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5000年文明啟示錄(簡體書)
滿額折

5000年文明啟示錄(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68 元
定  價:NT$ 1008 元
優惠價:87877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宏觀世界史研究第一人威廉。麥克尼爾一生心血凝結。全球史觀的拓荒之作,開創史學新論述。歷史研究案頭必備。
◎繼《西方的崛起》之後的集大成之作,涵蓋世界主要文明體的關鍵歷史節點和文明發展歷程,標記人類五千年的歷史年表,涵蓋全球五大洲文明歷程。一本書理清世界文明發展的脈絡!
◎1992年首次出版以來,歷經五次修改,內容臻於完善。
◎150幅珍貴歷史圖片,圖文配合緊密,讓您看清文明發展的細節,掌握世界歷史的脈絡。
◎內容包羅萬象,文字簡明流暢,是一般世界通史讀物所不及的。
◎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歷史學會推薦作品。
◎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北京大學等近千所高校推薦書目。
◎阿諾德•湯因比、斯塔夫里阿諾斯、傑里•本特利、史景遷、許倬雲、馬克垚、劉新成、高毅、錢乘旦、王晉新等國內外史學名家傾力推薦。

《5000年文明啟示錄》是美國知名歷史學家、全球史奠基人威廉·H.麥克尼爾的又一力作。在本書中,作者以其全球史觀,將人類不同社會的歷史整合為一個整體,從全球的角度來考察世界各個地區人類文明的產生與發展。從文明的發韌到現代文明的發展,本書分四個部分描述了數千年來人類文明的發展,涵蓋了文明的眾多層面,包括社會變遷、戰爭戰事、地理髮現、人文藝術發展等。

此外,作者摒棄了歐洲中心論,充分肯定了中國在全球貿易網絡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對中華文明的發展有獨特的介紹與分析。

作者簡介

【美】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1917—2016)

著名歷史學家、全球史奠基人,宏觀歷史研究學派開創者。芝加哥大學榮譽退休教授,曾擔任美國歷史學會主席、美國世界史學會主席。他在全球史方面的研究卓然有成,與斯賓格勒、湯因比齊名,被譽為“20世紀對歷史進行世界性解釋的巨人”,開闢了西方世界史學的新時代。此外,他還是美國國家圖書獎和國家人文勳章得主,是第一位獲荷蘭政府基金會伊拉斯謨斯獎的美國人。

名人/編輯推薦

現在的歷史教學與研究,世界史已是顯學。過去以國家歷史為主題的史學,竟在逐漸轉變為全球史觀。從這個角度看,麥先生的書,的確有發踪之功。


許倬雲

著名歷史學家、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學系榮譽退休教授

只有極少數歷史學家能像麥克尼爾這樣,成功地引領20世紀的史學創新,並在眾多領域鑄就如此輝煌的成就……

史景遷

歷史學家、漢學家

世界史著作中的清晰透徹之作。

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

史學泰斗

世界歷史作為一場運動或是一個研究領域的興起,人們會異口同聲地把它歸功於威廉.麥克尼爾。


凱文.雷利

著名歷史學家、美國世界史學會前主席

前言

本書圍繞一個簡單思想敘述闡發:人們之所以改變方式和方法,主要是因為某些陌生人帶來了某種新東西,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這種新東西可能讓人害怕,也可能令人愉悅。但不管是什麼,這種東西有力量說服社群中的關鍵人物,讓其覺得有必要以不同的方式做事。

如果這種看法是真實的,那麼不同文化中陌生人之間的聯繫便是驅動歷史車輪的主要動力。因為,這樣的聯繫啟動或維持了重要變革。而變革是人類歷史的中心主題——怎樣以新法行新事:如何做好充分準備,應對新情況。

因此,世界史可以也應該這樣寫:去展現一個又一個時代裡,不同人類群體是怎麼獲得非同尋常的創造力的,而他們又是如何隔著迢遠路途,帶動或迫使周圍人改變自己慣常的生活方式,打量進入自己視野的新事物的。人類學家將這種從創造力中心改變的過程稱為“文化傳播”。

