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與惡零距離,暗箭傷人才是本性!精神科名醫教你打敗暗黑人性,跨越職場與人生中的種種難關
79折
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與惡零距離,暗箭傷人才是本性!精神科名醫教你打敗暗黑人性,跨越職場與人生中的種種難關
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與惡零距離,暗箭傷人才是本性!精神科名醫教你打敗暗黑人性,跨越職場與人生中的種種難關
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與惡零距離,暗箭傷人才是本性!精神科名醫教你打敗暗黑人性,跨越職場與人生中的種種難關
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與惡零距離,暗箭傷人才是本性!精神科名醫教你打敗暗黑人性,跨越職場與人生中的種種難關
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與惡零距離,暗箭傷人才是本性!精神科名醫教你打敗暗黑人性,跨越職場與人生中的種種難關
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與惡零距離,暗箭傷人才是本性!精神科名醫教你打敗暗黑人性,跨越職場與人生中的種種難關
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與惡零距離,暗箭傷人才是本性!精神科名醫教你打敗暗黑人性,跨越職場與人生中的種種難關
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與惡零距離,暗箭傷人才是本性!精神科名醫教你打敗暗黑人性,跨越職場與人生中的種種難關
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與惡零距離,暗箭傷人才是本性!精神科名醫教你打敗暗黑人性,跨越職場與人生中的種種難關
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與惡零距離,暗箭傷人才是本性!精神科名醫教你打敗暗黑人性,跨越職場與人生中的種種難關
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與惡零距離,暗箭傷人才是本性!精神科名醫教你打敗暗黑人性,跨越職場與人生中的種種難關
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與惡零距離,暗箭傷人才是本性!精神科名醫教你打敗暗黑人性,跨越職場與人生中的種種難關
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與惡零距離,暗箭傷人才是本性!精神科名醫教你打敗暗黑人性,跨越職場與人生中的種種難關

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與惡零距離,暗箭傷人才是本性!精神科名醫教你打敗暗黑人性,跨越職場與人生中的種種難關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79252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95折,單本省下13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人類最大的能量竟然是「負能量」!
認定「人性本善」倒是讓自己成了倒楣鬼!
讀心理勵志書,不小心讀到正向心理學信徒的著作,有時會讓你被補刀!
不要讓被討厭、中傷、踐踏、霸凌、情緒勒索、憂鬱…找上你
黃偉俐醫師教你如何打敗暗黑人性,順利通過職場與人生各階段的種種關卡!
《權威推薦》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 王浩威執行長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 黃宗正主任醫師
知名主持人 陳斐娟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 葉啟斌主任醫師

你的痛苦與失敗來自於對人性的錯誤假設,不幸的是美國心理學界當紅的「正向心態」又在背後砍了你一刀。

你父母一定教過你「善有善報」、「人性本善」,儘管聽過厚黑學,但是你心中還是認為來自父母的傳統教訓比較對。一旦進入社會,你開始有些懷疑,不過內心深處還是相信這是好人的世界。但是你錯了,這也許是你的原罪,一個錯誤的假設,讓你因為看不清社會的真實面,而無法有效的對應。

本書作者是美國俄亥俄大學心理學博士候選人,台大醫學院畢業的精神科醫師。他長久執業的結果,發現大約只有20%的人,不論在任何場合都遵守道德的規範;60%的人往往是騎牆派,除了可以出賣是非,忌妒心態更時常作崇。至於其他20%不是「反社會人格」,就是「自戀人格」,傷害你根本不會有一絲難過。

你可能不敢相信!認為老祖宗的人性本善「應該」不是說假的吧?!其實在物競天擇的情況下,鼓勵一個物種產生一些不擇手段的個體。例如,兩隻獅子爭一隻死鹿,如果所有的獅子都不擇手段,直接以暴力比高低,那麼死傷難免,不利這個物種繁衍。如果全都只是咆哮不前,只等對方退讓,那誰吃肉呢?於是一定要有一部分的獅子很樂於訴諸暴力,而多數的獅子遇到搞暴力的會退讓,通常的情況是肉很快被吃了,實際的衝突並不常發生,沒有兩敗俱傷的場面。

看出來了吧!生物進化的機制,會產生一定數量的壞蛋。學術界研究過,各物種都有20%的「壞蛋」(為了利益不惜搞暴力)。對應到20%的「道德低能人類」,其實不奇怪吧!

