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愛之味散文集
滿額折

愛之味散文集

定  價:NT$ 200 元
優惠價:90180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什麼樣的味道使得愛更有味?怎樣的食物能夠為愛調味?新鮮的?腐敗的?什麼是愛?什麼又是愛的味道?

《愛之味》散文集為作者梁雅英兒時在屏東的飲食經驗,書中歷歷描寫作者的奶奶因為經過食不裹腹的風雨,深信人一輩子吃的食物有其限制,因此以撿拾維生,偶爾撿到外表看似完整的食物,就會冰在家中冰箱,成為家人餐桌上的食物。因此在作者的記憶中,食物的味道不僅僅是充斥著酸臭與腐味的即期、過期品,而是透過奶奶的心與手、感性與生活、生活經驗與價值觀的傳承,所表達出來一種充滿「愛」的味道。

除了關於奶奶的私房味覺記憶之外,《愛之味》散文集也連結著屏東在地集體記憶與文化特色,包含只有屏東在地人才知道的道地與私房美食,讓本書除了溢滿親情之愛以外,更賦予了濃濃的鄉土情懷與歷史書寫。

作者簡介

梁雅英
梁雅英,屏東潮州人,1986年生。喜歡貓。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碩士,目前為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是清代詞選。平時興趣是到世界各地圖書館閱讀古籍,目前已到過韓國首爾大學奎章閣圖書館、北京國家圖書館、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香港大學圖書館進行古籍閱覽與查訪工作,預計2019年要到日本東京公文書館、京都立命館大學圖書館進行古籍調閱和研究。
現代文學創作上,寫詩也寫散文。高中以前喜歡寫小說。古典文學創作上曾得過第二屆曉境雲聲古典詩創作七言律詩第三名、南風文學獎文言文創作比賽佳作。喜歡現代也喜歡古典,古典與現代彼此之間是有繼承、創新的部分,無法獨自割裂。

縣長序
「民以食為天」,屏東這塊土地,不只孕育人民與文化,更擁有多變的食物和情感,透過「吃」,讓人與物之間,有了更多的聯繫。這些聯繫就如同血脈,代代傳承,沒有停歇。

梁雅英是屏東縣籍的作家,這本《愛之味》獲得一0七年《屏東縣作家作品集》的補助,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本書,書寫她生命中對屏東這塊土地最忱摯的情感。作者並非出生於精通美食的家庭,反而因為祖母的簡省,讓她對書寫食物產生興趣。人們每天都要吃,有食物,才得以存活。但有時,食物不僅是為了生存,還有所謂的生活。這本書以食物為經、時間為緯,將屏東這塊土地上的大小事一一串起。

書中提到許多屏東特有的美食,如「飯湯」、「清蒸肉圓」等,更證明島嶼之南也有屬於自己的豐富與特出之處。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人們,在屏東這塊土地住下,發展屬於屏東特有的記憶與食物。期待讀者翻開書,能夠體驗一場完全不一樣的文字美食饗宴,是為序。

屏東縣政府縣長
潘孟安


處長序
梁雅英君的第一本書,就是紀錄屏東食物與記憶的《愛之味》。這本書不是單純紀錄屏東的美食書,更結合了屏東在地的歷史與文化,加上作者個人對於家族的情感,凝聚而成一本有生命的書籍。

每個人都有對於「吃」的獨特記憶,某一種食物烹調的氣味比教科書上的字句,更容易讓人記住。於是雅英將這些食物特殊的氣味寫進文字中,以字烹煮,試圖重現當時人們對於「吃」的記憶與美好。一枝旗魚黑輪溯源自日治時期的關東煮讀音「おでん」,再加上作者出生的一九八○年代與豬哥亮,一枝旗魚黑輪,竟有如此繁複多彩,令人眷戀的身世。

書中不僅只有食物,更多的是食物與作者之間反覆的矛盾與辯證。吃與不吃、愛與不愛、戰火與和平,透過作者筆下儉省年邁的祖母,一一表現出來。曾經想要逃離屏東的遊子,轉了一圈才發現自己在異鄉,是如此思念自己的故鄉。如果你也曾想家,想起家鄉的美食,不妨讓作者帶著你,透過文字的符碼,去探尋屬於食物的身世與情感。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處長
吳明榮



