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滿額折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9031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5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是一份邀請,邀請你來感受情緒
唯有直接面對,才能一步步解開你的沉痛枷鎖
為了前進,你必須回到過去
而復原的路,沒有人可以替你走……
 
 我們總是急於處理傷痛,卻不知道應該先學會「感受」。我們習慣以壓抑來隱藏情緒,卻忘了當這些情緒層層堆疊於心,總有一天會成為滿滿的岩漿,隨著傷痛與情緒的火山爆發。
諮商師留佩萱以溫暖動人的筆觸剖析情緒的本質,透過實際諮商案例與知名創傷事件,引導你更全面且有深度地認識與覺察情緒。從解讀自我防衛機制,到直視個人核心情緒,全面學會真切感受情緒的方法,帶你走過情緒的暴風雨。
除了自助,還能學會如何幫助需要走過傷痛的朋友,一起建立一個能夠理解情緒、包容情緒的友善社會。
 
「情緒,其實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指引,
當它向浪潮一般撲襲而來,你能做的就是任它流淌而過,
只有感受過,你才得以在人生大海中繼續航行。」

作者簡介

留佩萱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為美國執業諮商師(Licensed Professional Counselor, LPC)、國家認證諮商師(National Certified Counselor, NCC)。目前在美國諮商研究所擔任教職,同時繼續從事心理諮商工作,個案包含兒童、青少年、成年人,以及家庭諮商,專長包含創傷治療、童年創傷、家暴性侵議題、創傷知情……等等。
除了在美國的工作外,也在《人本教育札記》、《健康遠見》、《親子天下》雜誌固定撰寫專欄,希望可以藉由文字提供一般大眾心理資訊,讓更多人重視心理健康。曾獲第42屆金鼎獎專欄寫作獎(《人本教育札記》,2018年),著有《童年會傷人》一書。
個人網站:ABOUT COUNSELING 
https://counselingliu.com/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文】
勇敢面對脆弱的自己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長期以來,我們總是帶著有色眼光來看待情緒這件事。情緒被迫區分為能夠攤開在明亮檯面上,以及必須隱藏在灰暗桌面下。有些情緒,令人望而生畏、生厭、敬謝不敏,不願讓這些情緒附著在身上。
 我們總是極力推開某些負面情緒,選擇迴避而漠視,但它們依然存在於內心深處,恣意發酵。然而,情緒本質沒有好壞,沒有絕對,不需批判,不用評價。它們都是屬於自己的存在,隨著時間而逐漸形成眼前的自己。
 閱讀這本書,讓我們有了打開自己情緒心門的動力,勇於面對在這扇門裡所存在的正負面情緒。讓我們允許自己保有當下的任何情緒,合理善待自己。重新梳理情緒,自我覺察情緒,讓自己更加熟悉內在的自己與外在他人之間的關係,接受脆弱而真實的自己。
 
【推薦文】
容許感受、呵護情緒的心理療癒之路
李玉嬋(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
 
做為一位諮商心理師,在諮商室裡,聆聽著一個個無常意外的故事,悲傷伴隨著不解;憤怒夾雜著絕望;羞愧隱藏著怨恨……很多人深陷其中,分不清楚悲傷、憤怒、羞愧等「情緒」,其實可能被自己「感受」情緒的方式,加重了內心戲碼的殺傷力,而讓創傷情緒因衍生出的不解、絕望、怨恨等感受給淹沒。
其實,「情緒」與「感受」不一樣。如果能容許自己重新去感受情緒,再次定睛、覺察、梳理、解讀、呵護受傷情緒的存在,或許就可理解此書所言,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可能可以發現情緒其實是一種蛻變內心的能量。容許感受、呵護情緒,可以展開心理療癒之路。
然而,「情緒」與「感受」究竟有何不一樣?
情緒可以透過人的五大「感」官:眼、耳、鼻、舌、身去覺察承「受」,而產生不同的情緒感受。你一定有過怕痛的恐懼情緒出現,而不敢看傷口、選擇避免感受疼痛以降低恐懼的經驗。這樣採取逃避去感受真切情緒的方式,可能會過度放大痛覺感受,也可能過度增強恐懼情緒,而陷入情緒創傷中。其實,當你願意選擇容許感受、呵護情緒時,就有可能坦然面對生命無常的衝擊,而漸漸不慌不亂地安住自己。
如書中提及:「情緒是種能量,只要讓它像浪潮撲來一般流過、經過、感受過,就得以繼續在人生這大海中安然航行。」因此,書名《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就是要告訴我們:回看並重新感受情緒,都可能是轉化生命歷練、療癒情緒的心靈解方。
本書還特別指出某些特殊情緒,一旦被一層一層撥開,就可能碰觸到情緒底下躲藏的羞愧或其他感受。例如,人遭遇挫折失敗時很容易感到孤獨,因為自己不願示弱面對挫折,因此隔離了受傷情緒,也隔離了與人連結。但沒有人可以在孤單中復原!當你願意脆弱,才能與人連結、終結孤獨。
當你選擇去接觸、去感受自己內心澎湃的情緒,或許能讓宣洩情緒代替壓抑感受,而獲得耐受情緒波動的韌性與安住內心的力量。
當你願意去感受自己內心多變複雜的情緒流轉,或許你就能在體驗人的喜怒哀樂愛惡懼等七種基本情緒中,發掘出人生酸甜苦辣的箇中滋味。
 
