業的傳承 69

.伍斯安

 

中國內地

中國大陸城市居民參與文化遺產保護——CHP的成就與挑戰 78

.張培

文化生態遺產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中國西南生態博物館與民族文化生態村建設的理念與實踐 85

.尹紹亭

氣候災害對世界遺產地的影響及其應對

——以雲南省紅坡村和箐口村為案例 105

.尹侖 孫發明 張薇

旅遊發展與龍脊梯田文化景觀的建構 117

.孫九霞 羅光科

 

台灣

白米社區的文化抵抗與永續 134

.陳碧琳

台灣包種茶的流變與轉變 170

.譚鴻仁

媽祖進香與無形文化資產 189

.林美容

原住民知識,保育政治與生態觀光的發展——以台灣太魯閣國家公園為例 206

.陳毅峰

 

日本

天皇陵的現況、保存與「活用」 236

.今尾文昭

日本海士町「I轉移民」傳統藝能的實踐

──中介者移民之身份認同政治與文化實踐 255

.長友淳

傳承「煤礦城市」的「心象風景」

——日本大牟田市三井煤礦地區的市民活動 269

.永吉守

日本世界遺產屋久島的生態旅遊 288

.大野睦

日本糸魚川市地質公園與地方復興活動 294

.竹之內耕

提高地方自豪、保護地方風景的另類旅遊——介紹日本島根縣海士町的個案 302

.阿部裕志

從日本世界遺產的爭議看日本社會與世界遺產的構想和實踐 313

.祖運輝

書摘/試閱

文化遺產與生態遺產—— 建構與持續發展利用

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學系\當代中國研究中心

.陳蒨

 

一、什麼是文化遺產與生態遺產?

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人類歷史遺留下來的生態及文化遺產,具人類普遍價值,也是人類生命和靈感不可缺乏的泉源,務必要傳承給下一代。1世界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及自然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指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建築群或歷史遺址,2包括樓房、村落、陵墓、工業建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口耳相傳的傳統;傳統技藝、手藝(例如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等);社會習俗、節慶和儀式;有關自然或宇宙的知識或技能(例如醫藥和曆法)等」。3生態遺產指「地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瀕危動植物物種生態區;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定的自然地帶」。4

本書探討中國大陸、日本、台灣和香港有關生態及文化遺產持續發展的一些議題和解決辦法,並提供一個平台給學者與公眾人士從跨學科的視角和不同地區多樣化的例子去思考有關的問題。本書有不少論文是由學者多年的田野研究並結合歷史學、人類學、地理學、考古學的方向探討有關文化及生態遺產發展的情況。也有一些論文是由推行文化政策的政府官員、參與地方歷史教育的學者、推廣文化遺產保育的非牟利組織及旅遊從業員撰寫,並且從他們實地的經驗分享一些反思。

本論文集分析的文化及生態遺產並不是上層階級專享的「高級」文化或大型官方博物館的珍藏,而是與普羅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或生態遺產。也就是說,論文集分析一些生活化的生態及文化遺產,探討他們在旅遊消費中面對的若干問題,並研究如何推廣保育及持續發展。

儘管日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各地區的生態及文化遺產發展與保育過程各有特色,但是,這些地區在近幾十年都不約而同地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工業化、現代化與全球化的衝擊,生態與文化遺產生存的空間大大減小。政府及民間都紛紛開始醒覺,關注瀕危的生態及文化遺產,避免它們成為淹沒的歷史。早在十九世紀「文化遺產」一詞還未有出現的時候,日本已經率先開始保護古代文化建築或藝術品,包括廟宇、佛像和畫像。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日本政府更加在瀨戶內海成立了首個國家公園,為自然遺產保育邁出了第一步。到了七十年代,由於自然和文化遺產受到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威脅,日本政府更進一步對地方上的生態與文化遺產進行各式各樣的保育工作。1992年,日本政府簽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引發日本舉國上下對世界遺產的熱潮,不少地方上的組織都爭相「申遺」,希望能夠在世界遺產名錄上留名。5

至於中國大陸,文革期間大量文化遺產遭受刻意毀壞。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不少生態及文化遺產卻遭受經濟快速發展的衝擊而被破壞。但是近年中國政府亦開始積極推動保育工作。2004年中國正式加入聯合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政府進一步承諾推動保護自然及文化遺產。與此同時,亦有不少民間團體積極參與推廣有關保育的活動。張培論述一個在北京的非政府組織——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如何積極舉辦公開論壇,並且在不同的媒體及網絡發佈有關呼籲保育的調查、紀錄片及最新發展,藉此喚醒公眾對自身文化的關注及覺醒。

