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滿額折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珍重‧傳承‧開展:《新亞生活》論學文選(全二冊)

定  價:NT$ 1130 元
優惠價:901017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112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3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為新亞書院刊物《新亞生活》及其前身《新亞校刊》之文章選集,收錄論學相關文稿和講辭凡七十篇,成章時間橫跨創校至今。所選文章題材,涵蓋中國之文史哲、藝術、宗教、社會、教育及科學觀,力圖反映中國文化之特質。至於作者與講者,皆為新亞師長和友好,有創校賢哲,有各方時彥,也有國學大師,反映新亞書院之重學問、重人才。

本書命名,取用「珍重」、「傳承」、「開創」三詞,旨在強調新亞書院珍重傳統、傳承文化之事業,並期盼此一新亞精神能啟迪後學,為中國文化之發展,開創新天。


本書特色:

(1) 本書精選了七十位新亞學者在不同學術領域中,包括哲學、文學、歷史、宗教、藝術、社會、文化、科學、教育的真知灼見,體現了新亞書院七十年來的學術成就。

(2) 刊登於《新亞生活》的較舊的學術文章,現今已較難找到,是次重刊對學術研究有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黃浩潮,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歷史系文學士、研究院文學碩士及教育學院教育文憑。資深教育工作者,曾任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副校長及教育署課程發展處高級課程發展主任,現為多個本地歷史教育與研究組織之顧問,包括國史教育中心(香港)及饒宗頤文化館香江傳承歷史文化學習計劃等。曾參與編著《香港歷史散步》(2008)及《錢穆先生書信集》(2014)。長年參與新亞書院和校友會事務,曾任新亞書院校友會副會長
(2009-2013)及會長(2013-2017),現為新亞書院校董。

名人/編輯推薦

【一句話推介】
七十年的學術淬練 精選出論學文章七十篇
細讀七十位不同時代的學者 在不同領域中的真知灼見

代序
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
錢穆

中國文化中,「天人合一」觀,雖是我早年已屢次講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觀念實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之歸宿處。去年九月,我赴港參加新亞書院創校四十周年慶典,因行動不便,在港數日,常留旅社中,因有所感而思及此。數日中,專一玩味此一觀念,而有澈悟,心中快慰,難以言述。我深信中國文化對世界人類未來求生存之貢獻,主要亦即在此。惜余已年老體衰,思維遲鈍,無力對此大體悟再作闡發,惟待後來者之繼起努力。今逢中華書局建立八十周年慶,索稿於余,姑將此感寫出,以為祝賀。

中國文化過去最偉大的貢獻,在於對「天」「人」關係的研究。中國人喜歡把「天」與「人」配合著講。我曾說「天人合一」論,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從來世界人類最初碰到的困難問題,便是有關天的問題。我曾讀過幾本西方歐洲古人所講有關「天」的學術性的書,真不知從何講起。西方人喜歡把「天」與「人」離開分別來講。換句話說,他們是離開了人來講天。這一觀念的發展,在今天,科學愈發達,愈易顯出它對人類生存的不良影響。

中國人是把「天」與「人」和合起來看。中國人認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離開「人生」,也就無從來講「天命」。離開「天命」,也就無從來講「人生」,所以中國古人認為「人生」與「天命」最高貴最偉大處,便在能把他們兩者和合為一。離開了人,又從何處來證明有天。所以中國古人,認為一切人文演進都順從天道來。違背了天命,即無人文可言。「天命」「人生」和合為一,這一觀念,中國古人早有認識。我以為「天人合一」觀,是中國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貢獻的一種主張。

西方人常把「天命」與「人生」劃分為二,他們認為人生之外別有天命,顯然把「天命」與「人生」分作兩個層次,兩次場面來講。如此乃是天命,如此乃是人生。「天命」與「人生」分別各有所歸。此一觀念影響所及,則天命不知其所命,人生亦不知其所生,兩截分開,便各失卻其本義。決不如古代中國人之「天人合一」論,能得宇宙人生會通合一之真相。所以西方文化顯然需要另有天命的宗教信仰,來作他們討論人生的前提。而中國文化,既認為「天命」、「人生」同歸一貫,並不再有分別,所以中國古代文化起源,亦不再需有像西方古代人的宗教信仰。在中國思想中,「天」「人」兩者間,並無「隱」「現」分別。除卻「人生」,你又何處來講「天命」。這種觀念,除中國古人外,亦為全世界其他人類所少有。

