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滿額折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勘玄記04:離世間品導讀-《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

定  價:NT$ 450 元
優惠價:90405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在《華嚴經》中,任何一品經文都是《華嚴經》的全部,只是從不同的角度或立場在展現「真理」或「生命」的本質。所以,《華嚴經》可稱之為生命的百科全書。
――海雲繼夢

本書特色

 作者依止「文本」與「實踐經驗」,重新解讀聖典,帶讀者對〈離世間品〉的理解與行法次第,有全新的認知與正確的下手處,深入經藏真實義。
 普慧二百問vs.普賢二千答,梳理表格化,架構完整解析!
 深入淺出說明偈頌之行法結構。


〈離世間品〉嚴格來說,可以說是濃縮版的《華嚴經》。全文結構與內容完全不同於〈淨行品〉(含〈賢首品〉),但整體內涵的本質卻與〈淨行品〉(尤其是後半部〈賢首品〉部分)的行法完全一致。只是語言模式與思惟模式的表達與運用不同!

有鑑於華嚴宗門諸多原典,現代人讀來隔閡頗深。作者海雲繼夢以其三十多年深入華嚴義海,並及禪觀行法之修證基礎;今則定位于「新古典華嚴」之立場,以《華嚴經》經文結構與思想脈絡為核心,賦予大經當代語言之詮釋。

經文與思想交織而成「新古典華嚴」核心脈絡,以當代語言詮釋《華嚴經》〈離世間品〉精髓,用豐富文字深入探勘生命中最玄妙精要的真理!

作者簡介

海雲繼夢

海雲繼夢(俗姓陳,名鶴山),是一名思想家、演說家與宗教家。法師於大學時主修經濟,半工半讀、創業有成;畢業後貢獻所學,任職於經濟部,見證台灣八○年代的經濟奇蹟,同時亦洞察到以西式為主流的經濟價值觀產生的矛盾衝突。九○年初,法師毅然離開公職,矢志投身「靈性經濟」的領域。

1991年,法師依止夢參老和上出家;2008年,自欽因長老傳承華嚴賢首宗高原法系第四十二世衣缽。經過二十多年努力,法師在台灣創立「大華嚴寺」,宏揚艱深的「華嚴學」,為當代重要的華嚴思想家。現為大華嚴寺導師、賢首宗祖師;其學術言論更獲得重視與肯定,先後受邀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研究員」、「陜西師範大學華嚴研究所所長」、「蘭州大學客座教授」等職,並多次到兩岸各大學演講。

法師既是受過正統西式教育的「學者」,也是佛法「行者」。講述法義不拘形式,三十年來以其慈悲智慧,將佛陀的教化廣傳世界。

作者序
《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所以稱〈離世間品〉是指《華嚴經》的一部分;若是稱《度世品經》,則是一部經,更有可能被意指為一本書、一個概念。在《華嚴經》中,任何一品經都是《華嚴經》的全部,只是從不同的角度或立場在展現「真理」或「生命」的本質,所以稱《華嚴經》為生命的百科全書。故爾稱〈離世間品〉與稱《度世品經》,是有著很大的不同意義。

〈離世間品〉嚴格講,可以說是濃縮版的《華嚴經》。全文結構與內容完全不同於〈淨行品〉(含〈賢首品〉),但整體內涵的本質卻與〈淨行品〉(尤其是後半部〈賢首品〉部分)的行法完全一致。只是語言模式與思惟模式的表達與運用不同而已!

若約清涼國師的科判,三番遍明六位行法,則〈淨行品〉全文為第一番遍明六位行法;而〈離世間品〉則為第二番遍明,但此番為八位行法;而〈入法界品〉則為第三番遍明,但此番則為無量位行法。若約華嚴禪觀慣用語,則稱「就本元論而言,唯以一法凝視,貫徹一切行布無量相,超諸佛剎極微塵數法門位次,直澈本元。」

按《華嚴經》是法的經的立場言,即是出自此三番遍明行法因果。此三遍明由六位到八位到無量位的行法本質與詮釋過程,亦正好驗證在歷史長河中「行法」的歷史演變。概分四個系統,即:


涅槃系統――佛陀親教
尋伺系統――部派內部
菩提系統――南印到西域
三昧系統――西域到中國

於中六位行法與〈淨行品〉屬於涅槃與尋伺系統;而八位行法與〈離世間品〉則屬於菩提系統與三昧系統;而〈入法界品〉則屬於一心不住超諸位的三昧系統。這段文字的敘述,好像是師徒從禪堂到法堂之間的對話,必須對於漸教與頓教之間的解行有充分的理解、實踐,方有可能了然於胸!

