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和日本文豪一起去旅行:京都、東京、大阪,文學家筆下最迷人的旅途風景(套書)
滿額折

和日本文豪一起去旅行:京都、東京、大阪,文學家筆下最迷人的旅途風景(套書)

定  價:NT$ 599 元
優惠價:90539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9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從東京、京都看到大阪,
一窺文壇大師眼下的巷弄街景、風土人情
看見城市裡不一樣的動人景色。

夏目漱石—領你走入千年古都,造訪寺廟感受遺跡之美
柳宗悅─陪你逛晨市,見識京都對工藝美學的極致追求
芥川龍之介—向你述說大阪,趣味十足的奇幻求仙故事
織田作之助—與你暢遊大阪,認識多變繁華的浪花之城
永井荷風—帶你漫遊東京巷弄,來場心動的城市小旅行

打破時空限制,與文豪並肩走進東京、京都或大阪,看見絢爛奪目的城市魅力。

★專文導讀《和日本文豪一起遊京都》、《和日本文豪一起漫遊老東京》
─王文萱 作家、日本京都大學博士
★專文導讀《和日本文豪一起逛大阪》
─廖秀娟 元智大學應用外語學系副教授、日本大阪大學博士

◎本系列套書共三冊
1. 《和日本文豪一起遊京都:晨市、街町、河源、寺廟,還有庶民生活……》
2. 《和日本文豪一起漫遊老東京:跟著永井荷風散步淺草、銀座、築地、月島、麻布……》
3. 《和日本文豪一起逛大阪:浪花之城、天下廚房、日本金庫,也是不羈的情欲之都……》

本書特色
◆文豪的精選佳作,必讀不可
套書一共集結19位著名文學家的作品,夏目漱石、柳宗悅、福澤諭吉、芥川龍之介、菊池寛、織田作之助、永井荷風等,篇篇精選,想認識日本文豪,從這本書開始。

◆內容豐富,看見城市不同面貌
不同文學作家接力講述關於京都、東京、大阪的城市風情:迷人的街町和市井風貌,內容豐富精采多元,更有旅遊書上找不到的觸動。

◆專家導讀,深入淺出
專家撰寫導讀,為你解說每篇文章背後的文化故事,幫助你理解文章,並深度認識京都、東京、大阪的文化特色。

作者簡介

作者│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
小說家,本名夏目金之助,出生於東京仕宦家庭。一八九三年自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畢業,一九〇〇年前往英國留學三年,對東、西方文學造詣極高。一九〇五年發表長篇小說〈我是貓〉一舉成名,為專心寫作遂辭去教職轉任朝日新聞社,後陸續發表〈少爺〉、〈草枕〉等代表作。後世尊稱其為「日本國民大作家」。

作者│柳宗悅(やなぎ むねよし,1889-1961)
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家、美學家。就讀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部哲學科時,開始察覺生活中民藝品的實用美學,研究日本及朝鮮的民藝。一九三六年設立日本民藝館,一九四三年任日本民藝協會首任會長,一九五七年榮獲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功勞者」榮譽稱號。

作者│福澤諭吉(ふくざわ ゆきち,1835-1901)
思想家、教育家。出生於大阪士族家庭,一八五四年前往長崎修習西方學術、文化等洋學,後奉藩命於江戶中津藩屋開設洋學塾,成為日後慶應義塾大學前身。一八七二年刊行的《勸學》熱銷三百四十萬部,確立其啟蒙思想家地位。畢生從事著述、出版與教育活動,被譽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

作者│上村松園(うえむら しょうえん,1875-1949)
女流日本畫畫家。本名上村津禰,出生於京都。一八八七年進入京都府繪畫學校就讀,十五歲以《四季美人圖》獲頒內國勸業博覽會獎狀,之後於日本美術協會、日本青年繪畫共進會、京都新古美術展覽會等展覽會上,展出獨具個人特色的美人畫連年獲獎。畫風深受京都傳統文化影響,一九四八年獲頒日本文化勳章,為史上第一位獲文化勳章的女性。

作者│和辻哲郎(わつじ てつろう,1889-1960)
哲學家、倫理學家。出生於兵庫縣神崎郡,就讀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系期間,與谷崎潤一郎、小山內薰等同為《新思潮》同人。一九二七年前往德國留學,歸國後於京都帝國大學、東京帝國大學任職。於一九五〇年創立「日本倫理學會」,另著有代表作《風土》探究人類與自然環境共存的原則與方法,一九五五年獲頒文化勳章。

