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春秋戰國(簡體書)
滿額折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春秋戰國(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6 元
定  價:NT$ 276 元
優惠價:87240
領券後再享88折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周王朝解體的同時,中國古代社會秩序也逐漸崩潰,中國進入戰亂頻仍的春秋戰國時代。在“禮崩樂壞”的過程中,這個時代也孕育出了許多新生事物,對整個中華文明的發展起到了導向作用。本書通過對《左傳》《史記》等大量古典文獻的引用,從這一新的角度來更加積極地解讀這一段歷史。

作者簡介

◎著者簡介

貝塚茂樹(1904—1987),日本東洋歷史學家、中國古代史專家、京都大學教授,致力於甲骨文和金文等古代史料的研究。著有《貝塚茂樹著作集》(共十卷)。

◎譯者簡介

張蠡,1994 年畢業于西安外國語大學日語系,留校任教。2001 年在日本福井大學取得教育學碩士學位。現任西安外國語大學日本文化經濟學院副教授。主編《實用日語口譯教程》《日語近義詞辨析詞典》等。共譯日本醫師日野原重明的健康系列叢書之《臨終關懷》;獨譯夏目漱石的短篇小說《信》等。

 

名人/編輯推薦

日本史學泰斗貝塚茂樹編寫,為讀者講述中國春秋戰國那個大動盪時代的歷史,深入分析春秋戰國時代留給中華文明的印記。

編輯推薦

☆本書的作者貝塚茂樹,是日本史學界的泰斗,在甲骨文和金文方面都有較深的造詣。

☆本書既有學術書籍的優點——嚴謹細緻、思想深刻,又不乏一些豐富有趣的 歷史故事、學界逸聞,語言平實卻不平庸,觀點獨到卻不偏頗。

 

目次

第一章 春秋和戰國/1
第二章 尊王攘夷的旗幟/19
第三章 問鼎輕重/40
第四章 賢人宰相的出現/60
第五章 貴族社會的崩潰、孔子的出現/73
第六章 臥薪嚐膽/87
第七章 時代轉動/106
第八章 進入戰國、領土國家時代/117
第九章 開明君主的出現/131
第十章 產業革命——鐵器的普及和農業的發展/143
第十一章 工商業的發展/154
第十二章 商業城市的誕生/167
第十三章 百家爭鳴/182
第十四章 勞作者的哲學——墨子和許行/194
第十五章 旁觀者的哲學——老子和莊子/210
第十六章 商鞅變法/222
第十七章 胡服騎射/242
第十八章 合縱連橫/258
第十九章 屈原的悲哀/284
第二十章 秦趙、燕齊的攻防/299
第二十一章 遊俠橫行/319
第二十二章 接近統一/331
關係年表/337
解 說/343
出版後記/356

書摘/試閱

第十三章 百家爭鳴

 

 

 

渴望人才

 

春秋時代中期到戰國時代發生的社會、經濟大變動提高了其中堅力量庶民階級的地位。由於束縛他們的嚴酷統治有所緩和,再加上經濟實力的提升,他們也獲得了做學問的自由。另一方面,當時的諸侯們拼命富國強兵,不停地尋求有一技之長之人。有這麼一個故事:

 

楚國將軍子發尋找技藝高超之人。楚國有一個擅長偷盜的男子前去謁見,子發立刻會見並熱情款待了他。之後不久,齊軍進犯楚國。子發率軍禦敵,屢戰不敵齊軍。

 

這時,那個神偷請戰說:“我有一個小計策,願為您效勞。”(臣有薄計,願為君行之。)

 

子發連解釋都沒聽就應允了。神偷趁夜色的掩護,把齊國將軍的睡帳卸下偷回。

 

子發派人送還說:“我們去打柴的士兵撿到您的帷帳,特地趕來奉還。”(卒有出薪者,得將軍之帷,使歸之于執事。)

 

第二天神偷又前去把將軍的枕頭偷來了,子發又派人送還。第三天又出去把將軍的發簪偷來了,子發又一次派人送還。齊軍非常驚懼。

 

將軍說:“如果今天再不撤退,楚軍恐怕要派人來取我的頭了。”(今日不去,楚君恐取吾頭。)於是齊軍撤退。

 

像這樣,無論什麼技能,只要有一技之長之人都能受到尊重。甚至連嗓門大也行,因為在危急關頭,向對岸呼叫渡船需要嗓門大的人。當然這種風氣也有弊害。

 

王登是晉中牟縣(現在的河南省中牟縣)的一縣之長。一天他向上推薦兩名士,襄王分別賜予了土地宅邸。於是中牟縣有一半人都爭先放棄耕作,賣掉土地,開始做學問。

 

還有趙武靈王要攻中山國,派李疵前去刺探。

 

李疵說:“可以攻打。”(可伐也。)

 

“為什麼可以攻打呢?”(何以?)