明明世上存在一堆惡人、善妒的,但又得抱持著性善論,不是很淒慘嗎?這時正向心理學又登場了,讓世人慘上加慘。正向心理學在美國心理學界有很強大的力量,它有一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姑且不論其成因如何,它強調運用正面思考――「想得開」、「天無絕人之路」、「堅持下去就會逢凶化吉」,去抑制對壞情緒(挫折、悲傷)的感受能力;甚至還有書鼓勵運用宇宙的正能量,堅持信念一定會成功。許多心情低落的人們,會去書市找一些相關的書來讀,因為正向心理學的勢力龐大,因此很多書的作者都是正向心理學的信徒。如有些業務人員就經常會被鼓勵去上一些正能量的課程,這些課程往往有一時打氣的效果,覺得有老師加持,以為學到新的知識,但效果能持續多久???

你要知道情緒不只是你主觀的感受,情緒的狀況跟腦內神經傳遞物質的濃度有關。當你不斷被人打擊,會使多巴胺、正腎上腺素或血清素降低,久而久之,最後就會導致腦袋關掉正迴路系統(簡稱BDNF,腦內自生滋養物質),變成憂鬱症。
人腦的活動和腦部的化學物質運作機轉有關,不是你想要樂觀就能樂觀,你想要看開就能看開。無論是對性善論的無比堅持、或是讀了大量教導你正向思考的書,都無法使你腦中的化學物質違反物理定律,用你想的方法運作。

如世間真的那麼「險惡」,那大家真的要縮頭過日子?其實如果你抺去錯誤的假設,就可以用有效的方法來對應生活中的挑戰。例如你公司的業務部主管很自戀,你不採用他的意見,他就不賣你部門的商品。該怎麼辦?傳統的意見是,人心是肉做的,和他打好關係,問題就解決了,於是忍耐向他示好,然後受不了時就離職?

但是,心理學者其實做過很多的研究,告訴你如何識別及對付自戀者(約佔10%)!忍耐幫不了你,最重要的是堅守「主權」。公司的規定是怎樣,就怎樣辦,一步也不退讓。這樣你就不會被人騎到頭上,就不會心裡悶到不行。

作者在本書中透過研讀大量學術論文,告訴你如何識別以及對付職場中的危險人物,從自戀者到反社會人格。乃至於你忌人、人妒你的情況,作者也結合多年的臨床經驗,提出解決的方法。

專◇家◇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列)
王浩威
現任精神科醫師,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心靈工坊文化公司發行人。

陳斐娟
曾任台視主持人、年代新聞台主持人、三立新聞台政論節目《54新觀點》主持人。現任東風衛視、JET綜合台《大尋寶家》主持人、2019年5月27日回鍋東森財經新聞台擔任《這!不是新聞》主持人 。

黄宗正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台灣大學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葉啟斌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台灣兒童暨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台灣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理事、台灣心智健康協會理事長

本◇書◇特◇色
◆你知道人們在情緒低潮的時候,判斷最準確?
為什麼人類要有憂鬱的情緒?天天快快樂樂,遇到打擊也能樂觀向前不是很好嗎?但是由進化論的觀點,每一種情緒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例如,你在辦公室被人暗算,心情低落,在這個時候,你反而容易看出事情的真相,避免了「過度自信偏誤」。真的,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們在心情好時,往往判斷力很差。

