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雷達系統分析與建模(簡體書)
滿額折

雷達系統分析與建模(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99 元
定  價:NT$ 594 元
優惠價:8751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在全面歸納雷達系統原理的基礎上,對雷達性能進行了分析與數學建模。全書前6章為基礎理論部分,包括:雷達距離方程,目標檢測理論,目標、雜波和干擾分析,雷達天線分析,雷達信號波形設計和信號處理,傳播特性分析。第7章和第8章分別介紹了雷達監視、雷達測量與跟蹤方法。最後一章對雷達損耗進行了分析。本書覆蓋了雷達系統性能分析和數學模型建設,內容系統、完整。每章後都附有參考文獻、習題、仿真程式及其說明,便於讀者進一步學習和研究。

作者簡介

David K. Barton,雷達系統諮詢專家,現已從馬薩諸塞州ANRO工程有限公司退休。1992年被推選為IEEE會士,並於1997年成為美國工程院院士。2002年獲得IEEE Dennis J. Picard關於雷達技術和應用獎章。曾服務於美國空軍科學諮詢委員會、防禦情報局和陸軍研究實驗室。
David K. Barton,雷達系統諮詢專家,現已從馬薩諸塞州ANRO工程有限公司退休。1992年被推選為IEEE會士,並於1997年成為美國工程院院士。2002年獲得IEEE Dennis J. Picard關於雷達技術和應用獎章。曾服務於美國空軍科學諮詢委員會、防禦情報局和陸軍研究實驗室。

關於作者
David K. Barton巴頓是一名雷達系統顧問,現生活於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漢諾威。他於1927年生於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威治市,1944年到1949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學習,其間有兩年因在美國陸軍白沙試驗場服役而中斷學業。在1949年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後,他作為一位民間工程師回到了白沙試驗場。1953年,他調到位於新澤西州Fort Monmouth的信號實驗室,啟動了第一部單脈衝測量雷達——AN/FPS-16的研製。1955年,他加入RCA公司,進行雷達的研製並參與系統的測試和評估。由於此項工作,1958年RCS授予他首屆W. Sarnoff傑出工程成就獎。他還於1960年將該雷達按比例擴大建造了AN/FPS-49雷達,用於彈道導彈預警系統。該系統在阿拉斯加和大不列顛經過40年的運行後最近才被更換。
從1963年到1984年,他是馬薩諸塞州Wayland和Bedford的雷聲公司的一名顧問科學家。在此,他為美國空軍提出了AN/TPS-19雷達控制著陸系統的雷達方案,並對大量其他雷達和導彈的研究和工程項目做出了貢獻。他於1984年加入ANRO工程公司,從事雷達和導彈系統的研究,直至2004年退休。
David K. Barton於1972年被推選為IEEE會士,並於1997年成為美國工程院院士。2002年,他獲得了IEEE Dennis J. Picard關於雷達技術和應用獎章。他還曾服務於美國空軍科學諮詢委員會、防禦情報局和陸軍研究實驗室。自1975年以來,他就是Artech House雷達圖書的編輯,其中,本書大約是第140卷。
作者序
歡迎中國讀者不吝賜讀《雷達系統分析與建模》!
約20年前,本人曾在貴國短暫停留三週,訪問了一些致力於雷達研究事業的雷達院所,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同時也有幸遊覽了貴國的一些歷史景點。
今天,欣聞貴國同仁已將該書譯本付梓出版,不勝榮幸。應出版該譯本及參加美國雷達會議的貴國同仁邀請,特為此書作序。希望本書能夠對採用新技術、新硬件和日益複雜的新軟件的先進雷達研製者們有所裨益。
現代雷達理論和實踐早已今非昔比,本人於1946年開始從事雷達系統工程研究,並於1964年出版了處女作《雷達系統分析》,該書同樣也出版了中文譯本。如今的這本《雷達系統分析與建模》雖然沒有完全涵括雷達研究領域過去十年,甚至二十年內的進步,但畢竟代表了一種知識更新和與時俱進。如果本書能夠幫助當代的雷達工程師們在雷達事業中有所建樹,足慰吾願!
