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知日:日本禪
滿額折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知日:日本禪

定  價:NT$ 440 元
優惠價:90396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在日本佛教十三個宗派當中,禪宗的影響力可以說是最為深遠的,也是在生活中最明顯的。從劍道、茶道、花道等傳統文化,到日本人的處世哲學,無一沒有禪的影子在其中。可以說,禪比起作為一個宗教派系,更是作為一種生活態度,深深地在日本紮根,無孔不入地影響著這個民族。只要生活在日本,無論你是佛教徒還是基督徒,你每天都會不知不覺地、如呼吸般地接觸著禪。

沒有禪宗,就不會有今天的日本文化。禪宗的法燈從中原遠渡重洋,抵達東瀛島國,跟本土文化緊密結合,孕育出具有日本特色的禪;到了二十世紀,日本禪衝出亞洲,在西方世界發揚光大,反過來讓中國人重新反思禪的奧妙。知日,從知禪開始。

作者簡介

蘇靜,一九八一年出生於湖南。二〇〇四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後進入出版行業。二〇一一年,創立專門關注日系文化的品牌「知日」。二〇一三年創立生活品牌「日和手帖」和關注飲食生活方式的「食帖」。二〇一四年啟動探索中國的首選品牌「知日」,以及構建貓、狗、人類的美好關係的「貓山狗海」。

目次

第一章 禪在日本

日本三大禪宗比較

──臨濟、曹洞、黃檗

修行體驗

──永平寺的日常

──如何坐禪

 

第二章 兩大靈山

日本佛教之母山

──比叡山巡禮

佛教聖地之旅

──高野山訪問行

 

第三章 兩位鈴木

世界的禪者

──淺談鈴木大拙

──鈴木大拙紀念館側擊

返回初心

──淺談鈴木俊隆

──舊金山禪修中心探秘

經典語錄

──鈴木大師們帶給世界的三十條名句

 

第四章 禪與「道」

佛法.禪.茶

──千利休:一個美麗的文化傳說

──禪茶一味

──茶事寫真的近代敘事

拈花笑

──日本花道中的禪意

香.道

──風雅與禪意並行不悖

一刀斷岳

──秉智慧劍,一往直前

──宮本武藏的劍與禪

 

第五章 禪與生活

精進料理

──簡樸但不簡單

──「沢庵漬け」:就是腌蘿蔔!

方丈間的宇宙

──一庭一世界

──夢窗疏石與枯山水

──跨越時代的日本庭園

尋技

──佛具木器師:加計穰一

聲色光影日本禪

──蛙躍古池,櫻花過眼

攝影

──佛教弟子的攝影傳奇:梶井照陰專訪

漫畫

──紅塵度禪心

禪畫

──簡談日本禪與禪畫:林谷芳專訪

字字珠機

──禪與俳句,以及現代禪詩

書摘/試閱

第一章 禪在日本

日本三大禪宗比較──臨濟、曹洞、黃檗

文字/肖夏 插圖/劉佩佩

 

在日本佛教中,禪宗並不是信徒最多的系統。禪的玄妙和深奧,令它無法像實踐方法簡單直接的淨土信仰一般,在一般民眾的層面上普及。然而,禪宗對日本的影響卻是最為深遠的,從劍道、茶道、花道等傳統文化,到日本人的處世哲學,無一沒有禪的影子在其中。可以說,禪比起作為一個宗教派系,更是作為一種生活態度,深深地在日本紮根,無孔不入地影響著這個民族。在這一章,讓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出發,看看禪宗從印度經中國如何抵達日本,也會簡單認識一下日本三大禪宗派系── 臨濟宗、曹洞宗、黃檗宗到底各有什麼特色。

 

禪宗東漸

禪起源於古代印度,今人普遍認為,出生於公元前六世紀(一說為公元前五六五年)的釋尊(釋迦牟尼)是世界禪宗的開祖。釋尊在菩提樹下坐禪四十九天,最終進入大徹大悟的境界,這個過程就是「禪」。

釋尊出生於古代印度一個小國(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南部),原是王位的繼承人,不到二十歲便已擁有嬌妻憨娃和美滿家庭。不過他看到天下百姓在生老病死的痛苦中無法解脫,自己作為一國的王儲卻毫無解決的辦法,因而離家出走,開始在長年的苦修中尋求答案。苦修是一種要求極端禁欲的自我折磨式的修行,釋尊因為身體羸弱,選擇在菩提樹下坐禪,也是因為這是一種自我消耗較少的修行方式。無論如何,釋尊達到的所謂「大徹大悟」的境界,其實是強調「萬物虛空」的一種主觀唯心主義。在「一切皆空」的基礎上,將世人從痛苦的根源——欲望中解放出來。