本書內容是五、六年前的覓玄紀要,只完成前普慧菩薩之間的探索。由於全文體量龐大,無法一時完成,然此一擱竟然忘了此書的存在。幸有富美諸仁者猶憶此書,將手稿整理完竣。此中疏漏尚多,幸有能凱仁者勉勵而堪為一書,分享讀者。其他疏漏等未盡事宜,以待重勘。

此普慧雲興二百問,筆者將之分為八段,乃從經文的理體上分,正與六位行法所隱含的八位行法相呼應。此中的六位八位,應是祕密隱顯相應門的實例,其中八位行法的感受雖早有所悟,然全書具體意象的形成是在 2008 年底一次普賢菩薩的示現中所教示之內容,其中彌補了長久以來法界大拼圖中的兩個空白,即入口處的具體行法如何下手,以及出口處的究竟涅槃是要如何說明的空缺。因此而形成了東山法門的華嚴禪觀。實踐的具體細節,唯在禪堂的系統化科班訓練中演示,在教下唯理體之論。

教下之言,十信位大眾已知,究竟覺唯待專論。今略述十地位何以分登地與大人位。在七地圓滿之前皆屬作意修行,故稱「有功用行」;而八地以去為「無功用行」,兩者之別,除非「八股學者」以外,吾人力未及此暫不論也!只是告知,此乃有實質上的不同。而等覺位有前位與後位之別。前位指一生補處以前的等覺菩薩。後位則指示現(下生成佛)妙覺以後的菩薩,此中包括化身佛,以及入滅後稱為圓覺菩薩等,其功行、境界、程度皆已達極致,只是存在與示現而已,故同屬等覺,而不名等覺,稱為「大圓滿覺」。此乃標示生命之永恆、光明、燦爛、芬芳的完美境界。

《華嚴經》以三聖圓融而著稱,故經中皆以普賢文殊對舉。文殊三事圓融是以信解智而言。普賢三事圓融是以理體行而言。華嚴又以普賢為長子,故宗稱「法的經」。因之,就普賢言,《華嚴經》為語言文字之紀錄,則屬法之「理體」;而華嚴禪觀及一切華嚴行法,皆屬行體、理行皆不離體故。而經屬教下,禪屬宗門。教屬行布,屬漸教;而宗屬頓教,行門。漸教屬行布必言位次,理路必清晰可驗證,而頓教雖屬行起解絕,然若無所證,其言即狂。「證」者,必依理體之言教也!故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漸頓一也非二。

有關華嚴寶藏的開發是無有窮盡的,筆者在這方面略有心得,但因本序文與本書用文相去五、六年,必有錯漏。相信編輯團隊的大德們可以圓滿此一功行,也幸好如此,讓我可以任性一回!祝福大家!


 

