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滿額折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9031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5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是一項綜合性科學的實踐,強調科際整合,以自然科學(如醫學、護理學、解剖學、生理學、營養學、藥理學、流行病學)、和行為科學(如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為基礎的實踐知能。並運用各種相關的知識,進行社區的推展,以促進高齡者健康增進,減少醫療照護的困擾。簡言之,是站在應用的層面,從社區健康促進的角度,發揮「多用保健-少用健保」的成效,增進高齡者的社會參與及健康生活。

作者簡介

葉至誠
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畢業,現任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校長及中華民國社區發展協會祕書長。著作有:《社會科學概論》、《蛻變的社會》、《社會學》、《職業社會學》、《社會福利服務》、《現代社會與公民素養》、《社會工作概論》等。

序 言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活躍老化:政策架構》報告書中,將身體健康(health)、社會參與(participation)和安全保障(security)視為活躍老化政策架構的三大支柱。如何長期維持活絡的身心機能、樂活養生、過著身心愉悅的老年生活,創造生命的另一個高峰,是高齡者人生重要的課題。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促進的五大行動綱領,其首要則為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因此,在因應高齡社會的需求下,建構一個符合長者健康需求的健康促進政策,是當務之急的首要工作。

人口高齡化將導致勞動人口下降、依賴人口上升,健康照護與社會保險及福利支出增加,因此抑制經濟成長與生活水準。換言之,社會應重視人口高齡化的趨勢,並鼓勵個人儲蓄以減輕未來老人人口對社會保險的依賴,同時推動各相關協助措施,以期高齡者能尊嚴的迎接長青社會的來臨。參酌內政部「老人狀況調查報告」可知:臺灣在一九九三年高齡人口數(超過六十五歲者)達一百四十九萬人,占總人口數百分之七點零九,高齡人口比例已超過聯合國所訂定的標準,成為人口高齡化之國家;目前高齡人口為二百八十萬人,占總人口近百分之十二。而在於農村,根據臺灣地區農業統計指標顯示,農村地區人口數為三百二十三萬人,同時請領老農津貼人數為七十三萬人,估算農村高齡人口應至少占農村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二點六五,遠高於都會地區。我國老人日常生活主要活動為「與朋友聚會聊天」、「從事休閒娛樂活動」及「照顧孫子女」為主,參與社會活動的情形以「環保活動」、「宗教活動」、「休閒娛樂」為主,而沒有參加進修服務活動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相對於先進國家,我國在老人健康促進的推廣上仍有許多努力空間。
隨著老年人口的快速成長、平均餘命逐年延長,帶來慢性疾病與功能障礙的盛行。而根據過去文獻資料指出,老人健康常有多重慢性病,以致醫療費用高,且日常活動功能障礙率及慢性病罹病率都隨著年齡增加而急遽上升。因此,已開發國家正積極試驗對衰弱老人及其他有複雜性、慢性與功能障礙群體提供照護,尋求可行有效益之照護模式,以解決人口快速老化,照護需求及醫療照護費用不斷上升的壓力。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不論其知識基礎還是專業理論,以至具體的工作方法、技能,都具有科學性。是結合包括:醫學、社會學、心理學、社會工作、行為科學等,這些學科都有專門的系統理論和科學的知識。依據這些理論與知識,對需要解決的老年健康議題進行務實的探究、科學的分析,制定出具體的工作方法與措施,以期提供長者健康增進的作為。為此,在社區高齡健康促進的作為上係以:「健康促進─活躍老化」、「健康社區─老有所安」、「多用保健─少用健保」為軸心。

健康促進─活躍老化

二○○二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觀念,已成為WHO、OECD 等國際組織對於老年健康政策擬定的主要參考架構。為了使老化成為正面的經驗,長壽必須具備持續的健康、參與和安全的機會,因此活躍老化的定義即為:使健康、參與、和安全達到最適化機會的過程,以便促進民眾老年時的生活品質。此一定義正呼應WHO 對健康的定義:身體、心理、社會三面向的安寧美好狀態。因此,高齡社區健康促進的實施與推展,是要促進長者的身體安康、心理安適、社會安寧,並且使老年人維持自主與獨立的生活。

推展社區健康促進工作宜把握理論與實踐的相互關係,既能系統地梳理健康行銷的脈絡和現實環境,也能深入地認識社區健康促進的各種觀念、理論、價值、實務模式和方法技巧等。旨在能根據社會情境、歷史分析,整合地思考健康社區的介入模式。

