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滿額折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道行公益:公益金服務香港50年

定  價:NT$ 530 元
優惠價:90477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2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一句話推介】
香港名人商賈親身口述 投身慈善事業的酸甜苦辣

【內容簡介】
自成立之初,香港公益金一直秉承以「公益錢箱」的概念,統一籌募善款以百分之百全數用於資助香港福利服務,令受助機構可專注發展,這是公益金引以為傲的獨特運作模式。

2018年11月8日,公益金踏進知命之年。半世紀的光景,見證了一個非牟利慈善機構茁壯成長。

本書以口述歷史形式訪問了公益金創會者、捐款機構、善長仁翁、創會會員機構及公益金管理團隊等二十多位人士,編輯成二十多篇文章,再加上十一位公益金委員贈言,透過各人不同的回憶和展望 ,道出公益金五十年來與香港人攜手並肩,建設美好家園的故事。

公益金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本書是公益金首本歷史記載,期望能為香港公益慈善史補白填空,並希望藉此向公益金的支持者說聲「多謝」!

▋本書特點
- 以口述歷史回顧香港公益金在香港50年的貢獻及成就,透過精彩及引發共鳴的故事,讓讀者了解公益金的成立目的及工作。

- 被訪的二十多位嘉賓/機構人員從社會上不同階層挑選,將以不同角度,憶述公益金的歷史,讀者從他們的故事,了解香港慈善事業的發展歷程。

作者簡介

編者
《道行公益》編輯委員會

顧問團︰丘李賜恩、陳祖澤、陳黃穗
編輯委員會︰袁慧明、邱文華、周家建博士(名譽編輯)、余仲堂、李頴賢、李偉萍、陳雪貞、何詠儀、熊少康

口述歷史研撰小組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馮錦榮教授、劉潤和博士、陳志明博士、高添強、陳偉成

導讀

周家建博士

1968 年,香港公益金成立,標誌着香港的公益慈善服務進入一個新紀元,也突顯了香港公益文化演變的重要歷程。位於華南邊陲的香港,因受其歷史影響,承載着不同的文化精神,既有華人傳統的文化底蘊,也受到西方文化的薰陶。縱使兩種文化有其差異,但「公益慈善」於兩種文化內有其共通點,在香港互相融合而發光發熱。

 

「恤苦憐貧,懇解善囊」

華人傳統的「公益慈善」思想,多以家族內的施惠關係為主。以蘇州范氏義莊為例,北宋范仲淹(989 - 1052)在其原籍蘇州吳縣捐助田地一千多畝,義莊田地的地租用於贍養同宗族的貧窮族人;也有一些是地方鄉紳集資創辦的組織,照顧無依無靠的窮人。西方的「公益慈善」文化,則受到宗教背景及教義影響。公益慈善既是愛的體現,也是一種責任和義務。此外,慈善是愛的行動,對象是弱勢羣體,宗教團體組織地區的居民援助受助人,打破了行政地域、種族、信仰等藩籬。不論是東西方的思維模式,其核心價值皆是向弱勢社羣施予援手。

香港的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可追溯至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當時一些華人慈善組織開始出現,促進了華人之間的互相支持,也體現香港是一個關愛社會。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由於香港經濟迅速發展,慈善事業重整,開始產生變化。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香港貧富差距仍然極大,還有不少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援助。隨着工業發展迅速,香港社會環境開始穩定下來,市民終嚐溫飽生活,雖不算是富足,但獅子山下的互助精神卻令人感受到人間溫暖。香港公益金成立初期的募捐口號「恤苦憐貧,懇解善囊」,正道出了社會的貧窮問題,也希望市民能為

公益盡一分綿力,行善積德,惠澤他人。

公益金的概念源自海外,是一種中央統籌募捐的概念。這種新穎的慈善制度,既建立了一套可信賴的制度,也協助個別慈善機構解決籌款不足的困局。此概念在唐炳源議員、馮秉芬爵士夫人、何瑾爵士夫人,以及孫秉樞博士等社會賢達的倡議下,成立了一個「公益錢箱」,統一籌募善款來資助社會福利機構,令這些

機構可更專注發展本身的服務。

有別於其他社會福利團體,公益金在成立之初,決心扮演「橋樑」的角色。透過向社會各界募捐,以便籌得更多善款,並經過嚴謹的撥款機制,間接透過不同的社會福利機構,將社會資源投放在急切的社會福利事務上。香港公益金在1968年11月8日成立,首年籌募目標是港幣六百萬元,在三個月內,善款已超越目

