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台灣好生活:宜居家園的誕生
滿額折

台灣好生活:宜居家園的誕生

定  價:NT$ 550 元
優惠價:90495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4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商品簡介

自古以來,人類對於理想家園的追求,從未止歇。此刻,我們正面臨著範型轉換的分水嶺。過去高耗能的生活方式,如果不思改變,台灣絕對無以為繼。只是如何滿足於當下生活,又不危及未來的世代,台灣亟需學習的典範。為此,《經典》在島嶼上,尋找屬於自己的先驅者,看這些個人、團體、乃至政府單位,如何勇於嘗試,行於眾人之先,在節能、綠化、教育、醫療等領域,以友善環境的作法,為我們勾勒出未來家園的輪廓。當世界愈來愈老、愈冷、卻也愈熱,愈古怪而難以預測時,創造新的工具、能源、生活方式與工作倫理,讓台灣以更清潔、永續的方式成長,將是我們最大的任務與挑戰。
行銷對象:關注台灣住居、綠能、環保、環境教育、長照等等攸關整體食衣住行育樂等民生議題的成年讀者。

專文推薦

周玟琪 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
曾旭正 國發會副主委

目錄

推薦序╱打造宜居樂活家園,喜悅迎向高齡社會 周玟琪
推薦序╱美好的生活:健康且永續 曾旭正

前言╱遽變下台灣的未來 陳世慧

一、 綠色生活

智慧綠房子:好宅,勝豪宅 撰文/陳世慧.攝影/楊子磊
綠光屋頂:來自太陽的禮物 撰文/陳世慧.攝影/劉子正
住的適當科技:風生水起好運來 撰文/陳世慧.攝影/安培淂
低排碳通勤:騎單車上班去 撰文/陳世慧、劉怡?.攝影/劉子正

二、 美好晚年

翻轉思維:台灣長照新紀元 撰文/劉惠敏.攝影/安培淂
老當益壯:活得老,活得好 撰文/陳世慧.攝影/安培淂
樂在工作:「養」老新定義 撰文/陳世慧.攝影/劉子正

三、 社區行動

翻轉思維:台灣長照新紀元 撰文/劉惠敏.攝影/安培淂
老當益壯:活得老,活得好 撰文/陳世慧.攝影/安培淂
樂在工作:「養」老新定義 撰文/陳世慧.攝影/劉子正

四、 教育力量

分進與合擊:環境教育 撰文/陳世慧 / 攝影/顏松柏
時間釀造:美感教育 撰文/陳世慧.攝影/安培淂

五、 公共空間

公園與綠地:公共生活再思考 撰文/王舜薇.攝影/劉子正
美感角落:公共空間新實踐 撰文/陳世慧.攝影/安培淂




【推薦序】
打造宜居樂活家園,喜悅迎向高齡社會
撰文╱周玟琪(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

