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帝國的凜冬2:守成與變革(簡體書)
滿額折

帝國的凜冬2:守成與變革(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2 元
定  價:NT$ 252 元
優惠價:87219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861年,咸豐帝尸骨未寒,慈安、慈禧就聯手痛揍八大顧命,政出一人演變爲兩宮垂簾,祺祥政變震動神州。
1862年,舉著“中學爲體,西學爲用”旗幟,洋務運動在華夏大地幹得熱火朝天。
1864年,曾國藩攻破南京,延續十三年太平天國運動終成過往。
1894年,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慘敗于日本艦隊,甲午海戰一役成國人最大痛點。
從1861年至1898年,近四十年間,清王朝內憂外患沒個完,割地賠款成習慣,究竟應該怎麽辦?
守成一定是等死,變革可能是找死。于是,憋屈的清王朝統治者們終于戰戰兢兢地踏上了自强之途。
《帝國的凜冬》系列第二部,帶你回到那個血火交融的變革時代。

作者簡介

冬雪心境,原名李珩,天津人。現為天津作家協會會員,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十二頻道《法律講堂》文史版欄目主講人,主講《大唐宰相遇刺案》等系列節目。代表作有《唐朝那些事兒》全七冊系列,《隋朝那些事兒》全三冊系列,《帝國的凜冬》系列《武媚傳》等。