【推薦文】
學會感受,覺察與療癒自己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還記得我日前在臉書上分享一小段話,獲得很多迴響。我這麼說:「療癒與成長的過程,就是從痛苦的忍受,到逐漸能承受,到坦然地接受。人生啊,就是一個你決定怎麼『受』的過程了。」
我沒接著說的是,這個「受」的切入點,其實就是感受,而感受的存在,就是我們生而為人所具備的基本條件。因為有了感受,而讓我們擁有人性,也讓我們擁有去愛與感受被愛的能力。然而許多人在面對痛苦的人生情境,因為太強烈的情緒,切斷與感受的連結,也導致身心失衡與各種疾病的發生,一開始不想感受到痛苦,最終卻連快樂也感受不了,生命因此陷入另一層次麻木的痛苦裡。
很高興留佩萱老師寫了這本書,一直很欣賞她饒富知性與感性的文字功力,以及許多貼近人心的案例故事,相信你可以在情緒的說理中獲得智性的理解,以及在佩萱老師的文字中被同理與撫慰,更在一個個實作練習中,讓你在生活中也能實踐自我安頓的能力。
覺察與療癒自己,是沒有人可以為你做的人生功課。讓這本書陪你一同前行。
 
【推薦文】
情緒是治療的關鍵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跟家庭的傷說再見》作者)

「情緒過不去,理性出不來。」這是我在課堂上經常講的話。雖然我做的是敘事治療,但我很清楚,情緒是治療的關鍵。
情緒具有巨大能量,當情緒卡住了,人就一直被卡住。每一個創傷經驗裡,都有一個「沒有走完的情緒」,這個情緒會「埋伏」在身體裡,繼續發酵,伺機而動,待日後有類似經驗出現時,「地雷」就會爆炸,「火山」就會爆發。沒走完(處理完)的情緒就像「未爆彈」一樣,會一直潛伏在你的身體裡,「卡住」身體能量,帶來身心疾病的折磨(像是憂鬱症、躁鬱症、強迫症、暴食症、腰酸背痛、胃病、癌症等等)。
覺察情緒,才能抒解情緒,才能把「當年沒走完的情緒走完」。佩萱這本書是幫助我們覺知情緒的好書,誠懇推薦給想療癒自我的您。
 
【推薦文】
面對自己,從認識情緒開始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談到「創傷」兩個字,人們總會覺得既沈重,又辛苦。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創傷是如此常見,就可能發生在你我每個人的身上。伴隨著創傷而來的情緒風暴,正隱微或劇烈地衝擊著我們的生活日常。
每個人都期待擁有更美好的明天,卻總是受困在起伏不定的情緒與傷痛之中,想逃離卻被困得更深。這種愈耗力愈無力的情緒應對模式,常是現代人的痛苦來源。原因無他,我們對情緒與創傷一直缺乏正確的認識,於是,我們無法做情緒的主人,只能任憑情緒擺布。
留佩萱心理師的作品,正用淺顯易懂的字句,帶領我們了解情緒的意義與功能,並且學會如何透過深度體察情緒以獲得療癒。當你翻開這本書,就代表你準備好要面對自己――包括現在的自己與過去的自己,也為自己預約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推薦文】
情緒是生命最美的禮物
謝玉蓮(繪星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你學英文多久了?還記得第一次與外國人對話的模樣嗎?努力地從大腦中搜尋著有限的單字,慢慢組合成句子,盡全力以身體語言表達,事後那鬆了一口氣的成就感,你還記得嗎?
我們如此努力地描述,也一再重複與耐心說明,不就是想要讓對方多些理解,不就是想讓自己可以盡情表達、溝通。我們是多麼盼望!
但,對自己的認識呢?對自己的樣貌,又有多少的詞彙與句子來描述?你可以理解自己在生氣行為下,隱藏的可能是對自己的失望嗎?可以理解自己是因為擔心被處罰,所以才不自覺啟動防衛機轉而說謊嗎?可以接納自己的負向情緒,感受到焦慮、害怕、憂鬱是源於對生活無法掌控嗎?可以在他人疑惑時還努力嘗試說明清楚嗎?
是的,情緒,是生命最美的禮物,是賦予每個人生活意義與價值感最重要的養分,況且,成長歷程中,難免有衝突,可能有創傷,生命議題如此難解。
當收到佩萱的新書時,正是我面臨生命中最重大失落的時刻,我跟隨本書的書寫脈絡,接下人生無常的衝擊,感受內在對生命那股無力、失望的拉扯,一步步安放自己的失落,一步步與自我對話,而療癒歷程仍在持續中……
誠摯地推薦您,跟隨佩萱溫暖且細膩的文字,從接納、覺察情緒,好好地梳理情緒。也在生活中給予自我照顧的時光,簡單的正念練習、放鬆訓練、轉念練習,陪伴自己走過每一個情緒風暴。
 
