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解讀阿拉伯:咖啡的故鄉.文學的國度
滿額折

解讀阿拉伯:咖啡的故鄉.文學的國度

定  價:NT$ 360 元
優惠價:9032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6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地理環境的阻隔、風俗民情的差異,加上刻板印象的影響,讓阿拉伯世界總是充滿神祕色彩,彷彿蒙上一層面紗,難以一探究竟。本書從深入的視角全面剖析阿拉伯人的食、衣、住、行、生活習慣、傳統價值,以及重要的思想成果,尤其著墨於他們與世界主流文化相異的思想與價值。除了系統性的介紹,並穿插一些著名的阿拉伯故事及作者在當地生活的經驗,讓人能輕鬆了解阿拉伯文化概況。
就阿拉伯各國文化發展方向而言,阿拉伯人似乎早已為自己的族群和文化定位,在全球化中堅守宗教訓誨,維護傳統價值,而這種堅持讓阿拉伯文化在今日世界顯得突出,而且彌足珍貴。

作者簡介

鄭慧慈

沙烏地阿拉伯紹德國王大學阿拉伯語文學博士,現任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教授兼外語學院院長。曾居住在阿拉伯世界十餘年,熟諳阿拉伯文化。著作包含以阿拉伯文及中文撰寫的專書與論文,前一本書是《阿拉伯奇想千年》(天下文化)。

2016年6月突發奇想出版《阿拉伯奇想千年》,記錄個人在阿拉伯世界十餘年的生活經驗,以故事型態呈現阿拉伯人的生活與文化,也將深藏內心的阿拉伯思慕寄託在此書的迪瓦尼書法體阿拉伯文書名Alf ‘Ᾱm Min ash-Shawq(千年思慕)裡。
《阿拉伯奇想千年》以及2015年出版的《阿拉伯文學史》中所未涉及或未詳述之阿拉伯文化與思想,都盡可能簡易的將之呈現在本書中。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敘述阿拉伯人的世俗生活及其蘊含,包含阿拉伯人的食、衣、住、行、生活習慣、傳統價值等文化狀態。下篇敘述精神生活及創意,包含古今阿拉伯人重要的思想成果及其遺留在世人日常生活上的痕跡。各主題尤其著墨於他們與世界主流文化相異的思想與價值,並穿插一些著名的阿拉伯故事及個人在當地生活的經驗,期待能讓讀者輕鬆的了解阿拉伯文化概況。
所謂阿拉伯文化,其實無法全數囊括在伊斯蘭文化之下,其內涵除了伊斯蘭思想價值之外,尚包含許多部落傳統習俗、地域性的民間信念及外來文化傳統的痕跡。而伊斯蘭文化儘管以阿拉伯人的思想為根源,但因伊斯蘭幅員廣闊,隨著文明的發展,自然也不等同阿拉伯文化,譬如所謂「伊斯蘭藝術」便是綜合古代各民族的智慧,經過歷代伊斯蘭思想的淬鍊發展而成。
今日被西方分割成二十二個國家的阿拉伯世界,因為其政治、歷史背景的不同,彼此的文化差異日趨明顯。譬如東非的索馬利亞,儘管古代曾是商業重鎮,今日經濟卻極度疲乏,幾無文化進展可言;極度富裕的阿拉伯海灣國家文化發展正走在世界的尖端,還有許多古文明的阿拉伯國家,如敘利亞和伊拉克正處於戰爭、暴亂的地獄裡,任何發展都停滯不前。
阿拉伯各國文化發展方向,反映它們對西方文化的接受度。整體而言,阿拉伯人似乎早已為自己的族群和文化定位,難以被今日強勢文化所同化,在全球化中堅守宗教訓誨,維護傳統價值,反傳統的思維終究無法在阿拉伯世界永續存在。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堅持讓阿拉伯文化在今日世界顯得突出,且值得珍惜。

