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2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序言
撰稿者簡介
第一章 犯罪學、刑事司法與科學研究:理論與方法/許春金、呂宜芬
前 言:為何研讀「研究法」及其態度
第一節 研究的目的
第二節 理論與方法
第三節 不同類型之研究
第四節 研究的語言
第五節 研究的過程
第六節 研究的步驟
第七節 結論
第二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倫理/楊士隆
前 言
第一節 衍生嚴重研究倫理之重大個案探討
第二節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人員面臨之研究倫理議題
第三節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倫理規範:以美國為例
第四節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應遵循之倫理原則
第五節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之倫理審查申請
第六節 結論
附 錄: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研究倫理規範
第三章 概念與測量/周愫嫺
前 言
第一節 概念與定義
第二節 設計測量工具
第三節 檢驗測量工具的信度與效度
第四章 抽樣/鄭瑞隆
前 言
第一節 抽樣的邏輯與基本原則
第二節 抽樣的類型
第三節 機率抽樣
第四節 非機率抽樣
第五節 結論
第五章 實驗設計/沈勝昂
前 言
第一節 實驗的基本組成要素
第二節 實驗法取向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內在效度
第四節 外在效度
第五節 類比研究
第六節 單一研究參與者(單一受試者)的實驗設計
第七節 結論:實驗的結果與限制
第六章 資料蒐集方式(一):調查研究法/陳玉書
前 言
第一節 調查研究的發展與意義
第二節 調查研究的型態與限制
第三節 調查研究的步驟
第四節 調查研究資料蒐集途徑
第五節 各類調查研究法之比較
第六節 結論:做好調查研究的建議
第七章 資料蒐集方式(二):電話訪問調查/黃翠紋
前 言
第一節 電話訪問調查法的性質與優缺點
第二節 電訪人員應該具備的認知與能力
第三節 電話訪問調查的程序與技巧
第四節 民眾對警察處理案件滿意度調查實例
第五節 結論
第八章 資料蒐集方式(三):參與觀察法/謝文彥
前 言
第一節 參與觀察法的意義與特質
第二節 參與觀察法的類型
第三節 參與觀察法的適用情形與不適用情形
第四節 參與觀察法的研究步驟
第五節 結論
第九章 資料蒐集方式(四):非侵入性之方法、次級資料分析、官方統計資料之利用/黃富源
前 言
第一節 非侵入性研究的定義
第二節 非侵入性研究的分類
第三節 結論
第十章 資料分析方式(一):信度與效度/戴伸峰
前 言
第一節 研究誤差以及效度、信度
第二節 效度驗證的方法以及證據
第三節 信度驗證的方法以及證據
第四節 效度與信度的關係
第五節 影響效度與信度的因素
第六節 結論
第十一章 資料分析方式(二):量化分析/曾淑萍
前 言
第一節 描述統計
第二節 推論統計
第三節 量化分析新嘗試
第四節 結論
第十二章 資料分析方式(三):數據的管理與呈現/賴擁連
前 言
第一節 數據管理
第二節 數據呈現
第三節 結論
第十三章 資料分析方式(四):建構主義典範在犯罪心理學質性研究之實踐/邱獻輝
前 言
第一節 從本體論的認識與澄清做為起點
第二節 從認識論思考深度對話氛圍的營造
第三節 價值觀點與修辭結構
第四節 結論
第十四章 資料分析方式(五):偏差及犯罪行為研究之模組建立-巢式迴歸模式之應用/董旭英
前 言
第一節 巢式迴歸模組之應用
第二節 結論
第十五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特別議題(一):危險評估方法學/林明傑
前 言:什麼是危險評估
第一節 三代之危險評估及形成量表
第二節 如何找出危險因素
第三節 實 例
第四節 結論:從危險評估到危險管理的相應姓
附錄一 台灣藥物濫用者靜態再犯危險評估量表
附錄二 台灣性犯罪靜態再犯危險評估量表
第十六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特別議題(二):犯罪分析與警政研究─刑事司法的實驗研究/孟維德
前 言
第一節 堪薩斯市預防巡邏實驗的重要性
第二節 堪薩斯市預防巡邏實驗的主要發現
第三節 堪薩斯市預防巡邏實驗的研究設計
第四節 堪薩斯市預防巡邏實驗的資料蒐集方法
第五節 員警巡邏時間運用的分析
第六節 員警對巡邏勤務觀感的分析
第七節 結論:堪薩斯市預防巡邏實驗的評論
第十七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特別議題(三):批判性反思的犯罪學方法論/許華孚
第一節 為何需要批判性的犯罪學
第二節 批判犯罪學的思維
第三節 批判性反思「犯罪」以及分析方法論
第四節 如何研究社會對犯罪的反應-道德恐慌與犯罪的社會標籤之舉例
第五節 結論
第十八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特別議題(四):以質性方法研究犯罪被害人方法/黃蘭媖
前 言
第一節 被害研究的不同視角與質性方法
第二節 設定研究主題
第三節 運用多元管道蒐集質性資料
第四節 以深入訪談蒐集質性資料
第五節 以質性方法研究被害者的注意事項
第六節 結論
第十九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特別議題(五):巨量資料處理與分析/郭佩棻
前 言
第一節 文獻回顧
第二節 資料探勘技術
第三節 相關案例與軟體操作步驟
第四節 結論與建議
第二十章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特別議題(六):階層線性模式在犯罪學的應用方式/譚子文
前 言
第一節 階層線性模型的原理與分析邏輯
第二節 階層線性模型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過往在犯罪學統計分析研究的疏漏
第四節 實徵釋例
第五節 結論
第二十一章 刑事法學研究方法概論/馬躍中
前 言
第一節 法學的定位
第二節 刑事法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法學研究方法之實踐
第四節 結論
第二十二章 法學方法論新思維:法律實證研究法概說/陳慈幸
前 言
第一節 從古典主義、實證主義窺之法律研究方法運用
第二節 傳統法律研究論文之導入法律實證研究之內涵
第三節 結論
第二十三章 研究計畫與研究報告之撰寫/侯崇文
前 言
第一節 研究問題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結果與解釋
第五節 結論
第六節 建議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