標,惠及四十三個福利機構。

「橋樑」除了是連接地域的建構外,更可是連繫人心的象徵。這座「香港公益金」橋樑,同時兼備着「施」與「受」的角色。香港公益金作為中央統籌,分別向機構、團體及市民募捐,而募捐的方法也五花八門,部份強調身體力行,部份緊貼日常生活。所籌得的善款,全數撥給會員福利機構,透過適當監察來確保分毫也用得其所。這種「眾志成城」的理念,植根於市民心內。1975/76 年度,「公益金宣傳標語比賽」的得獎作品「一分公益金,溫暖百萬心」,正好體現作為這座橋樑的成果。

橋樑角色的出現,令「施予者」和「受惠者」同得裨益。從「施予者」而言,不論是捐款機構或善長仁翁,捐款平台因公益金的協助而變得廣闊。此外,公益金邀請他們加入不同的委員會,集思廣益之餘,也使他們能更直接正視社會問題所在。對於「受惠者」而言,公益金的年度撥款委實減輕了受助機構的籌募經費壓力,令他們既能維持日常營運開支,又能專注於其恆常服務,且能投放更多人力資源來推行嶄新服務,令貧苦大眾受惠。

依賴公益金的不斷努力,「施予者」和「受惠者」的鴻溝得以連接在一起,編織出一重重社會保障網,使香港充滿着關懷和仁愛。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博士在訪談中,引證香港公益金的橋樑作用,他指出從「股份代號慈善抽籤安排計劃」籌得的善款由港交所交予公益金,而公益金按機制將善款再撥給受惠機構,三者互相影響卻又不相從屬。公益金作為「中轉站」,令捐款運用得更有效率,使貧苦大眾的生活得到殷切保障。

這是我「家」

戰後香港社會的結構,經歷了很大的變化,大量海內外華人在不同時期和情況下移居香港。雖然他們的語言和生活習慣有所不同,卻在積極融入主流社會下產生一種「同舟共濟」的和諧關係。自七十年代開始,香港的移民社會色彩漸淡,香港民眾對香港社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較以往更加關注香港的現狀與未來。七十年代的香港也開始有新的轉變,經濟開始起飛,工商業、金融業大力發展,社會結構內出現了戰後香港土生土長的新一代。這一代香港人,與他們的父輩以香港作為避難處所有所不同,「香港是我家」的觀念開始微妙地萌芽。

「家」不只是一個空間,「家」是一種感覺。英文諺語“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意指「沒有一個地方像自己的家那麼好」,內裏包含着溫暖、安穩和愛的情感。維繫一個家,其核心價值是

無償地對家人付出。

「家」是社會的基礎,也是人際互動與社會生活的開端,是社會制度中很重要的一個構成單位。香港地少人多,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網絡環環緊扣,互相重疊,就像一個大家庭。自六十年代末,社會曾受到不少衝擊,香港人攜手共對,既曾分享喜悅,也曾共渡時艱。公益金作為其中的一份子,也不能獨善其身。以踏進千禧年為例,香港曾經歷不少挫折,更突出了香港公益金的募捐口號,體現出「香港是我家」的精神。以2002/03 年度為例,「不分你我,風雨總可共同渡過」,正好切合了華人傳統「公益慈善」思想內含的「家人共渡難關」的盟誓。2005/06 年度的募捐口號:「香港為家,積善為本」,更強調了「家」的關係,兼且倡導了多行善事的本質。

每年公益金都舉辦大小不同的籌款活動,而最具代表性的是有四十八年歷史的「公益金百萬行」。這種人人參與的活動之出現,不應只視作偶然,如公益金百萬行宣傳歌曲所言:「願你心裏一片真,付出關心與愛心。公益金百萬行,手牽手向前行,為暖真摯心,大家心互印」,這個運動促進了基層參與,並建立了社會的互助性。這種社會動員強調的是市民的責任感,用以深化民眾對公民概念的認識。百萬行的基本核心是為公益金籌款,但其實質影響卻遠大於此。全家總動員的參與,成為了家族成員一年一度的親子活動,加強了家人對家庭的向心力,達到薪火相傳之效。參與百萬行的經歷,是朋輩茶餘飯後的話題,也是人生旅途的一個印記。個別百萬行是以香港基建為步行路線,將香港公益金刻在香港成長歷史中,成為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小故事,大意義

