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族群、社會與歷史:莊英章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
滿額折

族群、社會與歷史:莊英章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

定  價:NT$ 450 元
優惠價:85383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2元
庫存:8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主要是從莊英章教授在臺灣漢人社會研究的基礎上開展出來,收錄的論文主要分為五個單元,內容有歷史人口與臺灣族群關係、臺灣客家社會、華南族群關係、儀式與社會以及東南亞華人與客家等主題。這些論文不只是回應了從臺灣漢人研究到近年來逐漸引起學界重視的客家與族群研究的趨勢,也提供了從人類學、歷史學與社會學等不同學科之專擅領域,如親屬與婚姻研究、族群形成與區域族群政治、乃至於海內外華人社群組織與信仰之社會性與族群性等面向,來推動未來可能進行更多合作、對話與討論的研究方向與領域。

作者簡介

【上冊作者群】
莊英章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Arthur Wolf(武雅士) Stanford University
John Shepherd(邵式柏) University of Virginia
Theo Engelen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
施添福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洪馨蘭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
黃學堂 地方文史工作者
黃宣衛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劉堉珊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張維安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下冊作者群】
陳春聲 廣州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
劉志偉 廣州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
連瑞枝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陳緯華 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
呂玫鍰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林欣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Kwee Hui Kian(郭慧娟) University of Toronto
葉明政 國立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研究所
簡美玲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羅烈師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趙樹崗 湖南吉首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