這裡的神秘之處主要在於:重要的創新從何而來?偶發事件、天才構思、打破舊習慣模式都有助於激發創造力。但更重要也更普遍的是,創新者從外人那裡借來一些東西,重新調整日常生活需要。所以在這裡,我想再次強調,陌生人之間的聯繫是一種基本力量。這種力量為各種各樣的創新創造增加了類型類別,打開了空間缺口。

從人類學中,我得到了這種關注人類事件的視角。20世紀30年代,人類學家以形式簡單、相互隔絕的社會為研究主題。只有少數學者才會思考“原始”民族和復雜文明社會之間是否存在關聯。後者佔據了地球的絕大部分空間。這些學者中有一人汲汲而為,探尋簡單社會和復雜社會之間的關係。他就是羅伯特·雷德菲爾德。我的根本思想見解就是在1936年夏天坐在芝加哥大學聽他講課時形成的。

但即便是最簡單、最普遍的思想在應用於歷史數據時,也應小心謹慎,才能最終確定有無大益。為此,我研究了25 年。寫完《西方的興起:人類共同體史》(1963 年出版)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如何把現代學者研究的人類歷史融入這一種人類學框架中。

自此之後,許多新研究增進了我們對歷史的理解。多數研究著眼於糾正微小細節。而足夠多的細節疊加起來,就能讓我們看清上一代人還了解甚少的東西。比如,修正後的非洲歷史讓我們有了更為宏大的視野。但世界史全局視野的最大變化源於學者對下述事實的認識。各路學者指出中國在貿易網絡發展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公元1000年後,將歐亞各大文明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是中國。這意味著,在西歐掌握世界領導權前,有大約500 年時間是中國扮演著同樣角色。當然,中國影響的地理範圍較為局限。因為在那時候,中國人對美洲還一無所知。

這種認識和其他許多修正後的理解見識都匯進本書裡。本書為學子而寫。但與《西方的興起》不同的是,本書不僅在時間上更新,也對基本信息給出更為詳盡的闡釋。這些信息是歷史學研究的基礎。書中出現的新名稱、新術語可能會增加學習負擔。如何達到總體結構和局部細節的平衡是世界史作者面臨的主要挑戰。我嘗試恰如其分地描繪細節,以便讓框架充實有意義。如果讀者想要關注世界每一部分如何在時代演進下與總體均衡相符相融,就會發現細節不再是閱讀的負擔。因為,在細節入腦入心的過程中,這本書可以滿足讀者天然的好奇心,了解我們怎樣變成了今天的自己。這種好奇心人皆有之。我邀請你去找尋、去發現。

威廉·H. 麥克尼爾

目次

目錄

001 第一部分歷史發軔

003第一章歷史發軔
027第二章河谷文明
053第三章雨水澆灌土地上文明的興起

077第四章中東的帝國和宗教
097第五章希臘文明風範
123第六章印度文明風範
147第七章中華文明風範

175 第二部分歐亞文化平衡

177 第八章 古典地中海世界及其擴張

207第九章文明宗教和蠻族入侵
233第十章伊斯蘭教和印度
255第十一章遠東和美洲

277第十二章歐洲
305第十三章草原民族和歐亞文明

329 第十四章 西歐

361 第三部分遠西挑戰世界

363第十五章歐洲大發現
391第十六章歐洲的自我轉變
419第十七章歐洲之外的世界
453第十八章歐洲舊制度
479第十九章世界對歐洲擴張的反應

503 第二十章 民主革命和工業革命

535 第四部分世界主義發軔

537第二十一章關鍵之年
557第二十二章歐洲
581第二十三章世界對歐洲成就的反應
601第二十四章二十世紀的世界戰爭
627第二十五章1945年以來的世界公共事務

649 第二十六章 思想和文化

 

書摘/試閱

歐洲探險產生的間接影響

歐洲地理大發現深刻改變了流行於主要人種之間的人際關係概念。但除了意識上的變化,這一大發現還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三個具有根本意義的重要影響。這三大影響因溝通新模式導致,所以當代人很少或根本沒有註意到。分別是:價格革命;疾病向新地區、新人口的傳播;美洲糧食作物向歐亞非的傳播。下面我們就每一影響簡單解釋如下。

