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廣庇.慈濟國際
滿額折

廣庇.慈濟國際

定  價:NT$ 700 元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77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2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以一九九一年四月,印度洋氣旋「瑪麗安」侵襲孟加拉,慈濟美國分會發起「一人一美元」濟助孟加拉風災災民,證嚴上人在台灣發起「一人省下一個麵包錢」響應募款。台灣慈濟人的愛心,首度吸引國際目光為引,帶出多年來,以台灣本會主導、多國慈濟志工出入國際間各重災區的援助紀實。從一九九二年的外蒙古飢荒援助、直到二○一五年的尼泊爾震後施援,慈濟,在台灣生根茁壯,而後將援助的手,伸向中國大陸、伸向國際各角落;只要有需要的地方,慈濟就在那裡,慈濟人從不缺席。
因應慈濟五十週年的主軸,全書徵引歷來各國際援助相關報導,再加以補充延伸,希望在陳述歷史同時,也能賦予時代意義。同時更新全球慈濟人分布國家暨據點、慈善關懷國家地區及援建大愛屋、學校等統計數據,並整理慈濟海外援助大事記,俾讀者對於慈濟近四分之一世紀的國際援助軌跡,有一通盤瞭解。
對於一般讀者或學者研究,欲瞭解慈濟歷史(尤其國際援助部分)者,本書援引資料足供參考,故可針對政府相關單位、圖書館、學校等推薦館藏。