導言/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連瑞枝

這是一本為了莊英章教授退休而編輯的學術論文集。
2013年,由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交大人社中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和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等單位共同主辦的「族群、社會與歷史:臺灣在地研究的實踐與開展」學術研討會,這個會議的主題想要從莊英章教授在臺灣漢人社會的研究基礎上擴展開來,不只是回應近幾年來引起學界注目的客家研究,也是對人類學、歷史學與社會學三個學術領域未來合作的發展方向,它包括了族群關係、區域研究、宗教與儀式,以及海外社群形成等等議題。
莊英章教授終身致力於漢人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研究。在八〇年代漢人社會研究的學術風潮下,他在苗栗頭份、新竹竹北與北埔等地進行田野考察,並結識當時在客家地區的陳運棟、黃卓權與張致遠等文史學者,在民間蒐集了許多契約文書、族譜與記帳簿冊等等,並從事了不同程度與性質的合作計畫。在臺灣史以及民間古文書還未受到學界重視之時,這批古文書的蒐集與相關田野調查工作的進行,對當時臺灣社會歷史的研究奠基了重要的基礎。此外,他也是最早推動在研究上使用日治時期土地申告書與戶口調查簿資料等具史料價值的研究者之一。在這些民間文獻與田野考察的基礎上,莊教授從事竹北六家林家與北埔姜家的家族史研究,指出清治以來之嘗會組織是漢人社會組織的基本型態,也是推動臺灣基層社會運作的重要動力。後來,莊教授與美國史丹福大學武雅士(Arthur P. Wolf)進行長期的學術合作,其研究計畫內容主要以日治戶口調查簿資料的數位化為基礎,推動「歷史人口計畫」,目前仍是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重點項目之一。此計畫試圖在更大的理論架構下討論臺灣家庭婚姻模式的社會邏輯。再者,莊教授與中國大陸學者共同進行「閩臺漢人社會文化研究」與「華南漢人社會研究」之跨域整合型計畫,試圖在更大的區域與歷史的脈絡下,討論漢人社會的宗族組織、民間信仰、婚姻模式等,在不同地區產生的其它可能性。從莊教授個人學術生命史的歷程,可以看出他從社會學出身,轉向人類學、乃至歷史人類學的領域。不論是從其致力於民間文獻的收集與保存、跨學科與跨域之整合型研究計畫的推動,到後來開展相關議題的討論,莊教授的學術貢獻是不言而喻的。他對臺灣漢人社會奠定示範性的研究架構,其以新史料重構臺灣社會、族群、家庭與婚姻的研究取徑至今仍是一個有待挖掘的領域。(見本書收錄之莊英章教授專訪)
莊教授對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路徑和他務實又樸實的性格有關。在四十餘年的學術生涯中,莊教授擔任過相當多學術行政的職務,他曾任中研院民族所所長(1988 年9 月至1994 年8 月)、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1997 年8 月至1999 年7 月),2003 年12 月至2005 年5 月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任及研究所所長。2005 年,交通大學成立客家文化學院,莊教授應當時張俊彥校長之邀請,前往交大推動客家文化學院,負責籌備與奠定客家文化學院二系一中心之發展方向。直到今日(2015)他仍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客家文化研究計畫擔任召集人,繼續推動與整合國內外客家研究的相關學術活動。這些學術單位的基礎設置以及學術行政事務極其繁雜,非一般學術工作者所樂於從事。雖位高權重,然莊老師不拘細節,務實且圓融的做人處世風格,使諸多疑難雜症皆得以迎刃而解。我常私下自肘以為學術研究為難事,實則做事尤難,而其中更難的是做人。這也是他交友廣闊、一日為友則終身為友的主要原因,而其桃李天下,無私鼓勵年輕學者,亦不在少數。然在今日事事追求事功、講究法規的學術環境,莊教授樸素務實的學者風範,乃是學界公認的事實。這本論文集主要收錄了莊教授退休會議所發表的論文,這些作者多是莊老師多年的學術夥伴、學友與學生。論文集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是歷史人口與族群關係,文章內容主要從歷史人口學的角度來討論臺灣社會與族群關係,分別包括了莊英章教授〈帝國晚期竹塹地區的豪紳、社群與婚姻模式〉一文,結合歷史人口學與地方豪紳之家族史研究,來討論婚姻圈、祭祀圈與方言群的關係;武雅士以What is Ethnicity All about 針對人類結群的基本需求與根本條件對臺灣客家和福佬族群差異性進行理論上的探討;邵式柏(John Shepherd)在其Hakka-Hoklo Interaction: Exploring the Evidence 一文試圖從持雙語的福佬客之社會關係與文化特色,來說明他們在文化上表現出跨族群的雙重性,並進一步指出如果從省籍、雙語使用、通婚乃至於纏足等等現象,可以提供更多族群互動的有利證據。換句話說,二位學者大抵認為臺灣族群-客家與閩南議題的出現,更多的是呈現了政治與認同的需要,而不是文化與社會的根本差異。
Theo Engelen 在Population and Society in Taiwan and Netherland: The Problem with Religion and Ethnicity 分別以宗教與族群二項變數來討論荷蘭與臺灣家庭生育率所造成的影響,並針對此二項變數提出可能的解釋。
這本論文集主要收錄了莊教授退休會議所發表的論文,這些作者多是莊老師多年的學術夥伴、學友與學生。論文集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是歷史人口與族群關係,文章內容主要從歷史人口學的角度來討論臺灣社會與族群關係,分別包括了莊英章教授〈帝國晚期竹塹地區的豪紳、社群與婚姻模式〉一文,結合歷史人口學與地方豪紳之家族史研究,來討論婚姻圈、祭祀圈與方言群的關係;武雅士以What is Ethnicity All about 針對人類結群的基本需求與根本條件對臺灣客家和福佬族群差異性進行理論上的探討;邵式柏(John Shepherd)在其Hakka-Hoklo Interaction: Exploring the Evidence 一文試圖從持雙語的福佬客之社會關係與文化特色,來說明他們在文化上表現出跨族群的雙重性,並進一步指出如果從省籍、雙語使用、通婚乃至於纏足等等現象,可以提供更多族群互動的有利證據。換句話說,二位學者大抵認為臺灣族群-客家與閩南議題的出現,更多的是呈現了政治與認同的需要,而不是文化與社會的根本差異。