我常想,現代人如果要想寫一部討論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的書,莫如先寫一本中國古代人的天文觀,或寫一部中國古代人的「天文學」,或「人文學」。總之,中國古代人,可稱為抱有一種「天即是人,人即是天,一切人生盡是天命的天人合一觀」。這一觀念,亦可說即是古代中國人生的一種宗教信仰,這同時也即是古代中國人主要的人文觀,亦即是其天文觀。如果我們今天亦要效法西方人,強要把「天文」與「人生」分別來看,那就無從去了解中國古代人的思想了。

即如孔子的一生,便全由天命,細讀《論語》便知。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天生德於予」。又曰:「知我者,其天乎!」「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倘孔子一生全可由孔子自己一人作主宰,不關天命,則孔子的天命和他的人生便分為二。離開天命,專論孔子個人的私生活,則孔子一生的意義與價值就減少了。就此而言,孔子的人生即是天命,天命也即是人生,雙方意義價值無窮。換言之,亦可說,人生離去了天命,便全無意義價值可言。但孔子的私生活可以這樣講,別人不能。這一觀念,在中國乃由孔子以後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所闡揚。

讀《莊子‧ 齊物論》,便知天之所生謂之「物」。人生亦為萬物之一。人生之所以異於萬物者,即在其能獨近於天命,能與天命最相合一,所以說「天人合一」。此義宏深,又豈是人生於天命相離遠者所能知。果使人生離於天命遠,則人生亦同於萬物,與萬物無大相異,亦無足貴矣。故就人生論之,人生最大目標、最高宗旨,即在能發明天命。孔子為儒家所奉稱最知天命者,其他自顏淵以下,其人品德性之高下,即各以其離於天命遠近為分別。這是中國古代論人生之最高宗旨,後代人亦與此不遠,這可說是我中華民族論學分別之大體所在。

近百年來,世界人類文化所宗,可說全在歐洲。最近五十年,歐洲文化近於衰落,此下不能再為世界人類文化嚮往之宗主。所以可說,最近乃是人類文化之衰落期。此下世界文化又將何所歸往?這是今天我們人類最值得重視的現實問題。以過去世界文化之興衰大略言之,西方文化一衰則不易再興,而中國文化則屢仆屢起,故能綿延數千年不斷,這可說,因於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自古以來即能注意到不違背天,不違背自然,且又能與天命自然融合一體。我以為此下世界文化之歸趨,恐必將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宗主。此事涵意廣大,非本篇短文所能及,暫不深論。

今僅舉「天下」二字來說,中國人最喜言「天下」。「天下」二字,包容廣大,其涵義即有,使全世界人類文化融合為一,各民族和平並存,人文自然相互調適之義。其他亦可據此推想。

(中華民國七十九年五月端午節錢穆在遷出素書樓之前三日完成於外雙溪之素書樓時年九十六歲)


序言
黃乃正

十年人事幾番新,更何況是七十年?為記載新亞過去的發展,書院曾自資出版多本校慶特刊,如六十一周年的《新華再現》、六十周年的《多情六十年》和《奮進一甲子》,乃至五十周年的金禧紀念特刊等,以為誌慶,並存校史。

昔日特刊的內容,主要是相片和活動的紀錄,七十周年的出版則比較特別。今年我們與商務印書館合作,擬出版數部文集,將發表於《新亞生活》,前賢和老師們的文章或講辭結集成書,向大眾推介新亞人和新亞友好的文章、學養和人文精神。部分文集的出版工作已進行得如火如荼,本書正是其中之一。

