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書法與生活:中國當代書法批評的另類視角(簡體書)
滿額折
書法與生活:中國當代書法批評的另類視角(簡體書)
書法與生活:中國當代書法批評的另類視角(簡體書)
書法與生活:中國當代書法批評的另類視角(簡體書)
書法與生活:中國當代書法批評的另類視角(簡體書)
書法與生活:中國當代書法批評的另類視角(簡體書)
書法與生活:中國當代書法批評的另類視角(簡體書)
書法與生活:中國當代書法批評的另類視角(簡體書)
書法與生活:中國當代書法批評的另類視角(簡體書)
書法與生活:中國當代書法批評的另類視角(簡體書)
書法與生活:中國當代書法批評的另類視角(簡體書)
書法與生活:中國當代書法批評的另類視角(簡體書)
書法與生活:中國當代書法批評的另類視角(簡體書)
書法與生活:中國當代書法批評的另類視角(簡體書)

書法與生活:中國當代書法批評的另類視角(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35 元
定  價:NT$ 810 元
優惠價:8770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作為傳統文化,中國書法與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休戚相關,本書為蘇州大學文學院開展的“書法與生活的相關性”系列講座之精選匯編作品,收錄來自海內外80位專家如歐陽江河、陶文瑜等從不同學科、不同角度精彩闡述的書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的文章。從2013年到2017年,海內外近百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先後走進蘇州大學中國傳統文化工作坊,緊扣“書法與生活的相關性”主題,每周一場講座,將學術視角聚焦到書法與生活的關係上,並從“書法與古人的日常生活”“書法與今人的日常生活”“書法與商業的關係”“書法與文人的關係”四個方面,試圖去解答當代書法如何回到日常生活這一重要的問題。細致地探討了書法藝術回到日常生活的各種可能性以及回歸的具體路徑與操行方法,為中國書法在當代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許多有益的思路與設想。

作者簡介

逢成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蘇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蘇州市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從1998年起,師從華人德、張鵬川兩位先生,先後獲得中國書法史方向碩士和美術考古方向博士學位。業余主要從事南北朝書法史研究和大學書法鑒賞課程教學,主要論文有《書法線條美學》、《北朝墓志書法》、《北朝造像記書法》、《南北朝時期石刻書法的書人身份辨析》、《北朝造像碑設計藝術研究》、《草隸辨》等,主編《書法藝術鑒賞18講》。

名人/編輯推薦

作為傳統文化,中國書法與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休戚相關,本書為蘇州大學文學院開展的“書法與生活的相關性”系列講座之精選匯編作品,收錄來自海內外眾多專家從不同學科、不同角度精彩闡述的書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的文章,細致探討了書法藝術回到日常生活的各種可能性以及回歸的具體路徑與操行方法,為中國書法在當代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許多有益的思路與設想。

書法和蘇州人日常生活的相關性

 

(代序)

逢成華

 

書法展覽首日人山人海,次日即門可羅雀;書法作品數量遠超歷朝歷代,而且可以定時定量定點生產;書法家給錢就能進行創作,幾乎不要靈感和激情;書法工作室等同於生產車間,或是沿街小店鋪;書法創作成了專業課程,還能授予各種證書;書法作品辛辛苦苦創作出來,還要花錢請人欣賞;書法批評以表揚居多,偶爾說幾句實話也多浮在技法層面;書法被定性為純粹的視覺藝術,或是線條造型藝術,文字內容無關緊要,甚至可以不寫漢字;書法惠民形式單一,春節總是寫對聯,三八總是婦女展;書法雅集要麼有錢才去,要麼人情難卻;書法大師年紀不分大小,職業無論工種;書法文化產業方興未艾,“錢途”一片大好……

 

上列中國書壇之怪現象,不搞書法的人可能也曾耳聞目睹,搞書法的人可能已經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是的,當代中國書法問題多多,多到誰都可以對它進行指責。但問題是,怎樣的書法藝術批評才能避免隔靴搔癢的老毛病?不管是遵循“請循其本”的古訓,還是保持“解鈴還須系鈴人”的理性立場,批評者都必須聚焦一個問題:書法現代病的成因。我以為,從宏觀方面講是社會的現代化轉型,往微觀方面看則是書法和生活的新型關係,終導致書法患上了嚴重的現代病。

 