【序一】 文╱釋證嚴

永遠拉長情擴大愛

慈濟從克難時期微薄的五毛錢開始,匯聚愛心成為愛的力量,這半世紀的慈濟路,足跡已遍及逾九十個國家。現代科技讓我們能放眼天下,目睹苦難眾生偏多,為了救拔苦難,需諸多菩薩在人間。如一九九一年,慈濟賑濟大陸華東洪澇,至今已二十餘年,大愛的種子已落地生根,人間菩薩一一成長,看到近年來的冬令發放,都是當地慈濟人投入在寒冬送溫情,用愛膚慰孤老無依者,無分親疏付出關懷與幫助。
二○一一年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許多城市被破壞殆盡,幾成廢城。在菲律賓的慈濟人,用「以工代賑」陪伴災民清淤、打掃、恢復市容,不但幫災民重建家園展現生機,也讓人與人之間增添愛的互動,經過長期不斷地陪伴,時時關懷貧困家庭與發放物資,進而帶動了當地累積小錢做好事的觀念。
二○○八年緬甸納吉斯氣旋釀災,慈濟人走入災區急難援助,由於這分因緣而有人醫會,定期為苦難人舉行義診,這都是長年累月所凝聚愛的能量,因應不同的國度所需而付出。不久前,緬甸發生大水災,淹沒尚未收成的稻田,慈濟人及時給予稻種;雖然外在的穀種給了他們,但是內在的心田則需自己耕耘。所謂「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從為苦難眾生付出,而「見苦知福」;從用心耕耘自性的福田,而見證佛法能「『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這是多麼珍貴。
又如遠在非洲,有一群閃亮的「黑珍珠」,他們是南非的本土志工。起源來自臺灣的一群志工,原初為開創事業前去南非,而今則是為慈濟志業留在那裡播撒善的種子。這把善的種子,不但萌芽也已逐漸茁壯。他們承擔跨國的關懷,將苦不堪言的愁容,轉變成處處可見的笑顏。所以人世間,只要有心,能發心立願去乾涸又貧苦的地方耕耘,自然能將之轉化為淨土。
希望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平安、無災無難。可是,能求得嗎?許許多多的事,都是求不得苦。為什麼會有「苦」?天地之間為什麼會不調和?為什麼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會苦難偏多?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對立而互相傷害?我們生活周遭的平安,就是真正的平安嗎?我們應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與天地共生息的胸懷;若只在意自己的得失,天下如何能平安?
近五年來,中東地區的難民不斷地增加,鄰近各國收容難民,這分承擔很辛苦。聯合國難民署向慈濟求援,希望慈濟能對約旦首都三百多公里外的邊界難民營伸出援手。幾經評估之後,約旦的慈濟人就準備物資,穿越沙漠到邊境,冒著漫天風沙發放飲用水、食物和生活必需品;他們在沙漠中不只是為邊境的難民付出,還長期陪伴孤老無依、病苦、孤寡者,定期發放與關懷。
此外,在土耳其也有慈濟人,看到難民逃難的苦──儘管已經到了土耳其首都,可是孩子們無法上學,大人也無法打工賺錢,唯有靠孩子打工。孩子在逃難時已經受盡驚恐與諸多危險,到了他鄉還需挑起家庭生計,遭逢充滿仇恨、殘酷的人事,對孩子的心靈將造成怎樣的影響?為了讓這群孩子們能多獲得一些愛,慈濟人除了助學之外,並給予關懷與照拂,希望能讓孩子們明辨是非,體會人間有愛。
有愛的人生,才有和平與快樂;但是凡夫總是在五濁惡世中不斷地造作煩惱、彼此對立、污染,導致人禍與動亂,這都是來自人的一念心。我們要用心在人間,因為人間就是道場;有煩惱,就是我們修行的菩提覺,所以要長養成「覺有情」在人間。
看看海內外的慈濟人,都是「法入心」身體力行,不論在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各志業都有許多人間菩薩盡心盡力地付出愛心。希望這分大愛能廣披普天之下,大家能做到哪裡有苦難,除了給予物資之外,也能以真誠的心引導,讓苦難人充分獲得心靈的依靠。
最近日本、厄瓜多分別發生強震並傳出災情,大家都聞震色變;南美洲烏拉圭龍捲風造成數千人無家可歸;美國德州則是豪雨成災,海地因持續乾旱無法播種。看看全球四大不調的災難頻傳,真令人擔心。我們生活於大地,需依賴大地的物資而生存,應該時時感恩它、疼惜它、愛護它。需知天地調和,人類才能平安。
我們不能忽視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故需好好把握時間,用在人與人之間,互相疼惜、彼此愛護,以培養那分和平的善念。如此,人與人之間和樂,社會才能平安,國與國之間才有真正的和平。
慈濟用大愛鋪路五十年,這五十年也已過去,我們要永遠擴大愛、拉長情,將「大愛之道廣庇寰宇」,讓「長情大愛古往今來」。「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也是佛陀教導我們,要堅定那一分初發心,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心靈淨化;心靈淨化,則大地淨化。
每一天能很平安地度過,就是福。願天下都能和平,才能長長久久;願我們有無數量的五十年,這一條大愛之道能更平坦,大乘佛法更昌盛,人心更淨化、更美好,這是我們共同的心願,也是努力的方向。


【序二】 文╱呂芳川 (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主任)

