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日托米爾-別爾季切夫:德軍在基輔以西的作戰行動1943年12月24日-1944年1月31日(全二冊)(簡體書)
滿額折

日托米爾-別爾季切夫:德軍在基輔以西的作戰行動1943年12月24日-1944年1月31日(全二冊)(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69.8 元
定  價:NT$ 1019 元
優惠價:87887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蘇德戰爭口碑之作,客觀再現一個重要但鮮為人知的東線戰役,詳細而精心地填補一段被遺忘的東線歷史空白。

1943年12月24日,蘇聯紅軍對馮•曼施泰因指揮的德國“南方”集團軍群發起一連串冬季攻勢,總體目標是解放被德寇佔領的烏克蘭西部。蘇軍首場進攻戰役由瓦圖京將軍率領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轄內部隊遂行,打擊裝甲兵上將勞斯指揮的德國第4裝甲集團軍。蘇聯歷史學家們稱之為日托米爾—別爾季切夫進攻戰役。

三周內,瓦圖京轄內部隊取得一場壯觀的勝利,在各個地段逼退第4裝甲集團軍。他們解放了日托米爾、別爾季切夫和該地域另外一些城鎮,截至1月中旬,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已實現幾乎所有初期目標。但此時,馮•曼施泰因已抽調第一裝甲集團軍司令部協助防禦,德國人開始對許多蘇軍前進部隊過度拉伸的陣地展開一連串反衝擊,意圖恢復支離破碎的防線。德軍在接下來三周實施的這些反衝擊,成功地形成一系列鬆散的包圍圈,給紅軍的人員和物資造成相當大的損失,終恢復某種形勢的連貫防禦陣地。儘管如此,馮•曼施泰因取得的有限勝利僅僅是暫時的。蘇軍的突擊和德軍的反衝擊為紅軍冬季攻勢接下來兩場戰役創造了先決條件,這兩場戰役是科爾孫—舍甫琴柯夫斯基進攻戰役和羅夫諾—盧茨克進攻戰役。

這場重要但被忽略的戰役拉開了紅軍解放烏克蘭西部的帷幕,本書對這段歷史作出詳細而又精心的研究。基於德國第1、第4裝甲集團軍未公開的記錄,輔以作戰序列數據,本書提供了德軍為應對蘇軍攻勢而採取的作戰行動詳盡的逐日記述。書中還生動地描述了德軍戰地指揮部門的策劃和決策過程,他們不僅要實施一場機動防禦,還要展開一連串反衝擊,歸根結底,面對紅軍不斷增強的實力和技巧,德國人所能做的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

這段歷史分為兩卷,共同涵蓋了發生在1943年12月24日至1944年1月31日的作戰行動。第一卷描述截至1944年1月9日的戰事,這段時間裡,德國軍隊被蘇軍的猛烈突擊逼退。第二卷涵蓋1944年1月10日至31日的戰事,描述德國人為竭力穩定已超出他們控制範圍的態勢而展開的一連串反衝擊。

作者簡介

(英)斯蒂芬•巴拉特
從事防務工作超過25年,大多數時間在德國度過。他在軍事歷史許多不同方面的研究做出貢獻,但主要致力於二戰期間德國軍隊的作戰行動。這是他的第一部著作。

譯者簡介
小小冰人

軍事歷史譯者。從事二戰史的研究與翻譯十幾年,翻譯戰史類作品近50部,包括《東進:蘇德戰爭1941—1943》《焦土:蘇德戰爭1943—1944》《空中英豪:美國第八航空隊對納粹德國的空中之戰》《致命打擊:一個德國士兵的蘇德戰爭回憶錄》《普魯士之戰:1944—1945》《諾曼底的六支軍隊:從D日到巴黎解放(1944年6月6日—8月25日)》等多部作品。

日托米爾—別爾季切夫進攻戰役,蘇聯軍事歷史學家們將之描述為1943/1944年冬季戰略攻勢中的第一場行動,但其策劃工作開始時,基輔周邊先行展開的行動仍在進行中。日托米爾—別爾季切夫戰役開始於1943年12月24日並持續至次年,雖然蘇聯人1944年1月14日結束進攻,但德軍隨之而來的一連串反突擊直至月底才告一段落,其重點隨即轉向解救科爾孫包圍圈。從時間安排角度看,這只是一場過渡性戰役,介於1943年夏/秋季與1944年冬/春季戰略攻勢之間。蘇軍最高統帥部決定發起日托米爾—別爾季切夫進攻戰役時,基輔防禦戰役仍在進行中,因此,策劃工作受到這些行動嚴重影響。基輔進攻戰役期間,蘇軍力圖將柳捷日的第聶伯河登陸場擴大為一個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屯兵場,攻往西南方的別爾季切夫和文尼察,同時將側翼拓展到西北方的科羅斯堅和東南方的白采爾科維。這場攻勢開始於1943年11月3日,蘇軍穿過法斯托夫後遭到遂行防禦的德軍攔截,到11月11日,德國人阻擋住蘇軍的推進。在第48裝甲軍率領下,德國第4裝甲集團軍隨後展開一系列反突擊,力圖消滅蘇軍已相當寬大的登陸場。

