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薩克斯自傳
滿額折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薩克斯自傳

定  價:NT$ 450 元
優惠價:9040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5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紐約時報》年度最值得注目的一百本書
■ 已譯成二十種語文版本的全球暢銷書
■ 獲選 亞馬遜網路書店當月最佳書選

最誠懇的自傳,最瀟灑的人生

他寫過十二本醫學人文暢銷書,獨樹一幟
他的成名作《睡人》搬上大銀幕,名噪一時
他在紐約成為流浪醫師,巡迴關懷弱勢精神病人
他曾以身試「藥」,親自體驗各種感官的幻覺
他不是「看病」而已,而是看病人、醫病人的病

他年輕時酷愛騎摩托車長途漂泊,經常一日雙城
他能蹲舉二百七十二公斤,一舉創下加州新紀錄
他是同性戀者,七十七歲才終於找到真愛
他熱愛游泳、爬山、思考、寫作、關懷病人
他與睿智機敏的羅賓.威廉斯成為好友……

他一生多采多姿、喜歡冒險、勇往直前
他是絕無僅有的,奧立佛‧薩克斯醫師

各界推薦
如此擁有廣度、如此具有深度,
又充滿幽默、謙遜、速度、激情、智慧、恩典的生命旅程……
我們終於能一窺這位最有愛心的醫師兼作家,他完整的人生故事。
面對如此坦誠的告白,讀者怎能不愛上他。
——《洛杉磯書評》

薩克斯醫師是一位專注的傾聽者、敏銳的觀察者,
也是超棒的說書人……加上他永不滿足的好奇心,
使他的作品總是這麼強而有力。
——《舊金山紀事報》

一位出色的人物,所寫的一本出色的書。
誠實、清朗、熱情、幽默、慈悲……峰迴路轉、筆力萬鈞。
——《華爾街日報》

《薩克斯自傳》充滿娛樂性和啟發性,時而令人震撼。
薩克斯醫師以這本回憶錄,來面對自己的死亡,
這份努力是成功的,這身影無疑十分漂亮!
——《坦帕灣時報》

薩克斯所寫的不只是一位醫師對醫學與科學的理解,
更是對他的病人最真摯深刻的同情。
——《紐約時報》

作者簡介

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著
1933年生於倫敦,出身醫師世家。在牛津大學接受醫學教育,
在加州大學洛衫磯分校及舊金山錫安山醫院,接受醫師養成訓練。
1965年定居紐約市,後來擔任紐約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教授,
以及安貧姊妹會的神經科學諮商顧問。
薩克斯醫師的文章經常刊載於《紐約書評》和《紐約客》雜誌,
以及各種醫學期刊。他也是十五本書的作者,
包括《看得見的盲人》、《腦袋裝了二千齣歌劇的人》、
《火星上的人類學家》、《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幻覺》
以及《睡人》(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同名影片「睡人」,
就是根據本書改編)。
薩克斯醫師於2015年8月30日因癌症辭世,享年八十二歲。
想要更深入了解薩克斯醫師,歡迎蒞臨www.oliversacks.com網站。

目次

合作出版總序 樹立典範 黃達夫
導讀 腦神經科學的冒險家 賴其萬
第一章 馳騁
第二章 離巢
第三章 狼童
第四章 青春
第五章 洗禮
第六章 睡人
第七章 流浪醫師
第八章 難再孤獨
第九章 星光燦爛
第十章 人生旅程
第十一章 心靈新視野
第十二章 家
誌謝