目次

■作者序
■序篇:簡介普賢乘行法
第一章〈離世間品〉與《度世品經》..................................2
第二章〈離世間品〉的「方法論」芻議............................. 12
第一節 三段行法井然.................................................... 13
第二節 七位行法分三.................................................... 13
壹、前行之出離道──正法行的次第........................ 14
貳、五段行法中的普賢行──普賢行之特殊............ 23
■本篇:緒論
壹、首先定義「三番六位因果」的行法範圍.............. 52
貳、經╱乘╱宗的行法之異同................................... 53
■本篇:正論
第一章 經首...............................................................64
第一節 序部.................................................................. 65
第二節 形而上之無極佛................................................. 65
第三節 因陀羅網中的太極佛.......................................... 66
第一分...................................................................... 67
第二分...................................................................... 67
第三分...................................................................... 69
第四節 太極佛四大功德................................................. 69
第五節 普賢展上迴向緣起觀.......................................... 71
第二章 普慧雲興二百問................................................ 72
第一節 思想的展開........................................................ 73
第二節 形而上與形而下之雙迴向問題............................ 75
第三節 〈離世間品〉的行法架構................................... 78
第一、信位二十二問................................................. 79
第二、住位二十問.................................................... 80
第三、行位三十問.................................................... 80
第四、迴向位二十八問............................................. 80
第五、登地位三十問................................................. 81
第六、大人位二十問................................................. 81
第七、等覺位三十二問............................................. 81
第八、妙覺位十九問................................................. 82
第四節 結論.................................................................. 82
第三章 普賢瓶瀉兩千酬................................................ 83
第一節 序文.................................................................. 83
第二節 信位二十二法.................................................... 84
一、信位二十二問.................................................... 86
二、信位二百二十答................................................. 86
三、信位答後作結.................................................... 86
四、釋信位二十二問答之意...................................... 95
第三節 住位二十法...................................................... 101
一、住位二十法的問意與標的................................. 103
二、住位二百答的二十法........................................ 113
第四節 行位三十法...................................................... 126
一、行位三十法問意............................................... 157
二、行位三十法的內容........................................... 160
第五節 迴向位二十八法............................................... 171
一、初段十法......................................................... 193
二、二段十一法:十種無礙用................................. 193
三、三段有七法...................................................... 194
第六節 登地位三十法.................................................. 197
一、初段十法......................................................... 216
二、二段十法......................................................... 216
三、三段十法......................................................... 217
第七節 大人位二十法.................................................. 219
一、初段八法......................................................... 232
二、第二段六法...................................................... 232
三、第三段四法...................................................... 232
四、第四段二法...................................................... 233
第八節 等覺位三十二法............................................... 233
一、初段四法......................................................... 259
二、第二段十法...................................................... 259
三、第三段八法言「用能」,即法界本體之「用的動能」為何?何所依也?................................. 260
四、第四段十法為「用所」,即「等覺」所用之標的,「用」的舞台也?.................................... 261
第九節 妙覺位十九法.................................................. 263
一、具格法身......................................................... 263
二、無極法身......................................................... 266
第十節 普賢瓶瀉兩千酬的結論.................................... 290
第四章 偈頌之行法結構.............................................. 295
第一節 六十七偈半偈頌,言真如存在的「所」............ 299
第一分 明真如之存在........................................... 299
第二分 舉例以明真如存在之自在用...................... 301
第三分 總言真如相的妙用無邊............................. 307
第二節 次明能.六十四偈........................................... 316
第一分 本體界之自在用........................................ 317
第二分「能」的普示現.......................................... 319
第三分 以六相說明能的示現條件.......................... 321
第四分 能的自在用功德........................................ 325
第三節 明能所合一...................................................... 330
第一分 從普賢行願力的存在與作用論證八位行法的存在...................................................... 332
第二分 法報化三身說與等妙圓三覺位................... 337
第三分 西域佛教與西域文化之特色...................... 343
第四節 一的無限擴大.................................................. 346
第一分 十一偈分二,言空間的存在與誕生............ 346
第二分 九偈分二,言時間的存在與誕生............... 350
第五節 泯入無極......................................................... 353
第一分 無極境界的體相用.................................... 353
第二分 結讚四偈.................................................. 356

書摘/試閱

第二章普慧雲興二百問

普慧之「二百問」實為「二○一問」,共分八段,與《度世品經》及賢首、清涼等傳統之分法有別,大略分段如下:

一、前二十二問為「信位」
二、次二十問為「住位」
三、次三十問為「行位」
四、次二十八問為「向位」
(此前半一至四段共百問合為「信位」及「三賢位」)
五、三十問為「七地位」
六、二十問為「大人位」
七、三十二問為「等覺位」
八、十九問為「妙覺位」