【推薦文】
原來真正的勇敢,是允許自己脆弱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曾經,我們都是孩子。漫長的成長路上,難免有著當時我們無法選擇與避開的傷痛。傷痛裡,是恐懼、害怕、憤怒⋯⋯,這些情緒並沒有因為長大就消失了。為了壓抑、掩蓋這些情緒,我們的心變得疲憊,我們也變得不像自己。
佩萱心理師在《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書中安排了一趟溫柔的旅程,逐步引導讀者有意識地覺察與修復那些曾讓人深感困擾的情緒。她帶領讀者將之蛻變為一種工具,使我們更能認識自己,並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更好的選擇。
本書除了將近代創傷與療癒的理論做了清楚易懂的說明外,搭配出現於理論之間的案例與故事、可具體操作與練習的活動,更讓本書兼具了實用性。
願本書的出版,能協助更多內心暗處曾經受過傷的大人。 讀過本書你將明白,原來真正的勇敢,是允許自己脆弱。

【自序】
少一點去「想」,多一點去「感受」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自己經歷了許多人生上的轉變。事實上,也是因為這些轉變帶來的經歷,讓我開始動筆寫這本書,於是,一邊寫書稿,很自然地我也寫下了許多自己的感受。
寫完書稿的幾個月後,當我再回來改稿時,突然覺得很恐懼──把自己的內心情緒寫出來,有種把自己暴露在眾人面前的感覺。一邊改稿時我也不斷猶豫,有股衝動想把書中所有「關於我」的部分全部刪掉,畢竟,寫別人發生的事比較容易,我一點都不想讓大家知道我心中有哪些情緒。
但是我想到了我很喜歡的美國社工系教授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在演講紀錄片《召喚勇氣》(The call to courage)中提到,她在參與最出名的那場TED演講「脆弱的力量」(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的前一天,決定放下以往演講時講解學術概念的方式,而是讓自己在那場演講中「展現脆弱」。於是,她在那場演講中談到自己以前多麼討厭脆弱,以及她的研究結果讓她需要去見諮商師來處理自我議題等等。布朗教授說,如果要跟大家說「願意讓自己脆弱」是多麼重要的事,那麼,自己就要展現脆弱。
因為布朗教授這段話,我也理解到:如果這本書是我要告訴讀者感受情緒很重要,那麼,我也需要讓自己脆弱、讓自己展現情緒,因為我就和正在讀這本書的你一樣、和我的每一位個案一樣,我們都會經歷各種情緒:心碎、失望、悲傷、憤怒、害怕、喜悅、開心……每一種情緒都沒有對錯、沒有好壞,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這是一本邀請你開始練習感受情緒的書。我猜想大家對於「情緒」這個詞應該一點都不陌生。感謝現在心理資訊的普及,不管是在書店或網路上,我們都可以找到許多書籍或文章幫助大家認識情緒。許多作品對於情緒的理解都停留在「理智」上,像是去分析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當然這些理解非常重要,不過這本書想要邀請大家少一點去「想」,多一點去「感受」。
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學習到如何感受情緒。我們在原生家庭中學習到「不可以有這些情緒!」,於是我們發展各種防衛機制來推開情緒──麻痺情緒、忙碌、互相比較、謾罵攻擊人、優越感、歧視與偏見或各種成癮行為。當情緒消失了,人與人之間真摯的連結也消失了。
這些防衛機制不僅傷害別人,也傷害了自己。當你不敢去感受情緒,就無法真實活著,你可能會害怕心碎所以不敢去愛,害怕失敗所以不敢去嘗試,害怕未知與焦慮所以不敢做改變。因為害怕感受情緒,許多人把自己關在心牢裡。
而我希望這本書可以是一個小小的開始,幫助你開始練習感受情緒。當然,開始感受後,你會體驗到那些令人痛苦的情緒,但你也能感受到喜悅、感激,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愛與連結。
我邀請你去感受,因為生命很短暫,願我們在這短暫時刻中,能夠去感受生命的連結與美麗。