⧙ 價格革命

美洲白銀供應量巨大,銀幣買不到相應量的商品,價格快速上漲。為買到同等數量的有用物品,需要更多白銀。自然而然,價格革命最早在西班牙產生, 西班牙人感受最強烈。一個世紀裡,西班牙商品價格上漲了400% 左右。在歐洲其他地方,也出現了小幅價格上漲,但漲幅要慢得多。不過,歐洲世界沒有一個地方能逃過這一影響。因為,一個市場價格急遽上漲後,其他市場上的商品價格隨之飛漲,最後趨於平衡。而且,這一影響並不局限在歐洲,還傳到了奧斯曼帝國、印度和中國。

但隨著價格革命傳遍文明世界,價格的重要性有所降低。歐洲從事商品買賣的人數比亞洲大部分地區都要多。在亞洲,農民佔人口絕大多數,很少買賣商品。他們要做的是,將餘糧供應給社會上層,以實物形式納稅繳租。因此,中國的價格體系雖然也發生了變化,但並未在多大程度上改變農民和地主的關係。印度和伊斯蘭世界大部分地區也是如此。而在歐洲,價格革命打亂了買賣雙方、借貸雙方、地主和佃戶、政府和納稅人的關係。一些階層得利,另一些階層受損。每個人都感受到不確定性的存在。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貪婪邪惡者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價格上漲。但在那個時代,沒有人知道白銀供應與白銀衡量的價格水平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係,所以就很難找出價格上漲因素,確定哪個人難辭其咎。

缺乏現代金融常識,並不意味著傳統日常關係的大動盪沒有產生重要影響,變得容易讓人接受。很多人受損,每個人都面臨新的經濟不確定性,歐洲公眾急於找到替罪羊。德國路德教運動如火如荼,激起宗教紛爭,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價格革命引起的經濟混亂。價格革命導致的經濟動盪貫穿歐洲未來數百年曆史,在無數層面上真真切切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價格變化得如此迅速、不平均,沒有什麼還會和以前一樣。

⧙ 人類的出現改變了地貌

在漫長悠遠的地質時期中,地球環境似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保持不變。這段時間有5000 萬年到1 億年之久。但與急遽變化時期相比,這段穩定期又可分為幾個不同時期。最近的百萬年構成了地質時期的更新世,即冰川時代。在這一時期裡,變化來得相對急速、突然。當然,以人類時間標準來衡量,即使是這種劇變也進行得非常緩慢。這也許是因為我們生活其中,無所知覺罷了。

在更新世中發生過四次變化。巨大的冰層足有上千英尺厚,在歐洲和北美形成,後來又向南推進。這些冰川又融化了四次。最近一次融化時間始於25,000 年前,而且很有可能至今仍在格陵蘭和南極洲繼續著。不過,在上述兩地,陸地仍然被厚厚的冰冠覆蓋。

對所有動植物來說,冰雪的生成與消融意味著生存條件發生急劇重大變化。只有適應這種變化的物種才能生存下去。實際上,已經有很多物種消失。比如,劍齒虎和乳齒象寂滅無存。馬曾馳騁於歐洲和北美草原上,也在美洲消失過好幾千年。後來,西班牙人把馬從舊世界引入新世界。馬才重新活躍於美洲大地。

這些變化不可謂不驚人。然而,在冰面進退的幾百萬年中,人類的出現也給環境帶來了深遠顯著的變化。因為人類挑選、馴化平原和草原動物,取代野生物種,從而改變地球生態平衡。

伴隨這些成就而來的東西常常出乎意料、不如人意。比如,病蟲害肆虐穀倉農田。又比如,農民為種植穀物或其他作物,破壞了自然植被,導致地表侵蝕。有時整個地區的表層土都被剝離。近代,人類甚至開始改變地球的自然地理。這些活動不僅局限於建造城市,修築高速公路和堤壩,鋪設管道,開鑿運河, 也包括製造各種廢棄物,污染水和大氣。