書摘/試閱

【導讀】腦神經科學的冒險家——奧立佛.薩克斯醫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兼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賴其萬
奧立佛.薩克斯醫師於二○一五年八月三十日逝世於紐約,享年八十二。國際各大報章雜誌紛紛報導這件事,並有許多朋友與我分享有關哀悼他的文章、過去他所接受的採訪報導、錄音,以及自己過去寫過與他有關的文章與書摘,使我忍不住著手整理出這篇稿子,一者抒發自己對這位心目中的偶像之欽慕,一方面也希望可以介紹這位不世出之天才給國人。
奧立佛.薩克斯醫師可以說是當今神經內科醫師最多產的作家,他一九三三年出生於英國倫敦,早期小學、中學、大學三年主修生理學與生物學、醫學院四年都在英國受教育,他在一九五八年畢業於牛津大學醫學院(皇后學院),兩年以後在獲得英國醫師執照後,就經加拿大,轉往美國,在舊金山錫安山醫院(Mt. Zion Hospital)接受神經內科住院醫師訓練,然後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當神經內科研究員,而於一九六五年轉到紐約行醫。他著作等身,有好幾本書已有中譯本問世,包括《單腿站立》、《看見聲音》、《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火星上的人類學家》、《看的見的盲人》、《腦袋裝了二○○○齣歌劇的人》、《幻覺》等書,深受臺灣讀者的歡迎。
最值得稱道的是他到紐約的初期,曾經在一所收容八十位罹患一九一七到一九二八年歐美盛行的「嗜睡性腦炎」病人的安養中心服務。他有機會觀察到這種眼神呆滯、沒有活力或希望的病人,遠比一般巴金森氏病的病人更嚴重,他形容這些病人像「關在盒子裡生活」,或是「睡美人」。但一九六七年開始有人發現巴金森氏病的病人是因為「多巴胺」(dopamine)的缺乏,而以化學方法合成了「左多巴」(L-DOPA)這種化學藥品,來治療這種病人,想不到結果這些昏睡多年的病人突然醒過來,所以他在一九七三蒐集了他所照顧的二十位這類病人的故事,出版了《睡人》,一時洛陽紙貴,成了暢銷全美的好書。
薩克斯醫師在一九八五接受美國極受歡迎的NPR(國家公共電臺)「清新空氣」(Fresh Air)節目主持人泰蕊.格羅斯(Terry Gross)的採訪。在訪談的錄音裡,我聽到他以如詩的口吻描述他親眼看到這種病人,由長年有如冰凍的僵直姿勢,突然間醒過來,像是「由魔鬼附身突然驚醒過來」,完全不像真實能夠發生的事。他還描述曾經看過一位六十二歲的病人,吃了左多巴以後「醒」過來,告訴他自己只有二十一歲,因為他這之前的四十年都「被冰凍多年」、「完全與世隔絕」的一片空白。薩克斯醫師在那訪談中,生動描述自己有幸目睹新藥帶給病人「新生命的黎明時刻」的充滿戲劇性變化而欣喜若狂。聽他親口道出「醫者那瞬間的喜悅」,使我充分體會出這性情中人找到自己選擇這救人行業的滿足感。特別讓我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象是他的謙沖,在採訪結束時,他語帶幽默的謝謝泰蕊.格羅斯,因為「她能夠在訪談中成功的不讓他脫離主題。」
薩克斯醫師相當特立獨行,他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嗑藥,而透過嗑藥中產生的幻覺以及思路的異常,使他嘗試到各種不尋常的親身體驗。他坦承有一次用睡眠藥過量,昏睡一段時間後產生很多幻象,讓他看到蜘蛛在牆上對他說「哈囉」。他有一段時間幾乎每個週末都使用LSD(麥角酸二乙胺,一種迷幻藥),而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顏色」,那就是太陽光的七種光譜裡紅、橙、黃、綠、藍、靛、紫裡的靛(indigo),他甚至描述自己有一次使用LSD加上安非他命(amphetamine)之後,他對自己說「我要看最美麗的靛色」,而靛的顏色馬上出現在他眼前,使他進入狂喜,看到有顏色的天堂,並聽到優美的仙樂。最不尋常的是,他曾經因為失眠而長期服用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一種鎮靜催眠劑),而有一次在停止使用這種藥物以後,發生類似震顫性譫妄(delirium tremens)症狀。他後來持續對各種感官的幻覺進行研究,包括他的病人因為神經學疾病(如癲癇、偏頭痛等)或自己嗑藥的經驗引起的視、聽、或其他感覺的異常現象,而最後寫出另一本暢銷書《幻覺》,也因此在二○一二年再度接受NPR訪談。