共計「二○一問」,另前後各有一句「起首」與「作結」,今分別逐一釋之。此章經文,重點不在文義而在思想結構,以及華嚴行法的建立。所謂
「華嚴行法」是指將「普賢乘行法」予以具體的理論化,故有「乘體」與「經相」之分野。《華嚴經》將「普賢乘」中極為抽象的本體界狀樣,包括真理的存在與真理運動的軌則一一臚列出來,誠屬不可思議的示現。此一部分在〈序篇〉及〈本篇.正論.序部〉裡皆已詳明,今僅就「二○一問」的排序略述其理論。

第一節思想的展開
「行法」的本身是實踐的問題,不存在思想的問題,而「真理」的存在是存在的隱顯問題,也不存在思想的糾葛問題。如今華嚴行法何以扯出思想的問題來?此乃來自於真理的存在。真理的存在唯有佛眼、法眼、慧眼始能見其端倪乃至全貌,在《華嚴經》中將真理稱為「普賢乘」。普賢乘用為說明真理在《華嚴經》中表達了兩重意義,即:真理的本質及真理的動態。

就真理的本質言,包含了真理的存在與內涵,此即真理的「本體界」,包含了六大區塊,即本體論、緣起論、生命論、宇宙觀、現象論及方法論,此六大區塊皆在《華嚴經》中的第一會與第二會中,詳如另文。

而就真理的動態言,分兩部分,即真理本體的恆動性與真理本身與現象界之互動關係。此一部分,尤其是後者的互動關係,衍申出形而上與形而下的「雙迴向」理論。此中的上迴向方法論即簡稱為「方法論」,將此上迴向的行法加以系統化、次第化乃至邏輯化,這就形成了「思想」的問題。但是,行法是以追求真理為目的,故行法的思想化實際上是在協助釐清行法之系統,以幫助行者明確地實踐與檢驗,早日兌現達成真理的目標,這才是行法思想化的價值,而非是一套與真理不相關的邏輯。

普賢乘行法的存在如前所言,唯佛眼方能透徹,故唯《華嚴經》方能詮釋出來,因此「普賢行法即是華嚴行法,普賢行者即是華嚴行者」。普賢者約體言,華嚴者約理言,因此而有《華嚴經》中大量的「普賢符號群」,皆約體而言,亦即約形而上的法界境言,因此我們只好稱《華嚴經》的行法思想為「普賢乘」的行法思想。約實質言,普賢乘為體,原本無行法不行法的東西,而《華嚴經》行法為理,實為顯行法次第之全相也。故稱乘為體,經為相也,亦稱「乘體」、「經相」也。

在〈離世間品〉的「二百問」中,相對於《度世品經》而言,顯然進步了許多。《度世品經》應是形成於西域一佛乘(普賢乘)的思想雛型,到了〈離世間品〉的時代,此一普賢乘思想顯然已臻成熟,所以在六段分法的《度世品經》,到了〈離世間品〉時,完全攪亂並合為一氣,亦將問與答合為二百問與二千答。此種渾然之氣勢,亦標示出整部《華嚴經》方法論中的核心理論。所以〈離世間品〉的行文格式與《度世品經》截然有別,此一〈離世間品〉的行文風格,更易讓我們見到「普賢乘.法界行」的整體架構。

於〈序部〉中提及法界行的定位即是「三賢位」,亦即:住位列所、行位明能、向位乃能所合一。此即構成了「法界生命」的渾然天成。而「法界行」的正行即初地至七地,大人位入「兩儀」,等覺位入「太極」,妙覺位入「無極」,再加上信位之解脫道乘,共為八段經文,誠不可思議也。

故於所分之八段經文中,前四段屬基本定位,在法界定位中的兩大條件,一、解脫道圓滿屬信位工程,而二、法界定位的三要件雖屬信行工程,卻完成在「三賢位」的歷練上,所以此四段經文充分表達「實踐」的歷練經驗。而普賢心及普賢行願亦屬信位圓滿的要件之一,不是入法界後首要培養普賢心及普賢行願,此一觀點屬「共同圓滿」的立場,在「不共別圓」中屬信位必備條件。不具此要件不能入法界,此乃「普賢行者」思想架構上之必然形勢也。