名人/編輯推薦

奪權、洋務、剿匪、變法……百萬冊暢銷作者冬雪心境繼《唐朝那些事兒》後細微解讀晚清100年,帝國的凜冬系列重磅作品,手術刀式解剖清王朝那段戰戰兢兢的變革歷程

目次

第一章 中興之光

第二章 洋兵助剿

第三章 親政與再聽政

第四章 洋務自強

第五章 光緒十五年

第六章 甲午之戰

第七章 維新思想

書摘/試閱

1.垂簾聽政
西元1861117日,清內閣奉上諭宣佈更改新年號,改祺祥同治,取兩宮太后共同執政之意,四天后宣佈轉年為同治元年,大清帝國由此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這也代表曾經以肅順為首的八大顧命之臣被徹底從這個王朝的權力中樞清除乾淨。
新朝伊始,在帝國高層們看來,最先應該確立的是在特殊的政體下權力分配的問題。十月七日(119日),內閣奉上諭公佈了兩宮太后聽政,以及處理各項政務和軍務的程式:
各直省及各路軍營折報應行降旨各件,于呈遞兩宮太后慈覽,發交議政王、軍機大臣後,該王、大臣悉心祥議,于當日召見時恭請諭旨,再行繕擬,於次日恭呈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閱定頒發;應行批答各件,該王、大臣查照舊章,敬謹繕擬呈太后,一併于次日發下,其緊要軍務事件,仍于遞到時立即辦理,以昭慎重。
這等於是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訢重新分配了帝國政務的處理大權,兩宮太后掌握審核權和決定權,奕?掌握議政與實施權。
權力分配問題解決後,接下來便是政務處理流程問題。當時翰林院侍講學士楊秉章、禦史林壽圖列條陳述兩宮太后垂簾聽政事宜,提交廷臣會議詳細閱覽,幾經修改補充完善,最終由親王世鐸領銜,將兩宮太后召見朝臣禮節的一切辦事章程,共同呈遞兩宮太后欽定。十二月二十六日(1862125日),獲得批准,懿旨宣佈垂簾。
當時,關於垂簾聽政章程一共擬定了十三條,其中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三點:
1.召見內外大臣時,兩宮太后和同治皇帝要同坐養心殿,兩宮太后垂簾,議政王和御前大臣輪流派一人,將召見人員帶領進見。
2.召見地方官員時,兩宮太后和同治皇帝同坐養心殿,議政王、御前大臣帶領御前,乾清門侍衛要排班站立,兩宮太后垂簾設案,然後進呈召見官員名單,並擬諭旨同時注明。同時皇帝面前也要設案,也要進呈皇帝一份名單,其他一切禮儀同上。
3.任免官員時,除了朝廷重臣可以簡化手續之外,應該將任免官員名單由議政王和軍機大臣共同在接受兩宮太后召見時進呈,由兩宮太后最終欽定。
我們都知道,程式問題是依據權力分配以及當時的禮法而制定,而今權力分配是由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所包攬,而禮法問題則是,因為兩宮太后是女人,所以必須要垂簾聽政,這是源於封建社會男女有別、內外有別的社會傳統。
太后臨朝始于西漢的呂后,唐代武則天也實行過垂簾聽政,宋朝英宗皇帝的宣仁皇后也曾經垂簾禦殿。大清帝國建立後,此前還沒有太后干涉朝政的記錄,而且前幾代也有順治和康熙年幼登基的局面,但都是親王和大臣進行輔政,前者是睿親王多爾袞,後者是以大臣鼇拜為核心的輔政大臣。咸豐皇帝臨死之前本來設置的是八大臣輔政,算是效仿先輩們的做法,但是大清帝國政局卻在他死了之後走上了另一條路。我們都明白歷史事件是複雜的多面體,不僅有因有果,而且有時還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同治時代出現的太后垂簾聽政干預朝政,也是這種邏輯的反映。
咸豐皇帝臨死之前那封分權的遺詔,是帝國政局轉彎的根源。當然,我們不能說咸豐皇帝的做法是錯的,但垂簾輔政兼而有之,授予太后閱折鈐印權本身就為太后干政埋下了伏筆。八大臣也沒能很好地遵守咸豐皇帝的遺囑,沒能與兩宮太后、恭親王奕?展開有效的合作,雙方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最終只能兵戎相見,打破了制衡的局面。
後世有人認為,垂簾聽政的另一個誘因是慈禧太后的野心。據說慈安太后早年雖然由皇貴妃進位中宮,但性格軟弱,凡事都由慈禧做主。對於這種說法,筆者部分贊同,畢竟此後大清帝國四十餘年的實際領導者就是慈禧太后,如果她沒有野心,無論如何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但我們同時也應該明白,垂簾聽政如果擴展來看,絕不僅僅是一種禮法制度,而是一種適合當時帝國政務運轉的行政體制。換句話說,至少是各方利益共贏後達成默契的結果。
體制的核心是:集體遵循的方式。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慈禧或許有野心,但在當時,她的野心還夠不上影響國家體制的改變。
當時雖然定下兩宮太后垂簾聽政之制,但畢竟帝國先前沒有過太后干政的事例,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尋找相關的理論支持和歷史依據。十月十五日(1116日)諭令內閣將歷代帝王政治及垂簾事蹟匯總進呈,並且讓南書房、上書房、翰林院等選擇可以納入國家法律的部分,匯成一冊進呈。後來按照這個底本,編成了一部書,名叫《治平寶鑒》。
十月二十九日(121日),朝廷正式宣佈兩宮太后于十一月一日(122日)正式實行垂簾聽政,也就是從這一天起,一直到1912年宣統退位為止,大清帝國實際上都是由女人當家。
據《穆宗實錄》記載,當時垂簾聽政大典舉行得十分隆重而莊嚴,兩宮太后在養心殿垂簾,王公以下大學士、六部九卿在養心殿外集體行禮,而且通過時人的評論,也可以想見當時垂簾聽政的莊嚴情景以及嚴謹威儀。
例如《曾國藩日記》(同治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記載他覲見的經過:
入養心殿之東間,皇上向西坐,皇太后在黃縵之內,慈安太后在南,慈禧太后在北。
《翁文恭公日記》(十一月二十四日)記載的隨父覲見的過程:
黎明侍大人入內,辰正引見於養心殿,兩宮皇太后垂簾,皇上在簾前禦榻坐,恭邸立于左,醇邸立於右。吏部堂官遞錄頭箋,恭邸接呈案上。是日引見才二刻許即出。
從上述記載看,垂簾聽政的形式,潛移默化地讓覲見兩宮太后的人有一種莫名的無上的權威感,形式上保證了兩個女人的主宰者地位,而且養心殿中垂簾聽政的人員設置格局,也充分體現了聽政與議政的權力分配。當然,對於兩宮太后這兩個女人而言,又有著不同的分工。
薛福成對垂簾聽政有過一番評論:
是當時,天下稱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裁決庶務,及召對時事諮訪利弊,悉中窺要。東宮見大臣,訥訥如無語者。每有奏牘,必西宮誦而講之,或竟日不覺一事。然至軍國大計所關,及用人之尤重大者,東宮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額手稱頌……西宮太后性警敏,銳于任事,太后悉以權讓之,頹然若無所與者。後西宮亦感其意,凡事必諮而後行。
應該說兩個女人各具特點,也各有所短。慈禧太后性格敏銳,善於處理政務;慈安太后由於身份特殊,而且本身德行深厚,因此德高望重。但是薛福成的評論也指出了,慈安太后因為慈禧太后把控政事似乎有些失落,幸好慈禧太后比較敏感,看出了慈安太后的失落,因此一改往日作風,積極與慈安太后相配合。
從薛福成的評論看,在大清帝國開啟垂簾聽政的最初階段,兩宮太后包括諸多大臣對於這種新興的體制還有一個熟悉的過程,這裡既有程式問題,也有人事配合問題,需要所有人去適應。從兩個女人之間的配合也可以看出來,這個新興的體制還需要不斷地打磨。不過至少在那個時間段裡,兩個女人在處理國家大事的過程中是能互相合作、取長補短的。歷史特殊的機遇,將兩個女人的身份、地位、利益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也讓經歷了祺祥政變的大清帝國,重新找到一條特殊的生存模式,雖然它在不久的將來還會發生裂變。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19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