Theo Engelen 在Population and Society in Taiwan and Netherland: The Problem with Religion and Ethnicity 分別以宗教與族群二項變數來討論荷蘭與臺灣家庭生育率所造成的影響,並針對此二項變數提出可能的解釋。第二單元是臺灣客家與社會。施添福教授〈從「客家」到客家:粵東「Hakka‧ 客家」稱謂的出現、蛻變與傳播〉一文對「客家」如何從他稱、傳播媒介的介入與轉化,進而成為自稱的歷史過程進行討論,這是一篇對客家認識論的知識史研究。第二篇是洪馨蘭〈承合族之創建:臺灣南部客方言群之親屬人類學研究〉對於臺灣南部客家方言群特有的「敬外祖」此習俗之親屬人類學研究。第三篇是黃宣衛與黃學堂〈池上阿美與客家的互動:以大坡林氏家族婚姻方式為中心的討論〉一文,以臺灣東部阿美族與客家社會互動的個案,來討論客家移民過程中,其婚姻與家族制度如何影響阿美部落。第四篇劉堉珊與張維安〈嘗會與臺灣客家社會特質的文析〉主要將「嘗會」放在國家政治與經濟層面來討論此組織型態如何塑造臺灣客家社會的性格,並將此組織模式視為一種式範,提出未來在更大的東南亞華人社會來進行比較研究的可能性。
第三單元是土客與族群關係。陳春聲在文章〈猺人、蜑人、山賊與土人〉主要討論十五世紀到十七世紀之間韓江中上游山區社會之族群關係的變遷,以及當時編戶齊民政策下這些隨山、水而居的人群,如何被區辨成不同的人群。劉志偉的文章〈南嶺與客家〉,則試圖在前文的基礎上進一步申論客家方言是當時南嶺山區的共同語言;連瑞枝的文章〈土酋、盜匪與編民〉從西南山鄉的歷史來說明不同人群如何在帝國治理之下轉入不同的政治與身分集團。這三篇文章皆著重於從山區社會為主體的角度,來說明人群如何在帝國治理過程中形塑不同的身分與族群關係。第四單元主要討論信仰與儀式。三篇文章皆著重於臺灣漢人信仰的地方性、公共性與現代性。陳緯華的〈作為一種社會文化機制的醮〉一文以臺南關帝廟此一位於都市的建醮儀式活動,來討論地方社會如何產生內在之動力,並進一步說明民間信仰在全球化過程中的社會意義。呂玫鍰在〈由祭祀活動探討地方感的生產與再生產〉一文中,以苗栗北獅潭客家聚落的伯公信仰與儀式,來說明急速經濟變化所衝擊的鄉村社會如何透過儀式活動來重建社會之地方感。林欣宜〈財產是十四大庄公共〉討論產業極其豐厚之竹北枋寮義民廟,如何從一具有客家鄉緣意義的廟產經營,在日本殖民統治法規的監督下而改革成為具有公共性的社會產業。第五單元是東南亞華人與客家。內容包括郭慧娟(Kwee Hui Kian)Money and Credit in Chinese Mercantile Oper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Since the Tenth Century 討論東南亞華人如何有效採用銅錢、包稅與同鄉信用等方式來創造東南亞華人特有的社會宗教組織。簡美玲與葉明政的〈近代殖民體系與華人勞動社會的遭逢〉一文主要從英屬馬來亞殖民行政官檔案來分析當時之行政官員華語學習的政策以及與華人事務交涉的情形。羅烈師的〈英雄與大伯公〉一文,主要討論馬來西亞新堯灣劉善邦廟的落童儀式,來討論海外華人大伯公信仰如何在移民地生根,結合地方歷史敘事並產生在地化認同。最後一篇是趙樹岡〈作為革命典型的客家婦女〉,討論中國共產黨革命建國的歷史論述架構下,如何在鄉土教材與文史資料中將客家婦女塑造成為革命、反抗與前進的形象。
本論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主要以歷史人口學、族群與客家研究為主題,包括從人類學的親屬與婚姻,歷史過程中有關族群形成與族群政治的討論,乃至於海內外客家社會組織、儀式與在地化身分認同等等議題,不僅對客家社會的族群性提出討論,同時也提供我們從個別不同的面向來討論族群、客家、社會與歷史等不同領域的對話,也逐漸因此產生跨學科對話的可能性。莊教授勝友如雲、桃李滿天下,在許多學界前輩與國際學術朋友鼎力支持之下,2013 年「族群、社會與歷史:臺灣在地研究的實踐與開展」學術研討會才得以圓滿成功,雖然有的學者未及與會發表論文,也有的學者未及將論文收錄在此論文專書,留下若干遺憾。從會議到本專書送審編輯過程中,許多學界朋友、同學皆參與其事,在這二年編輯出版期間,各位作者歷經改寫、送審與論文修改的過程中,在沒有專門助理與編輯助理的情形下,許多碩博士研究生協助推動相關行政事務與編輯工作,謝采善、吳映青、潘秋伶、陳紹雍、張慧娜(Bingaman Eveline)等,他們負責大量的聯繫與協助編輯的工作,在此特別表示感謝。也謝謝交大出版社程惠芳小姐之細心連繫並協助編排出版事務。出版時,承蒙交大人社中心出版經費之支持。在這段期間,武雅士教授不幸於今年五月初病逝。本論文專書收錄其最後之單篇論文,也使得這本論文集出版之意義更加深遠。
本書雖是以莊英章教授退休為名,實也是集不同學科進行學術對話可能性之探討。跨學科誠為難事,然這種態度,非得以一種樸實之學術精神追求之而不可能。謹以這本論文集向莊英章教授致敬。

目次

張維安 序:從跨域、比較與整合中看見客家
連瑞枝 導言

【歷史人口與族群關係】
莊英章 帝國晚期竹塹地區的豪紳、社群與婚姻模式:北埔姜家的歷史人口學研究
Arthur Wolf WHAT IS ETHNICITY ALL ABOUT ?
John R.Shepherd(邵式柏) Hakka—Hoklo Interaction:Exploring the Evidence
Theo Engelen Population and Society in Taiwan and the Netherlands

【臺灣客家與社會】
施添福 從「客家」到客家:粵東「Hakka‧客家」稱謂的出現、蛻變與傳播
洪馨蘭 承合族之創建:臺灣南部客方言群之親屬人類學研究
黃學堂、黃宣衛 池上阿美與客家的互動:以大坡林氏家族婚姻方式為中心的探討
劉堉珊、張維安 嘗會與臺灣客家社會特質的分析

莊英章教授出版目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383
庫存:8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