當下,我們所處的世界出現了三大顯著的變化:生活技術化、經濟市場化、文化影像化。生活技術化導致人被技術所控,成為高效率、高度理性的社會組織中的一員,缺少個人色彩。經濟市場化奉行商品原則和消費策略,導致功利思想一路走紅;文化影像化消弭真實和擬像之間的界限,讓世界走向形式主義泥潭。以上三者共謀,終導致人、藝術和日常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變得保守、扁平,缺少個體生命該有的飽滿和豐富;創作成為生產,藝術成為商品,變得重復、單一且俗套;日常生活則顯得貧瘠、單調且粗鄙,如同不時而至的霧霾,進一步壓抑了個體生命自由呼吸與創造的欲望。在社會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中國的書法藝術與日常生活的關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書法藝術逐步脫離了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從古人生活中的必不可少變成今人生活中的可有可無;書法與生活的關係也不斷惡化,從過去的全面、共生、和諧逐漸地向片面、互害、不和諧過渡。

 

當代書法藝術如何與日常生活進行良性互動?從2013 年到2017 年,海內外118 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先後走進蘇州大學中國傳統文化工作坊,緊扣“書法與生活的相關性”主題,每周一場講座,並大致從“書法與古人的日常生活”、“書法與今人的日常生活”、“書法與商業的關係”、“書法與文人的關係”四個方面,試圖去解答這一敏感而棘手但卻十分重要的問題。

 

一、書法與古人的日常生活

 

在講座中,專家們多次提及書法與古人日常生活的親密關係,認為中國古人在處理生活和書法的關係方面極富智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專家們聚焦於書寫姿勢、書寫工具、書寫內容、書寫形式以及字體、書體、書法技法、書法風格等與古代社會日常生活的聯動關係,從不同側面告訴我們:書法藝術起源於日常生活,發展於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不僅是書法筆墨技巧的土壤,同樣也是書法思想情感的溫床。

在談到書寫姿勢的演變問題時,張朋川先生指出,中國書法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有過多次重要的變化,影響書法風格的變化有很多的因素,包括因房屋建築的方式影響人們的坐姿變化,以及書寫用到的毛筆與竹簡等,這些導致書寫姿勢產生了相應改變,進而對中國書風的改變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劉濤先生則從後人臨摹名跡的角度,指出今天不少人臨摹《蘭亭序》用的是五指執筆法,懸腕懸肘運筆,甚至還用羊毫、生宣,其實並沒有得法。劉濤先生提出今天我們學習古代書法,一定要還原古人的書寫姿勢,追蹤古人的手勢動作,學書就是要“以書跡之形追尋古人的手勢動作”,“從有形追無形”。

 

華人德先生在談及漢代書法與東漢碑刻關係的時候,通過對碑、墓志、摩崖、石闕、石經、畫像石、封門塞石、黃腸石、石人石獸、地券墓券等中國早期碑刻的各種形制,分門別類地進行定名與功能分析,詳細考察這些碑刻形制上面的文字書法所產生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等諸多方面的社會原因。在涉及漢代隸書的不同形式、書體分類以及書風演變等問題時,華人德先生從微觀的角度去剖析漢代書法文化的發展與社會環境的密切關係,甚至從書刻的具體方法乃至書刻者的當時心態去條分縷析,認為東漢碑刻書法藝術之所以能夠如此燦爛,得益於漢代統治者崇尚名節,提倡孝道,崇仰儒學,私學興盛,門生故吏集團化,社會流行樹碑立傳,慎終追遠的厚葬風氣。

 

寧方勇先生的講座《書法與石刻》則主要從宏觀的角度,闡述書法藝術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是同步發展、共生共榮的,無意間與華人德先生的講座形成了互動關係。

 

祁小春先生通過分析王羲之書法“媚”的形成原因,來探討書法與東晉社會審美文化之間的因果關係。祁小春先生認為藝術的審美意識和風格取向來源於藝術家所處的時代與社會環境,東晉尚“媚”書風的形成,是社會風氣、人文思潮、宗教信仰、個人氣質合力作用的結果。

 

陳道義先生在談及書法與篆刻的關係時也強調,無論是起源還是用途,書法都與古代人們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它們之間的連接點幾乎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沈建東先生在講到民俗節日裡的書法名篇時指出,書法與民俗的關係千絲萬縷,書法因民俗而多彩,民俗因書法而雅致。她特別提到王羲之之所以能夠創作“天下行書”《蘭亭序》,這和中國傳統的民俗節日“上巳節”相關。蘇軾創作的“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也緣於清明禁火的寒食習俗。