「公益」是公共利益事業的簡稱,香港公益金成立五十週年是香港公益慈善事業史一個里程碑。五十年的光景,存在着不同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蘊藏着不同市民的心跡,成了香港現代史的印記。

書內二十二篇文章,記錄了二十六位受訪者的故事,他們分別來自基層、受助機構代表、捐款者,以及香港公益金的成員。他們的故事既是香港公益金的故事,也是香港的故事。

二十六位受訪者中,創會者分別談及成立的理念,如何迎難而上,為香港公益慈善發展譜上新的一章。憶苦思甜,孫秉樞博士用「苦在心中」來形容公益金首屆籌款活動。當時幫忙籌款的都是有名望人士,為了籌得善款而「沿門勸捐」,務求令嶄新的公益慈善概念宣揚開去。工作雖然辛苦,但終究幹出成績來,首年訂立的六百萬元善款目標總算達到。

公益金成員談及他們在公益金內的義務工作,除出謀獻策之外,更全力推廣宣傳,令市民明白公益心的重要性,同心同德地為社會出一分力。公益金名譽副會長黎明先生談及其在參與管理團隊時,領略到做人處世之道,人應該默默地做好本份,以及與社會分享所得。

作為「受惠者」,公益金創會會員受惠機構的存在,印證了中央籌款及撥款的可貴之處。香港耀能協會代表張黃楚沙女士在訪談中指出公益金的撥款對社會福利機構的重要性,以及對香港弱勢羣體的幫助。她以「種籽基金」來形容公益金,這面堅碩後盾令「受惠者」得以無憂地推出嶄新服務,協助自閉症人士和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發揮潛能,融入社區。

捐款機構代表談及的不只是機構捐款的因由,他們還動員人力物力響應公益金活動,正正實踐了「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理念。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香港區行政總裁施穎茵女士在訪問中談及培養員工的歸屬感和對社會的責任感,說明員工積極參與公益金的籌款活動,她在當中建立了一套鼓勵員工參與慈善活

動的制度,從而培育出足以自豪的機構慈善文化。

二十六位受訪者的故事,一字一句皆是香港的成長故事。他們接受訪談,道出了香港人的集體記憶,也突出了一個共同體的歷史印記。

「我欲仁,斯仁至矣」

2007/08 年度,公益金募捐口號用上《論語.述而篇三十》的「我欲仁,斯仁至矣」。此語意解:「我想要仁,仁就來了。」而語中的「仁」是「愛人而不存私意」。「仁」在《中庸.第二十章之二》中曾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意思是說,所謂仁,就是人與人之間互相親愛,尤其要親愛自己的親人。《論語》和《中庸》內指的「仁」皆包涵着對人的無私關愛。

2019 年,公益金踏入知命之年,過去五十載與香港人一同踏過的路途,平坦中帶有汗和淚,崎嶇中存在不畏懼。不論是高山低谷,憑着信心和毅力,公益金皆能安然面對。

回望過去,香港公益金會長李業廣太平紳士指出,五十年來建立的良好聲譽,吸引了社會不同階層人士積極參與公益金的工作,各分組委員會內有不少專業人士,正面的形象也吸引市民來當義工,幫忙籌辦活動,這也是公信力的最佳證明。事實上,香港公益金所籌得的善款,所現的不僅限於數字上的升幅,它也反映出香港人對香港這個家的關懷和愛護。不論是「百萬泳」、「公益月餅」,或是「『折』食日」等公益籌款活動,對捐款者而言,善款數字只屬次要,「愛心」比善款來得更重要。

今天,香港公益金致力為超過一百六十個會員機構籌款,提供六項服務 —— 兒童及青年、安老、家庭及兒童福利、醫療及保健、復康及善導,以及社區發展,為香港的未來努力。風雨同路半世紀,香港公益金既是「施予者」,也是「受惠者」,「施予」和「受惠」同時兼備,繼續與香港結伴偕行,共同成長。

目次

導讀
周家建博士

第一章 創會者
孫秉樞博士
蕭司徒潔女士

第二章 公益金成員
李業廣先生
余錦基先生
孫大倫博士
陳祖澤博士
莫偉龍先生
黎明先生

第三章 捐款機構及善長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
中國銀行集團
香港賽馬會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何鴻燊家族
夏大衛博士
長期支持者的聲音

第四章 創會會員機構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香港家庭福利會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香港耀能協會
聖基道兒童院

行政總裁感言
李頴賢女士

公益金委員贈言
公益金歷程
鳴謝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7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