自序:
關於愛的一百種滋味 / 梁雅英

小時候總好奇:這條路通到哪兒呢?
長大後,則拿著地圖神遊:手指隨著道路迂繞,靈魂隨著手指出竅。
再大些,騎著車子、開著車子追風逐電地四處旅行。彼時,旅行的目的是為了脫離陳腔濫調的生活軌道。
今天,雖還不至於聽雨僧廬下(或許,再過幾年吧),但也過了那個飆風歲月,開始學著用腳與土地對話:馬拉松路跑賽、登山、徒步旅行……速度是不比年輕時期,但感受卻是數倍於以往。每每,在跑馬拉松、在山徑匍匐、在鄉間郊野行旅時,我就會想起那個踮腳遠眺道路盡頭的稚童、想起那個用指頭在地圖上神遊的我。
博士論文以臺灣海洋文學為題,曾動念用腳履行臺灣海岸線;後來又因緣際會,受漢辰大哥邀約,負責阿塱壹古道的調查,遂從二○○八年起,以近十年的暇餘,用腳分段從高屏溪的南岸走到卑南溪的南岸。同一段時間,我與好友Huck也開始探索屏東的大山小山──里龍山、笠頂山……這些週末的大眾路線;石可見山、棋鹽山……那些人跡尠至的山徑──一座一座地體驗,一粒一粒地品味。很難說要多久才能走遍臺灣的曲線,很難說有沒有機會品遍屏東的山林,總像是四川窮和尚,先盡人事做了再說,至於什麼時候能到達南海朝拜觀音,就聽由天命了。
這十年的海濱山隅行旅,偶有Huck相伴,但更多時刻是自己與自己結侶,所以,常和現在的自己、過去與未來的自己對話。蘊積了一堆想法、一堆牢騷,通通藉著這本書銘刻下來,告訴童稚的自己,路通到哪兒;告訴現在的自己,要走向何方;也說服未來的自己,我正在做一件不讓自己後悔的事。
但落葉終得歸根,不是?梁實秋〈旅行〉裡說的:旅行的目的是突顯家的可愛。於是路無論多麼曲繞遙迢,到最後,還是連回到起點,因此,無論用什麼方式旅行、旅行了多久,旅行的終點站永遠是家。二○一六年,我花了元旦的三天連假騎著家裡的菜籃機車「小粉」環島一周,回到家時,我著著實實地體會「旅行是為了回家」的真諦。
既然「旅行是為了回家」,這本書的重點就不該是旅行,而是閱讀者自己。希望讀者透過閱讀這本書,找到自己,原初的自己。

作者
梁雅英

 

 

目次

縣長序
處長序
自序
第一卷 私我之舌
鹹湯圓
苦瓜封
頭路菜
豬肝粥
佛跳牆

第二卷 公眾之舌
冷熱冰
旗魚黑輪
木瓜牛奶
炒粿仔
豬腳

第三卷 隱匿之舌
飯湯
米苔目
清蒸肉圓
絲瓜粥
炒泡麵
水煎包

 

書摘/試閱

第一卷 私我之舌
鹹湯圓

滾沸的熱水在小鍋裡翻騰,你仰著小臉看奶奶從冰箱冷凍庫裡拿出鹹湯圓,像一顆顆精巧的雪球,順著奶奶的手,滑入沸燙的鍋中。硬冷的湯圓雪球,在水中翻滾,逐漸現出他那糯米黏稠彈牙的原貌。下午三點,成長期的你總是吃不飽,總仰著臉要奶奶煮些小食果腹。奶奶從沒答允你過,這是第一次,她說有鹹湯圓可以煮給你吃。你興奮極了,嘴饞仰著小臉在瓦斯爐旁守著,像一隻等待餵食的小獸。

關火,奶奶從高溫的鍋裡撈出那一個個渾圓軟爛的湯圓進碗,端給你。你開心極了,彼時你尚不會使用筷子,拿著鐵湯匙,等不及吹涼,稀哩呼嚕就要將香氣四溢的湯圓咬下肚去。那鹹湯圓是一道客家料理,糯米皮內包裹著的,是紅蔥頭與豬肉,所以香氣特別濃郁。你咬下一口,漫入口中的先是紅蔥頭炒過的香,接著,充斥你整個口腔的,是酸。食物腐敗的酸味。

