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民國女力:近代女權歷史的挖掘、重構與新詮釋
滿額折

民國女力:近代女權歷史的挖掘、重構與新詮釋

定  價:NT$ 480 元
優惠價:79379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2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近代歷史風雲中,女性豈容缺席?
萬種風情道不盡,精采紛呈;
歷史,即是性情!

全書敘及之女性,洋溢細節,光芒獨特,
情感與身影躍然紙上。
歷史前進中最具顛覆力的潛流──女人的權力、欲望、情愛、家庭!
以歷史研究的眼光投射其上,真實而炫麗,
從清末至1950年代,
跨越了時間範疇,解放了人性自限。

細數二十世紀,窮本溯源,情愛、婚姻從私人領域變成家國命脈之所繫,女性的影響力舉足輕重。
本書所擇取剖析的女性,是過去向來較被忽略、或被定型化的個別民國女性,她們如何在「性別」視角下尋求新的歷史面貌與解放意義。


近代中國女權思想與女子解放運動最激烈的過程中,改革者與革命者,從清末民初以來即不斷提出有關女權問題的論辯。「女人」是否可劃一與「人」等同看待?這個問題從民國穿梭到現代,始終還是性別與婦女史研究的核心關注。
作者集結十篇精彩研究,表面上各自獨立成篇,實際上全書有其共同的關懷,且尋求突破,提出婦女史一些研究新方法、新角度、新解釋,甚至涉及新研究方向的試探。
每篇文章有時述及一位女性的過往,有時則是一群女性的共同遭遇,統統呈現了作者對民國婦女史研究的取徑與看法。

作者簡介

柯惠鈴
學經歷: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訪問學人、美國紐約大學東亞系博士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現職: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著作:《她來了:後五四新文化女權觀,激越時代的婦女與革命,1920-1930》(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8)、《戰時的婚姻與家庭》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臺北:國史館,2015)、《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1900-1920》(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