大愛無國界 寰宇慈濟情

慈濟自一九九一年援助孟加拉水患,揭開了慈濟基金會國際賑災的序幕,至今,慈善救災的腳步已走過九十多個國家,足跡橫跨五大洲;對受災國家,除了在受災時提供災民糧食、衣物、床被、穀種、藥品與義診的緊急援助之外,也依需求提供中、長期的援助,如興建永久屋、學校、醫院、助學、職能訓練、開發水源等。全方位尊重生命與人道關懷的理念始終如一,真誠用愛的力量撫平不安的心靈,鼓舞災區人心,從災害中堅強地站起來,重建家園。
在這二十五個年頭裡,慈濟的國際賑災腳步在每個過程都緊守著慈濟人的救災原則與慈濟人文。其中,因應不同地區的天災人禍呈現出不同的援助模式與特色,也因應不同的國情與社會民情,而有更符合當地救災脫困的運作模式;這也代表慈濟基金會的整個國際賑災腳步,是跟著賑災經驗的積累與國際社會的脈動,不斷反省優化,以達到有效率地救災脫困。
●直接、重點、尊重、務實、及時、感恩
慈濟基金會多年來在國內的災害救助工作上,務實地依循勘災、造冊、發放的準則,深入災區與民間;甚至在災後,人民因財物流失而有生活上應急的迫切需求,慈濟更順勢簡化應急金發放手續,讓災區民眾能即時得到生活上的紓困。多年來,因為慈濟人在災害時,志工隨時湧現投入救災的高度效率,在國內已獲得社會大眾的肯定,並進而凝聚了台灣社會極大愛心與力量。
累積國內救災援助豐厚經驗後,心繫天下蒼生的 證嚴上人進一步引領慈濟人走向國際社會。一九九一年援助孟加拉,當時因慈濟在第三世界尚無國際賑災經驗,亦無與任何當地救災力量可連結,故以物資的捐助為主要援助方式。但就在同年,中國大陸發生百年罕見的華東大水患,慈濟基金會在 證嚴上人排除眾議,堅定人道馳援大陸救災的方向上步步前行。這個腳步的背後,是兩岸幾十年不同的政治體制與人民數十年的隔閡;慈濟一方面冒著台灣社會負面輿論壓力,另一方面則要面對大陸的「冷處理」與缺乏互信基礎,初期賑災的工作溝通可謂十分艱難。
當時,慈濟基金會王端正副總執行長主動提出慈濟的救災立場:「一個目的:只為賑災,別無其他目的;兩個原則:以直接和重點兩原則,選擇重災區直接服務;三種不為:不談政治、不把受災之痛帶回台灣宣傳、不刻意傳教;四類物資:解決災民的溫飽、衛生、居住、教育等四方面問題;五種協助:希望中國大陸官方能提供雙方合作、人力支援、交通運輸、災民名冊,以及賑災所需工具等協助。」這一清楚表達的慈濟救災立場,讓大陸方面領導放下了心防,充分了解了慈濟人是以救災為唯一訴求;這不但讓慈濟在大陸賑災有一個互信基礎的行動準則,而且因此獲得當地政府全面的通力合作。
●走在最前,做到最後
慈濟不管是海外或國內的賑災工作,從探勘到發放都是由委員、志工親自進行,為的是能馬上了解災情,迅速準備相關物資,並且快速親自將物資點滴不漏地送到災民的手上;更重要的是慈濟人是抱著感恩心去付出,以行動來傳遞人類唯有透過互助才能更好,以及不分族裔親疏平等相互尊重的理念,這在許多災區形成了愛心循環的效應。
慈濟賑災另一特色是「走在最前,做到最後」,慈濟人在有災害時,總是非常快速地就在災害現場協助救災工作,這一直是人們對慈濟的第一印象與稱道之處;而慈濟人對災區民眾的全面關懷,更是慈濟基金會賑災工作的一大特色。
因此,慈濟人在各種災害的救災工作,一向都有短、中、長期的規畫。短期是急難救助期,中、長期就有援建住屋、學校、醫院、教堂、職訓所等。為了效率、務實與建物品質,慈濟從發包、監建、定期追蹤勘驗,到親自把住屋、學校交到災民手上都全程掌握、參與。這種親手遍布施,快速有效率且務實,很受到當地政府與百姓的肯定。
從一九九一年大陸賑災援助安徽全椒、江蘇興化與河南固始、息縣等三省四縣,到今天已走過中國大陸二十八個省市自治區,慈善的腳步從急難救助到長期扶困,從物資援助到興校助學;並在特窮特困地區如貴州與甘肅山區規畫遷村脫貧脫困方案、缺水的甘肅建民宅水窖方案等,都成為日後國際賑災的典範。