德軍的第一個行動是打擊蘇軍部署在法斯托夫以南的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雖然他們迫使蘇軍的推進陷入停滯,但這場反突擊並未取得實質性進展,沒能逼退對方。(描述紅軍時,本書交替使用“蘇聯人”和“俄國人”這兩個詞,僅僅是方便起見。使用“俄國人”這個詞時,並不代表任何特定國籍。)第一場反突擊陷入停頓後,第48裝甲軍11月12日展開第二場反突擊,向北攻往法斯托夫與日托米爾之間。德軍穿過布魯西洛夫,旋即轉身向西直撲日托米爾,11月20日將其重新奪回。取得這一戰果後,第48裝甲軍再度轉向東面,這次瞄準的是基輔。11月25日,德軍重新發起的反突擊已到達布魯西洛夫,但越來越大的傷亡和蘇軍的頑強抵抗迫使該軍停止進攻並變更部署。到12月5日,該軍已做好準備,並從日托米爾以北陣地再度出擊,這次直奔東北方的拉多梅什利和馬林。該軍初期進展順利,有效肅清捷捷列夫河與伊爾沙河之間地域,但蘇軍著手將越來越多的預備隊投入戰鬥,最終使該軍的突擊陷入停滯。截至12月15日,第48裝甲軍幾乎未取得任何進展,兩天后,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部取消進攻,以變更部署。德軍下一場反突擊開始於12月19日,這次在更西面,打擊部署於科羅斯堅東南方的蘇軍部隊。經過數日激戰,這場進攻再度發生動搖,12月22日,第48裝甲軍被迫停頓下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第1方面軍對“南方”集團軍群左翼發起深具毀滅性的新攻勢。這場攻勢幾乎使烏克蘭境內德軍之北翼陷入崩潰境地,給德軍造成無可彌補的傷亡,也為德軍在烏克蘭的下一場災難,即科爾孫包圍圈,以及長期驅逐該地區的軸心國軍隊創造出最直接的先決條件。

本書描述的是1943年12月底至1944年1月末,德國第4和第1裝甲集團軍為應對蘇軍日托米爾—別爾季切夫進攻戰役所採取的軍事行動。這套兩卷本專著敘述該戰役的主要階段和德軍的應對。第一卷涵蓋蘇軍1943年12月24日發起進攻至1944年1月9日期間的作戰行動。雖然蘇軍的進攻一直持續到1944年1月14日,但德軍1月10日發起首次反突擊時,蘇軍的進攻已達高潮。這個日期標誌著重點和主動權的明顯變化,因而成為結束第一卷最恰當的節點。第二卷涉及的是1月10日至月底的作戰行動,外加一些附錄。

本書的敘述主要基於德國第4、第1裝甲集團軍作戰處撰寫並保存下來的相關記錄,包括戰時日誌、兩個司令部收到並下達的命令轄內各軍部提交的態勢報告。因此,書中呈現的歷史實際上是德軍相關人員所見、所理解、所記錄的作戰行動,雖說代表的是官方記錄,但讀者們應該記住,這仍是一種片面觀點。官方記錄並不能保證每個方面的準確性,就像人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犯下的錯誤。儘管如此,這些資料畢竟是官方記錄。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相關記錄中的許多文件由下級軍官撰寫,但通常都經過高級參謀人員審核和簽署。這些原始資料收藏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聯邦檔案館(軍事檔案部),美國國家檔案館將其複製成微縮膠片,是T-313號檔案的組成部分。本書腳注引用的參考文獻並未列出膠片的具體卷數和幀數,但可以指出,與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部相關的所有記錄都在第69-73卷,而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部的相關記錄是第372-399卷。已公開的資料為這些原始檔案提供了補充,由於數量不是太多,本書在腳注處列出相關出版物的詳情,並未將其單獨列為參考書目。書中還使用蘇聯方面已出版的著作作為蘇方主要資料來源,腳注中也提供了這些出版物的詳情。由於本書敘述的是德方作戰行動,蘇方資料的使用一般只限於對其高層策劃工作的探討。