湯圓壞掉、不新鮮了,不知道是糯米皮還是裡面的肉壞了,那股酸氣伴隨著你咬下的每一口,從舌尖瀰漫的整個口腔。但是你餓極,將這酸氣視為湯圓的一部分,你想,酸也沒有關係,壞掉也沒有關係,你實在太餓了,即使是腐敗的食物,也沒有關係。這個湯圓除了酸,還有香,香到你可以忽略他的腐敗。你沒有告訴奶奶湯圓壞掉了,你告訴奶奶,鹹湯圓很好吃,你把整鍋鹹湯圓都吃掉了,滿足地打了一個飽嗝。你看見奶奶滿足地給你一個微笑,那是稱讚一個節儉好孩子的微笑。

冰箱的冷凍庫裡,塞滿各種腐敗的東西,都是奶奶拾荒的所得,鹹湯圓只是其中之一。不知道是哪家哪戶在整理冰箱,發現冰箱深處有一袋過期腐敗的鹹湯圓,於是拿到門口,和回收物一起要丟。這時奶奶剛好經過這家人門前,順道就把回收物和鹹湯圓一起帶走了。只要沒有發霉,就可以吃。只要放進冰箱,食物就可以長生不老。這是奶奶判定食物的兩大原則。奶奶一生經歷過空襲、戰亂,現在到了這個尚稱太平的日子,還改不掉過去沒有飯吃的恐懼。於是她一日三次的出門拾荒,回收物可以賣錢,食物只要通過她的兩大原則,就會被帶回家中。兩大原則其實只有一項原則,因為家裡有冰箱,所以只要肉眼看不出來的腐敗,那就是好的。

但不是所有的東西,你都可以毫無怨言地接受。你記得年幼的時候,父母忙於工作,奶奶掌握家中廚房的生殺大權。晚餐的菜、三餐的菜,好像總有幾道,是別人家不要的東西。那是嘗一口就可以辨明的味道,跟鹹湯圓一樣的腐朽味。還記得國小一年級時,要填寫家庭財務狀況,你問母親這要圈哪一個,我們家是不是要圈貧困?母親說,我們家是小康。「小康是什麼意思?」你問。母親說:「就是跟大家一樣,不是有錢人,但也不至於到貧困。」你順著母親的意思,用鉛筆在小康那欄畫了圈,心底卻想著母親可能是礙於面子,怕被學校老師嘲笑,明明家裡就是貧困,硬要裝什麼小康?

後來你才知道,你們家真的是小康。那些腐朽的味道,是因為奶奶的簡省。

年紀漸長之後,下午三點,你不再仰著臉跟奶奶說你肚子餓。你會自己翻著冰箱,試圖找些「正常」的食物吃。奶奶總會在這個時候制止你,告訴你冰箱還有哪些「還沒壞」的食物,又是不知道誰家才有的特殊食品。奶奶會心疼的看著你打開冰箱,說開一次冰箱就要「了電」,電一度很貴,你這個小孩為什麼這麼「討債」,為什麼有得吃你還不願吃?你一句話都不會回奶奶,你會從冰箱裡拿出兩個「正常的」雞蛋煎著吃。開始有所謂零用錢之後,你連翻冰箱的力氣都省了,你會出門直接去路口買一個五元的水煎包,十五元,解決下午的飢餓。

你知道奶奶這麼儉省,是出自一種恐懼。奶奶說:「一個人一生吃多少,閻羅王的生死簿都記得很清楚。一旦你浪費太多,閻羅王就會招你回去。我吃人家不要的東西,那是他們的份例,算不到我的。」那是奶奶第一次讓你知道她的「閻羅王食物理論」因為吃別人浪費不要的東西,所以閻羅王就會晚點招她回去。但年輕如你,何曾懂得年老之後對死亡的恐懼?你家境小康,為何要成天吃腐敗的食物?你開始跟奶奶咆嘯,舉各種書裡學到的營養、健康、疾病理論來與奶奶辯論。她不識字,又是文盲,哪裡辯得過你?只能放任這個「討債」的孫女去吃她生命裡該有的「份例」。

到外地念書之後,你便越來越少返家。你不喜歡那個家,冰箱裡滿是腐朽不新鮮的食物。屋舍的外緣堆滿了奶奶拾荒的戰利品,美其名是戰利品,實際上是他人眼中的「垃圾」。家裡收過好幾次鄰居的檢舉罰單,父母出於盡孝,只能每月一次的幫奶奶略為整理,但家人因此也開始有所爭執,孝與環境整潔、孝與鄰居和諧、孝與身體健康、孝與……,凡是與孝牴觸無效,百善孝為先。親戚也曾來調停幾次,但結論總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身為兒子,父親退讓,但也與奶奶有了裂痕,就像冰在冷凍庫的湯圓,堅硬的糯米外皮,裂出一條條不規則的形狀。為了外表的圓融,彼此心中的裂痕卻漸漸加深。雖然是同一個屋簷,看似圓滿,但其中卻有許多不足為外人所道的掙扎。從此,家裡儼然像個垃圾場,你不喜歡回家,也不敢帶朋友回家。