David K. Barton
2007年3月於漢諾威
前言
本書是系列叢書中的第三代,該系列叢書是從1964年由Prentice-Hall出版並於1976年由Artech House再版的《雷達系統分析》開始的。在該書多次再版後,1988年Artech House出版了綜合二十年來雷達系統理論和實踐方面進展的完全修訂版《現代雷達系統分析》。現在,幾乎又過了二十年,是更新材料以反映雷達技術方面的進一步發展,並發揮現代個人計算機的分析和建模能力的時候了。《雷達系統分析與建模》歸納了雷達系統理論,並為雷達工程師提供了估算各種雷達的性能、綜合或選擇雷達設計的方法和工具,以滿足探測和跟踪的要求。
本書共分9章,從雷達方程開始,作為所有進一步討論的基礎。在第1章中,推導了熱噪聲中探測距離的標準雷達方程,並且對適合於脈衝雷達、脈衝多普勒(Doppler)雷達和連續波雷達的格式進行了表述。所有這些都擴展到了搜索雷達方程上,以用做後續分析中的多種監視雷達和截獲模式下的跟踪雷達的基礎。然後,採用在典型環境下搜索雷達的實例來推導和說明在干擾、雜波和組合干擾源的環境下探測距離的估算方程。
雷達檢測理論在第2章中進行了歸納,從穩定目標的單個脈衝的檢測開始,推進到多脈沖積累、起伏目標和分集系統中的檢測。該分析的一項最新結果是針對具有c2統計的信號的一對“通用檢測方程”,這對方程包括了人們熟悉的Swerling目標模型和在連續脈衝間或採樣間呈現部分相關特性的各種信號。這兩個方程給出了給定信噪比時的探測概率和給定探測概率所要求的信噪比(可檢測性因子),以及關於規定的虛警概率值、積累脈衝數和積累期間獲得的獨立脈衝採樣數方面的精確結果。它們調用c2分佈積分及其逆函數,而這兩個函數已構入個人計算機最通用的計算引擎,並允許對各種搜索掃描、波形和處理技術進行迅速的比較。
第3章歸納了目標和乾擾。介紹了目標橫截面積、起伏和閃爍理論。討論了雙基地雷達橫截面積和單基地雷達橫截面積。針對陸地、氣象、箔條和鳥雜波,介紹了簡單而現實的模型,概述了乾擾類型。
雷達天線這一重要內容涵蓋在第4章中,介紹了基本理論並對適用於反射面、透鏡和陣列天線的參數與關係式進行了概述。敘述的目的不是幫助天線設計,而是給雷達系統工程師和分析師在規定、建模或選擇天線類型和可實現且宜於滿足性能要求的參數方面予以指導。第5章類似地介紹了波形和信號處理概況。首先介紹了模糊函數的理論基礎,以及失配濾波器對簡單的脈沖和對利用相位代碼與頻率調製得到的脈沖壓縮波形的響應。最後討論了動目標顯示和脈衝多普勒,以及由雜波參數、天線掃描和雷達系統穩定性所引起的性能上的局限。
第6章概述了雷達傳播及其對雷達探測和測量的影響。涵蓋了大氣和氣象衰減、地球表面的反射和繞射效應,以及大氣折射。依據出版的文獻,概述了對流導透鏡損耗和電離層法拉第(Faraday)旋轉效應。
前6章的基礎理論現在在第7章中用於雷達監視。利用搜索雷達方程作為基礎,但也考慮雜波的影響,詳細討論了兩坐標雷達和三坐標雷達的空中監視。然後,對空中和導彈目標的水平掃描、海用導航雷達,以及由陸基及機載雷達完成的表面監視這些特殊情況進行了討論。本章最後附有關於監視雷達跟踪文件數據處理和監視雷達電子對抗與電子反對抗方面的材料。
在第8章中,介紹了雷達跟踪和測量理論,從圓錐掃描和扇區掃描跟踪器的簡要概述開始,一直到單脈衝系統的更詳細的考慮。本章強調的是精確角度跟踪的困難過程,但也涵蓋了距離和多普勒跟踪。然後,討論轉向誤差分析步驟,包括動態滯後誤差、所有4個雷達坐標上的多路徑誤差、雜波效應,以及由目標、雷達實現和環境條件引入的其他一些重要誤差源。最後一節涉及跟踪雷達電子對抗和電子反對抗。