薩克斯醫師在接受神經科臨床訓練的時代,醫學上還沒有「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這種高科技的檢查,所以床邊的仔細詢問病史以及熟練的神經學檢查技巧是唯一的診斷利器,再加上仔細觀察與邏輯思考,那就是神經科醫師的基本功,也因為這種訓練,再加上他對文學藝術的深厚功力,使他能夠一方面給予病人精確的診斷而給予有效的治療,一方面不斷寫出精采的作品。
薩克斯醫師覺得,他比一般人更注意自己感官的感受。他長年苦於偏頭痛發作,有一次偏頭痛發作竟然帶來十幾分鐘的思緒與現實完全脫節,而且講話也變得語無倫次,但他居然能在那瞬間,即席提筆巨細靡遺的記下當時的感受,而留下一篇非常難得的自述偏頭痛發作的前兆、以及頭痛之外在思考、感官所發生的各種奇異症狀的病人第一手資料。薩克斯醫師也曾經考慮以專攻偏頭痛的研究從事學術生涯,但他當時的主任,一位專攻偏頭痛的神經科大師剽竊他的寫作發表,使他對學術界大感失望。而且後來他也漸漸發覺自己並不適合躲在象牙塔裡從事學術研究,因為「他沒有耐心等待實驗的結果」。他覺得自己最大的興趣是照顧病人,離開病人的研究他沒有興趣。他認為與病人交談,了解他們的病痛,而照顧好他們的成就感遠比他一個人關在實驗室默默的做研究來得有意義。但想不到離開學術界多年的他,後來居然因為醫學教育開始注重人文教育,而被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這種重視研究的學術殿堂,聘請為醫學人文藝術方面的教授,後來也陸續接受好幾所著名大學醫學院的禮聘。
在臨床工作裡,他因為對病人的感受特別敏感,有時會發現病人奇怪的症狀是來自於大腦某些部位的功能短暫或長期的失能,而耐心的幫忙病人尋求進一步的藥物或復健治療。他曾經描述一位八十八歲的養老院病人中風以後,開始有陣發性的幻聽,經他再三追查,雖然病人無法提出這歌曲自己在哪裡聽過,但薩克斯醫師由她哼出的音樂,證明這是病人的故鄉愛爾蘭的兒歌,而使他成功診斷出罕見的「音樂癲癇」,並進而證明病人在大腦記憶區發生小中風,而變成癲癇的病灶。他最有名的一本書《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就蒐集了一些很傳神的大腦病變以後發生的奇怪症狀,而其中的一篇描述病人得病以後,錯把太太當帽子的個案,更是膾炙人口,也使讀者不得不驚嘆造物者的鬼斧神工,大腦不同部位竟有如此奇妙的不同功能。薩克斯醫師在他的自傳裡說過:「我從來沒有看過一個病人沒有教我一些新的東西、或者是讓我有新的感覺、新的思路、新的想法,所以我想這些人事實上是帶給我冒險的滿足,我個人認為神經學本身就是一種冒險。」
這幾年來每次閱讀薩克斯醫師的作品,我都會因為他博覽群書,對神經學過去兩百年的許多重要發現如數家珍,以及所寫的書都有詳細的加注、並附上重要的文獻參考資料,而由衷佩服他做學問的態度。薩克斯醫師對提高醫學界與社會大眾對腦科學的興趣,的確有很大的貢獻,他也影響了不少對科學或醫學有興趣的年輕人選擇走上研究腦科學或成為神經科醫師的路,同時他也讓一些想學醫的學生,了解行醫與寫作這兩條路是可以並行而不相衝突,尤其是腦科學可以見證到許多令人歎為觀止的奇妙世界,可以帶給作家更多靈感的源泉。
最後,我忍不住感嘆,英國好不容易培養出這麼一位天才,但卻無法留住他。如果薩克斯醫師終其一生都留在他的祖國,他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嗎?同時我也不覺自問:如果這豪邁不拘的天才,生長在臺灣今天的環境,又有可能脫穎而出,大放異采嗎?臺灣的醫學院可以延攬這種不是象牙塔內專注研究的學者,而是廣博群書、著作等身、入世濟人的醫學人文大師,加入醫學教育嗎?事實上,這種能夠兼具言教、身教於一身的醫生老師,才是今天培育良醫最需要的良師,但我們現行的教育制度能容許醫學院聘任這種教授嗎?【本文摘自導讀,完整全文原載於《民報》二○一五年九月三十日】