書中未對相關文件或作戰行動本身做出重要分析或評論,除非是相關記錄中含有當時參與者所做的分析和評述。要做出詳細而又客觀的分析,必須獲得參戰蘇軍部隊的相關記錄,但這不在本書探討範疇。

一系列同時進行的軍事行動,有時候關聯較大,有時候關聯較小,對此加以描述較為困難,特別是在這些行動都是對一場計劃中的攻勢所做的應對這種情況下。若按時間順序解決這個問題,呈上各裝甲集團軍的作戰日誌較為有效,但這意味著要冒上喪失軍、師級一切連續性,以及發生在下級指揮層不斷變化的發展的風險。另一方面,根據各軍各師的作戰地帶加以敘述也存在一些問題,因為每個作戰地帶基本都依賴於友鄰區域的行動。不過,本書的目的是從集團軍司令部的視角提供一份對德軍作戰行動的記述和描繪,採用作戰日誌可能是最佳解決途徑。因此,書中的敘述有時候會讓人感到不連貫或過度伸展,但這是為逐日記述軍事行動不得不付出的代價。所有信息均已提供,可能需要讀者們以更好的記憶力,聯繫上下文去理解一切特定時間的作戰行動。本書附帶的地圖在這方面應有所幫助。選中這一層級是基於作戰地域的規模,以便使讀者們掌握戰役範疇內相關事件的最佳全景。日托米爾—別爾季切夫戰役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上文提及的兩個德國集團軍司令部,儘管在戰役第一周,第4裝甲集團軍憑一己之力守衛整個防區。將注意力集中於集團軍級文件,我們得以在可控範疇內闡述作戰行動,同時對至關重要的決策過程加以關注。著眼于軍,甚至是師一級的記錄,能瞭解到更多戰術事宜,但在更高層面上不得不作出大量假設。同樣,著眼於集團軍群的記錄,能從整體上瞭解德軍左翼與烏克蘭西部戰役相關的決策和行動,但為此付出的代價是缺乏相關細節,從而使本書淪為一部描述德軍在該地區作戰行動的簡述。因此,集團軍級文件為闡述德軍針對蘇軍攻勢所做的應對提供了一個理想範疇。

集團軍級文件中,將最重要的資料分成三個類別較為適宜:作戰參謀撰寫的戰時日誌;各軍級指揮部分別在早晨和晚間呈交的晨報和每日報告;裝甲集團軍司令部下達的命令和指示。這裡需要對第二個類別稍加解釋。每日日終前,各軍部彙編一份關於各自作戰地帶內所發生事件的簡報,這份 “Tagesmeldung”(每日報告)應在夜間呈交裝甲集團軍司令部,一般是18點至20點間,有時候也會遲至21點。每天早上,通常是5點至7點間,各軍部還應提交一份類似報告,涵蓋昨日傍晚和夜間所發生的情況,也就是上一份每日報告後所發生的一切,這份報告稱為“Morgenmeldung”(晨報)。使用這些資料對事件加以描述時,相關腳注中會闡述這些報告。作戰日誌和作戰指令也以腳注標出,另一些不屬於這三大類的文件同樣如此。腳注編號使用的方法也需要加以解釋。通常會在介紹一份新文件資料的首句結尾處插入一個腳注,例如,描述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部下達的一道命令,會在新段落的首句加入一個腳注,給出該文件的日期和出處。這一段剩下的部分,或是偶爾超出該段落的內容,也引自同一份資料來源,但參考文獻只在最初的腳注中出現一次。

為規範第4裝甲集團軍的內部報告,集團軍參謀長范戈赫爾少將1943年12月15日致信各軍參謀長,提醒他們準確書寫戰術報告的必要性。(第4裝甲集團軍作戰處,1943年12月15日簽發的命令,無編號。)范戈赫爾在信中指出,裝甲集團軍司令部收到的許多報告不符合既定指示,導致集團軍參謀人員不得不提出追加問題,以掌握全域。各軍一次次使用“強大”、“最強大”、“優勢兵力”這些詞闡述敵人的進攻,而對炮火的描述則是“持續的猛烈炮火”或“密集炮火”。無論彙報的真實情況如何,這些詞實際上成了口頭禪或常用語,事實證明,這種報告根本無法準確描述任何地方所發生事情的當前狀況。他舉了幾個例子。幾周前,某軍部將蘇軍的一場炮擊描述為 “持續的猛烈炮火”,之後,范戈赫爾親自與該地段的一名團長探討此事。這位團長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親身經歷過真正的“持續的猛烈炮火”,他告訴范戈赫爾,雖然敵人肯定沒有節約炮彈,但這場炮擊無法同“持續的猛烈炮火”相提並論。在另一起事件中,下級部門報告,敵人發起“強大的”步兵突擊,但事後證明,對方不過是以連級兵力遂行偵察行動而已。