又為什麼許多人無法擺脫負面情緒的糾纏?很簡單,如果你在古代看到老虎還不緊張;如果你在現代知道公司要裁員,還沒有反應,那麼丟了生命、沒有飯吃的就是你。而和朋友相處、享受大餐,你容不容易「嗨」其實沒有那麼的重要。也就是說負面情緒提示人類生存、戰鬪、競爭、放棄等與生死有關的大事,如果有人老是叫人看開一點,他其實對人類的演化很無知。
這些無知的人常提起「情緒管理」,不過如果每一種情緒都是為了協助人類生存而演化出來的,那麼與其「管理」,不如了解它,學會與之共存不是更明智。

◆以結合心理與生理,讓你知道你的「心」如何運作
目前心理學的主流則認為有八個基本情緒,是四個情緒光譜的兩極,分別是:與「歡樂」相反的「悲傷」,與「憤怒」相反的「恐懼」,與「信任」相反的「不信任」,與「期待」相反的「驚喜」。作者指出,八種基本情緒和神經傳遞物質的濃度高低也有關係:

1.憤怒是低血清素、高多巴胺、高正腎上腺素綜合作用產生的;
2.興奮、感興趣的時候,這三種神經傳遞物質濃度都會提高;
3.悲傷的時候這三種傳遞物質濃度都比較低。

本書用全面的角度,讓你知道主導你人生的「心」是如何運作。

◆有勇氣「被討厭」不夠,更要有工具指示你逃走
在令你不快的環境,學著面對挑戰是不錯的心態,但是有很多人因此得了憂鬱症。每天失眠、心悸。什麼時候是該撤退的時候?本書作者提供心理測驗的網站,讓你了解情緒健康的情況,如果一個環境對你來說,已經影響到你的心理健康,逃吧!這不叫草莓,這叫識實務。

作者簡介

黃偉俐
台大醫學系畢
美國俄亥俄大學心理學碩士、心理學博士候選人
現任
黃偉俐身心科院長、副業寫作
專欄部落客―關鍵評論網、康健嚴選、良醫健康網
暢銷書作者 《失眠勿擾―用對方法,找對醫師》
平常在自己的診所看病人(從CEO到遊民,觀察大量的社會現象與各種人性),喜歡閱讀(人類學、哲學、歷史、小說,所有你可以想像的領域),喜歡觀察人跟社會、喜歡趨勢學,討厭現今媒體的膚淺、名嘴的胡說八道。

曾任
台大醫院精神部總住院醫師、兼任主治醫師
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
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
歐、日、美三家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
佳生科技公司資深醫藥學術總監
自殺防治協會祕書長

名人/編輯推薦

王浩威
現任精神科醫師,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心靈工坊文化公司發行人。
 
陳斐娟
曾任台視主持人、年代新聞台主持人、三立新聞台政論節目《54新觀點》主持人。現任東風衛視、JET綜合台《大尋寶家》主持人、2019年5月27日回鍋東森財經新聞台擔任《這!不是新聞》主持人 。

黄宗正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台灣大學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葉啟斌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台灣兒童暨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台灣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理事、台灣心智健康協會理事長

目次

前言:打敗暗黑人性―職場轉敗為勝的勇氣與智慧

第一章 相信人性本善是痛苦的根源
「惻隱之心」人人皆有嗎?
實際上我們都過度高估了人性,過度相信人性本善
瞭解人性真相很難嗎?客觀的研究顯示我們對人性的惡劣很瞎?
最重要的關鍵―相信「人性本善」讓世界看起來安全、美好,我們在自我催眠、裝睡
人性的二六二原則:20%善、20%惡、60%%雖有惻隱之心,卻是中間騎牆派

第二章 及早發現恐怖的「反社會人格」
你是反社會人格者嗎?
職場上最怕犯的錯誤叫「假設錯誤」
提早發現職場的反社會人格者
如何防範職場的反社會人格者

第三章 自戀型人格的職場霸凌
這些「自戀型人格」,往往就是最典型的豬隊友
認識職場的炸彈―「自戀型人格」
「自戀型人格」有10%?是遺傳,還是後天教養?
如何應付自戀者的職場霸凌?

