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修訂譯本)(簡體書)
滿額折

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修訂譯本)(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  價:NT$ 348 元
優惠價:87303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894年,莫理循來到中國,同年2月從上海啟程,穿越中國西南抵達緬甸,全程100天。他將這次旅行寫成《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一書,於1895年在倫敦出版,廣受好評。本書記錄了19世紀晚期中國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的狀況,既反映了當時西方人對中國西南地區的觀感和認識,也為今天的人保留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在修訂譯本中,譯者竇坤專門撰寫了介紹莫理循其人其書的學術性長序,並增補了有關注釋,為書中所涉及的人名、地名做了對照表,使本書在前譯的基礎上得以進一步完善。

作者簡介

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1862—1920)

生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吉隆,1895年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1897年至1912年間,擔任英國《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 1912年至1920年,擔任中華民國政府的政治顧問。在北京期間,他及時將中國發生的重大事件予以報導,成為將中國介紹至國外的重要人物,被稱為“中國的莫理循”“北京的莫理循”。 1920年,莫理循在英國去世。

 

 

竇坤,歷史學博士。出版有專著《莫理循與清末民初的中國》,譯著《北京的莫理循》(合譯)、《莫理循眼裡的近代中國》(全三冊)、《1910,莫理循中國西北行》(全二冊)、《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等。

名人/編輯推薦

· 19世紀末中華大地上一幅既悲壯又複雜的文明之圖

· 晚清時期中國西南地區旅行路線指南

· “中國的莫理循”一生中出版的唯* *本書

· 西方人認識中國歷史的必讀圖書之一

· 《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蕞新修訂譯本!

 

在距今120多年前的1895年,一本名為《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穿越中國至緬甸的平安旅行》(以下簡稱為《旅行》)的書在英國倫敦出版。之後,1900年、1902年,此書兩次再版;歷經70多年以後,又分別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再版。 2000年前後至今,此書的紙質版、電子版以密集的頻率常印不衰。而此書的中文版截至2017年已有四個版本,即張皓等譯《中國風情》(中國文化出版公司,1998)、竇坤譯《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李琴樂譯《1894,我在中國看見的》(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和李磊譯《1894中國紀行》(中華書局,2017)。現在學林出版社又選取此書,使之成為漢學叢書中的一種。一本書受到如此重視和關注,個中緣由何在?其價值、魅力、特點何在?這確實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此書的作者喬治·厄尼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1862—1920)是蘇格蘭裔,1862年出生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季隆。他從青少年起就喜好探險,進行了多次旅行並在當地報紙發表其遊記或調查報告。為尋找工作,他還在歐洲、美國等地留下了足跡,1893年,他到過中國的香港、上海、天津、北京,日本的神戶、橫濱等地。 1894年2月—5月,他從上海沿長江溯江而上,經由湖北、四川、雲南三省抵達緬甸,全程100天,行程約5000公里。當年11月,他寫成了旅行記《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並在去往英國倫敦的船上及抵達倫敦後進行了修訂。此書對於莫理循意義重大,使之成為英國著名報紙《泰晤士報》的記者,並在此後以該報駐華記者的身份在中國工作、生活長達16年(1897—1912),又在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成為中國政府的政治顧問(1912—1920),先後服務於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四任總統,尤以袁世凱的政治顧問聞名於世。 1920年他在英國去世。莫理循被人們視為傳奇人物,被稱為“北京的莫理循”或“中國的莫理循”,他一生中出版的唯一一本書至今仍是人們探尋西方人認識中國歷史的必讀圖書之一。

 

一、《旅行》的學術價值

 

莫理循在中國西南旅行的時間是19世紀90年代。這個時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已因工業革命在技術上與經濟上飛速發展,相應地,各種自然科學逐漸形成並影響到社會科學的形成與發展。與此同時,西方國家通過殖民、戰爭等方式使世界大多數地區成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這些地區成為西方國家傾銷商品的市場和各種資源的來源地。中國也不能倖免。雖然同治中興和洋務運動興起多年,但兩次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又經歷了中法戰爭,各國以各類事件迫使清政府簽訂有利於西方國家的條約,這個古老國度的統治者已處於疲於應付的狀態。莫理循來華旅行時,中國又即將面臨新崛起的東鄰日本的侵略威脅。莫理循就是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內進行了他的西南之旅。

 