從所有這些方面來講,人類改變地貌的速度比之前要快得多。大自然不自覺的慢速改造力量與人類自覺的協作力量無法相提並論。

在研究地質化石,並分析世界不同地域生命形式差別之後,達爾文於1859 年發表《物種起源》一書,提出生物進化論。1871 年,他又發表《人類的由來》, 認為人類也是由其他生命形式進化而來。對達爾文同時代多數人來講,這種思想驚世駭俗。但自此之後,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達爾文理論。不過,達爾文關於一個物種如何轉化為另一物種的觀點也於隨後被證偽。

科學思想常在新證據出現時得到修正。因為證據之間還存在較大缺口,人類起源說尤為不明確。但不管怎樣,多數人類進化專家都讚成如下觀點:和我們極為相似的生物可稱為“類人猿”。一百多萬年前,地球上已經出現了類人猿的足跡。

目前,人們對類人猿及其產生原因了解不多。在世界很多地方,從英格蘭到中國,從爪哇島到非洲,都發現了類人猿骨骼殘片。雖然還存在很多未知, 但這些已經發現的骨頭能夠告訴我們一些事情。比如,五十萬年前,類人生物種類很多、區別很大。其相異程度遠比今天的人類要大。在那時的類人生物中, 既有巨人,也有侏儒。他們的骨骼牙齒兼具現代猿類和人類的特點。

⧙ 從類人猿到人類

據推知,類人猿實現了生物進化。也就是說,基因演變比習得行為演變更重要。沒有人知道,學習以新方式做事的進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比基因演變更重要的。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類人猿必須先學會說話,才能在學習方面取得關鍵進展。此外,還必須學會如何手持木棍石頭,以御敵務工。

但在我們的類人猿祖先變得手足強壯,能夠直立行走,解放雙手,借助眼睛和舌頭之力,探索世界之前,有一些關鍵性的生物變化必須先行來到。同時還必鬚髮生其他變化,能讓舌頭自主發揮作用,幫助他們自如無礙地進行口頭表達。與這些生物學變化相關的是腦容量的增加。當然,這些變化並非一蹴而就。而且,我們不知道,類人生物是否在單一地點、時間最終完全變成人類。我們也不知道,在人類轉變關鍵期,在世界不同地域,是否有基因片段組合、重組後形成不同群體。

不只是人類會使用工具。在與現代人類迥然不同的骨骼旁,發現了火和石頭的使用痕跡。石頭是鑿過的,用來粗製工具。事實上,黑猩猩和其他動物都會使用簡單工具。

因此,人類和非人生物的關鍵區別可能有兩方面。這兩方面出現有先後。首先是舞蹈;其次是語言。眾人同舞讓人心感溫暖,有利於一大群人團結協作。隨後,語言讓協作變得更有效率,更精確。有了語言,人們就會提前製訂計劃,分工配合,指派一個人待在一地,另一人誘敵深入,出其不意,把獵物趕進提前布下的陷阱中。正是得益於捕獵中語言的使用,食物供應才大量增加。語言的功效還在於,我們最早的祖先能夠獵殺越來越龐大的動物,而不必仰賴瘦小的獵物維持生存。

有了這種改變,類人猿狩獵者才有可能完全變成人類。他們可以把扶養訓練孩子的時間延長到出生數月甚至數年之久。也就是說,孩子們有更長時間學習生存技藝和行為方式。學得多,遺傳得少,讓類人猿變成人類。

語言的第二個作用是,提高人們對周圍世界的反應能力。各色各樣的動植物、石頭,甚至是動作都有了名字,就更容易辨別,是好是壞就能提前知道。我們的遠古祖先借助詞彙,根據合適的圖像和聲音,對世界分門別類。而知道每一類別的具體內容後,就能在特定情況下快速行動。

在類人猿變成人類的過程中,語言還有第三個作用。正如人們用雙手擺弄小件物品,並將其組合或重組成新的工具、模式、形式一樣,詞語也可以組合和重組。也正如擺弄東西可能會啟發人們創造出新的武器、工具、藝術品一樣, 搭配組合詞語也可以生髮新思想、新感情。因此,憑藉語言分門別類之力,雙手靈活操作之能,思維能力得以縝密完善,發明創造能夠自由馳騁。正是靠著思維能力和發明創造這兩個獨特能力,人類最終完全出現。地點很有可能在非洲。時間大約是在公元前500,000 年至公元前50,000 年之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7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