本書收文七十篇,但《新亞生活》與其前身《新亞校刊》,發行至今六十六年,刊登鉅量文章,選材工作自是繁雜,幸編輯委員會研精竭慮,選材與出版方能順利。本書主編黃浩潮先生,從學於嚴耕望老師,先後以校友會會長與校董身分為新亞事務奔走多載,人品見識,毋庸贅言;編委之中,諸位學長包括李潤桓教授、李學銘教授、陸國燊博士、張洪年教授、劉國英教授和樊善標教授,都為高才俊彥,熱愛新亞書院;另外兩位編委盧達生先生和梁嘉儀女士,則是《新亞生活》前執行編輯,於本書材料,殊為熟悉。因此,如無眾多編委協力,本書定難出版,本人謹此向編輯委員會全體成員致以誠摯感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編委於選材別具巧思,部分篇章題材相近,多有呼應。如何敬群與謝扶雅之論《周易》、莫可非與王利器之談《水滸》、牟潤孫與楊勇之論清談、王瑤與賈植芳之談新舊文學、李田意與饒宗頤之論西人治漢學、羅夢冊與楊振寧之講中國文化與科學等等。如此選材,可讓讀者了解不同時代的學人,對同一議題的觀點及切入點,希望能裨益後學的思考和研究。

最後,本人還得感謝商務印書館的團隊,包括該館總編輯毛永波先生、本書責任編輯張宇程先生,以及其他負責設計、排版、校對和營銷的同事。本書內容豐富,頁數近千,文字數十萬,當中工序之浩繁和出版時間之緊逼,不難想見。幸得商務團隊傾力襄助,為書院排除諸多困難,本書方能趕及面世,謹此再向商務印書館致謝。


緣起
黃浩潮
彈指韶光,二○一九年,新亞書院創建已歷七十寒暑!

七十年畢竟不是短暫時光,人生七十古來稀,古有「杖國」的禮遇,以敬長者。新亞書院的創校先賢憑藉艱險奮進的毅力,帶領書院從「手空空、無一物」的艱苦歲月,茁壯成長,知名學者雲集,書院聲名遠播,及後更作為香港中文大學的成員書院,育才研學,輝光日新。回顧過去,策勵未來,七十校慶是值得慶祝的大事。

去年,院長黃乃正教授組織「七十周年校慶活動督導委員會」,籌劃校慶活動。其中「校慶出版小組」由樊善標教授負責,會議議決,出版多本紀念文集,由不同的「編輯小組」負責。本書即為其中紀念文集之一,編輯小組成員包括樊善標教授、李潤桓教授、劉國英教授、李學銘教授、張洪年教授、陸國燊博士、盧達生先生、梁嘉儀女士。筆者忝為主編,建議從《新亞生活》中選錄自書院創建以來,在校任教的老師及來訪學人的文章,匯集成書,以見書院從一無所有到欣欣向榮的光輝歲月,以銘記先賢的創校理念及幾代學人的努力傳承。

《新亞生活》創刊於一九五八年五月,當時為「雙周刊」,一九七三年九月改為「月刊」。錢穆先生在〈發刊詞〉中說明,《新亞生活》要作為新亞的一面鏡子,把新亞生活的點點滴滴,匯集報導,成為新亞將來的一部歷史。《新亞生活》記錄了新亞人在新亞的生活,刊載了月會講辭、演講紀錄、師生作品,確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新亞歷史文獻。

在《新亞生活》創刊之前,《新亞校刊》在一九五二年六月出版,刊載師生的學術論文及文藝創作,並報導學校動態、師生生活等。校刊的出版,表示新亞自一九四九年創校後,三年間已略具規模。《新亞校刊》與《新亞生活》一脈相承,亦是《新亞生活》的前身。《新亞校刊》從一九五二年開始,每年兩期,最後一期在一九五七年七月出版,為新亞書院從桂林街遷到農圃道校舍的第一次出版。 如果說,新亞七十年的發展,經歷了桂林街時期(一九五○―一九五六)的篳路藍縷、農圃道時期(一九五七―一九七三)的承先啟後,以及沙田時期(一九七三―今)的茁壯成長,則《新亞校刊》、《新亞生活雙周刊》、《新亞生活月刊》正紀錄了新亞三個發展時期的歷史了。