一九四四年四月,張愛玲於《天地》月刊發表了一篇名為〈談女人〉的散文,文中對「女人」這個群體,頗富揶揄嘲諷意味,有「行裡人說行裡話」的雋永深刻意涵。張愛玲明說,她受不了維新的那派「女權說」,也就是男子如何欺凌女子,而女子之所以屈居下風,是因為機會不均等。相反地,張愛玲一語道破,女性的小權小謀、小奸小詐,如影附身,無可抵賴。她說,女性的確是小性兒、矯情、作偽、眼光如豆、狐媚子(正經女人雖然痛恨蕩婦,其實若有機會扮個妖婦的角色的話,沒有一個不躍躍欲試的)。若說女人的缺點全是環境所致,近代和男子一般受了高等教育的女人,何以常常使人失望,也像她的祖母一樣地多心?張愛玲的散文如此絮絮叼叼地述說女人這樣、那樣,卻是道出了民國婦女的個別樣貌,在走出封建傳統的禁錮後,如何「獨立」、怎樣「自主」,大的歷史演變與主流論說,令那些能脫出傳統,走進「現代」的婦女們,隱然又陷入各種「新女性」理想的框架與枷鎖中。
抗戰時期,留在上海汪政權統治下的張愛玲,彷彿與戰火煙硝隔絕,她在國仇家恨濃烈的時代中,安然從容地寫下許多有關「女人」的故事及生活種種,包括她自己的及她所聽、所聞、所見的。張愛玲的寫作取向及其女人姿態,恰恰說明,近代中國歷史負載重大救亡啟蒙使命,而處於其間的諸多女性,在以男性為主體所鑄造的維新、革命、國族、西化各式各樣的巍然觀念中,或有人擁抱、或有人穿梭、或有人忽略、或有人躲閃,自成一格,結果是萬種風情道不盡,精采紛呈,不在話下。
近代中國的女權、婦女解放,與維新、啟蒙、改革、革命相依相隨,如影隨形,但卻未必忠實相伴。女人的權力、欲望、情愛、家庭,是歷史前進中時時具有顛覆力的潛流,個別女人有時順流而下,有時逆流奮行而上,終二十世紀,寫下諸多令人難以抹滅、無法忽視的人生經歷與遭遇。知識女性無疑是近代中國婦女集體中最易於辨識、善於自陳的一群,她們樂思、能想、會說、善寫,即使未曾表露女權的概念,但她們在蒙昧的現代女權摸索、追求、前進歷程中,留下深淺不一、各式各樣的奮鬥印記;與國家、社會不一定正面交鋒,卻在個人的言語行動中,挑起和歷史變動或大或小的對話、爭議,而所觸及的,從建立婚姻家庭的現代權力關係,如要求傳統向來不賦予婦女的財產繼承權,到藉勢使力,如乘近代城市公共傳播媒體崛起之便,享受成名之利,同時又不免被消費殆盡。還有更重要的,女「性」欲望的湧動,足以撩起歷史風雲,令男性大動干戈,而離愁別恨更是民國歷史最幽微並又最喧囂之所在。「解放」向來不是單調的同一方向,有的女性憑藉男性的權力位置,而得親與國家重要機樞;有的因緣際會,復得以走出女性獨特的事業發展之途。細數二十世紀,窮本溯源,在近代中國歷史風雲變幻中,情愛、婚姻從私人領域變成家國命脈所繫,婦女們豈容缺席。以上林林總總,在男性主導的大歷史走向中,婦女的個別掙扎、奮鬥,目的不盡一致,方式各異其趣,或許這才更貼近歷史的真實。
本書所收錄的十篇論文,全部是論「女」述事之作。所擇取剖析的對象,是過去向來較被忽略、或被定型化的個別民國女性,如何在「性別」視角下尋求新的歷史面貌與解放意義。同時,在民國女性的研究基礎之上,解釋情愛、家庭這兩個與女性息息相關,既屬個人又涉及家國的社會改革,在整個二十世紀穿梭往復中,實飽經崩解、折磨又獲重生。所有論文在寫作時間跨度上,不盡一致,惟都是近幾年來研究的心得與新作。每篇論文從初次提筆書寫,付諸討論後得到一些修訂意見,再補充定稿,時間痕跡的長短、深淺銘記於論文中,代表身為女性的我,在看待民國歷史中的知識女性,不斷變換的觀點與角度。「她們」的炫麗多姿,令人眼花撩亂,而我所能做的,是用歷史研究的眼光投射其上,並試著把她們的身影一一形諸為文字,在歷史的偉岸中,呈現婦女特有的光芒魅力,而這種魅力與男性所鑄造的權力秩序相應相離,令人駐足留連、嘆息沉湎,雖年荒歲遠,仍令人低迴不已。
「女人」是否可劃一與「人」等同看待?這個問題從民國穿梭到現代,始終還是性別與婦女史研究的核心關注。另外,歷史學術著作描寫女性,如何能不流於瑣碎而能登大雅之堂?筆者浸淫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有年,前輩提攜、同儕切磋,心中的疑惑忽現忽隱,最終卻亦有「問柳尋花,好景莫辜負」的欣悅,這些都在意領神會後,寫成了論文。不可諱言,從婦女角度來看歷史成敗得失,既有新視野,也難免就具顛覆意味。若換個角度思考婦女文化如何滲透進民國歷史的各個場域,將會發現「女性無處不在」,或言「無處不女性」。
本書每篇論文有時述及一位女性的過往,有時則是一群女性的共同遭遇,統統呈現了我對民國婦女史研究的取徑與看法,儘管稱不上嘔心瀝血之作,確是千錘百鍊的成品。如應斯響,我對民國女性看法如此,亦願閱者對我亦然。