後四段經文中,第五段即初地至七地,用滿七菩提分法,正合第一節初段智正覺世間的七句圓滿七菩提分法,真實法行之所行,正此七地之行也。第六段為大人位,此屬太極佛之體也,謂入兩儀位,即謂得太極佛之DNA耶。第七段為等覺位,即依體起用之謂也,亦即太極佛之用不只是自擁 DNA,在大人位中經八、九、十地,實屬「內充塞」之謂,令太極佛之成立由醞釀到成熟之謂也,所以才有「自無功用行至灌頂到受職位」之屬也,因此「十一地」方能起用也。第八段則能隨緣顯相而榮登「法王」之極位也。因之可謂「二百問」對於「普賢乘行法」之思想展開至屬圓滿。

第二節形而上與形而下之雙迴向問題
真理的存在是一種恆動的燦爛狀態,猶如太陽的恆動又光明,太陽猶有盡時,真理與生命的存在無有止期。因而約「普賢乘」而言,形而上的本體界與形而下的現象界之間,本是相對平等的存在與自在對等的互動互通而無有障礙,兩者是圓滿無礙的。約形而上言,稱下迴向到現象界乃依於「如來藏身菩薩三昧」而成行;若約形而下言,稱上迴向至本體界則又依於「佛華嚴三昧」而始成。今所欲言者乃此「雙迴向」是平等平等的,猶如吸氣多少必然吐氣多少。下迴向是仗緣而下,上迴向亦仗緣而上,眾生界有多少,佛界即有多少;今眾生煩惱無量無邊,華嚴海會之佛菩薩也無量無邊。

在〈離世間品〉中有關本體界之說明全隱於《大經》中之第一、二會,所以可以見到「工程面」中的經教義學是在法堂或講堂中演義的,而於禪堂中則唯就方法論中的「技術面」言上迴向的實際步驟。兩者的語言模式及思惟模式截然不同,一就「本體界」言其純然的存在與各方面的狀態;一就「方法論」言其上迴向的次第步驟與種種「無明」可能造成的盲點與陷阱。

在本體界的認知裡,本體界是一種恆動又燦爛的世界,那麼在平等平等的前提下,本體界與現象界的存在也是恆動與燦爛的情境,那修行又是什麼呢?修行是一種作意,用以導引知道回歸本體界,但若成為意識形態,修行恐是百千萬億劫的工程。因此,發菩提心之後當下轉入「法界生命」裡,即是存在那「本體界」與「現象界」自在交流又溶融無礙的「法界生活」中,這才是真正的「法界行」。

此處所應提及的是在形而上與形而下之間「雙迴向」的問題,是屬於「太極佛」(含大人位及等覺位的六階)及「無極佛」之間的問題,而非一般現象界中的苦惱眾生。若有眾生「當下真發阿耨菩提之心」或「直下真發普賢心」,即時轉「紅塵生命」為「法界生命」。此時只要行者謹慎檢驗即可自知「由娑婆轉入法界」,唯此「自我檢驗」乃自己的生命與海會菩薩之對話,約須五至十年之工夫,望勿自大妄語。此非上上根器,即是再來人也。

現象界眾生如何整飭自身,蠲除無明,具足資糧而真扣本懷,則依義學之
「慧解脫」或禪觀之「定解脫」而行。今之〈離世間品〉所言亦以慧解脫為顯,定解脫為隱。若有行者欲求定解脫,必依止道場,降服身口意業而隨善知識以求「華嚴海印三昧」,直到「入法界」以起「法界行」。此中「海印三昧」行法次第是不可或缺的技術面工程,此第一階段為解脫道。其次第即:

一、淨化身語意業。
二、鏡觀。
三、入正定。
四、海印三昧發相。

經此四階段,不但「雙破我法二執」得「阿羅漢」,更取「十信滿心」而「入法界」。唯此法能「逕入法界」,亦唯「入法界」方能令形而上的本體界與形而下的現象界,自在的在雙迴向中出入無礙。唯其能在此本體界與現象界自在無礙的雙迴向,才是華嚴海會之佛菩薩,才是普賢行者。此一境界是〈離世間品〉中所彰顯的特色,經文幾乎每段、「每問十答」中,皆直指如來境界,即自每一現象界直入本體界,亦能自本體界直向現象界。