公元六世紀初,印度禪師達摩(菩提達摩)來到中國,為了達到釋尊開創的「大徹大悟」之境界,在嵩山少林寺開始了長達九年的面壁修行,將「面壁坐禪」的禪修法傳入中國。事實證明,古代中國是一塊很適宜「禪」生長的土地。由唐入宋,經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之後,分為六祖慧能的南宗禪及神秀的北宗禪。後來,主張漸悟的北宗禪,由於得不到統治階級的支持,不久即衰落;而主張頓悟的南宗禪得以在中國開花結果,六祖慧能之後更先後產生了臨濟宗、曹洞宗、黃檗宗等宗派。

早在九世紀,唐朝僧人義空東渡日本,當時正值平安時代(七九四-一一八五年),但日本對禪興趣不大,所以沒有很大的發展。直至十二世紀,扶桑僧人榮西來到中國,在天台山跟隨師父懷敞修行臨濟宗。回國後,榮西受到在貴族階級的支持下、以「鎮護國家」為目的的舊佛教的迫害,輾轉來到鐮倉,投奔了新興的武士階級政府——鐮倉幕府。武士政權的統治者對臨濟宗宣揚的生死觀極感興趣,幕府第二代大將軍源賴家親自在京都修建了建仁寺,榮西成為建仁寺第一任住持,臨濟宗因此在鐮倉興盛起來,並很快成為日本禪宗的主流。

然而,臨濟宗當時只是在僧侶和統治階級之間流傳的「密教」,其教義本身與廣大的普通民眾並無任何關係。

十三世紀,日本和尚道元也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學習禪宗,在天童山跟隨如淨和尚日夜參禪。回國後,他在遠離塵世的福井縣建立永平寺,成為日本另一支禪宗——曹洞宗的開祖。曹洞宗主張「只管打坐」,即拋開一切,只需坐禪即能達到頓悟的境界。與臨濟宗相比,曹洞宗更加接近釋尊的「禪」的最本真的教義,修行方式也十分簡易,因此受到普通民眾的推崇。因為支持者階層的不同,臨濟宗和曹洞宗兩派禪宗也分別被戲稱為「臨濟將軍」和「曹洞士民」。

自貴族掌權的平安時代,過渡到幕府執政的鐮倉時代(一一八五-一三三三年),在舊貴族們逐漸失去權威的當時,洋溢著強烈中國風的禪宗文化,既能標榜獨特的品位與學識,同時又能與民眾文化劃清界限,因此受到武士這個新貴族階層的追捧與熱愛。五山僧侶們也因此和當權階層往來密切,甚至能夠插手政事。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禪宗文化漸漸開始了世俗化的進程。禪師一休向普通民眾教授禪修的做法與學問,讓更多的人瞭解禪、喜愛禪,也使得茶道、能、水墨畫等受到禪宗影響的日本傳統文化得以在室町時代(一三三六-一五七三年)生根發芽,以臨濟宗為代表的禪宗文化發展成為完整的體系——京都五山文化。

日本禪宗三大宗派的最後一宗——黃檗宗的傳入時間相對較晚,是在十七世紀的江戶時期(一六〇三-一八六八年),由中國渡日的和尚隱元將其介紹至日本,並得到德川幕府的支持,在京都宇治建立了萬福寺,隱元也因而成為日本黃檗宗的開祖。這一宗派的傳入,對於明朝文化傳入日本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隨隱元禪師一同東渡的中國的料理、建築、雕塑、書法、印刷、醫藥和音樂等等,都被日本人親切地稱為「黃檗文化」。

 

修禪即修定

儘管日本三大禪宗派系有著各自不同的教義和做法,但都將「坐禪」作為達到頓悟境界的唯一手段。在禪宗看來,修禪即修定。在靜默的打坐過程中,一遍遍地審視自己的內心,清除心中一切欲望和雜念,也將世俗社會的常識倫理、規則教條徹底丟棄,始能接近佛教真理中「一切皆空」的境地。

菩提達摩頓悟後,用四句總結出禪宗的特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即禪不需要立書成學、用文字解釋,而需要自己通過坐禪的實踐去悟得;「教外別傳」,即禪的教義要通過師父直接傳承給弟子,這種傳承沒有特定的教學體系,而是所謂的「以心傳心」;「直指人心」,即在坐禪的過程中充分認清自己的內心;「見性成佛」則是讓人找回本我,最終成佛。這其中的關鍵是一個「悟」字。

臨濟宗是唯一一個得到幕府公認的官方宗派,它的特色在於「公案」。「公案」是指禪師在接引參禪學徒時所做的禪宗式的問答,或做出的某些具有特殊啓迪作用的動作。《臨濟錄》、《無門關》、《碧巖錄》等作品中收錄了上千條自古以來的「公案」記錄。禪師會根據弟子個人的能力拋出「公案」,而弟子在坐禪的同時思考「公案」並給出回答。「公案」中,不乏諸如「無是什麼?」「狗有無佛性?」這樣的難解之題,參禪弟子們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深化自己對「禪」的理解。