作者│北大路魯山人(きたおおじ ろさんじん,1883-1959)
日本著名全才藝術家,擁有美食家、陶藝家、書法家、畫家等身分。一八八三年出生於京都上賀茂,一九二一年在東京開設美術店。曾獲政府指定為「人間國寶」卻予以辭退。以「器皿是料理的衣服」為口號,晚年投入陶藝創作,將美意識引進飲食領域,創造日本獨特食膳文化。

作者│九鬼周造(くき しゅうぞう,1888-1941)
京都學派哲學家。出生於東京。一九一二年自東京大學哲學系畢業,一九二二年前往歐洲留學,先後師事新康德派李凱爾特、亨利・柏格森、胡塞爾、馬丁・海德格等哲學家。一九二九年歸國後任職於京都大學,教授哲學史。一九三〇年發表獨自的日本文化論《「粹」的構造》為其代表作。

作者│宮本百合子(みやもとゆりこ,1899-1951)
小說家。出生於東京小石川,舊姓中条。一九一六年進入日本女子大學英文系就讀,十七歲發表以窮苦庶民生活為題材的小說處女作〈貧窮的人們〉,獲得「天才少女」之美譽。在寫作之外亦參與政治活動,曾多次因與政府思想牴觸入獄。入獄期間寫給丈夫的四千多封書信後集結成冊,以《十二年的書簡》為題出版。

作者│菊池寛(きくち かん,1888-1948)
小說家、劇作家。出生日本香川縣,本名寬(ひろし),畢業於京都大學英文系。在學期間和芥川龍之介、久米正雄等青年文學家為同窗,曾參與藝文同人誌《新思潮》之刊行。一九二三年創刊雜誌《文藝春秋》,並設立芥川賞、直木賞等文學獎,不僅致力於出版經營、發掘純文學界新人作家,更活躍於電影事業等多領域。

作者│芥川龍之介(あくたがわ りゅうのすけ,1892-1927)
小說家,號澄江堂主人,俳號我鬼。一八九二年出生於東京,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畢業。大學在學期間創作短篇小說〈鼻子〉獲夏目漱石讚賞,隔年一九一七年發表第一本創作集《羅生門》,正式踏入文壇。〈竹藪中〉、〈河童〉等為晚年代表作。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四日,於自宅飲過量安眠藥自殺。

作者│木下杢太郎(きのした もくたろう,1885-1945)
小說家、劇作家、畫家,本業為皮膚科醫生。出生於靜岡縣伊東市,本名太田正雄。一九一一年東京帝大醫學系畢業,在真菌研究方面卓有貢獻。以筆名木下杢太郎走紅於文壇,深受同樣兼任醫生和作家的森鷗外影響,有「小森鷗外」之稱。出版有詩集《飯後之詩》和戲曲《南蠻寺門前》、《和泉屋染物店》等。

作者│織田作之助(おだ さくのすけ,1913-1947)
小說家,生於大阪。一九四〇年以短篇小說〈夫婦善哉〉獲改造社第一回文藝推薦作品受賞,於文壇取得一席之地。擅以平民化方言寫大阪庶民生活,與太宰治、坂口安吾等同列無賴派、新戲作派。

作者│坂口安吾(さかぐち あんご,1906-1955)
日本著名小說家。本名坂口炳五,一九〇六年出生於日本新潟豪門世家。大學畢業後,和法語學校認識的朋友創刊《言葉》雜誌。二十五歲開始於日本文壇展露光芒。戰後發表的評論〈墮落論〉與小說〈白癡〉,構築出一種頹廢的「輸家哲學」,更在社會與文學界掀起狂潮。

作者│永井荷風(ながいかふう,1879〜1959)
小說家,本名壯吉,號金阜山人、斷腸亭主人。生於東京小石川,父親為藩士出身,任政府官僚,因此他擁有深厚漢學修養,又受母親影響,熟習歌舞伎及日本傳統音樂。荷風二十多歲赴歐美,吸收許多歐美新知,歸國後任慶應大學教授,任職期間編輯雜誌《三田文學》。其後辭任,發表許多小說及隨筆,晚年獲政府頒發文化勳章。他喜愛散步東京,鍾情江戶時代文化,留下許多描繪城市景致的散步隨筆。代表作有《濹東綺譚》、《美利堅物語》、《法蘭西物語》、《日和下駄》等。另有作品《斷腸亭日乘》,是他四十多年來的日記。