目次


前言:當代阿拉伯國家文化發展概況
上篇 世俗生活及其蘊含
Chapter 1 飲食文化
阿拉伯式風味餐飲 / 謹守用餐儀節 / 無香料則不歡 / 世界最早的咖啡 / 待客之道
Chapter 2 服裝飾物
伊斯蘭傳統禮教 / 沙烏地阿拉伯的面紗 / 實用的創意美學 / 顏色的裝飾 / 香精與薰香
Chapter 3 居住與移動
帳篷的生活型態 / 城市的居住空間 / 交通:從駱駝到捷運 / 郵務:傳遞靠運氣 / 擁有絕佳方位感 / 特有種沙漠動物
Chapter 4 民情與宗教
問候的禮儀 / 送禮文化 / 新生兒七日禮 / 婚禮 / 割禮與身體清潔 / 葬禮 / 齋月禮 / 朝聖禮
Chapter 5 女性世界
美女的標準 / 女人的地位 / 戀愛與婚姻 / 多妻制日漸式微 / 嚴禁婚外情 / 離異的自由 / 當代傑出的阿拉伯女性
Chapter 6 制度與產業
哈里發制度 / 效忠儀式 / 軍隊武力 / 聖戰:盡其所能 / 貨幣 / 稅制與國庫 / 對外貿易 / 各行各業
下篇 精神生活與創意
Chapter 7 知識與教育
知識無價 / 資料取得與著書立論 / 研究方法的形成 / 學術座談的傳統 / 清真寺教育 / 學校教育與圖書館 / 師生倫理 / 現代大學教育發展
Chapter 8 語言與文字
世界最困難的語言之一 / 阿拉伯語法的制定 / 西方語言裡的阿拉伯外來語 / 阿拉伯語音的特性 / 派生性與同義詞 / 變尾現象
Chapter 9 文學
詩歌 / 講詞 / 故事 / 傳記與遊記 / 阿拉伯文學中的情與慾
Chapter 10 歷史與哲學
偉大的史書與史學家 / 第一位探討愛的哲學家 / 世界是永恆的,不是被創造的 / 現代伊斯蘭何去何從
Chapter 11 藝術
音樂 / 傳奇人物:黑鳥 / 舞蹈 / 繪畫與書法 / 建築
Chapter 12 科學
 醫藥學 / 阿拉伯數字 / 數學與物理學 / 天文學 / 曆法 / 解夢學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世界最早的咖啡
◆阿拉比卡=阿拉伯
咖啡一詞源自古老的部落社會,在伊斯蘭之前,此詞是「酒」的名稱之一,在古詞典《阿拉伯人的語言》(Lisān al-‘Arab)裡,此詞意即「酒」,其詞根qahā意為「喪失食慾」。
咖啡借用酒的詞彙,在於兩者顏色相仿,或因兩者都會讓飲用者沒有食慾或精神上起變化。英文coffee 便是來自阿拉伯語的qahwah。早自蒙昧時期,阿拉伯詩便經常以qahwah 來表達「酒」,譬如詩人阿厄夏(al-A‘shā Maymūn bn Qays)在詩裡便說:
 