臨濟宗的開祖榮西禪師,原是天台密教的僧侶。根據當時天台宗的教義,佛教的存在是為了「鎮護國家」,國家的權力在宗教之上。因此,從中國修習禪學歸國後,榮西主張禪宗的存在也是為了「鎮護國家」,因此得到了來自鐮倉幕府的新興統治階層——上層武士們的強烈推崇,臨濟宗得以在鐮倉發展壯大。

幕府也模仿了中國宋代的體制,設立五山制度,直至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正式確立了「鐮倉五並以京都南禪寺為五山之上的最高寺格。禪僧們不僅在藝術、學問等領域據有支配地位,而且由於中日關係是日本最重要的對外關係,這些熟知中國國情的僧侶們甚至作為幕府的政治顧問,廣泛參與到政治、外交與貿易中來。在這個過程中,原本應該一心參禪的禪僧們開始追求起名譽與地位,禪也背離了原本的要義,變成了出世升官的工具。

與臨濟宗的「公案」相比,曹洞宗的特色在於「只管打坐」,主張只需一味坐禪就能頓悟成佛。

相傳道元在天童山拜如淨禪師為師時,一日,如淨禪師看見有僧人一邊打坐一邊瞌睡,便呵斥道:「參禪者,身心脫落也。只管打坐始得,不要燒香、禮拜、念佛、修懺、看經。」無意中聽到此語的道元瞬間覺悟,他覺得這就是禪的妙旨所在,立刻去找如淨印證。如淨禪師聽了之後說:「脫落、脫落,身心脫落。」因此,在由道元創立的日本曹洞宗的主張中,最重要的就是「只管打坐,身心脫落」。

回日本後,道元看到以建仁寺為代表的臨濟宗已經俗化,於是來到位於日本北陸地區的福井縣,建立了永平寺傳授曹洞宗。

道元禪師一生撰寫了很多部禪宗法書,九十五卷的《正法眼藏》中記錄了他理解的禪修的本質和心得。他提出了「修證一如」論,即坐禪與成佛不是手段與目的的關係,兩者是平等一體的關係:成佛並非一個完成的階段,即使得到頓悟,仍然繼續追求無止境的修行,才是成佛的本質,而悟的表現就是佛性。

後來,曹洞宗的第四祖瑩山禪師,將加持、祈禱、祭禮等比較禮儀化的規條引入曹洞宗,從而擴大了曹洞宗的影響與群眾基礎。再加上「只管打坐」的簡便做法,曹洞宗因此在普通民眾中,尤其在貧窮的農民群體中受到了強烈的歡迎。

如今的曹洞宗兩祖並列:道元作為日本曹洞宗的創始人被稱為高祖,而為曹洞宗的後續發展做出很大貢獻的瑩山被稱為太祖。永平寺與總持寺則被稱為曹洞宗的兩大寺院。

日本黃檗宗是傳入時間最晚,也最不為人熟知的禪宗派系。它的開祖隱元原本是臨濟宗的僧侶,在中國福清的黃檗山萬福寺擔任住持。他將淨土宗的做法融入坐禪之中,坐禪的同時心中也要默念「南無阿彌陀佛」。

江戶初期的一六五四年,為了重振日本禪宗,長崎興福寺的住持逸然(他也是來自中國的僧人)邀請隱元東渡扶桑,宣揚禪法。淨土信仰早在鐮倉幕府時期即在日本流傳開來,擁有強大的群眾基礎,再加上隱元的主張中有「坐禪,即以一人敵萬人,入賊群取賊首」的說法,因此,隱元的來日,不僅受到普通僧人和民眾的歡迎,也受到了以德川幕府為代表的武士階層的歡迎。毫無懸念地,經隱元改良後的禪宗做法在日本引起了很大反響。

然而,空前的受歡迎程度,卻引起了臨濟宗僧侶們的嫉妒。東渡日本時,隱元仍然是臨濟宗的僧侶,因此必定會落腳在臨濟宗的寺院。然而,本該接待隱元的京都妙心寺,卻以這不是最正宗的臨濟宗禪法為由拒絕了隱元的入住。迫不得已,隱元接受了德川幕府的邀請,在京都宇治的黃檗山新建了一所寺院,即萬福寺,原打算繼續掛上「臨濟宗」的招牌,後在反對聲中也只得改名為「黃檗宗」。