目次

導 論
第一編 喧囂
流長蜚短:解讀民國奇女子鄭毓秀的自傳
政治與盛氏家業榮枯:商門女性的權、產之爭
第二編 驚雷
戰爭中的武漢大學校園文化:楊靜遠《讓廬日記》的解讀
大難來時各自飛:抗戰大後方的婚姻變奏曲
戰爭、記憶與性別:女性口述訪問紀錄中的抗戰經驗
第三編 落定
女性之力:蔣宋美齡的宗教道德觀與臺灣的社會服務工作
「他者」的眼光:蔣介石日記中的女性觀
離散與遇合:1950年代外省來臺婦女的記憶與歷史書寫
第四編 餘燼
五四後中國家庭變遷的思考:從施存統「非孝」談起
近代中國「情」的蛻變:性別、出版文化與公眾輿論
後記
徵引書目

書摘/試閱

政治與盛氏家業榮枯
―商門女性的權、產之爭
一、前言
盛宣懷被稱譽為「晚清企業一代領袖」,在國勢陵夷,中國打開視野看見世界之時,盛宣懷於科考躓蹼,仕途受阻情況下,因受李鴻章賞識,全力投入洋務的興辦。晚清朝野力挽危局考量下,全力推動的各類新式工商業,包括軍事、礦業乃至鐵路、銀行等,林林總總,包羅萬象,盛宣懷可說無役不與。從加入輪船招商局經營班底始,到籌組中國通商銀行止,期間,李鴻章因主持甲午戰後簽訂馬關條約,約成後備受指摘,遭罷黜貶職,李的失勢反促成盛宣懷地位上升,經營更加揮灑裕如。晚清十年盛宣懷的權勢攀至鼎峰,從而樹立起清末民初,一種新的具有紳、官、商三種身份疊合的近代「豪門」。盛宣懷締造盛氏家族,此家族可謂是近代中國著名的「豪門鉅室」,其因商業、財富、社會聲望、慈善、政治活動所鋪展出的錢權交乘實力,自始便與盛氏家族命運糾纏不休。
盛宣懷於晚清執行「鐵路國有」政策,激化護路民變,使蓄積已久的反清革命成為燎原之勢,一舉推翻帝制,盛宣懷一夕間由「皇族內閣」重臣,跌落成人人得而誅之的「賣國賊」,政治的翻雲覆雨,於盛宣懷個人遭遇,昭昭在目。對盛氏來說,清末民初的風波雲譎,開啟往後一連串家族際遇都將難逃政治播弄的坎坷道路。辛亥鼎革之際,盛氏家產即遭查封,儘管最終獲贖,卻付出了鉅額代價,這已預示無論帝制或民國,那個政府、那類政權一旦坐擁大位,他們勒逼需索錢款的手段統統如出一轍,商人實難攖其鋒,所能做的便是迂迴周旋,關於「民不與官鬥」的現實處境,商人絕對深有體會。
「商人」、「商幫」於晚清民初地位陡升,成為一類令人矚目的新興社會群體,其上結公卿、名顯四海的權力上升契機,起於洋務興辦及中國對外開放時代中,沿海口岸所提供的諸多發財致富機會,這促成了依憑財富立足是科考致仕外,另一種飛黃騰達的捷徑,商幫、商門、商會、商人在商貿富國、利民、強兵新思維中,擁有過去歷史上少見的名望與社會影響力,他們成了左右政局,造福民生的一股新興勢力,主政者無不對之曲意攏絡甚或抑制打壓。說穿了,商人的政治實力與社會地位源自於他們的財富,「財富」足令商人動見觀瞻,同樣,「財富」亦是賈禍招患的緣由。如盛氏這類一等一的巨賈富戶,其資產難以計數,一動一靜便成為主政者乃至欲分一杯羹的對手們,所覬覦圖謀的對象。民初,盛宣懷面對政府的「捐輸納餉」要脅,憑著過往清廷重臣的餘威,尚能勉予轉寰。待到1927年,當國民革命軍敉平華中、華南,新政權於南京肇建時,盛氏家族龐大財富,再度淪為被「虎視耽耽」的俎上肉。此時,縱橫捭闔於商界、政界、紳界的盛氏大家長盛宣懷已過世近十年,繼室莊夫人也於1927年9月撒手人寰,家族根本是群龍無首,面對新政權,只能任憑擺怖。新政權挾「社會改革」的狂潮,還在革命推進時,就已高喊「女子有財產繼承權」,此說堪稱「石破天驚」,因其挑戰了社會慣習與傳統成俗向來認定女子是「外姓人」,只能得嫁?,不能分產的牢固家產權利觀,故所具有的超前時代「破壞力」,非同小可,對此,觀望懷疑者多,國民政府苦於無法使「新政權」、「新改革」打入人心。1928年,盛氏家族因分產糾紛,盛七小姐盛愛頤不服哥哥、弟弟、姪子分產不公,一狀告上法庭,此官司給了國民政府炒作其「社會改革」一個絕佳的機會,其因不外乎是盛家知名度高,輿論關注者眾,官司判決影響層面廣。因之,盛愛頤爭產案,也就成為近代中國女子財產繼承權爭取進程中,值得大書特書的里程碑。