大陸賑災的寶貴經驗,不但讓慈濟人穩健地走出台灣,跨越政治、種族、宗教、國界。一九九二年的外蒙古援助,隔年的尼泊爾賑災,以及一九九四年到一九九七年間在柬埔寨的賑災,慈濟走出「親手遍布施」的賑災人文;而一九九八年到二○○一年,慈濟賑災團能八度前往軍事鎖國的北朝鮮賑災,更說明慈濟人「真誠所至,金石為開」的力量。至此,慈濟基金會已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具國際宏觀視野的國際人道救援組織。並展現慈濟人救拔苦難、無私無求的悲心。
●協同國際組織,前進海外災區
天災與人禍,是國際賑災救災援助的兩大主因。而戰爭所導致的人禍,對於賑災工作有著更多的困難與挑戰。戰亂地區不但勘災評估不易,對災區環境與人身安全更是無法掌控;所以慈濟與長期在該災區工作的國際非政府組織攜手合作,一方面可加速對災區需求與資源狀況了解,一方面對慈濟人的賑災工作也多一份人身安全上的保障。
一九九三年,長期內戰與連年乾旱的衣索匹亞,人民飢餓、疾病肆虐與醫療匱乏情況相當嚴重。因為衣索匹亞距離台灣相當偏遠,加以水土、風俗、民情迥異,以及天災戰禍頻仍,造成亟欲施予援手時的重重困難。慈濟與對當地災區深刻了解的法國世界醫師聯盟(MDM)合作,展開三年「衣索比亞醫療援助方案」:重建醫療中心、醫療站、集水區、培訓當地衛生人員。
一九九四年,盧安達爆發種族屠殺造成百萬難民。慈濟與MDM合作,在薩伊(Zaire)邊境戈馬城(Goma)設置醫療站,提供返鄉難民醫療服務及營養補給。同年,車臣獨立建國運動遭俄羅斯出兵鎮壓,人民流離失所。慈濟再度與MDM合作「車臣緊急醫療救援方案」,從一九九五年十月起,提供難民五個月緊急醫療援助;包括婦女與兒童精神復健、難民營醫療服務、疾病預防等。
一九九六年,亞塞拜然歷經長年征戰使得該國殘障人數比例偏高,慈濟針對戰爭受害孤兒及難民人道援助,與英國倫敦大學及Leonard Cheshire Foundation合作,隔年在四個難民營發放輪椅、帳棚、睡墊及二十個貨櫃的冬衣、毛毯等禦寒衣物。
一九九九年,科索沃戰亂迫使人民流亡,形成難民潮。慈濟基金會分別與美國騎士橋國際救援組織(Knights-bridge International INC.)、國際難民救援組織(IRC)及MDM等三個非政府組織慈善團體合作,展開移動性醫療團服務、設立醫療站、進行戰後心理輔導、修復醫療院所、檢測水資源,及發放抗生素、化肥等。
一九九八年再與MDM合作,援助衣索匹亞北秀省岱柏柏罕(Debre Birhan)鎮公立醫院擴建,在二○○○年五月三十日啟用。二○○一年,印度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九強震,慈濟與法國關懷基金會(Care)合作,簽訂「印度古茶拉底省整合性重建計畫」方案,兩年內針對重災區興建房屋,並提供飲水、教育、職業訓練等整體復建計畫。同年,與美國騎士橋共同馳援阿富汗飽受旱災與戰禍之苦的民眾。
慈濟與信譽良好的國際慈善組織彼此合作,本著人道救援的精神,將各種資源送進戰禍或國情較陌生之救災艱困地區,這種資源連結,也將慈濟的大愛送入許多戰亂與陌生的第三世界。
●醫療團隊走前鋒,勘災團隊同步行
隨著慈濟國際人醫會在一九九八年正式成立,與慈濟全台醫療網陸續正式啟用,慈濟不但聚集了社會上許多有愛心的醫事人員,醫療志業體更凝聚了許多追隨慈濟大愛理念的良醫與護理人員;人醫會紛紛快速地在國內各地及海外各分會成立。
