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語言產生:心理語言學的視角(簡體書)
滿額折

語言產生:心理語言學的視角(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  價:NT$ 408 元
優惠價: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心理語言學是心理學、語言學和認知神經科學三大學科交叉研究的熱點研究方向,而語言產生是心理語言學研究領域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本書從心理語言學的研究視角出發,系統地闡述了國際上語言產生研究的理論模型、研究思路、最新進展以及發展趨勢,並重點介紹了國內研究者在此領域的成果和貢獻。
語言產生包括口語產生和書寫產生,多數研究關注的是口語產生過程。本書共分為十一章,第一章闡述了心理語言學的研究方向和內容,第二章至第八章闡述了口語產生方面的研究,第九章和第十章闡述了書寫產生方面的研究,第十一章闡述了心理語言學領域的研究趨勢,與第一章的內容呼應。在每一章的撰寫中,強調研究理論、研究方法,以及實驗現象與其理論發展之間的關係。

作者簡介

張清芳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中國心理語言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當代外語研究第二語言加工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本科和碩士畢業于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和麵上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多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2016年以通訊作者身份獲得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研究領域為心理語言學和認知神經科學,在漢語語言產生及其與西方語言對比方面有深入研究,在Brain and Language、Neuropsychologia、Psychophysiology、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心理學報》等國際國內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名人/編輯推薦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楊玉芳研究員、李興珊研究員,以及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心理語言學專業委員會會長董燕萍教授傾情推薦

說話或書寫都屬￿語言產生過程,當我們產生語言時,我們的大腦經歷了什麼?這個有趣的話題,需要科學的研究。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專門闡述語言產生研究的心理學著作。張清芳教授從心理語言學角度,在語言產生領域孜孜不倦地耕耘了二十餘年。在書中,她不僅系統梳理了語言產生研究所用的實驗範式、研究思路,國外的研究發現和理論成果,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她針對漢語的獨特性,對漢語語言產生進行了實證研究,獲得了與字母語言相關研究不同的重要發現,充分展示了中國學者在該領域的突出貢獻。