最後一章的主題是雷達損耗預算,這是一個在先前文獻中沒有充分闡述的話題。雷達性能方面的討論通常強調的是發射機功率、天線孔徑、接收機噪聲係數和信號處理技術方面的重要問題。這些參數連同通常經估計或任意分配的損耗因子一起,突出地出現在雷達方程中。前面各章中描述的許多損耗分量都列在第9章中,並對其中一些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對發射機到天線、天線到目標、目標到天線、天線到接收機這條路徑的射頻部分,以及信號處理機內部出現的許多損耗分量的定量分析過程進行了描述或引用了參考資料。對兩坐標監視雷達、單脈衝跟踪器和空饋多功能陣列雷達的典型損耗預算進行了介紹。當利用常規雷達方程時,相對於採用給定孔徑面積理想實現的總的損耗,通常是20 dB或更高,在搜索雷達方程中接近30 dB。對損耗預算的詳細分析,為能最好地利用新技術以提高雷達系統性能提供了指導。如果沒有一個詳細的損耗因子模型,雷達的模型或分析都是不完善的,而且這些損耗數據在多數雷達指標數據、專業論文和報告中都沒有。最後一章中的材料可使目的明確的系統分析師能夠填補由於大力推動其喜愛的雷達技術和設計而很少注意損耗的人們而留下的空白。
沒有一本教科書(當然也包括本書)能夠描述進入雷達系統性能的所有因素。沒有一種計算機模型可預見性能估計方面必須考慮的各種元件、電路、分系統、環境和工作步驟。本書和相關的個人計算機程序中採用的方法是要提供一種分析和建模方法,作為分析師改進、精心設計和發展的起始點,以滿足新雷達系統和技術所提出的要求。已經採用了Mathcad計算引擎,因為它能夠顯示所有方程、中間步驟以及最終結果,以便用戶檢驗不尋常特性。用戶可輕易地進行所需要的修改,使程序適應新的不尋常的,或未曾料到的系統情況和曾經碰到過的情況。這些程序可應用於許多現有的和建議的雷達設計和工作條件中,無須修改或只需完成對Mathcad中的曲線重新定標這一簡單過程。
本書的大多數圖表和舉例都是利用Mathcad生成的,程序可通過華信教育資源網下載,詳見本書封底。對於那些更喜歡另一種計算引擎的人來說,每個程序還以HTML格式進行了表述。Mathcad方程格式對於任何一個具有工程或數學背景的人來說都是透明的,而程序可由用戶錄入到任何一個替代平台。在README文本文件中給出了一些對Mathcad符號的指導,並且下載文件中包含的完整的學術評估版Mathcad 11,在首次安裝於計算機的四個月內可供用戶使用,同時還提供參考使用的手冊。對許多程序來說工作量較大,因此,建議採用Mathcad引擎方法。用戶將不會對學習使用這一卓越工具所付出的努力而後悔。
每章的末尾附有習題,並包括了對這些習題的解。用於解題的所有程序均可通過下載獲得。
感謝雷達領域中幾十年來通過發表論文或個人通信為我提供本書材料的許多同事。我已嘗試讓他們的貢獻通過指名出現在本書中,如果有任何遺漏的話,在此事先道歉。還要非常感謝我的前雷聲公司合作夥伴Hal Ward和Paul Hamilton博士,除了提供素材外,他們還對手稿進行了審稿,並提供了有用的建議

目次

第1章雷達距離方程1
1.1雷達基礎1
1.1.1基本功能1
1.1.2雷達應用3
1.1.3雷達頻段3
1.2距離方程的推導5
1.2.1接收到的信號功率5
1.2.2雙基地雷達方程6
1.2.3應答機和電子戰方程6
1.2.4接收機噪聲7
1.2.5信噪比8
1.2. 6射頻損耗因子9
1.2.7最大作用距離的解10
1.2.8利用Blake圖進行距離計算10
1.2.9一般解法10
1.3搜索雷達方程13
1.3.1均勻搜索的推導13
1.3.2搜索雷達方程的重要性13
1.4有源干擾時的雷達作用距離14
1.4.1遠距離噪聲干擾的等效溫度14
1.4.2干擾有效性15
1.4.3欺騙性干擾16
1.4.4自屏蔽和護衛干擾16
1.5有雜波時的雷達作用距離17
1.5.1空域雜波:降雨或箔條17
1.5. 2空域雜波中的探測距離19
1.5.3距離上模糊的雜波20
1.5.4表面雜波:陸地和海面21
1.6組合干擾下的探測距離23
參考文獻24
附錄1A:關於雷達方程的習題24
附錄1B:提供的Mathcad工具26
附錄1C:習題的解27
第2章目標檢測理論28
2.1噪聲統計29
2.2對伴有噪聲的信號的一個採樣進行檢波30