作者│古川綠波(ふるかわ ろっぱ,1903-1961)
一九三〇年代家喻戶曉的諧星。生於東京的公爵之家,卻因不是長子而被送到姑丈家收養。一九二五年,自早稻田大學英文系中輟後,因模仿各種聲音的表演而踏上演藝之路,曾任戰後第一屆「紅白音樂大賽」(紅白歌唱大賽的前身)的白組主持人。文學作品以電影評論和散文為主。酷愛美食,著有《綠波食談》和《悲食記》這兩本專談飲食的散文集。

作者│武田麟太郎(たけだ りんたろう,1904-1946)
小說家。出生於大阪府大阪市。少年時期開始接觸永井荷風作品,就讀於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期間參與社會運動,並將個人經驗寫入小說〈暴力〉而奠定其無產階級文學作家身分。專注於創作以庶民生活為主題的「市井事」,藉庶民觀點描繪時代風俗,寫下〈日本三文錢歌劇〉、〈銀座八丁〉等代表作活躍於文壇。

作者│長岡半太郎(ながおか はんたろう,1865-1950)
物理學者。出生於長崎縣大村市。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部畢業,一八九三年前往柏林、慕尼黑等地進修,後返回日本於帝大擔任教職。提出早期的土星原子模型概念而聞名於世,並活躍於光譜學、地球物理學等多領域。一九三一年出任大阪帝國大學(現大阪大學)首任校長,一九三七年獲日本文化勳章。

作者│内藤湖南 (ないとう こなん,1866-1934)
東洋史學者、日本中國研究開創者。本名內藤虎次郎,號湖南。出生於秋田縣鹿角市。自秋田師範學校畢業後上京,擔任《大阪朝日新聞》記者,以及《台灣日日新報》前身之一的《台灣日報》主筆等。一生中曾十次訪華,遊歷中國期間結交了王國維、羅振玉、劉鶚等人,對其中國研究影響深遠。

作者│吉行榮助(よしゆき えいすけ,1906-1940)
達達主義詩人、小說家。出生於岡山縣御津町。曾創辦文藝刊物,並與新感覺派、提倡現代主義的文學家組成新興藝術派。長男吉行淳之介和次女理惠分別獲得第三十一屆和第八十五屆芥川文學獎,一家人皆享有盛名。一九九七年日本電視台NHK根據其妻吉行安久利所寫紀實散文改編為電視劇《安久利(あぐり)》。

譯者│侯詠馨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誤打誤撞走上譯者之路,才發現這是自己追求的人生。喜歡透過翻譯看見不同的世界。現為專職譯者。

譯者│楊明綺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
譯作有《蜜蜂與遠雷》、《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超譯尼采》、《殘酷:不能說的人性真相》、《孤獨的價值》等。

《和日本文豪一起遊京都:晨市、街町、河源、寺廟,還有庶民生活……》
◎寫在前面〈京都歲月:日本巨匠作家筆下的古都物語〉
/王文萱(日本京都大學博士)
曾做為日本千年都城的京都,像是本活的日本史。上一頁還講述著平安時代的繁華,翻過一頁便跳躍了千百年,記錄著經歷明治維新的千年都城,如何邁向新時代。從古至今的日本,都被記載在現下、眼前的這個京都當中。漫步在京都,常讓人覺得像是穿梭來去在不同的時空。
京都因此迷人。無論於什麼時代造訪,都可能在不經意之處,一窺她的昔日面容。自古至今,文豪們陸續造訪,不但留下了記載著當下的文字,做了時代見證,也為京都的歷史,添增了數筆文豪們帶來的故事。京都見證了文豪們,抑或說是文豪們見證了京都……(未完)

《和日本文豪一起漫遊老東京:跟著永井荷風散步淺草、銀座、築地、月島、麻布……》
◎寫在前面〈遊蕩老東京:日本巨匠作家筆下的慢活物語〉
/王文萱(日本京都大學博士)
「散步」類型的電視節目,近年來在日本頗為流行。幾位外景主持人或來賓,漫無目的地在某個區域「散步」,大眾化一點的,是探尋當地不為人知的美食或店舖,更深入一點的,則是由無意間所見的地形或遺跡,進而探究當地歷史、地理、文化。雖然「散步」蔚為風潮是近期的事,但若要說到日本「散步」界的先驅─那便非永井荷風(ながい かふう,Nagai Kafu,一八七九──一九五九)莫屬了。