我倚靠著,
和他們爭折羅勒枝(妙語如珠),
苦澀的qahwah,
濾器還濕著。
 
十世紀的穆斯林學者醫師剌奇(ar-Rāzī)最早在他著名的醫書《醫學總匯》(Al-Hawī fī at-Tibb)裡提及咖啡豆。十一世紀伊本.西納(Ibn Sīnā)也在他廣為流傳的名著《醫典》(Al-Qānūn fī at-Tibb)裡,將咖啡豆列入七百六十種藥材之一。
今日對於飲用咖啡的來源有很多不同的說法,阿拉伯人認為十五世紀衣索匹亞或葉門地區,一位牧羊人發現他的羊群屢次吃過一種植物後便會活潑亂跳,人們於是發現咖啡可以提神,衣索匹亞人最初便是生食咖啡。由於衣索匹亞與葉門地區往來頻繁,後來透過阿拉伯人引進亞美尼亞、波斯、土耳其、北非等地,再由伊斯蘭世界傳入歐洲和美洲。葉門或衣索匹亞應是咖啡豆的原生地,葉門人最早將咖啡豆烘培為食材。最著名的Arabica 指的便是葉門阿拉伯咖啡,摩卡(Moch)咖啡則溯源於葉門摩卡港(Mocha Port)。
十五世紀中葉之後咖啡傳入阿拉伯半島北部,即今日沙烏地的息加資(俗稱漢志)地區。將咖啡引進阿拉伯半島的是一位葉門亞丁的官員。因為他與非洲衣索匹亞有生意往來,將咖啡由葉門傳進阿拉伯半島。咖啡傳到麥加時,遭到一派宗教人士的杯葛,他們將咖啡列為如酒一樣的飲料,認為它會削弱人的理智。因此,咖啡在麥加的發展狀況時好時壞,曾經一度被宗教禁止,違禁者甚至會被監禁或當眾遊街鞭打。直至近兩、三百年,咖啡才百無禁忌的在沙烏地阿拉伯全國盛行。
咖啡在葉門一直無法發展,因為當權者認為這種有提神作用的飲料,有違傳統觀念所標榜的英雄精神而極力反對。前述葉門官員後來離開官場,轉變成蘇菲行者,飲咖啡的習慣因此流行於蘇菲圈內,幫助他們熬夜行儀。葉門社會高層也開始流行喝咖啡,並逐漸散布在學術圈中。
咖啡傳到埃及之後,幫助在阿資赫爾(al-Azhar)大學的學生熬夜讀書,而流行於埃及學術圈,但因為咖啡有提神的特色,遭到一些宗教人士的禁止。咖啡由阿拉伯半島和埃及傳到土耳其,再傳到歐洲。十七世紀中葉倫敦第一家咖啡館開幕,雖然在歐洲也有反對咖啡的聲音,但比起阿拉伯半島的狀況輕微。
 