過去學界研究盛宣懷乃至盛氏家族相關問題者,多集中於關注盛宣懷與其主持的各種洋務,在近代中國工業、商業由傳統轉型為現代過程中的歷史意義。當然,對於盛宣懷的洋務經營,究竟該給與什麼樣的評價,如爭議其是否是「愛國商人」抑或是「賣國買辦」,始終是學者認定的重要主題。有學者指出盛宣懷生前是個道地「歷史僻」,由他經手的大小事,隻字片語盡皆保存,以致蓄積相當可觀的研究素材,上海市檔案館藏著卷秩浩繁的「盛檔」,過去已有學者應用以研究盛宣懷。近年,上檔陸續整理公佈盛檔,並將其分門別類,以專篇合集方式出版,資料分殊後,研究理路更加清晰,運用上也更稱便利,學者利用檔案作出的研究日趨多樣化,可說成果纍纍。舉其大者,盛氏家族榮衰歷程在檔案開放下,出現新的研究契機,所有成果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針對盛宣懷的家族成員、家庭私人生活、盛氏家產的結構、盛宣懷的慈善作為等,所提出的新研究成果,方方面面帶動新的盛宣懷研究風氣。惟目前研究中,仍然較缺乏對盛氏家族女性成員的歷史書寫,而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其聯結到更寬廣的,有關近代中國商人群體中的女性地位,及婦女身處商門如何構築並運用其有別於男性成員的獨特人脈、金脈及權脈網絡,以達成各自不同的錢、權保障。
「商人」具備靈活的經營手段、高遠的視野、較開放的政治立場抉擇,自成一類社會群體,相應的,廁身其中的女性家族成員,深受習染,而究竟商戶中的女性,有著什麼的特殊際遇,使其於有別於其他女性而獨樹一格?她們的作為在近代中國追求男女地位平等的歷史進程中,占據什麼樣的位置?至少,盛七小姐盛愛頤以大家閨秀之姿,挺身控告自己親族,不惜揭露家醜,這種「氣概」不能說不與其出身商戶有關。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在既有的盛氏家族研究中,嘗試建構一條新線索,其主軸係以盛宣懷發跡歷史中埋藏的盛氏政治、商人關係糾葛矛盾做為開端,由此引出近代中國商人家產在政治操弄下,如何遭勒逼侵吞,而不斷發生的政、商間的角力鬥爭,女性又如何借力使力以圖保產,尤其當她們不甘於保持沉默或被動受擺佈時,如何審時度勢,適時提出主張,甚至運用商門女性所潛藏的人脈、資源,在政、商矛盾鬥爭中鑽隙突圍。總之,商人家庭中的女性既具商門的出身背景,當她們立於政治革命、社會革新狂潮中時,是否更能乘風順浪走出不同於一般女性的行事作風?比如她們更敢於鄙視流俗,自任自為。過去的婦女史研究很少把焦點放在商門女性身上,以致無從理解女性視野中的商、政關係,究竟是幅什麼樣的圖景,而此點是本文研究欲達成的主要任務,即在構造近代女權歷史變動進程中,補上這個過去始終缺席的重要區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79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