 

“中山的國君去探望了躲在窮巷中的七十家潦倒之士。”(中山之君,所傾蓋與車,而朝窮閭隘巷之士者七十家。)

 

“這不是賢君嗎?怎麼能攻打下來呢?”(是賢君也,安可伐?)

 

“不是這樣的。君主選拔士,人民就追求虛名而不守其本職工作;君主探望賢者,耕田之人就會怠惰,戰士就會洩氣。這樣怎能不亡國呢?”(不然。舉士,則民務名不存本;朝賢,則耕者惰而戰士懦。若此不亡者,未之有也。)

 

因為是這樣一個時代,所以就出現了培養人才的教師。第一位就是春秋末期的孔子,第二位是戰國初期的墨子。關於墨子會在下一章中詳述。

 

 

 

最早的教育家母親

 

如果人人追求出人頭地,教育興盛的話,就會出現醉心教育的母親,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孟母。少年孟子喪失求知熱情時,其母剪斷織布予以訓示的故事在前面已經講過了。《古列女傳》中在這個故事之前還記載了孟母三遷的故事。據說孟子少年時代,和小朋友一起玩葬禮遊戲,又是大哭又是模仿下葬,孟母認為所住之地不適合孩子成長,於是就搬到了市郊。這回孟子又模仿商人玩起做生意的遊戲,他母親認為這地方對孩子成長也不利,就搬到了學校附近。這次孟子開始模仿祭祖之禮做一些高雅的遊戲,孟母總算放心了。

 

孟子出生在現位於山東省的一個叫作鄒的小城,很多年以前我曾去過。那是一座寂寥的鄉下小鎮,從祭祀孟子的“亞聖廟”前隱約可見遠處秦始皇曾登頂立碑的嶧山。流過這座小鎮的小河邊上立著一道門,匾額上寫有“三遷故址”,孟子的故居位址就在這附近。

 

西元前370 年前後,孟子生於與魯國南部相鄰的一個叫鄒的小國。其家族屬於魯孟孫氏的一個分支,被稱作孟氏,但孟子卻並未受其惠,他父母的名字也未被記載。孟子在二十歲左右時因崇拜孔子,跑去魯國跟在孔子的孫輩子思門下學習,進一步完善了儒學理論。

 

 

 

稷下學士

 

西元前335 年,孟子第一次去當時聞名天下的齊都臨淄,那年他三十六歲左右。彼時齊威王重學問,網羅天下學者,在臨淄西門的稷門外分與宅邸供其居住,所以這些人被稱為“稷下學士”或“稷下先生”。他們得到齊王的資助,無意為官,而是站在自由的立場上議論政治、著書立說。這群人中有一個姓淳於名髡的人。孟子是王的上賓,不屬於稷下學士,但是卻屢次與淳於髡進行辯論。

 

淳於髡問道:“男女授受不親是禮嗎?”(男女授受不親,禮與?)

 

孟子回答:“是禮。”(禮也。)

 

淳於髡問道:“那如果嫂子溺水了怎麼辦?能出手相救嗎?”(嫂溺則援之以手乎?)

 

孟子回答:“嫂子溺水而不伸手搭救那是豺狼啊。但是出手施救不是禮,是權宜辦法。”(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淳於髡繼續追問:“那如今天下就如同溺水一般,你為什麼不拯救呢?難道不應該權宜相救嗎?”(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孟子答道:“救溺水之天下應該以正確的道去施救,救溺水的嫂嫂用手就可以了。難道你要用手去救援天下嗎?”(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從這個短短的辯論中我們就可看出孟子的雄辯。他的辯論就如同一把奪下對方砍過來的刀,間不容髮地砍倒對方。當然,淳於髡並不是真的主張用手拯救天下。他主張的是拯救當今混亂之世,不應該拘泥於理想論和純理論,應該更立足于現實採用實際權宜之策。與此不同的是,孟子是始終堅持尊崇先王之道的理想派。理想派和現實派,這是永遠也不相交的兩條道路。

 

 

 

奴隸出身的詼諧之士

 

淳於髡是個身高不足五尺的矮小男人,而且相貌奇特。他家境貧寒,少年時被父母當作借款的抵押,父母到了期限也沒能還上錢使他淪為了奴隸,之後他和女奴隸結了婚。這種奴隸在當時叫作“贅婿”,但不是後世所說的“入贅”的意思,而是指債務奴隸。債務奴隸如果運氣好,還清了債務就有可能被釋放,所以比起其他奴隸的釋放條件要多少寬鬆些。淳于髡雖然在少年時代曾淪為奴隸,但是後來由於某件事情可能被釋放了。他之後作為稷下學士非常有名,但人們都傳言說他“本髡男也”(古代中國的刑法,把罪犯變為奴隸時,會給他們剃掉頭發,戴上鐵制頸環。前者稱髡,後者稱鉗。因此髡就有奴隸的意思),還給他取個綽號叫髡。他不是那種會耿耿於懷的人,反而覺得很有意思,主動自稱髡。