范戈赫爾提醒各參謀長,戰術報告不應帶有感情色彩和模棱兩可的態度,為在這方面提供幫助,他提出一套關於報告術語和標準的新制度。

敵人以超過團級兵力發起的一切進攻不再以估計人數上報,應以俘虜的交待或繳獲的材料為基礎做出彙報。另外,任何一場涉及300人以上的進攻報告,應對敵人的進攻規模做出預估。范戈赫爾要求各軍參謀長日後使用這套術語,不得再用“強大”、“優勢兵力”這些詞。這套術語在對日後作戰行動的闡述中佔有重要地位,讀者們會發現,評估本書描述的個別進攻行動的規模時,記住這些數字很管用。對所有進攻所做的描述都依據防禦部隊提交的報告,因此,應該符合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部的指示。

本書描述德方部隊和機構時使用德國軍事術語,這具有兩方面目的。第一個原因是在這部基本上是闡述德方作戰行動的書中保留這些部隊和機構的正確名稱,同時使讀者們有機會見到其原來的名稱。其次是與蘇方部隊和機構形成一個簡單對比,後者已譯為英文對等單位。對不熟悉德方術語的讀者,本書提供了一份術語、縮寫和英譯列表(譯注:書中直接使用的德國軍事術語和縮寫都已翻譯成中文,因而未翻譯這份對中國讀者來說並不需要的列表。)。

這裡還要對地名加以說明。首先要指出,書中描述的作戰行動,所發生地區的村鎮,根據所使用的語言具有不同的名字。對母語是英語的人來說,這個概念其實很常見,“Germany(德國)”就是個好例子。德國人稱自己的國家為Deutschland,與使用英語的稱謂完全不同。至於本書,可以用Rovno為例說明這一點。Rovno是對俄語西裡爾文的直接音譯,烏克蘭語稱之為Rivne,而波蘭語的稱謂是Rowne。這裡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種情況,即,在何處使用烏克蘭語地名或波蘭語地名更加準確或更為恰當,但本書使用的是俄語地名,這樣更加簡單,更具一致性。查詢該地區最新的當地地圖時可能會不盡如人意,但參照俄羅斯軍用地圖應該會更容易些。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德國人翻譯俄語地名用於他們的軍用地圖時並非全然無錯,所以他們的報告和作戰日誌中的相關條目經常出現拼寫錯誤。該地區的俄國地圖同樣如此,這些地圖依照的是較老的地圖,某些情況下參照波蘭,甚至是奧匈帝國的地圖,自然存在一些抄寫或拼寫錯誤。這一切意味著任何一處地名可能會以多種不同方式拼寫,在這種情況下,將相關記錄與地圖加以對照,難免會讓人產生困難和沮喪感。有些地名更容易產生這種情況。對此需要加以指出的是,許多烏克蘭和波蘭地名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便發生變化,這就意味著德方記錄中出現的某些地名,在現代地圖上根本找不到。這自然導致對照工作難以跟上近期的製圖。在另一些情況下,某些鄉鎮根本就沒有標注在地圖上,無論是當時或今日的地圖。儘管存在這些問題,但本書內文使用的地名大多出現在書中採用的美國陸軍製圖部門繪製的地圖上,在必要處,一些拼寫錯誤已加以糾正。對某些依然含糊的問題,書中添加腳注予以澄清,但令人遺憾的是,仍存在一些前後矛盾之處,這一點無法避免。

目次

“東線文庫”總序

鳴謝

前言和資料說明

第一章 蘇軍的狀況——策劃和部署

第二章 德軍的狀況

第三章 初步突破

第四章 進攻擴大

第五章 第4裝甲集團軍後撤

第六章 防線分裂

第七章 胡貝接手指揮

第八章 第1裝甲集團軍分裂為三部

第九章 攻勢放緩

第十章 準備反突擊

第十一章 “冬季旅行”行動

第十二章 蘇軍轉入防禦

第十三章 穩定烏曼周圍的防線

第十四章 封閉北部缺口

第十五章 穩定左翼

第十六章 左翼仍未封閉

第十七章 為“瓦爾特勞特”行動加以準備

第十八章 “瓦爾特勞特”行動,第一階段

第十九章 “瓦爾特勞特”行動,第二階段

第二十章 尾聲

附錄 德軍作戰序列

附錄 1944 年1 月1 日的蘇軍作戰序列

附錄 1944 年1 月20 日的匈牙利軍隊作戰序列

附錄 1944 年1 月15 日,國防軍駐烏克蘭司令的作戰序列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8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