◆喝咖啡的學問
咖啡禮儀起源於部落,如敘利亞、阿拉伯海灣地區,尤其是沙烏地阿拉伯的部落社會。部落人們發展出獨特的煮咖啡方式及品飲咖啡的禮儀。
阿拉伯人視咖啡為慷慨的象徵,他們會舉行咖啡聚會,買最好的咖啡壺以象徵地位與聲望。阿拉伯咖啡壺通常是用銅、銀或其他高級金屬製作,起源於伊拉克,流傳到大敘利亞及沙烏地阿拉伯。著名的咖啡壺有「麥加咖啡壺」、「古雷須咖啡壺」、「阿曼咖啡壺」、「巴格達咖啡壺」等。最上等的則是「巴格達咖啡壺」,其價值猶如華人圈中名貴的茶壺,許多咖啡壺是包含咖啡杯整組販售。阿拉伯咖啡壺有很長而彎曲的壺嘴,中間部分較窄,如女人腰身一般,壺蓋外形如尖塔。
阿拉伯咖啡壺可以在炭火上或炭火旁邊烹煮,呈給客人時倒入較為優雅與氣派的壺裡。都市人在烹調傳統咖啡時,往往煮好之後注入瓷壺或其他金屬壺,再呈給客人。傳統阿拉伯咖啡不放糖,北阿拉伯人會加入荳蔻、番紅花、茴香、丁香、肉桂、薑和其他香料,煮成泛黃綠顏色的咖啡,咖啡豆的比例並不高且通常不會烘培得太久。阿拉伯人公認沙烏地阿拉伯的咖啡是最上等的阿拉伯咖啡。
傳統禮儀中,品飲咖啡有其規矩。客人進屋後,主人或其僕人首先必須奉上咖啡給客人,這是一種表示歡迎的基本禮儀。客人若見主人親自倒咖啡,必須有所節制。只喝一杯表示對主人的敬意,喝第二杯表示他很自在,喝第三杯表示願意持劍護衛主人。因此客人喝一、兩杯是禮貌的,喝第三杯就越界了。若是男主人不在,女主人奉上咖啡,則只能喝一杯,以表敬意,喝第二杯便是對女主人的輕挑和藐視。
若斟咖啡的是僕人,客人一進門便可盡情飲用,僕人會一直不停地為客人服務,通常每次倒的量僅是兩三口。咖啡杯圓形無耳,上寬下窄。客人只需將喝完的空杯左右搖晃,表示「謝謝」,執壺人就不會再倒上另一杯。外地人到沙漠作客常因為不了解這種習俗,還回咖啡杯時沒有搖晃杯子,又不知如何表達而讓脹滿咖啡的肚子苦不堪言。執壺人倒咖啡的方式是右手執杯,左手執壺,源自「右尊左卑」的傳統觀念。右手持杯呈給客人,表對客人的敬意。禮貌上,執壺人應站著替客人倒咖啡,由右邊的客人開始輪到左邊,直到全部客人都喝過才可坐下。若座席中有年長的女性,則須由她開始輪倒咖啡。
沙烏地有些地區,主人在倒咖啡時僅倒五分滿,因為一旦倒滿就表示對客人的侮辱。有些地區恰好相反,客人在作客前要先了解當地習俗。倘若是喜慶場合,譬如婚禮,執壺人倒咖啡時,會故意將右手的一疊杯子輕輕互相碰撞,發出聲響,表達喜意或藉此喚醒心不在焉的客人。在哀悼場合,執壺人倒咖啡時,必須小心翼翼,不發出聲響,以表哀傷。
傳統習俗裡,倘若客人有事相求於主人,會將咖啡擱置於地上不喝,主人見狀會問他有何需要?當客人獲得主人願意協助的承諾之後,必須將咖啡喝盡。主人若視而不見,消息便會競走,臭名遠播。別人喝了請託的咖啡,形同一種承諾,更象徵著個人的信用,是無法毀壞的。當然,客人若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也是對他本人聲譽的傷害。咖啡象徵部落社會微妙的人際關係。
 