在社區高齡健康促進的實施,引介「社區照顧」(community care)的方式,該觀念源於一九五○年代的英國,著重「經由親戚、朋友、鄰居與志工等非正式服務網絡,加上正式的社會服務機構來共同照顧高齡族群」。拓展社區照顧的理念,運用「在社區內照顧」(care in the community)、「由社區來照顧」(care by the community),以及結合政府、專業者與社區合力照顧高齡族群(care with the community)。藉由社區自發性及組織性的運作過程而凝聚共識,及建構衛生保健施政的多元化基礎網絡,激發民眾產生自主、自發地參與動力,以由下而上的方式,對於自身所處的社區環境與健康問題能夠進行分析並願意共同參與,共同建立健康生活的支持環境,實踐健康的行為,強化社區健康促進與自我管理能力,投入健康增進的研商,共同營造健康的社區,以促進高齡者的生活品質。

健康社區─老有所安

所謂健康社區促進工作就是指把健康的資源和社區的資源,透過社會服務的橋梁有機地聯繫起來,並經由專業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把這些資源輸送至有需要者,從而推動健康及社區相關層面的協調和更好地發展的專業活動。

人類壽命的延長,事實上是人類追求的目標。個體生活的目的,不外追求活得久及過得好,生命期的向後推移。人口的老化,正是人類追求生命意義的實現,它是一種人類生活目標的體現,也是一種成就的標準。高齡社會是發展的趨勢,是現代科學的成就。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就曾以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人口所占的比率,作為衡量社群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高齡社會展現了進步的意義,但銀髮革命也對社會產生了極大的衝擊,包括財政、經濟、政治、醫藥、照護、建築、商業、教育及家庭等層面。

健康國民是國家的最大資產,國民體能是國力的具體象徵,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國家現代化衡量的指標之一。此外,老齡化的來臨,促使我們省視教育實施的變革,將學校教育延伸至終身教育,將校園教育拓展至社區教育。由於嬰兒出生率的降低,各級學校入學學生減少,學校的衝擊必須嚴肅看待。但危機中蘊含轉機的寓理,對生命的另一端充滿教育引領的可能,由於老人人口的快速增加,老人教育機會的提供,將是一項急遽的需求,如旅遊學習、海外研習、老人寄宿所活動、第三年齡大學、長青學苑等,型態也愈來愈多樣化,參與人數倍增,將帶動老人教育的另一番氣象。回應老人福利工作不僅及於經濟維繫、醫療照護、安養保障等消極作為,更在於健康促進、社會參與、終身教育等積極服務,以新思維看待長者的需求滿足,以新作為拓展長者的生活視野,使「老有所養」、「老有所安」、「老有所學」、「老有所尊」成為迎接高齡社會的體現。

多用保健─少用健保

保持身心健康與滿足福祉需求,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由於生理的變化,高齡者對於醫療的需求遠高於青壯年人口。根據健康保險局的統計:我國健保支出於占人口結構百分之十的老年人,其健保的總支出居於總量的百分之四十。隨著高齡化的加劇,若未能有效引導將使健康保險的財務支給逐漸擴大。老年人的健康服務是必須正視,許多與慢性疾病有關的預防、控制、治療及照護,醫療照護體系過去往往將之視為個別、被動看待,也就是單純以專業的角度執行老人醫療照護,實際上對老人健康議題,須著重於「健康增進及醫療照護」兼籌並顧,規劃一個系統化的健康醫護體系,鼓勵整合相關資源,以促進健康的增進。社區高齡健康營造活動正是體現該項思維,結合政府與公益團體的共同推動,以社區營造的參與方式,根據社區健康議題,讓居民學習與解決問題,引導社區建構其追求健康與福祉的具體目標。