人到中年,不時發現周圍的長輩有人活得精彩,也有人長期抱病在身;同輩之中亦有人因為罹癌早逝或是意外身亡。生命充滿無限可能,但也可能瞬間隕落,因此,生命的確除了長度,更重要的是寬度與厚度。有些人生命雖然短暫,但留下的精神卻溫暖我們每個人的心。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就曾言,不只要活得長,更要活得有價值!而在這世間,只有自己好,沒有共好,是不可能真正的好。只要有一個人在受苦,就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的快樂。一個進化的文明社會,不正是從跨越己身的物質利益到提升社會的心靈內涵。人一生的價值,也不是由身分、地位與財富而決定,而是每個人在有限的肉體生命中是否能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是否能活出自己的天賦才能,並透過每個人在不同的角色與位置上提供貢獻與服務,活出我們心中對於美好社會的想像,再透過大家一點一滴,一塊一塊的組合出完整美麗的圖像與境界。經典雜誌所推出的宜居家園系列報導,非常豐富與精彩紀錄了台灣這塊土地,大家從長期照顧、健康促進、樂活工作、節能防災、智慧住宅及社區非營利組織等用心投入的珍貴片刻,希望能創造出不分年齡、性別、職業區隔,而是以一個全人需求的角度出發,打造充滿活力老化及愛與關懷的宜居家園。
台灣社會目前正面臨來自全球化、全球暖化與少子女高齡化挑戰,糧食自給、綠色能源與減碳降汙,正是維繫我們在地球生存的基本所需;而人口結構的快速老化,挑戰我們國家民生經濟與社會安全體系永續發展的條件,當一個國家「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但當我們勞動力人口老化,勞動參與率隨之降低,再加上平均餘命延長,退休年金、長期照顧與醫療支出擴大,國家的財政負擔加重,而青壯年所面對的是薪資凍漲、房價飆漲,年輕人如何有勇氣為宇宙創造繼起的生命?當一個社會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一個社會如何有真正的安定與和平?
台灣目前正以世界最快的速度,邁向超高齡社會,在不到八年的時間,每五個人就有一位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台灣長者的平均餘命,平均也來到八十歲,未來更以每十年可能增加兩歲的速度,繼續增齡。世界衛生組織在二○○七年也推出高齡友善城市的基本要素,包含三大面向與八個重點,一、物理環境方面:公共設施、交通與住宅;二、社會與經濟環境:社會參與、尊重與社會融合、公民參與及就業;三、社會與健康服務:溝通及資訊與社區支持與健康服務。目前衛福部與各縣市政府衛生局負責台灣高齡友善城市的推動,並以「敬老、親老、無礙、暢行、安居、連通、康健、不老」等八個面向,作為鼓勵面向,健康城市、高齡友善城市與近年所推動的智慧城市,成為我們未來城市發展的風貌之一。
每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稱為老化的過程(Process of Ageing),但隨著每個人的性格、態度、生命的各種選擇,打造出不同的老化過程。老化不必然代表失能與不健康,新的生命階段可能帶來新的發展與可能,並擁抱隨著年齡的淬鍊所帶來的智慧與圓融;但也可能因為困於失落與失去,固著於過往的生命經歷。因此,為我們的長者也為我們每一個人,創造出友善活動與安心安全的基礎建設(包括防水、防火、防災、無障礙的住宅與交通環境與無毒食物等),讓社區中的長者願意走出家庭參與社會各類活動(包含教育、休閒、志工、就業等都算),有助於社會連結、健康促進與經濟安全;讓社區中的每個長者都樂意為自己的健康促進盡一份自己的心力,就有助於降低國家醫療與長照支出,進而促進世代間的合作與團結;讓社區每個長者都感受到自己的活著的目標(Purpose of Life)與生命的價值(Value of Life),相信我們的長者,都能活得久更能活得有生活品質,長者在一個有愛的社會,不會是一個負擔,而是我們文化、心靈與智慧傳承的瑰寶。孩子是我們的寶貝,長者也是我們的寶貝,代代相傳、心心相印,希望我們的社會讓每個人都活出心中的美好!


【推薦序】
美好的生活:健康且永續
撰文/曾旭正(國發會副主委)

如今,「樂活」已成為人人琅琅上口的平常用語,但它的意思除了表面的「追求快樂生活」之外,還有什麼深意,卻很少人關注。人們通常不知道它其實來自譯音,更不知道原文背後對生活有著深刻的期待。
樂活譯自LOHAS,它是Life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縮寫,原意是追求一種既健康又符合永續精神的生活方式。關鍵字是健康、永續,前者聚焦於自身,關注生命延續的必要條件──健康;後者則觀照向外,講究外在條件如環境、資源、生態等等。簡單的說,就是主張人類應該努力發展的生活方式,擁有健康的身心狀態,但在追求的過程中,同時要關心外在,種種作為不應造成外在環境的破壞或負面衝擊。
因此追求LOHAS,意味著對個人生活的全面省視。什麼才是對身體健康有益的?什麼樣的生活態度才能維持心理的健全?每日的飲食是否乾浄安全?生活中能否搭配適當的勞動?生活作息是否順應自然節氣?乃至於生活中的物質是否過多,造成心的忙碌負擔?隨著年齡漸長,又該過怎麼樣的晚年?
一個認真注重健康問題的個人,必然會漸次向外擴展到對環境的關懷。從了解食物從哪裡來?如何才能有乾淨安全的食物?必然會關心到農耕的問題,慣行與有機的差別,基改的影響等,進而注意到土地、用水,氣候的變化、地球暖化的影響。這是思考人與環境之關係的典型歷程!最後,在變與不變的觀察比較中,「能否持續?」就帶出了永續發展的概念與行動的呼籲!
《台灣好生活》這本書,基本上是沿著這樣的理路而架構起來的。首篇「綠色生活」談住宅、談交通乃至生活中的科技,從個體的生活面出發,介紹諸多國內外的經驗,無非在於邀請讀者一同走進追尋LOHAS的行列。第二篇「美好晚年」,進一步關注個體必將面對的老化課題——老化是個人的境遇,但養老卻是群體的問題。除了個人努力保持健康以活躍老年之外,政府的退休制度、長照制度、甚至社區的組織、非營利團體是否蓬勃也都影響個體能否獲得靜好晚年。
從這裡,讀者勢必已經可以體會到個人的美好生活實在不是靠一己之力所能成就的。外在環境條件不可或缺,群我的努力更是重要。大家都知道,社群與社區都是community的翻譯,兩者共通之處是,一群人形成了心理性與社會性的連繫感,這一群人若是集居在一起,便可稱為社區。在網路的時代,跨越空間的社群確實比以往更容易形成,但共享空間的社區雖然難得,卻更加可貴。堅實的社群往往為社會帶出新的價值,活潑的社區經營則為社會示範新的生活方式!第三篇「社區行動」就在述說這樣的可能。
最後,作者拉回到「教育力量」,畢竟人的見解決定行動,素養則是力量的根源。對生活而言,環境教育、美感教育都是重要的,但它們不是課堂的灌輸也不是課本閲讀可得,作者訪談的一個個案例讓我們看到「做中學」、「在生活中練習」正是最好的教育。知識支持實踐,實踐累積知識,離開了學校才更深刻體會學習的價值,也看到它對生活的重要! 追求LOHAS需要實踐,也需要不斷的學習。
追求美好的生活,從利己出發,但終究要透過利他才能達到真正的自利。眼前有兩條路,一條由社群出發,糾集志同道合的親友共同努力,找塊土地共同創生新的社區,建立集體的生活方式;第二條路則是從腳下的社區開始,從影響身旁的親友隣居開始,傳播觀念、合作行動,將現居的社區逐漸轉化為支持美好生活的理想環境,這正是社區營造的本意。
兩條路各有挑戰,成就的意義自也不同。如今的社會,藉網路之助來糾集同志愈來愈方便,國際上已有許多案例,有興趣者可以上網蒐尋GEN: Global Eco-village Network(全球生態聚落網絡)。我樂觀地推測,這類合作創生的生態社區很快就會在台灣出現。
本書正是這潮流中的一股脈動,期盼它能鼓勵、?發更多有志經營宜居家園的朋友,不管他(她)們在哪裡!