2.2.1理想的相參檢波過程30
2.2.2實際檢波過程31
2.2.3相對於理想系統的檢波器損耗33
2.2.4匹配濾波器及匹配損耗33
2.3脈衝串的積累34
2.3.1相參積累35
2.3.2視頻信號積累36
2.3.3二進制積累38
2.3.4累積積累39
2.3.5積累器加權損耗40
2.3.6虛警時間40
2.3.7折疊損耗41
2.4起伏目標的檢測43
2.4.1單個採樣檢測43
2.4.2起伏損耗43
2.4. 3情況1信號的積累43
2.4.4其他目標模型45
2.4.5分集增益47
2.4.6 c2目標的通用方程式48
2.4.7起伏目標的二進制積累49
2.4. 8起伏目標的累積積累49
2.5順序檢測50
2.5.1兩步順序探測概率50
2.5.2有快速確認的順序檢測50
2.5.3延遲確認順序檢測51
2.5.4順序檢測的能量和時間要求51
2.6恆虛警率檢測52
2.6.1單元平均的CFAR 52
2.6.2雙參數CFAR 54
2.6.3時間平均CFAR 55
2.6.4非參量CFAR 55
2.7有效可檢測性因子55
參考文獻56
附錄2A:關於目標檢測的習題58
附錄2B:提供的Mathcad工具60
附錄2C:習題的解60
第3章目標和乾擾61
3.1雷達橫截面積的定義61
3.1.1等效球體61
3.1.2等效天線62
3.2簡單物體的雷達橫截面積63
3.2.1峰值RCS和波瓣結構63
3.2.2 RCS與波長和姿態角的關係63
3.2.3諧振現象65
3.2.4 RCS的極化依賴性66
3.3複雜目標的RCS 67
3.3.1 Swerling目標模型68
3.3.2通用目標模型70
3.3. 3目標譜和相關時間70
3.3.4相關頻率71
3.4橫截面積的空間分佈71
3.4.1目標閃爍71
3.4.2二元目標72
3.4.3角度、距離和多普勒閃爍73
3.4.4閃爍譜74
3 .5雙基地橫截面積75
3.5.1前向散射RCS 75
3.5.2雙基地增強的範圍75
3.6雷達雜波76
3.6.1面雜波77
3.6.2海雜波78
3.6.3地雜波79
3.6.4面雜波幅度分佈81
3.6.5面雜波的速度譜82
3.6.6降雨雜波84
3.6.7箔條85
3.6.8體雜波的空間和速度範圍85
3.6.9體雜波的幅度分佈87
3.6.10離散雜波源87
3.7干擾88
3.7.1噪聲干擾88
3.7.2欺騙干擾89
3.7.3誘餌89
參考文獻90
附錄3A:關於目標和乾擾的習題91
附錄3B:提供的Mathcad工具94
附錄3C:習題的解95
第4章雷達天線96
4.1四個坐標上的雷達響應96
4.1.1雷達分辨力96
4.1.2可分離角度響應97
4.1.3天線方向圖的互易性99
4.2天線和陣列99
4.2.1均勻照射孔徑99
4.2.2錐削式孔徑照射100
4.2.3橢圓形孔徑和圓形孔徑103
4.2.4天線副瓣103
4.2.5反射面天線104
4.2.6透鏡天線108
4.2.7平面陣列天線108
4. 3相控陣109
4.3.1單元和陣列因子110
4.3.2相掃110
4.3.3頻率掃描112
4.3.4稀疏陣列113
4.3.5移相器114
4. 3.6陣列饋電系統115
4.3.7放大器陣列117
4.3.8波束形成矩陣118
4.3.9相位和幅度誤差效應119
4.3.10陣列帶寬121
4.4超低副瓣天線123
4.4.1定義123
4.4.2掃描的超低副瓣天線系統設計124
4.4.3超低副瓣反射面天線126
4.5多波束天線128
4.5.1堆積波束系統128
4.5.2單脈沖天線130
4.5.3焦平面陣列饋源133
4.5.4數字波束形成134
參考文獻135
附錄4A:關於雷達天線的習題135
附錄4B:提供的Mathcad工具138
附錄4C:習題的解140
第5章波形和信號處理141
5.1模糊函數141
5.1.1匹配濾波器的實現142
5.1.2矩形脈衝的響應143