荷風除了寫小說,還留下了許多散步紀實文章。他的散步隨筆,不特意書寫美景或名勝,寫的是他隨心所欲漫步時的所見所聞,內容盡是近代化都會中的斷壁殘垣、市井陋巷、私娼、女侍、舞女等等。他的書寫方式,是宛如攤開城市地圖、拿著放大鏡窺看一般,將他當下眼界所及的每個角落,毫不遺漏地一網打盡……(未完)

《和日本文豪一起逛大阪:浪花之城、天下廚房、日本金庫,也是不羈的情欲之都……》
◎寫在前面──繁華浪花之城的矛盾與多變
/廖秀娟(元智大學應用外語學系副教授、日本大阪大學博士)
自江戶時期以來就以三都——京、江戶、大坂——來稱呼,直到明治二年因版籍奉還的緣故,將日本改為三府三○二縣,其中的三府就是京都、東京、大阪,此時三都地位勢均力敵,直到一九四三年東京撇下京都府與大阪府,獨自升格為都之後,開始拉大了東京與京都、大阪之間的抗衡力道,當中處於最為尶尬位置的就是大阪。
京都或許被東京取代了首都(天皇所在之都)的地位,然而京都本身擁有悠久的平安京貴族血統、優雅洗鍊的文化傲氣,讓她在東京這個現代化城市面前毫不遜色,仍能睥睨傲視而無絲毫的卑微。反觀大阪因商人之都色彩濃厚、風俗業盤踞,重人情、又愛插科打諢,經常被東京的主流媒體誇大形塑成只有重利好算計、品位不高、搞笑藝人充斥、行為粗魯的暴發戶面貌。然而大阪真的是個只能這樣解讀的都市嗎……(未完)

目次

《和日本文豪一起遊京都:晨市、街町、河源、寺廟,還有庶民生活……》
◎寫在前面
〈京都歲月:日本巨匠作家筆下的古都物語〉/王文萱(日本京都大學博士)
‧一番風景
抵京之夕/夏目漱石
京都晨市/柳宗悅
京都學校札記/福澤諭吉
昔日京都/上村松園
京都夏景/上村松園
‧時節趣味
京都四季/和辻哲郎
香魚勝地/北大路魯山人
京都的石伏魚茶泡飯/北大路魯山人
夏日小點/北大路魯山人
衹園的枝垂櫻/九鬼周造
京都人的生活/宮本百合子
高台寺/宮本百合子
‧人間劇
鳥羽伏見之戰/菊池寬
阿忍/芥川龍之介
京都日記/芥川龍之介
京阪見聞錄/木下杢太郎
大阪的憂鬰/織田作之助
本鄉的林蔭大道—─學生街兩樣情/坂口安吾

《和日本文豪一起漫遊老東京:跟著永井荷風散步淺草、銀座、築地、月島、麻布……》
◎寫在前面──
遊蕩老東京:日本巨匠作家筆下的慢活物語/王文萱 (京都大學博士)
【隨筆】
‧輯一 逍遙漫步,大隱於市
銀座/輕知日:銀座與 Café
寺島之記/輕知日:玉之井
帝國劇場的歌劇/輕知日:荷風與歌劇
草紅葉/輕知日:荷風與淺草「歌劇館」
深川散步趣/輕知日:荷風與深川
‧輯二 念念不忘,舊時回憶
傳通院/輕知日:荷風故鄉小石川
夏之町
下雪天
向島
鐘聲/輕知日:偏奇館
【小說】
飯糰
羊羹
附錄:荷風重要年表及本書文章寫作年代

《和日本文豪一起逛大阪:浪花之城、天下廚房、日本金庫,也是不羈的情欲之都……》
◎寫在前面──繁華浪花之城的矛盾與多變
/廖秀娟(元智大學應用外語學系副教授、日本大阪大學博士)

‧輯一 惦記的地方
樹之城 /織田作之助
近日大阪 /古川綠波 
釜崎 /武田麟太郎
大阪這地方 /長岡半太郎
大阪町人與學問 /內藤湖南
‧輯二 相遇的那些人
雪夜 /織田作之助
大阪萬花筒 /吉行榮助
神仙 /芥川龍之介