前言
遽變下台灣的未來 / 陳世慧

從桃花源到烏托邦,自古以來,人類對於理想家園的追求,從未止歇。然而工業革命以來,我們對自然的控制力,雖日進千里,但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指出,影響氣候環境的因素雖多,卻以不斷上升的二氧化碳,是最嚴重的一個。因為會持續吸收紅外線熱能,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越多,大氣的溫度就越容易增加。一八○○年,工業革命之初,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約280ppm,為人類歷史中維持最久的水平;但從二○一三年起,此一數據,竟飆升至400ppm,為數百萬年來所首見。
天氣太冷開暖氣;太熱開冷氣;太溼開除溼機;出門汽機車代步、上班用電腦、下班看電視……,個人生活耗能如此,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的石化、電子、建築等工業,也莫不以無止盡的開發,換取利益。其結果是,有限的能源,即將短缺;極端氣候常態化下,豪雨、暴雨不斷。二○○八年八月,台灣原本如大旱之望雲霓,未料莫拉克颱風來襲,竟在幾晝夜間,帶來一整年的降雨量。二○一一年十一月,微寒季節,台灣平均溫度卻達攝氏23.6度,創下百年最高秋溫。自然環境的變動加劇,人文社會中,台灣也超英趕美,自二○二五年起,將從高齡社會,邁入平均每五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是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的超高齡社會。
我們正面臨著範型轉換的分水嶺。過去高耗能的生活方式,如果不思改變,台灣絕對無以為繼。只是如何滿足於當下生活,又不危及未來的世代,台灣亟需學習的典範。
二○一四年,《經典》以長達一年多的時間,取經荷蘭、德國、日本等國,完成《想望家園》一書。一年後,為求裁量後的國外經驗,真能與台灣本地獨有的風土結合,《經典》再度出發,期待在島嶼上,尋找屬於自己的先驅者,看這些個人、團體、乃至政府單位,如何勇於嘗試,行於眾人之先,在節能、綠化、教育、醫療等領域,以友善環境的作法,為我們勾勒出未來家園的輪廓。
以首篇〈未來住宅〉為例,一般人每天至少花上三分之一時間待在家裡,面對高齡化社會,能顧及高齡者安全的智慧建築,絕不能少;與此同時,為解決能源問題,以低耗能、低廢料、高綠蔽率為準則的綠房子,也是未來趨勢。而除了住宅外,包括一般人對公園綠地越來越強大的渴望、對社區功能的期待、對教育本質的思考、對醫療品質的提升等,也都是一座理想的未來家園應具備的條件。當世界愈來愈老、愈冷、卻也愈熱,愈古怪而難以預測時,創造新的工具、能源、生活方式與工作倫理,讓台灣以更清潔、永續的方式成長,將是我們最大的任務與挑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9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