隨著醫藥衛生、科技發展、民眾生活及教育水準普遍提升,平均壽命延長了,伴隨而來的是罹患非傳染性疾病的人口持續增加。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指出,全球死亡人口中近三分之二是因非傳染性疾病死亡,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及糖尿病等,而這些疾病與缺乏運動、不健康的飲食、抽菸及酗酒等不良的生活行為息息相關,更是引起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問題的重要因素。人民的健康生活可以透過社區過程加以營造,健康生活社區化的理念,是強調要增進國民運動健身的觀念,並期望可激發民眾對健康的關心與認知,自發性地參與或結合衛生醫療專業性團體,再藉由社區互助的方式,共同打造健康社區。為老年人提供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解決老年人的社會問題。有助導引並提升我國社會安全保障的實務運作,促使老年人能夠參與社會生活,幸福安度晚年,達到「老有所尊,老有所安」具體的體現。筆者服務於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學校一以貫之的辦學特色是各專業領域,皆與「健康促進,醫療照護」息息相關,作為一所以健康增進為主軸的學校,這項辦學宗旨體現於促進老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快樂、社會圓融,使老人享受健康快樂的生活。為此,積極結合中華民國社區發展協會及實踐大學二水家政中心,共同於彰化二水及臺南柳營推動「社區高齡者健康促進活動」。該活動分別擇定二水家政中心及臺南市柳營太康、中興社區先行試辦,對高齡者健康促進社區服務與輔導方案,提出前瞻性推動願景,以期達到長者健康促進,增進身體健康及生活品質。當能落實著重平日保健工作,減少醫療需求,亦可因少用醫療資源,發揮健康保險的效益,利人利己。並能成為一項示範,將試辦成效推展至其他各社區。期盼能拋磚引玉引發更多專業探討、關懷與行動,為期推動該作為,爰將所規劃的理念、方案、做法等彙集成冊。感謝秀威資訊科技公司及實踐大學出版組的玉成,方能付梓呈現。知識分子常以「金石之業」、「擲地有聲」,以形容對論著的期許,本書距離該目標不知凡幾,唯因忝列杏壇,雖自忖所學有限,腹笥甚儉,然常以先進師長的著作等身,為效尤的典範,乃不辭揣陋,敝帚呈現,尚祈教育先進及諸讀者不吝賜正。

葉至誠 謹序

目次

序 言
簡 介

第 一 章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概論
壹、重視高齡者健康生活
貳、關懷老人的健康促進
參、健康促進活動的定義
肆、健康促進活動的原則

第 二 章 高齡者健康促進的需求
壹、健康促進觀念的發展
貳、社區健康推動與需求
參、社區健康照護的建構
肆、社區健康促進的實施

第 三 章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規劃
壹、社區健康促進模式的借鑑
貳、社區健康促進的規劃構想
參、社區健康促進的執行內涵
肆、社區健康促進的經營策略

第 四 章 社區高齡健康實施模式
壹、高齡化的健康調適與增進
貳、社區高齡健康的實施規劃
參、社區健康促進的實施方案
肆、社區健康促進與老人健康

第 五 章 社區高齡者健康的營造
壹、社區健康促進的作為
貳、社區健康活動的推展
參、高齡者健康社區營造
肆、健康社區營造的體現

第 六 章 社區資源與健康的促進
壹、社區健康促進的意涵與重要
貳、運用社區資源促進社區健康
參、社區健康的計畫與策略運用
肆、社區健康中社會工作者角色

第 七 章 健康社區回應人口趨勢
壹、臺灣人口快速變遷趨勢
貳、高齡者社區健康及保健
參、高齡者社區保健的增進
肆、健康促進回應人口老化

第 八 章 都市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壹、都市社區健康營造的發展
貳、都市社區健康營造的行動
參、都市社區健康營造的做法
肆、健康城市的社區促進作為

第 九 章 農村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壹、農村社區高齡健康促進規劃
貳、農村社區健康促進工作模式
參、農村社區老人健康促進策略
肆、農村社區老人健康工作實例

第 十 章 社區健康促進國際借鑑
壹、瑞典的社區健康促進
貳、英國的社區健康促進
參、美國的社區健康促進
肆、先進國家推動的啟示

第十一章 建立社區健康促進學院
壹、社區健康學院推展實踐
貳、健康社區體現活躍老化
參、建立社區健康促進學院
肆、推展社區高齡健康學院

第十二章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願景
壹、社區高齡促進的重要
貳、社區高齡健康的需求
參、社區高齡健康的效益
肆、社區高齡健康的願景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第三章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規劃

前言
「高齡化社會」隨著人口結構的快速變遷而悄然君臨,伴隨而來的就是健康養生的迫切需求。臺灣面臨人口結構快速改變,在少子化及高齡化的衝擊下,醫療及財政負擔日益高漲,我們需要社區團體持續參與健康營造的工作,落實健康的生活型態,才能達到健康老化及提升生活品質的願景。二○○五年政府推動「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希望透過社區中各個民間團體,發揮社區自主參與的精神,能在社區中設置照顧關懷據點,就近照顧社區銀髮族。提供老人家一個熟悉、方便到達且溫暖有人情味的活動場所,不管是藉由志工外出關懷訪視或電話問安,透過餐飲服務或常態性的健康促進活動,均可增進老人與社區互動的機會,真正落實由在地人提供在地服務的目標。其目的是鼓勵銀髮族到關懷據點參加各種健康促進活動,並與生活背景相近的社區銀髮族相識,延伸生活的觸角,讓他們的身心更健康。