欲悠遊於法界,自在出入於形而上與形而下之間,實亦「不住三界不出三界」,此唯賴於「如來藏身菩薩三昧」,故不出三界也;又賴於「佛華嚴三昧」,故不住三界也。若約因地上迴向言,則發普賢心(此普賢心乃真阿耨菩提之心也)與具普賢行願力──普賢心為體,而普賢行願力為用也。此即此經於「信位二十二問」中,後兩問以普賢心及普賢行願作結之意也。以具此二乃十信滿心,方入法界而能自在悠遊法界歟。

是故,此〈離世間品〉經上銜初、二會,下啟〈行願品〉,自在出入法界,不約本體下「形而下」,而約「形而下」上溯本體,故稱「離世間」,實乃稱「入法界」也。此品約理稱行,後〈入法界品〉則約人稱行,自在悠遊法界,實一也。

第三節〈離世間品〉的行法架構
〈離世間品〉這一品經在《華嚴經》中處於一種核心位置,猶如「觀自在菩薩」在五十三參中處於第二十七的核心位置一般。由於此一核心位,使得觀音與彌勒能與文殊、普賢並列為「華嚴四大菩薩」。而今〈離世間品〉的核心位置排列,來自於前一品的〈如來出現品〉,故其經文結構成了:

第三十七品──〈如來出現品〉
第三十八品──〈離世間品〉
第三十九品──〈入法界品〉

此中之文理即為如來出現(形而上的本體界總相出現)即生離世間之境,一經離世間即生入法界之境。換言之,「如來出現」與「離世間」及「入法界」,是一非三,言三即一。如來出現為體,離世間為理,入法界為實,故云「不出三界不住三界,自在悠遊於法界」,實為「三界即法界,法界即三界」。此法界與三界間的紐帶關係皆如來所述,若以此三重而言之,理與體間的上下迴向關係為「如來藏身菩薩三昧」及「佛華嚴三昧」;若言體與實(或稱事、人、相)的入出關係,則為「如來藏身菩薩三昧」與「師子頻申三昧」;若云理與實(或稱事、人、相)的轉化關係,則為「華嚴海印三昧」與「師子頻申三昧」。因此,就《華嚴經》中的文理邏輯結構而言,是「重重無盡」的,今約〈離世間品〉言行法結構乃是稱理而言。

約理而言行法結構,是指將「普賢乘」的存在給予具體化,故稱「普賢乘」的行法依經之理而言,即指此品經也。雖然約理相言,《華嚴經》皆在遍明「普賢乘」的行法因果,但在三番遍明「普賢乘」的行位因果中,此第二番更是理論核心。

按此普慧「兩百問」,宜分八段「八位次」而論行法結構,此乃「法界八正道」之全方位結構,與前人所說「六位行法」大有不同,茲簡介於此。

第一、信位二十二問
信位稱呼緣自華嚴宗人,另稱前行位或資糧位,此中第二十一問「普賢心」及二十二問「普賢行法」的劃入與前人不同。前人依於《度世品經》的六段分法歸於「賢位」始行,而今基於不共別圓之「普賢乘行法」,於普賢道場中,信位欲滿心或轉小成大之標準,於信位成滿必具此二,故依於「普賢乘」之本質而言,稱此二要件為信位必具。至於是十信具、初信具或入門具,此即乘、經、宗之別,然欲入法界必先具此條件。

信位並非空位,雖然經文並未列出具體內容及其技術工程,但於行者而言,所有眷屬經典中的「解脫道」行法及「普賢乘」基因皆屬信位的內涵,所以信位又分兩階段,即「前行」與「正行」。前行即屬宗的管理與教化範圍,而正行則屬於眷屬經的指導範圍。然而《大華嚴經》中的信位指導及此信位的前二十問,皆屬行者「定位」,以及工程面的「心理」與「靈性」之架設工程。

前二十問中,初問「菩薩以何為依?」即是問「佛陀到底在教什麼?」第二十問「何等為演說佛?」即問「十種佛」,也就是問「我到底要向佛學什麼?」此中皆是此種信位之疑情、摸索與實踐的工程。而解脫道等工程即在此中進行,所以此二十問乃一切大乘及共同圓教之基礎資糧。而二十一及二十二的普賢心與普賢行法,則屬不共別圓之特色,亦即以「普賢乘」基因之具足,方乃能入法界,不入法界則無三賢十聖位之法界行。而共同圓言入法界始具此二,是非真實踐之言也。