待客之道
◆歌頌慷慨
到阿拉伯人家裡作客,會打從心底感受到他們的熱誠,作客如同回家一樣的自然。阿拉伯語「歡迎」一詞在逐字的翻譯上是「家人且容易」。詞句的結構非常奇特,其實是兩個句子的組合:「(你下駱駝落腳在我家,便是我的)家人」及「(你住下來要感覺像在家一樣的)容易」,二詞都使用受格位。在阿拉伯語言裡,受格是一種強調語氣或激情的表達方式。詞意上沒有「歡樂」、「高興」等字眼,而是充滿務實與誠懇。畢竟何處比家更充滿愛,比家更感覺舒適、容易?
在傳統觀念裡,主人款待客人是義務性的,至今這種習俗仍然存在沙漠的部落社會及鄉村裡。主人必須由衷歡迎客人下榻家中,無論客人何時抵達,都須立即奉上家中現有的食物和咖啡。緊接著準備歡迎大餐,邀請鄰居與親友,一同歡迎客人。三天義務性的供應客人生活所需、提供最佳的飲食、緘口不問客人私事,將客人視為國王一般的款待是主人的責任。三天後要協助客人解決困難,不但要傾囊相助,即便折損聲譽、甚至拋棄生命也在所不惜。畢竟沙漠居民存活不易,主、客的角色隨時可能互換,原是主人的他,也會接受這種義務性的款待。貝都因人便有一句諺語表達對待客人所應具備的禮儀:「就像阿米爾來了;像俘虜待著;像詩人站起來。」其意是對待客人要像是國王來到家裡一般的尊崇他、禮遇他;客人要像俘虜一樣,沒有主人的允許不得擅自離去;主人對待客人熱誠或怠慢,會被人們像詩一般的讚頌或貶責。
「慷慨」是部落社會所尊崇的品德,一個「慷慨的人」在語言上與「君子」、「高尚的人」都稱之為karīm。穆罕默德把這種優良傳統法制化,他曾說:「你們到別人那兒作客,當主人提供你們款待客人的義務時,你們要接受。若他們沒盡責,你們就索取身為客人應得的權利。」他也說:「誰若誠信阿拉及最後審判日,就要日夜款待他的客人……款待客人三天,超過三天就算是捐獻。」
伊斯蘭早期這種不忍同胞無助、挨餓的同理心,顯現在許多執政者的言行裡。七世紀正統哈里發烏馬爾(‘Umar bn al-Khattāb)夜訪民情時,見一婦人在火上煮東西,旁邊兩個小孩在哭鬧,便湊上去看她煮些什麼?他看到鍋子裡竟是一顆石頭,婦人不停地攪動鍋子。烏馬爾驚訝的問她原因,她說孩子們兩天沒吃東西,餓得哭鬧,為了讓他們安靜,只好煮石頭,哄他們說食物還沒熟,他們聽到聲音便能安靜地睡著。烏馬爾很是自責,親自到市場買了麵粉和食物回來煮給孩子們吃。又如穆罕默德有一個門徒,他的家族世代都慷慨,有人對這家族的蓋斯(Qays bn Sa‘d)訴苦說,家裡老鼠已經絕跡,蓋斯立刻請人送去許多的肉、油、大餅和椰棗。此後「老鼠已絕跡」便是表示一個人的生計困窘。在阿拉伯解夢學裡,夢見老鼠搬離家宅也是代表窮困。
阿拉伯人有一句諺語:「比哈提姆還要慷慨。」用來讚美一個人的慷慨德性。六世紀詩人哈提姆(Hātim at-Tā’ī)經常自己窮困潦倒,卻樂於傾囊救濟別人,他的妻子幾度因家中三餐不濟而休夫。伊斯蘭以前阿拉伯女人若想要與丈夫離異,僅需把家門的方向改變便可。儘管如此,卻無法改變哈提姆過度慷慨的本性,譬如有客人聞名來訪,他的羊群正放牧在遠處,遠不濟急,他便宰了和他形影不離的馬兒來款待客人。
歷史上像哈提姆一樣慷慨的人不勝枚舉。七世紀流浪詩人烏爾瓦(‘Urwah bn al-Ward)經常在災荒年贊助窮人和弱勢者,因此人們稱他為「窮人之父」。穆艾維亞(Mu‘āwiyah bn Abī Sufyān)哈里發便曾說,倘若烏爾瓦有兒子,他願意將女兒嫁給他。又如艾剌巴(‘Arrābah al-Awsī)眼盲,卻樂善好施,有客人來求助,他雖已家徒四壁,但還是將平日照料他生活的貼身僕人送給求助者,被認為是慷慨發揮到極盡的人。
這些人在歷史上名留千古不純粹是因為他們「慷慨」,而是他們的「窮困」與「好施」集於一身,凸顯貧窮人的高尚。歷史對於這層面的關注尤其多,譬如著名的詩人阿厄夏路過一村,邂逅貧苦的人,這窮人慷慨的款待阿厄夏,阿厄夏感念此人,吟詩讚美他的美德。由於阿厄夏的名氣,窮人的女兒原本都與婚姻無緣,自從阿厄夏吟此讚頌詩之後,一年之內全部出閣。
住在沙漠裡的貝都因人為了因應險惡的沙漠環境,建立彼此相互依存的價值文化。夜晚時會在帳篷前方用枯樹材生火,指引迷途的旅人或引來旅客。貝都因人平日搗咖啡豆的節奏聲音,也逐漸成為呼喚沙漠旅人來作客的象徵。有些比較富裕的人家,白天會派人到高處,呼喚人們來家裡作客,夜晚會生火引導旅客。
貝都因人習慣飼養狗,狗的任務除了看管羊群等牲畜之外,尚有額外的救援任務。迷路的旅人若遭逢絕境,會學狗吠,附近若有人家,狗便會回應旅人的吠聲,循聲音救援迷路或瀕臨死亡的人。狗兒一旦尋獲旅人,當主人宴請落腳的旅客時,會犒賞這隻狗一大塊肉。
阿拉伯人所謂的「慷慨」,是這種誠懇、由衷的施予及慈悲的同理心。至今此價值觀依然存在沙漠及鄉村社會裡。部落族人往往競相款待客人,爭議激烈時,由部落法官決定,通常最公平的決議是輪流款待客人。
 