壹、社區健康促進模式的借鑑
人口比率是衡量一個國家或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依據聯合國定義六十五歲人口比率達百分之七、百分之十四、百分之二十,分別代表進入「高齡化」、「高齡社會」、「超高齡社會」。臺灣已於一九九三年進入「高齡化」社會,推估進入後兩階段的時間,分別在二○一七年及二○二五年。人口結構的老化是社會發展的成就,同時也是另一種挑戰。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壽命延長,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未來我國高齡人口將持續增加,建構適合高齡者持續保持健康生活的多元化社會環境,將有助緩和醫療照護負擔。
人口結構高齡化已成為全球趨勢,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二○○二年即已提出「活力老化」政策框架,以促進高齡者「健康、參與及安全」的生活;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亦於二○○九年提出「健康老化」報告,建議各國高齡化政策應針對維持高齡者生理、心理及社會各方面最適化,使高齡者可以在無歧視環境中積極參與社會。根據衛生福利部就醫療支出分析:占人口結構百分之十的高齡人口,其使用醫療資源占總額的百分之四十。藉此可想而知,倍增的老年人口將成為健保沉重的負擔,此時,「預防」勝於「治療」的道理更顯得重要。綜上所述,老年人的保健政策,除了醫療之外,仍有其他健康維持方法,但一直為社會及個人所忽略,與其總是為「治標」的醫療費用傷神,不如多用心思於「治本」的疾病預防才是上策。
近年來,由於老化人口迅速增加,世界衛生組織及先進國家陸續針對老人健康方面,擬定方針,制定策略,使國家各層級重視健康促進的重要性,對健康風險作評估、監控與管制,期能達到預防保健的目標、完成年長者健康促進的心願,健康促進開始於人們基本上還是很健康時,即設法尋求能協助人們採行有助於維護和增進健康生活方式的社區發展和個人策略。一般來說,健康促進包含了衛生教育,且融入社會工作、組織行為、和環境保育等因素於一體的整合性作為(Green, 1979)。醫療科技不是提升健康的唯一途徑,而是包括各類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的策略和活動,茲將資料整理如下表(國民健康局,2009)。
過去健康促進的實施對象多著重在青少年或成年人,老年人很難與健康促進畫上等號,其實老年人亦是需要健康促進的群體。由研究顯示,推行老人健康促進所獲得的利益與年輕人相當(Mandle, 2002)。老年族群隨著年齡的增加,罹患慢性病及失能的危險性越高,如果無法使一個國家社會的老人健康狀態改善,則其所花費的社會及醫療成本將大大的提高。此外,根據研究指出,老年人對於健康促進活動的興趣更高於其他族群,例如:健康訊息的獲得、尋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改變(Casert, 1995)。Walker、Volkan、Sechrist 與Pender 在比較了老年人與中年人的健康行為後更指出,老年人執行健康行為的頻率較中年人高。老年人健康促進的能力或動機並不低於其他族群。再者,老年人有時間及健康立即上的需要(Pender, 1988)。
所以,老年人的健康促進是有其必要性與有效性。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二○○七年「臺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顯示,百分之八十八老人自述曾經被醫師診療至少有一種慢性病。超過半數老人自述至少有三種慢性病(徐瑞祥,2008)。以一九九四至二○○六年臺灣老人主要死因死亡率長期趨勢觀察,其中七個死因(惡性腫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腦血管疾病、心臟病、腎病變、高血壓)是與生活型態有關之慢性病(Tsai, 2010)。由過去的研究文獻指出,個人若每天正常規律地吃三餐、不吃零食、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充足睡眠、維持理想體重、不抽菸、不喝酒等健康生活則可延長壽命與減緩老化(邱珮怡,2000)。在未來人力資源越來越匱乏的高齡化社會情況下,老人健康維護工作需要有更積極的思考作為。結合地方特色,發展多元的社區健康營造的模式,依據社區健康需求,結合地方特色,舉辦社區健康活動,宣導增進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社區健康營造,達到豐富社區生活以及社區動員的作用,讓社區居民藉由參與活動而介入到社區公共事務,凝聚更多社區營造的生力軍,才能避免健康議題的窄化,讓所有的資源都能發揮多元、活力及創新的功能,促使居民善盡維護健康的責任。
隨著國人之平均壽命逐漸趕上歐美等先進國家,年齡的老化與智力、經驗的累積並不會產生衝突,因此,健康促進的目的是在活躍老化,強調「極大化健康、參與和安全的機會,增加老年生活的品質」,政府的政策及體制皆在促使「活躍老化」的實現,如外部硬體設備的改善,提倡自我健康的重視,提供可負擔、可接近的健康促進服務,強化社會服務體系的完整性。社區介入的可貴,在其具有改善整個社區健康的潛能,針對問題的根源介入才是最有效的做法。社區健康介入是經由社區健康危險因子的搜集、健康風險評估及健康介入計畫的需求調查等方法來量身打造符合社區需要的方案,透過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促使社區能力的建構與發展(community empowerment),以使危害健康的因素能澈底消除。鼓勵人們去控制和改善個人的健康,老年人健康促進可藉著老年人知能的提升及健康自我照顧的策略而達成降低老人罹病率及促進其生活安適的功效(Wang, 1999)。