人醫會成員平時在海內外各地偏遠地區舉辦義診活動,一有天災,就立即成為一支有效率的義診團隊。尤其,在世界各個角落,只要有天災,各地人醫會即就近迅速集結,進入災區從事醫療救援。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印尼亞齊發生芮氏規模九點零的大地震,引發波及十餘國的「南亞大海嘯」;慈濟旋於災後發起「大愛進南亞,真情膚苦難」專案活動。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多國慈濟志工進入當地災區勘災,基金會組織醫療團與勘災團,前往斯里蘭卡東南角漢班托塔(Hambantota)重災區進行義診,並協助當時暫時失去功能的漢班托塔省立醫院,針對在大災難中受傷的當地居民提供醫療照護。
慈濟當時義診的點,就設在已無法做醫療服務的漢班托塔省立醫院旁。每日義診傷病患超過八百人,慈濟人醫會經過一個多月的醫療接力,直到當地省立醫院恢復醫療功能,慈濟基金會醫療團隊才撤離災區。而在此同時,慈濟勘災團隊也同時進行整個災區的評估工作。
當時,慈濟勘災團不斷與斯里蘭卡政府重建會溝通研究,慈濟快速提供災民有良好規畫的帳篷區,讓災民可以在慈濟援建的永久屋完成之前,有一個安全的暫時居住處所,在此急難時期,慈濟也規畫了發放活動,物資有大米、毛毯、慰問金、民生物資,以及淨水設備等。並投入中、長期援助,建設了義診中心、大愛村與學校。
二○○五年,巴基斯坦發生芮氏規模七點六強震,慈濟派遣醫療團隊到巴屬喀什米爾山區進行義診,發放食品、毛毯、帳棚、鋅鐵片(重建家園建材)等。二○○六年五月,印尼日惹(Yogyakarta)強震,台灣、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慈濟人,馬上組成賑災醫療團四十五人抵達日惹。隨即進入聖諾巴地(Senopati)醫院開刀房及災區義診,並同時進行勘災賑災。
分布全球各地的慈濟人醫會,當世界任何角落突發災害時,各地人醫會即迅速結合並與勘災團同步出團,此舉成為慈濟國際賑災的一大特色。除了實質地給予受災地區民眾即時的醫療援助,勘災團隊並同步做災區援助的評估,為災區民眾提供急難階段的物資需求,並進一步評估中、長期的援助需求與規畫。
●以工代賑,加速復甦
許多經過天災摧毀過的災區,百廢待舉,民眾沒有工作,沒有錢購買生活用品,沒有錢修復家園,平常打工的工廠無法運作了,打工的收入沒有著落了;居民的住屋裡外雜亂泥濘不堪,家庭生活機能喪失了,災區經濟活動也完全癱瘓。慈濟國際賑災走過許多國家,看到災區在重建過程最需要的除了居民能緊急獲得物資上的協助,更重要的是凝聚災區居民的動力,重建民眾的信心與希望。因此,慈濟在災區居民打工無著的災後,馬上提供以工代賑,讓災民能積極共同投入災區的復甦。以人道救援的觀點,提供災民緊急的生活物資,並由慈濟提供災民基本的工資收入,藉著災民的力量投入家庭社區內外的清潔與環境衛生的維護,讓災民能夠盡快地恢復正常的生活機能,這是第一階段最需要做的工作。其次,災民有基本的生活收入,災區經濟活動就會加速復甦。
二○○六年,榴槤颱風橫掃菲律賓呂宋島造成嚴重災害,慈濟志工深入亞眉省(Albay)災區,展開為期三天的義診和物資發放賑災工作,賑災最後一天規畫了「以工代賑」方式,讓一片凌亂的災區,因災民投入清掃家園而得以快速恢復生機。但是真正有計畫用「以工代賑」讓災區居民快速投入家園重建、社會恢復生機,是在二○○九年菲律賓的凱莎娜風災,超過八萬災民接受以工代賑的援助,成功建立了大規模帶動社會安定的救災模式。而同年的台灣八八風災,隔年的海地強震,也都是以工代賑的絕佳範例。
二○一○年,巴基斯坦遭逢世紀水患,在人生地不熟的國度,要發放的物資當中,又有非常特殊的組合式睡床,不但體積大,數量也非常可觀,慈濟在行前即與當地地方政府取得聯繫,請當地各村邀請居民以工代賑。由於「以工代賑」的規畫,當地居民不但非常歡喜踴躍參與以工代賑,原本發放的塑膠板零組件非常多而繁瑣,但在人手充足情況下,包捆塑膠板與發放過程非常順利;更重要的是,在打包物資過程中,當地居民與慈濟志工因一起運作而產生更好的互動與情誼。尤其在發放時,因雙方互動密切,整個發放秩序與效率提高非常多。
