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 > 10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本書所介紹者,均係用途較廣之修辭格,既不限於今古,亦不限於文體。其中小部分屬於本書所開發之修辭格,其大部分雖屬前輩學者所已論及者,但本書所賦予之意義及所陳示之觀點,比諸舊書,仍有異同。
修辭之學不外兩大課題:一是修辭之方式,二是修辭之功能。本書各講大致即循此軌跡,分類論述。在論述過程中,不但力避艱澀之理論,且隨時舉例示範,以免流於抽象而難解;然對於每一修辭技巧之所以然者,必求指陳詳明而後已。
在課堂之內,此書可用作修辭學講授之綱領;在課堂之外,此書可藉以建立個人之修辭基礎。
蔡謀芳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及研究所碩士畢業
經歷: 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 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著作: 《表達的技術-語法十七講》 《辭格比較概述》 《修辭格教本》 《表達的藝術-修辭二十五講 》
修辭的意義,簡言之,就是表達方式的選擇。既云選擇,可見原本方式不只一種;如今選定一種,則其餘的表達效果應是較遜的。因此,修辭學可以說是「使語文表達更臻精緻」的一門學問。本書名為「表達的藝術」,其義可見。
古代雖沒有「修辭學」的科目,但並非沒有修辭的活動。歷代文學作品,不妨說就是修辭活動的具體成果。今天所謂修辭學,實質就是將修辭活動條理化、系統化,使成為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而所謂修辭格,就是近代學者研究、歸納出來的種種修辭規則。這些規則可以指導人們寫作、可以引領人們鑑賞。而解析這些規則的形式與功能,就是修辭學的課題了。
本書介紹的辭格多數是耳熟能詳的,但普遍都有進一步的經營在其中。這些經營可以歸納做三方面來說: 一、比較異同。例如比較「譬喻」與「比擬」、「譬喻」與「象徵」、「借代」與「借喻」、「拈連」與「轉化」、「跳脫」與「省略」、「藏詞」與「引用」等等。 二、會通辭格。例如「示現」中有「呼告」、「摹狀」中有「烘托」、「錯綜」中有「互文」、「引用」中有「歇後」、「婉曲」中有「倒反」等等。 三、擴充論題。辭格的形式與功能之間,存有相互的因果關係。要將這些關係逐一指陳,論述勢必達到某一深度。當論題加深了,其外延必然隨之拓展。因此書中各講,如「倒反」、「雙關」、「錯綜」、「借代」、「誇飾」、「摹狀」等等,比諸前人,其講題之結構都顯見擴大。
本書之重心在原理的剖析,文例只是輔助說明的工具,故不多事蒐集。全書二十五講,各講均以「前言」始、「結語」終。前者主釋名,後者主會通、補遺,中間則是分類論述。篇端均有簡綱,可以提挈全文,便於閱覽。 解析辭格,文法是利器,所以讀者須具備文法知識。又,凡前人已言及之觀念而無疑義者,本書原則避免重述,因此初學者宜適度會勘他作,方能圓滿閱讀的成果。 此書再版,除加詳資料出處之註明,也對「拈連」一講之結構做了些修訂,附誌於此。
蔡謀芳 識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