 

義大利的畢羅先生在《書法與唐代的行政》講座中,當論及書法與士人關係時,他還引用《述書賦》中重要的一段話:“雖六藝之末節曰書,而四民之首曰士;書資士以為用,士假書而有始”,用來說明在唐代的文化環境下,書寫不但是個人抒情表現的“文學的藝術”,通常稱之為“小道”,同時書寫的精美更是文人素質的基本條件,可以作為“有文德之人”具有道德修養的主要象徵之一。

 

徐世平先生通過古人在書信中十分注重的“平”和“闕”,來告訴我們日常書寫是如何轉化為藝術創作的:“古人寫信提到對方時要另起一行或空一二格再寫,表示對對方極大的尊重。遇到對方如果不空兩格會被認為是無禮的。‘平’和‘闕’造就了信札所特有的文字布局,句子長短不一,在整體節奏和空間疏密上有著無窮的變化。平闕對書法的空間布白有著決定性作用,起初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書法藝術,但是卻無意成就了信札的章法之美。書法與它之間的對話與互動也是極為獨特的再創造。” 

 

以上專家的講座,讓我們對於古代書法的藝術創作與日常書寫之間的關係也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即古人既認同靈感與創作對於書法藝術的重要性,也不否定書法作為實用書寫工具的生活意義;古人一般不用藝術創作的獨特性取代日常書寫的多樣性、豐富性、變化性;古人並不刻意區分書法創作是藝術化的書寫,日常書寫是生活化的書寫。相反,在古人那裡,日常書寫與藝術書寫二者之間往往是一念之差。正是因為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實用性的書寫才不時反轉為藝術書寫,才在有意和無意之間產生了豐富多彩的書法經典作品。

 

二、書法與今人的日常生活

今天,書法不再是日常必不可少的書寫工具,它有沒有理由就此退出我們的日常生活?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專家們分別從“書法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書法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書法對於個體人生的指導意義”“書法與其他藝術門類以及不同學科之間的關係”等四個方面,細致地探討了書法藝術回到日常生活的各種可能性以及回歸的具體路徑與操行方法,為中國書法在當代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許多有益的思路與設想。

 

蘇成海在《書法與醫療養生》中系統論述了書法在養生方面的獨特功效。在唐代就被稱為“特健藥”的書法,因為動靜結合,剛柔相濟,虛實相通,今天依然同打太極、練氣功一樣,可以融匯全身氣血,調和身體機能,鍛煉關節肌肉,平衡神經系統,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抗病能力,預防疾病,延緩衰老,是“有病療疾,無病養生”的醫藥良方。

 

趙錕在談到書法與情感表達關係時告訴我們,書法在每個時代裡都承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即:情感的抒發,在星河的轉換中傳達出多少人內心的喜悅或是惆悵。今天,我們有些欲語還休的、有些難以啟齒的、有些無人可訴的情愫,如果可以通過書法浸潤在筆尖,則會比泛濫的微信表情包顯得優雅而深沉許多。

 

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周斌在《書法與國際文化交流》講座時特別強調,中國書法是一種身心合一的體驗型文化,這使得書法練習的過程對於讓世界人民理解中國文化是有幫助的。周斌先生經常在聯合國等各種機構講學,通過在西方高層包括聯合國官員、高等院校、各國政界中傳播中國書法,極大地推進中國公共外交的發展,實現花小力氣辦大事的效果。這些官員在潛移默化的文化交流中,回到本國成為在其國家傳播中國文化的大使。

 

欽瑞興先生通過《書法與大陽山的文化旅遊》告訴我們,畫龍點睛的書法文字題刻,在景觀開發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它賦予大自然生命和靈氣,使靜態的景物被賦予了動態的情趣和靈性,大大豐滿了蘇州西部大陽山景點的文化意蘊,豐富了大陽山旅遊的思想內容,開拓了大陽山旅遊的新境界,從而提升遊人的審美情趣。

 

曹林娣的《書法與蘇州園林》分析了蘇州園林甲天下的真正原因:蘇州園林將書法的個性特徵與園林的意境合二為一,真乃生花妙筆,渾然天成之境,是書法藝術與其他藝術門類結合的完美的典範。書藝與園藝互相依存、互滲互融。園林借書法以題辭,辭出而景生。題辭乃書法美的跡化,彼此如膠似漆,不分軒輊。

