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第7版)(簡體書)
滿額折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第7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  價:NT$ 288 元
優惠價: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羅傑·霍克著的《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第7版)》獨到之處在於填補了心理學導論性書籍和心理學研究類著作之間的溝壑,從歷史的角度深入闡述了心理學目前具有里程碑意義的40項研究,並介紹了這些研究的後續進展和相關研究。全書分為十個專題,分別為:人類行為的生物學基礎,意識和知覺,條件作用和學習,認知、記憶和智力,畢生發展,動機和情緒,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以及人類互動和社會行為。
自1992年首版以來,《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一直是備受推崇的心理學暢銷書,成為世界各地許多大學和中學的參考教材,且已被譯為6種語言。作者羅傑?霍克不僅是一位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優秀的教育家和作家,他用自己簡練的思維和生動的語言,將“枯燥的”心理學經典研究,變成了一個又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閱讀此書,會讓你感到心理學將不再“枯燥”,不再“遠離實際”,也不再“高不可攀”。同時,閱讀這些經典研究,還會讓你信服現代心理學的確是“硬”科學,並折服于心理學大師們的絕妙思路和天才的想法。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第7版新增了在心理學目前極具影響力的兩項研究。第一項是羅施自1973年以來的革命性發現,她通過巧妙的方法來研究人類大腦對顏色的分類;第二項是近年來的研究,它基於研究目的來使用核磁共振腦成像(MRI)直觀地揭示人腦活動。此外,更新了很多研究報告中的“近期應用”部分,反映了進入21世紀以來這40項研究被引用的情況。此次修訂還對全書譯文進行了精心修訂和編校,修正了譯文中不少錯漏之處。

作者簡介

羅傑 霍克(Roger R. Hock) 博士是美國門多西諾學院(Mendocino College)的心理學教授,在心理學方面有30多年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他發現大多數心理學教科書因篇幅有限,無法詳細介紹作為學科基礎的研究過程,於是籌備本書以填補心理學導論性書籍與研究類著作之間的鴻溝。1992年出版本書的第1版之後,好評如潮且備受關注,被譯為6種語言。霍克站在學科發展的高度縱觀心理學研究的發展歷程,精心篩選出對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文獻引用較多且至今仍受關注的40項研究,範圍涵蓋廣泛,介紹全面詳實,而且每次修訂都會更換兩項研究,以反映心理學的*新發展趨勢。

名人/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教師、研究者,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暢銷20餘年、被譯為6種語言的心理學入門經典

 

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講述心理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40項研究

 

中國心理學會前理事長白學軍教授主譯並對新版譯文精心修訂

 

中國心理學界泰斗林崇德教授、中國心理學會普通心理與實驗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吳豔教授連袂推薦

 

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用書

 

 

 

選擇《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第7版)的七大理由:

 

 

 

1. 暢銷20餘年的心理學入門經典,被譯為6種語言,雄踞美國***排行榜TOP100暢銷書行列。豆瓣累計1000餘條評價,位列豆瓣讀書評分9分以上榜單,成為世界各地眾多大學和中學的參考教材,被北京大學“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兩門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指定為主要參考書。

 

 

 

2. 內容生動有趣,語言簡潔凝練,令人腦洞大開。本書不同於其他的心理學教材,作者用簡練的思維和生動的語言,將“枯燥的”心理學經典研究,變成了一個又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閱讀此書,會讓你感到心理學不再“高不可攀”,同時還讓你信服現代心理學的確是“硬”科學,並折服于心理學大師們的絕妙思路和天才的想法。

 

 

 

3. 中國心理學會前理事長、天津師範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院長白學軍教授帶領自己的弟子們共同翻譯,在翻譯完初稿後,又由兩位博士研究生對照原文仔細核對譯稿,最後白教授對全書進行了統校。在本書前幾版的翻譯過程中,得到了中國著名實驗心理學家楊治良教授、郭秀豔教授的鼎力相助,對全書譯稿進行了審校。

 

 

 

4. 第7版更新了在心理學史上極具影響力的兩項研究,*一項研究通過巧妙的方法來研究人類大腦對顏色的分類,第二項則是使用核磁共振腦成像(MRI)來揭示大腦活動。此外還更新了很多研究報告中的“近期應用”部分,反映了進入21世紀以來這40項研究被引用的情況。同時修訂了部分專題的名稱,如專題一從“生物學與人類行為”改為“人類行為的生物學基礎”,專題十從“社會心理學”改為“人類互動與社會行為”等。