第四章 面對競爭與忌妒
人性到底是什麼?
職場最高指導原則―生存與競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前提是「生物的多樣性」
生存與競爭本來就是職場的例行公事
幹嘛每個人都要有企圖心?我不與人爭,安分守己不行嗎?
忌妒時時刻刻在發生,沒得防,也避不了
如何辨識忌妒,處理忌妒
你會是那個忌妒的人嗎?你活在不安的懷恨中嗎?

第五章 令你吐血的人性―膽小懦弱、自私自利
20%的純善―「犧牲奉獻者」
善惡外的60%―有惻隱之心,但也膽小怯懦、自私自利,甚至殘忍的「常人」
第二個有關人性的原則―即使不是心靈病態者,也請不要信任不可靠的人性
人類的本性自私嗎?
延續生存才是各種生物最基本的天性,人類也不例外
你相信「正義原則」,相信「善惡到頭終有報」嗎?
沒有正義、違反「正義原則」,才是職場的常態與最大的痛

第六章 成功需要運氣與人脈―這還用說,但你知道關鍵也在人性嗎?
時時刻刻惦記賺錢、成功是不對的事嗎?不是應該的嗎?
社會需要維持價值觀,我們也絕對需要爭取自己的「價值」
平常不跟錢做朋友、做鄰居,運氣打哪來?
結語:知道並集中注意力在最重要的目摽―生存、成功

第七章 從人性出發的成功五大要素
知彼後的知己
「精氣神十足」―要克服「怕苦畏難、愛抱怨」的人性
紀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律」
用「正向」「思考」擺脫「失敗主義」與失敗的命運
人性「二六二法則」,80%的人自我中心、利益取向,該如何處理? ―逆轉勝的「說服力」

第八章 你不知道的「壞情緒」―讓阿德勒、達爾文幫你與情緒共處,對抗職場難關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自卑與勇氣
認識情緒的本質,越科學越冷靜,行為也越成熟
處理情緒的第一步:不是壓抑它、不理它、放任它,而是認識與面對
處理情緒的第二步:瞭解影響情緒的因素,過分樂觀與失控的正向思考會妨礙了對情緒的認識
瞭解「情緒」不僅是一種感受,更是一種能量
情緒的負面能量遠超過物理學的規律與我們的想像,不要被「杏仁核」綁架
如何與壞情緒好好相處

第九章 做職場情緒的主人
認識「情緒勞動」―控制情緒表達只是做情緒的奴隸,改變內心的認知與感受才是做情緒的主人
「宣洩」有用嗎?「接納」呢?
擺脫別人的情緒霸凌,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即使沒有他人的惡意,壞情緒依然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並產生負能量

第十章 情緒的巨人
什麼是耐心?
「耐心」不等於「忍耐」
職場如戰場,輸掉升遷的後果不亞於輸掉戰役,「耐心」是一種武器
最後的測試,決戰的關鍵,情緒的巨人―「不屈不撓的堅持」
避免期待與現實有落差、設定與現實不符,達不到的錯誤目標
人生是隨意的漫步、一個接一個的百米衝刺,還是跑馬拉松?
「一個人生命中能達到最了不起的成就,無非就是發現自己,並且勇敢地成為自己。」―侯文詠《我的天才夢》

書摘/試閱

第八章 你不知道的「壞情緒」
—讓阿德勒、達爾文幫你與情緒共處,對抗職場難關

職場中最累人的,往往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情緒的負擔,處理情緒需要瞭
解情緒的本質。

