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迪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 《名人談星》主持人,畢業於素富盛名的布朗克斯科學中學。哈佛大學物理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天文物理博士。著有幾十篇研究論文及十本著作,包括暢銷書《黑洞:讓我們從太陽中心啟程》(Death by Black Hole: And Other Cosmic Quandaries),其中兩本後來拍攝成美國公共電視網PBS NOVA特別節目。尼爾獲得19個榮譽博士學位,也是在福斯與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的13集介紹宇宙的節目《宇宙大探索》的主持人。他的深夜談話節目《名人談星》是第一個電視談話性科普節目,目前正在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現與妻子和兩個孩子住在紐約。
查爾斯‧劉(Charles Liu) 作家,紐約市立大學史泰登島學院的天文物理教授,紐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天文物理部門及海頓天文臺的助理。他的研究主題是星系撞擊、類星體,以及宇宙星球形成史。畢業於哈佛大學與亞利桑納大學,曾在基特峰國家天文臺(Kitt Peak National Observatory)和哥倫比亞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與羅伯特‧艾瑞昂(Robert Irion)、尼爾‧迪格拉斯‧泰森博士合著《宇宙是我家》(One Universe: At Home in the Cosmos),獲2001年美國物理學會科學寫作獎。也著有《天文學解答手冊》(The Handy Astronomy Answer Book),已發行第三版。他和遠比他聰明的妻子,育有三個同樣遠比他聰明的小孩,現居紐約。
傑佛瑞‧李‧賽門斯(Jeffrey Lee Simons) 本書編輯,《名人談星》廣播節目的社群媒體主任,平時經常忙著處理宇宙中最龐大的粉絲團,其餘時間也會寫作。著有《身邊的幽靈》(Spirit in Realtime),這是他寫給青少年的近未來虛擬實境/電腦叛客科幻小說系列的第一部。曾和理查‧斯特克爾博士(Dr. Richard Steckel)合著公益行銷手冊《改變世界賺大錢》(Making Money While Making a Difference),與知名插畫家維克多‧科恩(Viktor Koen)合作完成《字典:奇怪的字和圖片》(Lexicon: Words and Images of Strange)、《玩具字母》(Toyphabet)二書。喬治城大學文學學士。和妻子、女兒與四隻貓住在紐澤西。
比爾‧奈(Bill Nye) 《名人談星》主持人,康乃爾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受教於卡爾‧薩根,曾在波音公司擔任工程師,後來開始製作並主持他的艾美獎節目《比爾教科學》(Bill Nye the Science Guy),在美國公共電視網及Discovery頻道播出。
查克‧尼斯(Chuck Nice) 《名人談星》共同主持人,從事獨角喜劇演出至今已18年之久,在電視和廣播圈闖蕩多年。主持HGTV的Buy Like a Mega Millionaire、Veria Living的The Juice、以及Centric的The Hot 10。
麗安‧勞德(Leighann Lord) 《名人談星》共同主持人,曾獲紐約市黑人喜劇獎頒發「最引人深思的黑人女性喜劇演員」(The Most Thought Provoking Black Female Comic)頭銜。也為《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撰寫文章,出版過數本著作,包括《麗安‧勞德的字典笑話集》(Leighann Lord's Dict Jokes)第一集和第二集。
《名人談星》到底是什麼?所謂的「名人」,可以是影視明星、喜劇演員、各式各樣的明星,還有藝術家、社會運動者、作家、意見領袖、政策制訂者,當然也少不了科學家。有時我們討論「星星」,它們中心會發生核融合,發出的光在通過我們的大氣層時會一閃一閃的。不過節目大部份是在討論這些星星下面發生的各種事情。這節目也不是訪談或宣傳,而是對話討論。《名人談星》裡,有名人、喜劇、還有不食人間煙火的科學。現代社會中各領域越來越分離獨立存在,很難想像要如何結合這些乍看之下不相干的元素。《名人談星》提醒我們,這三者之間並非如此涇渭分明,它們之間本無衝突,自古本是渾然一體,只不過我們有時忘了。在《名人談星》中,科學與社會興致勃勃地手勾手,開心地跳起方塊舞,分享新發現。在《名人談星》中,每個人都可以同時喜歡藝術、音樂、詩歌、政治、工程、科學、還有數學。無論是有科學腦袋的諧星,或是搞笑的科學家,對神祕未知事物的讚嘆,讓他們聚在一起。愛因斯坦說這種感覺是「所有真正藝術與科學的源頭」。《名人談星》正是這種感受的化現,各種思考與萬物的快樂心靈融合(mind meld)! 你現在拿在手裡的,也是心靈融合的成果:數位媒體與印刷媒體結合、進化的結果。國家地理圖書部的傑出團隊,讓《名人談星》從光子躍然紙上,將節目精神與人物的光彩裝進紙本,就算你家沒電了,或是沒有無線網路訊號,也可以享用。就像在廣播節目、podcast、還有電視裡一樣,名人也在書頁上開講。新聞、雜誌、還有小報,是在「報導」、訪問、或是揭發名人,但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獨到他們說了什麼,在我們的腦海中可以聽到他們是怎麼說這些話的。想知道史蒂芬‧荷伯(Stephen Colbert)為什麼喜歡邀請科學家上節目嗎?馬伊姆‧拜利克(Mayim Bialik)對《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的世界有何感受?尼爾‧迪格拉斯‧泰森博士對時間旅行、造訪火星、或是超人的生育能力又有什麼看法?你在本書中都可以讀到他們現身說法。《名人談星》中沒有「他們」,只有「我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大方地交流各種我們對宇宙、我們的世界、還有我們自己的看法、想像、還有人類所能找到的各種證據。沒有偏見批評,毫無保留。這就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