 

 

 

5. 本書得到了國內心理學界著名人士和機構的讚譽和推薦。中國心理學會前理事長林崇德教授稱讚本書“既是一部高水準的學術著作,又是一部通俗的心理學讀本,不僅適合心理學界的同事欣賞,也值得廣大心理學愛好者流覽”,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院長、中國心理學會普通心理與實驗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吳豔教授將《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指定為自己主持的***精品資源分享課“實驗心理學”的主要參考書,本書也是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推薦用書。

 

 

 

6. 新版譯文不僅經過了譯者的修訂,同時還由四位具有心理學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心理學專業編輯對照原文進行了精心編校,修正了原譯文中不少錯漏之處,進一步消滅翻譯腔,使得譯文更加準確流暢,翻譯品質邁上一個新臺階。

 

 

 

7. 新版增加了前幾版中因篇幅而刪去的“主題索引”部分,詳細列出了全書所有關鍵術語、圖表和知識點的譯文和書中頁碼,便於讀者梳理知識點和閱讀檢索,同時也有利於課堂上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和知識點之間的關係,起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作用。

目次

第一章 人類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1

 

01 一個腦還是兩個腦 2

 

02 豐富的經歷= 更大的大腦嗎 14

 

03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嗎 23

 

04 小心視崖! 35

 

 

 

第二章 意識與知覺 44

 

05 注視偏好 45

 

06 睡眠,毫無疑問會做夢…… 53

 

07 類別天成 63

 

08 行動,如同被催眠了一般 73

 

 

 

第三章 條件作用和學習 85

 

09 不只限於分泌唾液的狗 86

 

10 情緒化的小阿爾伯特 94

 

11 敲敲木頭 103

 

12 觀察到攻擊行為……做出攻擊行為 111

 

 

 

第四章 認知、記憶和智力 122

 

13 所想即所得 123

 

14 你在哪方面更聰明 132

 

15 心中的地圖 145

 

16 感謝記憶! 154

 

 

 

第五章 畢生發展 166

 

17 愛的發現 167

 

18 眼不見,不一定心不煩 176

 

19 你的品德如何 188

 

20 讓你愉快的控制力 199

 

 

 

第六章 動機和情緒 209

 

21 性動機 210

 

22 我能讀懂你的臉! 222

 

23 觀察你的情緒? 232

 

24 認知失調 239

 

 

 

第七章 人 格 249

 

25 你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嗎 250

 

26 男性化、女性化……還是雙性化 260

 

27 和心臟賽跑 274

 

28 個人與集體 283

 

 

 

第八章 心理障礙 295

 

29 這兒,誰是瘋子 296

 

30 你再次獲得防禦! 306

 

31 習得性抑鬱 315

 

32 擁擠導致行為失常 324

 

 

 

第九章 心理治療 335

 

33 為自己挑選心理治療師 336

 

34 緩解你的恐懼心理 343

 

35 投射出真正的你 353

 

36 編個故事吧! 361

 

 

 

第十章 人類互動與社會行為 370

 

37 斯坦福監獄實驗 371

 

38 從眾的力量 381

 

39 你會伸出援手嗎 388

 

40 無條件服從? 399

書摘/試閱

08 行動,如同被催眠了一般

Spanos, N. P. (1982). Hypnotic behavior: A cognitive, social,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in Psychology, Psychiatry, and Behavior, 7,199-213.


我們都非常清楚意識狀態的轉換與睡眠和夢有關。前面三篇論文已經對與此相關的幾項影響深遠的研究進行了重點討論,然而還存在另一種與意識狀態改變有關的現象,那就是催眠。催眠常常被人們認為是對人的心理有控制作用的神秘過程。沉迷、恍惚等與催眠有關的詞語都暗示著催眠是一種與清醒和睡眠都不同的獨特意識狀態。很多心理學家都同意這種觀點。然而,尼古拉斯·斯潘諾斯(Nicholas Spanos, 1942—1994)卻持相反意見。他認為,催眠事實上不過是一種提高了的動機狀態以執行某些特定的行為,無須救助于“恍惚狀態”或意識狀態的改變這些概念就可以完全將其解釋清楚。