書摘/試閱

《和日本文豪一起遊京都:晨市、街町、河源、寺廟,還有庶民生活……》
〈京都晨市〉柳宗悅
我從大正末年至昭和八年(注1:一九三三年),算起來在京都住了近九年的時間。如今回想起來,我應該多看看這古都與周邊的文化遺跡。除了歷史悠久的廟宇,我應該要接觸附近的聚落,親近他們的生活。我還錯過在這古都裡,如今仍然傳承的各種手工藝工房。我應該到處走訪,見識這些技術的工程、完成的作品。工藝品的類別肯定比我見識過的還多吧。關於這一點,再也沒有比京都更強的地方了。
今日依然維持遠古的傳統。我只見識過一小部分,應該充分增廣自己的見聞才是。現在想起來,只覺十分可惜。
不過我可沒有虛度光陰。住在京都的期間,我對晨市產生極大的興趣,學了不少知識。關於這一點,河井寬次郎(注2:一八九○~一九六六,陶藝家)可說是我的前輩。
晨市會在當月的特定日期與地點舉辦,最晚在早上六時許開始的市集。上至二手衣,下至缺角的木梳,什麼都賣的市集。而且晨市不只在一處。諸如弘法晨市、天神晨市、壇王晨市、淡島晨市、北濱晨市(注3:以上皆為京都的地名),會在不同的日子與地點舉辦。要把這些市集全都逛一遍,大大小小加起來,聽了可別驚訝,一個月竟要二十餘日才逛得完。其中最大的是每月為期二十一日的弘法晨市,也就是在東寺的市集,在寬廣的寺內,擺著滿滿的商品。與每月二十五天的天神晨市號稱雙璧,這是在北野天神(注4:北野天滿宮)寺內寺外,擺到無一空處的大型市集。
這些什麼都賣的晨市非常吸引我。直到大正的尾聲,我才聽說晨市的事,最好的時期已經過去了。若是大正初期,甚至是更早的明治時代,賣的商品不知該有多好。隨著時代發展,商品的品質下滑,我們經常聽商人說:「這陣子完全沒好貨。」他們說得肯定沒錯。
不過,既然出了門,還是會買點東西。……(中略)……後來到訪的我們,還是可以撿到許多不錯的好貨。那些沒人注意,比市價還低的商品中,經常出現各種好貨。雖然比不上從前的晨市,仍然是錯過可惜的獵場。只要沒下雨,我還是經常光顧大型市集。
大部分的賣家都是老婆婆。這肯定是份不錯的兼差。市集通常在中午結束。買家也早早來報到。我們經常造訪,後來跟老婆婆混熟了,她們還會幫我們留貨。
稍微聊一下,其實我也是聽老婆婆們說,我才知道還有「下手(注5:便宜粗俗)」與「下手物(注6:便宜又粗俗的工藝品)」這類的俗語。也就是說,我們購買的商品,都是老婆婆們口中的「下手物」。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時,我們覺得很有趣,而且還有相對的「上手物(注7:精緻、高級的工藝品)」,可以明確區分品質……(中略)…… 隨著這個名詞的普及,它也沒有倖免,被人們誤用,或是故意給它不同的意義,也有人出於興趣,把這個俗語轉用到各種情況,已經偏離我們本來給它的意義了。因此,我們遭到各種誤會與曲解,甚至飽受困擾。於是我們反過來覺得應該避免使用這個俗語,創造另一個取代它的新名詞,最後選定「民藝」(注12:日常使用的工藝品)二字。不過「下手」一詞非常有趣,也有自由、樸實之處,若能正當使用,也是一個不錯的俗語。
好像有點離題了,我們在晨市找到最驚豔的商品,就是俗稱的「丹波布」……(中略)……晨市無所不賣,除了布製品,也有陶瓷器、漆器、金屬製品,還有木材或竹製工藝品,經常遇到吸引我的物品。不消我多說,全都很便宜。拜這些晨市之賜,我更加了解丹波的陶瓷器。不曉得誰說過,和以前相比,這陣子的好貨少多了,不過,我們仍然期待晨市的行程。說不定有預料之外的寶貝,靜待我們光臨。