【前言】
這是一份邀請,邀請你來感受情緒

開始動筆寫這本書的半年前,我自己經歷了一場失去。
身為一位心理師,我諮商過許多正在經歷失去或創傷的個案──親人去世、離婚、戀情背叛、罹患疾病、發生意外、遭受性侵、家暴、受虐或受侵害而失去童年……等等,這些事件把你的世界擊碎,就像你本來好好地走著,但是一瞬間,腳下的地面突然裂開,你跌落到黑暗的地洞裡,什麼都看不見。
曾經看過一張照片,照片裡是一個表達「哀傷」的人型雕像──藝術家用鐵絲形塑出人的身軀和輪廓,而鐵絲內,從頭到腳裝著滿滿的石頭。看著這張照片,我心想:哀悼,一定很沉重吧。
直到自己經歷失去時,我才感受到哀傷的重量有多麼沉重和壓迫。身為一位心理師,我知道復原沒有捷徑,也沒有要照著一定的步驟,因為每個人哀悼的方式不一樣。我知道我該做的(也就是我在諮商室中幫助每位個案做的事),是讓個案自己去感受那些情緒。因為,如果想要走出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去經歷它。
 
當我們都忽略好起來的「過程」
 
然而,這個社會不太允許我們「去經歷」。當一個人的世界突然瓦解、重跌到黑洞中,周遭的人卻是圍繞在洞口邊,對著底下的人不耐煩地大喊:「不要再軟弱了,快點爬起來!」
這個社會傾向歌頌「快速復原」,不管是在電影、電視劇或各種報章雜誌中,當一個人經歷重挫或創傷後,我們都想要快轉到美好的結局,忽略了那段好起來的「過程」。
在我自己經歷失去後不久,有一次看到一場TED演講,講者是一位美國社工師。她提到在她剛畢業、開始工作、覺得生活穩定一切都上軌道時,她的世界突然崩塌。她原本健康的母親突然間逝世。過了一年的哀悼,在母親忌日周年那天,她總算有勇氣回到母親去世前她們一起去看球賽的球場。就在當天晚上看完球賽後,身體健康的先生突然間心臟病發身亡。
接下來,這位講者開始談論心理素質強壯的人該怎麼做。當然,這是一場TED演講,講者需要在十幾分鐘內把自己想傳達的訊息講完,她提到的方法也很重要。但是,當時的我卻愣在那裡,心裡想著:「兩年內經歷母親和伴侶突然死亡,這是多麼痛苦的事情,你就這樣好起來了?怎麼可能?你怎麼辦到的?」
正因為復原的「過程」常常被忽略,所以讓大家誤以為復原可以很快速、很優雅地走到美好的結局,而這樣對復原過程的不理解,常常會造成許多不諒解與指責。在諮商室中,我常常聽到個案抱怨:「為什麼我現在感覺更痛苦?」「為什麼已經過了這麼久,我還沒好起來?」「為什麼我現在還會生氣?」
不僅個案對自己失望和生氣,身邊的人也常常會評論:「你怎麼還在難過?趕快好起來啊。」「都已經開始做心理諮商了,應該好多了吧?」
 
復原,就像要你重新走回戰場
 
可惜,復原沒有那麼容易。不管你經歷過哪些傷痛,這些痛苦的事件就像戰爭一樣,摧毀了你的內心世界。
在美國,退役軍人的自殺率逐年上升,這讓社會大眾非常納悶與不解:這些從伊拉克、阿富汗戰爭回來的軍人,好不容易在戰場中存活下來,回到安全溫暖的家,為什麼卻活不下去?
這也是我們對創傷的誤解,好像事件結束後,人就應該沒事了。你的童年生活在充滿暴力的家庭裡,長大後離開原生家庭就沒事了嗎?小時候被堂哥性侵長達兩年,後來堂哥搬走,你就完全不被影響了?幼小時期被媽媽情緒虐待,等到唸大學離開家去另一個城市生活,就可以遺忘那些傷害?軍人們從戰場賦歸,回到家後就可以過著平凡快樂的生活嗎?
事實上,當傷痛事件結束後,才是復原的開始。
心理復原的過程一點都不容易,也不平順,往往充滿坎坷與顛簸,走起來一點都不優雅,更可能一路跌跌撞撞。不論你曾經歷過哪些傷痛,想要復原,就像是讓你再度走回那個殘碎不堪的戰區──那個你好不容易逃離的戰場,然後重新掀開那些埋藏許久的痛苦和情緒。
我常常向我的個案解釋,心理治療就像是做復健一樣。在身體進行復健的過程會產生許多疼痛,心理 諮商也是這樣。我們會慢慢撕開封黏著過去傷口的膠布,帶你重新看見那些創傷和痛苦,以及伴隨而來的各種情緒。所以,開始做諮商後,你可能會感到更痛苦,但是你需要去經歷這些,才能復原。
 