 

王偉林先生在談到蘇州歷史文化名城成因的時候,也指出了書法在其中的巨大貢獻:“兩千五百年的文化積澱在蘇州熠熠生輝。影響著中國書法史的吳門書派著名書法家是蘇州的財富,書法藝術深深地影響著蘇州人的生活,裝點著蘇州這座城市。蘇州文化也因書法、篆刻的渲染而更顯深沉與厚重。總之,書法在生活中不斷地彰顯著自己的文化底蘊,在實踐中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蘇州人,至今仍是蘇州城市的一張靚麗的明信片。” 

 

當論及書法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時,邵秉仁先生指出:很多人往往忽視了書法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綜合體,學習書法更重要的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正如《左傳》中所說:“毛之不存,皮將焉附”。如果沒有傳統文化的內涵,書法本身將失去其獨有的魅力,蒼白一片;如果沒有書法對傳統文化的記載,那麼傳統文化也將失去其獨特的載體。

 

關於書法對於人生的指導意義,今年95 歲高齡的書法家李鶴云先生站在講臺上,用他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他的一生就是書法的一生,在他人生的每個重要階段,他曾經單純喜歡的書法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書法讓他人生的許多偶然變為了必然。王忠良在談到書法與翁同龢的文化人生時也指出,因為書法,“翁同龢的一生,具有多重身份,是光輝的一生,也是文藝的一生。” 

 

王建良、楊文濤、趙杏根、張建初、劉新惠以及邵楠、陸家衡、周維虎、於明詮、錢建中、馮一、大癡等專家的講座,則通過揭示書法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邏輯,探討書法與人生以及生活之間的內在聯繫,從而闡明書法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核心,它還是中國傳統文化鮮活可感的樣本。如果了解書法文化在中國漫長歷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就不至於無從入手,我們的生活更不會迷失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學者吳繼恒先生、香港大學陳岸峰先生的講座聚焦於書法與港臺人日常生活的關係。聽了他們兩位先生的講座,我們發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今天仍在大陸和港臺民眾的血脈裡流淌,是我們共同的命根和精神家園。

 

毛秋瑾、張平、朱斌生、歐陽志剛、王偉明、張士東、潘振元、王衛峰、周聯一、姬長明、劉鋒杰、朱志榮、劉澤安、陶先剛、韓忠浩、陸慶、酈方、周新月、孫玉林、吳繼霞等專家的講座,側重研究了書法與其他學科、其他藝術門類如篆刻、詩詞、繪畫(包括西方繪畫)、評彈之間的和諧、共振關係。例如,在談及書法與教育的關係問題上,費之雄《書法與家庭教育》、汪鳴峰《書法與師承教育》以及謝劍雄《書法與中小學教育》無一例外地聚焦教育的體制問題。他們指出,在學校應試教育幾乎一統天下的今天,從古延續至今的書法家庭教育、書法師承教育和書法藝術教育變得異常重要,因為父子之間、師徒之間的私人教育以及身心合一的書法藝術教育可以彌補公共教育和應試教育的諸多不足。不得不說,這些講座選題的角度都十分獨特,提出的觀點亦十分新穎,不僅對研究書法藝術自身問題有益,對研究其他藝術門類乃至對其他學科都具有極大地啟發和幫助作用。

 

書法與修身、書法與文字學、書法與活法、書法與《大唐西域記》、書法與生活之道、書法與中國其他藝術形式之間的關係、書法與大學校長、書法與太極拳、書法與修身、書法與《勸善書》、書法與公務員的形象塑造……限於篇幅,筆者在此不能一一敘述每一場講座的具體內容。聽了專家們的講座,我們有理由相信,書法實用的天地極其廣闊,書法雖然退出了日常實用書寫工具的領域,但在今天的社會仍然大有作為,書法藝術還可以回到生活,回到精神生活的坦途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生活還是書法詩性為理想的棲居地。

 

三、書法與商業的關係

目次

讓書法回到生活的境域裡(代序)逢成華|1 

 