除了自己本身的情緒困擾之外,老闆、同事、屬下,甚至是客戶,都會在情緒上影響你、企圖控制你,最慘的是還勒索你。要擺脫情緒的枷鎖,不讓自己活在壞情緒裡,借助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達爾文進化論中情緒的功能,可幫您瞭解情緒的來源跟本質。情緒不能用管理的,因為情緒的存在有其原因,也有其功能,即使是負面情緒,所以唯有正確的認識,才能超越情緒困擾。

在醫學系畢業二十年之後,好不容易開了第一次的同學會,大家當然要先講講近況,有一位同學介紹自己目前是某家著名中型醫院某科的主任,接下來的話就有些意外跟傷感了,「其實從大學時期,就知道跟很多同學比,我是屬於不夠聰明的,有些人也不太瞧得起我。畢業了這麼久,今天終於有這個機會,可以讓我把這二十幾年來深藏在心中的話講出來。」可以聽得出來心中長久以來很受傷,這些長期的自卑跟不快樂,也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的來由。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自卑與勇氣

阿德勒家中有六個兄弟、兩個姊妹,阿德勒排行第三。他從小患有佝僂病,沒辦法正常跑跑跳跳,也常常生病,所以時常覺得自己不如哥哥而產生自卑感。為了克服自卑感,他努力向學,也很勇敢地參加活動,結交朋友。後來拿到維也納大學醫學博士,決定要當個救人的醫生,卻發現醫生其實對死亡無能為力,就將重心轉移到精神病學和心理學。

他自幼對虛弱的身體感到憤怒、難過,所以強調早期的心理感受對個體發展的重要性。他認為,「人自小就會受到無意識的自卑感與優越感支配,因而形成心理上的問題,對未來的行為產生巨大影響」。如果不能及時藉著努力培養勇氣與自信,糾正這些不利的因素,個體將會發展成為自卑、自私的極度個人主義,並過度迷戀權力跟財富。

這樣的例子真的很多,像許多的富豪小時候都很窮,深感自卑就立志要賺大錢。等到真正賺到錢後,他們的貪婪卻無法停止,過度迷戀財富讓他們蔑視對環境的污染,對社會人文缺乏責任感,變成極度的自我跟自私。雖然在現實裡,可以脫魯,但能扭轉命運的人是極少數,大多數的人每天依然活在不好的情緒中。有人藉著在職場霸凌別人來滿足自卑的自我,或者尋求小確幸來爭取自卑的小喘息,可是內心的問題解決了嗎?

曾經有一個病人來看我,她才剛升上醫學中心的教授,照說這是人生一個重大的成就,應該值得高興,但是她反而陷入了憂鬱。當上教授可能是許多人畢生的期盼,是家族的榮耀,尤其是醫學中心的教授,像柯P就講過「台大的教授很大,你們知道嗎?」

她說:「我的家人、親戚很多都是台大的教授,跟他們、還有科裡其他的教授、主任比起來,深深覺得自己的學問跟能力都不夠,每天上班都覺得壓力好大喔!抱著一種愧疚、空虛的感覺面對同事,心情很低落、只想哭。」

探究起來,她從小就覺得比不上父親、其他兄弟姊妹,甚至是親戚們。她活得非常努力、很辛苦,一點都不快樂,所以希望當成為家族中光榮一員的時候,自卑就會消失。但是在達到目標之後,她反而看得很清楚自己的限制,知道其實對研究並不擅長,也不是真的很聰明,面對未來是更沉重的空虛。所以問題是「成為台大醫院的教授又如何?」又不是自認為是天才的柯P,頭銜並不能擺脫自卑的感受,她陷入了憂鬱。