要走出傷痛,就需要去感受
 
當自己的哀傷重量壓得我喘不過氣時,我坐在諮商室中問著我的諮商師:「我該怎麼做?」我期待著她可能有一些神奇療法。她對我說:「你現在正在讓自己哀悼,讓自己感受情緒,你正在做你該做的事。要走出來的唯一方法,就是去感受。」
許多人都願意去檢視自己過去的傷痛,但這份檢視常常停留在「理智」上。理智上,我們努力分析以前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會發生、對我們造成哪些影響,但是,我們卻長期把這些情緒埋藏壓抑。如果你想走出來,唯一的方法就是去感受這些埋藏已久的情緒。
這本書是一份邀請,邀請你來感受情緒。少一點思考或分析,多一點感受。唯有去感受,才能一步步解開這些牢牢綁在自己身上的沉重枷鎖。我常常跟個案說,那些發生在你身上的創傷都不是你的錯,但是復原這條路,是自己的責任,沒有人可以替你走。
所以,我在這裡邀請你,來試著感受情緒。感受情緒當然不容易,需要不斷練習。很希望這本書可以陪伴著你,踏上復原這條路。

目次

前言 這是一份邀請,邀請你來感受情緒

Part I 認識情緒,了解情緒
01 情緒是指引,告訴我們下一步要往哪裡走
02 童年經驗,塑造我們如何面對情緒
03 為了避開感受,我們發展出防衛機制
04 面對創傷──那些發生與沒發生的事
05 去感受,需要勇氣
 
Part II 覺察情緒,感受情緒
06 慢下來,走進你的內心世界
07 認識情緒變化三角
08 撫平焦慮,才能碰觸深層情緒
09 憤怒需要被感受,不是被評價
10 吸氣…...吐氣...…,度過悲傷暴風圈
11 面對失去,請讓痛苦有空間伸展開來
12 帶著恐懼,走進人生沙漠
13 是過去還是現在?創傷似乎不曾離去
14 撥開一層一層的情緒,羞愧藏在底下
15 當別人有情緒,我卻感到內疚
16 不同情緒可以同時存在──不敢被感受的喜悅
17 去感受,就是願意讓自己脆弱

Part III 學會與情緒共處,建立人與人的連結
18 創傷越多,越需要一個能接納情緒的社會
19 我願意當那個聽你說的人
20 當我們一起,就能撐起一個人撐不住的哀傷
21 建立一個療癒社群──沒有人可以在孤單中復原
 