香港在英屬殖民地時代,在經濟發展優先的思維下,保育並未被重視,6保育政策的焦點都以建築物為主。其後,香港經歷一九九七殖民解體、回歸中國的巨大政治變遷,地方上不同的團體與個人對香港文化的關注程度大增,本土文化意識開始抬頭,要求推動生態及文化保育的聲音愈來愈大。目前,參與保育的不再只是政府的博物館等單位,還有不少非政府組織或非牟利機構及志願組織參與。7同樣地,鄰近的台灣,生態與文化保育的背景也是來自政治經濟的劇烈變化。台灣經歷了六、七、八十年代經濟急速發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民眾開始意識到保護傳統文化及本土環境生態的重要性。自1988年李登輝當上台灣地區領導人以後,更出現一連串激烈的社會運動和民眾對本土化的訴求。近二十年來,政府帶頭鼓勵透過社區總體營造計劃銘記生態及文化遺產,並且推動保育發展。8

除此之外,各國多個地方都希望發展與文化和生態遺產相關的旅遊來支持當地的經濟發展。大部分的國家和民眾都熱衷於把自己國家的地方文化遺產申報為國家級的文化遺產或聯合國認可的世界文化遺產,藉此增加地方或族群和國家自豪感。9 這個行動在本質上是歌頌地方文化,可是也表示接受世遺的標籤,附和了全球化的理念。有趣的是近年在日本有一小群國粹主義者卻提出了反對自己的文化被聯合國世界遺產標籤化,認為自己的文化應該留給自己欣賞和品味,不需要外人認可品評,也不想有太多外國遊客一窩蜂來觀光,破壞原來的寧靜環境,對居民造成影響。10

 

二、問題與挑戰

人類對生態及文化遺產的重視,其實與今天社會急速發展與進步所帶來的種種問題有極大關連。本論文集也討論生態及文化遺產面對當今資本主義社會商品化的一些問題。林美容提出要對文化的真實性作重新思考。例如在台灣舉行的媽祖廟會,傳統的宗教儀式與民族曲藝的傳承及保育面對不少困難,下一代普遍缺乏興趣。雖然政府斥資創立「媽祖文化園區」的原意是保育,但是實際上卻有可能偏離原先的意義。11今天的廟會既有傳統藝術,也有現代鋼管女郎跳舞新形態的表演匯聚一起。「徒步進鄉」雖然被重新恢復,廟會期間攤販聚集的臨時市集售賣護佑紀念品,卻實踐新的「消費神明」。至於在日本,今尾文昭指出部分的天皇陵單靠當地傳說及典籍記載,並沒有科學化的公開評核,又嚴禁公眾參觀,只允許少數學者參觀及作有限度的研究,其作為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值得商榷。

除了真實性的問題之外,面對旅遊及商業化的挑戰,生態及文化如何能夠持續發展也是人類當前面對的一大挑戰。無可否認,不少地區和國家把生態或文化遺產當作是發展經濟的一個不可多得的資源,我們在急劇發展的中國大陸看到旅遊觀光對傳統生態及農業耕作帶來巨大的破壞。12廣西尤勝縣政府的旅遊局主動開發推廣經營梯田景觀旅遊消費。當地部分農民當嚮導,有些在梯田經營農家旅館,也有些農民索性不再在梯田種植,乾脆全力從事旅遊活動,因此梯田的生產效益大大減少,破壞了當地人與土地的傳統關係。面對大量旅客湧入,部分地方出現人田爭水的情況,梯田水土流失,景觀面臨危機。13同樣地,廣西的民族文化生態村發展旅遊的時候也面對類似的危機。14企業及商家進駐發展景觀文化旅遊,當地居民也大量興建民宿旅館開發旅遊,增加收入。經營的民宿及「農家樂」卻沒有真正的地方特色。村民在開發旅遊的過程中太注重短淺的經濟收益,並沒有考慮景觀及地方的持續發展。15

在台灣,由於政府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計劃,喚醒原住民權利意識及文化自覺,當地人在發展生態旅遊的過程中,比較注重持續發展。但是民間自主的生態旅遊一般規模較小,解說專業程度有待改進。16同時在發展保育旅遊的過程中,原住民往往非常依賴政府部門對其推廣旅遊保育發展計劃作補助。為爭取政府資助,當地人必須馴服於政府官僚體系的表達方式。相對而言,傳統領導能力、農作或狩獵技術卻被忽視。那末傳統生活技能與新的知識之間的權力關係就有所轉變,當地人的權力及自主性間接被削弱。