作為又一支受到幕府支持的官方宗派,黃檗宗對日本文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將被稱作「普茶料理」的中國式精進料理(齋飯)引入了日本。日本的餐桌文化一般都是分膳式的,即每人各自享用屬於自己的一份食物;而「普茶料理」則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平等,進餐時大家圍坐在沒有主次之分的圓桌旁,用自己的筷子隨意取食擺在桌上的菜餚,比較接近中式風格。

 

念珠與佛壇

人們創造宗教並將之作為精神依靠,就必定會在最能寄託人類情感的生命轉折點——生老病死之時——有相應的法式。禪宗看似一門玄而無解的學問,但也逃不開這種最世俗化的宗教宿命。而日本的佛教在這一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包括禪宗,在佛教的法式中,有一些常見的法具,也有一些通行的做法,比如掛上念珠念佛,以及平常家庭裏擺放的佛壇等等。

念珠,也叫數珠,本來是作為計算念佛次數的工具而存在的。正式的念珠數量應該是一〇八顆,象徵著佛教中所說的「百八煩惱」。現在根據宗派的不同,念珠的數量也有不同,但都是從一〇八這個數量出發進行的改造:比如一〇八顆的一半,五十四顆;一〇八顆的四分之一,二十七顆;或者一〇八顆的六分之一,十八顆;等等。製作念珠比較常見的材料有:菩提子、水晶、瑪瑙、黑檀木、櫻花木、桃木、象牙、珍珠,以及能夠散發香味的白檀木、沉香等等。在佛教看來,念珠是溝通佛與念佛者心靈的橋樑,平時要將它作為護身符端戴於手上,絕不可以將它隨隨便便地放在衣兜,或扔在地上,更不能借予他人使用。

日本的三大禪宗使用的念珠,形式和持法大致相同。由於黃檗宗的開祖隱元原本就是一位臨濟宗的僧侶,因此這兩門宗派的做法極為相似,臨濟宗的做法同時也代表了黃檗宗的做法。而禪宗以外,天台宗、真言宗、淨土宗等各個宗派,其念珠也各有形式與持法,掛錯了是很大的忌諱,因此在購買念珠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在日本的尋常家庭中,有一個很常見的事物,那就是佛壇。佛壇上供奉的是佛祖或者自己祖先的牌位。在為自己過世的親人舉辦佛教法事時,或者是每年的春分、秋分,以及盂蘭盆節之時,也是日本人簇擁購買佛壇的時候。包括三大禪宗在內,日本佛教流傳至今仍有十三個宗派,每個宗派都有自己的一套供奉佛壇的做法,因此每個家庭在購買佛壇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據自己家信仰的宗派來佈置佛壇。

例如在臨濟宗之下,又有很多的門派,每個門派供奉的宗祖各不相同,大體說來分為兩個主流:一個是以建仁寺的榮西禪師為宗祖的建仁寺派,另一個是以妙心寺的無相大師為開祖的妙心寺派。現時,日本的六千所臨濟宗寺院中,約有三千五百所是屬於妙心寺派的,數量反而比榮西禪師傳下來的建仁寺派更多了。

佈置佛壇的時候,最上居中擺放的是本尊。所謂本尊,是該宗派最重要的信仰對象,例如在真言宗是大日如來,在淨土宗則是阿彌陀如來。至於禪宗,由於其「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要旨,本來沒有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本尊,但在佈置佛壇時一般都是擺放釋迦牟尼像的。面向佛壇的左右兩邊,擺放的佛像畫軸則根據門派而定,比如有些門派在釋迦的右側擺放菩提達摩的畫軸,左側則是觀世音菩薩的畫軸。一般而言,下面一層擺放祖先的牌位,最新的一面牌位擺放在最左邊,右邊則可以擺放代表眾祖先的集體牌位。當先人離世後經過一定年份,就再不以個人名義,而是列入集體牌位之中一起供奉了。供品一般是水、茶、花、佛飯、明燈、線香等。拜佛時點上兩支線香,一支給本尊的釋迦牟尼,一支給先祖,正坐鳴鉦三次,然後開始誦經。

以曹洞宗為例,佛壇最上居中擺放的是釋迦牟尼的坐像或畫像,道元禪師與瑩山禪師的畫軸則分別擺放在面向佛壇的右左兩側。在本尊的同一層,依據從新到舊的時間順序,從左至右擺放祖先的牌位。中間一層擺放佛碗、茶湯碗、高杯等等。下面一層的中央擺放三具足:即香爐、插了花的花瓶和點著蠟燭的燭台。佛壇前放一張經桌,經桌右側放一個木魚。

因為曹洞宗講究的是「只管打坐」,因此早晚要在經桌前以「法界定印」的姿勢打坐。每次打坐前,深呼吸兩到三次,等內心平靜下來之後,再開始一天的坐禪。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96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