【內文試閱】第九章 星光燦爛
為了深入了解即將刻畫的故事,為了詳盡揣摩劇情,
勞勃.狄尼洛的投入簡直太傳奇了。
我以前從未親眼目睹演員對於飾演的對象所下的功夫,
這些功夫的極致表現,就是到最後,演員果真變成他所飾演的對象。

一九八九年初,我接到通知:潘妮.馬歇爾將執導《睡人》,而且她會跟勞勃.狄尼洛一起來拜訪我,勞勃將飾演病人李奧納德。
我不太確定我對此劇本的感想,因為,雖然某方面來說,它的主旨在於「幾近重現過去的事實」,但它也「加油添醋」,採用了一些完全虛構的次要情節。無論如何,我不得不放棄那是「我的」電影的想法:那不是我的劇本,那不是我的電影,大體上我什麼都掌握不了。對自己說這番話一點也不容易,但這同時也是一種解脫。我可以提供建議與諮詢,確保醫療及歷史方面的正確性,我會盡我所能,讓電影從真實的角度出發,但我不用覺得自己要對電影負起責任。
為了深入了解即將刻畫的故事,為了詳盡揣摩劇情,勞勃.狄尼洛的投入簡直太傳奇了。我以前從未親眼目睹演員對於飾演的對象所下的功夫——這些功夫的極致表現,就是到最後,演員果真變成他所飾演的對象。
到了一九八九年,貝斯亞伯拉罕醫院的腦炎後型病人幾乎全都過世了,但倫敦的高地醫院還有九位。勞勃.狄尼洛覺得去探視他們很重要,於是我們便一起去看他們。他花了很多時間與病人交談,還製作和研究錄影帶,讓他可以充分學習。他的觀察與移情能力讓我大開眼界,我很感動,而且我覺得病人本身也很感動,因為他們以前很少遇到這樣的關注。「他真的在觀察你,看到你心坎裡去,」第二天,其中一位病人對我說:「自從馬丁醫師之後,沒有人會真的這麼做。他想搞清楚,你到底是怎麼了。」
我回到紐約時,認識了羅賓.威廉斯,他將飾演醫師——也就是我。羅賓想看我如何與病人互動——類似《睡人》書中和我一起工作、生活的那種病人。所以我們前往安貧小姊妹會,那裡有兩位服用左旋多巴的腦炎後型病人,我已經追蹤他們好幾年了。
幾天後,羅賓.威廉斯和我一起去布朗克斯州立醫院。我們在一間亂七八糟的老年病房待了幾分鐘,那裡的五、六位病人同時大喊大叫,說些奇奇怪怪的話。後來,當我們驅車離開時,羅賓突然迸出剛才病房的「重播」,把每個人的聲音與風格模仿得極為傳神,令人難以置信。他把所有不同的聲音與對話都吸收了,默記在腦海裡一字不差,此刻他正在複誦那些對話,簡直是讓病人給附身了。這種瞬間領悟與重播的能力,在羅賓身上發揮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以「有樣學樣」來形容,實在遠遠不夠,因為這些模仿充滿感性、幽默、創意。但我心想,這應該只是他揣摩演技的第一個步驟。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來訪的情景,當時他正在揣摩電影《雨人》中他所扮演的角色——自閉症病人。我們去布朗克斯州立醫院探視我的一位年輕自閉症病人,然後去植物園散步。我和霍夫曼的導演正在聊天,霍夫曼隔了幾公尺跟在後面。忽然間,我以為我聽到那位病人的聲音。我回頭一看,嚇了一大跳,原來是霍夫曼在自我思考,不過是用那位病人的聲音和身體在思考,用那位病人的動作在思考。)