5.1.3簡單脈衝的分辨力特性145
5.2脈沖壓縮146
5.2.1相位編碼脈沖壓縮147
5 .2.2線性調頻脈沖壓縮148
5.2.3非線性調頻脈衝波形151
5.2.4脈沖壓縮波形的多普勒容差154
5.3動目標顯示157
5.3.1脈衝串的頻譜157
5.3.2脈衝串的模糊函數159
5.3.3最佳MTI濾波器160
5.3.4實用MTI濾波器的實現161
5.3.5參差PRF和PRF分集MTI 163
5. 3.6帶脈衝振盪發射機的MTI 163
5.3.7非相干MTI 165
5.3.8區域MTI 165
5.3.9相干MTI的性能165
5.3.10非相干MTI的性能170
5 .3.11存在移動雜波時的MTI 170
5.3.12 MTI系統的損耗170
5.3.13 MTI系統中的可檢測性因子172
5.4脈衝多普勒172
5.4.1定義172
5.4.2低-PRF PD雷達174
5.4.3中-PRF PD雷達176
5.4.4高-PRF PD雷達179
5.4.5振盪器對PD雷達性能的影響180
5.4.6濾波器副瓣對PD雷達性能的影響183
5.4.7 PD雷達中的損耗因子184
5.4.8 PD雷達的探測距離186
參考文獻187
附錄5A:關於波形和信號處理的習題188
附錄5B:提供的Mathcad工具191
附錄5C:習題的解194
第6章雷達傳播195
6.1大氣衰減195
6.1.1晴朗的大氣195
6.1.2氣象衰減199
6.1.3穿過潮濕天線罩的衰減201
6.1. 4電離層衰減201
6.1.5箔條的衰減201
6.1.6預測衰減時探測距離的Blake方法202
6.1.7大氣噪聲溫度202
6.1.8大氣透鏡損耗203
6.2表面反射效應204
6.2.1傳播因子204
6.2.2表面反射幾何圖204
6.2.3反射係數206
6.2.4粗糙表面208
6.2.5植被因子210
6.2.6方向圖傳播因子對雷達探測範圍的影響210
6.3繞射211
6.3.1光滑球面繞射211
6.3.2從繞射區到干涉區的過渡212
6.3.3刀鋒繞射213
6.3.4粗糙表面效應215
6 .4大氣折射216
6.4.1指數形式基準大氣層217
6.4.2仰角和距離偏移誤差218
6.4.3偏移誤差的校正220
6.4.4對流層起伏220
6.4. 5大氣波導221
6.4.6電離層繞射221
6.4.7法拉第旋轉222
參考文獻224
附錄6A:關於雷達傳播的習題225
附錄6B:提供的Mathcad工具226
附錄6C:習題的解227
第7章雷達監視228
7.1監視雷達基礎228
7.2兩坐標對空監視雷達230
7.2.1兩坐標搜索問題的定義230
7.2.2駐留時間與波束寬度232
7.2. 3孔徑面積的限制233
7.2.4兩坐標監視的最小平均功率233
7.2.5功率與孔徑兩者之間經濟上的折中方案233
7.2.6兩坐標雷達中傳播與雜波上的考慮233
7 .2.7中程兩坐標空中交通管制雷達的實例235
7.3堆積波束三坐標監視雷達237
7.3.1三坐標搜索問題的定義237
7.3.2駐留時間與波束寬度238
7 .3.3孔徑面積與平均功率238
7.3.4堆積波束三坐標雷達中雜波方面的考慮239
7.3.5遠程堆積波束三坐標雷達的實例239
7.3.6脈衝內掃描的三坐標雷達241
7.4波束掃描的三坐標監視雷達241
7.4.1掃描的波束駐留時間與波束寬度242
7.4.2孔徑面積與平均功率243
7.4.3波束掃描三坐標雷達雜波上的考慮244
7.4.4波束掃描三坐標雷達的實例244
7.4.5多功能雷達的搜索模式245
7.5混合型三坐標監視雷達系統247
7.5.1多仰角扇區中的堆積波束247
7.5.2多重掃描波束247
7.6地平線掃描248
7.6.1幀時間與仰角波束寬度248
7.6.2典型的水平線掃描問題248
7.7海用導航雷達250
7.7.1搜索空域的定義250