中國的西南幾省特別是雲南省一直是英法兩國激烈爭奪的對象。英國自1824年至1885年對緬甸發動了三次戰爭,吞併了與中國接壤的緬甸,使之歸於英屬印度政府。同時,英國覬覦雲南,希望打開中國的西南門戶。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英國就沒有停止其從雲南開闢商路到達中國內地乃至長江中下游的活動。法國占領越南後,也把勢力延伸到雲南。馬士、宓亨利所著《遠東國際關係史》非常清楚、形像地說明了這一點:“自從中國的蠶絲通過漫長的隊商大道,運到羅馬帝國的首都的時候起,如何謀取中華帝國的財富就已經是西方各國的事了。近代的西方商人盤算著如何進入四川、雲南和貴州這三個富饒而多山的省份問題,已非一朝一夕。如何不取道長江而進入這個區域的問題,是由於深入雲南省而得到解決的。英印官商一直在研究能否從上緬甸取道伊洛瓦底江進入雲南。”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英法兩國政府和商團先後派遣使團、勘探隊探查入滇路線;同時,在礦藏、地質、動植物、民族學等方面擁有豐富資源的雲南也成為科學家、學者的考察對象;期間也有個人到雲南進行遊歷活動,都留下了考察報告或遊記。有研究者統計,清末民初近百年間,有十多個探查團隊進入雲南,留下報告、遊記、研究著述的個人有100多人。這些人當中有為英法政府或商團探尋商路、礦藏者,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考察者,有深入內地的傳教士,也有不含任何動機、只出於個人愛好的遊歷者。莫理循和稍晚於他在西南旅行的美國地理學家蓋洛、英國記者丁格爾(一譯丁樂梅)等屬於最後一種。他們沒有政治、商業等動機,全憑個人的知識背景和愛好來看待所經之地,更多地註重觀察風土人情、社會生活、底層人民的生存狀況等內容。他們的遊記和前述各類報告、遊記,共同見證了不同身份的西方人對中國和中國西南地區的觀感與認識,是從他者角度研究近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民族、宗教、中外關係等各方面現象的寶貴史料。它們既豐富了近代中國研究的資源庫,對於補正史書、檔案、各類數據等具有重要的意義,也給當代人反觀自身提供了鮮活的文本。

 

二、《旅行》的兩大特點

 

莫理循的旅行記以龐大的信息量展現了一個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尤其是西南地區的現狀:既有富庶的四川,也有貧窮的雲南,並特別記述了瘟疫、災荒以及起義和鎮壓起義之後中國西南部的荒涼、貧窮與民眾悲慘的生活境況。與這些慘狀共存的,既有美麗的山川等自然景觀,也有牌坊、戲樓、廟塔城橋等人文景觀;既有熱情好客的人民,也有種植、吸食鴉片,為這一毒品所害的無數靈魂,還有陋俗、迷信與西方文化的衝突等。從華中到華西,既有腐敗誤國的官吏,也有致力於改革的地方官員;既有反映西方國家與中國政治、經濟關係密切的海關和報關員、電報局和工程師,也有向西方學習尋求自強的洋務企業和技術人員;既有對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的不道德貿易的譴責,也有維護英國和澳大利亞利益的言論;既有對來華傳教士的讚揚,也有對傳教效果的評論。總之,莫理循把他所觀察和感知到的一切融會在了這本書中,使我們看到了19世紀末中華大地上一幅既悲壯又復雜的文明之圖。而綜觀全書,旅行記又呈現出以下兩個鮮明的特點。

 

…………

 

《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反映了120多年前的西方人莫理循對中國和中國西南部的觀察與認識,對於當代人了解和研究那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生活、社會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和中外關係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值得譯出作為第一手資料使用。雖然當今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書中許多內容已經永遠成為歷史,但作者所觀察到的一些內容和問題,如向西方學習問題、毒品問題、人性問題、腐敗問題等,對於我們反思當今社會仍然是很有益處的。