我很快就發現,原來我自己正是他揣摩的對象。我們見過幾次面之後,羅賓.威廉斯開始模仿我的某些舉止、姿勢、步態、講話——各式各樣我至今渾然不覺的事情,簡直像面鏡子似的。在這面活生生的鏡子裡看到自己,令我啼笑皆非。但是我很喜歡跟羅賓在一起,開車亂逛、上館子,被他熱力四射、連珠炮似的幽默惹得哈哈大笑,他的博學令人印象深刻。
過了幾個星期,我們在街上閒聊時,我陷入沉思,據說那副沉思的樣子是我的招牌姿勢。我突然意識到,羅賓的姿勢跟我一模一樣。他並不是在模仿我;在某種程度上,他已經變成我了,彷彿天上突然掉下來一個雙胞胎弟弟。我們兩人都覺得有點彆扭,於是決定彼此之間需要一些距離,這樣他才能塑造出屬於他自己的角色——也許是根據我的樣子,但具有角色本身的生命與個性。
在接下來的二十五年裡,羅賓.威廉斯和我成了好朋友,我愈來愈欣賞他的博覽群書、他的睿智、他的人文關懷。這些並不亞於他的機敏,以及他突然迸出來的即興表演。
有一次我去舊金山演講,臺下一名男子問我奇怪的問題:「你是英國人還是猶太人?」
「兩者皆是,」我回答。
「你不能兩者皆是,」他說:「你只能兩者擇一。」
羅賓.威廉斯也在臺下當觀眾,後來他在晚餐時提到這件事,故意說一口超特別的英語(帶有猶太語及猶太格言的劍橋口音),示範怎樣才能兩者皆是,令人絕倒。這生花妙語的一刻,真希望當時我們有錄下來。
我帶演員和劇組人員去過貝斯亞伯拉罕醫院好幾次,去感受那個地方的氣氛與情緒,最特別的是,去探望那些還記得二十年前往事的病人與醫護人員。有一次,我們辦了一場團圓聚會,邀請當年與腦炎後型病人一起工作過的所有醫師、護理師、治療師、社工來參加。其中有些人早就離開醫院,有些人已經好多年沒見過彼此。但九月的那一晚,我們花了幾個小時,互相交換病人帶給我們的回憶,每個人的回憶又觸動其他的回憶。我們再一次明白,那年夏天是多麼不得了,多麼具有歷史意義,發生的事情是多麼有趣,多麼有人情味。這是歡笑與淚水交織的一晚,既懷舊又清醒的一晚,因為當我們彼此相視,我們意識到,二十幾年過去了,而這些非比尋常的病人,如今幾乎全部過世了。
全部,除了碩果僅存的一位——泰伊(Lillian Tighe),她曾在紀錄片裡展現過人的口才。勞勃.狄尼洛、羅賓.威廉斯、潘妮和我一起去探望她,她的堅韌、她的幽默、她的不自憐、她的真誠,令大家讚歎不已。儘管病情逐漸惡化,而且對左旋多巴的反應難以捉摸,但她完全保有她的幽默、她對生命的熱愛、她的勇敢堅定。
拍攝《睡人》那幾個月,我花很多時間待在片場。我向演員展示巴金森氏症病人怎麼坐、怎麼一動也不動、臉部有如面具、眼睛眨也不眨,頭可能向後倒或歪向一邊,嘴巴很容易開開的,可能有一點口水從雙唇流下來(流口水太難演了,而且對於電影來說可能有點醜,所以這點我們沒有堅持)。我向他們展示手腳肌張力失調的姿勢,還示範顫抖及抽搐。
我還向演員展示巴金森氏病人如何站立,或如何試著站立,示範他們往往如何彎著腰行走,不時匆匆忙忙愈走愈快,示範他們如何停下來、卡住、無法繼續走下去。我向他們演示巴金森氏症病人的各種講話聲音及雜音,還有巴金森氏症病人的筆跡。我建議他們想像自己被鎖在狹小的空間裡,或受困於一大桶膠水裡。