前言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是區分人與其他動物的重要標誌。語言的出現使得人類文明社會的組織和發展成為可能。2014年世界語言大會形成的《蘇州共識》指出:“語言是人類文明世代相傳的載體,是相互溝通理解的鑰匙,是文明交流互鑒的紐帶。”在《科學》(science)創刊125周年之際所提出的125個重要科學問題中,第86個問題“語言學習為什麼存在關鍵期”,第112個問題“語言和音樂演化的根源是什麼”,均與語言研究有關,由此可見語言研究的重要理論意義。心理語言學是心理學、語言學和認知神經科學三大學科交叉研究的熱點研究方向,語言產生是心理語言學研究領域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本書從心理語言學的研究視角出發,系統地闡述了國際上對語言產生研究的理論模型、研究思路、最新進展以及發展趨勢,並重點介紹了國內研究者在此領域的成果和貢獻。
本書共分為十一章,下面簡要敘述一下各章內容以及全書的框架。語言產生包括口語產生和書寫產生,多數研究關注的是口語產生過程。本書的第一章闡述了心理語言學的研究方向和內容;第二章至第八章闡述了口語產生方面的研究,第九章和第十章闡述了書寫產生方面的研究;第十一章闡述了心理語言學領域的研究趨勢,與第一章的內容呼應。在每一章的撰寫中,強調研究理論、研究方法,以及實驗現象與其理論發展之間的關係。
第一章是“心理語言學概述”。本章主要介紹心理語言學領域的主要研究主題、語言加工過程的特點以及語言加工的認知神經機制,闡述了心理語言學研究領域的全貌,明確語言產生的心理學研究在心理學、語言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研究領域中的地位。
第二章是“口語產生過程及其理論”。本章主要介紹了口語詞匯產生的研究傳統和研究歷史,言語產生過程中包括的各個階段以及每個階段關注的研究問題;早期的言語產生理論;口語詞匯產生中的詞匯通達理論,包括獨立兩階段理論和兩步交互激活理論,重點介紹了兩類理論的基本觀點以及所爭論的重要問題,闡述了兩類理論在詞匯通達的時間進程,通達單詞形式的機制,以及是否存在從單詞形式層到詞條層的反饋這三個方面的爭論和研究。這一章的內容是口語產生研究的重點,通過本章內容的闡述,希望讀者對口語詞匯產生過程的研究有全面深入的瞭解。
第三章是“漢語口語詞匯產生過程:詞匯選擇與音韻編碼之間的關係”。本章從理論爭論最為激烈的三個方面總結了漢語口語詞匯產生中詞匯選擇和音韻編碼之間的關係:第一,是否存在語音層到語義層的反饋;第二,詞匯選擇和音韻編碼信息激活的時間進程;第三,是否存在多重音韻激活。已有研究結果表明,漢語的口語詞匯產生認知機制與字母語言不同,總體呈現出獨立兩階段模式的特點:詞匯選擇與音韻編碼過程之間信息激活的時間進程是分離的,而且非目標項不會產生音韻激活。通過本章的介紹,讀者能夠深入瞭解漢語和其他語言產生過程之間的共性和差異。
第四章是“口語詞匯產生:概念激活和詞匯選擇”。本章以語義抑制效應和語義促進效應現象為切入點,系統地闡述了口語產生過程中的概念準備和詞匯選擇階段的發生機制,重點介紹了競爭說和非競爭說的各類理論觀點。在進一步研究中,應該考慮如何結合行為實驗、ERP和fMRI等技術,深入探索語義效應的行為和神經機制。
第五章是“口語詞匯產生: 音韻編碼和語音編碼”。本章針對口語產生過程中的音韻編碼和語音編碼過程,系統地闡述了三方面內容:第一,音韻編碼過程的特點及其機制;第二,音節在音韻編碼過程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第三,漢語口語詞匯產生的音韻編碼和語音編碼。研究者在印歐語系語言和漢語中發現了不同的結果。相比而言,漢語口語產生的研究仍然很少,亟待深入系統的研究。
第六章是“言語產生的認知神經機制”。本章內容闡述的是口語詞匯產生過程的認知神經機制,主要包括:第一,言語產生的神經心理學研究;第二,腦成像研究的成果,分為時間進程和空間定位兩個方面,以及這兩個方面最新的研究進展;第三,漢語口語詞匯產生過程的認知神經機制研究。比較印歐語系語言和漢語口語詞匯產生過程的認知神經機制,發現了兩類語言存在較多截然不同的特點,這與第二章(印歐語系語言)和第三章(漢語)所呈現的行為研究的結果是一致的。
第七章是“句子口語產生”。本章主要闡述了口語句子產生過程的研究問題及其現狀,主要包括句子產生中語法編碼、音韻編碼、韻律編碼過程的研究,以及句子產生中詞匯間信息提取方式的研究,並在每一部分強調了國內學者對漢語句子產生過程的研究成果。漢語句子在語法和韻律方面與印歐語系語言有較大差異,因此漢語句子產生過程的研究具有獨特價值,其與印歐語系語言的對比將為句子產生的理論模型作出重要貢獻。
第八章是“口語產生中的認知年老化 ”。口語產生的認知年老化是語言產生領域新的研究主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本章主要闡述了影響口語產生年老化的因素及主要的理論假設,並簡要介紹了漢語口語產生中的認知年老化的研究,最後針對研究現狀進行了總結與展望,指出了認知年老化研究的新方向。
第九章是“書寫產生”。本章主要闡述了書寫產生過程的研究,主要包括:第一,書寫產生的心理運動模型,重點關注書寫運動過程中的計劃單元和信息加工,以及計劃階段和實時運動兩個階段之間的關係;第二,書寫的神經心理學研究,關注詞匯通路和亞詞匯通路是否存在,以及兩個通路之間的交互作用,還有字形輸出緩衝器等;第三,書寫產生的心理語言學研究,主要關注書寫產生過程中是否存在語音中介、拼寫編碼的加工單元、認知編碼階段與運動執行階段之間的關係,以及書寫產生與其他語言加工過程之間的關係;第四,闡述了漢語書寫產生過程的研究成果,漢語書寫產生研究所關注的問題與印歐語系的研究類似。
第十章是“書寫產生過程的認知神經機制”。本章闡述了書寫產生過程的認知神經機制,主要包括:第一,失寫症的認知神經機制。第二,腦成像研究的結果,闡述了書寫產生中的中央計劃過程和外周執行過程的認知神經機制。正常人的書寫產生過程與腦損傷病人的(第九章)形成對比,涉及的過程也類似。第三,闡述了漢語書寫產生過程的研究結果。與印歐語系語言和日語等書寫產生過程的研究相比,對漢語的研究甚少。
第十一章是“心理語言學的研究趨勢”。本章主要闡述以下內容:第一,語言理解過程中具身認知的觀點及其研究證據;第二,基於運動和運動知覺之間的關係,闡述了語言產生與語言理解之間的關係,語言產生和語言理解的統一模型中強調了模仿和預期在在語言產生、語言理解和交流中的作用;第三,敘述了認知語言學領域內語言的首要功能是什麼的爭論,研究者開始重視語言的交流功能和社會功能。未來的心理語言學研究將採用各種腦成像技術,不僅僅局限於語言學單元本身的加工,而且會考察語言的交流和社會功能的認知神經機制。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幫助。首先,我要感謝的是《當代中國心理科學文庫》總主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楊玉芳研究員,她邀請我加入這一重大叢書的寫作,並一直鼓勵和支持我對自己的研究領域作出系統的闡述和總結。如果沒有楊老師,我也不會有機會加入本書系的撰寫,感謝楊老師的邀請。第二,我要感謝華東師範大學的彭呈軍老師和參加叢書座談會的各位老師,在心理所召開的三次有關叢書的座談會中,各位老師對本書的組織框架和書名提出了專業性的修改意見和建議,感謝各位老師的指導。這本書比原來預計的推遲了兩年才成稿,感謝彭老師在寫作過程中的耐心等待。第三,我要感謝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的白鋒宇編輯和其他相關工作人員,他們閱讀了本書的初稿並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見和建議,我根據這些意見和建議對本書做了大量修改,這無疑對提高本書的質量起了很大的作用。第四,本書中呈現的我們課題組有關漢語語言產生的系列研究,得到了下列項目的資助支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471074、31170977、70870761、3040013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4CYY002)、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6YYA006)、中國科學院心理所資助項目(09CX232023),以及中國人民大學預研委託(團隊基金)人才培育類項目(18XNLG28),在此一併致謝。
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我閱讀了大量的文獻並將其整合到了各章的內容中。這同時也讓我意識到語言產生研究的複雜和困難,以及自己知識結構框架的局限性。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書中的疏漏和錯誤之處,請務必來信指正,我會在以後的版本中進行修正。最後,我衷心地期待本書能對推動國內語言領域的研究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張清芳
中國人民大學
2019年3月30日