 

淳於髡不僅是稷下學士之一,還是他們的大前輩。他以博聞強識著稱,但正因為以前是奴隸出身,所以並沒有系統地做過學問。他只是通過對君主和大臣等的察言觀色,揣測其意圖,可以說非常機智。而且他具有一種天分,能詼諧並意味深長地發表出其不意的見解。

 

 

 

不鳴不飛

 

齊威王剛即位之時,喜好長夜之飲(即使天亮了,也關上門點上蠟燭繼續酒宴),沉溺于酒宴荒廢國政。為此國家幾近滅亡,卻無一人敢於勸諫。

 

這個時候,淳于髡知道王喜歡猜謎,就出了這麼一個謎:“一隻大鳥飛落在大王您的庭院裏,三年裏既不飛也不叫,大王您知道這是什麼鳥嗎?”(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不知此何鳥也?)

 

威王當即回答道:“這鳥不飛則已,一旦飛起來就沖天而去;不鳴則已,一鳴就震驚世人。”(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說完就召集縣令七十二人進行賞罰,動員軍隊主動出擊,所有諸侯都驚駭不已,把掠奪的土地還給了齊國。

 

 

 

仰天大笑

 

西元前349 年,楚王派軍大舉進犯齊國之時,齊威王讓淳于髡前去趙國請求援軍。淳于髡聽說給趙國的禮物是黃金百斤和馬車四十輛就仰天大笑,乃至把帽繩都笑斷了。

 

齊王看他這樣就問道:“先生你是笑禮物太少嗎?”(先生少之乎?)

 

“怎敢嫌少!”(何敢!)

 

“那為什麼笑呢?”(笑豈有說乎?)

 

“剛才我從東邊來時,路上看到一個人,拿著一隻豬蹄和一杯酒向土地神祈禱說‘請保佑我瘠薄的土地上收穫的糧食盛滿篝籠,窪田裏收穫的莊稼裝滿車,五穀豐登,米糧滿倉’。我看他拿那麼少的東西祈求那麼多的東西,所以笑他。”(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歐窶滿篝,汙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威王當然明白他的意思,於是把禮物增加到黃金千鎰、白璧十對、馬車四百輛讓他帶去。趙王則支援了齊國精兵十萬和戰車千乘,楚軍聞此連夜撤兵。

 

 

 

酒之飲法

 

威王極其高興,在後宮設宴款待淳於髡並賜酒。席間威王嬉笑著問道:“先生能喝多少才醉?”(先生能飲幾何而醉?)“臣喝一鬥也醉,喝一石也醉。”(臣飲一鬥亦醉,一石亦醉。)

 

威王又問:“先生喝一鬥就醉了,怎麼能喝一石呢?能讓我聽聽其中的奧妙嗎?”(先生飲一鬥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其說可得聞乎?)

 

淳於髡這樣回答道:“在大王面前喝賞賜之酒,執法官在旁邊,禦史在後邊,髡心裏害怕,喝酒拘謹,不過一鬥已經醉了。如果家父來了客人,我換上正式的衣服,畢恭畢敬地屈身侍酒,不時賞我些酒,我舉杯祝他們健康長壽,喝不到二鬥也就醉了。如果朋友故交久而未見,偶然相逢,歡歡喜喜說往事、訴衷情,喝到大概五六鬥就醉了。如果是我住的村裏聚會,男女坐在一起,互斟互飲,玩六博、投壺(投箭入壺的競技遊戲)等遊戲,互相拉扯交好,握手言歡也不受到責罰,眉目傳情也不受到禁止,前掉耳墜,後丟發簪,這種場合下,我也非常歡喜,喝到八鬥才有二三分醉意。喝到天色已晚,酒宴方酣,圍著酒桶,男女同席,鞋子相疊,杯盤狼藉。廳堂的燭火熄滅後,主人留下我送走其他客人,薄衫開解,微聞肌膚之香。這種時刻我滿心歡喜之極,能喝一石。所以說酒極則亂,樂極生悲,世上的所有事都是這樣的。”(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旁,禦史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鬥徑醉矣。若親有嚴客,髡帣韝鞠跽,侍酒于前,時賜餘瀝,奉觴上壽,數起,飲不過二鬥徑醉矣。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睹 ,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可五六鬥徑醉矣。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握手無罰,目眙不禁,前有墮珥,後有遺簪,髡竊樂此,飲可八鬥而醉二三。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

 

就這樣淳於髡以其長篇大論的雄辯,闡述了樂不可極、極之而衰的道理,向威王婉轉地進諫,據說威王因此戒掉了長夜之飲。

 