結語 你的每一種情緒,都是正常的

書摘/試閱

01
情緒是指引,告訴我們下一步要往哪裡走
如果讓你選擇,你會希望每天只感到開心就好,還是想經歷各種情緒——開心、難過、生氣、焦慮?我猜想很多人應該會想選擇只感受開心,那些令人難受的情緒都被歸為「負面情緒」,我們都想把負面情緒推開。
在諮商室中,我看到許多個案對情緒充滿恐懼,深怕自己被情緒海嘯淹沒。這樣聽起來好像情緒很可怕,如果「沒有情緒」,是不是就可以讓生活輕鬆許多?但是,也有幾位正在服用精神科藥物的個案告訴我,他們每天感受不到任何情緒。他們的世界裡沒有了焦慮或憂鬱,卻也沒有了喜悅、興奮或期待。生命中沒有了情緒,他們覺得自己像個空殼,提不起勁來做事,感受不到活著是什麼感覺。
高漲的情緒讓人覺得壓迫,但是當情緒都消失了,整個人彷彿只剩下軀殼。我們討厭情緒,卻又很需要情緒。到底,情緒是什麼?
 情緒,就是情緒,沒有好或壞
我在美國念完碩士後,在當地社區一間機構做兒童諮商,我的個案年齡分布從五歲到高中生都有。我觀察到,不管他們在哪個年紀,似乎都已經對於情緒有一套既定看法,像是:「會生氣的孩子是壞孩子。」「哭很丟臉,不要哭!」「膽小的人才會害怕。」我記得有一位八歲的小女孩在聽完我說「生氣是很正常的情緒啊,每個人都會生氣,我也會生氣」後,瞪著大大的眼睛驚呼著問:「你也會生氣?」
這些孩子的反應讓我覺得有趣,但也不禁讓我思考:整個社會、家庭和學校,我們到底傳遞了多少和情緒有關的錯誤資訊給孩子?這位小女孩才八歲,她的小小腦袋瓜裡已經把情緒分成兩個資料夾,一個標記為「正向情緒」,像是開心與快樂,這些情緒很安全,會讓爸爸媽媽或老師高興;而另一個資料夾則是標註著「負面情緒」,所有讓人不快樂的情緒都被堆棄在這裡,這些都是壞情緒,很危險,不應該存在!
等這位小女孩長到十八歲、二十八歲、三十八歲,她的腦中還是會依照這樣的二分法來區分情緒。這也是很多人對於情緒的認知,然而事實上,情緒,就只是情緒,沒有好壞。情緒是我們面對內在與外在世界發生事情所產生的反應。
我們沒有辦法控制自己會有哪些情緒,因為掌管情緒的是大腦中的邊緣系統,包含杏仁核和海馬迴,這個部分的腦被稱為「情緒腦」;而負責思考做決策的,是我們的大腦皮質區,又稱為「理性腦」。也就是說,你的理性腦無法控制會有哪些情緒冒出來,但是你能夠掌控的,是在情緒來臨後,你要如何回應。
情緒需要被身體感受。如果你仔細去覺察情緒來臨時身體有哪些感覺,你可能會發現:當你感到害怕恐懼時,心跳很快、肌肉很緊繃;而當你悲傷時,可能會覺得胸口很沉重,眼睛周遭溫熱且很想哭;當你憤怒時,可能會覺得臉頰發燙,胸膛中彷彿有一股能量要爆裂開來;而當你覺得愉快時,心中好像有一股暖流緩緩流過。這就是情緒,它是能量,是身體感受。
而這位八歲的小女孩,如果她的人生繼續用「正面」和「負面」兩個資料夾來區分情緒好壞,那麼,她可能就會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指引。
 情緒是指引,告訴我們生命過得如何
如果每一位嬰兒在出生時可以拿到一份「生命手冊」,那我會想要在手冊上寫著:
歡迎你來到這個地球上。在你的生命中,你會經歷各種情緒,請好好傾聽這些情緒,因為它會告訴你,下一步該往哪裡走。
情緒是生命的一部分,每一種情緒都沒有好或不好。不管是開心、興奮,或者是受挫、失望、憤怒、心碎、焦慮,每一種情緒都是「活著」的一部分。美國心理學家蘇珊.大衛(Susan David)曾經說過,不用感受痛苦情緒是「死掉的人才有的目標」,因為只有死掉的人才永遠不會受挫、不會失敗、不會痛苦、不會心碎。
每天感受到的情緒,都在告訴你生命過得如何、需要做哪些改變。當你每天上班都感受到很煩悶,如果你願意去正視這種煩悶的感覺,或許會發現是你對於現在的工作沒有熱忱,進而去思考要不要回學校念書,或是換個工作。如果你每天回到家中和伴侶相處時感到孤獨,唯有去聆聽情緒,你才能開始思考:是不是婚姻出了問題?該做哪些事情改善?或者是否應該離開這段關係?
情緒讓我們去傾聽生命中想要與不想要的東西;它是「資料」,提供我們訊息,讓我們注意到生命中重要的事,以及需要被改變的事。如果你感到氣憤,你可能是被別人侵犯了,憤怒也幫助你捍衛自己及保衛他人;如果感到內疚,表示你可能傷害了其他人;感到恐懼,是在告訴你「有危險,要注意!」;感到悲傷,是透露著你可能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東西;感到興奮,是在告訴你「繼續做這些讓你滿足的事」;厭惡感會幫助你逃開可能傷害你的事物;如果你覺得無聊,傳遞出的訊息可能是你沒有得到所需要的刺激和挑戰。
 看見你的內在世界氣候
電影《海洋奇緣》(Moana)中的女主角莫娜為了拯救家園,獨自乘著獨木舟出航。當莫娜找到毛伊(波里尼西亞神話中的半神)之後,莫娜對著毛伊說:「請教我如何航船。」毛伊回應她:「這不僅僅是揚起風帆而已,這是尋找方向(it’s called wayfinding)。」
如果要跨越海洋,就必須度過海上各種惡劣的天氣與浪潮。電影中的莫娜必須學會如何揚帆、熟悉風向、如何利用測量星斗來判斷自己往哪個方位前進。如果生命是一艘在大海中的獨木舟,而情緒就是你內在世界的氣候。你無法掌控接下來的天氣是晴空萬里、颳風,或者是狂風暴雨;如果你想讓這艘帆船繼續航行,就必須學會如何航船、如何觀測風向和使用指南針,並且在變化多端的天氣中做調整,繼續前進。
學習如何與情緒相處,就像學習航船一樣。你無法掌控天氣,但是可以在遇到各種天氣時,掌控自己要怎麼反應。同樣的,你無法控制哪些情緒會冒出來,但是在情緒來臨時,你能夠決定該如何回應。
情緒是指引,指引著你的人生該往哪個方向前進。當我們失去了傾聽情緒的能力,就像是不知道應該如何航船,也沒有指南針或星象能夠引導方向,很有可能成為那艘遺失在大海中的獨木舟,不知道該往哪裡走,又該如何前進。
03
為了避開感受,我們發展出防衛機制
 