書法與書法家李鶴云的人生(李鶴云)| 1 

書法與我的家庭教育(費之雄)| 5 

書法與書寫姿勢的演變(張朋川)| 10 

書法與園林(曹林娣)| 13 

書法與文字學(張士東)| 18 

書法與良渚文化文字(潘振元)| 22 

書法與傳統文化(邵秉仁)| 28 

書法與西方現代繪畫(葛鴻楨)| 33 

書法與中國其他藝術形式的關係(葛鴻楨)| 37 

書法與傳統文化習得(陸家衡)| 42 

書法與東漢碑刻(華人德)| 45 

書法與美女(大 癡)| 50 

書法與《黃帝內經》(陶先剛)| 54 

書法與公務員素質(錢建中)| 59 

書法與室內裝潢(朱斌生)| 70 

書法與美學(劉鋒杰)| 74 

書法與追蹤古人的書寫動作(劉 濤)| 78 

書法與養生(蘇成海)| 83 

書法與詩歌(歐陽江河)| 89 

書法與大陽山文化旅遊(欽瑞興)| 93 

書法與藝術設計(朱樹民)| 98 

書法與生活之道(趙杏根)| 103 

書法與廣告創意(王偉明)| 107 

書法與武術(酈 方)| 112 

書法與師承(汪鳴峰)| 117 

書法與酒(周新月)| 127 

書法和清代的詩歌(馬亞中)| 131 

書法與人機工程學(韓忠浩)| 139 

書法與人生(張建初)| 144 

書法與印章(陳道義)| 153 

書法與臺灣人的日常生活(吳繼恒)| 158 

書法與藝術品鑒定(張之望)| 162 

書法與文論(朱志榮)| 167 

書法與尺牘收藏(李超德)| 172 

書法與東晉社會審美文化(祁小春)| 176 

書法與唐代的行政([意]畢羅)| 181 

書法與活法(劉新惠)| 185 

書法與竹刻(倪小舟)| 190 

書法與紫砂壺(王淵清)| 196 

書法與繪畫(王淵清)| 202 

書法作品《聖教序》與文學作品《大唐西域記》(王淵清)| 207 

書法與陶瓷藝術(顧曉宇)| 212 

書法與心理學(吳繼霞)| 216 

書法與石刻(寧方勇)| 221 

書法與太極拳(孫玉林)| 226 

書法與蘇州人的日常生活(陶文瑜)| 230 

書法與《道德經》(劉曉虹)| 234 

書法與市場淺談(林 爾)| 239 

書法與人的文化特質(於明詮)| 243 

中國書法與傳統民俗文化(沈建東)| 249 

書法與文字學(王衛峰)| 256 

書法與甲骨文(姬長明)| 265 

書法與國際交流(周 斌)| 270 

書法與傳統文化習得(周偉虎)| 275 

書法與名城蘇州(王偉林)| 286 

書法與翁同龢的文化人生(王忠良)| 291 

書法與傳媒(高 坡)| 296 

書法與信札(徐世平)| 300 

書法和情感表達(趙 錕)| 304 

書法與教育(謝劍雄)| 308 

書法與文人畫(盧月龍)| 313 

書法與室內設計暢想(歐陽志剛)| 318 

書法與建築(張 平)| 326 

書法與評彈(繆育平)| 330 

書法與我的生活(楊文濤)| 335 

書法與公務員的形象塑造(逢成華)| 340 

書法與人體藝術(逢成華)| 345 

書法與民國大學校長(邵 楠)| 349 

書法與詩詞(許晨曦)| 355 

書法與修身(馮 一)| 367 

書法與科學(陸 慶)| 373 

書法與《勸善書》(王學雷)| 378 

書法與香港人的日常生活(陳岸峰)| 383 

書法與社會交往(毛秋瑾)| 387 

書法與建築(錢曉冬)| 392 

東漢隸書碑刻(華人德)| 399 

書法與西方現代繪畫(葛鴻楨)| 409 

書法與中國其他藝術形式的關係(葛鴻楨)| 428 

書法與養生(蘇成海)| 446 

秦磚漢瓦與書法(周聯一)| 460 

唐代行政與書法([意]畢羅(PietroDe 

Laurentis))| 482 

書法的文化特質與書法家文人化(於明詮)| 490 

書法與日常生活——以甲骨文為例(姬長明)| 497 

文人畫與書法(盧月龍)| 504 

書法與科學(陸 慶)| 522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及其突破(陳岸峰)| 532 

閱讀還是觀看:晚清書家與勸善書(王學雷)| 553 

書法和蘇州人日常生活的相關性(代跋)(陶文瑜)| 567 

尋找旅遊生活中的費之雄書法對聯(董璐堯)| 572 

 

講座專家簡介| 575 

後記| 595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0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