最初的催眠術要追溯到18 世紀中葉,那時候人們才第一次把精神疾病歸因于心理而不是機體病變。幫助心理學從巫術中脫離出來的傳奇人物之一就是弗朗茲·安東·麥斯默(Franz Anton Mesmer,1733—1815)。他認為“癔癥”是體內一種流經全身的磁性體液失去平衡的結果。他在實驗室舉行特殊的聚會,音樂緩緩響起,燈光逐漸變暗,麥斯默穿著像鄧布利多(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和電影中人物的形象)一樣的衣服,從裝有各種化學藥品的瓶子中取出沾有藥液的小棒觸碰被痛苦折磨的病人。他相信這將把那些化學藥品中他稱為“動物磁體”的東西傳遞到病人那里,以使他們的病癥得到緩解。有趣的是,歷史上記載了很多用此方法治療成功的個案。正是從麥斯默那里我們獲得了“麥斯默術”這個詞,許多人認為這種治療方法包含了很多與現代催眠術有關的技術。


縱觀心理學的歷史,特別是在心理治療領域,催眠術(以希臘睡神Hypnos 命名)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它還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有人認為催眠是一種改變了的心理狀態,而歐內斯特·希爾加德(Ernest Hilgard, 1904—2001)則始終站在支持這一觀點的研究者的前列(見Hilgard, 1978; Kihlstrom, 1998)。他和其他一些人都認為催眠術包括如下這些特征:對暗示的敏感性提高、不由自主地做出某種行為、記憶力提高、視覺表象急劇增加、意識分裂(能意識到某些經歷,而對另一些卻毫無意識)、痛覺缺失(對疼痛的感受性很低)等等。直到20世紀70 年代,世人關于“催眠可以讓人產生正常狀態下不可能有的想法、念頭和行為”以及“催眠是一種不同的意識狀態”的爭論才漸漸平息下來。


然而,科學家們必須經常用批判性思維的眼光來看待研究現狀,一旦他們覺得合適,就會嘗試著去推翻一些共識。就像霍布森和麥卡利那樣,他們提出了一種關于夢的新觀點,與以往人們普遍接受的看法截然不同。社會心理學家尼古拉斯·斯潘諾斯提出,希爾加德等人構建的有關催眠的主要假設應受到質疑。斯潘諾斯在文章中寫道:“主張催眠行為受控于特殊過程不僅是不必要的,而且可能是一種誤解。……催眠行為基本上與其他社會性行為沒什么區別,并且像其他社會性行為一樣,催眠行為可以說是有策略或是目標導向的”(p. 200)。換句話說,斯潘諾斯主張催眠行為實際上是一種隨意行為,參與者借這種行為以達到其想要的結果。他進一步指出,如果這種行為可能由較高的動機水平引起,那么催眠就不是一種改變了的意識狀態。


理論假設


斯潘諾斯推論,那些所謂催眠狀態下的行為實質上都在人正常的自主和隨意能力范圍之內。他指出,一個人確定自己被催眠的唯一原因是:他們在催眠條件下的行為與自己期望在這種狀態下會出現的行為相一致。在斯潘諾斯看來,催眠的過程是西方文化中一種具有多種含義的儀式。參與者希望放棄對自己行為的控制,隨著催眠過程的深入,他們開始相信他們的隨意行動開始轉化為自發的不隨意活動。斯潘諾斯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在催眠過程的初期,給參與者一些隨意活動的指導語,如“放松你的腿部肌肉”,但后來就變成一些不隨意活動的暗示,如“你的腿感覺到沉重無力”。


斯潘諾斯和他的幾個同事、助手合作,為了證明常見的催眠效應可以用并不神秘的簡單方式解釋,在1982 年發表論文之前,研究了近十年。



方 法

本文并不介紹某個特定實驗,而是總結了斯潘諾斯等人在1982 年以前的很多研究成果。這些成果支持了斯潘諾斯等人的觀點,反駁了希爾加德的說法(及人們的普遍看法)——催眠是一種獨特的意識狀態。在此報告中,絕大多數研究成果分別來自于斯潘諾斯直接參與的16 項研究,它們對催眠所產生的行為給出了另一種解釋。因此,與前面關于夢境研究的論文一樣,研究的結果和討論將合并論述。