《新亞生活》自創刊以來,從未間斷,曾任主編的黃維樑教授在〈共日月而長存―《新亞生活》五十周年刊慶述懷〉一文中引《文心雕龍‧史傳》「原夫載籍之作也,必貫乎百氏」,「《新亞生活》所報導的師生、校友、來訪學者,何止百氏?」 確是實情。《新亞生活》刊載老師及訪問學者的文章及講座筆錄,涵蓋文理商社等範疇,如何取捨是編輯本書首要的考慮。編輯委員會幾經討論,議決本書選錄作品以文、史、哲、藝為主,一人限選一篇。如某一作者可選文章多於一篇,則以探討中國文化的論文優先,曾以專著形式出版者則割愛;惟某一作者僅有一篇作品在《新亞生活》發表,無論曾否另出專著,均予納入。全書以七十篇為限,以契合七十校慶之義。

本書所選輯的文章,除第一篇出自《新亞校刊》創刊號外,餘皆來自《新亞生活》;論文發表的時限,上起一九五二年,下迄二○一八年,共涵蓋六十六年時光。

書名定為《珍重‧傳承‧開創―《新亞生活》論學文選》,「珍重」源自《新亞校歌》:「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至若「新亞精神」的具體表現,《新亞生活》載有創校先賢錢穆先生、唐君毅先生、張丕介先生,以至不同年代的老師和校友的解說。我們從《新亞校歌》來看,尊重中國固有的文化傳統,懷抱高遠理想,傳承與弘揚中國文化,是「新亞精神」的基本方向,這也是我們選擇「論學文選」的篇章時,以闡析中國文化為先的原因。至於「論學文選」的作者,涵蓋了創校時任教新亞的學者及他們後來也任教於新亞的門人、再傳弟子等,充分體現了「新亞精神」的承傳與開展。

為使讀者對文選的作者有所認識,「編輯小組」建議邀請作者的友好、弟子或「編輯小組」的成員撰寫小傳,附加照片或相關文獻,增強閱讀趣味。十分榮幸,我們邀得趙令揚教授、李潤桓教授、盧達生先生、李學銘教授、鄺健行教授、黃乃正教授、黃維樑教授、周佳榮教授、何漢威教授、陳萬雄博士、唐端正教授、陸潤棠教授、王汎森教授、黎明釗教授、許崇德教授、馮珍今女士、陸國燊博士、張學明教授、樊善標教授、梁嘉儀女士、石丹理教授、楊綱凱教授、何杏楓教授、陳榮開教授、鄭宗義教授、丁玲女士(按小傳出現次序排列)在百忙中抽空撰寫,情義深摯,實有其特殊的意義。我們衷心感銘!尤其難得的,趙令揚教授和鄭宗義教授不僅爽快答允,更細閱文選目錄,建議撰寫小傳的合適人選,甚至發出電郵代為邀約,謹致誠摯的謝意!

本書由黃乃正院長親撰序言,李潤桓教授為書名題字,增光卷帙;商務印書館總編輯毛永波先生親自主持編務,編輯張宇程先生全力協助編排、設計與印刷等事務;本書在選文、編輯、整理以至成書的過程中,得到書院不少人士的支援,包括院務主任陸敏聰小姐、院長秘書雷黃潔明女士、執行編輯洪振邦先生等,謹致謝忱!最後,本書「編輯小組」成員,抽空出席會議、審閱文稿、籌謀定策,本書能如期出版,實功不可沒,敬致由衷謝意!

不有雪泥,何留鴻爪?謹以本書向七十年來勉力耕耘、春風化雨的新亞老師與訪問學人表達敬意!