第二、住位二十問
此「住位二十問」隨「信位二十二問」而推移,變成第二十三問到第四十二問,此亦與《度世品經》有別。此初賢位皆重列「所」,即先明法界存在之標的,三番「普賢乘行法」皆然。

第三、行位三十問
此「行位三十問」亦隨文推移二問,然此為明「能」,工夫較繁故多十問。以〈離世間品〉一一法皆攝一切法,故此品經中不若第一番「位位列名,充分呈顯一一圓融之境」,此乃〈離世間品〉之特色也。

第四、迴向位二十八問
此「上賢位二十八問」正好短了二問,合此法界行之「前行」正好「百問」。迴向位稱上賢位,實乃「能所合一」,法身正式完成或稱成熟,此迴向位成熟後方入正行位,故此三賢位實非次第之關係,於法界之混融無礙中何有一定之次第可言,「一一皆可入,一一皆融攝一切」,特顯此也。

第五、登地位三十問
登地,地意為住,安住正行之意。登地位指初地至七地圓滿七菩提分法,即「有功用行」畢業。此七菩提分法屬法界圓滿法,意即七菩提分已皆成為生命因素,每一因素皆已窮盡般那真如,故一一因素之起用皆不用作意而能與般若合,是為「無功用行」,故稱八地以去為無功用行。

第六、大人位二十問
此「大人位」即八地、九地、十地。八地為無功用行位、九地為法師位、十地為受職位,此三位皆是入形而上本體界證總相觀之位,故稱「大人位」。唯雖得體,未得成熟,故不得用,逮至十地滿,方稱體熟,而入等覺方能起用。故十地稱灌頂受職法王子位,等覺為無邊妙用法王子位,一者得體,一者依體起用也。

第七、等覺位三十二問
此「等覺位三十二問」,圓滿功德、光華外顯之相也。「普賢乘」直入薩婆若海,安住十一地,「以無量劫不計時劫」之意在此也。基於此「普賢乘」不稱等,而稱住,住此十一地不計時劫,若有緣顯相成佛,成不成佛並非終點站,而是在十一地住時可顯無量無邊的華光妙用,不若十地以前欲顯用而有礙,今此「用而無礙」故稱「無方大用」。此等覺位的「無邊妙華光」正是「普賢乘」之殊勝,此「華藏莊嚴世界海」即在此「無邊妙華光香水海」中,是此之謂也。「等覺」之一切妙行、妙用,即共成無邊妙華光香水海也。

第八、妙覺位十九問
妙覺為顯相位,顯相乃仗緣而生,行者自在出入「法界」與「三界」,緣來緣去,不再顯成佛之相。以其離有功用行已去之甚遠,不可用大腦之「作意求」來詮釋。此乃「普賢乘」中普賢行者之根本立場,不是一般初機學者的表面定義「妙覺即成佛」。所以居「普賢乘」重點在普賢行海,重四無盡境之普賢行願。此法界中之性海允非大腦思量所能測,故其行法結構分八段乃「八正道」之窮盡也,此中含有登地位的七菩提分窮盡,皆「普賢乘」中之不可思議也。其中邏輯皆詳如序篇。

第四節結論
此「二百問」乃流水文,其中無有段落或章節,向來無人敢於嘗試,咸依《度世品經》的六分法。今依文體及文理重新梳理分為「八段」,敢前人之所不敢,非妄進也,乃是依於「文本」及「實踐之經驗」,重新釐出一套思緒,望諸後賢慎思慎行,勿以新穎或流行而試之。法身之兌現唯賴敦品勵行,今依新時代新邏輯、理論與工具,重新詮釋《大經》中許多古人所未發者,於此新佛國中何嘗不是一份重新解讀的聖典,讓我們對於《大經》的理解及行法次第有更全新的認知與全新的、正確的下手處。正法行及真實行不是只有古文義,應有新詮釋,此之為文謹此義而已。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5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