淳於髡被中國第一歷史學家漢代的司馬遷評論為“滑稽而多辯”,但是他並不是只會在王侯面前說俏皮話、曲意逢迎的阿諛奉承之輩,這點從這些軼事中明顯可知。

 

奴隸出身的淳於髡之所以沒有僅止於一個阿諛奉承的小人,而是成為對王侯的錯誤提出諫言、出使諸侯國、堂堂正正履行使命的人物,實際上也多虧了聚集在稷下的學士們。

 

 

 

道家的人們

 

當時聚集在稷下的學者們的流派五花八門。孟子自不用說,是承襲孔子學問、主張以仁義治理天下的儒家;宋鈃、尹文等人則繼承墨子學問,主張刻苦節約、反對戰爭;還有老子的弟子環淵及其弟子田駢、慎到等人屬於道家學派。這些道家的人們據說是稷下學士中的主流。

 

田駢重視“齊”,也就是認為天地萬物、人的生死、是非善惡,一切平衡都非常重要。作為雄辯家而出名的他有這樣一則故事:

 

齊人來拜訪田駢,對他說:“聽說先生操守高潔,不願做官而願為人服役。”(聞先生高議,設為不宦,而願為役。)

 

“從哪兒知道的?”(子何聞之?)

 

“從鄰居的女兒那兒知道的。”(臣聞之鄰人之女。)

 

“怎麼說?”(何謂也?)

 

“我鄰居之女三十歲了,不願出嫁卻有七個兒子,所以和出嫁是一樣的。先生您沒做官,生活舒適,奴隸百人,和做官是一樣啊。”(臣鄰人之女,設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則不嫁,然嫁過畢矣。今先生設為不宦,訾養千鐘,徒百人,不宦則然矣,而富過畢也!)

 

田駢非常感激。

 

奴隸出身的淳於髡並沒有做過學問,但其思想和主流學派道家思想很相近,這從之前提到的他的言辭“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中可以明顯看出。

 

和田駢齊名的慎到是介於道家和法家之間的思想家,他認為:賣弄人類淺薄的知識是無謂之舉,萬物應順其自然;聖人和賢者千百年才能出一兩個,所以應該制定法律治理為宜。這個思想被之後的韓非子採用,也就是說慎到是處在由道家派生出法家的轉換期的一個人物。

 

 

 

陰陽五行說

 

稷下學士中還有一個叫鄒衍的男子。他提倡陰陽五行說,認為天地萬物的根本是陰和陽二元,又歸納歷史上諸多事實,認為這些都是木、火、土、金、水五種要素,也就是五行的運行結果。根據此原理既可以解釋過去歷史,同時也可以預知將來。他富於空想,擅長想像地理上的未知世界,描繪新世界圖像,後來由此衍生出了各種神仙傳說。

 

 

 

跛腳的兵法家

 

在眾多思想奇特的稷下學士中,有一個頗為與眾不同的人物,就是跛腳的兵法家孫臏。

 

孫臏是魏國人,在學習時代遭到同窗龐涓的忌妒,被挑斷腳筋成為跛腳的犯人。但是,他沒有敗給可怕的命運。他在別人的幫助下逃到齊國,西元前341 年作為齊軍的參謀,于馬陵大敗魏將龐涓的軍隊,從而建功立業。作為兵法家的他也由此名聲大振。

 

孫臏有這樣一則故事:

 

他逃到齊國後投靠在齊國貴族田忌的門下。田忌常和家族內的公子玩賽馬賭博的遊戲。有一次,孫臏傳授給田忌這樣一個必勝之招:整體來看,任何一匹馬都沒太大差異,但是每個人的馬都分上、中、下三等,所以他讓田忌以下等馬對敵方的上等馬,中等馬對敵方的下等馬,上等馬對敵方的中等馬。三次比賽的結果當然是二勝一負的成績,田忌獲勝,贏得了千金。這個戰略直到今天都被應用在職業棒球比賽中。

 

受刑成了殘疾的孫臏估計和一般的兵法家人士不同,不是展現英武身先士卒,而是作為參謀研究戰略。而且他通過和稷下學士的交流,思想得到了深化,所以他著述的《孫子》不單單是一部兵書,還蘊涵深刻的人生哲理。為此,《孫子》一書直到今天還被眾人所喜愛。

 

 

 

自由才是思想之母

 

前面列舉的那些眾多的思想家聚集在齊國都城臨淄,他們或者彼此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或者應齊王所求精心研討政策。他們能夠隨心所欲地聚在一起,也能為求仕途而離去,而戰國社會賦予了人們這樣的自由。剛剛我們也提到過,正是有了都市里自由市民的成長,才能夠看到這樣的自由思想得以發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4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