◆斥責吝嗇
慷慨的反面,吝嗇,始終是最受阿拉伯人詬病的德行,如同稱頌慷慨一樣,他們也斥責吝嗇,將吝嗇分二類,分別給予不同的名稱。其一是對自己慷慨,對他人吝嗇;其二是對自己和他人都吝嗇,後者最不可取。文人對吝嗇人的批評不勝枚舉,譬如:「寧死也不要去訪吝嗇鬼。」
《古蘭經》明文禁止人們吝嗇:「至於對錢財吝嗇,自稱無求,且否認至善者,我將使他達到最困難的結局。當他毀滅時,錢財對他何益?」(92: 8-11)並且要求穆斯林用錢要取「中庸」之道:「那些用錢不浪費的人,用錢不吝嗇的人,介於兩者之間是中庸的。」(25: 67)穆罕默德也曾說:「主啊!我求你讓我免於無能與懶惰,免於懦弱與吝嗇」、「吝嗇的人不會進天堂」、「吝嗇是生長在火獄裡的樹」。
艾巴斯時期文學泰斗加息若(al-Jāhiz)曾寫《吝嗇鬼》(Al-Bukhalā’)一書,諷刺當代吝嗇的名人,公開在書中揭發他們的吝嗇行為,流傳至今成為茶餘飯後的笑話。哲學家佳撒立(al-Ghazzālī)在他著名的書《宗教學復興》(Ihyā’ ‘Ulūm ad-Dīn)的〈貶斥吝嗇與愛財〉(Dhamm al-Bukhl wa Dhamm Hubb al-Māl)一篇中,有很大的篇幅在敘述吝嗇鬼的故事。譬如有一個巴舍剌人在鄰居家作客,吃了很多油膩的食物,又喝很多水,以致肚子膨脹到無法呼吸,醫生前來看診,要求他吐掉一些食物,他說:「我寧死也不會這樣做。」
二十世紀文壇中最著名的吝嗇鬼是「戲劇之父」赫齊姆(Tawfīq al-Hakīm)。他對自己擁有現代阿拉伯人「最吝嗇」的名聲沾沾自喜,因為沒有任何人或慈善機構敢來向他要求施捨。赫齊姆說,他最恨的事是被尊稱為「文學之柱」的文豪拓赫.胡賽恩(Tāha husayn)在延攬他為「阿拉伯語言協會」成員的慶祝會上,對全體與會者說:「我要告訴大家,赫齊姆絕不是一個吝嗇鬼。」
詩人胡太阿(al-Hutay’ah)被認為是最吝嗇的阿拉伯人。他的經典吝嗇故事是某天有人路過他家,他手裡拿著一根粗棍子站在家門口,此人說:「我是客人啊!」胡太阿回道說:「這棍子就是為客人準備的。」排名第二的吝嗇鬼是阿爾格圖 (Hamīd al-Arqat)。有一群客人到他家,他端出椰棗果核請他們。第三名是語言學家阿布.阿斯瓦德(Abūal-Aswad ad-Du’alī),有一天他施捨給窮人一顆椰棗,並對他說:「願阿拉在天堂給你一顆像這樣的椰棗。」第四名是伊本.沙弗萬(Khālid bn Safwān),有一天他對著一個銀幣說:「我會永遠把你關在這箱子裡」,然後把箱子牢牢地鎖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24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