目次

序 1

第一章 引言·傳教士和漢口城 1

第二章 從宜昌到萬縣·中國婦女及長江上的激流險灘 10

第三章 萬縣城·從萬縣至重慶 20

第四章 重慶府城·大清海關·著名的哈士先生·簡評鴉片謬論 30

第五章 從重慶至敘府·中國的客店 44

第六章 敘府·中國內地會·在華傳教士概述 57

第七章 從敘府到昭通府·雲南印象·腳夫·郵局和票號 68

第八章 昭通府城·略論該城的貧困·溺嬰·賣女童為奴·酷刑及中國人之痛感遲鈍 85

第九章 中國醫生 92

第十章 從昭通到東川 98

第十一章 東川府城·略論溺嬰 107

第十二章 從東川到雲南府城 116

第十三章 在雲南府城 127

第十四章 雲南的黃金? 票號和電報 137

第十五章 法國教會和雲南機器局 147

第十六章 從雲南府城到大理府 160

第十七章 大理府城·監獄·鴉片中毒·瘟疫與教會 177

第十八章 離開大理府後·略論廣東人的性格·中國移民·克汀病患者與毆妻 190

第十九章 瀾滄江和怒江·如何在中國旅行 203

第二十章 騰越廳城·有名的溫佐土司·撣邦士兵 213

第二十一章 傣族人城鎮盞達·馬嘉理案現場 226

第二十二章 中國軍事實況·景頗族·到八莫的最後一段路 234

第二十三章 八莫·曼德勒·仰光和加爾各答 244

索引 253

人名對照表 267

地名對照表 274

後記 279

書摘/試閱

雲南府是中國重要的黃金交易中心。雲南府是雲南省的省會,中國大部分黃金出自這個省。中國富人從雲南迴到另一個省,或者受召進京覲見皇帝時,隨身所帶的錢是黃金而非銀兩。人們用產自云南的金箔給藏傳佛教的佛塔和印度支那①的寺廟與佛塔貼金。從中國西部返回緬甸的商隊都將多餘的銀子換成金箔。曼德勒的阿臘肯佛寺和仰光的瑞光大金塔一樣,其上可以看到產自云南的金箔。今後將會生產出質量更好的金箔來。

 

黃金主要產自他郎②金礦。他郎緊臨著名的普洱茶產地,從雲南府向西南陸路走18天可到。儘管用於提煉黃金的設備很落後,但黃金產量仍很可觀。此省的黃金礦藏一直很豐富。馬可·波羅遊歷此地時,黃金就非常豐富,它和銀子的兌換比率是1∶6。

 

上海同等重量的黃金價格是銀子的35倍,而在雲南府或大理府買的話是25到27.5倍,並可買到幾百盎司。從上海或香港往雲南府電匯銀兩,匯價為6%。一次電匯數量超過1萬盎司,則需要雙方城市大銀行的代理人在港口辦事處辦理轉賬業務。在上海或香港,黃金總是很容易出售,唯一的風險是從內地城市往港口運送途中會出現問題。據我所知,到目前為止,運送的黃金從未遺失過。由陸路從蒙自到老街,有一條快捷的商路,之後可沿江而下到北圻的河內,從河內再以掛號方式運送至西貢或香港。這業務對所有的人都開放,即使是最不感興趣的投機商也會興奮起來。商人以此獲利甚多。例如,1894年1月21日,以23.2倍的比例從雲南府買了大筆黃金,同一天在上海可賣到30.9倍;但當黃金運抵上海的那一天,則升為35倍。我在雲南期間,黃金價格為25.5到27倍,上海則為35倍。此後我還聽說,黃金在雲南省便宜時,在港口則昂貴。

 

人們把黃金做成各種精美的貴重首飾如戒指、手鐲、耳環和頭飾拿來出售,有戴在富家孩子前額上的半圓形圈帶上的小飾物,還有新娘結婚時佩帶的飾物。新娘的飾物之美,連尼姑也要動心。這些黃金飾物的含金量為98%,放在天平上稱重出售,因為上乘黃金的價格是白銀的許多倍。出賣黃金飾物的人不是因為缺錢,而是因為賣出價比其原始價值高許多倍,利潤可觀。然而,如果買家願意,可以把99%含金量的金箔賣給他,這無疑是把白銀兌換出去的最佳方式。雲南有很多金匠,已經形成了一個公認的階層。他們人數眾多,組成了強有力的行會,或者說他們自己的商會。檢測黃金也是一個公認的行業,但檢測方法很原始,需要技法嫻熟的師傅。他們的做法是,在一塊尚不知是否有黃金的石頭上磨擦,再以同樣方法在含量已精確確定的黃金上磨擦,兩相比較,得出結論。有個人是城裡最好的黃金檢測師之一,佔臣先生教會了他電鍍金的方法,他就做一些技術含量高的活計。中國人自我保護的信條使之不願意招搖、炫富。他們害怕那樣會被官家勒索。官吏們總是認為財富為罪惡之淵藪。懲罰得越重,吐出的財富越多。佔臣先生和我坐在屋裡,看到一個陌生人走進來。從他外表看,可能家裡只有5塊錢。寒暄了幾句後,只見他把手伸進長長的袖子裡,從裡面掏出一包金子,可能值2000兩白銀。他準備出售。然後與買家進行無聲的交易,一旦彼此中意,便稱金子的重量,買家會拿出一張中國票號的銀票,交易便完成了。其速度之快,交易之利落,好像是在邦德街①,而不是在“未開化國家”的邊遠內陸省會。中國文明自有史以來始終穩固未變,其現行金融交易方式與所羅門②時代相同。

 

…………

 

(節選自第十四章《雲南的黃金、票號和電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