7.7.2駐留時間與方位波束寬度250
7.7.3海用導航雷達的雷達方程250
7.7.4遠程海用導航雷達的實例251
7 .8表面監視雷達252
7.8.1戰場監視252
7.8.2具有實孔徑的機載表面監視253
7.8.3合成孔徑雷達的機載表面監視255
7.8.4空對面目標瞄準255
7.9利用監視雷達數據進行跟踪256
7.9.1目標報告誤差256
7.9.2邊掃描邊跟踪濾波器257
7.9.3跟踪的起始與保持259
7.10監視雷達的ECM與ECCM 260
7.10.1監視雷達的噪聲干擾261
7.10.2在噪聲干擾中監視雷達的探測距離262
7.10.3對監視雷達的欺騙干擾265
7.10.4監視雷達採用的ECCM措施266
7.10.5監視雷達ECCM匯總271
參考文獻271
附錄7A:關於監視雷達的習題273
附錄7B:提供的Mathcad工具278
附錄7C:習題的解280
第8章雷達跟踪和測量281
8.1測量的基本原理281
8.1.1基本測量過程281
8.1.2測量靈敏度282
8.1.3噪聲環境的最佳估算器283
8.2角度測量284
8.2.1順序和同時波束控制284
8.2.2圓錐掃描285
8.2. 3扇區掃描287
8.2.4單脈衝雷達288
8.2.5單脈衝信號處理293
8.3距離跟踪和測量301
8.3.1對單個脈衝的最佳估算器301
8.3. 2對單個脈衝失配的估算器303
8.3.3脈衝串測距304
8.3.4數字信號處理機中的距離測量306
8.4多普勒測量307
8.4.1對單個脈衝或採樣的多普勒測量307
8.4.2對脈衝串的多普勒測量309
8.4.3解多普勒模糊309
8.5雷達誤差分析310
8.5.1測量誤差的分類310
8.5.2動態滯後誤差312
8.5.3多路徑反射誤差314
8.5.4雜波引起的誤差323
8.5.5雷達誤差預算324
8.6跟踪雷達的目標截獲325
8. 7多功能陣列雷達328
8.8跟踪雷達的ECM和ECCM 330
8.8.1針對跟踪雷達的ECM的目標330
8.8.2防止截獲331
8.8.3延遲截獲331
8.8.4距離和多普勒數據的拒絕332
8.8.5引入距離和多普勒誤差或破壞鎖定333
8.8. 6引入角度上大的誤差或破壞鎖定333
參考文獻337
附錄8A:關於跟踪雷達的習題339
附錄8B:提供的Mathcad工具343
附錄8C:習題的解344
第9章雷達損耗預算345
9.1損耗分類345
9.1.1雷達-目標系統中損耗的位置345
9.1.2恆定損耗、與目標有關的損耗和統計損耗346
9.2射頻饋線損耗346
9.2.1發射機饋線損耗346
9 .2.2接收饋線損耗348
9.3傳播損耗348
9.3.1大氣和氣象衰減348
9.3.2不是衰減的其他損耗349
9.4天線損耗350
9.4.1天線設計中固有的損耗350
9.4.2由於實際天線實現所引起的損耗352
9.4.3由於天線工作引起的損耗355
9.4.4總天線損耗357
9.5接收機/處理機損耗357
9. 5.1確定性損耗357
9.5.2統計損耗361
9.6損耗在雷達方程中的分配366
9.6.1天線損耗366
9.6.2噪聲溫度366
9.6.3方向圖-傳播因子367
9.6.4可檢測性因子367
9. 6.5信號處理損耗367
9.6.6雷達方程中的獨立損耗項367
9.6.7損耗預算程序367
9.7典型損耗預算368
9.7.1機械掃描二維監視雷達的損耗預算368
9.7.2機械掃描單脈衝跟踪雷達的損耗預算369
9.7.3空饋多功能陣列雷達的損耗預算370
9.7.4總結372
參考文獻372
附錄9A:關於損耗預算的習題373
附錄9B:提供的Mathcad工具374
附錄9C:習題的解376
附錄A符號表377
附錄B縮略語和縮寫39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