我們練習「反常運動」——透過音樂或自發性反應(例如接球),使病人突然從巴金森氏症解脫出來。(演員們很喜歡和羅賓練習接球,大家都覺得,如果他不是那麼愛演戲的話,可能會成為很厲害的棒球選手。)我們練習肌肉僵直症病人和腦炎後型病人在玩紙牌遊戲:四名病人坐著,完全靜止不動,手上抓著一副紙牌,直到有人(可能是護理師)做出第一個動作,大家便稀里嘩啦跟著一陣狂動,原本癱瘓不動的遊戲,現在卻幾秒鐘之內便玩完了(我在一九六九年看過、也在影片裡捕捉到這樣的一場紙牌遊戲)。與這些加快、驟發狀態最類似的,正是妥瑞氏症,所以我帶了幾位年輕的妥瑞氏症病人來到片場。這些近乎禪修的練習(不動如山、放空自己、或讓自己加速,可能一連幾個小時),讓演員又愛又怕。如果永遠受困於這樣的狀態,實際上會是什麼樣子?他們開始感同身受,心裡直發毛。
神經系統與生理機能正常運作的演員,有可能把自己「變成」神經系統及行為舉止嚴重異常的人嗎?有一次,勞勃和羅賓扮演的場景,正好是醫師在測試病人的姿勢反射。在巴金森氏症病人身上,這些反射作用可能不存在或嚴重受損。我暫代羅賓的角色,展示醫師如何測試這些反射作用:醫師站在病人背後,然後很輕很輕的把病人往後拉(正常人會因應這個動作而做調適,但巴金森氏症或腦炎後型病人可能會整個人向後倒,像根棍子似的)。當我把飾演病人的勞勃輕輕往後拉時,他整個人竟然往後倒在我身上,完全遲鈍而且被動,絲毫沒有反射作用的反應。我嚇了一跳,輕輕的把他往前推到直立的位置,他卻又開始往前倒,我沒辦法讓他保持平衡。我感到既困惑又恐慌。一時之間,我以為他突然發生什麼神經劇變,害他真的喪失所有的姿勢反射。我想不通,莫非演戲演到這種地步,真的連神經系統也跟著改變了?
第二天,在開拍之前,我和勞勃在他的更衣室講話。當我們交談時,我注意到他的右腳向內彎曲,跟他在片場飾演李奧納德時所保持的那種「肌張力失調彎曲」一模一樣。我提到這件事,勞勃顯得相當錯愕。「我都沒發現,」他說:「我猜這是潛意識作用。」他有時入戲太深,幾個小時或幾天都無法抽離。他吃晚餐的時候,說話的樣子像是李奧納德,不像是他自己,彷彿李奧納德的心靈與性格仍殘留在他身上。
到了一九九○年二月,我們都筋疲力盡了:拍片長達四個月,更不用說之前還有幾個月的揣摩。可是,有一件事讓我們全都振奮起來:泰伊(貝斯亞伯拉罕醫院碩果僅存的腦炎後型病人)來到片場,她將飾演她自己,和勞勃.狄尼洛演出一場對手戲。泰伊對身邊那些假扮的腦炎後型病人會怎麼想?演員演得像不像?泰伊一走進片場,大家認出紀錄片裡的她,一股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那晚,我在日記上寫著:
不管演員沉浸在角色中有多深,仔細辨認的話,會發現他們只不過是在扮演病人的角色,而泰伊在有生之日都必須是病人。演員可以脫離自己的角色,她不能。她對這件事有什麼感想?(羅賓.威廉斯扮演我,我有什麼感想?對他來說只是臨時的角色,對我來說卻是一輩子的角色。)
當勞勃.狄尼洛進入李奧納德的角色,裝作一副無法動彈、肌張力失調的姿態,坐在輪椅上被推進來時,本身也無法動彈的泰伊,瞪大眼睛警覺而挑剔的看著他。假裝無法動彈的勞勃,對近在咫尺、真正無法動彈的泰伊有什麼感覺?而真正無法動彈的泰伊,對假裝無法動彈的勞勃又有什麼感覺?泰伊剛才對我眨了眨眼,還豎起大拇指(幾乎難以察覺),意思是:「他沒問題,他做到了!他真的明白箇中滋味。」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5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