在這一篇一開始,我想先說一個小故事。
想像一下,你辛苦工作了大半輩子,終於存到了一筆很可觀的財產,你決定脫離人群,過你想過的退休生活。於是,你選了一座小島,在島上蓋了一棟美麗的房子,你自己設計和裝潢,這是你夢想中的房子樣貌。房子前院種滿了花草樹木,後院則是一片大草原和山丘,你每天開窗就可以聞到新鮮的空氣,聽到蟲鳴鳥叫。你每天花許多時間照顧植物,或是坐在躺椅上閱讀,你非常滿意這樣的生活。
但是,搬進新家不久,颱風來了,是一個強颱。為了保護心愛的房子,你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做防颱準備。你在每一面窗戶都貼上膠布,也搬來許多防水沙袋堆疊,把前院一盆又一盆植物搬進家中。颱風離開後,你又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清理善後,撕下膠帶,把沙袋搬走,清理被吹得殘亂不堪的周遭。一整天結束後,你準備繼續享受隔日的陽光和清閒。
沒想到過幾天,另一個強颱又來了,於是你又花了一整天重新做防颱準備;颱風離開後,再花一整天的時間清理;更不幸的是,一個禮拜後又有一個颱風要來。你這時候才得知,原來這個神祕小島一年四季都有颱風,每個禮拜就來一次。你實在太喜歡這個家,不願意搬走,但每次颱風一來就要花時間準備與清理,實在太耗費時間和力氣。於是你決定,要用最堅固的鋼筋在房子外築起高牆和屋頂,把你家和外界完全隔絕開來。
蓋完高牆與屋頂後,你覺得鬆了一口氣,因為不需要再去擔心窗外的暴風雨,也不需要再做防颱準備或清理環境了。你又可以花時間做喜歡的事,享受悠閒。
的確,有了高牆後,風雨進不來,但是陽光與新鮮的空氣也進不來,其他人也進不來了。漸漸地,你一個人待在空蕩蕩的屋裡,無法與人互動,你覺得越來越孤單。
 當過去的保護策略,變成現在痛苦的來源
許多人的成長過程,就像經歷一場又一場強颱。
不管你曾經歷哪些痛苦的事件——肢體暴力、情緒虐待、目睹家暴、性侵害、父母長期爭吵、父母疏忽、家中成人有藥物酒精成癮問題、父母有精神疾病無法承擔責任、住在充滿危險的地方,或是在學校遭受同學或老師的霸凌……等等,這些事件對一個人的影響,就像暴風雨一般,對孩子來說尤其劇烈。
如果這樣的暴風雨只發生一次,那麼在風雨結束後,你能夠花時間和力氣去清理和復原這些因為暴風雨造成的殘壞。但是,如果暴風雨經常發生(比方說每天發生),那麼你的身體和大腦就必須採取防護策略,以耗損最少能量的方式去幫助你面對,就像前述故事中蓋起厚重的鋼筋高牆來阻擋風雨那樣。不斷重複做防颱準備和清理善後,實在太花力氣了,你的身體承受不起,所以你需要一個最省力的方式來保護自己,那就是築起高牆。
如果你在成長過程中,重複經歷傷害與虐待,那麼你的大腦和身體為了保護你,不讓你一直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暴風雨,你會築起圍牆,開始麻痺,感受不到任何情緒。
「麻痺情緒」是一個人很重要的保護策略,是為了生存所發展出來的機制。尤其對孩子而言,當他還需要倚賴父母、又無法反抗父母時,利用「麻痺情緒」就可以不用感受到痛苦,這是能夠繼續在受創環境中求生存的最好方法。
身為一位諮商師,我一直很尊敬每一位個案所發展出來的保護策略,不論是麻痺情緒、解離、暴飲暴食,還是內化的許多負面信念。我也會向個案解釋,這些行為不代表「你有問題」,反倒是這些策略幫助你存活,顯示出你的韌性與復原力。
但是,當我們長大離開了創傷來源,我們的身體和大腦還是牢牢緊抱這些保護策略,繼續用這些防護機制過生活。以前幫助你生存的保護策略,現在卻成為自己或他人痛苦的來源。築起高牆屋頂可以擋住風雨,卻也擋住陽光和空氣,擋住了人與人的交流;同樣的,麻痺情緒幫你擋住痛苦,卻也阻擋你去感受這個世界上的感動與美麗,以及擋住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人與人間最真摯的連結。
當然,完全麻痺情緒是比較極端的保護策略。平常在面對痛苦時,我們也會建立許多「防衛機制」,讓你不用去感受情緒。其中一個很常見的防衛機制,就是忙碌。
 忙碌,讓你不用去感受
第一次在諮商室中見到菁菁,是她大學二年級的那個秋天。
一年前,身為大學新鮮人的菁菁很努力參與各種活動。就在十月初某個夜晚,她和幾位剛認識的姐妹會成員一起去參加派對。隔天起床後,她卻躺在一間陌生房間裡的床上,全身一絲不掛。她毫無記憶,無法理解發生了什麼事情。她匆匆穿好衣服離開,回到自己的宿舍。她不斷告訴自己:「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不要大驚小怪。」當天下午,她還依照原定計畫和朋友出外郊遊,沒有告訴任何人發生了什麼事。
這一年來,菁菁努力地告訴自己「不要去想」,而讓自己不用去想的方式,就是忙碌。
菁菁非常非常忙碌,她加入兩個姐妹會、好幾個學生組織,籌辦非常多活動,除了上課和參與活動外的時間,她都在為朋友張羅事情、處理糾紛、參加派對、傾聽別人的心事。我光是聽到她排滿滿的行程就覺得無法呼吸,菁菁則是大笑地說:「對啊,我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
我可以理解為什麼菁菁需要這麼忙,因為忙碌是個很有用的防衛機制。一個人需要先慢下來、停下來,才能夠進入自己的內在世界,而當我們每天時間都被各種外界刺激和活動填滿,我們就不需要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不需要去傾聽和感受情緒。
菁菁讓自己忙碌,因為她不敢「停下來」,只要一停下來,那些性侵創傷的痛苦就會浮現出來。
忙碌是一種成癮,而且還是一個現在很普遍的成癮行為。美國社工系教授布芮尼.布朗在她的書中寫著:「如果今天要舉辦給忙碌成癮者的互助團體,場地大概需要借用美式足球場,因為,人實在是太多了。」不幸的是,這樣的忙碌成癮卻被這個社會讚賞,甚至被認為是成功的一部分。
 任何成癮行為,都是為了減輕痛苦
菁菁利用忙碌來壓抑情緒,還有很多人則是使用其他成癮行為——吸毒、酒精、工作狂、消費購物、使用網路成癮、社群網站成癮、電玩成癮、暴飲暴食、對色情片成癮、對性愛成癮,或是對財富、地位、權力上癮等等。長期治療吸毒患者的加拿大醫師蓋伯.麥特(Gabor Maté)解釋:「如果要了解成癮,你不能只看到成癮行為所帶來的傷害,而是要去思考成癮帶來什麼好處?」
麥特醫師有許多病人長期吸食古柯鹼、海洛因、嗎啡等等,這些毒癮讓人失去健康、工作、家人,甚至失去生命,但都無法阻止他們繼續吸毒。有位病人甚至對他說:「我不害怕死亡,我害怕活著。」
麥特醫師觀察到,這些病人在童年時都受到嚴重的虐待,像是性侵、肢體暴力、被遺棄……這些人的童年就像經歷一場又一場情緒暴風雨。這些痛苦太劇烈,唯有吸食毒品才能讓他們減輕苦痛,得到暫時的舒緩。不管是哪一種成癮行為,都是一個人為了減輕痛楚、不用去感受情緒,並且能填補內在空洞與匱乏的方法。
不論是菁菁或其他需要使用成癮行為的個案,他們都很害怕面對痛苦的情緒。因為害怕情緒,所以需要使用各種成癮行為或防衛機制阻擋情緒冒出來。而在諮商室中,我所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開始覺察情緒、觸碰情緒。只有當他們能夠去感受、理解情緒,不這麼懼怕,才能慢慢地放下防衛機制。
 覺察自己的防衛機制
當然,防衛機制沒有不好,畢竟生活中有各種責任需要打理,要工作、養家糊口,還需要照顧孩子,你無法時時刻刻感受情緒,偶爾也需要利用防衛機制把情緒隔開。但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意識到自己在使用防衛機制?
如果有意識到自己在使用防衛機制,就能夠等到安全時放下防衛機制,讓情緒出來。但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長期以來一直在使用防衛機制推開情緒,這些被壓抑的情緒並不會離開,而是造成心理和身體健康的問題,像是憂鬱症、焦慮症、心血管疾病、頭痛、腸胃問題、免疫系統問題等等。
理解自己的防衛機制很重要,如果你願意,可以利用這個小活動來認識自己的防衛機制。