 

三、解決方案

在旅遊及商業化的壓力下,傳統生態及文化遺產要持續發展,有以下幾個方法。首先,面對太多遊客不斷湧入自然或文化遺產區域,從事觀光業者可以主動限制遊客數目。大野睦展示了負責日本世界文化遺產屋久島的生態旅遊的地方旅遊局,商業機構及導遊如何刻意保持旅客數目增長緩慢。一方面成功在文化遺產核心的部分限制登山遊客數目,以致目前只有25%的遊客到訪核心的部分。另一方面,積極開拓周邊地區的生態旅遊,引導遊客去非核心地區參加其他如看海龜等活動,確保實踐世界遺產的保育和持續發展。

其次,本論文集的一些案例也說明了民眾應該利用傳統宗教及智慧來阻止過度發展,維持生態文化的平衡。在中國雲南三江並流地區,元陽箐口村的村民就成功運用傳統宗教活動保護水源、森林,故此能夠對梯田進行嚴格管理,保持生態及文化持續發展。此外,傳承及持續發展生態文化遺產也有賴於善用傳統智慧,解決當前的新問題,如氣候改變帶來的新災害等。17中國雲南三江紅坡村村民就成功利用傳統知識,維持神山信仰,進行植被恢復,並且結合政府政策種植可以保護地方的植物及藥材,成功克服氣候改變帶來的生態災害。當地人又動員傳統的社區互助組織如「箭會」及「姐妹會」的力量,發揮救災的功能。並且還利用傳統民族獸醫醫療藥用植物資源結合現代獸醫知識,減少氣候災害對動物家畜的威脅。18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以國家或政府政策主導的知識生產方式,會讓當地村民陷入「再殖民」的危機。19要平衡當地人和國家及其他非政府組織之間的權力關係是一項重要的任務。20我們應該讓當地人成為真正的主體,主導知識生產,傳承其生態文化遺產。

最後,綜合不同地區的經驗,筆者認為教育人們要帶着一顆尊重地方文化的心去觀賞、品味自身或他人的文化,是保護生態文化持續發展最重要的一環。推行教育的方式可包括正規教育及公眾生活藝術教育兩大種類。在殖民解體後的香港,教科書中開始納入了跟香港歷史文化相關的題目。學校在正規教育內引導學生對本地生態及文化遺產產生興趣,並鼓勵學生在文物徑進行實地考察,藉以推廣及進行保育工作。21此外,有幾篇論文分別探討了各地區半官方組織、非牟利機構或社會企業等如何扮演各式各樣重要的公眾教育角色,藉此提升地方上的居民對身邊自然或文化遺產的尊重、認識及興趣,教導公眾傳承這些遺產的責任。22在推廣文化旅遊的時候,重要的是要教育當地人注重自身文化持續發展的可能性,提高他們對保護自身文化的意識,鼓勵他們在發展保育的同時,應該試圖強化其本身社區的凝聚力。日本島根縣海士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實例。地方議會、地方政府、居民及半官營「海士故鄉」公司合作利用島根縣海士町的生態環境振興島上的產業。「巡之環」有限公司就更進一步推動地區傳統文化,向島上的新移民及遊客推廣傳統人手收割稻米技術。23此舉也吸引了新移民主動學習傳承地方傳統祭典及藝能的興趣,讓島上移民對地方文化產生敬意,24同時亦增強地方居民的自豪感。另外,日本的新潟縣糸魚川市地質公園註冊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地質公園之後,管委會也積極推廣各種各樣的公眾教育,讓更多人對地質公園增加興趣及認識,甚至讓地方上的居民有機會接受培訓,從事導遊活動及充當「地質大師」。同時也利用地質地點來凝聚附近居民及發展地方經濟,如販賣當地出產的農產品及工藝品,讓當地人得以充權(empowered)。

此外,香港一些非牟利組織如聖雅各福群會及長春社文化資源及古蹟中心,也會用輕鬆愉快的悠閒手法進行公眾教育,讓人們有機會認識自己的傳統文化與歷史。25這些組織會不定期舉辦各式各樣的工作坊及導賞活動、民間學堂、工作坊、戶外考察、攝影、交流匯報等活動,鼓勵下一代銘記、觀察、學習地方歷史、傳統技藝如活字印刷、花牌紥作、打白鐵、木工、大頭佛製作、火龍、紙紥、鹹魚製作等。26