但其實,你心裡一直忘不了那天的鹹湯圓。那是唯一你可以接受的腐朽氣味。到外地念書之後,你總是注意哪裡有賣鹹湯圓,試圖搜尋記憶中的味道。後來你到中壢念書,有許多的客家料理,你總是進店後點一碗鹹湯圓,滿懷期待地咬開,但卻覺得美味中少了一點什麼,那樣的不可替代。吃過那麼多家的鹹湯圓,卻還是記憶中那微軟發酸的湯圓,有不可替代的滋味。你總是想著,如果找到一樣好吃,又不酸的湯圓,那就是世界上最棒的美味了。

閻羅王一直遵守著與奶奶的約定,讓克勤克儉的她得享高壽。直到終於九十好幾,腿腳開始不便,奶奶再也無法推著她的嬰兒車出門拾荒,她才終止了她一日三趟的回收事業。但即使如此,她還是會去附近的生鮮超市裡,跟員工要過期的食物,偷偷冰在家裡的冰箱。奶奶在家裡,有時會拿著佛珠,一個人坐在客廳裡,開始念阿彌陀佛,回到一般老人的生活,圓形的佛珠在指尖順過,圓是圓滿,每句佛號之中就是圓滿。屋舍外緣的回收物被清理一空,鄰居的檢舉單也不再寄來,看似好像一切都將圓滿,但父親與奶奶,卻因為長期的矛盾,不知道該怎麼相處。

一日,奶奶因行動不便,在家裡摔傷。只能住進醫院和長照中心。父親與伯父,一周三次的輪班探望。奶奶的神智有時是清楚的,但有時又好似會出現幻覺,於是你們這些兒孫輩的探望任務,就是不斷的對奶奶說話。藉由說話,促進她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能力。念日文系的妹妹負責講一些簡單的日語,問她以前是怎麼講的?弟弟則是說小時候他總是仰著小臉要跟奶奶一起拾荒,以前寶特瓶價錢很好,一瓶就可以換兩元。說你最喜歡吃奶奶煮給你的鹹湯圓,這輩子總來沒有吃過那麼好吃的湯圓喔。去了外地之後,多次尋訪,都找不到像奶奶那天煮的湯圓那麼好吃。奶奶躺在床上跟你們說話,然後說她想下床行走,但是腳卻使不上力。她行走了大半輩子,最害怕的就是無法下地。你笑著說,奶奶你別怕,你以前說躲空襲的時候,你揹著你裹小腳的奶奶跋山涉水,今天我就來揹你。

大家都笑了,病床上的奶奶也被你逗笑了。但是大家都知道,這不是空襲。生命的無常即是一種常態。老化的不可能再恢復重生,這是生命的循環、代謝與無奈。也因為奶奶的病,使父親與她的關係不再那麼緊張,也許,此生此世的因緣,就快要走到盡頭。終於你才知道,奶奶不是不愛家人,不是故意要讓家人吃腐朽酸澀的食物。也正是因為她的節儉、她的身世、她的辛苦,才養成了她這樣的性格。不是不愛,是她傳達愛的方式是透過這些食物,來告訴家人,只是家人不能接受。她的愛,是你們認為的不愛。

你們在傍晚搭車回家,夕陽的火紅好似那日的爐火,將你的眼眶煮的全是沸騰的滾水,你終於知道你為什麼難以忘記那日的鹹湯圓,節儉是美好的,但你們因著節儉,吃了這麼多過期的發酸食品。美好中藏進了腐朽。孝順是美好的,但因著孝順你們也吞進了許多的無奈。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一體的兩面。愛與不愛,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區分開來。愛是愛,不愛也是愛。美味是美味,腐朽也是美味。圓滿是圓滿,不圓滿也是圓滿。滾燙的淚珠滑落你的面頰,恰如奶奶對你們兒孫的愛,因著節儉,變成了那一顆顆,鹹香中帶著酸澀的湯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80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