一般來說,在晨市買不到什麼來頭不少的東西。所以買東西不需要靠名氣。在這樣的地方,人們才能隨心所欲地挑選。這也是晨市的迷人之處。在這種地方,知識完全派不上用場。反而要靠直覺。當你發揮敏銳的直覺時,好貨也會高興地湊過來。(未完)
《和日本文豪一起漫遊老東京:跟著永井荷風散步淺草、銀座、築地、月島、麻布……》
〈銀座〉永井荷風
近一、兩年來,我因事頻繁前往銀座,不知不覺竟成為觀察銀座周遭種種的專家。
唯一覺得遺憾的是,因為沒和當前的政治家往來,所以沒有一享松本樓雅座的機會。但人生在世,難免需要交際應酬,所以我也曾一身大禮服,頂著炎夏烈日,登上爬下帝國大飯店、精養軒與交詢社的樓梯。每每前往有樂座、帝國劇場與歌舞伎座觀賞戲曲表演後,必定順道前往銀座的啤酒屋歇腳,和同樣賞完戲的友人針對演出內容唇槍舌戰、高談闊論,絲毫不在意末班車時間。
眾所周知的銀座大街上,有兩家西洋樂器店專門販售於上野音樂學校舉行的演奏會門票;專門展出新美術品的藝廊「吾樂」,位於八官町大街;販售雜誌《三田文學》的書店則是位於築地本願寺附近。三十間堀的河岸大街上有間供奉地藏菩薩的小廟,每逢地薩菩薩結緣日,尤其將近深夜十二時,便能瞧見成群身穿華美浴衣的婦女出外買花。
每次和某位我所敬愛的下町俳人之子見面時,都會讓我不禁想起藏前那些一派悠然的貴族氣質,行事有著洗練江戶之子風格的仕紳,這位友人的宅邸與團十郎的廣闊庭園比鄰而居。高聳圍牆、蒼鬱樹木,促使電車聲響猶如遠處的暴風雨般聽來疲軟。此宅邸的茶室讓我甘願忍受雙腳跪坐時的痠疼,一邊聆聽茶釜煮水的沸騰聲,一邊和緩對於現代人無禮行徑的反感。
此處有一條被建於大街上的民宅遮蔽,連聳立於正前方,巍峨的本願寺屋頂都望不見的僻靜後街,還有幾條正經人士絕對不會知道的小巷。某個放晴的夏日夜晚,我曾從小巷的樓房二樓欄杆,叫住打這兒經過的新內 藝人,歡喜聆賞他隨口唱的醉月情話;或是梅花散落,春寒料峭的午後,掩上毛玻璃窗門,屋內猶如傍晚時分般昏暗,在幾位老藝妓合唱一中節的聚會上,我從那失了光澤的古樸音調,吟味疲憊不堪的哀傷。
然而,自覺別人和我一樣不幸的世界主義,促使我難以忘懷從首都飯店的餐廳露台外那排植栽縫隙間望去,那夜晚的河水、月夜下的月島、月夜下的船影在水氣迷濛的溫暖冬夜裡,更顯美麗。在一群以世界各地為家,愉快談笑的外國人當中,唯獨自己寂寞獨酌一瓶吉安地酒,追憶逐年淡忘的遙遠國度往事。
銀座一帶可說新舊皆備,無所不有;一國的首善之都以其權勢與財富蒐集而來的物品,皆陳列於此。我們要買一頂流行新帽,要買從遙遠國度進口的葡萄酒,自然得來銀座一趟。同時,若想在有樂座等飄散「舊時」氛圍的地方,吟味過時的「老歌」,果然還是必須選擇只有這一帶才有的特殊場所。
我時常登上「天下堂」的三樓屋頂,享受眺望都市景致的樂趣。既非「山崎洋服店」的裁縫師,也不是「天賞堂」店員的我們,若想登上俯瞰銀座一帶的景致,登上「天下堂」的樓梯,這絕對是最簡便的方法。登上此處遠眺,東京市街看起來倒也不髒亂。十月晴空下,磚瓦屋頂猶如大海般一望無際,又圓又粗的電線桿雜亂矗立,雖然醜陋得令人瞠目,卻也讓人感受到東京終究是個大都市。(未完)