不要把情緒壓抑到潛意識,或放任情緒波動,而是面對情緒。像我門診中有不少是小時候被霸凌的患者,除了自卑之外,潛意識裡心靈的創傷也讓他們失去自我成長的動力,更不要說追求夢想的勇氣。其實傷害人的情緒無所不在,只有少數幾個幸運兒可以無憂無慮的活一輩子,所以聰明的蘇東坡才會說:「惟望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很多人在自己得到憂鬱症之前,根本不認為這世界有什麼憂鬱症、焦慮症的病,還會丟掉家人的藥,叫他們不要去看精神科。即使到了自己深受精神疾病之苦,也會裝得一副平靜的樣子,不希望讓人知道他們心中的情緒與辛苦。甚至在潛意識中就欺騙自己,說這些只是一時失眠、自律神經失調,絲毫不想面對自己的情緒問題,遑論承認精神疾病。

當你在職場中深刻體會到自己不管多努力,就是天分不如人,會發現內心五味雜陳的自卑、忌妒、焦慮、憤怒、憂鬱嗎?你有辦法藉著對情緒的認識與瞭解,學會跟自己的情緒好好相處嗎?情緒常常是綜合交錯的,憂鬱跟焦慮經常並存;忌妒也常造成憤怒,瞭解情緒並不容易,所以請先問問自己:

1.有哪幾種基本情緒?
2.情緒中有幾種成分?
3.對自己目前的情緒又瞭解多少?


認識情緒的本質,越科學越冷靜,行為也越成熟

解剖學發現,哺乳動物大腦中有三個獨立的神經迴路,分別控制三種情緒反應:
• 產生戰鬥或逃跑反應的系統:產生恐懼或憤怒,使動物判斷迎戰或逃跑。
• 產生積極行為的系統:產生快樂情緒,使動物樂於探索周圍的世界。
• 產生消極行為的系統:產生過度的焦慮,使動物行為僵硬、消極。

最近的腦部功能動態影像掃描(正式名稱叫功能性核磁共振攝影)發現,憂鬱症患者大腦的功能會下降,所以快樂、憤怒、恐懼、悲傷、焦慮這些情緒都各自有獨特的神經系統反應。這些情緒能激發出特定的行為,而這些本能行為和生存息息相關:如憤怒使人心跳加快、體溫上升,可以提高戰鬥力;連憂鬱都有降低進食與新陳代謝,提高冬天存活的進化功能。

有關情緒分類的理論有很多種,像中國傳統的是「喜、怒、哀、樂」,西方傳統理論則認為,人類的基本情緒有六類:「歡喜」、「悲哀」、「恐懼」、「憤怒」、「驚喜」和「厭惡」。而目前心理學的主流則認為有八個基本情緒,是四個情緒光譜的兩極,分別是:「歡樂」與其相反的「悲傷」,「憤怒」與其相反的「恐懼」,「信任」與其相反的「不信任」,「期待」與其相反的「驚喜」。研究發現,這八種基本情緒和神經傳遞物質的濃度高低也有關係。如憤怒是低血清素、高多巴胺、高正腎上腺素綜合作用產生的;興奮、感興趣的時候,血清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遞物質的濃度都會提高;而悲傷的時候,這三種神經傳遞物質的濃度都會比較低。

所以,情緒不只是你主觀的感受,情緒的狀況跟腦內神經傳遞物質的濃度也有關,持續的情緒狀態會造成腦內神經傳遞物質的變化。所以,從現在科學研究的結果來看,情緒的生理層面(如神經傳遞物質)跟心理狀況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生理跟心理中間的因果關係還要看體質、環境,與我們的認知行為來決定。

註:多巴胺與我們腦部的警醒、活力有關;正腎上腺素與我們腦部的情緒狀態,包括憂鬱、焦慮有關。


處理情緒的第一步:不是壓抑它、不理它、放任它,而是認識與面對

我門診中有很多病人,常常講沒幾句話眼淚就掉下來,但是都說不出確切是什麼事讓他們心情不好,他們常會說:「不知道,莫名悲傷」,而我會說:「事出必有因」。有病人因為喪父之痛,讓她每天不快樂,並且已經持續好幾年睡不著,每天任由悲傷折磨自己,旁邊愛她的人也跟著受苦。說她傷慟、憂鬱,被斷然否認就算了,還要生醫生的氣說:「我只是睡不著,你不要亂說。」