●推己及人,感動災民
二○一○年海地大地震,二○一一年泰國世紀洪災、東日本強震,二○一二年美國桑迪風災,以及二○一三年約旦邊境敘利亞災民關懷;不分人數多寡,慈濟都充分發揮以工代賑安定受災人心的功能。
二○一三年十一月八日,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中部,慈濟的以工代賑特色更在當時發揮到極致。海燕颱風重創區,以萊特省(Leyte)與薩瑪省(Samar)受災最嚴重,幾乎瀕臨棄城狀況。菲律賓慈濟志工十三日即踏入災區,經過探勘評估,選擇以萊特省奧莫克市(Ormoc)、獨魯萬市(Tacloban)為救災重點,馬上為災民供應熱食、義診、發放物資與祝福金,以及搭建簡易教室;並於重災區獨魯萬市啟動「以工代賑」,帶動災民打掃家園,十九天共逾二十八萬人次災民參加,讓瀕臨棄城的災區恢復生機。慈濟海燕風災的急難救助行動,於二○一四年一月下旬告一段落,之後進入中、長期援助。
對於慈濟來說,以工代賑的用意,除了希望帶領災民儘速用自己的雙手清掃家園外,每天發給的錢,其實蘊含了工資、緊急救助金、慰問鼓勵,以及刺激在地經濟復甦的多重意義。慈濟不以當地工資水平來訂定發放標準,而以如何使災區居民早日回歸正常生活與社會的生機為考量。這種將心比心,感同身受,讓災民接收到最溫暖的真情與愛,並激發災區居民的希望與活力。海燕颱風在菲律賓重災區獨魯萬在一個月間創造出超過二十八萬人次的以工代賑紀錄,並在最短時間內讓受創區域恢復整齊。而眾多災民領到工資慰問金後,不但士氣大振,更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復甦。慈悲智慧引領安心安家的真義,就此實踐在世人眼前。而慈濟這次的救災效率,也成為國際媒體聚焦讚嘆的成功經驗。
●慈悲科技傳大愛 人道救援濟蒼生
證嚴法師教誨弟子「人傷我痛,人苦我悲」,這種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在慈濟人的國際賑災行動中,處處可見。在嚴冬中,慈濟志工用溫暖的手,搓揉著災區長者冰凍龜裂的雙手,唯恐他凍傷;在災區裡,慈濟志工送去熱食,陪著災民過著沒水沒電的日子,唯恐他餓著。然而,每一次勘災或賑災行動中,傳回的災況不斷觸動慈濟人的心;二○○三年,慈濟企業家組成的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依企業家各自專長領域,投入食、衣、住、行、通訊等不同功能的研發。所有的研發,都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幫助災民。
記得因巴基斯坦一個躺在濕冷泥地薄毯子上的嬰兒,慈濟人研發了蜂巢狀的塑膠床,送給每一戶災民;為了海內外收容站內,躺在擁擠潮濕地上的災民,慈濟人發明了移動式折疊床,讓災民住得更人性、更有尊嚴;為了災區常是沒水沒電,慈濟人發明了香積飯,讓救災人員與受災的民眾,只要有開水,就可以有可口的餐食;為了泰國水患沒有乾淨的水,慈濟人發明了淨水船與淨水設備;為了災後校園學童的上學,慈濟設計了快速組裝的簡易教室,送到海外許多災區;為了讓災區民眾度過災害的重建階段,慈濟人研發簡易屋,並且不斷用溫度計測試室內的溫度,不斷改善,為的是改善災民住的品質。每一次的救災,每一次的檢討反省,就有一個更人性更人道的研發;慈濟人的每一個慈悲的研發,都是為了早日讓災民離苦得樂。
人類的希望來自互助,由於互相扶持,才有社會的祥和。慈濟的急難救援,不只是紓解一時的物資匱乏,更重要的是傳遞大愛互相扶持的理念,讓受苦難的人可以感受到慈濟人真誠的關懷,而開啟民眾心中的愛苗,並從接受幫助者轉為施予者。