貳、社區健康促進的規劃構想
社區健康營造的定義為:「透過社區成員共同參與行動,共同合作以解決社區共同的健康問題,這是一個自主過程,以整個社區為導向。」(劉心潔,2000)認為就是運用社區營造理念,藉由專家的幫助,確立其共同問題與目標,運用社會資源,自動自發的發展與執行一些策略,達成「健康社區」的一種過程,將社區人的健康狀態,朝向健康促進的目標邁進,使社區逐漸走向一個健康城市的理想境界。老人健康促進是一種投資而非消費,可幫助老人瞭解社會變遷、預期變遷和應付變遷;亦可使老人瞭解其身心的變化過程,更可幫助老人學習扮演新角色的技能。由於我國人口結構將邁入高齡社會,政府為因應高齡社會來臨,已陸續針對高齡者需求規劃推動各項因應政策及計畫或方案,主要聚焦在「健康老化」層面,提出「建立健康、安全及友善的社會參與環境」的政策架構。
依社會支持網絡理論觀點來看高齡者社區健康促進的工作時,必須先瞭解老人與家庭、社區、社會的互動及社區內在、外在環境及資源的關係,尤其老人本身的人格特質、生活習慣、社會功能的特質,這些觀點落實社區將使健康促進服務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將健康促進的觀念推展至社區老人,讓老人具備以身體活動促進健康的觀念,並接受服務。
第二階段:讓社區團隊凝聚活動健康促進服務的共識,並協助推動老人身體健康活動,發展更多的服務項目。
第三階段:將健康促進的觀念推展至社區,讓社區民眾能關心家中老人及周圍高齡親友的健康,多多從事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使產生群聚效應。
規劃高齡者健康促進的策略時,我們必須先瞭解高齡者的生理與心理特性及學習需求與學習特性,做有效性的規劃,並瞭解現階段高齡者健康促進實施的現況,進行積極性的策略,進一步達到高齡者健康促進的目標。許多研究都顯示老年人身體、心理健康和生活滿意度與參與活動層次之間的關係,特別是社交活動與老年人所表現的活力,有很高的相關性。健康促進主要有三個重要執行步驟,分別為:健康危險因子搜集、健康風險評估及健康介入計畫的制定和實施。其中人類面臨的健康風險主要可包括:生物遺傳危險因素、自然環境危險因素、醫療服務危險因素及行為危險因素等四項,其中行為危險因素取決於個人採行之行為,對健康的影響最大(黃雅文,2005)。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它是根據科學的原理,用以評估個人健康風險,並具體去除有礙健康行為,使人的生活品質得以增進。
老人並非是社區高齡健康促進的唯一受益者,透過健康增進老人適應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適應不良的情況,對其家庭、親友或社會都可以減輕不少負擔,故推動高齡者教育對於社會發展有以下之功能:第一、可使得人力資源再開發,達到「人盡其才」的目標。第二、在高齡化社會發展中是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可藉由健康促進提升國家生產力。推動社區高齡健康促進宜把握高齡者的學習特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及醫療水準的提高,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地延長,高齡人口快速成長已成為社會一致的趨勢。隨著高齡人口占總人口數比例的增加及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老人的相關議題日益受到重視,而高齡者的教育也逐漸受到重視,高齡者教育在高齡化社會已成為一個重要且急迫的課題。由於科技及醫學的發達,人類平均壽命逐漸延長,使得老年期幾乎占滿了個體生命全程的三分之一,依據臺灣的平均餘年水準,六十五歲的高齡者約有十五年的餘命,故提供高齡者教育可以使高齡者不斷地發展自我、擴展視野、瞭解社會,並具有適應變遷、與時俱進之能力。高齡者健康促進是讓銀髮族學習如何解決老化的問題,透過學習有助於高齡者重新確認個體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並對高齡期的生涯發展有重大幫助,有助於高齡者完成在成年晚期應有的發展任務,並提升其規劃晚年生涯及生活的能力,使高齡者不至於與社會脫節,並可以增進社會生活品質。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