有些人則明明沒什麼事,可是就不斷的擔心健康,弄到三天兩頭跑醫院,連會有死亡可能的心導管(雖然機率很低)都非得要做做看,確認自己的胸悶不是心臟病。頭部腦波、電腦斷層都要做,確認自己的頭痛、頭暈不是因為長腦瘤。但就是不肯聽從建議去看精神科醫師,寧可不斷的受苦,工作老是請假,浪費時間、金錢,以及你我辛苦繳的健保,這些都是放任焦慮跟擔心的情緒在作祟。

「情緒管理」?還是「被情緒管理」?
很多人喜歡講「情緒管理」,但是人跟情緒就像夫妻一樣,彼此需要的是瞭解跟溝通,而不是誰管理誰,或者講求「管理的技巧」。情緒有點像你生活中的另一半,它不愛被管,有些事不想被你知道,更不想被你改變;重點是你往往、總是無計可施。當我們憤怒的時候,腎上腺素分泌,會心悸、想出手打人;當老闆生氣罵人的時候,我們害怕、緊張,會趕快把事情做好;當主管焦慮碎碎念的時候,我們會感到煩躁,甚至把氣出在顧客身上。

往往我們是被情緒管理的,是情緒的奴隸,不管是自己或別人的情緒
管理情緒只能應付一時的特殊事故,像屬下算錯錢,控制不要太憤怒;但是對長期情緒的問題,採用管理者的心態跟做法注定會失敗。就像「愛是恆久的忍耐,又有恩慈」,問題是這樣的愛有什麼意思,不能解決問題的態度跟做鴕鳥有什麼兩樣?

除了選擇不洽當的積極管理,因為常常變成壓抑之外,你也可以像以下這個故事中的人物一樣,採取淡然的態度。

昔日唐朝的著名詩僧寒山問他好友拾得:「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 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這樣放著情緒不處理很有禪意,但在現實生活裡行不通。人在職場難修行,忍他、讓他、不要理他,可能的結果會是不斷被人霸凌;允許被霸凌,其實也是自己同時在霸凌自己的情緒。所以重要的不是「壓抑」,更不是「讓他、由他、耐他」,是—「拋開那些困擾的人與事,直接面對、認識情緒的本質」。

從達爾文的進化論看「壞情緒」
我是一個奉行達爾文進化論「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精神科醫師,相信科學與邏輯是解決問題的方式,而不是「簡愛」與「文青」。職場上也是一樣,注重創新跟切實執行的公司會存活,而套交情、耍聰明的則會被淘汰。

心理學家 Shaver Phillip 和同僚參考了早前的情緒理論加上自己的研究結果,發現:

• 負面情緒的種類超過正面情緒的種類。正面情緒數都數得出來,快樂、喜悅、滿足、爽,還有一堆的重疊,但負面情緒基本就有八種之多,還有截然不同的屬性,像恐懼與焦慮、憎恨與憤怒、自卑與忌妒、悲傷與憂鬱。

• 這其實是由進化決定的。因為無法產生積極、正面的情緒,遠不如無法對負面事件作出反應來得嚴重;前者可能妨礙我們變得更幸福,但後者卻會危及生命。舉例來說,面臨斷糧危機,你必須產生恐懼,焦慮地尋找食物;但是糧食過多,看是你要蓋糧倉、釀酒作樂都行,對生命的存在沒重大的影響。

• 負面情緒在進化層面上代表著預警,讓你即時做好準備。所以負面情緒是一種解除危機的行動信號(action signal)。正面情緒則往往是一種行動之後的報酬,所以性愛本身是一種完成種族延續的衝動,事後的快樂則是一種報酬,鼓勵下一次的性愛。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5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