結果和討論

斯潘諾斯聲稱催眠術中有兩個很關鍵的因素,致使人們相信催眠是一種改變了的意識狀態。一是參與者把自己的行為解釋為是由別的什么東西引起的,而不是他們自己引發的,這樣就會使某些動作看起來是不隨意的。二是前面已談到的觀點,即催眠的形式讓參與者產生了一種期望,這種期望促使參與者以與期望相一致的方式表現某種行為。本文中,斯潘諾斯報告的研究將焦點集中于怎樣對那些常被引用的催眠術觀點提出質疑。


被催眠的參與者要相信行為是不隨意的


當參與者被催眠時,主試經常要求他們完成各種測試以確定其是否已進入了催眠狀態。斯潘諾斯稱這些測試常使用一些特殊的方式,誘使參與者確信自己有一些不同尋常的事情正在發生。催眠測試包括如下暗示:“你的胳膊很沉重,你無法抬起它”;“你的雙手正被某種力量拉到一起,而你無法把它們分開”;“你的胳膊象鐵棒一樣僵直,無法彎曲”;或是“你的身體太沉,你無法站起來”。斯潘諾斯解釋說,這些測試中的暗示包含了兩個相互關聯的要求:一個是要求參與者去做某些動作,另一個是要求他們把這些動作解釋為是不隨意出現的。這些暗示對有些參與者完全不起作用,斯潘諾斯稱這些參與者并不明白,他們必須隨意地做一些動作才能引發暗示所指的行為,而不能只是等待胳膊或身體自己開始運動。雖然另一些參與者對暗示做出了反應,但他們意識到這些行為是隨意的。最后,也有一些參與者滿足了這兩個要求,他們對暗示做出了反應,并認為他們的這些反應不受自己控制。


斯潘諾斯提出,參與者把自己的行為解釋為隨意的還是不隨意的,這主要取決于暗示性指導語的措詞方式。在一項研究中,斯潘諾斯讓兩組參與者通過誘導進入催眠狀態。對其中的一組,主試給予多種行為暗示,例如,“你的胳膊很輕并正在抬起。”對另一組參與者則直接指導他們做出同樣動作,如“舉起你的胳膊”。隨后詢問參與者,他們的行為是否是隨意的,受到暗示的那一組參與者與接受直接指導的那組參與者相比,更傾向于認為自己的行為是不隨意的。


讀到這里,請你馬上向前伸直你的左臂并保持幾分鐘。你會發現它開始漸漸變沉。這種變化不是由催眠引起的,而是重力的作用!所以,如果你被催眠,并受到暗示說你那伸直的手臂開始變沉,你就會很輕易地將它歸因于某種不隨意的力量。(無論如何你是自己想把胳膊放下來的!)但是,如果你受到的暗示是你的胳膊很輕并正在抬起的話,又會怎樣呢?如果你抬起了胳膊,那你就很難把那個動作解釋為不隨意的,因為你無法忽視重力發出的矛盾反饋。斯潘諾斯檢驗了這種想法,并發現這樣的解釋是非常困難的。相信自己被催眠的參與者,在把放下胳膊與抬起胳膊的動作相比較時,顯然更傾向于認為放下胳膊的動作是不隨意的。傳統的催眠理論認為,催眠暗示中胳膊運動的方向沒有任何影響,胳膊的動作總被認為是不隨意的。


用暗示催眠參與者,常常要求他們去想象特定情境以便他們產生一個想要的行為。如果你是一名參與者,你可能會接受這樣一個暗示:你的胳膊很僵硬,不能彎曲。為了強化這種暗示,主試還可能加上“你的胳膊上了石膏”。斯潘諾斯相信,某些人會比其他人更為這些雕蟲小技所影響,從而相信他們的反應(胳膊不能活動)是不隨意的。他的推斷是,如果你高度專心于此,你就無法注意到另外一些信息,而只有那些信息才會提醒你這些幻覺并不真實。你把胳膊上的石膏想象得越生動,精確到它的質地和硬度,以及它是怎樣被裝到胳膊上去的等等,你就越不會想到這只是你的想象力在起作用。如果你深深地專注于想象中發生的這些事情的細節,就更有可能傾向于相信僵直的手臂動作是不隨意的,盡管事實并非如此。為了支持這一觀點,斯潘諾斯發現,在要求參與者評價自己對想象的情景的專注程度時,對專注程度評價越高的人,就越容易認為自己的行為是不隨意的。斯潘諾斯也注意到,對催眠很敏感的人與他(或她)專注于諸如讀書、聽音樂或做白日夢等活動中的傾向密切相關。因此,這些人更樂于接受催眠中的暗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