目次

目錄
前言
1 心理語言學概述
1.1 心理語言學的誕生和發展
1.1.1 早期孕育階段
1.1.2 發展階段:心理學和語言學的融合
1.2 心理語言學的研究內容
1.2.1 研究主題
1.2.2 語言加工過程的特點
1.2.3 語言加工的神經機制
本章總結

2 口語產生過程及其理論
2.1 研究歷史
2.1.1 言語錯誤分析
2.1.2 命名反應時分析
2.2 言語產生過程
2.3 早期的言語產生理論
2.3.1 Fromkin的言語產生模型
2.3.2 Garrett的言語產生模型
2.3.3 Shattuck-Hufnagel的掃描―複製模型
2.4 口語產生中的詞匯通達理論
2.4.1 獨立兩階段理論
2.4.2兩步交互激活理論
2.5 詞匯通達的時間進程
2.5.1 獨立兩階段模型
2.5.2 兩步交互激活模型
2.6 通達單詞形式的機制:是否存在非目標項的多重語音激活
2.7 是否存在單詞形式層到詞條層的反饋
本章總結

3 漢語口語詞匯產生過程:詞匯選擇與音韻編碼之間的關係
3.1 是否存在音韻層到語義層的反饋
3.2 詞匯選擇和音韻編碼信息激活的時間進程
3.3 音韻編碼階段是否存在多個項目的音韻激活
3.3.1 多重語音激活:圖畫―詞匯干擾實驗範式
3.3.2 多重語音激活:語義組塊命名任務與圖畫―詞匯干擾實驗範式的結合
3.3.3 多重語音激活:單詞翻譯任務和詞匯聯想任務
本章總結

4 口語詞匯產生:概念激活和詞匯選擇
4.1 口語詞匯產生中語義效應的認知機制
4.1.1 研究範式及主要發現
4.2 對語義抑制效應與語義促進效應的理論解釋
4.2.1 競爭說
4.2.2. 非競爭說
4.3 PWI任務和Stroop任務是否涉及相同的認知機制
4.4 語義效應的ERP與fMRI研究
4.4.1 ERP研究
4.4.2 fMRI研究
本章總結