《和日本文豪一起逛大阪:浪花之城、天下廚房、日本金庫,也是不羈的情欲之都……》
〈大阪這地方〉長岡半太郎
不用多說,早在仁德天皇時期,就是個已經發展的都市。因聖德太子建造四天王寺、蓮如上人(注:一四一五~一四九九,淨土真宗僧侶)建立石山本願寺,總覺得與佛教關係匪淺。不過,自從豐臣秀吉平定爭亂,在此築城之後,帶來全新的氣息,發揮大阪的本質。大阪面向海灣,淀川因舟楫之便,四通八達,成了物資集散地,有了強大的地利、水利。於是,土地的開發,成了再自然不過的道理,改良淀川河床,在三角洲打造運河疏通,工商業自然蓬勃發展。往昔,威尼斯在歐亞交通上雄霸一時,從歷史看來,大阪當然會成為關西方面的商賈出入關口。如今,其勢力日益擴張,逐漸掌握東方貿易的霸權。
對於曾到威尼斯旅遊的人來說,中世紀傳下來的貢多拉,是緬懷過往時光的上好材料。半個世紀以前,大阪也曾經飄著類似貢多拉的平底柴舟。在藝術方面不及貢多拉,更像是為了實用目的打造的船隻。德川時代,往返於伏見(注:京都)及天滿橋(注:大阪)的三十石船,正是它的放大版,不禁使人想起維新前的交通,曾是多麼緩慢。
還有一首歌謠,
「淀川三十石,上下行河面,攬客忙不停,來一碗吧?來一碗吧?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我年幼時,曾經往返伏見。三十石或櫓漿前進,或以繩索牽引,視河水情況併用。花上一整夜在伏見、大阪之間來回,在現今這個由電車、火車構成運輸網的快速時代,應該無法想像如此緩慢的交通工具。然而,從那時起,人們就提倡這種餐船(注:由於三十石船的乘客無法中途下船,販售餐點、水酒的小船順勢興起,靠近時總會大聲吆喝「來一碗吧」)的攬客聲,才是所謂的大阪精神。
餐船是載運餐點,有斜屋頂的柴舟。在河裡靜候三十石船上門,向乘客兜售點心、酒類。大叫:
「牛蒡味噌湯、紅豆麻糬,來一碗吧?來一碗吧?來份壽司捲吧?來杯酒吧好嗎?還是窮得吃不起啊?」
我在船裡,揉著惺忪睡眼,總覺得這人太蠻橫了,誰要跟你買啊。用微弱的燈光照亮販子一看,是個滿臉皺紋的老翁,淌著鼻水,把船貼在三十石船的側面,開始交換起商品及金錢。以一種一旦握住錢就不會輕易放手的態勢,大聲呼喊:「來一碗吧?來一碗吧?」半夜飢腸轆轆之時,就算厭惡那呼喊聲,也不得不買。聽到最後那句窮得吃不起,英雄氣慨也無用武之地,只能乖乖買單。如此強調金錢的價值,透露出大阪當時的精神。差不多是有錢能使鬼推磨,金錢打動不了的,就別理他。不懂得錢的價值,沒辦法在社會走跳。不會打算盤的人,絕非同道中人。大阪人的氣慨,在德川嚴格執行各項命令之時,仍然毫無忌憚地說這些話,相傳是一段與家康有關的祕史,無論如何,最早獲得此一特權的餐船老翁,肯定不是普通人物。
搭乘三十石船,從伏見順著淀川而下,接近大阪時,並沒有什麼足以辨識的目標。現在接近枚方(注:大阪地名)時,可見巍然聳立的天守閣,指出那裡是大阪。在夏之陣燒毀的天守閣重建之後,又毀於一場雷火,兩百六十多年間,化為廢墟,直到昭和年代才得以重建,令人遙思太閤(注:豐臣秀吉)當時的偉觀。同時,採用不會輕易燒毀的鋼筋水泥建築,第三座天守閣,肯定能流芳百世。太閤地下有知,應該也會含笑九泉吧。聽說重建費用高達四十七萬日圓。除以每日參觀人數,不出數年,就能回本。從這裡可以窺見大阪人的高明手腕。儘管暫時支出一筆錢,也不會白白浪費,即使將來在天守閣之下,重建過去廣大的城堡,也是綽綽有餘。大演習(注:昭和七年,日本於奈良、大阪一帶進行的陸軍大演習)之際,探照燈照亮黑夜中的天守閣,呈現莊嚴壯麗的姿態。描繪出大阪市的空中樓閣,宛如海市蜃樓一般,飄浮於半空中,天守一角宛如太閤重臨,俯瞰大阪市的繁華。天守閣,正是大阪市之偉觀。(未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3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