除了由非牟利機構來擔當喚醒及教育民眾對文化遺產意識的角色之外,當地人也可以主動挑起教育及推廣公眾對地方文化遺產認識的責任。27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推動潮籍盂蘭勝會成為香港及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日本,永吉守回顧自身作為一個居民如何見證及銘記「煤礦城市」的衰退,努力記憶這個在消失中的工業社區面貌。這包括設立非牟利機構,安排講座傳達有關保育訊息,爭取煤礦作世界遺產,推廣有關研究及觀光活動,並且由當地人充當導遊解說煤礦館,以「煤都」自豪,開發具地方歷史意義的紀念商品。同樣地在台灣宜蘭白米社區,當地人主動記憶地方文化,一邊講述地方故事,記憶石化塑膠產業帶來的污染與空間異化的問題,推廣鄉土旅遊教育;一邊希望大家一起解決環境問題,走出陰霾,增加地方自豪感。故此,推動觀光旅遊的同時,也創造凝聚社區的力量。28

除了教育當地人之外,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教育從事旅遊及販賣文化的工作者提高尊重地方文化的意識及履行其社會道德責任。在日本的屋久島,一些地方上已消失的傳統習俗就是在生態導遊帶領下成功恢復,導遊甚至同意在習俗期間暫停觀光活動,以示尊重地方傳統習俗。29在台灣的坪林,地方上的茶農與商人都盡量在茶葉商品化的過程中照顧地方社區的需求,支持小農創新,注意持續發展優質的農產品。社會亦鼓勵茶農注意社會責任,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茶農強調地方獨特性、環境價值與生命價值,故此他們生產自然農業的有機茶發展出來的不是純粹的商品,而是文化經濟和道德經濟。30

 

四、結論

綜合不同學者、專家、民眾在各地的經驗,有幾點是可以積極推廣的。

第一,確認不同社會階層及背景的民眾有機會投身於他們的文化,能夠在學校、文化工作坊、社區及其他場域裏以休閒、志趣的方式積極學習、傳承、欣賞自然及文化遺產,甚至是參與學習解說導覽活動,擔當保存的責任。

第二,生態或文化遺產不是純粹由官方或一般民眾單獨傳承和推廣,而是有賴一大群官方組織、非官方組織、學者、專業人士、旅遊觀光從業員與民眾之間互相協商和合作推廣的。今天各地的民眾應該透過一個更廣闊的溝通網絡,更有效地跟政府、非政府組織、地方上及跨地域國家的專家、學者、志願工作者及有心人士縱向地和橫向地進行直接多方對話,建立多種形式的正式與非正式溝通,共同協商傳承和推廣自然及文化遺產多元模式。

第三,未來的文化和生態保育發展方向,是應該讓不同的個人、組織、政府機構在參與過程中增加對不同地方的自然及文化獨特性的了解。在承認文化的差異及多樣性的同時,要尊重、容忍、欣賞這些差異的權利。31這個過程體現了後現代主義非專制的精神和氣度,那種對文化抱着開放的態度,尊重更多元的價值與幻象。正如Featherstone所說,在高度工業化的後現代的世界裏,高檔次的文化藝術和生活文化的界線終告模糊起來。32文化平等的觀念(cultural egalitarianism)亦掃除「高檔次」與「低檔」的生活文化的界線。 33

第四,我們應該包容、確保地方上不同類型大眾的參與傳承和創造文化遺產的權利。傳承及保育的過程中應該確認每個不同社會階層(包括精英、不同階層的領導、專業人士、義工、長者、學生、婦女等⋯⋯)的人參與自身地方生態文化的權利,鼓勵邊緣化(marginalized)的民眾、農民、少數族裔可以透過參與傳承生態及文化遺產的過程,藉此充權(empowered),實踐文化公民權利的方式。同時這些深刻經驗可以加強當地人之間的聯繫,有助建立社區的自豪感。34

未來,在推動保育及持續發展的時候,我們應該鼓勵當地人積極承擔傳承當地自然及文化遺產的責任,尋找新的文化公民的自我,藉此增加社區凝聚力。同時讓人們在傳承文化遺產的過程中體現文化公民權。35誠如Stevenson所指出,一個能夠宣揚公民權利和義務,以及一個着重參與精神、互相尊重和身份建構的系統,即是文化公民意識的理想模範。3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603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