目次

序一
永遠拉長情擴大愛 / 釋證嚴 2

序二
大愛無國界 寰宇慈濟情 / 呂芳川 4

一、愛無國境 同體布施

國際援助先聲:外蒙古勘查發放 16
守護生命堡壘:衣索比亞醫療站 24
大千盡皆淚海:尼孟二國勘災行 30
搶救生命志業:盧安達醫療救援 36
浴火重生大地:柬埔寨賑災紀實 40
異域終成家園:泰北扶困助學記 46
化荒土為沃壤:北朝鮮飢荒援助 52
古佛龕遇難民:偕外援助阿富汗 60

二、國際組織 協同援助

酸楚中的甘甜:賴索托慈濟種子 70
海嘯災後重建:巴布亞紐幾內亞 76
情牽中南美洲:慈濟物資助六國 82
黃土地草棚屋:祕魯賑災與義診 88
走在顫慄大地:強震後的土耳其 92
迅疾膚慰苦難:哥倫比亞震災錄 98
煙硝中見希望:科索沃難民悲歌 102
山洪奔浩劫起:援委內瑞拉水患 108

三、救災醫療 匯聚大愛

攜手國際馳援:印度震後的哀愁 114
飛越塔阿邊界:愛灑阿富汗難民 118
兩種族的河解:整治印尼紅溪河 126
希望工程啟業:伊朗巴姆地震後 134
大愛前進南亞:海嘯過後拯災黎 142
紐奧良證苦難:美國卡崔娜風災 160
地裂傾城之慟:巴基斯坦災區行 166


四、以工代賑 助建家園

日惹堅強美麗:印尼中爪哇震災 174
播種心靈糧食:赤貧海地慈濟情 180
米撲滿聚福緣:緬甸納吉斯風災 186
修補大地裂痕:十方之愛匯巴東 192
最美抗淤城市:菲國凱莎娜災後 198
大愛力量無疆:記巴基斯坦水患 204
守護大地生靈:印尼默拉皮火山 210


五、海外深耕 恆久扶持

震出愛的漣漪:多國志工助智利 216
天涯處共此情:援海地世紀震災 220
複合災難援助:日本三一一強震 228
以工代賑復家:菲律賓海燕風災 236
荒漠求生路迢:敘利亞難民處境 244
輾轉流離之後:敘國難民流亡行 250
佛陀家鄉有愛:尼泊爾地震賑災 256

附錄
2015年全球慈濟人分布國家地區概況
歷年慈濟基金會全球慈善關懷國家地區分布圖
2015年國際慈濟人醫會(TIMA)全球義診服務概況
2015年國際慈濟人醫會(TIMA)成員全球分布
歷年慈濟基金會援建大愛屋全球分布統計
歷年慈濟基金會援建學校全球分布統計
慈濟國際援助大事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70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