5口語詞匯產生: 音韻編碼和語音編碼
5.1 研究方法
5.2 音韻編碼
5.2.1 音段編碼
5.2.2 節律編碼
5.2.3 音韻編碼過程中的音節化編碼
5.3 音節在語言產生中的作用
5.3.1 什麼是音節
5.3.2 語言產生理論中的音節
5.3.3 研究問題
5.4 漢語口語詞匯產生中的音韻編碼過程
5.4.1 漢語口語詞匯產生中的音節啟動效應和音段啟動效應
5.4.2 漢語口語詞匯產生中的音節頻率效應
本章總結
6 言語產生的認知神經機制
6.1 言語產生的神經心理學研究
6.2口語產生的時間進程
6.2.1 元認知任務
6.2.2圖畫命名任務
6.3 言語產生的空間定位
6.3.1 早期研究
6.3.2 近期研究
6.4 漢語口語產生過程的認知神經機制
6.4.1元認知任務
6.4.2 圖畫命名任務
7 口語句子產生
7.1 口語句子產生中的語法編碼
7.1.1 增長式遞進語法編碼模型
7.1.2 語法編碼的計劃範圍
7.2 口語句子產生中的句法啟動效應
7.2.1 句法啟動效應的研究範式
7.2.2 句法啟動的影響因素
7.2.3句法啟動效應的認知機制
7.2.4 口語句子產生中句法啟動的神經機制
7.3 口語句子產生中的音韻編碼
7.3.1. 音韻編碼的計劃單元
7.3.2 韻律編碼
7.4 口語句子產生中詞匯之間的相互影響
本章總結

8 口語產生中的認知年老化
8.1 影響口語產生年老化的因素
8.1.1 年齡是否影響口語產生中的語義提取階段
8.1.2 年齡是否影響口語產生中的音韻編碼階段
8.1.3 年齡與影響圖片命名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
8.2 言語產生中認知年老化的理論
8.2.1 激活不充分假說
8.2.2 傳遞不足假說
8.2.3 抑制不足假說
8.3 漢語口語詞匯產生中的認知年老化
8.3.1 詞頻和音節頻率效應、音韻促進效應的認知年老化
8.3.2 情緒對老年人口語產生過程的影響
8.4 總結與展望
本章總結

9 書寫產生
9.1 書寫產生的心理運動模型
9.1.1 計劃單元的大小
9.1.2 書寫產生中各個加工階段之間的關係
9.1.3 書寫產生的心理運動模型
9.2 失寫症的研究
9.2.1 詞匯通路和亞詞匯通路
9.2.2 詞匯通路和亞詞匯通路之間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9.2.3 字形輸出緩衝器
9.3 書寫產生過程的認知機制
9.3.1 書寫產生過程中是否存在音韻中介
9.3.2 書寫產生過程中拼寫編碼的加工單元
9.3.3 書寫產生中認知編碼階段與運動執行階段之間的關係
9.4 書寫產生與其他語言加工過程的關係
9.4.1 書寫產生與口語產生之間的關係
9.4.2 書寫產生與閱讀之間的關係
9.5 漢語書寫產生過程
9.5.1 漢語失寫症研究
9.5.2 漢語書寫產生過程中的音韻激活
9.5.3 漢語書寫產生中的詞頻效應和音節頻率效應
9.5.6 漢語書寫產生過程中計劃過程和執行過程之間的關係
本章總結

10 書寫產生過程的認知神經機制
10.1 失寫症研究
10.1.1 左右半球腦損害與失寫症
10.1.2 失用性失寫症
10.1.3 小結:大腦受損與行為表現
10.2 腦成像研究
10.2.1 中央計劃過程的神經機制
10.2.2 外周執行過程的神經機制
10.2.3 書寫產生中詞匯頻率效應的神經機制
10.3 漢語書寫產生過程的認知神經機制
10.3.1 漢語書寫產生過程的時間進程
10.3.2 漢語書寫產生過程的認知神經網絡模型
本章總結

11 心理語言學的研究趨勢
11.1 語言理解的具身認知觀點
11.2 語言產生與語言理解研究的融合
11.2.1 傳統觀點:語言產生和語言理解是相互獨立的
11.2.2 動作和動作知覺的交互
11.2.3 語言產生和語言理解的統一模型
11.2.4 語言理解的內隱模仿和前饋模型
11.2.5 交互式語言
11.3 認知語言學的發展
本章總結
索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