目次

上卷

代序 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 錢 穆 i
序言 黃乃正 v
緣起 黃浩潮 vii

一九五○年代
01 唐代廣州光孝寺與佛教各宗派之關係 羅香林 003
02 趙無極教授由美來函―致陳士文先生 趙無極 012
附錄:趙無極先生的抽象抒情畫 陳士文 015
03 儒家思想之復興 張君勱 016
04 桐城詩派 黃華表 025
05 伏羲畫卦與《易》為六藝之原 何敬群 030
06 溥心畬氏談中國書畫 溥心畬 041
07 漢唐宋元的壁畫 林仰山 046
08 故宮名畫讀後記 張大千 055
09 篆刻與書畫 趙鶴琴 063
附錄:篆刻說 071

一九六○年
10 古琴欣賞隨譚 吳因明 073
11 書法之歷史、派別、及學習方法 曾克耑 077
12 從中國文字看中國民族性 潘重規 082
13 中國大學教育的特色 吳俊升 089
14 美國漢學的發展情況 李田意 103
15 歷史與哲學 謝幼偉 112
16 藝術的宇宙與文學的宇宙 唐君毅 121
17 敦煌文獻的由來 陶振譽 140
18 中國文化體系中之藝術 錢 穆 151
19 論魏晉以來之崇尚談辯及其影響 牟潤孫 164
20 美洲發見對於中國農業的影響 全漢昇 169
21 論青年與美育 虞君質 184
22 傳統中國社會的特質 何炳棣 190
23 陶淵明的飲酒詩及其精神 程兆熊 198
24 中國文化與科學 羅夢冊 218
25 美的感受 牟宗三 237
26 水滸故事與傳統遊俠之異同 莫可非 253
27 讀史餘瀋 梅應運 270
28 扶南、真臘的歷史與文化 陳荊和 282

一九七○年代
29 中國與歐洲啟蒙思潮 王德昭 303
30 訓練翻譯人才的辦法 孫述宇 316
31 陳士文先生藝術語錄 陳士文 323
32 中國五十年來的藝術教育 黎毓熙 341
33 中日美術關係探討之一―南畫 高美慶 349
34 史學、史家與時代 余英時 360
35 西方研究中國學術的方向 饒宗頤 388
36 概談大學藝術教育 李東強 400
37 唐代三峽水運小記 嚴耕望 408
38 清談對於佛學的影響 楊 勇 422
39 廣東的文化歷史和學術精神 梁沛錦 432

下卷

一九八○年代
40 從新石器時代陶文看中國的原始書法藝術 李潤桓 447
41 紀昀的學術思想與《四庫提要》的立場 羅炳綿 455
42 《水滸》與忠義軍 王利器 472
附錄:《水滸傳》的來源 王利器 495
43 中國與自由主義的侷限 狄百瑞 505
44 維柯的《新科學》及其對中西美學的影響 朱光潛 525
45 中國哲學邏輯結構及其歷史演變 張立文 576
46 漢代絲綢之路的開拓與發展 張春樹 595
47 中國現代文學與古典文學的歷史聯繫 王 瑤 627
48 《周易》新探 謝扶雅 663
49 中國畫顏色製作巡禮 唐錦騰 674
50 畫中詩- 中西美學比較 伍蠡甫 683
51 論民族文化的凝聚力與開放性 賈植芳 689

一九九○年代
52 大陸現代中國畫的趨向 周士心 711
53 中國文化的轉變 許倬雲 727
54 談中國文化中之大傳統與小傳統 孫國棟 750
55 粵語正音 何文匯 764
56 儒家倫理與現代社會 張德勝 769
附錄一:張德勝教授〈儒家倫理與現代社會〉讀後 宋敘五 775
附錄二:答宋敘五先生 張德勝 779
57 中國文化與文化中國 戴璉璋 781
58 中國文化與社會 金耀基 792
59 中國文化與教育 李遠哲 806
60 中國文化與政治 楊榮文 820
61 中國文化與科學 楊振寧 831

二○○○年及以後
62 「活水」還是「泥淖」? 金聖華 849
63 錢賓四先生與蘇州 逯耀東 861
64 中華文化的現代建構與未來走向 徐國寶 880
65 儒學的人生價值說與西方的價值說
進一步的比較說明與評論 李 杜 889
66 放開眼看中國文化 張隆溪 龍應台 906
67 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 劉述先 925
68 孔子的人生觀 唐端正 932
69 五四運動對我們的意義 李歐梵 943
70 帳中香 張展鴻 95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01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