認識你的防衛機制
防衛機制是指任何讓你不用接觸真實情緒的方式,它可以是想法、反應或任何行為。下列是一些常見的防衛機制,請花一點時間檢視平常自己使用哪些防衛機制。

□ 微笑或大笑 □ 開玩笑 □ 轉移話題 □ 嘲諷 □ 翻白眼 □ 不斷講話 □ 沉默、放空、逃避,並告訴自己不可以想這些事 □ 拖延或迴避(像是因為害怕被拒絕,所以不敢丟履歷) □ 批評別人或自我 □ 認為自己比人優越 □ 把事情合理化、幫別人或自己找藉口 □ 告訴自己這沒什麼,不要大驚小怪 □ 讓自己很忙碌(不斷工作或把行程塞滿) □ 採取冷淡、事不關己的態度 □ 講話含糊(總說「我很好、我沒事」) □ 讓自己分心 □ 否認或忽視 □ 憤怒、暴力行為 □ 過度思考、進入分析模式 □ 投射自己的想法或情緒到他人身上 □ 成癮行為(比方網路、電玩、食物、購物、蒐集物品、工作、藥物、酒精、金錢、性愛、色情片等方面的上癮行為) □ 麻痺情緒 □ 解離(覺得你和你的身體是分開的) □ 飲食失調 □ 自殘 □ 自殺的念頭

如果你願意,請再思考一下,上一次使用防衛機制是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你使用了哪些防衛機制?
也請你試著想想身邊的人(伴侶、同事、孩子),他們常使用哪些防衛機制?
當然,以上列出的並不是所有防衛機制,之後也會陸續提到不同種類的防衛機制,如果你有想到其他的防衛機制,也歡迎你寫下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